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0053A - 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及上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及上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0053A
CN114850053A CN202210419732.9A CN202210419732A CN114850053A CN 114850053 A CN114850053 A CN 114850053A CN 202210419732 A CN202210419732 A CN 202210419732A CN 114850053 A CN114850053 A CN 114850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section
time
packages
section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97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盛泽
郭沛
刘科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eny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eny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eny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eny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197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00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0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00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02Measures preceding sorting, e.g. arranging articles in a stream orient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16Sorting according to w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16Sorting according to weight
    • B07C5/28Sorting according to weight using electrical contro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及上件装置,所述供包台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传送节、第二传送节以及所述第三传送节;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供包台的运行数据,判断第三传送节是否处于释放状态;当第三传送节处于释放状态时,控制当前包裹运输至第三传送节,并获取分拣线的运行数据以更新第一时间;第一时间为当前包裹所在供包台位置下,分拣线中最近的空闲分拣小车移动至第三传送节出口处的时间;根据第一时间判断当前包裹是否满足直接上件条件,若满足,则控制第三传送节直接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分拣小车;若不满足,则计算包裹的等待时间,让包裹在第三传送节上停留等待时间后再控制第三传送节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分拣小车,以提高包裹上件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及上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及上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上件装置(通常被称为供包台)包括扫描设备、称重设备,当快递包裹放置在供包区时,称重设备将称取包裹的重量,同时扫描设备读取包裹单号,再通过供包台运输至分拣线中进行包裹分拣。
现有的供包台一般包括加速段,加速段与分拣小车相拼接的一端呈倾斜角度,使得包裹在供包台上的运输路程可能会出现不同;而传统的上件方法一般只计算包裹沿中线运输至分拣线的时间,若包裹未放置在供包区的中线位置,则包裹运输至分拣小车的时间则会出现提前或延后,导致供件准确性无法提高。
且现有的供包台包括多段结构,多段结构运输速度不同,导致包裹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影响包裹运输平稳性,打滑严重还有可能影响包裹上件时间,无法提高供件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以供包台的第三传送节作为上件段,让包裹在第三传送节等待上件机会,可提高包裹上件准确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以供包台的第二传送节作为上件段,让包裹在第二传送节等待上件机会,上件时包裹在第三传送节不停留,可提高包裹运输平稳性,减少包裹打滑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上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所述供包台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传送节、第二传送节以及第三传送节;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判断所述第三传送节是否处于释放状态;当所述第三传送节处于释放状态时,控制当前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并获取分拣线的运行数据以计算获得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为当前包裹所在供包台位置下,分拣线中最近的空闲的分拣小车移动至第三传送节出口处的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判断当前包裹是否满足直接上件条件,若满足,则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节直接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若不满足,则计算包裹的等待时间,让包裹在所述第三传送节上停留所述等待时间后再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节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
进一步地,控制当前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的方法为:
判断所述第二传送节是否处于释放状态,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一传送节将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节上的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二传送节,再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节将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若否,则让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节的包裹原地等待直至所述第二传送节处于释放状态。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判断当前包裹是否满足直接上件条件的方法为:
结合包裹经过光幕装置时检测所得的光幕数据计算位于所述第三传送节上的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底线的第二时间;其中,所述光幕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送节与所述第二传送节之间;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满足直接上件条件;若二者时间差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满足直接上件条件,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差值计算出包裹的等待时间,让包裹在所述第三传送节上停留所述等待时间后再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节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
进一步地,结合所述光幕数据计算所述第二时间的方法为:
根据所述光幕数据计算出包裹偏移所述供包台中心线的距离p;
若包裹位于所述供包台中心线左侧,则所述第二时间为Ts=T-p*l;
若包裹位于所述供包台中心线右侧,则所述第二时间为Ts=T+p*r;
其中,T为包裹沿所述供包台中心线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底线所需的实际时间;l为靠左偏离系数,r为靠右偏离系数。
进一步地,当包裹到达所述第二传送节时,释放所述第一传送节并更新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当包裹到达所述第三传送节时,释放所述第二传送节并更新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当包裹到达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时,释放所述第三传送节并更新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所述供包台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传送节、第二传送节以及第三传送节;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判断所述供包台的第二传送节是否处于释放状态;当所述第二传送节处于释放状态时,控制当前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二传送节,并获取所述分拣线的运行数据以更新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为当前包裹所在供包台位置下,所述分拣线中最近的空闲分拣小车移动至第三传送节出口处的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判断当前包裹是否满足直接上件条件,若满足,则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节和所述第三传送节启动,将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节上的包裹直接经过所述第三传送节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且该包裹在所述第三传送节上不停留;若不满足,则计算包裹的等待时间,让包裹在所述第二传送节上停留所述等待时间后再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节和所述第三传送节将包裹直接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
进一步地,判断当前包裹是否满足直接上件条件的方法为:
根据包裹经过所述第一传送节和所述第二传送节间的光幕装置时检测所得的光幕数据计算出包裹偏移中心点的距离,根据包裹偏移中心点的距离计算出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节上的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底线的第二时间;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满足直接上件条件;若二者时间差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满足直接上件条件,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差值计算出包裹的等待时间,让包裹在所述第二传送节上停留所述等待时间后再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节和所述第三传送节启动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上件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传送节、第二传送节和第三传送节,以及与所述第一传送节、所述第二传送节和所述第三传送节电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第一传送节和所述第二传送节间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光幕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有包裹经过,并检测所经过的包裹偏移所述上件装置的中心线的距离;
所述控制器则执行如上述两种供包台上件方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节上方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扫描装置,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一传送节的包裹进行扫描以获得包裹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节下方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称重装置,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一传送节的包裹进行称重。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两种上件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以供包台的第三传送节作为上件段,包裹可在第二传送节和第三传送节中等待上件机会,可提高包裹上件准确性;另一种方法为以供包台的第二传送节作为上件段,包裹只在第二传送节中等待,当满足直接上件条件时直接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分拣小车中,包裹在第三传送节不停留,可避免包裹在第三传送节中停留后因上件距离过短需提高第三传送节的运输加速度导致包裹出现翻滚的情况,提高包裹运输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上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光幕装置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称重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上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上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中:1、第一传送节;2、第二传送节;3、第三传送节;4、光幕装置;5、挡板;6、扫描装置;7、称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上件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上件装置包括传送带、控制器、驱动电机、称重装置、扫描装置6和光幕装置4。传送带包括分别控制运行的第一传送节1、第二传送节2和第三传送节3,扫描装置6设置于第一传送节1上方,扫描快递包裹的条码/二维码获得物流信息。光幕装置4设置在第一传送节1与第二传送节2连接处,如图2所示,用于测量快递包裹的尺寸等信息。称重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7和电子称重仪表,称重传感器7连接电子称重仪表,电子称重仪表与控制器电连接,在第一输送皮带的四个角各设有一个称重传感器7,如图3所示,保证重量测量的准确性。
第一传送节1的上件一侧的边沿与传送带运行方向成非90度的夹角,快递包裹以一定角度进入皮带可使上件更佳平稳。第三传送节3与分拣线连接处边沿为斜边,作用是第三节传送带的斜边给包裹运动提供了向传送带移动的推力和与传送带同方向运的推力,使包裹平稳移动到传送带。
第一传送节1,其前端有挡板5,上件时快递包裹在成一定角度的边沿进入传送带,使得快递包裹运送至目标分拣小车的角度以及上件位置相对稳定,运行过程也更稳定。优选地,第一传送节1主要由称重传感器7、电子称重仪表、主动辊轴、被动辊轴、滚筒电机及第一输送皮带组成。
第二传送节2,在上件的第一传送节1和加速的第三传送节3之间传递快递包裹,使从第一传送节1加速运行而来的快递包裹具有一个缓冲平台,或者在第二传送节2处等待上件。优选地,第二传送节2主要由主动辊轴、被动辊轴、伺服电机及第二输送皮带组成。
第三传送节3,又叫做加速带,由伺服电机控制,其后端与分拣线小车来向一侧成锐角对接,可以比较平稳的将快递包裹输送至分拣小车。优选地,第三传送节3表面由若干滚轮组成。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件方法,是以实施例一所述上件装置作为本方法的硬件基础,本实施例所述方法是以第三传送节3作为包裹开始上件的上件段,包裹在所述第二传送节2和所述第三传送节3中都可停留等待,以提高包裹上件准确性;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包裹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节1上,扫描装置6扫描包裹上的条码,并将扫描获得的包裹数据上传至控制器中以控制第一传送节1运转;所述包裹数据包括包裹编号等信息。
步骤S2:控制器获取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其中运行数据记录每个传送节的运行状态,若有一传送节上存在包裹,控制器将该传送节标记为占用状态;若传送节上没有包裹,控制器则释放该传送节,使得该传送节处于释放状态。
根据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判断所述第二传送节2是否处于释放状态,若是,代表所述第二传送节2上没有包裹,则可控制所述第一传送节1将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节1上的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二传送节2,若否,则代表当前所述第二传送节2上有其余包裹在等待,此时则控制所述第一传送节1暂停运转,让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节1的包裹原地等待,直至所述第二传送节2处于释放状态。
步骤S3:包裹经过光幕装置4到达第二传送节2,获取包裹经过所述光幕装置4时所述光幕装置4检测所得的光幕数据,所述光幕数据包括物体的位置、长和宽。
步骤S4:获取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判断所述第三传送节3是否处于释放状态;当所述第三传送节3处于释放状态时,控制当前包裹从第二传送节2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3;若所述第三传送节3处于占用状态,则让包裹在所述第二传送节2中等待,直至释放所述第三传送节3。
步骤S5:控制器在确定所述第三传送节3处于释放状态后,立即将光幕数据发送至控制中心的分拣程序,通过分拣程序计算寻车;
具体地:获取分拣线的运行数据以计算并更新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为当前包裹所在供包台位置下,所述分拣线中距离所述第三传送节3最近的且处于空闲状态的分拣小车移动至所述第三传送节3出口处的时间。所述第一时间可根据分拣线中空闲小车的位置、分拣线的运输速度进行计算。
其中,在计算所述第一时间时,可分别对所述分拣线上所述第三传送节3出口位置往后大概五台小车进行到达时间计算,即计算该五台小车分别到达所述第三传送节3的时间,若五台小车中存在空闲小车,则可将距离所述第三传送节3出口处最近的一台空闲小车到达所述第三传送节3的时间作为第一时间;由于分拣线的小车每步进一次小车则前进一步,若在上述过程中未发现有空闲小车,则不断计算直至有空闲小车到达。
若控制器未收到寻车结果,即所述第一时间未计算完毕,则让包裹在所述第三传送节3中等待,直至所述第一时间计算完毕。
步骤S6: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判断当前包裹是否满足直接上件条件,具体地:
结合包裹经过光幕装置4时检测所得的光幕数据计算位于所述第三传送节3上的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3底线的第二时间;其中所述第三传送节3底线即为所述第三传送节3的出口位置;其计算方法具体为:
根据所述光幕数据计算出包裹偏移所述供包台中心线的距离p;
若包裹位于所述供包台中心线左侧,则所述第二时间为Ts=T-p*l;
若包裹位于所述供包台中心线右侧,则所述第二时间为Ts=T+p*r;
上述T为包裹沿所述供包台中心线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3底线所需的实际时间;l为靠左偏离系数,r为靠右偏离系数。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二者时间差在预设范围内,则满足直接上件条件,则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节3直接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若二者时间差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满足直接上件条件,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差值计算出包裹的等待时间,让包裹在所述第三传送节3上停留所述等待时间后再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节3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
当满足直接上件条件时,可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时间差微调所述第三传送节3的加速度,从而让包裹可准确到达空闲小车;举个例子:若第二时间是900毫秒,则在其正负50毫秒区间都可以直接上件,即第一时间是850毫秒到950毫秒之间包裹都可以直接上件;若计算所得当前所述第一时间为870毫秒,说明有轻微延迟,此时即可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节3稍微提高加速度让包裹直接上件;若计算所得当前所述第一时间为930毫秒,说明包裹提前了,此时即可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节3稍微减小加速度让包裹直接上件;如果第一时间是600毫秒,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超过正负50毫秒区域,则不满足直接上件条件,此时则继续寻车。
上述步骤中,每当包裹到达任一传送节时,控制器控制该传送节处于占用状态,并对前一传送节进行释放,具体地:当包裹到达所述第二传送节2时,控制器释放所述第一传送节1;当包裹到达所述第三传送节3时,释放所述第二传送节2;当包裹到达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时,释放所述第三传送节3以更新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以便对后续包裹进行准确运送。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上件方法,是以实施例一所述上件装置作为本方法的硬件基础,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中步骤S1~步骤S3与实施例二中的步骤S1~步骤S3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步骤S4:控制器在确定所述第二传送节2处于释放状态后,立即将光幕数据发送至控制中心的分拣程序,通过分拣程序计算寻车;
具体地:获取分拣线的运行数据以计算获得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为当前包裹所在供包台位置下,所述分拣线中最新的空闲分拣小车移动至所述第三传送节3出口处的时间。
若控制器未收到寻车结果,即所述第一时间未计算完毕,则让包裹在所述第二传送节2中等待,直至所述第一时间计算完毕。
步骤S5: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判断当前包裹是否满足直接上件条件,具体地:
根据所述光幕数据计算出包裹偏移中心点的距离,根据包裹偏移中心点的距离计算出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节2上的包裹运输至所述分拣小车的第二时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时间的计算方法和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二时间的计算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满足直接上件条件,则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节2和所述第三传送节3启动以将包裹直接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期间,包裹在所述第三传送节3不停留;若二者时间时间差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满足直接上件条件,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差值计算出包裹的等待时间,让包裹在所述第二传送节2上停留所述等待时间后再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节2和所述第三传送节3启动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期间,包裹在所述第三传送节3不停留。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是以第二传送节2作为包裹开始上件的上件段,所述第三传送节3则是包裹运输的过渡段,包裹在所述第三传送节3中并不停留,包裹从所述第二传送节2开始上件经过所述第三传送节3运输至分拣线,可避免包裹在第三传送节3中停留后因上件距离过短需提高第三传送节3的运输加速度导致包裹出现翻滚的情况,提高包裹运输的平稳性。
本实施例除了上件位置以及包裹等待原则与实施例二不相同外,其余步骤与实施例二相同,本实施例所述方法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上件装置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另一方面,在前面已经对装置和方法实施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前述描述清楚地了解本实施例中上件方法的实施过程,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就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包台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传送节、第二传送节以及第三传送节;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判断所述第三传送节是否处于释放状态;当所述第三传送节处于释放状态时,控制当前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并获取分拣线的运行数据以更新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为当前包裹所在供包台位置下,分拣线中最近的空闲的分拣小车移动至第三传送节出口处的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判断当前包裹是否满足直接上件条件,若满足,则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节直接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若不满足,则计算包裹的等待时间,让包裹在所述第三传送节上停留所述等待时间后再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节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包台上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当前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的方法为:
判断所述第二传送节是否处于释放状态,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一传送节将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节上的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二传送节,再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节将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若否,则让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节的包裹原地等待直至所述第二传送节处于释放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包台上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判断当前包裹是否满足直接上件条件的方法为:
结合包裹经过光幕装置时检测所得的光幕数据计算位于所述第三传送节上的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底线的第二时间;其中,所述光幕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传送节与所述第二传送节之间;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满足直接上件条件;若二者时间差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满足直接上件条件,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差值计算出包裹的等待时间,让包裹在所述第三传送节上停留所述等待时间后再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节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供包台上件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所述光幕数据计算所述第二时间的方法为:
根据所述光幕数据计算出包裹偏移所述供包台中心线的距离p;
若包裹位于所述供包台中心线左侧,则所述第二时间为Ts=T-p*l;
若包裹位于所述供包台中心线右侧,则所述第二时间为Ts=T+p*r;
其中,T为包裹沿所述供包台中心线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底线所需的实际时间;l为靠左偏离系数,r为靠右偏离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包台上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包裹到达所述第二传送节时,释放所述第一传送节并更新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当包裹到达所述第三传送节时,释放所述第二传送节并更新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当包裹到达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时,释放所述第三传送节并更新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
6.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包台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传送节、第二传送节以及第三传送节;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供包台的运行数据,判断所述供包台的第二传送节是否处于释放状态;当所述第二传送节处于释放状态时,控制当前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二传送节,并获取分拣线的运行数据以更新第一时间;所述第一时间为当前包裹所在供包台位置下,所述分拣线中最近的空闲分拣小车移动至第三传送节出口处的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判断当前包裹是否满足直接上件条件,若满足,则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节和所述第三传送节启动,将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节上的包裹直接经过所述第三传送节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且该包裹在所述第三传送节上不停留;若不满足,则计算包裹的等待时间,让包裹在所述第二传送节上停留所述等待时间后再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节和所述第三传送节将包裹直接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包台上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当前包裹是否满足直接上件条件的方法为:
根据包裹经过所述第一传送节和所述第二传送节间的光幕装置时检测所得的光幕数据计算出包裹偏移中心点的距离,根据包裹偏移中心点的距离计算出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节上的包裹运输至所述第三传送节底线的第二时间;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满足直接上件条件;若二者时间差不在预设范围内,则不满足直接上件条件,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的差值计算出包裹的等待时间,让包裹在所述第二传送节上停留所述等待时间后再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节和所述第三传送节启动将包裹运输至空闲的所述分拣小车。
8.一种上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传送节、第二传送节和第三传送节,以及与所述第一传送节、所述第二传送节和所述第三传送节电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第一传送节和所述第二传送节间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光幕装置,用于检测是否有包裹经过,并检测所经过的包裹偏移所述上件装置的中心线的距离;
所述控制器则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供包台上件方法或如权利要求6~7任一所述的供包台上件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节上方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扫描装置,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一传送节的包裹进行扫描以获得包裹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节下方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称重装置,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一传送节的包裹进行称重。
CN202210419732.9A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及上件装置 Pending CN1148500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9732.9A CN114850053A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及上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9732.9A CN114850053A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及上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0053A true CN114850053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31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9732.9A Pending CN114850053A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及上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005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26109A1 (de) * 1999-02-01 2000-08-09 Ludwig Schweige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teilen von Werkstücken in vorgegebenen Abständen
CN103708210A (zh) * 2013-12-13 2014-04-09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一种交叉带分拣设备上包台的控制方法
CN107226361A (zh) * 2017-06-28 2017-10-03 贝分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分拣机供包台结构及供包方法
CN110871171A (zh) * 2019-10-10 2020-03-10 广州艮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供包台上件系统及分拣系统
CN113511477A (zh) * 2021-04-22 2021-10-19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拣机供货台及供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26109A1 (de) * 1999-02-01 2000-08-09 Ludwig Schweiger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teilen von Werkstücken in vorgegebenen Abständen
CN103708210A (zh) * 2013-12-13 2014-04-09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一种交叉带分拣设备上包台的控制方法
CN107226361A (zh) * 2017-06-28 2017-10-03 贝分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分拣机供包台结构及供包方法
CN110871171A (zh) * 2019-10-10 2020-03-10 广州艮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供包台上件系统及分拣系统
CN113511477A (zh) * 2021-04-22 2021-10-19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拣机供货台及供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08233B2 (ja) 仕分け装置
CN103708210B (zh) 一种交叉带分拣设备上包台的控制方法
WO2019085632A1 (zh) 自动导向搬运车的上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
CN110871171B (zh) 一种供包台上件系统及分拣系统
CN104364173B (zh) 用于在相邻的模块之间传送制品的层的装置和方法
CN107697533B (zh) 一种传输系统及方法
US11919721B2 (en) Transverse-belt sorter having a control device
KR20180028915A (ko) 물품 반송 설비
JP4147895B2 (ja) 搬送台車の走行制御方法
JP3598338B2 (ja) コンベヤ誘導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デュアルサーボ制御
CN109941694B (zh) 目标对象传送方法及装置
CN113511477A (zh) 一种分拣机供货台及供货方法
CN114850053A (zh) 一种供包台上件方法及上件装置
CN114951009B (zh) 一种包裹供件方法、四段式供件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24265A (zh) 分拣系统及其上包方法
CN107098131B (zh) 供件装置
CN114955120B (zh) 一种螺钉生产线自动装箱系统及装箱方法
JP2004075254A (ja) 物品搬送設備
JPH0312012B2 (zh)
JPH0228401A (ja) 物品搬送システム
CN110980174A (zh) 通过上包参数确定智能交叉带分拣机工作效率的方法
CN114604631B (zh) 一种新型托盘整理工作站及其整理工艺
EP4299201A1 (en) A sor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14651518U (zh) 全自动上包系统及物流分拣设备
WO2023079797A1 (ja) 搬送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