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1332A - 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1332A
CN114861332A CN202210783284.0A CN202210783284A CN114861332A CN 114861332 A CN114861332 A CN 114861332A CN 202210783284 A CN202210783284 A CN 202210783284A CN 114861332 A CN114861332 A CN 114861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arget
motor
parameter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32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61332B (zh
Inventor
卢紫旺
田光宇
黄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7832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1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1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1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61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1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4Data processing systems or methods,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纯电动车辆的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设计信息;根据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根据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以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采用上述方案的本公开可以提高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获取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纯电动车辆的动力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拥有车辆的比例不断增大,车辆已经成为越来越普及的家用商品。其中,重型车辆碳排放在交通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实现重型车辆电动化,并解决重型车辆空满载质量差异大、工况复杂导致的动力系统效率低的难题,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得到了广泛关注。
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参数对系统工作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相关技术中,首先基于经验确定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的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优化系统参数。但是这种方法无法确定得到的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是否最优,而且无法兼顾拓扑结构和参数,从而导致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获取的准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获取的准确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设计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
根据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以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设计信息包括车型参数、工况参数和参数边界,所述确定目标设计信息,包括:
获取车型信息,确定所述车型信息对应的车型参数;
根据所述车型参数确定所述工况参数;
获取车辆动力性指标,根据所述车辆动力性指标确定所述参数边界。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数边界包括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边界和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边界,所述车辆动力性指标包括车速指标、爬坡度指标和加速时间指标,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动力性指标确定所述参数边界,包括:
确定所述车速指标对应的第一驱动电机峰值功率、所述爬坡度指标对应的第二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和所述加速时间指标对应的第三驱动电机峰值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峰值功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和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峰值功率,确定所述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边界;
根据所述车速指标确定所述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边界。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包括:
根据所述车型参数和所述工况参数,在所述参数边界内,采用枚举法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
在所述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车型参数和所述工况参数,在所述参数边界内,采用枚举法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包括:
在所述参数边界内,获取任一双电机参数集合和任一变速器参数集合,其中,所述变速器参数集合包括变速器挡位数;
根据所述双电机参数集合和所述变速器参数集合,确定驱动电机万有特性;
根据所述变速器挡位数确定变速器挡位集合;
根据所述变速器挡位集合、所述车型参数和所述工况参数,在所述驱动电机万有特性中确定工况功率集合对应的目标效率集合;
根据所述工况功率集合和所述目标效率集合,确定所述双电机参数集合和所述变速器参数集合对应的变速器能耗。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包括:
在所述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最小变速器能耗为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之后,还包括:
获取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
根据所述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获取与所述目标双电机参数对应的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所述目标变速器参数对应的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
对所述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所述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进行拼接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包括:
信息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设计信息;
能耗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
结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以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设计信息包括车型参数、工况参数和参数边界,所述信息确定单元包括车型参数获取子单元、工况参数获取子单元和参数边界获取子单元,所述信息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设计信息时:
所述车型参数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车型信息,确定所述车型信息对应的车型参数;
所述工况参数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型参数确定所述工况参数;
所述参数边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车辆动力性指标,根据所述车辆动力性指标确定所述参数边界。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数边界包括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边界和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边界,所述车辆动力性指标包括车速指标、爬坡度指标和加速时间指标,所述参数边界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动力性指标确定所述参数边界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车速指标对应的第一驱动电机峰值功率、所述爬坡度指标对应的第二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和所述加速时间指标对应的第三驱动电机峰值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峰值功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和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峰值功率,确定所述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边界;
根据所述车速指标确定所述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边界。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能耗确定单元包括集合确定子单元和能耗确定子单元,所述能耗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时:
所述集合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型参数和所述工况参数,在所述参数边界内,采用枚举法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
所述能耗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合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型参数和所述工况参数,在所述参数边界内,采用枚举法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时,具体用于:
在所述参数边界内,获取任一双电机参数集合和任一变速器参数集合,其中,所述变速器参数集合包括变速器挡位数;
根据所述双电机参数集合和所述变速器参数集合,确定驱动电机万有特性;
根据所述变速器挡位数确定变速器挡位集合;
根据所述变速器挡位集合、所述车型参数和所述工况参数,在所述驱动电机万有特性中确定工况功率集合对应的目标效率集合;
根据所述工况功率集合和所述目标效率集合,确定所述双电机参数集合和所述变速器参数集合对应的变速器能耗。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能耗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时,具体用于:
在所述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最小变速器能耗为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集合获取单元和集合拼接单元,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之后:
所述集合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
所述集合获取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获取与所述目标双电机参数对应的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所述目标变速器参数对应的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
所述集合拼接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所述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进行拼接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在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目标设计信息;根据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根据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以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因此,通过根据目标设计信息,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可以确定得到的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为目标设计信息所对应的最优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并且兼顾拓扑结构和参数,从而可以提高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获取的准确性。
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的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相反,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实现,可运行于进行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的装置上。该计算机程序可集成在应用中,也可作为独立的工具类应用运行。
其中,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可以是具有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功能的终端,该终端包括但不限于:可穿戴设备、手持设备、个人电脑、平板电脑、车载设备、智能手机、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网络中终端可以叫做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4G)网络、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网络或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终端等。
具体的,该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包括:
S101,确定目标设计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例,目标设计信息指的是终端确定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时需要采用的信息。该目标设计信息并不特指某一固定信息。该目标设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型参数、工况参数和参数边界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型参数指的是车辆的车型对应的参数。该车型参数并不特指某一固定参数。该车型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整车整备质量m、满载质量m tot 、迎风面积A、车轮半径等r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况参数指的是车辆运行时的工况参数。该工况参数并不特指某一固定参数。该工况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车速序列{v j },道路滚动阻力系数序列{f j }和坡度序列{α j }。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边界指的是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对应的参数的边界。该参数边界包括但不限于双电机参数边界和变速器参数边界。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进行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时,终端可以确定目标设计信息。
S102,根据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
根据一些实施例,变速器能耗条件指的是终端确定目标变速器能耗时采用的条件。该变速器能耗条件并不特指某一固定条件。例如,当终端获取到针对变速器能耗条件的条件修改指令时,该变速器能耗条件可以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变速器能耗指的是终端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时采用的参数。该目标变速器能耗并不特指某一固定能耗。例如,当目标设计信息发生变化时,该目标变速器能耗可以发生变化。当变速器能耗条件发生变化时,该目标设计信息也可以发生变化。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确定目标设计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该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
S103,根据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以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根据一些实施例,目标双电机参数指的是终端根据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的双电机参数。该目标双电机参数并不特指某一固定参数。该目标双电机参数包括但不限于驱动电机峰值功率、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车速、峰值转矩、扩大恒功率区系数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变速器参数指的是终端根据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的变速器参数。该目标变速器参数并不特指某一固定参数。该目标变速器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变速器挡位数、速比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指的是终端根据目标设计信息,确定的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该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并不特指某一固定结构。例如,当目标设计信息发生变化时,该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可以发生变化。当目标变速器能耗发生变化时,该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也可以发生变化。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时,终端可以根据该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以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方法,通过确定目标设计信息;根据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根据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以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因此,通过根据目标设计信息,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可以确定得到的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为目标设计信息所对应的最优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并且兼顾拓扑结构和参数,从而可以提高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获取的准确性。
请参见图2,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的,该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包括:
S201,获取车型信息,确定车型信息对应的车型参数;
根据一些实施例,车型信息指的是车辆的型号信息。该车型信息并不特指某一固定信息。例如,当车辆发生变化时,该车型信息可以发生变化。
例如,当车型信息为重型牵引车时,该车型信息对应的车型参数可以为整车整备质量10650kg、满载质量49000kg、迎风面积10.5m2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进行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时,终端可以获取车型信息。进而,终端可以根据该车型信息确定车型信息对应的车型参数。
S202,根据车型参数确定工况参数;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终端根据车型参数确定工况参数时,终端可以根据GB/T38146.2—2019标准确定车型参数对应的车速序列和坡度序列,根据GB/T 18386-2017 确定车型参数对应的道路滚动阻力系数序列。
例如,当车型参数为整车整备质量10650kg、满载质量49000kg、迎风面积10.5m2,终端可以根据该车型参数确定工况参数为车速序列CHTC-HT,道路滚动阻力系数序列的常数项为2747.3,道路滚动阻力系数序列的一次项系数为22.45,道路滚动阻力系数序列的二次项系数为0.276,以及坡度序列{0}。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确定车型信息对应的车型参数时,终端可以根据该车型参数确定工况参数。
S203,获取车辆动力性指标,根据车辆动力性指标确定参数边界;
根据一些实施例,车辆动力性指标指的是车辆在良好的路面上行驶时由车辆受到的纵向力决定的,汽车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该车辆动力性指标并不特指某一固定指标。该车辆动力性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双电机参数和变速器参数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电机参数指标指的是用于表示电机结构和性能的指标。该双电机参数指标并不特指某一固定参数。该双电机参数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车速指标、爬坡度指标和加速时间指标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双电机参数指标指的是用于表示变速器结构和性能的指标。该变速器参数指标并不特指某一固定参数。该变速器参数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变速器最高档传动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边界指的是车辆动力性指标中的参数对应的边界。该参数边界包括但不限于双电机参数边界、变速器参数边界。其中,双电机参数边界包括但不限于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边界、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边界、车速边界、峰值转矩边界、扩大恒功率区系数边界等等。变速器参数边界包括但不限于变速器挡位数边界、速比边界等等。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终端车辆动力性指标确定参数边界时,终端可以确定车速指标对应的第一驱动电机峰值功率、爬坡度指标对应的第二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和加速时间指标对应的第三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进而,终端可以根据第一驱动电机峰值功率、第二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和第三驱动电机峰值功率,确定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边界。同时,终端还可以根据车速指标确定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边界。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根据第一驱动电机峰值功率、第二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和第三驱动电机峰值功率,确定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边界时,具体可根据下式确定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边界:
Figure 829885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P max为驱动电机峰值功率,P max1为第一驱动电机峰值功率,P max2为第二驱动电机峰值功率,P max3为第三驱动电机峰值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根据车速指标确定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边界时,具体可根据下式确定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边界:
Figure 225094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n max为驱动电机最高转速,v max为最高车速,i t 为变速器最高档传动比,r为车轮半径。其中,最高车速v max由车速边界确定。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进行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时,终端可以获取车辆动力性指标。进而,终端可以根据该车辆动力性指标确定参数边界。
S204,根据车型参数和工况参数,在参数边界内,采用枚举法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枚举法指的是利用终端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的特点,对要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情况,一个不漏地进行检验,从中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的方法。本公开实施例中,枚举法用于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速器能耗指的是变速器工作时,可以产生的能耗。该变速器能耗并不特指某一固定能耗。例如,当车型参数发生变化时,该变速器能耗可以发生变化。当工况参数发生变化时,该变速器能耗也可以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速器能耗集合指的是由至少一个变速器能耗汇聚而成的集合。该变速器能耗集合并不特指某一固定集合。例如,当车型参数发生变化时,该变速器能耗集合可以发生变化。当参数边界发生变化时,该变速器能耗集合也可以发生变化。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终端根据车型参数和工况参数,在参数边界内,采用枚举法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时,首先,终端可以在参数边界内,获取任一双电机参数集合和任一变速器参数集合,其中,变速器参数集合包括变速器挡位数。其次,终端可以根据该双电机参数集合和该变速器参数集合,确定驱动电机万有特性。同时,终端可以根据变速器挡位数确定变速器挡位集合。接着,终端可以根据变速器挡位集合、车型参数和工况参数,在驱动电机万有特性中确定工况功率集合对应的目标效率集合。最终,终端可以根据工况功率集合和目标效率集合,确定双电机参数集合和变速器参数集合对应的变速器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在参数边界内,获取任一双电机参数集合和任一变速器参数集合时,终端可以在参数边界内选取任一峰值转矩、任一驱动电机最高转速、任一扩大恒功率区系数、任一变速器档位数和任一速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根据双电机参数集合和该变速器参数集合,确定驱动电机万有特性时,终端可以通过拉伸得到驱动电机万有特性。具体的,终端可以对峰值转矩和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进行同比放缩,得到驱动电机万有特性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根据变速器挡位集合、车型参数和工况参数,在驱动电机万有特性中确定工况功率集合对应的目标效率集合时,终端可以在变速器挡位集合中切换不同的挡位,进而,在驱动电机万有特性中寻找每个工况点功率P j 对应的最优效率η min_gear j 。最终得到目标效率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下式确定工况点功率P j
Figure 39466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v j为第j秒车速,η T 为传动系统效率,m j为第j秒车重,g为重力加速度,f j 为道路滚动阻力系数,α j 为坡度,C D 为风阻系数,A为迎风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在驱动电机万有特性中寻找每个工况点功率P j 对应的最优效率η min_gear j 时,终端可以对比不同驱动电机功率分配和不同变速器档位对应的传动系统效率η T ,从中选择最优效率η min_gear j
例如,在工况点功率P j 为427kW的情况下,当驱动电机功率分配为259kW、变速器档位为2时,传动系统效率η T 为0.98;当驱动电机功率分配为168kW、变速器档位为2时,传动系统效率η T 为0.98。此时,可以确定工况点功率P j 对应的最优效率η min_gear j 为0.9173。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根据工况功率集合和目标效率集合,确定双电机参数集合和变速器参数集合对应的变速器能耗时,终端可以根据下式确定变速器能耗:
Figure 173513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E consum_gear 为变速器能耗,N为工况点总数
需要说明的是,任一双电机参数集合和任一变速器参数集合对应一个变速器能耗,在参数边界内,依次获取任一双电机参数集合和任一变速器参数集合对应的变速器能耗,直至双电机参数集合和变速器参数集合枚举尽,可以得到变速器能耗集合。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确定车型参数、工况参数和参数边界时,终端可以根据车型参数和工况参数,在参数边界内,采用枚举法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
S205,在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终端在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时,终端可以在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最小变速器能耗为目标变速器能耗。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时,终端可以在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
S206,根据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终端根据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时,目标变速器能耗对应的双电机参数集合和变速器参数集合即为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
根据一些实施例,假设理想情况下变速器为无级变速器,无级变速器是可以有任何速比的理想变速器,此时,终端可以确定双电机参数。其次,在参数边界内,采用枚举法依次选取相应的峰值转矩、驱动电机最高转速和扩大恒功率区系数。接着,通过拉伸得到驱动电机万有特性。进而,在驱动电机万有特性中找到每个工况点功率P j 对应的最优效率η min j 。最终得到目标效率集合,并根据该目标效率集合确定理想变速器能耗集合,根据该理想变速器能耗集合确定理想变速器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理想情况下确定理想变速器能耗时,还可以获取到变速器能耗随双电机参数的变化规律。非理想情况下确定目标变速器能耗时,还可以获取能耗随双电机参数和变速器参数的变化规律。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采用该变化规律中的值作为参考,选取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时,终端可以根据该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
S207,获取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指的是设计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时常用的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指的是由至少一个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汇聚而成的集合。该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包括初始电机结构集合和初始变速器结构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电机结构集合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电机子结构、第二电机子结构;其中,第一电机子结构表示驱动电机与一根轴连接;第二电机子结构表示驱动电机与一个齿轮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变速器结构集合包括但不限于左齿轮对,右齿轮对,同轴齿轮对。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时,终端可以获取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
S208,根据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获取与目标双电机参数对应的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目标变速器参数对应的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同一目标双电机参数对应的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可以为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目标变速器参数对应的目标变速器结构可以为至少两个。例如,当目标变速器参数为传动比为5时,该传动比为5对应的目标变速器结构可以为1:5的一对齿轮,也可以包括1:2的一对齿轮和1:2.5的一对齿轮。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获取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时,终端可以根据该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获取与目标双电机参数对应的目标电机结构集合。终端还可以获取与目标变速器参数对应的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
S209,对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进行拼接处理,得到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终端对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进行拼接处理时,终端可以对电机结构和变速器结构以齿轮对搭配的形式进行拼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对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进行拼接处理时,终端可以获取到至少一个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进而,终端可以从该至少一个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中选择性能最高的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作为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以及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共同构成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先优化双电机参数和变速器参数,之后双电机参数和变速器参数与拓扑结构同时优化的方法,可以克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复杂多变的难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对双电机参数和变速器参数与拓扑结构同时优化时,通过利用理想情况(双电机无级变速器)下的理想变速器能耗,以及非理想情况(双电机多档位变速器)下的目标变速器能耗引导拓扑结构和参数优化,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并且可以提高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获取的准确性。
易于理解的是,当终端获取到与目标双电机参数对应的目标电机结构集合、与目标变速器参数对应的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时,终端可以对该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该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进行拼接处理,得到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方法,首先,通过获取车型信息,确定车型信息对应的车型参数;根据车型参数确定工况参数;获取车辆动力性指标,根据车辆动力性指标确定参数边界;可以提高目标设计信息确定的准确性。接着,通过根据车型参数和工况参数,在参数边界内,采用枚举法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在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根据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可以提高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获取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同时获取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可以提高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获取的准确性。最后,通过获取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根据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获取与目标双电机参数对应的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目标变速器参数对应的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对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进行拼接处理,得到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因此,通过根据目标双电机参数、目标变速器参数,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可以确定得到的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为目标设计信息所对应的最优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并且兼顾拓扑结构和参数,从而可以提高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获取的准确性。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和公开等处理,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3,其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装置的全部或一部分。该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300包括信息确定单元301、能耗确定单元302和结构确定单元303,其中:
信息确定单元301,用于确定目标设计信息;
能耗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
结构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以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目标设计信息包括车型参数、工况参数和参数边界,信息确定单元301包括车型参数获取子单元311、工况参数获取子单元321和参数边界获取子单元331,信息确定单元301用于确定目标设计信息时:
车型参数获取子单元311,用于获取车型信息,确定车型信息对应的车型参数;
工况参数获取子单元321,用于根据车型参数确定工况参数;
参数边界获取子单元331,用于获取车辆动力性指标,根据车辆动力性指标确定参数边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参数边界包括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边界和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边界,车辆动力性指标包括车速指标、爬坡度指标和加速时间指标,参数边界获取子单元331,用于根据车辆动力性指标确定参数边界时,具体用于:
确定车速指标对应的第一驱动电机峰值功率、爬坡度指标对应的第二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和加速时间指标对应的第三驱动电机峰值功率;
根据第一驱动电机峰值功率、第二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和第三驱动电机峰值功率,确定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边界;
根据车速指标确定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边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能耗确定单元302包括集合确定子单元312和能耗确定子单元322,能耗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时:
集合确定子单元312,用于根据车型参数和工况参数,在参数边界内,采用枚举法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
能耗确定子单元322,用于在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集合确定子单元312,用于根据车型参数和工况参数,在参数边界内,采用枚举法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时,具体用于:
在参数边界内,获取任一双电机参数集合和任一变速器参数集合,其中,变速器参数集合包括变速器挡位数;
根据双电机参数集合和变速器参数集合,确定驱动电机万有特性;
根据变速器挡位数确定变速器挡位集合;
根据变速器挡位集合、车型参数和工况参数,在驱动电机万有特性中确定工况功率集合对应的目标效率集合;
根据工况功率集合和目标效率集合,确定双电机参数集合和变速器参数集合对应的变速器能耗。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能耗确定子单元322,用于在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时,具体用于:
在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最小变速器能耗为目标变速器能耗。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装置300还包括集合获取单元304和集合拼接单元305,用于在根据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之后:
集合获取单元304,用于获取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
集合获取单元304,还用于根据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获取与目标双电机参数对应的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目标变速器参数对应的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
集合拼接单元305,用于对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进行拼接处理,得到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在执行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与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装置,通过信息确定单元确定目标设计信息;能耗确定单元根据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结构确定单元根据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以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因此,通过根据目标设计信息,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可以确定得到的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为目标设计信息所对应的最优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并且兼顾拓扑结构和参数,从而可以提高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获取的准确性。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涉及的用户个人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应用等,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
图7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终端700的示意性框图。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7所示,终端700包括计算单元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703中,还可存储终端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701、ROM 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终端7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输入单元7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7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7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7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709允许终端7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7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7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7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7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702和/或通信单元7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终端7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703并由计算单元7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7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终端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终端)、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终端)、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和区块链网络。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机和终端。客户机和终端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机-终端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机和终端的关系。终端可以是云终端,又称为云计算终端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Virtual PrivateServer",或简称 "VPS")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终端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终端,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终端。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目标设计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
根据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以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计信息包括车型参数、工况参数和参数边界,所述确定目标设计信息,包括:
获取车型信息,确定所述车型信息对应的车型参数;
根据所述车型参数确定所述工况参数;
获取车辆动力性指标,根据所述车辆动力性指标确定所述参数边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边界包括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边界和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边界,所述车辆动力性指标包括车速指标、爬坡度指标和加速时间指标,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动力性指标确定所述参数边界,包括:
确定所述车速指标对应的第一驱动电机峰值功率、所述爬坡度指标对应的第二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和所述加速时间指标对应的第三驱动电机峰值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峰值功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和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峰值功率,确定所述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边界;
根据所述车速指标确定所述驱动电机最高转速边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包括:
根据所述车型参数和所述工况参数,在所述参数边界内,采用枚举法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
在所述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型参数和所述工况参数,在所述参数边界内,采用枚举法确定变速器能耗集合,包括:
在所述参数边界内,获取任一双电机参数集合和任一变速器参数集合,其中,所述变速器参数集合包括变速器挡位数;
根据所述双电机参数集合和所述变速器参数集合,确定驱动电机万有特性;
根据所述变速器挡位数确定变速器挡位集合;
根据所述变速器挡位集合、所述车型参数和所述工况参数,在所述驱动电机万有特性中确定工况功率集合对应的目标效率集合;
根据所述工况功率集合和所述目标效率集合,确定所述双电机参数集合和所述变速器参数集合对应的变速器能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包括:
在所述变速器能耗集合中,确定最小变速器能耗为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之后,还包括:
获取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
根据所述初始双电机多档变速器拓扑结构集合,获取与所述目标双电机参数对应的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所述目标变速器参数对应的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
对所述目标电机结构集合和所述目标变速器结构集合进行拼接处理,得到所述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8.一种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设计信息;
能耗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设计信息,确定满足变速器能耗条件的目标变速器能耗;
结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变速器能耗,确定目标双电机参数和目标变速器参数,以确定目标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
9.一种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783284.0A 2022-07-05 2022-07-05 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 Active CN114861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3284.0A CN114861332B (zh) 2022-07-05 2022-07-05 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3284.0A CN114861332B (zh) 2022-07-05 2022-07-05 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1332A true CN114861332A (zh) 2022-08-05
CN114861332B CN114861332B (zh) 2022-11-18

Family

ID=82626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3284.0A Active CN114861332B (zh) 2022-07-05 2022-07-05 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133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9439A (zh) * 2016-12-08 2017-04-26 重庆大学 面向能耗的纯电动汽车双电机动力系统参数优化匹配方法
CN108647397A (zh) * 2018-04-16 2018-10-12 北京交通大学 多约束条件下基于pso算法的高速电机转子拓扑优化方法
CN109228886A (zh) * 2018-09-30 2019-01-18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匹配方法、控制装置及设备
CN111783228A (zh) * 2020-07-02 2020-10-16 重庆大学 一种面向节能的纯电动物流车三档变速系统参数匹配优化方法
CN112429005A (zh) * 2020-12-02 2021-03-02 西华大学 考虑传动效率的纯电动汽车个性化换挡规律优化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9439A (zh) * 2016-12-08 2017-04-26 重庆大学 面向能耗的纯电动汽车双电机动力系统参数优化匹配方法
CN108647397A (zh) * 2018-04-16 2018-10-12 北京交通大学 多约束条件下基于pso算法的高速电机转子拓扑优化方法
CN109228886A (zh) * 2018-09-30 2019-01-18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匹配方法、控制装置及设备
CN111783228A (zh) * 2020-07-02 2020-10-16 重庆大学 一种面向节能的纯电动物流车三档变速系统参数匹配优化方法
CN112429005A (zh) * 2020-12-02 2021-03-02 西华大学 考虑传动效率的纯电动汽车个性化换挡规律优化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OBIAS NUESCH ET AL.: "Cost and Fuel-Optimal Selection of HEV Topologies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nd Dynamic Programming", 《2012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1332B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4050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maximum gear ratio of transmission
Karaoğlan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battery types and power management algorithms on drive cycle simulation for a range-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 powertrain
CN113733918A (zh) 电动汽车剩余里程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1497678B (zh) 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发电控制方法、装置、处理器及车辆
CN114861332B (zh) 双电机变速器电驱动系统拓扑结构和参数分层优化方法
CN113352946A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方法
JP2023083276A (ja) 充電ステーションの情報調整モデルを訓練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及び製品
CN115285104A (zh) 车辆动力电池的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17943A (zh) 充放电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872685A (zh)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方法、装置、混合动力汽车及存储介质
CN115459311A (zh)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混合储能容量优化方法及系统
Zhang et al. Closed-form solution to the dynamic programming for a heavy-duty parallel hybrid vehicle energy management
CN116572933B (zh) 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91113A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信息物理能量优化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06706A (zh) 一种电机系统的平均效率优化方法以及装置
CN116316722A (zh) 一种基于峰谷电价运行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7301887A (zh) 一种驱动模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34194B (zh) 一种电机选择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841709A (zh)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27711B (zh) 汽车能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7648172B (zh) 一种车载边缘计算调度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5320390B (zh) 电动汽车剩余续航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818575A (zh) 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29349A (zh) 一种行车发电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工程车辆
Gao et al. An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fuel cel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a real-tim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nd pontryagin’s maximum princip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