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6665B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6665B
CN110716665B CN201910944393.4A CN201910944393A CN110716665B CN 110716665 B CN110716665 B CN 110716665B CN 201910944393 A CN201910944393 A CN 201910944393A CN 110716665 B CN110716665 B CN 1107166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lin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mmon voltage
path se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43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6665A (zh
Inventor
杨毅志
孟垂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443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6665B/zh
Priority to US16/728,718 priority patent/US10936130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716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666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8499 priority patent/WO202106298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6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6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呈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块,一个触控电极块与一个触控线组电连接,触控线组包括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非显示区域包括多条触控源线、至少一条公共电压源线和多路选择电路,多路选择电路包括多个多路选择单元,一个多路选择单元与一条触控源线对应设置,多路选择单元具有m个输出端,多路选择单元的一个输出端与一个触控线组电连接,多路选择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触控源线电连接,多路选择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公共电压源线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共电压源线与触控源线分时通过触控线组与触控电极块传输信号,实现了窄边框。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控显示装置已经逐渐深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常见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控显示装置。
触控显示装置中集成了触控功能和显示功能。按照其触控功能的集成模式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至少可以分为外挂式和内嵌式。内嵌式In cell触控显示装置将触控电极集成在显示面板内部,为了实现薄型化,通常将公共电极层划分为多个触控电极块,在显示阶段实现显示功能并在触控阶段实现触控功能。
目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中,公共电压信号走线和触控信号走线占用了大量的边框面积,导致宽边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实现窄边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
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呈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块,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块与一个触控线组电连接,所述触控线组包括至少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
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多条触控源线、至少一条公共电压源线和多路选择电路,所述多路选择电路包括多个多路选择单元,一个所述多路选择单元与一条所述触控源线对应设置,所述多路选择单元具有m个输出端,所述多路选择单元的一个输出端与一个所述触控线组电连接,所述多路选择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控源线电连接,所述多路选择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公共电压源线电连接;
触控阶段,所述多路选择单元导通其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信号传输路径以使所述触控线组传输触控信号;
显示阶段,所述多路选择单元导通其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信号传输路径以使所述触控线组传输公共电压信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多路选择单元具有两个输入端,第一输入端与一条触控源线对应设置并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公共电压源线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多路选择单元具有m个输出端,一条触控源线可分时与m个触控电极块实现触控信号传输,减少了触控信号端口数量,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非显示区域的触控源线的数量大幅减小,实现了窄边框;还能够解决触控信号端口数量不足导致的触控面积增大降低触控精度的问题,提高了触控精度。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共电压源线与触控源线分时通过触控线组与触控电极块传输信号,减少了显示区域的走线数量,降低了走线与触控电极块之间的耦合影响,能够提高显示效果,此外,公共电压源线和触控源线位于显示区域的同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非显示区域的公共电压源线的走线占用面积,实现了窄边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路选择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驱动时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驱动时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1和围绕显示区域1的非显示区域2;显示区域1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11和呈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块12,一个触控电极块12与一个触控线组11a电连接,触控线组11a包括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1;非显示区域2包括多条触控源线21、至少一条公共电压源线22和多路选择电路3,多路选择电路3包括多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一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与一条触控源线21对应设置,多路选择单元31具有m个输出端,多路选择单元31的一个输出端与一个触控线组11a电连接,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一输入端与触控源线21电连接,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二输入端与公共电压源线22电连接;触控阶段,多路选择单元31导通其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信号传输路径以使触控线组11a传输触控信号;显示阶段,多路选择单元31导通其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信号传输路径以使触控线组11a传输公共电压信号。
如图1所示,可选一个触控线组11a包括一条触控信号线11,则一个触控电极块12与一条触控信号线11对应电连接,此时一条触控信号线11也表征为一个触控线组11a;触控阶段,触控信号线11与对应电连接的触控电极块12之间传输触控信号。如图2所示,可选一个触控线组11a包括两条触控信号线11,则一个触控电极块12与两条触控信号线11对应电连接;触控阶段,该两条触控信号线11同时与对应电连接的同一个触控电极块12之间传输触控信号。可以理解,本发明中不具体限定触控线组中包含的触控信号线的具体数量,每个触控线组中包含的触控信号线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关从业人员可根据产品所需合理设置每个触控线组中包含的触控信号线的数量。
如图1所示,可选m等于2,则一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与同一列中相邻两个触控线组11a电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m=3,则一个多路选择单元与同一列中相邻三个触控线组电连接。可以理解,显示面板中每个多路选择单元的输出端的数量一致。
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1和非显示区域2,显示区域1为显示功能区域,其中设置有用于进行显示发光的多个子像素(未示出);非显示区域2为外部电路区域,其中设置有用于进行触控和显示控制的显示驱动电路(未示出)和触控驱动电路(未示出)等,在本发明中不进行具体结构和布线说明。
本实施例中,显示区域1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11和呈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块12,一个触控电极块12与一个触控线组11a电连接,触控线组11a包括至少一条触控信号线11。在此触控电极块12与触控线组11a电连接,触控线组11a中存在多条触控信号线11时可增强驱动能力。
本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2包括多条触控源线21、至少一条公共电压源线22和多路选择电路3,多路选择电路3包括多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一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与一条触控源线21对应设置,多路选择单元31具有m个输出端,多路选择单元31的一个输出端与一个触控线组11a电连接。
在此一个多路选择单元31对应一条触控源线21,一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与m个触控线组11a电连接,则一条触控源线21可分时与m个触控电极块12实现触控信号传输。触控源线21与触控驱动电路的触控信号端口电连接,触控驱动电路的端口数量越多,成本越高,在同样触控电极块12的数量需求情况下,本实施例减少了触控驱动电路的触控信号端口数量,达到了降低成本的效果。一根触控源线分时与m个触控电极块实现触控信号传输,触控源线的数量大幅减小,还能够降低其占用的边框面积,实现了窄边框。对于中大尺寸触控显示面板,现有技术中可能存在触控信号端口不足的情况,此时部分触控电极块不参与触控,导致触控电极块的触控面积增大而触控精度低;本实施例中,一条触控源线分时与m个触控电极块实现触控信号传输,实现了全屏触控,能够解决触控信号端口数量不足导致触控精度低的问题,提高了触控精度。
在此可选非显示区域2包括一条公共电压源线22,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二输入端均与公共电压源线22电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非显示区域包括两条公共电压源线,相邻两个多路选择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不同的公共电压源线,在此相邻两个多路选择单元具体是指与同一列中相邻触控电极块实现电连接的两个多路选择单元。本实施例中,公共电压源线22与触控驱动电路位于显示区域1的同一侧,与现有技术中公共电压源线和驱动芯片位于显示区域不同侧相比,减小了非显示区域的公共电压源线的走线占用面积,实现了窄边框。
其中,多路选择电路3的输出端的总数量与触控电极块12的总数量相同,多路选择电路3的输出端的总数量也与触控线组11a的总数量相同。多路选择电路3中多路选择单元31的总数量与触控源线21的总数量相同。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的m个输出端均与同一列的相邻m个触控电极块12所对应的m个触控线组11a对应电连接,具体的,对于一个多路选择单元31,其m个输出端依次与同一列的相邻m个触控电极块12所对应的m个触控线组11a对应电连接。
如图1所示,可选多路选择电路31具有2个输出端。示例触控显示面板包括4*3个触控电极块12,则触控显示面板包括6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一个多路选择单元31的2个输出端依次与同一列的相邻2个触控电极块12所对应的2个触控线组11a对应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一输入端与触控源线21电连接,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二输入端与公共电压源线31电连接。触控阶段,多路选择单元31导通其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信号传输路径以使触控线组11a传输触控信号;显示阶段,多路选择单元31导通其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信号传输路径以使触控线组11a传输公共电压信号。
触控信号包括触控驱动信号和触控感测信号。具体的,触控阶段,通过触控线组11a向与其电连接的触控电极块12传输触控驱动信号,触控电极块12通过触控线组11a输出触控感测信号,触控驱动电路根据触控电极块的触控驱动信号和触控感测信号的变化确定触控位置。
如图1所示,m=2,多路选择单元31与同一列的相邻2个触控电极块12的触控线组11a之间电连接,其中,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一个输出端与其中奇数行触控电极块12的触控线组11a电连接,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二个输出端与其中偶数行触控电极块12的触控线组11a电连接。触控阶段分为m个触控子阶段,如图1所示,m=2,则触控阶段分为2个触控子阶段。
第1个触控子阶段,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导通其第一输入端与其第一个输出端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则触控源线21通过触控线组11a与奇数行触控电极块12传输触控信号,因此第1个触控子阶段,第一行触控电极块12和第三行触控电极块12同时进行触控检测。其中,多条触控源线21通过触控线组11a向第一行和第三行触控电极块12传输触控驱动信号;再第一行和第三行触控电极块12通过触控源线21输出触控感测信号。
第2个触控子阶段,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导通其第一输入端与其第二个输出端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则触控源线21通过触控线组11a与偶数行触控电极块12传输触控信号,因此第2个触控子阶段,第二行触控电极块12和第四行触控电极块12同时进行触控检测。其中,多条触控源线21通过触控线组11a向第二行和第四行触控电极块12传输触控驱动信号;再第二行和第四行触控电极块12通过触控源线21输出触控感测信号。
由此,通过多个触控子阶段的分时触控实现全屏触控检测。
显示阶段,触控显示面板实现显示功能。对于任意一个多路选择单元31,显示阶段,多路选择单元31导通其第二输入端与2个输出端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则公共电压源线22通过该多路选择单元31与同一列的相邻m个触控电极块12之间实现公共电压信号传输。显示阶段,一个多路选择单元31可同时导通其第二输入端与m个输出端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以使公共电压源线22的公共电压信号同时传输给每个触控电极块12。
由此可知,触控线组11a在触控阶段传输触控信号,在显示阶段传输公共电压信号。
本实施例中,一个多路选择单元具有两个输入端,第一输入端与一条触控源线对应设置并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公共电压源线电连接。本实施例中,一个多路选择单元具有m个输出端,一条触控源线可分时与m个触控电极块实现触控信号传输,减少了触控信号端口数量,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非显示区域的触控源线的数量大幅减小,实现了窄边框;还能够解决触控信号端口数量不足导致的触控面积增大降低触控精度的问题,提高了触控精度。本实施例中,公共电压源线与触控源线分时通过触控线组与触控电极块传输信号,减少了显示区域的走线数量,降低了走线与触控电极块之间的耦合影响,能够提高显示效果,此外,公共电压源线和触控源线位于显示区域的同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非显示区域的公共电压源线的走线占用面积,实现了窄边框。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可选多路选择单元31包括m个开关单元311,一个开关单元311的输出端与一个触控线组11a电连接,开关单元311包括第一开关器件Ta和第二开关器件Tb,第一开关器件Ta的输入端与触控源线21电连接,第二开关器件Tb的输入端与公共电压源线VCOM电连接,第一开关器件Ta的输出端和第二开关器件Tb的输出端均与触控线组11a电连接,第一开关器件Ta的控制端和第二开关器件Tb的控制端电连接并接收触控时序信号;第一开关器件Ta和第二开关器件Tb的开启电压相反。可选第一开关器件Ta为NMOS,第二开关器件Tb为PMOS。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第一开关器件为PMOS,第二开关器件为NMOS。
本实施例中,一个多路选择单元31包括m个开关单元311。以图3所述的m=2为例,一个多路选择单元31包括2个开关单元311,一个开关单元311与一个触控线组11a对应设置并电连接。其中,一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中各个开关单元311接收不同的触控时序信号。在此可选m=2时,多路选择单元31中一个开关单元311接收第一触控时序信号TP-MUX1,多路选择单元31中另一个开关单元311接收第二触控时序信号TP-MUX2。
如图3所示,开关单元311包括第一开关器件Ta和第二开关器件Tb。
其中,第一开关器件Ta的输入端与触控源线21电连接,第一开关器件Ta的输出端与触控线组11a电连接,第一开关器件Ta的控制端接收触控时序信号。触控时序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器件Ta导通与否,当触控时序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器件Ta导通时,触控源线21与触控线组11a之间的传输路径导通,则触控源线21与触控电极块12之间实现触控信号传输,实现触控阶段的触控功能。第二开关器件Tb的输入端与公共电压源线Vcom电连接,第二开关器件Tb的输出端与触控线组11a电连接,第二开关器件Tb的控制端接收相同的触控时序信号。触控时序信号控制第二开关器件Tb导通与否,当触控时序信号控制第二开关器件Tb导通时,公共电压源线Vcom与触控线组11a之间的传输路径导通,则公共电压源线Vcom与触控电极块12之间实现公共电压信号传输,实现显示阶段的显示功能。
已知触控阶段和显示阶段必须分时进行,开关单元311内第一开关器件Ta的控制端和第二开关器件Tb的控制端接收相同的触控时序信号,因此触控时序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器件Ta导通时第二开关器件Tb关断,触控时序信号控制第二开关器件Tb导通时第一开关器件Ta关断,基于此可选第一开关器件Ta和第二开关器件Tb的开启电压相反。
如图3所示,可选第一开关器件Ta为NMOS,第二开关器件Tb为PMOS,触控时序信号包括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触控阶段,触控时序信号输出为高电平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器件Ta导通且第二开关器件Tb关断,触控源线21与触控电极块12之间传输触控信号;显示阶段,触控时序信号输出为低电平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器件Ta关断且第二开关器件Tb导通。可以理解,触控阶段不同开关单元分时进行触控信号传输,因此多路选择单元中不同开关单元接收的触控时序信号不同。
可选的,如图4所示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m条触控时序线;多路选择单元31中,一个开关单元311与一条触控时序线对应设置,开关单元311的控制端与触控时序线电连接,一行触控电极块12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控制端电连接至同一条触控时序线,m为整数且大于或等于2;触控阶段包括m个触控子阶段;触控子阶段,一条触控时序线控制与其电连接的开关单元311的第一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路径导通,其他每条触控时序线控制与其电连接的开关单元311的第一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路径截止。
本实施例中,多路选择单元31包括m个开关单元311,依次为第1至第m开关单元,m条触控时序线依次为第1至第m触控时序线,其中第1触控时序线分别与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1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第2触控时序线分别与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2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依次类推,第i触控时序线分别与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i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第m触控时序线分别与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m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i为正整数且小于m。
一行触控电极块12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控制端电连接至同一条触控时序线。则m=3时,第1触控时序线分别与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1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实现对第1行、第4行、第7行、第10行、依次类推的多行触控电极块的触控和显示控制;第2触控时序线分别与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2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实现对第2行、第5行、第8行、第11行、依次类推的多行触控电极块的触控和显示控制;第3触控时序线分别与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的第3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实现对第3行、第6行、第9行、第12行、依次类推的多行触控电极块的触控和显示控制。如此实现全屏的触控和显示。
如图4所示,可选m=2,触控时序线包括TP-MUX1和TP-MUX2。其中,奇数行触控电极块12所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控制端电连接至TP-MUX1,偶数行触控电极块12所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控制端电连接至TP-MUX2。
m=2,触控阶段TP包括第一个触控子阶段TPA和第二个触控子阶段TPB。
如图5所示,第一触控子阶段TPA,TP-MUX1输出高电平信号,其控制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中的第一开关单元311的第一开关器件Ta导通且第二开关器件Tb关断,则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所对应的触控源线SX与奇数行触控电极块12实现触控信号传输,进而实现触控阶段的触控检测。同时,TP-MUX2输出低电平信号,其控制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中的第二开关单元311的第一开关器件Ta关断且第二开关器件Tb导通,则公共电压源线Vcom与偶数行触控电极块12实现第一电压信号传输,其中可选第一电压信号与触控信号的脉冲相同。在此偶数行触控电极块12接收与触控信号相同的第一电压信号Vcom,可以实现全屏触控信号的均匀性,避免触控电极块可见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第二触控子阶段TPB,TP-MUX2输出高电平信号,其控制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中的第二开关单元311的第一开关器件Ta导通且第二开关器件Tb关断,则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所对应的触控源线SX与偶数行触控电极块12实现触控信号传输,进而实现触控阶段的触控检测。同时,TP-MUX1输出低电平信号,其控制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中的第一开关单元311的第一开关器件Ta关断且第二开关器件Tb导通,则公共电压源线Vcom与奇数行触控电极块12实现第一电压信号传输,其中可选第一电压信号与触控信号的脉冲相同。在此奇数行触控电极块12接收与触控信号相同的第一电压信号Vcom,可以实现全屏触控信号的均匀性,避免触控电极块可见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显示阶段DP,TP-MUX1和TP-MUX2均输出低电平信号,则其控制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中的第一开关器件Ta关断且第二开关器件Tb导通,则公共电压源线Vcom与每个触控电极块12实现公共电压信号Vcom传输,其中可选公共电压信号为恒流信号。可以实现全屏显示,避免触控电极块可见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如图6所示可选公共电压源线包括:第一公共引线VCOMA和第二公共引线VCOMB,奇数行触控电极块12对应的开关单元31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第一公共引线VCOMA,偶数行触控电极块12对应的开关单元31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第二公共引线VCOMB;显示阶段,各个开关单元31的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路径导通,第一公共引线VCOMA将公共电压信号(标记为VCOMA)传输至触控信号线,第二公共引线VCOMB将公共电压信号(标记为VCOMB)传输至触控信号线。如图7是图6所示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本实施例中,m=2时,第一公共引线VCOMA向奇数行触控电极块12传输公共电压信号,第二公共引线VCOMB向偶数行触控电极块12传输公共电压信号。如图7所示,与图5的区别在于,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两条公共引线,该两条公共引线相互独立。
m=2,触控阶段TP包括第一个触控子阶段TPA和第二个触控子阶段TPB。
如图7所示,与图5的区别在于,第一触控子阶段TPA,TP-MUX2输出低电平信号时,其控制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中的第二开关单元311的第一开关器件Ta关断且第二开关器件Tb导通,则第二公共引线VCOMB与偶数行触控电极块12实现第一电压信号传输,其中可选第一电压信号与触控信号的脉冲相同。
第二触控子阶段TPB,TP-MUX1输出低电平信号,其控制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中的第一开关单元311的第一开关器件Ta关断且第二开关器件Tb导通,则第一公共引线VcomA与奇数行触控电极块12实现第一电压信号传输,其中可选第一电压信号与触控信号的脉冲相同。
显示阶段DP,TP-MUX1和TP-MUX2均输出低电平信号,则其控制每个多路选择单元31中的第一开关器件Ta关断且第二开关器件Tb导通,则第一公共引线和第二公共引线分别与触控电极块12实现公共电压信号Vcom传输,其中可选公共电压信号为恒流信号。
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公共引线和第二公共引线,其作用在于,触控显示面板前期测试时,可以通过第一公共引线和第二公共引线同时给不同触控电极块施加不同的公共电压信号,进而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检测,以此提高检测精度。触控显示面板应用后,可以通过第一公共引线和第二公共引线同时给触控电极块提供相同的公共电压信号,实现对全屏的显示驱动。
可以理解,第一公共引线和第二公共引线的条数是基于m=2设计的。在其他实施例中,m的具体数值发生变化,公共引线的条数也具体发生变化,其中,公共引线的条数与m的数值相等。以m=3为例,包括第一至第三公共引线,其中第一公共引线与每个多路选择单元的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公共引线与每个多路选择单元的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三公共引线与每个多路选择单元的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入端电连接。
可选的,m=2时,如图8所示触控时序线包括第一触控时序线TP-MUX1和第二触控时序线TP-MUX2,第二触控时序线TP-MUX2通过反相器32与第一触控时序线TP-MUX1电连接,奇数行触控电极块12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控制端电连接至第一触控时序线TP-MUX1,偶数行触控电极块12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控制端电连接至第二触控时序线TP-MUX2;其中,多路选择单元31中两个开关单元311的第一开关器件Ta的开启电压相反,以及两个开关单元311的第二开关器件Tb的开启电压相反。
本实施例中,可选奇数行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第一开关器件Ta均为PMOS且第二开关器件Tb均为NMOS;偶数行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第一开关器件Ta均为NMOS且第二开关器件Tb均为PMOS。
TP-MUX1与奇数行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控制端电连接,TP-MUX2与偶数行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控制端电连接。
TP-MUX1输出为高电平时,经过反相器32反相,TP-MUX2输出为低电平。此时,奇数行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第一开关器件Ta均关断且第二开关器件Tb均导通,偶数行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第一开关器件Ta均关断且第二开关器件Tb均导通。则公共电压信号传输至每个触控电极块12中。则此阶段为显示阶段。
TP-MUX1输出为低电平时,经过反相器32反相,TP-MUX2输出为高电平。此时,奇数行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第一开关器件Ta均导通且第二开关器件Tb均关断,偶数行对应的开关单元311的第一开关器件Ta均导通且第二开关器件Tb均关断。则触控信号传输至每个触控电极块12中。则此阶段为触控阶段。
可以理解,触控阶段还包括2个触控子阶段,第一个触控子阶段控制触控信号与奇数行的触控电极块实现触控信号传输;第二个触控子阶段控制触控信号与偶数行的触控电极块实现触控信号传输。在此触控阶段划分为第一和第二触控子阶段,具体的可通过在反相器中增加延迟器来实现触控时序信号的延迟反转。
本实施例中,在下边框的驱动芯片中设置一个触控信号端口,通过反相器输出为两个不同的触控时序信号,分别为TP-MUX1和TP-MUX2。显然,减少了触控信号端口,还减少了触控时序线占用的下边框面积。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改变多路选择单元的拉线方式使触控时序线不占用下边框空间。
示例性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可选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公共电压源线41、公共电压时序线42、多个公共电压开关器件43和多条公共电压信号线44,一个触控电极块12与一条公共电压信号线44电连接,公共电压开关器件43的输入端与第一公共电压源线41电连接,一个公共电压开关器件43的输出端与一条公共电压信号线44对应且电连接,公共电压开关器件43的控制端与公共电压时序线42电连接;显示阶段,公共电压时序线42输出的公共电压时序信号控制多个公共电压开关器件43同时导通,第一公共电压源线41向每条公共电压信号线44传输公共电压信号。在此将触控电极块12与公共电压开关器件43电连接的走线部分定义为公共电压信号线44,将触控电极块12与开关单元311电连接的走线部分定义为触控信号线11。
本实施例中,可选第一公共电压源线41、公共电压时序线42和多个公共电压开关器件43设置在显示区域1上侧的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1下侧的非显示区域2设置有多路选择电路3等电路结构。
本实施例中,公共电压时序线42与公共电压开关器件43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公共电压源线41与公共电压开关器件43的输入端电连接,公共电压信号线44与公共电压开关器件43的输出端电连接。则公共电压时序线42控制公共电压开关器件43同时导通或同时截止,导通时第一公共电压源线41的公共电压信号通过公共电压开关器件43传输至触控电极块12。
显示阶段,公共电压时序线42控制公共电压开关器件43同时导通,第一公共电压源线41的公共电压信号通过公共电压信号线44传输至触控电极块12。同时,多路选择单元31导通其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信号传输路径以使与多路选择电路3电连接的公共电压源线22的公共电压信号通过触控线组11a传输至触控电极块12。如此,一个触控电极块12同时通过触控线组11a和公共电压信号线44接收公共电压信号,增强了公共电压信号的驱动能力,以及公共电压信号的整面均匀性,避免触控显示面板的分屏现象,提高了显示效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包括如上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可选该显示装置100可作为车载显示产品应用在汽车中,具体的作为汽车主控区域的屏幕以供用户使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显示装置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选显示装置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或液晶显示装置或其他类型显示装置。上述实施例仅简单的示出了显示装置中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实质上显示装置还包括其他结构,在此不具体示例和说明。此外,上述实施例多以m=2为例进行图示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m为其他数值,m发生变化时,触控时序线、公共引线等相关结构的数量均会发生变化,在此不再具体示例和说明。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
所述显示区域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呈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块,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块与一个触控线组电连接,所述触控线组包括至少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
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多条触控源线、至少一条公共电压源线和多路选择电路,所述多路选择电路包括多个多路选择单元,一个所述多路选择单元与一条所述触控源线对应设置,所述多路选择单元具有m个输出端,所述多路选择单元的一个输出端与一个所述触控线组电连接,所述多路选择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触控源线电连接,所述多路选择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公共电压源线电连接;
触控阶段,所述多路选择单元导通其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信号传输路径以使所述触控线组传输触控信号;
显示阶段,所述多路选择单元导通其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信号传输路径以使所述触控线组传输公共电压信号;
所述多路选择单元包括m个开关单元,一个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一个所述触控线组电连接,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入端与所述触控源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公共电压源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触控线组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控制端电连接并接收触控时序信号;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开启电压相反;
还包括:m条触控时序线;
所述多路选择单元中,一个所述开关单元与一条所述触控时序线对应设置,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触控时序线电连接,一行所述触控电极块对应的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至同一条所述触控时序线,m为整数且大于或等于2;
所述触控阶段包括m个触控子阶段;所述触控子阶段,一条所述触控时序线控制与其电连接的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路径导通,其他每条所述触控时序线控制与其电连接的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路径截止且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路径导通,所述第二输入端传输的信号与所述触控信号的脉冲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为NMOS,所述第二开关器件为PMOS;或者,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为PMOS,所述第二开关器件为NMO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m=2,奇数行所述触控电极块对应的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至同一条所述触控时序线,偶数行所述触控电极块对应的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至另一条所述触控时序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压源线包括:第一公共引线和第二公共引线,奇数行所述触控电极块对应的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公共引线,偶数行所述触控电极块对应的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公共引线;
所述显示阶段,各个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路径导通,所述第一公共引线将所述公共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触控信号线,所述第二公共引线将所述公共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触控信号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时序线包括第一触控时序线和第二触控时序线,所述第二触控时序线通过反相器与所述第一触控时序线电连接,奇数行所述触控电极块对应的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触控时序线,偶数行所述触控电极块对应的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触控时序线;
其中,所述多路选择单元中两个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开关器件的开启电压相反,以及两个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开关器件的开启电压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公共电压源线、公共电压时序线、多个公共电压开关器件和多条公共电压信号线,一个所述触控电极块与一条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公共电压开关器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公共电压源线电连接,一个所述公共电压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与一条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对应且电连接,所述公共电压开关器件的控制端与所述公共电压时序线电连接;
所述显示阶段,所述公共电压时序线输出的公共电压时序信号控制多个公共电压开关器件同时导通,所述第一公共电压源线向每条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线传输所述公共电压信号。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910944393.4A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716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4393.4A CN110716665B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6/728,718 US10936130B1 (en) 2019-09-30 2019-12-27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PCT/CN2020/078499 WO2021062986A1 (zh) 2019-09-30 2020-03-10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4393.4A CN110716665B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6665A CN110716665A (zh) 2020-01-21
CN110716665B true CN110716665B (zh) 2021-09-17

Family

ID=69212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4393.4A Active CN110716665B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36130B1 (zh)
CN (1) CN110716665B (zh)
WO (1) WO20210629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6665B (zh) * 2019-09-30 2021-09-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625131A (zh) * 2020-05-15 2020-09-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52413B (zh) * 2020-06-22 2022-10-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81540B (zh) * 2020-06-30 2023-06-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4327108B (zh) * 2020-09-30 2023-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377273B (zh) * 2021-06-24 2023-11-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4385037B (zh) * 2021-12-31 2024-03-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3649A (zh) * 2015-01-14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容式触控面板、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4793827A (zh) * 2015-05-08 2015-07-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
CN104880840A (zh) * 2015-05-08 2015-09-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vt测试方法和液晶显示面板
CN106020556A (zh) * 2016-06-17 2016-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406623A (zh) * 2016-10-31 2017-02-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50776A (zh) * 2017-07-31 2017-12-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562274A (zh) * 2017-08-31 2018-0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6003B1 (ko) 2012-06-20 2014-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15230599A (ja) * 2014-06-05 2015-12-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センサ付き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4699315B (zh) * 2015-04-01 2018-03-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093025B (zh) 2015-08-18 2019-01-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In Cell触控显示面板的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CN105301822B (zh) 2015-12-11 2018-10-23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373259B (zh) 2015-12-11 2018-11-2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09791B (zh) * 2016-07-07 2020-11-1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6909253B (zh) 2017-03-07 2020-01-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KR102187555B1 (ko) 2017-05-30 2020-12-07 주식회사 지2터치 디스플레이의 화소를 이용한 터치 검출 장치
JP2019074869A (ja) * 2017-10-13 2019-05-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コントローラ、及び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
TWI679566B (zh) * 2018-10-05 2019-1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面板
CN110716665B (zh) 2019-09-30 2021-09-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88030B (zh) 2019-09-30 2022-11-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3649A (zh) * 2015-01-14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容式触控面板、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4793827A (zh) * 2015-05-08 2015-07-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自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
CN104880840A (zh) * 2015-05-08 2015-09-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基板、vt测试方法和液晶显示面板
CN106020556A (zh) * 2016-06-17 2016-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406623A (zh) * 2016-10-31 2017-02-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50776A (zh) * 2017-07-31 2017-12-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562274A (zh) * 2017-08-31 2018-0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6665A (zh) 2020-01-21
US10936130B1 (en) 2021-03-02
WO2021062986A1 (zh) 2021-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6665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88030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126868B2 (en)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933905B2 (en) Touch-control display panel
CN106909253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959722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527834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5159513B (zh)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US10289237B2 (en) Touch-control panel with switch circuit for driving the touch-control electrodes in groups for display mode and touch-control modes, and touch-control display device thereof
CN112925448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2349230B (zh) 显示面板及其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CN11099287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52413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200110483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CN112835475B (zh) 一种检测方法、显示面板、驱动芯片及显示装置
US990514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est circuit thereof
CN10963735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360438B (zh) 一种显示装置、驱动芯片及电子设备
CN109979372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375839B (zh) 一种触控屏、显示装置
CN205177380U (zh) 一种移位寄存单元、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986036B (zh) 触控面板母板及其检测方法
EP2525276B1 (en) Drive system adaptable to a matrix scanning device
CN10952159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23216B (zh) 一种显示装置、驱动芯片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