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9263A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9263A
CN114859263A CN202210616068.7A CN202210616068A CN114859263A CN 114859263 A CN114859263 A CN 114859263A CN 202210616068 A CN202210616068 A CN 202210616068A CN 114859263 A CN114859263 A CN 114859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uch
sub
sh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60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宗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60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92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9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92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2Testing for short-circuits, leakage current or ground faul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触控单元、第一开关组及第二开关组;第一开关组所包括的第一开关的输入端均与第一信号线电连接、输出端与不同的触控单元电连接;同一第二开关组所包括的第二开关的输入端均与第二信号线电连接、输出端与不同的触控单元电连接;第一信号线用于在触控阶段传输触控信号且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传输短路检测信号,第一开关在触控阶段及短路检测阶段开启,用于电连接第一信号线与触控单元;第二信号线用于在触控阶段传输全驱信号且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传输短路检测信号,第二开关在触控阶段及短路检测阶段开启,用于电连接第二信号线与触控单元。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提升短路检测效率且不会增加设计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其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集成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器由小尺寸向较大尺寸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器内的触控单元的数量需要增加,即需要将触控层分割为更多的触控单元,否则触控单元上的电容过大会导致触控灵敏度降低。
而显示器中集成有触控驱动的芯片中与触控单元电连接的触控端口的数量有限,若适应于触控单元的数量增加而重新设置芯片,成本会大幅增加且设计难度较大。因此,常规的做法是在触控单元与芯片之间增加多路选择开关,且一个触控端口可以通过多路选择开关实现与多个触控单元电连接。
然而,在触控单元与芯片之间增加多路选择开关会导致新的问题。因为在同一时刻,仅部分触控单元能够通过多路选择开关实现与触控端口的电连接,则在短路检测阶段,仅部分触控单元可以接收到短路检测信号,则无法有效完成待检测触控单元与周边触控单元之间的短路检测。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触控单元;
多个第一开关组,所述第一开关组中包括多个分时开启的第一开关;同一所述第一开关组所包括的多个第一开关中,输入端均与第一信号线电连接、输出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触控单元电连接;
多个第二开关组,所述第二开关组中包括多个分时开启的第二开关;同一所述第二开关组所包括的多个第二开关中,输入端均与第二信号线电连接、输出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触控单元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用于在触控阶段传输触控信号且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传输短路检测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在触控阶段及短路检测阶段开启,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触控单元;
所述第二信号线用于在触控阶段传输全驱信号且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传输短路检测信号;所述第二开关在触控阶段及短路检测阶段开启,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触控单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触控端口、短路检测端口;
所述触控端口用于在触控阶段及短路检测阶段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短路检测端口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芯片还包括全驱端口,所述全驱端口用于在触控阶段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用于在所述触控阶段电连接所述全驱端口与所述第二信号线,且所述选择开关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电连接所述短路检测端口与所述第二信号线。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选择开关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
所述短路检测端口通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与所述选择开关电连接;
所述全驱端口与所述选择开关之间的部分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组中所包括的两个开关分别与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子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子信号线分别与不同选择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所述选择开关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
所述显示面板上同所述全驱端口电连接的引脚与所述选择开关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上同所述短路检测端口电连接的引脚与所述选择开关的另一个输入端电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组中所包括的两个开关分别与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一子信号线电连接的引脚及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二子信号线电连接的引脚均与所述选择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短路检测端口还用于在触控阶段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任意相邻的所述短路检测端口之间的所述触控端口的数量相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触控端口均位于两个所述短路检测端口之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组中所包括的两个开关分别与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子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子信号线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短路检测端口电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且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
所述第二信号线通过所述电路板上的信号线与所述短路检测端口电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组中所包括的两个开关分别与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一子信号线电连接的引脚及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二子信号线电连接的引脚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用于在触控阶段传输全驱信号的第二信号线作为在短路检测阶段传输短路检测信号的信号线,则可以保证待检测触控单元周边的触控单元在短路检测阶段均接收到短路检测信号,则在一个短路检测阶段可以完成待检测触控单元与其周边尽可能多的触控单元的短路检测,有效提升短路检测的效率。同时,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触控单元的短路检测的效率提升可以利用显示面板中原有的第二信号线及第二开关组,不会增加设计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对应的一种工作时序图;
图3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对应的另一种工作时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对应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详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实施例所描述的“基本上”、“近似”、“大约”、“约”、“大致”“大体上”等词语,是指在合理的工艺操作范围内或者公差范围内,可以大体上认同的,而不是一个精确值。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方向等,但这些方向等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方向等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方向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方向,类似地,第二方向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方向。
本案申请人通过细致深入研究,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一个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多个触控单元11、多个第一开关组12、多个第二开关组13、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
其中,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触控阶段和短路检测阶段。触控单元11在触控阶段用于感应作用于显示面板的触控操作,具体地,触控单元11可以为自容式触控单元,即触控单元11接收驱动芯片提供的触控驱动信号,并将触控感应信号传输至驱动芯片。触控单元11在短路检测阶段用于自检其是否与周边的触控单元11发生了短路,具体地,待检测触控单元11与周围的触控单元11接收不同的短路检测信号,若待检测触控单元11上的信号发生变化,则表征其与周边的触控单元11发生了短路。
第一开关组12中包括多个分时开启的第一开关T1,同一第一开关组12所包括的多个第一开关T1的输入端均与第一信号线L1电连接,且同一第一开关组12所包括的多个第一开关T1的输出端分别与不同的触控单元11电连接。其中,第一开关组12中所包括的多个分时开启的第一开关T1的控制端分别与不同的控制线电连接,且该些不同的控制线可以控制第一开关组12中所包括的第一开关T1分时开启。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开关组12中包括两个第一开关T1,一个第一开关T1的控制端与控制线L3电连接、另一个第一开关T1的控制端与控制线L4电连接,且控制线L3与控制线L4可以分时传输使能信号使得该两个第一开关T1分时开启。
其中,第一信号线L1用于在触控阶段传输触控信号且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传输短路检测信号;且第一开关T1在触控阶段及短路检测阶段开启,用于电连接第一信号线L1与触控单元11。在触控阶段,当第一开关组12中的第一开关T1分时开启时,第一信号线L1及第一开关组12中的各第一开关T1将第一信号线L1上的触控驱动信号分时传输至多个不同的触控单元11,且多个不同触控单元11通过第一开关组12中的各第一开关T1将触控感应信号分时传输至驱动芯片。在短路检测阶段,当第一开关组12中的至少部分第一开关T1开启时,第一信号线L1及第一开关组12中开启的第一开关T1将第一信号线L1上的短路检测信号传输至多个不同的触控单元11。
第二开关组13中包括多个分时开启的第二开关T2,同一第二开关组13所包括的多个第二开关T2的输入端均与第二信号线L2电连接,且同一第二开关组13所包括的多个第二开关T2的输出端分别与不同的触控单元11电连接。其中,第二开关组13中所包括的多个分时开启的第二开关T2的控制端分别与不同的控制线电连接,且该些不同的控制线可以控制第二开关组13中所包括的第二开关T2分时开启。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开关组12中包括两个第二开关T2,一个第二开关T2的控制端与控制线L5电连接、另一个第二开关T2的控制端与控制线L6电连接,且控制线L5与控制线L6分时传输使能信号使得该两个第二开关T2分时开启。
其中,第二信号线L2用于在触控阶段传输全驱信号且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传输短路检测信号;且第二开关T2在触控阶段及短路检测阶段开启,用于电连接第二信号线L2与触控单元11。在触控阶段,当第二开关组13中的第二开关T2分时开启时,第二信号线L2及第二开关组13中的各第二开关T2将第二信号线L2上的全驱信号分时传输至多个不同的触控单元11,且多个不同触控单元11通过第二开关组13中的各第二开关T2将触控感应信号分时传输至驱动芯片。在短路检测阶段,当第二开关组13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开关T2开启时,第二信号线L2及第二开关组13中开启的第二开关T2将第二信号线L2上的短路检测信号传输至多个不同的触控单元11。
需要说明的是,待检测触控单元11所接收的短路检测信号与其他触控单元11所接收的短路检测信号不同,例如,待检测触控单元11接收的短路检测信号可以与触控驱动信号相同,而其他触控单元11接收的短路检测信号可以为接地信号或者公共电压信号。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关组12包括多个分时开启的第一开关T1是指,第一开关组12中的多个第一开关T1可以在某些工作时段分时开启,例如在触控阶段t1分时开启;但是,第一开关组12中的第一开关T1在某些时段也可以不分时开启,例如仅部分第一开关T1开启且另一部分第一开关T1不开启,或者,第一开关组12中的第一开关T1同时开启。第二开关组13包括多个分时开启的第二开关T2是指,第二开关组13中的多个第二开关T2可以在某些工作时段分时开启,例如在触控阶段t1分时开启;但是,第二开关组13中的第二开关T2在某些时段也可以不分时开启,例如仅部分第二开关T2开启且另一部分第二开关T2不开启,或者,第二开关组13中的第二开关T2同时开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同一触控单元11分别与一个第一开关T1和第二开关T2电连接,并且与同一触控单元11所电连接的第一开关T1、第二开关T2不同时开启。
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对应的一种工作时序图。以下,结合图1与图2对本申请所提供显示面板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本申请以第一开关组12包括两个第一开关T1且第二开关组13包括两个第二开关T2为例进行说明,而第一开关组12可以包括数量更多的开关且第二开关组13中也可以包括数量更多的开关。
如图2所示,触控阶段t1包括第一子触控阶段t1和第二子触控阶段t2,在第一触控子阶段t1,控制线L3及控制线L6传输使能信号,则触控单元1111、1112、1113、1131、1132、1133可以分别通过第一信号线L11、L13、L15、L12、L14、L16接收触控驱动信号且可以分别向第一信号线L11、L13、L15、L12、L14、L16传输感应信号,而触控单元1121、1122、1123、1141、1142、1143可以分别通过第二信号线L2接收全驱信号;在第二触控子阶段t2,控制线L4及控制线L5传输使能信号,则触控单元1121、1122、1123、1141、1142、1143可以分别通过第一信号线L11、L13、L15、L12、L14、L16接收触控驱动信号且可以分别向第一信号线L11、L13、L15、L12、L14、L16传输感应信号,而触控单元1111、1112、1113、1131、1132、1133可以分别通过第二信号线L2接收全驱信号。
其中,由于第一开关组11的设置,在同一子触控阶段,仅部分第一触控单元可以接收到触控驱动信号。而通过设置第二开关组13,可以保证在任意子触控阶段没有接收到触控驱动信号的触控单元可以接收到与触控驱动信号相当的全驱信号,进而保证所有触控单元11的负载基本一致。
如图2所示,在短路检测阶段t2,控制线L4及控制线L5传输使能信号,且第一信号线L1与第二信号线L2均传输短路检测信号,则所有的触控单元11均可以接收到短路检测信号。其中,可以控制待检测触控单元11所接收的短路检测信号与其周边的触控单元11所接收的短路检测信号不同,通过判断待检测触控单元11上的短路检测信号是否发生变化,可以判断出待检测触控单元11是否与其周边的触控单元11发生短路。
结合图1与图2,以触控单元1122为例进行说明,在短路检测阶段t2,控制线L4及控制线L5传输使能信号,且与触控单元1122对应的第一信号线L13传输的短路检测信号与第二信号线L2及其周边的触控单元11所对应的第一信号线L1所传输的短路检测信号不同。例如,触控单元1122所接收的短路检测信号的压值较小、且其周边的触控单元1111、1112、1113、1121、1123、1131、1132、1133所接收的短路检测信号压值较大,当在短路检测阶段t2检测到触控单元1122上的信号的压值增大时,则可以判定触控单元1122与其周边的触控单元11发生了短路。
图3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对应的另一种工作时序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短路检测阶段t2,可以同时将多个触控单元11作为待检测触控单元11。例如,可以将触控单元1122及触控单元1142均作为待检测触控单元11,如图3所示,在短路检测阶段t2,控制线L4及控制线L5传输使能信号,且第一信号线L13与第一信号线L14所传输的短路检测信号与第二信号线L2及触控单元1122、触控单元1142周边的触控单元11所对应的第一信号线L1传输的短路检测信号不同。则可以同时判定触控单元1122及触控单元1142是否与周边的触控单元11发生了短路。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发明构思,显示装置可以进行多次短路检测阶段t2,完成对所有触控单元11的短路检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用于在触控阶段t1传输全驱信号的第二信号线L2作为在短路检测阶段t2传输短路检测信号的信号线,则可以保证待检测触控单元11周边的触控单元11在短路检测阶段t2均接收到短路检测信号,则在一个短路检测阶段t2可以完成待检测触控单元11与其周边尽可能多的触控单元11的短路检测,有效提升短路检测的效率。同时,本申请的显示装置中触控单元的短路检测的效率提升可以利用显示面板中原有的第二信号线L2及第二开关组13,不会增加设计难度。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芯片02,驱动芯片02包括触控端口P1和短路检测端口P2。
触控端口P1用于在触控阶段t1及短路检测阶段t2与第一信号线L1电连接,即触控端口P1用于在触控阶段t1向触控单元11传输触控驱动信号并接收触控单元11输出的触控感应信号,触控端口P1还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t2向至少部分触控单元11传输短路检测信号并且接收待检测触控单元11输出的信号。
短路检测端口P2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t2与第二信号线L2电连接,即短路检测端口P2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t2向触控单元11传输短路检测信号。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驱动芯片02还包括全驱端口P3,全驱端口P3用于在触控阶段t1与第二信号线L2电连接。即全驱端口P3用于在触控阶段t2向触控单元11传输全驱信号。即第二信号线L2在触控阶段t1与全驱端口P2电连接,且第二信号线L2在短路检测阶段t2与短路检测端口P2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选择开关S1,选择开关S1用于在触控阶段t1电连接全驱端口P3与第二信号线L2,且选择开关S1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t2电连接短路检测端口P2与第二信号线L2。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对应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如图6及图7所示,选择开关S1设置在显示面板01上。则如图6及图7所示,选择开关S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晶体管,且该两个晶体管可以与显示面板01中的其他晶体管同时制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6所示,驱动芯片02与显示面板01绑定,且驱动芯片02上的全驱端口P3及短路检测端口P2分别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01上的信号线引线至选择开关S1。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03,驱动芯片02与显示面板02绑定且电路板03与显示面板02绑定。短路检测端口P2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02上的信号线与选择开关S1电连接,即驱动芯片02上的短路检测端口P2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01上的信号线引线至选择开关S1。全驱端口P3与选择开关S1之间的部分信号线设置在电路板03上,即驱动芯片02上的短路检测端口P2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01上的信号线引线至电路板03,电路板03内部的信号线再引线至显示面板02上的信号线,最终引线至选择开关S1。
可选地,短路检测端口P2与选择开关S1之间的部分信号线也可以设置在电路板03上,全驱端口P3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02上的信号线与选择开关S1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03可以为硬板也可以为柔性电路板。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进一步地,如图8及图9所示,第二信号线L2包括第一子信号线L21和第二子信号线L22,第二开关组13中所包括的两个开关T2分别与第一子信号线L21和第二子信号线L22电连接。此外,第一子信号线L21与第二子信号线L22分别与不同选择开关S1的输出端电连接。如图8及图9所示,选择开关S1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选择开关S1,第一自信号线L21和第二自信号线L22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两个选择开关S1的输出端电连接。
其中,第一子信号线L21与第二子信号线L22可以用于在显示面板01封装前的检测阶段用于传输不同的信号,例如用于对显示面板01进行棋盘格检测。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对应的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03,电路板03与显示面板01绑定且选择开关S1设置在电路板03上。则可以避免选择开关S1的设置增加显示面板的边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10所示,驱动芯片02与显示面板01绑定,且显示面板01上同全驱端口P3电连接的引脚与选择开关S1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显示面板01上同短路检测端口P2电连接的引脚与选择开关S1的另一个输入端电连接。即,驱动芯片02上的全驱端口P3通过显示面板01上的信号线引线至电路板03并与设置在电路板03上的选择开关S1电连接,驱动芯片02上的短路检测端口P2通过显示面板01上的信号线引线至电路板03并与设置在电路板03上的选择开关S1电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第二信号线L2包括第一子信号线L21和第二子信号线L22,第二开关组13中所包括的两个开关T2分别与第一子信号线L21和第二子信号线L22电连接。此外,电路板03上与第一子信号线L21电连接的引脚及电路板03上与第二信号线L22电连接的引脚均与选择开关S1的输出端电连接。即第一子信号线L21与第二子信号线L22可以与位于电路板03上的选择开关S1的输出端电连接。
其中,第一子信号线L21与第二子信号线L22可以用于在显示面板01封装前的检测阶段传输不同的信号,例如用于对显示面板01进行棋盘格检测。此时,由于电路板03在显示装置的组装阶段与显示面板01绑定,因此第一子信号线L21与第二子信号线L22可以与同一选择开关的同一输出端电连接,而不影响第一子信号线L21及第二子信号线L22在封装前的检测阶段的使用。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短路检测端口P2还用于在触控阶段t1与第二信号线L2电连接。即短路检测端口P2在短路检测阶段t2输出短路检测信号且在触控阶段t1输出全驱信号,可以理解为,驱动芯片02上的至少一个端口复用为短路检测端口及全驱端口。此时,短路检测端口P2可以复用驱动芯片02中虚设的触控端口。
其中,驱动芯片02可以包括多个短路检测端口P2。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一种实现方式为,如图12所示,至少部分相邻的短路检测端口P2之间的触控端口P1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短路检测端口P2之间的触控端口P1的数量相同。例如,如图12所示,任意相邻的短路检测端口P2之间均包括一个触控端口P1。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一种实现方式为,如图13所示,触控端口P1均位于两个短路检测端口P2之间。即与第二信号线L2电连接的至少两个短路检测端口P2位于所有触控端口P1的两侧。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进一步地,如图14及图15所示,第二信号线L2包括第一子信号线L21和第二子信号线L22,第二开关组13中所包括的两个开关T2分别与第一子信号线L21和第二子信号线L22电连接。此外,第一子信号线L21与第二子信号线L22分别与不同的短路检测端口P2电连接。
其中,第一子信号线L21与第二子信号线L22可以用于在显示面板01封装前的检测阶段用于传输不同的信号,例如用于对显示面板01进行棋盘格检测。
在本实施例对应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如图11-图15所示,驱动芯片02与显示面板01绑定且短路检测端口P2直接通过显示面板01上的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L2电连接。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对应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如图16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03,电路板03与显示面板01绑定且驱动芯片01与显示面板01绑定,第二信号线L2通过电路板03上的信号线与短路检测端口P2电连接。即驱动芯片02上的短路检测端口P2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01上的信号线引线至电路板03,电路板03内部的信号线再引线至显示面板02上的信号线,最终引线至第二信号线L2。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第二信号线L2包括第一子信号线L21和第二子信号线L22,第二开关组13中所包括的两个开关T2分别与第一子信号线L21和第二子信号线L22电连接。此外,电路板03上与第一子信号线L21电连接的引脚及电路板03上与第二子信号线L22电连接的引脚电连接,即第一子信号线L21与第二子信号线L22可以通过电路板02内部的信号线实现电连接。
其中,第一子信号线L21与第二子信号线L22可以用于在显示面板01封装前的检测阶段传输不同的信号,例如用于对显示面板01进行棋盘格检测。此时,由于电路板03在显示装置的组装阶段与显示面板01绑定,因此第一子信号线L21与第二子信号线L22可以通过电路板03中的信号线实现电连接,而不影响第一子信号线L21及第二子信号线L22在封装前的检测阶段的使用。
图17为图16对应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详细示意图。
其中,如图17所示,当驱动芯片01的短路检测端口P2可以输出短路检测信号和全驱信号时,则驱动芯片01内部可以包括用于生成短路检测信号的第一模块M1和用于生成全驱信号的第二模块M2,并且第一模块M1和第二模块M2通过驱动芯片01中的选择模块S2实现与短路检测端口P2的电连接。例如,当短路检测端口P2需要输出短路检测信号时,选择模块S2控制第一模块M1与短路检测端口P2电连接;当短路检测端口P2需要输出全驱信号时,选择模块S2控制第二模块M2与短路检测端口P2电连接。
通过在驱动芯片01中设置选择模块S2,则不会增加第二信号线L2上的压降,进而可以保证显示装置的触控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触控单元;
多个第一开关组,所述第一开关组中包括多个分时开启的第一开关;同一所述第一开关组所包括的多个第一开关中,输入端均与第一信号线电连接、输出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触控单元电连接;
多个第二开关组,所述第二开关组中包括多个分时开启的第二开关;同一所述第二开关组所包括的多个第二开关中,输入端均与第二信号线电连接、输出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触控单元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用于在触控阶段传输触控信号且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传输短路检测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在触控阶段及短路检测阶段开启,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触控单元;
所述第二信号线用于在触控阶段传输全驱信号且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传输短路检测信号;所述第二开关在触控阶段及短路检测阶段开启,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触控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包括触控端口、短路检测端口;
所述触控端口用于在触控阶段及短路检测阶段与所述第一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短路检测端口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还包括全驱端口,所述全驱端口用于在触控阶段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用于在所述触控阶段电连接所述全驱端口与所述第二信号线,且所述选择开关用于在短路检测阶段电连接所述短路检测端口与所述第二信号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开关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
所述短路检测端口通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与所述选择开关电连接;
所述全驱端口与所述选择开关之间的部分信号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组中所包括的两个开关分别与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子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子信号线分别与不同选择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所述选择开关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
所述显示面板上同所述全驱端口电连接的引脚与所述选择开关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上同所述短路检测端口电连接的引脚与所述选择开关的另一个输入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组中所包括的两个开关分别与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一子信号线电连接的引脚及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二子信号线电连接的引脚均与所述选择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检测端口还用于在触控阶段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所述短路检测端口之间的所述触控端口的数量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端口均位于两个所述短路检测端口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组中所包括的两个开关分别与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子信号线与所述第二子信号线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短路检测端口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且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
所述第二信号线通过所述电路板上的信号线与所述短路检测端口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所述第二开关组中所包括的两个开关分别与第一子信号线和第二子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一子信号线电连接的引脚及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第二子信号线电连接的引脚电连接。
CN202210616068.7A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8592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6068.7A CN114859263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6068.7A CN114859263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9263A true CN114859263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41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6068.7A Pending CN114859263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926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36841A (ko) * 2016-09-30 2018-04-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그 검사방법과 터치 패널을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8364598A (zh) * 2018-03-26 2018-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短路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CN109061371A (zh) * 2018-09-11 2018-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检测电路
CN110673766A (zh) * 2019-09-26 2020-0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
CN112835475A (zh) * 2021-03-22 2021-05-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方法、显示面板、驱动芯片及显示装置
CN112925448A (zh) * 2021-03-22 2021-06-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2925438A (zh) * 2021-01-29 2021-06-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36841A (ko) * 2016-09-30 2018-04-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그 검사방법과 터치 패널을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8364598A (zh) * 2018-03-26 2018-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短路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CN109061371A (zh) * 2018-09-11 2018-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检测电路
CN110673766A (zh) * 2019-09-26 2020-0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
CN112925438A (zh) * 2021-01-29 2021-06-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835475A (zh) * 2021-03-22 2021-05-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方法、显示面板、驱动芯片及显示装置
CN112925448A (zh) * 2021-03-22 2021-06-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27814U (zh) 显示装置
US5198808A (en) Matrix switch apparatus with a diagnosis circuit having stand-by ports and reduced size matrix switching elements
CN108874201B (zh)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0716665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877613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with auxiliary switch circuit
CN110688030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0366468A2 (en) Connector and interface device
CN114859263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543053A (zh) 阵列基板及触控信号线的修复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06598341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1272141B (zh) 交错逻辑阵列块结构
CN215376304U (zh) 一种板卡
CN111341239B (zh) 显示装置与工作线路
CN112799531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723127A (zh) 操纵杆和用于运行操纵杆的方法
EP0658936A2 (en) Multilayer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10647251B (zh) 具有触控感测功能的发光二极体装置
CN111429802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46165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7348232B2 (ja) 入出力インタフェースユニット
US5753927A (en) Majority voted optical power switch
CN220526565U (zh) 缓冲电路、led显示模组和led显示装置
CN219145386U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电路、传感装置及交互系统
CN10762190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S6184762A (ja) マルチ制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