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7619B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7619B
CN114867619B CN202180007298.7A CN202180007298A CN114867619B CN 114867619 B CN114867619 B CN 114867619B CN 202180007298 A CN202180007298 A CN 202180007298A CN 114867619 B CN114867619 B CN 1148676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yrene
mass
tire
parts
ti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72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67619A (zh
Inventor
森田康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67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7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67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76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r the physical arrangement or mixture of the composition
    • B60C1/0025Compositions of the side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1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3/36Silic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C08L75/06Polyurethanes from 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C08L75/08Polyurethanes from 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380/00Ty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40Polyamides containing oxygen in the form of ether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优异的轮胎。轮胎具有胎侧壁部,所述胎侧壁部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比热容为1.7J/(g·K)以下,所述轮胎在胎面接地端和胎侧壁部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之间具有深度为0.2至3.0mm的凹部和/或高度为0.2至3.0mm的凸部。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
背景技术
已提出了具有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的部件的轮胎以增加轮胎的可再循环性。然而,由于热塑性弹性体不像硫化橡胶材料那样在分子链之间具有化学键,它们在运行时会因自热而变得可流动,从而导致不均匀的形状。因此,这些技术被认为存在耐久性问题,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优异的轮胎。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轮胎,所述轮胎具有胎侧壁部,所述胎侧壁部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比热容为1.7J/(g·K)以下,所述轮胎在胎面接地端和胎侧壁部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之间具有深度为0.2至3.0mm的凹部或高度为0.2至3.0mm 的凸部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优选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重均分子量为50,000至200,000的热塑性弹性体。
优选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含苯乙烯聚合物。
优选地,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含苯乙烯聚合物含量为1至20质量份。
优选地,所述深度或所述高度为0.3至2.0mm。
优选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比热容为1.2J/(g·K)以下。
优选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包含选自热塑性聚酯聚氨酯弹性体和热塑性聚醚聚氨酯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填料含量为 5至150质量份。
优选地,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炭黑含量为 5至100质量份。
优选地,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二氧化硅含量为5至100质量份。
优选地,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含苯乙烯聚合物含量为0.1至30质量份。
优选地,含苯乙烯聚合物包含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优选地,含苯乙烯聚合物包括至少一种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优选地,轮胎在胎侧壁部的外表面上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具有:起点部,所述起点部相对于侧面基准面凸出;以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平面图中从所述起点部向多个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的凸出高度从所述起点部向延伸部末端递减。
优选地,轮胎在胎侧壁部的外表面上具有标识(mark),所述标识具有:凸部,所述凸部相对于侧面基准面凸出,所述侧面基准面为胎侧壁部的外表面的平滑延伸部分;以及凹部,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侧面基准面凹陷。
优选地,轮胎在胎侧壁部上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包括一个以上标识。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具有胎侧壁部,所述胎侧壁部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比热容为1.7J/(g·K)以下,所述轮胎在胎面接地端和胎侧壁部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之间具有深度或高度为0.2至3.0mm的凹部和/或凸部。因此,本发明提供了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优异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正常状态下的示例性充气轮胎1的子午线截面图。
图2显示了轮胎1的侧面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3显示了图2所示侧面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显示了图3所示凹坑的截面图。
图5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6显示了轮胎1的侧面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7(a)显示了星形图案的平面图,图7(b)显示了延伸部的截面图。
图8(a)显示了星形图案的立体图,图8(b)显示了星形图案的侧视图。
图9显示了轮胎1的侧面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0显示了轮胎1中标识附近的部分截面立体图。
图11显示了轮胎1的侧面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12显示了标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3(a)表示标识的主视图,图13(b)表示标识的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轮胎具有胎侧壁部,所述胎侧壁部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比热容为1.7J/(g·K)以下,所述轮胎在胎面接地端和胎侧壁部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之间具有深度或高度为0.2至3.0mm的凹部和/或凸部。此种轮胎具有优异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此种有益效果的机制尚不清楚,但据认为如下。
与橡胶组合物不同,热塑性弹性体没有化学键,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得更易流动。如果此类材料用于轮胎的胎侧壁部,轮胎可能会由于行驶时产生的热量或其他因素而逐渐变形和损坏。为了克服此问题,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比热容调整为1.7J/(g·K)以下,以促进轮胎中积聚的热量的释放;此外,胎面接地端和最大胎侧壁宽度之间的轮胎表面上设置有0.2至3.0mm的凹部/或凸部,变形可集中在所述凹部/或凸部处,以增加表面积并在胎侧壁部的表面上产生湍流。因此,可减少热量积聚并且可减少胎侧壁部的变形。由于此作用机制,据认为可改进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因此,通过制造包含比热容为1.7J/(g·K)以下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轮胎,可解决赋予轮胎优异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的技术问题(目的)。换言之,比热容为1.7 J/(g·K)以下不是技术问题(目的),本文的技术问题是赋予优异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为了解决此问题,将轮胎制造为满足上述参数。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并且包括满足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的其他实施方式。例如,以下描述了图1所示的示例性轮胎,所述轮胎包括胎体和带束层,胎体从胎面部经由胎侧壁部延伸至胎圈部的胎圈芯,带束层位于胎面部上且在相对于轮胎径向的胎体外侧。然而,本发明的轮胎例如可以为在不包括部件(例如胎圈芯、胎体和带束层)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热塑性弹性体和其他材料而实现相同效果的轮胎。
图1表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在正常状态下的子午线截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例如能够适合用作乘用车的子午线轮胎。
如图1所示,例如,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可以包括胎体6和带束层7,胎体6从胎面部2经由胎侧壁部3延伸至胎圈部4的胎圈芯5,带束层7位于胎面部2上且在相对于轮胎径向的胎体6外侧。
如图1所示,例如,在包括胎体6的轮胎1中,胎体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胎体帘布层6A和6B)。例如,在胎体帘布层6A和6B 中,胎体帘线(未显示)相对于轮胎周向以75°至90°的角度设置。胎体帘线的实例包括有机纤维帘线,例如芳香族聚酰胺帘线或人造丝帘线。
如图1所示,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胎体帘布层6A、6B各自可具有主体部6a 和折叠部6b,主体部6a从胎面部2经由胎侧壁部3延伸至胎圈部4的胎圈芯5,折叠部 6b与主体部6a相连且在胎圈芯5周围沿轮胎轴向从内侧向外侧折叠。轮胎可以在胎体帘布层6A和6B的主体部6a和折叠部6b之间包括胎圈三角胶8,胎圈三角胶8相对于轮胎径向从胎圈芯5向外延伸。
如图1所示,例如,在包括带束层7的轮胎1中,带束层7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带束帘布层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带束帘布层7A和7B)。例如,带束帘布层7A和 7B也可以由位于胎体6侧边的内侧带束帘布层7A和位于内侧带束帘布层7A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外侧带束帘布层7B形成。
在带束帘布层7A和7B中,带束帘线(未显示)可以相对于轮胎周向以优选 10°至35°的角度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的内侧带束帘布层7A和外侧带束帘布层7B可以以一个带束帘线与另一个带束帘线交叉的方向来堆叠。
带束帘线可以包括例如钢帘线、芳香族聚酰胺帘线或人造丝帘线。尽管本实施方式中的带束层7包括两个带束帘布层7A和7B,但它可以包括三个以上的带束帘布层。在此种情况下,外侧带束帘布层7B对应于带束帘布层中相对于轮胎径向最外侧的带束帘布层。
轮胎1在胎面接地端2t与胎侧壁部3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m之间设置有凹部和/或凸部(未显示)。术语“胎面接地端”2t指当在正常状态下对轮胎1施加正常负载并且与外倾角为0度的平面接触时确定的接地面相对于轮胎轴向的最外侧端(轴向最外侧胎面接地端)。将胎面接地端2t之间的轴向中心位置定义为“轮胎赤道”C,将胎面接地端2t之间的轴向距离定义为“胎面宽度”TW。术语“胎侧壁部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指除设置在胎侧壁部3上的凸部(例如字母和轮辋保护器)之外,在轮胎轴向上最向外凸出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m。
术语“正常状态”指轮胎1安装在正常轮辋(未显示)上并且被调整为正常内压并且在无负载下的状态。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轮胎1的部件的尺寸均在此种正常状态下确定。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凹槽(groove)的宽度是与凹槽的纵向正交的方向上测量。
术语“正常轮辋”指包括提供轮胎1所依据的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中的标准针对每个轮胎所规定的轮辋,例如可以为JATMA中的“标准轮辋”、TRA中的“设计轮辋”或 ETRTO中的“测量轮辋”。
术语“正常内压”指包括提供轮胎1所依据的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中的标准针对每个轮胎所规定的气压,可以为JATMA中的“最大气压”、TRA中的表格“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载限制”中所示的最大值或ETRTO中的“充气压力”。当轮胎1为乘用车轮胎时,正常内压为180kPa。
术语“正常负载”指包括提供轮胎1所依据的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中的标准针对每个轮胎所规定的负载,可以为JATMA中的“最大负载能力”、TRA中的表格“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载限制”中所示的最大值或ETRTO中的“负载能力”。
轮胎表面在胎面接地端2t和胎侧壁部3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m之间设置有凹部和/或凸部(未显示)。凸部和凹部可以分别为具有凸出形状的任何部分或具有凹陷形状的任何部分。实例包括凸起(例如翅片)、凹坑以及由肋条形成的局部凹部或凸部,其显示字母、图形、符号等用于装饰、信息和其他目的(例如轮胎侧壁部上的标识、尺寸标记等)。
当在轮胎表面上形成凸起时,凸起对应于凸部。当在轮胎表面形成凹坑时,凹坑对应于凹部。凹部和/或凸部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设置在胎面接地端2t和胎侧壁部3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m之间。
凹部的深度和/或凸部的高度各自为至少0.2mm但不超过3.0mm。深度和高度各自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4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mm以上,但各自优选为2.5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mm以下、特别优选为1.0mm 以下。在本文中,凹部的深度指每个凹部(例如每个凹坑)的最大深度,凸部的高度指每个凸部(例如每个凸起)的最大高度。
图2显示了轮胎1侧面的示例性示意图。图3显示了图2所示的侧面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如图2和3所示,凹部21由侧面上的大量凹坑21a形成。每个凹坑21a 具有圆形表面形状。
图4显示了图3所示的凹坑21a的截面图。图4所示的截面沿着与轮胎1的径向垂直的平面通过凹坑2la的中心。在图4中,凹坑21a是凹陷的。侧面上的除凹坑21a 之外的区域构成侧面基准面23。
凹坑21a各自具有斜面25和底面27。斜面25具有环形形状。底面27与斜面 25连续。底面27具有圆形形状。
图4中的双点划线Sg是从凹坑21a的一个边缘Ed到另一边缘Ed的线段。在图4中,箭头Di表示线段Sg的长度或凹坑21a的直径。直径Di优选为至少2mm但不超过70mm。直径Di更优选为4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mm以上。直径Di更优选为50mm 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mm以下。当凹坑是非圆形凹坑时,将其假定为具有与该非圆形凹坑相同面积的圆形凹坑。然后,将圆形凹坑的直径定义为非圆形凹坑的直径Di。轮胎1可以具有直径Di彼此不同的两种以上类型的凹坑21a。
在图4中,箭头De表示凹坑21a的深度。深度De是凹坑21a的最深点与线段 Sg之间的距离。深度De为至少0.2mm但不超过3.0mm。深度De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4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mm以上。深度De优选为2.5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mm以下、特别优选为1.0mm以下。轮胎1可以具有深度De彼此不同的两种以上类型的凹坑21a。
每个凹坑21a的体积为至少1.0mm3但不超过400mm3。体积更优选为1.5mm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mm3以上。体积更优选为300m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mm3 以下。
所有凹坑21a的总体积优选为至少300mm3但不超过5000000mm3。总体积更优选为600mm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0mm3以上。体积更优选为1000000m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0000mm3以下。
作为圆形凹坑21a的补充或替代,轮胎1可以具有非圆形凹坑。非圆形凹坑的平面形状通常为多边形。轮胎1可以具有平面形状为椭球形或椭圆形的凹坑。轮胎1可以具有平面形状为泪滴状(泪滴型)的凹坑。凸部和凹部图案可以由凸起、凹槽或条纹形成。
在图4中,箭头Db表示底面27的直径。直径Db与直径Di的比率(Db/Di) 优选为至少0.40但不超过0.95。该比率(Db/Di)更优选为0.5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65 以上。该比率(Db/Di)更优选为0.8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0以下。
图5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截面图。轮胎具有大量的凸起21b。图5显示了凸起21b的附近。凸起21b的图案类似于图2中所示的凹坑21a的图案。
凸起21b各自具有圆形平面形状。凸起21b各自具有圆弧截面形状。换言之,凸起21b各自是球体的一部分。在图5中,箭头Hi表示凸起21b的高度。高度Hi是凸起 21b的最高点的高度。凸起21b的高度Hi为至少0.2mm但不超过3.0mm。高度Hi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4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mm以上。高度Hi优选为2.5mm 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mm以下、特别优选为1.0mm以下。
图6显示了轮胎1的侧面的示例性示意图。图6所示的示意图显示了轮胎1的侧面,该轮胎1的侧面在胎侧壁部的外表面上具有凸部,该凸部具有:起点部,所述起点部相对于侧面基准面凸出;以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平面图中从所述起点部向多个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的凸出高度从所述起点部向延伸部末端递减。此种轮胎的实例可以为具有图案区域(该图案区域包括侧面基准面且设置在在胎侧壁部的外表面上)和多个单元图案的轮胎,每个单元图案具有:起点部,所述起点部相对于侧面基准面凸出;以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平面图中从所述起点部向多个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的凸出高度从所述起点部向延伸部末端递减。
如图7所示,凸部31由侧面上的大量星形图案31a(凸部)形成。如图6所示,侧面具有侧面基准面32。侧面基准面32形成凸部的底面。作为单元图案的星形图案31a 被设置为相对于侧面基准面32凸出。
如图7(a)所示,星形图案31a在其中心具有起点部36。如图7(b)(图8 (b))所示,起点部36被设置成使得从侧面基准面32凸出的高度H1为至少0.2mm但不超过3.0mm。高度H1指从侧面基准面32到星形图案31a(凸部)的最高点的高度。高度H1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4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mm以上。凸出高度 H1优选为2.5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mm以下、特别优选为 1.0mm以下。六个延伸部35从起点部36以径向方式延伸以形成单个凸起(星形图案31a)。六个延伸部35在起点部36处彼此连接。
如图8(a)和8(b)所示,延伸部35的凸出高度H从起点部36向延伸部末端37逐渐减小。延伸部末端37位于侧面基准面32上。因此,每个延伸部35在侧视图中各自具有三角形形状。
图9显示了轮胎1的侧面的示例性示意图。图9中所示的示意图显示了在胎侧壁部外表面上具有标识的轮胎1侧面,所述标识具有:凸部,所述凸部相对于侧面基准面凸出,所述侧面基准面为胎侧壁部外表面的平滑延伸部分;以及凹部,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侧面基准面凹陷。
图9的轮胎1在胎侧壁部的外表面上具有三维标识41。图10显示了图9所示的轮胎1的标识41附近的一个部分的部分截面立体图。如图9所示,标识41被设置为在标识41的平面图中显示字母、图形或符号。
标识41具有相对于侧面基准面42凸出的凸部41a和相对于侧面基准面42凹陷的凹部41b。侧面基准面42指除标准标记(未显示)、标识41以及局部凸部和凹部之外的胎侧壁外表面的平滑延伸部分。
在图9的实例中,标识41被设置为在标识41的平面图中显示特定图形。具体地,凸部41a被设置为大致以字母C的形状延伸的凸出条,字母C的开口朝向轮胎的内周。凹部41b被设置为在凸部41a的轮胎内周侧与凸部41a保持大致恒定距离的情况下、同时沿着凸部41a大致呈字母C的形状延伸的凹条。
只要凸部41a整体相对于侧面基准面42凸出,凸部41a的表面可以部分地凹陷至不到达侧面基准面42的程度。只要凹部41b整体相对于侧面基准面42凹陷,凹部41b 的表面可部分地凸出至不到达侧面基准面42的程度。
在图10中,箭头H2表示凸部41a的高度,箭头D2表示凹部41b的深度。高度H2指从侧面基准面42到凸部41a的最高点的高度。深度D2指从侧面基准面42到凹部 41b的最深点的深度。高度H2和/或深度D2各自为至少0.2mm但不超过3.0mm。深度 De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4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mm以上。高度H2和/ 或深度D2分别优选为2.5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mm以下、特别优选为1.0mm以下。
图11显示了轮胎1的侧面的示例性示意图。图11所示的示意图显示了轮胎1 的侧面,轮胎1在胎侧壁部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包括一个以上标识。此种轮胎的一个实例可以为如下轮胎:所述轮胎在胎侧壁部上设置有标识显示部分(mark indication),所述标识显示部分具有一个以上标识,所述标识显示部分包括设置在胎侧壁部表面上的基准面和设置在基准面上的标识。
如图11所示,轮胎1中的至少一个胎侧壁部55上设置有一个以上标识显示部分50。每个标识显示部分50包括:设置在胎侧壁部55的表面55s上的基准面X,以及设置在基准面X上的一个以上标识51。本实例中的标识显示部分50包括底基56,底基56 从胎侧壁部55的表面55s以恒定高度H5逐步凸出。底基56的表面56s形成基准面X。
标识51是用于显示轮胎的制造商名称、品牌名称、尺寸或其他信息的字母、符号、图形或其他标识。该实例显示了基准面X上设置有由多个标识51形成品牌名称的情况。
图12显示了标识5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3(a)显示了该标识的主视图,图13(b)显示了其A-A截面图。在图11至13所示的轮胎的实施方式中,凸部(标识51) 的高度Hx指从基准面X到标识51的最高点的高度。高度Hx为至少0.2mm但不超过3.0 mm。高度Hx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4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mm以上。高度Hx优选为2.5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mm以下、特别优选为1.0mm以下。
轮胎1的胎侧壁部3包含比热容为1.7J/(g·K)以下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使用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以为包含一种以上的热塑性弹性体且比热容为1.7J/(g·K)以下的任何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比热容为1.7J/(g·K)以下。从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的角度,比热容优选为1.5J/(g·K)以下、更优选为1.4J/(g·K)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J/(g·K)以下、特别优选为1.2J/(g·K)以下、最优选为1.0J/(g·K)以下。下限没有限制,比热容越小越好。
比热容可以根据JIS K 7123:2012在25℃的温度下测量,具体如下文实施例中所述。
降低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比热容的方法的实例包括:(a)控制热塑性弹性体的重均分子量Mw的方法,(b)选择比热容小的材料作为热塑性弹性体的方法,(c) 控制填料的种类和含量的方法,以及其他方法,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包含的热塑性弹性体的实例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热塑性烯烃弹性体、热塑性氯乙烯弹性体、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和热塑性氟化弹性体。在这些中,从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的角度,优选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或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
以弹性体组分为100质量%计,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热塑性弹性体的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上。上限没有限制,并且可以为100质量%,但从组合物的物理性能的角度,此量可以为95质量%以下、 90质量%以下、85质量%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热塑性弹性体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0,000以上、更优选为70,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000以上、特别优选为100,000以上。Mw还优选为600,000以下、更优选为500,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0,000以下、特别优选为300,000以下、最优选为200,000 以下。当Mw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在本文中,Mw通过用聚苯乙烯标准校准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确定。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的实例包括如下材料:在所述材料中,至少一种聚氨酯物理聚集形成准交联,从而构成硬链段;另一种聚合物构成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非结晶软链段。在这些中,从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的角度,优选使用聚酯多元醇用作多元醇的热塑性聚酯聚氨酯弹性体或聚醚多元醇用作多元醇的热塑性聚醚聚氨酯弹性体。
例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软链段中可以使用:高分子量二醇化合物,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ε-己内酯二醇或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以及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1,2-亚乙基二异氰酸酯、1,3-亚丙基二异氰酸酯、1,4-丁烷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 4,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甲苯二异氰酸酯。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硬链段中可以使用:低分子量二醇化合物,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三亚甲基乙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环戊烷-1,2-二醇、环己烷-1,2-二醇、环己烷-1,3-二醇、环己烷-1,4-二醇、环己烷-1,4-二甲醇、对苯二酚、间苯二酚、氯对苯二酚、溴对苯二酚、甲基对苯二酚、苯基对苯二酚、甲氧基对苯二酚、苯氧基对苯二酚、4,4′-二羟基联苯、4,4′-二羟基二苯醚、4,4′-二羟基二苯硫醚、4,4′-二羟基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甲酮、4,4′- 二羟基二苯甲烷、双酚A、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1,2-双(4-羟基苯氧基)乙烷、1,4-二羟基萘或2,6-二羟基萘;以及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1,2-亚乙基二异氰酸酯、1,3-亚丙基二异氰酸酯、1,4-丁烷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4,4- 环己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甲苯二异氰酸酯。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可以通过已知方法通过将形成硬链段的聚合物与形成软链段的聚合物共聚来合成。可以使用市售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例如从巴斯夫获得的“Elastollan”系列、从可乐丽株式会社获得的“Kuramiron U”系列和从日本美拉龙株式会社获得的“Miractran”系列。
以弹性体组分为100质量%计,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上。上限没有限制,并且可以为100质量%,但从组合物的物理性能的角度,此量可以为95质量%以下、90质量%以下或85质量%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TPA)的实例包括热塑性树脂材料,其为由共聚物形成的高分子弹性化合物,其包含构成结晶硬链段(具有高熔点)的聚合物和构成非结晶软链段(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合物,构成硬链段的聚合物的主链具有酰胺键(-CONH-)。
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的实例包括如下材料:在所述材料中,至少一种聚酰胺构成结晶硬链段(具有高熔点),而另一种聚合物(例如聚酯、聚醚)构成非结晶软链段(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除硬链段和软链段之外,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还可包含扩链剂,例如二羧酸。
形成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的硬链段的聚酰胺的实例包括:ω-氨基羧酸或内酰胺的缩聚物,以及二胺和二羧酸的共缩聚物。ω-氨基羧酸的实例包括:6-氨基己酸、7-氨基庚酸、8-氨基辛酸、10-氨基己酸、11-氨基十一烷酸和12-氨基十二烷酸。内酰胺的实例包括:月桂内酰胺、ε-己内酰胺、ω-庚内酰胺和2-吡咯烷酮。二胺的实例包括:乙二胺、三亚甲基二胺、四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七亚甲基二胺、八亚甲基二胺、九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胺、十一亚甲基二胺、十二亚甲基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2,4,4- 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3-甲基五亚甲基二胺和间二甲苯二胺。二羧酸的实例包括:草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和十二烷二酸。
形成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的软链段的聚合物的实例包括聚酯和聚醚,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和ABA型三嵌段聚醚。
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的硬链段和软链段的组合的实例包括:月桂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与聚乙二醇的组合、月桂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与聚丙二醇的组合、月桂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与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的组合,以及月桂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与ABA型三嵌段聚醚的组合。
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可以通过已知方法使形成硬链段的聚合物与形成软链段的聚合物共聚来合成。可以使用市售的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例如从宇部兴产株式会社获得的“UBESTA XPA”系列和从赛璐-赢创有限公司获得的“VESTAMID”系列。
以弹性体组分为100质量%计,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的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上限没有限制,并且可以为100质量%,但从组合物的物理性能的角度,此量可以为95质量%以下、90质量%以下、85质量%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包含除上述热塑性弹性体之外的其他弹性体组分。此种其他弹性体组分的实例包括二烯系橡胶。二烯系橡胶的实例包括异戊二烯系橡胶、聚丁二烯橡胶(BR)、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橡胶(SIBR)、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氯丁橡胶(CR)和丙烯腈-丁烯橡胶(NBR)。其他实例包括丁基橡胶和氟橡胶。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在其他弹性体中,SBR、 BR和异戊二烯系橡胶是优选的,因为它们适用于轮胎应用。
二烯系橡胶可以为未改性二烯系橡胶或改性二烯系橡胶。
改性二烯系橡胶可以为任何具有与填料(例如二氧化硅)相互作用的官能团的二烯系橡胶。实例包括:通过用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改性剂)对二烯系橡胶的至少一个链端进行改性而获得的链端改性二烯系橡胶(即,以官能团封端的链端改性二烯系橡胶);在主链上具有官能团的主链改性二烯系橡胶;在主链和链端均具有官能团的主链和链端改性的二烯系橡胶(例如,其中主链具有官能团并且至少一个链端用改性剂改性的主链和链端改性的二烯系橡胶);通过用分子内具有两个以上环氧基的多官能化合物进行改性(偶联) 而引入羟基或环氧基的链端改性二烯系橡胶。
官能团的实例包括:氨基、酰胺基、甲硅烷基、烷氧基甲硅烷基、异氰酸酯基、亚氨基、咪唑基、脲基、醚基、羰基、氧羰基、巯基、硫醚基、二硫醚基、磺酰基、亚磺酰基、硫代羰基、铵基、酰亚胺基、亚肼基、偶氮基、重氮基、羧基、腈基、吡啶基、烷氧基、羟基、氧基和环氧基。这些官能团可以被取代。在这些中,优选氨基(优选氢原子被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烷氧基(优选C1-C6烷氧基)和烷氧基甲硅烷基(优选C1-C6 烷氧基甲硅烷基)。
可以使用任何SBR,包括例如乳液聚合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E-SBR)和溶液聚合的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SBR)。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SBR的苯乙烯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以上。苯乙烯含量还优选为6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下。当苯乙烯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更合适地实现有益效果。
在本文中,SBR的苯乙烯含量通过H1-NMR分析确定。
可以使用住友化学株式会社、JSR株式会社、旭化成株式会社、瑞翁株式会社等制造或销售的SBR产品作为SBR。
SBR可以为未改性SBR或改性SBR。改性SBR的实例包括其中引入了针对改性二烯系橡胶列出的官能团的那些。
以弹性体组分为100质量%计,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SBR(如果存在)的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上限优选为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可以使用任何BR,包括例如具有高顺式含量的高顺式BR、含有间同立构聚丁二烯晶体的BR和使用稀土催化剂合成的BR(稀土催化的BR)。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特别地,为了提高耐磨性,优选顺式含量为90质量%以上的高顺式BR。
此外,BR可以为未改性BR或改性BR。改性BR的实例包括其中引入了针对改性二烯系橡胶列出的官能团的那些。
以弹性体组分为100质量%计,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BR(如果存在)的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上。上限优选为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BR可从例如宇部兴产株式会社、JSR株式会社、旭化成株式会社、瑞翁株式会社等获得。
异戊二烯系橡胶的实例包括天然橡胶(NR)、聚异戊二烯橡胶(IR)、精炼 NR、改性NR和改性IR。NR的实例包括橡胶工业中常用的那些,例如SIR20、RSS#3和 TSR20。可以使用任何IR,实例包括橡胶工业中常用的那些,例如IR2200。精炼天然橡胶的实例包括脱蛋白天然橡胶(DPNR)和高纯度天然橡胶(UPNR)。改性NR的实例包括环氧化天然橡胶(ENR)、氢化天然橡胶(HNR)和接枝天然橡胶。改性IR的实例包括环氧化聚异戊二烯橡胶、氢化聚异戊二烯橡胶和接枝聚异戊二烯橡胶。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以弹性体组分为100质量%计,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的异戊二烯系橡胶(如果存在)的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20质量%质量以上。上限优选为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包含填料。可以使用任何填料,包括弹性体领域中已知的材料,例如二氧化硅、炭黑、碳酸钙、滑石、三氧化二铝、粘土、氢氧化铝、氧化铝和云母。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填料的量(填料的总量)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8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上、最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此外,上限优选为1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最优选为25质量份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可以使用任何炭黑,例如N134、N110、N220、N234、N219、N339、N330、 N326、N351、N550和N762。可用的商业产品可从旭碳株式会社、日本卡博特株式会社、东海炭素株式会社、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狮王株式会社、新日化碳株式会社、哥伦比亚碳公司等获得。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炭黑的量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0 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上、最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此量还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最优选为25质量份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积(N2SA)优选为10m2/g以上、更优选为20m2/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m2/g以上。N2SA还优选为200m2/g以下、更优选为150m2/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m2/g以下。当N2SA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积可以根据JIS K6217-2:2001来确定。
二氧化硅的实例包括干式二氧化硅(无水二氧化硅)和湿式二氧化硅(含水二氧化硅)。在这些中,优选湿式二氧化硅,因为它含有大量的硅烷醇基。可使用的市售产品可从德固赛、罗地亚、东曹硅株式会社、日本索尔维株式会社、德山株式会社等获得。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二氧化硅的量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此量的上限没有限制,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二氧化硅的氮吸附比表面积(N2SA)优选为50m2/g以上、更优选为80m2/g 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m2/g以上。此外,二氧化硅的N2SA的上限没有限制,优选为350 m2/g以下、更优选为300m2/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m2/g以下。当N2SA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二氧化硅的N2SA根据ASTM D3037-93通过BET法测量。
含有二氧化硅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优选还含有硅烷偶联剂。
可以使用任何硅烷偶联剂,实例包括:硫化物系硅烷偶联剂,例如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双(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四硫化物、双(4-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丁基) 四硫化物、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双(2-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四硫化物、双(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三硫化物、双(4-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丁基)三硫化物、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双(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二硫化物、双(4-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丁基)二硫化物、双(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双(2-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二硫化物、双(4-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丁基)二硫化物、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N,N-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酰基四硫化物、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N,N-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酰基四硫化物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单硫化物;巯基系硅烷偶联剂,例如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巯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NXT和NXT-Z(二者可以购自迈图);乙烯基系硅烷偶联剂,例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氨基系硅烷偶联剂,例如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环氧丙氧基系硅烷偶联剂,例如γ- 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硝基系硅烷偶联剂,例如3-硝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硝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及氯基系硅烷偶联剂,例如3-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可用的市售产品可以购自德固赛、迈图、信越有机硅、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Azmax公司、道康宁东丽株式会社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的量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6质量份以上。此量还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从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的角度,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优选含有含苯乙烯聚合物(包含苯乙烯作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含苯乙烯聚合物可以为任何含有苯乙烯作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合适的实例包括苯乙烯化合物和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嵌段共聚物及它们的氢化产物,以及通过用酸性化合物等(例如马来酸酐)改性上述聚合物而获得的那些。在本文中,含苯乙烯聚合物不包括在上述热塑性弹性体中。
可用于形成含苯乙烯聚合物的苯乙烯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苯乙烯、烷基苯乙烯(例如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和对叔丁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和乙烯基萘。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丁二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甲基戊二烯、苯基丁二烯、3,4- 二甲基-1,3-己二烯和4,5-二乙基-1,3-辛二烯。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含苯乙烯聚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AB型二嵌段苯乙烯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SEB);ABA型三嵌段苯乙烯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SBS)、氢化S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S)、氢化SI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和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IBS);ABAB型四嵌段苯乙烯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SBSB);ABABA型五嵌段苯乙烯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BS);具有大量AB重复单元的多嵌段苯乙烯共聚物;以及将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等苯乙烯无规共聚物的烯族双键氢化而得到的氢化产物。
可使用市售的含苯乙烯聚合物,例如从旭化成株式会社获得的“Tuftec”系列。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含苯乙烯聚合物的量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上限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包含增塑剂。术语“增塑剂”指能够赋予弹性体组分塑性的材料,例如液体增塑剂(在室温(25℃)下为液体的增塑剂)和树脂(在室温(25℃) 下为固体的树脂)。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增塑剂的量(增塑剂的总量)(如果存在)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上限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可以使用任何液体增塑剂(在室温(25℃)下为液体的增塑剂),例如油、液体树脂和液体二烯聚合物。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液体增塑剂(如果存在) 的量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上限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油的实例包括:操作油、植物油及它们的混合物。操作油的实例包括石蜡操作油、芳香族操作油和环烷操作油。植物油的实例包括:蓖麻油、棉籽油、亚麻籽油、菜籽油、豆油、棕榈油、椰子油、花生油、松香、松树油、松焦油、妥尔油、玉米油、米糠油、红花油、芝麻油、橄榄油、葵花油、棕榈仁油、山茶油、荷荷巴油、澳洲坚果油和桐油。可以使用购自出光兴产株式会社、三共油化工业株式会社、日本能源株式会社、欧丽松、 H&R、丰国制油株式会社、昭和壳牌石油株式会社、富士兴产株式会社等的市售产品。在这些中,优选操作油(例如石蜡操作油、芳香族操作油和环烷操作油)或植物油。
液体树脂的实例包括萜烯树脂(包括萜烯酚树脂和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松香树脂、苯乙烯树脂、C5树脂、C9树脂、C5/C9树脂、双环戊二烯(DCPD)树脂、香豆酮-茚树脂(包括仅基于香豆酮或仅基于茚的树脂)、酚醛树脂、烯烃树脂、聚氨酯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它们均在25℃下为液体。
液体二烯聚合物的实例包括:液体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液体SBR)、液体聚丁二烯聚合物(液体BR)、液体聚异戊二烯聚合物(液体IR)、液体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液体SIR)、液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液体SBS嵌段聚合物)、液体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液体SIS嵌段聚合物)、液体法呢烯聚合物和液体法呢烯-丁二烯共聚物,它们均在25℃下为液体。这些聚合物的链端或主链可以用极性基团改性。
除上述含苯乙烯聚合物之外的上述树脂(在室温(25℃)下为固体的树脂)的实例包括香豆酮-茚树脂、萜烯树脂、对叔丁基苯酚乙炔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它们均在室温 (25℃)下为固体。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树脂也可以被氢化。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中上述树脂的量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上限优选为30 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当此量在上述范围内时,趋于获得良好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香豆酮-茚树脂的实例包括含有香豆酮和茚作为形成树脂骨架(主链)的单体组分的树脂。可包含在骨架中的除香豆酮和茚之外的单体组分的实例包括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茚和乙烯基甲苯。
萜烯树脂的实例包括聚萜烯树脂、萜烯酚树脂和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
术语“聚萜烯”指通过聚合萜烯化合物制备的树脂,或该树脂的氢化产物。术语“萜烯化合物”指具有由(C5H8)n表示的组成的烃或其含氧衍生物,它们中的每一种均具有萜烯主链并且被分类为例如单萜烯(C10H16)、倍半萜烯(C15H24)或二萜烯(C20H32)。此类萜烯化合物的实例包括α-蒎烯、β-蒎烯、二戊烯、柠檬烯、月桂烯、别罗勒烯、罗勒烯、α-水芹烯、α-萜品烯、γ-萜品烯、萜品油烯、1,8-桉叶素、1,4-桉叶素、α-松油醇、β-松油醇和γ- 松油醇。
聚萜烯树脂的实例包括由上述萜烯化合物制成的萜烯树脂,例如α-蒎烯树脂、β-蒎烯树脂、柠檬烯树脂、双戊烯树脂和β-蒎烯-柠檬烯树脂,以及由这些萜烯树脂氢化产生的氢化萜烯树脂。萜烯酚树脂的实例包括:由上述萜烯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共聚而成的树脂,以及通过这些树脂氢化产生的树脂。具体实例包括通过上述萜烯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缩合制备的树脂。酚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苯酚、双酚A、甲酚和二甲酚。芳香族改性萜烯树脂的实例包括:通过用芳香族化合物改性萜烯树脂而制备的树脂,以及通过氢化这些树脂制备的树脂。芳香族化合物可以为任何具有芳香环的化合物,包括例如:苯酚类化合物,例如苯酚、烷基苯酚、烷氧基苯酚和含不饱和烃基的苯酚;萘酚类化合物,例如萘酚、烷基萘酚、烷氧基萘酚和含不饱和烃基的萘酚;苯乙烯和苯乙烯衍生物,例如烷基苯乙烯、烷氧基苯乙烯和含不饱和烃基的苯乙烯;香豆酮;以及茚。
对叔丁基苯酚乙炔树脂的实例包括通过对叔丁基苯酚和乙炔缩合制备的树脂。
可以使用任何丙烯酸树脂,但不含溶剂的丙烯酸树脂是合适的,因为它们含有很少的杂质并提供尖锐的分子量分布。
不含溶剂的丙烯酸树脂的实例包括通过高温连续聚合(高温连续本体聚合,例如描述于美国专利号4,414,370、JP S59-6207 A、JP H5-58005 B、JP H1-313522A、美国专利号5,010,166和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发布的年度研究报告TREND 2000,第3卷,第42-45 页)合成的(甲基)丙烯酸树脂(聚合物),其不使用或使用极少量的辅助原料(例如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和有机溶剂)。在本发明中,术语“(甲基)丙烯酸”指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
优选基本上不含辅助原料(例如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和有机溶剂)的丙烯酸树脂。还优选通过连续聚合制备的具有相对窄的组成分布或分子量分布的丙烯酸树脂。
如上所述,优选基本上不含辅助原料(例如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和有机溶剂) 的丙烯酸类树脂(即具有高纯度的那些)。丙烯酸树脂的纯度(树脂的树脂含量)优选为 9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7质量%以上。
丙烯酸树脂的单体组分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例如(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烷基酯、芳基酯和芳烷基酯)、(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 丙烯酰胺衍生物。
除(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之外,芳香族乙烯基(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乙烯基萘、二乙烯基苯、三乙烯基苯或二乙烯基萘)也可以用作丙烯酸树脂的单体组分。
丙烯酸树脂可以仅由(甲基)丙烯酸类组分构成,还可以含有除(甲基)丙烯酸类组分之外的构成组分。
此外,丙烯酸树脂可包含羟基、羧基、硅烷醇基或其他基团。
增塑剂可从丸善石油化学株式会社、住友电木株式会社、安原化学株式会社、东曹株式会社、罗格斯化学、巴斯夫、亚利桑那化学有限公司、日涂化学株式会社、日本触媒株式会社、JXTG日本石油能源株式会社、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等获得。
从性能(例如抗裂性和耐臭氧性)的角度,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包含抗氧化剂。
可以使用任何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萘胺系抗氧化剂,例如苯基-α- 萘胺;二苯胺系抗氧化剂,例如辛基化二苯胺和4,4′-双(α,α′-二甲基苄基)二苯胺;对苯二胺系抗氧化剂,例如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和 N,N′-二-2-萘基-对苯二胺;喹啉系抗氧化剂,例如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聚合物;单酚系抗氧化剂,例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苯乙烯化酚;以及双酚系抗氧化剂、三酚系抗氧化剂或多酚系抗氧化剂,例如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在这些中,优选对苯二胺系抗氧化剂或喹啉系抗氧化剂,更优选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或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聚合物。可以使用从精工化学株式会社、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富莱克斯等获得的产品。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抗氧化剂的量优选为0.2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此量优选为7.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包含硬脂酸。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硬脂酸的量优选为0.5至1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5至5质量份。
硬脂酸可以为常规硬脂酸。可使用的市售产品可从例如日油株式会社、花王株式会社、富士胶片和光纯药株式会社、千叶脂肪酸株式会社等获得。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优选含有氧化锌。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氧化锌的量优选为0.5至10质量份、更优选为1至5质量份。
氧化锌可以为常规的氧化锌,例如从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东邦锌业株式会社、白水科技株式会社、正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或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获得的氧化锌。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包含蜡。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蜡的量优选为0.5至10质量份、更优选为1至5质量份。
可以使用任何蜡,例如石油蜡和天然蜡,以及通过纯化或化学处理多种蜡而产生的合成蜡。这些蜡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石油蜡的实例包括石蜡和微晶蜡。天然蜡可以为来自非石油资源的任何蜡,实例包括:植物蜡,例如小烛树蜡、巴西棕榈蜡、日本蜡、米糠蜡、荷荷巴蜡;动物蜡,例如蜂蜡、羊毛脂和鲸蜡;矿物蜡,例如地蜡(ozokerite)、纯地蜡(ceresin)和矿脂;以及上述蜡的纯化产品。可以使用从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日本精蜡株式会社、精工化学株式会社等获得的产品。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包含硫以适度交联聚合物链。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硫的量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5 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7质量份以上。此量优选为6.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
硫的实例包括橡胶工业中常用的那些,例如粉末硫、沉淀硫、胶体硫、不溶性硫、高分散性硫和可溶性硫。可以使用鹤见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轻井泽硫磺株式会社、四国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富莱克斯、日本乾溜工业株式会社、细井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等获得的产品。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包含硫化促进剂。
硫化促进剂的用量没有限制,可根据所需的硫化速度或交联密度任意选择。然而,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硫化促进剂的量通常为0.3至10质量份、优选为0.5至7 质量份。
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硫化促进剂,包括通常使用的硫化促进剂。硫化促进剂的实例包括:噻唑系硫化促进剂,例如2-巯基苯并噻唑、二-2-苯并噻唑二硫化物和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秋兰姆系硫化促进剂,例如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TMTD)、四苄基秋兰姆二硫化物(TBzTD)和四(2-乙基己基)秋兰姆二硫化物(TOT-N);次磺酰胺系硫化促进剂,例如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N-氧乙烯-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氧乙烯-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和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以及胍系硫化促进剂,例如二苯基胍、二邻甲苯基胍和邻甲苯基双胍。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从上述性能之间的平衡的角度,在这些中,优选次磺酰胺系硫化促进剂或胍系硫化促进剂。
除上述组分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还可包含应用领域中常用的任何合适的添加剂,包括脱模剂和颜料,例如氧化钛。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例如,它可以通过己知的成型技术(例如注射成型)由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的组分制备。此外,例如,它可以通过在橡胶捏合机器(例如开炼机、班伯里密炼机)中捏合组分、然后可选地进行交联来制备。关于捏合条件,捏合温度通常为50至200℃、优选为80至190℃,捏合时间通常为30秒至30 分钟、优选为1分钟至30分钟。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适用于轮胎。轮胎的实例包括充气轮胎和非充气轮胎。在这些中,优选充气轮胎。例如,夏季轮胎和冬季轮胎(无钉冬季轮胎、雪地轮胎、镶钉轮胎等)都是合适的。轮胎可以用作乘用车、大型乘用车、大型SUV、重型车辆(例如卡车和公共汽车)、轻型卡车或摩托车的轮胎,或赛车轮胎(高性能轮胎),或其他轮胎应用。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优选用于乘用车轮胎。
术语“乘用车轮胎”指预计安装在四轮行驶的车辆上并且最大负载能力为1000kg以下的轮胎。术语“最大负载能力”指包括提供轮胎1所依据的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中的标准针对每个轮胎所规定的最大负载能力,可以为基于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标准(JATMA标准)中的负载指数(LI)的最大负载能力、TRA中表格“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载限制”中所示的最大值或ETRTO中的负载能力。
可以通过常规方法由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生产轮胎。例如,轮胎可以由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的组分通过已知的成型技术(例如注射成型)来生产。此外,轮胎还可以如下进行生产:将含有这些组分的未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挤出成轮胎部件的形状,以常规方式在轮胎成型机上与其他轮胎部件一起成型,制造未硫化轮胎,然后将未硫化的轮胎在硫化机中加热加压。
实施例
将参考实施例来具体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
使用的化学品如下所示。
TPU 1:Elastollan C60A10WN(热塑性聚酯聚氨酯弹性体,Mw:300,000),购自巴斯夫
TPU 2:Elastollan 1198ATR(热塑性聚醚聚氨酯弹性体,Mw:100,000),购自巴斯夫
TPA:UBESTA XPA 9035X(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Mw:500,000),购自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含苯乙烯聚合物:Tuftec M1913(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购自旭化成株式会社
炭黑:DIABLACK N550(N2SA:42m2/g),购自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二氧化硅:二氧化硅115Gr(N2SA:110m2/g),购自日本罗地亚
<测试样品的制备>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将根据表1或2所示配制配方的材料注射成型为轮胎侧壁部的形状 (如下所示的规格1和2),轮胎侧壁部的外径为260mm、内径为125mm且厚度为4mm,从而获得评价样品。
(胎侧壁部的表面规格1)
-图2至图4中所示的凹坑(凹部)被设置在轮胎周向上且位于胎面接地端与胎侧壁部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之间,宽度为30mm,凹坑之间的间隔为2mm以上。
-De(凹坑深度):如表1所示
-Di(从凹坑的一个边缘到另一边缘的长度):5mm
(胎侧壁部的表面规格2)
-图11至图13中所示的品牌名称(凸部)被设置在轮胎周向上且位于胎面接地端与胎侧壁部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之间,宽度为30mm,标识之间的间隔为2mm以上(标识被设置在图11中所示的圆周上的四个位置处)。
-Hx(标识高度):如表2所示
根据以下评价方法评价样品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比较例1-1和2-1分别用作表1和2中的比较标准。
(比热容的测量)
由根据JIS K 7123:2012“塑料的比热容的测试方法”在25℃温度下测得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数据来计算评价样品的比热容。
(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
在室温下以100Hz对评价样品进行反复压缩、在径向上变形10%,同时吹入空气。确定直至反复变形方向上的外径减少5%(相比于试验前)的时间,将其表示为相对于标准比较例(取为100)的指数。指数越高表示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越好。
Figure BDA0003700140340000241
Figure BDA0003700140340000251
根据表1和表2可知,实施例的轮胎表现出优异的高速行驶时的耐久性,所述轮胎具有胎侧壁部,所述胎侧壁部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比热容为1.7J/(g·K)以下,所述轮胎在胎面接地端和胎侧壁部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之间具有深度为0.2至3.0mm的凹部和/或高度为0.2至3.0mm的凸部。
附图标记列表
充气轮胎
2 胎面部
3 胎侧壁部
4 胎圈部
5 胎圈芯
6 胎体
6A、6B 胎体帘布层
6a 主体部
6b 折叠部
7 带束层
7A、7B 带束帘布层
8 胎圈三角胶
21 凹部(depression)、凸部(projection)
21a 凹坑(dimple)
21b 凸起(pimple)
23 侧面基准面
25 斜面
27 底面
2t 胎面接地端
M 轮胎最大宽度位置
C 轮胎赤道
TW 胎面宽度
Sg 从凹坑的一个边缘Ed到另一边缘Ed绘制的线段
Di 凹坑直径
De 凹坑深度
Db 底面直径
Hi 凸起高度
31a 星形图案(凸部)
31 凸部和凹部
32 侧面基准面
35 延伸部
36 起点部
37 延伸部末端
H1 凸出高度
H 延伸部的截面高度
41 标识
41a 凸部
41b 凹部
42 侧面基准面
H2 凸部41a的高度
D2 凹部41b的深度
55 胎侧壁部
50 标识显示部分
51 标识
55s 胎侧壁部55的表面
56 底基
56s 底基56的表面
X 基准面
H5 距离胎侧壁部55的表面55s的恒定高度
Hx 凸部(标识51)高度

Claims (17)

1.轮胎,所述轮胎具有胎侧壁部,所述胎侧壁部包含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比热容为1.7J/(g·K)以下,
所述轮胎在胎面接地端和胎侧壁部的轮胎最大宽度位置之间具有深度为0.2至3.0mm的凹部或高度为0.2至3.0mm的凸部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含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含重均分子量为50,000至200,000的热塑性弹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含含苯乙烯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其中,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含苯乙烯聚合物含量为1至20质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深度或高度为0.3至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比热容为1.2J/(g·K)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包含选自热塑性聚酯聚氨酯弹性体和热塑性聚醚聚氨酯弹性体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填料含量为5至150质量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炭黑含量为5至100质量份。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二氧化硅含量为5至100质量份。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其中,
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弹性体组分,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含苯乙烯聚合物含量为0.1至30质量份。
13.根据权利要求4至5和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含苯乙烯聚合物包含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含苯乙烯聚合物包含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轮胎在胎侧壁部的外表面上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具有:起点部,所述起点部相对于侧面基准面凸出;以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在平面图中从所述起点部向多个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的凸出高度从所述起点部向延伸部末端递减。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轮胎在胎侧壁部的外表面上具有标识,所述标识具有:凸部,所述凸部相对于侧面基准面凸出,所述侧面基准面为胎侧壁部的外表面的平滑延伸部分;以及凹部,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侧面基准面凹陷。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
所述轮胎在胎侧壁部上的凸部具有一个以上标识。
CN202180007298.7A 2020-05-29 2021-01-27 轮胎 Active CN1148676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4950 2020-05-29
JP2020-094950 2020-05-29
PCT/JP2021/002854 WO2021240881A1 (ja) 2020-05-29 2021-01-27 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7619A CN114867619A (zh) 2022-08-05
CN114867619B true CN114867619B (zh) 2023-01-31

Family

ID=78744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7298.7A Active CN114867619B (zh) 2020-05-29 2021-01-27 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02236A1 (zh)
EP (1) EP4155095A1 (zh)
JP (1) JP7044212B1 (zh)
CN (1) CN114867619B (zh)
WO (1) WO20212408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68412A1 (en) * 2022-11-11 2024-05-15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6645A (zh) * 2006-10-30 2009-08-2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26829A (zh) * 2008-05-16 2011-04-2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WO2015181150A1 (fr) * 2014-05-27 2015-12-03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dont la zone sommet est pourvue d'une sous-couche comportant un élastomère thermoplastique et une charge conductrice
CN105377578A (zh) * 2013-07-11 2016-03-02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7107681A (zh) * 2014-11-19 2017-08-2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9963725A (zh) * 2016-11-17 2019-07-02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包含含热塑性弹性体和基于至少一种过氧化物的交联体系的胎面的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4370A (en) 1981-01-09 1983-11-08 S. C. Johnson & Son, Inc. Process for continuous bulk copolymerization of vinyl monomers
US4546160A (en) 1984-02-29 1985-10-08 S. C. Johnson & Son, Inc. Bulk polymerization process for preparing high solids and uniform copolymers
US5010166A (en) 1987-03-05 1991-04-23 S. C. Johnson & Son, In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olyol polymers and polyol polymers so produce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6645A (zh) * 2006-10-30 2009-08-2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26829A (zh) * 2008-05-16 2011-04-2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377578A (zh) * 2013-07-11 2016-03-02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WO2015181150A1 (fr) * 2014-05-27 2015-12-03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dont la zone sommet est pourvue d'une sous-couche comportant un élastomère thermoplastique et une charge conductrice
CN107107681A (zh) * 2014-11-19 2017-08-2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CN109963725A (zh) * 2016-11-17 2019-07-02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包含含热塑性弹性体和基于至少一种过氧化物的交联体系的胎面的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55095A1 (en) 2023-03-29
US20230202236A1 (en) 2023-06-29
JPWO2021240881A1 (zh) 2021-12-02
CN114867619A (zh) 2022-08-05
WO2021240881A1 (ja) 2021-12-02
JP7044212B1 (ja) 2022-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12334A1 (en) Tire
CN113474181B (zh) 橡胶组合物和轮胎
WO2021060382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4043234A1 (en) Tire
CN114867619B (zh) 轮胎
JP7215642B2 (ja) タイヤ
JP7215304B2 (ja) 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タイヤ
EP4212354A1 (en) Tire
JP7205668B2 (ja) タイヤ
CN113993941A (zh) 轮胎
EP3954551B1 (en) Pneumatic tire
EP3954550B1 (en) Pneumatic tire
JP6804054B1 (ja)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6699791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237034B2 (ja) ゴム組成物及びタイヤ
WO2023157513A1 (ja) タイヤ
WO2022181269A1 (ja) タイヤ
JP2023104871A (ja) タイヤ
JP2024074035A (ja) タイヤ
JP2023104746A (ja) タイヤ
JP2023096741A (ja) タイヤ
CN116640403A (zh) 轮胎
CN118119511A (zh) 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