CN220859625U - 一种热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9625U
CN220859625U CN202322378772.6U CN202322378772U CN220859625U CN 220859625 U CN220859625 U CN 220859625U CN 202322378772 U CN202322378772 U CN 202322378772U CN 220859625 U CN220859625 U CN 220859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unit
fixing frame
air guide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787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小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Fume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Fume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Fume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Fume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787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9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9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9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持的干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吹风机,外壳包括本体和手柄,所述本体具有头端和尾端,所述头端为出风端,其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尾端为进风端,其上设有进风口,本体内腔设有送风单元、导风单元、加热单元,所述送风单元靠近尾端设置,所述导风单元靠近头端设置,所述加热单元位于导风单元内腔,所述加热单元为红外烤灯,所述加热单元通过向导风单元内腔的空气流体发射红外光波辐射对空气流体进行加热,所述导风单元内壁上至少部分设有红外光波反射层。本实用新型结合红外辐射热源加风力传导,有效降低吹风机的功率,且不影响使用感,并且,导风单元上红外光波反射层可以提高红外辐射的加热效率,进一步有效减少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热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持的干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家喻户晓的电器。吹风机主要用于头发的干燥和整形,但也可供实验室、理疗室及工业生产、美工等方面作局部干燥、加热和理疗之用。吹风机一般由设置在吹风机壳体中的加热体和高转速的风扇组成。吹风机一般靠电机驱动转子带动风扇旋转,当风扇的扇叶旋转时,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由此形成的离心气流再由吹风机的出风口吹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吹风机所采用的加热体为电热丝,都是以热传导的方式进行加热,热效率低,能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热吹风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吹风机,外壳包括本体和手柄,所述本体具有头端和尾端,所述头端为出风端,其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尾端为进风端,其上设有进风口,本体内腔设有送风单元、导风单元、加热单元,所述送风单元靠近尾端设置,所述导风单元靠近头端设置,所述加热单元位于导风单元内腔,所述加热单元为红外烤灯,所述加热单元通过向导风单元内腔的空气流体发射红外光波辐射对空气流体进行加热,所述导风单元内壁上至少部分设有红外光波反射层。
所述导风单元包括风道筒体和固定在风道筒体内壁上的若干导风叶片,所述送风单元从尾端的进风口抽吸空气流体流向风道筒体内腔,若干导风叶片间隔设置形成若干导风通道。
所述风道筒体内壁设有红外光波反射层。
所述导风叶片表面涂覆有红外吸收涂层或为具有红外吸收能力的材料一体制成。
所述导风叶片为呈“来福线”结构设置。
所述本体内腔还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分别设置于送风单元两端对送风单元形成固定,第二固定架、第三固定架分别设置于导风单元两端对导风单元形成固定同时对加热单元形成固定。
所述本体内于送风单元靠近尾端一侧固定有过滤罩。
所述热吹风机壳体包括主体件、第二外壳件,所述第一固定架与主体件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罩套设于第一固定架外,所述第二外壳件套设于过滤罩外且与主体件固定连,所述第二外壳件上形成有进风口。
第二固定架具有第一筒状主体,所述第一筒状主体的一端内形成有与导风叶片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内端相连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条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第一限位凸块上形成有与风道筒体适配的第一环形限位插槽和与导风叶片适配的第一条形限位插槽,第一限位凸块内端之间形成与加热单元端部形状适配的第一限位凹槽;
第三固定架具有第二筒状主体,所述第二筒状主体的一端内形成有与导风叶片相对应的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二连接条内端通过限位座相连为一体,所述第二筒状主体与第二连接条之间形成有与风道筒体适配的环形限位插槽,所述第二连接条上形成有与导风叶片适配的第二条形限位插槽,所述限位座上形成有至少两瓣夹紧片,且夹紧片之间形成有与加热单元端部形状适配的第二限位凹槽,第三固定架的第二连接条之间的空缺构成进风端的进风口。所述手柄一端连接至本体侧壁上且具有远离本体的接线端,所述手柄内腔固定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为控制电路板,手柄的接线端固定有护线套,所述护线套中心设有供线束穿过的通孔,护线套端部形成有连接圆盘,连接圆盘端部外周凸起有限位凸环,限位凸环与连接圆盘同心设置,所述护线套与手柄之间设有锁紧组件,通过锁紧组件使护线套固定在手柄中;
所述锁紧组件由两个锁紧件相连组成,所述锁紧件为三角形结构且两个锁紧件对应边相接形成与手柄内腔形状适配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件两端设有具有第三连接孔的连接片,两个锁紧件对应边相接后,连接片两两叠加,所述手柄内腔设有凸起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对应设有第四连接孔,使两个锁紧件通过螺栓件固定到手柄上。其中,锁紧件连接边上设有半圆形槽,所述半圆形槽内凸起形成有限位半环,两个锁紧件对应边相接后,半圆形槽相合形成供连接圆盘伸入的圆槽,限位半环相合形成对限位凸环形成限位的圆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合红外辐射热源加风力传导,有效降低吹风机的功率,且不影响使用感,并且,导风单元上红外光波反射层可以提高红外辐射的加热效率,进一步有效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壳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主体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外壳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导风单元一种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7(a)-(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导风单元三种实施结构与加热单元配合的剖视示意图;
图8(a)、(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两个视角的立体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架的立体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固定架的立体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护线套的立体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锁紧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13为图2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
本体-10,头端-11,尾端-12,中间部分-13,第一部分-14,第二部分-15;
手柄-20,接线端-21,操控件-22,第二连接块-23,第四连接孔-24;
主体件-31,中间连接环-311,第一连接框架-312,限位台阶部-3121,第二连接框架-313,第一连接块-3131,第二连接孔-3132;
第一外壳件-32;
第二外壳件-33,隔板-331,过滤罩-332;
送风单元-40;
导风单元-50,风道筒体-51,反射斜面-511,导风叶片-52,导风通道-53;
加热单元-60;
第一固定架-71,固定框架-711,第一限位凹槽-712,第一连接孔-713,第二限位凹槽-714,支撑侧板-715,进风缺口-7151,第一加强连接筋-716,第二加强连接筋-717;
第二固定架-72,第一筒状主体-721,第一连接条-722,第一限位凸块-723,第一环形限位插槽-724,第一条形限位插槽-725,第一限位凹槽-726;
第三固定架-73,第二筒状主体-731,第二连接条-732,限位座-733,环形限位插槽-734,第二条形限位插槽-735,夹紧片-736,第二限位凹槽-737,磁性块-738;
控制单元-80;
护线套-90,连接圆盘-91,限位凸环-92,锁紧件-93,第三连接孔-931,连接片-932,半圆形槽-933,限位半环-934,定位卡槽-93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一种热吹风机,如图1所示,其外壳包括本体10和手柄20,所述本体10具有头端11和尾端12,所述手柄20一端连接至本体10侧壁上且具有远离本体10的接线端21,所述手柄20上设有操控件22。
本体10外壁分隔为与手柄20相连接的中间部分13、自中间部分13延伸至头端11的第一部分14、自中间部分13延伸至尾端12的第二部分15。
如图2所示,本体10内腔设有送风单元40、导风单元50、加热单元60,所述头端11为出风端,其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尾端12为进风端,其上设有进风口,所述送风单元40靠近尾端12设置,所述导风单元50靠近头端11设置,所述加热单元60位于导风单元50内腔。
所述送风单元40包括风扇和电机,所述送风单元40从尾端12的进风口抽吸空气流体流向导风单元50。
所述导风单元50包括风道筒体51和固定在风道筒体51内壁上的若干导风叶片52,所述送风单元40从尾端12的进风口抽吸空气流体流向风道筒体51内腔,若干导风叶片52间隔设置形成若干导风通道53。
所述加热单元60为红外烤灯,所述加热单元60位于风道筒体51内腔且与若干导风叶片52之间均相隔一定间距设置,所述加热单元60通过向风道筒体51内腔的空气流体发射红外光波辐射对空气流体进行加热。红外线的传热形式是辐射传热,由电磁波传递能量。在红外线照射到被加热的物体时,一部分射线被反射回来,一部分被穿透过去。当发射的红外线波长和被加热物体的吸收波长相对应时,被加热的物体吸收红外线,这时,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发生“共振”——产生强烈的振动、旋转,而振动和旋转使物体温度升高,达到了加热的目的。
本体10内腔还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架71、第二固定架72、第三固定架73,所述第一固定架71、第二固定架72分别设置于送风单元40两端对送风单元40形成固定,第二固定架72、第三固定架73分别设置于导风单元50两端对导风单元50形成固定同时对加热单元60形成固定。
所述手柄20内腔固定有控制单元80,所述控制单元80具体为设有用于控制电源通断以及温度高低、风速大小等调节功能的控制电路板,操控件22与控制电路板连接,实现控制电源通断以及度高低、风速大小等调节功能。手柄20的接线端21固定有护线套90,所述护线套90中心设有供线束穿过的通孔,用于穿过线束。所述操控件22可以为按键开关、触摸开关等常见吹风机操控开关结构。
如图3所示,热吹风机壳体包括主体件31、第一外壳件32、第二外壳件33,如图4所示,主体件31由中间连接环311、第一连接框架312、第二连接框架313、手柄20相连一体成型,中间连接环311外壁直接构成本体10外壁的中间部分13,第一外壳件32、第二外壳件33分别套设连接于第一连接框架312、第二连接框架313外,第一外壳件32和第二外壳件33的外壁分别构成本体10外壁的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可作为外壳装饰件。
如图5所示,第二外壳件33尾部形成有隔板331,隔板331为镂空设置的,形成尾端12的进风口,隔板331构成进风的第一道过滤结构。同时,如图2、图3所示,第二外壳件33内固定有过滤罩332,过滤罩332与第一固定架71固定连接,形成进风的第二道过滤结构。第二外壳件33为可拆卸的,因此过滤罩332为可拆出清理的,具体的,第二外壳件33内壁与第二连接框架313之间为卡扣连接。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导风单元50的导风叶片52为呈“来福线”结构设置。“来福线”本身是指炮管及枪管内呈现螺旋状凹凸的线,下陷中空的地方称为阴线或阴膛,凸起的称为阳线或阳膛,其用于导风,可以实现减小风的内损和内部挤出时风与内壁的风损,达到提高风速的目的。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导风单元50内壁上至少部分设有红外光波反射层。红外光波反射层的材料性能不同,反射能力也不同,常见的宫外反射材料包括例如金、银、铝等具有高导电率的金属基红外反射材料,例如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氯氧化铋、锡掺杂氧化铟、锑掺杂氧化锡等氧化物型红外反射材料以及目前公开的具有红外反射作用的新型材料。具体的,红外光波反射层可以采用镀膜、涂层等方式额外负载在导风单元50内壁,也可以与导风单元50局部零部件或全部零部件采用具有红外反射作用的材料一体成型。在风道筒体51上设置红外光波反射层,可有效提高加热单元60的加热效率。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单元50可以为多种实施结构,如图7(a)-(c)所示的,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示出的三种实施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示出的实施结构一,如图7(a)所示,风道筒体51内壁为光滑内壁,其上设有红外光波反射层,红外光波在加热单元60和风道筒体51之间的空间内对空气进行充分加热,高效利用红外光波的辐射能量;
其中,导风叶片52的截面为矩形或图中所示的T型。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可以将导风叶片52设置为具有红外辐射热吸收材质的,导风叶片52可以吸收射在其上的红外光波辐射,然后通过热传导对与导风叶片52接触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加热,例如,导风叶片52表面涂覆有红外吸收涂层或为具有红外吸收能力的材料一体制成。为进一步减少热量损失,风道筒体51至少部分采用隔热材质制成,避免导风叶片52的热量通过风道筒体51向外流失,例如,风道筒体51直接采用隔热材质一体成型或在风道筒体51中局部形成隔热套。优选所采用的红外吸收材料的吸收峰与加热单元60发出的红外光波波段相匹配,使其可以高效吸收红外光波而加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示出的实施结构二,如图7(b)所示,风道筒体51内壁具有多个反射斜面511,反射斜面511上的红外光波反射层将红外光波集中反射至导风叶片52之间的导风通道53内,提高加热效率。图中,风道筒体51内壁的反射斜面511为规则的斜面,可以通过其斜度的设置使红外光波按照预设路径进行反射,提供红外辐射加热效率,也可以直接在风道筒体51内壁设置粗糙的漫反射层,然后附加红外光波反射层;
其中,导风叶片52的截面为矩形或图中所示的T型;
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可以将导风叶片52设置为具有红外辐射热吸收材质的,导风叶片52可以吸收射在其上的红外光波辐射,然后导热到与导风叶片52接触的空气,对空气进行进一步的热传导,例如,导风叶片52为传热材质制成,表面涂覆个红外吸收涂层。为进一步减少热量损失,风道筒体51可以采用隔热材质制成,避免导风叶片52的热量通过风道筒体51流失;
或者,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可以在导风叶片52表面设置红外光波反射层,即风道筒体51内壁的反射斜面511处反射的红外光波至少部分反射到导风叶片52表面,然后再反射,高效利用红外光波辐射的加热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示出的实施结构三,如图7(c)所示,风道筒体51内壁为光滑内壁或者也可以为7(b)所示具有多个反射斜面511,其上设有红外光波反射层,红外光波在加热单元60和风道筒体51之间的空间内对空气进行充分加热,高效利用红外光波的辐射能量;
其中,导风叶片52的两侧边的截面,其中至少一个侧边相对径向倾斜设置或呈弧线状,使加热单元60发出的红外光波至少部分直接射到导风叶片52的侧边上,图中所示的为导风叶片52的两侧边的截面均为相对径向倾斜设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可以将导风叶片52设置为具有红外辐射热吸收材质的,导风叶片52可以吸收射在其上的红外光波辐射,然后导热到与导风叶片52接触的空气,对空气进行进一步的热传导,例如,导风叶片52为传热材质制成,表面涂覆个红外吸收涂层。为进一步减少热量损失,风道筒体51可以采用隔热材质制成,避免导风叶片52的热量通过风道筒体51流失;
或者,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可以在导风叶片52表面设置红外光波反射层,即射到导风叶片52表面的红外光波,反射后对风道筒体51内的空气充分接触进而加热,高效利用红外光波辐射的加热效率。
其中,风道筒体51和导风叶片52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分别成型后再连接组装固定。
其中,第一固定架71的结构如图8(a)-(b)所示,其具有外周形状与第二连接框架313形状适配的固定框架711,所述固定框架7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713,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连接框架313内周对应第一连接孔713凸起的第一连接块3131,第一连接块3131上对应设有第二连接孔3132使固定框架711通过螺栓件固定到第二连接框架313上。如图8(a)所示,所述固定框架711一侧内周形成有与送风单元40形状适配的第一限位凹槽712,如图8(b)所示,所述固定框架711另一侧上形成有环状的第二限位凹槽714,过滤罩332端部卡设于第二限位凹槽714中。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711另一侧连接有支撑侧板715,所述支撑侧板715位于过滤罩332内壁对对过滤罩332形成支撑防缩起作用。具体的,所述支撑侧板715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侧板715的外端通过两个第一加强连接筋716连接,两个支撑侧板715的外端通过两个第二加强连接筋717连接,在过滤罩332的端部,支撑侧板715外端部以及第二加强连接筋717形成支撑架结构。两个支撑侧板715之间可插入两个相隔一定间距的分隔板,对过滤罩332内部空间其分隔作用形成三个进风空间,且其中一个或两个支撑侧板715上对应两个分隔板之间的区域形成进风缺口7151。
其中,第二固定架72的结构如图9所示,其具有第一筒状主体721,所述第一筒状主体721的一端内形成有与导风叶片52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条722,所述第一连接条722内端相连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条722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723,第一限位凸块723上形成有与风道筒体51适配的第一环形限位插槽724和与导风叶片52适配的第一条形限位插槽725,第一限位凸块723内端之间形成与加热单元60端部形状适配的第一限位凹槽726。
其中,第三固定架73的结构如图10所示,其具有第二筒状主体731,所述第二筒状主体731的一端内形成有与导风叶片52相对应的第二连接条732,所述第二连接条732内端通过限位座733相连为一体,所述第二筒状主体731与第二连接条732之间形成有与风道筒体51适配的环形限位插槽734,所述第二连接条732上形成有与导风叶片52适配的第二条形限位插槽735,所述限位座733上形成有至少两瓣夹紧片736,且夹紧片736之间形成有与加热单元60端部形状适配的第二限位凹槽737。如图1所示,第三固定架73的第二连接条732之间的空缺构成进风端的进风口,同时,限位座733前端嵌设有磁性块738,用于磁吸连接额外的导风配件。
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框架312端部内侧形成有限位台阶部3121,第三固定架73靠近头端11的一端抵接限位于限位台阶部3121内端。本体10进行组装时,从第二连接框架313开口处,依次装入第三固定架73、加热单元60和导风单元50、第二固定架72、送风单元40和第一固定架71,然后通过螺栓件使固定框架711固定到第二连接框架313内,然后安装过滤罩332以及第一外壳件32、第二外壳件33。如图2所示,第三固定架73固定在本体10内与本体10端部形成一定距离,可避免第三固定架73过热,烫伤使用者。
如图11所示,护线套90端部形成有连接圆盘91,连接圆盘91端部外周凸起有限位凸环92,限位凸环92与连接圆盘91同心设置,所述护线套90与手柄20之间设有如图12所示的锁紧组件,通过锁紧组件使护线套90固定在手柄20中。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锁紧组件由两个锁紧件93相连组成,所述锁紧件93为三角形结构且两个锁紧件93对应边相接形成与手柄20内腔形状适配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件93两端设有具有第三连接孔931的连接片932,两个锁紧件93对应边相接后,连接片932两两叠加,且如图4所示,所述手柄20内腔设有凸起的第二连接块23,所述第二连接块23上对应设有第四连接孔24,使两个锁紧件93通过螺栓件固定到手柄20上。其中,锁紧件93连接边上设有半圆形槽933,所述半圆形槽933内凸起形成有限位半环934,两个锁紧件93对应边相接后,半圆形槽933相合形成供连接圆盘91伸入的圆槽,限位半环934相合形成对限位凸环92形成限位的圆环,这样设置,护线套90在其中可自由转动,使用感受更佳。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其中一个锁紧件93上设有供控制电路板卡入的定位卡槽935。
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烤灯具体采用惰性气体红外灯,灯的波段为390波段,理论值是300瓦功耗产生热度值在230摄氏度,以及经过导风单元上的红外光波反射层对红外光波的进一步反射,结合高速风散热使出风口温度有效达到50度到80度的体验感要求。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热吹风机,外壳包括本体(10)和手柄(20),所述本体(10)具有头端(11)和尾端(12),所述头端(11)为出风端,其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尾端(12)为进风端,其上设有进风口,本体(10)内腔设有送风单元(40)、导风单元(50)、加热单元(60),所述送风单元(40)靠近尾端(12)设置,所述导风单元(50)靠近头端(11)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60)位于导风单元(50)内腔,所述加热单元(60)为红外烤灯,所述加热单元(60)通过向导风单元(50)内腔的空气流体发射红外光波辐射对空气流体进行加热,所述导风单元(50)内壁上至少部分设有红外光波反射层;
所述导风单元(50)包括风道筒体(51)和固定在风道筒体(51)内壁上的若干导风叶片(52),所述送风单元(40)从尾端(12)的进风口抽吸空气流体流向风道筒体(51)内腔,若干导风叶片(52)间隔设置形成若干导风通道(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筒体(51)内壁设有红外光波反射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52)表面涂覆有红外吸收涂层或为具有红外吸收能力的材料一体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热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52)为呈“来福线”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热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内腔还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架(71)、第二固定架(72)、第三固定架(73),所述第一固定架(71)、第二固定架(72)分别设置于送风单元(40)两端对送风单元(40)形成固定,第二固定架(72)、第三固定架(73)分别设置于导风单元(50)两端对导风单元(50)形成固定,且同时对加热单元(60)形成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内于送风单元(40)靠近尾端(12)一侧固定有过滤罩(33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吹风机壳体包括主体件(31)、第二外壳件(33),所述第一固定架(71)与主体件(31)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罩(332)套设于第一固定架(71)外,所述第二外壳件(33)套设于过滤罩(332)外且与主体件(31)固定连,所述第二外壳件(33)上形成有进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吹风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架(72)具有第一筒状主体(721),所述第一筒状主体(721)的一端内形成有与导风叶片(52)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条(722),所述第一连接条(722)内端相连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条(722)上设有第一限位凸块(723),第一限位凸块(723)上形成有与风道筒体(51)适配的第一环形限位插槽(724)和与导风叶片(52)适配的第一条形限位插槽(725),第一限位凸块(723)内端之间形成与加热单元(60)端部形状适配的第一限位凹槽(726);
第三固定架(73)具有第二筒状主体(731),所述第二筒状主体(731)的一端内形成有与导风叶片(52)相对应的第二连接条(732),所述第二连接条(732)内端通过限位座(733)相连为一体,所述第二筒状主体(731)与第二连接条(732)之间形成有与风道筒体(51)适配的环形限位插槽(734),所述第二连接条(732)上形成有与导风叶片(52)适配的第二条形限位插槽(735),所述限位座(733)上形成有至少两瓣夹紧片(736),且夹紧片(736)之间形成有与加热单元(60)端部形状适配的第二限位凹槽(737),第三固定架(73)的第二连接条(732)之间的空缺构成进风端的进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0)一端连接至本体(10)侧壁上且具有远离本体(10)的接线端(21),所述手柄(20)内腔固定有控制单元(80),所述控制单元(80)为控制电路板,手柄(20)的接线端(21)固定有护线套(90),所述护线套(90)中心设有供线束穿过的通孔,护线套(90)端部形成有连接圆盘(91),连接圆盘(91)端部外周凸起有限位凸环(92),限位凸环(92)与连接圆盘(91)同心设置,所述护线套(90)与手柄(20)之间设有锁紧组件,通过锁紧组件使护线套(90)固定在手柄(20)中;
所述锁紧组件由两个锁紧件(93)相连组成,所述锁紧件(93)为三角形结构且两个锁紧件(93)对应边相接形成与手柄(20)内腔形状适配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件(93)两端设有具有第三连接孔(931)的连接片(932),两个锁紧件(93)对应边相接后,连接片(932)两两叠加,所述手柄(20)内腔设有凸起的第二连接块(23),所述第二连接块(23)上对应设有第四连接孔(24),使两个锁紧件(93)通过螺栓件固定到手柄(20)上;其中,锁紧件(93)连接边上设有半圆形槽(933),所述半圆形槽(933)内凸起形成有限位半环(934),两个锁紧件(93)对应边相接后,半圆形槽(933)相合形成供连接圆盘(91)伸入的圆槽,限位半环(934)相合形成对限位凸环(92)形成限位的圆环。
CN202322378772.6U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热吹风机 Active CN220859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8772.6U CN220859625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热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8772.6U CN220859625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热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9625U true CN220859625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08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78772.6U Active CN220859625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热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9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23761A (en) Radiant heat hair dryer
KR20240088808A (ko) 휴대용 블레이드리스 팬
CN105286263A (zh) 一种吹风机
TW202331107A (zh) 空氣調節機
CN210696416U (zh) 一种无扇叶节能智能型吹风机
CN220859625U (zh) 一种热吹风机
CN111838935A (zh) 电吹风
CN211048631U (zh) 一种可对手柄内置电池散热的吹风机
CN117731103A (zh) 一种热吹风机
EP4265149B1 (en) Far infrared hair dryer
CN212465230U (zh) 一种风机及电吹风
KR200491825Y1 (ko) 적외선 가열기구 및 장치
CN215456019U (zh) 便携式吹风机
CN215603707U (zh) 一种低损耗飓风筒
CN208720511U (zh) 热能集中的电加热风扇
CN219877645U (zh) 一种节能高速吹风机
CN110671367A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吹风机
KR200452868Y1 (ko) 열풍 블로워
CN220037059U (zh) 一种风扇
CN220916790U (zh) 吹风机
CN211722164U (zh) 一种新型热风梳
CN214711016U (zh) 一种护发吹风机
CN221630030U (zh) 一种微风暖风机
CN221554892U (zh) 一种卷发附件
CN217488846U (zh) 一种基于直吹式散热的脱毛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