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7001B - 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7001B
CN114847001B CN202210530424.3A CN202210530424A CN114847001B CN 114847001 B CN114847001 B CN 114847001B CN 202210530424 A CN202210530424 A CN 202210530424A CN 114847001 B CN114847001 B CN 114847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ing
tea
blade
frame body
pi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04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47001A (zh
Inventor
危力云
危力志
潘志明
林文明
郝志龙
陈康
殷永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onghuazhai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onghuazhai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onghuazhai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onghuazhai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04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70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7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7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47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7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6/00Picking of fruits, vegetables, hops, or the like; Devices for shaking trees or shrubs
    • A01D46/04Picking of fruits, vegetables, hops, or the like; Devices for shaking trees or shrubs of te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包括架体以及设于架体上的采摘机构,所述架体上设有梳理机构,所述梳理机构包括设在架体上靠近采摘机构位置处的梳理耙,所述梳理耙先于所述采摘机构接触茶叶嫩芽;本发明通过设置梳理耙对待采摘的茶叶先进行梳理,使得这些茶叶可以被梳分为多部分,这样在采摘机构采摘茶叶时,每部分茶叶之间的相互挤压影响变小,且梳理后可以将茶叶被采摘的部分完整的暴露出来,避免老叶的干扰,之后采摘机构的采摘过程,便可以基本避免部分茶叶采摘不完整或者部分茶叶采摘过多的问题出现。

Description

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采摘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乌牛早茶是茶类中特早发芽的品种,芽叶肥壮小且嫩,一般通过人工采摘,但是其采摘期较短,也会采用剪切式采茶机采摘。剪切式采茶机利用剪切远离采摘茶叶,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带动切割刀片做往复运动,使得刀片往复运动形成剪切作用以采下茶叶。
如公告号为CN203563361U,公告日为2014年04年30日,电动采茶机,属于采茶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今的电动采茶机电机、电源、采茶剪切机构之间的动力匹配设计不尽合理,其工作效率不高,一款工作效率高、操作傻瓜化的采茶机,成为广大茶农的迫切需求等问题。本电动采茶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是截面呈矩形的管状结构,所述的机架的后端设有收集袋,机架前端的下侧设有切割刀条,机架内设有扫叶板,所述的机架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分别带动扫叶板旋转及切割刀条工作。本实用新型具有动力传递简单,传动稳定可靠,用户使用操作简易,整机结构紧凑,使用顺手方便等优点。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乌牛早茶的特点是小且嫩,且刚长出的嫩叶排列杂乱无章,在剪切式采茶机使用时,采摘刀具直接平推过去对茶叶进行剪切,相邻部分的茶叶之间受采摘刀具作用会存在相互挤压的问题,还有新长出的茶叶也会受老叶的影响,这种采摘茶叶方式便容易导致部分茶叶采摘不完整或者部分茶叶采摘过多的问题出现,且其中还会混有老叶,严重影响茶叶的整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包括架体以及设于架体上的采摘机构,所述架体上设有梳理机构,所述梳理机构包括设在架体上靠近采摘机构位置处的梳理耙,所述梳理耙先于所述采摘机构接触茶叶嫩芽。
上述的,所述架体上开设有通料道,所述通料道一端的底板上设有相贴合的动刀片和静刀片,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带动动刀片相对于所述静刀片往复移动的往复运动组件,所述动刀片的移动与所述静刀片形成剪切动作。
上述的,所述梳理耙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数量为二,且以所述通料道底板的一端为对称轴上下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基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并列设有若干梳理杆,且上下相对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开放端相连,所述动刀片和所述静刀片均位于上下相对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之间。
上述的,所述梳理杆由第一水平段、第二水平段以及连接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的第一倾斜段组成,所述第一水平段为靠近通料道的一端,所述第二水平段为远离通料道的一端,对于位于动刀片与静刀片上方的梳理杆,所述第一水平段位于所述静刀片刀口正上方。
上述的,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倾斜段。
上述的,所述梳理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料道底板下方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下表面沿所述第一基板的长度方向并列设有若干预梳理板。
上述的,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之间的距离大于一根茶叶嫩芽的径向尺寸,小于两根茶叶嫩芽的径向尺寸。
上述的,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预梳理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之间的距离。
上述的,所述通料道内设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与架体转动连接的推料轴杆以及在所述推料轴杆的周向上并列设有的若干推料耙,所述推料轴杆的两端设有间歇转动机构,所述间歇转动机构基于所述动刀片往复运动的动力带动所述推料轴杆间歇转动。
上述的,所述间歇转动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推料轴杆两端的两个转盘,所述转盘的边缘沿其周向并列开设有若干楔形槽,且两个转盘上的楔形槽位置间隔排布,所述动刀片的两端固接有两个顶块,所述动刀片往复运动时带动不同位置的顶块插顶楔形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梳理耙对待采摘的茶叶先进行梳理,使得这些茶叶可以被梳分为多部分,这样在采摘机构采摘茶叶时,每部分茶叶之间的相互挤压影响变小,且梳理后可以将茶叶被采摘的部分完整的暴露出来,避免老叶的干扰,之后采摘机构的采摘过程,便可以基本避免部分茶叶采摘不完整或者部分茶叶采摘过多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的梳理耙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的预梳理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架体;10、通料道;11、动力片;12、静刀片;2、采摘机构;3、梳理机构;30、梳理耙;300、第一基板;301、梳理杆;30a、第一水平段;30b、第二水平段;30c、第一倾斜段;30d、第二倾斜段;31、第二基板;32、预梳理板; 33、连接杆;4、推料机构;40、推料轴杆;41、推料耙;410、第一套板;411、第二耙板;42、间歇转动机构;420、转盘;421、楔形槽;422、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包括架体1以及设于架体1上的采摘机构2,所述架体1上设有梳理机构3,所述梳理机构3包括设在架体1上靠近采摘机构2位置处的梳理耙30,所述梳理耙30先于所述采摘机构2接触茶叶嫩芽。
具体的,采摘机构2采摘茶叶嫩芽时,需要借助外力在茶树丛上移动,如将架体1安装在一些智能履带式行走机构或轮式行走机构上以实现自动的向前行走,智能式自动行走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赘述,这样通过操控行走机构的移动,带动采摘机构2对茶树上新长出的嫩芽进行采摘。现有的采摘机构2按照采摘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选择性采茶机构和非选择性采茶机构,选择性采茶机构有折断式和摩擦式等类型,前者是利用弯曲折断原理,采下鲜嫩茶叶而保留粗老枝条,后者是用一对弹性摘指夹住茶叶,依靠摘指与茶叶间的静摩擦力,摘下新叶而保留老叶和幼芽,其采摘效率较低,且对茶园作业条件要求高。非选择性采茶机构又称剪切式采茶机构,利用剪切原理采摘茶叶,其结构简单,适应性广,使用方便,本发明优选剪切式采茶机构,在架体1被行走机构带着移动的过程中,梳理耙30优先与茶叶嫩芽接触,并对茶叶嫩芽进行梳理,如使用梳子梳理头发,使得这些嫩芽可以被分成多列,将参差不齐的嫩芽梳理整齐,因为采摘机构2的刀具在接触茶叶时会先对茶叶产生挤压力,梳理耙30对嫩芽产生限位作用,使得刀具接触茶叶时,茶叶不会被挤压发生位置变化,然后再被采摘机构2剪切下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梳理耙30对待采摘的茶叶先进行梳理,使得这些茶叶可以被梳分为多部分,这样在采摘机构2采摘茶叶时,每部分茶叶之间的相互挤压影响变小,且梳理后可以将茶叶被采摘的部分完整的暴露出来,避免老叶的干扰,之后采摘机构2的采摘过程,便可以基本避免部分茶叶采摘不完整或者部分茶叶采摘过多的问题出现。
优选的,所述架体1上开设有通料道10,所述通料道10一端的底板上设有相贴合的动刀片11和静刀片12,动刀片11和静刀片12均采用锯齿状切割刀片,所述架体1上设有用于带动动刀片11相对于所述静刀片12往复移动的往复运动组件(往复运动组件只要能实现带动动刀片11做线性的往复运动即可,如凸轮机构、曲柄连杆机构等),所述动刀片11的移动与所述静刀片 12形成剪切动作;具体的,在对茶叶嫩芽进行采摘时,往复运动组件带动动刀片11做线性往复运动,动刀片11与静刀片12形成相对运动,动刀片11 的刀齿与静刀片12的刀齿如同剪刀一样形成剪切动作,从而可以完成对嫩芽的剪切,将茶叶嫩芽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由于动刀片11和静刀片12均采用锯齿状切割刀片,这样二者的刀齿在做相对运动时,相当于多个剪刀同时进行剪切动作,如此可以提高茶叶嫩芽的采摘效率。
优选的,所述梳理耙30包括第一基板300,所述第一基板300数量为二,且以所述通料道10底板的一端为对称轴上下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基板300 的长度方向上均并列设有若干梳理杆301,且上下相对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301开放端(即梳理杆301远离第一基板300的一端)相连(参阅图5),所述动刀片11和所述静刀片12均位于上下相对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301之间;具体的,在对茶叶嫩芽进行采摘时,梳理杆301的开放端优先与嫩芽接触,形成梳理动作,将参差不齐的嫩芽梳理成多列,随着行走机构带动架体1 的继续前进,被梳理后的嫩芽会朝着动刀片11处移动,往复运动组件带动动刀片11做线性往复运动,动刀片11与静刀片12形成相对运动,对嫩芽进行剪切,在动刀片11的刀齿和静刀片12的刀齿没有形成剪切动作时,动刀片 11的刀齿会对嫩芽产生推力,使得这些嫩芽有位置改变的趋势,这可能导致的结果便是嫩芽之间相互交叉或者是一些嫩芽之间相互挤压出现高低不齐的现象,而梳理杆301在梳理嫩芽后,可以对嫩芽产生限位作用,这样在动刀片11刀齿推动嫩芽时,嫩芽的位置被限制便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剪切后的嫩芽由于被后续被梳理的嫩芽的挤压,这些剪切下来的嫩芽沿着梳理杆301向着梳理杆301延伸的方向移动,最后进入通料道10内被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梳理杆301由第一水平段30a、第二水平段30b以及连接第一水平段30a和第二水平段30b的第一倾斜段30c组成,所述第一水平段 30a为靠近通料道10的一端,所述第二水平段30b为远离通料道10的一端,对于位于动刀片11与静刀片12上方的梳理杆301,所述第一水平段30a位于所述静刀片12刀口正上方(具体的参阅图4和图5);具体的,在架体1被行走机构带着前进时,茶树上的嫩芽先在第二水平段30b处被梳理成多列,然后被梳理的嫩芽到达第一倾斜段30c处,在嫩芽经过第一倾斜段30c的过程中,嫩芽会在处于上方的梳理杆301的作用下有个叶片被提升的动作,而嫩芽下面的老叶在处于下方的梳理杆301的作用下有个被下拨的动作,使得嫩芽下的茎秆可以被基本暴露出来,如此嫩芽到达第一水平段30a时,基本暴露出的茎秆会被动刀片11和静刀片12剪切,因此可以减少老叶被一同剪切下来以及嫩芽不能完全被剪切下来的问题出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平段30a与所述第一基板300之间连接有第二倾斜段30d;具体的,被剪切后的嫩芽会被后来的嫩芽逐渐挤压沿着输料杆的轨迹从第一水平段30a滑至第二倾斜段30d,而嫩芽经过第二倾斜段30d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一次被提升的动作,使得剪切后的嫩芽离开第一水平段30a的时候就可以逐渐远离动刀片11,避免嫩芽受动刀片11的二次损伤,以提高嫩芽的质量,其次第二倾斜段30d有个有序输送嫩芽的效果,因为被剪切的嫩芽若还未足够远离动刀片11时便出现散落的现象,会导致有些嫩芽散落至动刀片11处,被动刀片11二次损伤、切碎,影响嫩芽的外观以及其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梳理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料道10底板下方的第二基板31,所述第二基板31下表面沿所述第一基板300的长度方向并列设有若干预梳理板32(参阅图4和图6);具体的,茶叶嫩芽基本长于茶树顶部的末梢,嫩芽连接的茎秆在生长过程中错综复杂,如此会使得新长出的嫩芽杂乱无章,在架体1被行走机构带动前进过程中,预梳理板32可以先对嫩芽以下部分的茎秆先进行梳理,将该部分茎秆大致的进行分列处理,这样被分列过后的茎秆上的嫩芽数量减少,其杂乱无章的程度降低,更有利于接下来梳理杆301的梳理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通料道10底板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基板31上表面之间通过若干具有弹性伸缩结构的连接杆33连接,且所述通料道10下表面与所述连接杆33上端之间通过球型铰接(即球型铰链)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基板 31上表面与所述连接杆33下端之间通过球型铰接的方式连接(参阅图4);具体的,嫩芽连接的茎秆在生长过程中错综复杂,在预梳理板32梳理该部分茎秆时,会存在预梳理板32被茎秆阻挡的问题,若预梳理板32还被带着继续前进,则可能对茶树造成损伤,虽然可以在预梳理板32的前端做倒圆角或者倒斜边,使得预梳理板32的前端与茎秆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的减小,但依然存在被茎秆阻碍的问题,为更进一步的降低预梳理板32前端被茎秆阻碍的概率,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二基板31与通料道10底板的连接方式进行改变,通过球型铰链以及具有弹性伸缩结构的连接杆33配合使用,使得第二基板31 带着预梳理板32产生类似悬浮的状态,这样第二基板31不仅可以在预梳理板32受到茎秆阻碍时上下移动还可以在球型铰链的作用下多角度摆动,这样茎秆阻碍预梳理板32前端时,受到挤压的预梳理板32可以被动的发生位置偏移,以便更容易错开茎秆。
优选的,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301之间的距离大于一根茶叶嫩芽的径向尺寸,小于两根茶叶嫩芽的径向尺寸;具体的,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301之间的距离这样设置,可以避免两根甚至更多的嫩芽横向卡在一起,不仅会造成卡料的问题,还会因为卡料对嫩芽产生损伤问题的出现。
优选的,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预梳理板32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301之间的距离;具体的,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预梳理板32之间的距离这样设置是为了现将嫩芽以下的部分茎秆进行初步的分列,所以此时嫩芽可以多一些,且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预梳理板32之间的距离也不宜过大,每列茎秆多的话,嫩芽依然存在相互影响的问题,所以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预梳理板32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301之间的距离的两到三倍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通料道10内设有推料机构4,所述推料机构4包括与架体1转动连接的推料轴杆40以及在所述推料轴杆40的周向上并列设有的若干推料耙41,所述推料轴杆40的两端设有间歇转动机构42,所述间歇转动机构42基于所述动刀片11往复运动的动力带动所述推料轴杆40间歇转动;具体的,在茶叶嫩芽长出的时候,有些茶树上的嫩芽数量较多,此时采摘嫩芽时,嫩芽有在梳理杆301上堆积的问题,这样会造成一些嫩芽受挤压掉落至动刀片11上,不仅造成嫩芽损毁,还会影响动刀片11的使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设置推料机构4以解决上述问题,动刀片11被往复运动组件带动做线性往复移动时,可以带动间歇转动机构42转动,使得推料轴杆40间歇的带动推料耙41对梳理杆301上堆积的嫩芽进行推动,将这些嫩芽推送至通料道10内。
优选的,所述间歇转动机构42包括固接在所述推料轴杆40两端的两个转盘420,所述转盘420的边缘沿其周向并列开设有若干楔形槽421(参阅图 2),且两个转盘420上的楔形槽421位置间隔排布,所述动刀片11的两端固接有两个顶块422,所述动刀片11往复运动时带动不同位置的顶块422插顶楔形槽421;具体的,动刀片11被往复运动组件带着做线性往复移动时,顶块422会对楔形槽421进行挤压,使得顶块422的直线移动转化为转盘420 的周向运动,以实现推料轴杆40的间歇转动,为方便理解,采用以下描述:
例如动刀片11向左移动时,动刀片11左端的顶块422在完全脱离位于推料轴杆40左端的楔形槽421后,动刀片11右端的顶块422开始进入位于推料轴杆40右端的楔形槽421,顶块422进入楔形槽421会对楔形槽421内的楔形面进行挤压,顶块422给予楔形面的挤压力分解出一个垂直于楔形面的力,由于楔形槽421位于转盘420上,而转盘420只能以推料轴杆40为轴进行转动,所以该力还会分解出一个带动转盘420转动的力,当动刀片11右端的顶块422挤压楔形面的过程结束后,动刀片11左端的顶块422可以刚好与位于推料轴杆40左端的楔形槽421正对,当动刀片11右端的顶块422在完全脱离位于推料轴杆40右端的楔形槽421后,动刀片11左端的顶块422 开始进入位于推料轴杆40左端的楔形槽421,如此循环,便可以实现转盘420 带动推料轴杆40进行间歇转动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推料耙41包括第一套板410以及与第一套板410滑动套接的第二耙板411,且第一套板410与第二耙板41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参阅图4),所述第二耙板411远离所述推料轴杆40的一端并列设有若干耙齿,所述耙齿的宽度小于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301之间的距离;具体的,在推料轴杆40间歇转动时,会带动推料耙41间歇推送位于梳理杆301上已经剪切下来的嫩芽,而梳理耙30的第二耙板411与梳理杆301的第二倾斜段 30d接触时,第一弹簧处于未发生形变状态,随着推料耙41的不断转动,梳理杆301会对第二耙板411进行挤压,使得第二耙板411逐渐滑进第一套板 410内,第一弹簧被压缩,如此第二耙板411的耙齿可以进入相邻位置的两个梳理杆301之间一部分,对处于其中的嫩芽进行推动,当第二耙板411脱离梳理杆301之后,在第一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可以复位,然后就可以按照上述过程循环对嫩芽进行推动。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包括架体以及设于架体上的采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设有梳理机构,所述梳理机构包括设在架体上靠近采摘机构位置处的梳理耙,所述梳理耙先于所述采摘机构接触茶叶嫩芽;
所述架体上开设有通料道,所述通料道一端的底板上设有相贴合的动刀片和静刀片,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带动动刀片相对于所述静刀片往复移动的往复运动组件,所述动刀片的移动与所述静刀片形成剪切动作;
所述梳理耙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数量为二,且以通料道底板的一端为对称轴上下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基板的长度方向上均并列设有若干梳理杆,且上下相对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开放端相连,所述动刀片和所述静刀片均位于上下相对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之间;
所述梳理杆由第一水平段、第二水平段以及连接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的第一倾斜段组成,所述第一水平段为靠近通料道的一端,所述第二水平段为远离通料道的一端,对于位于动刀片与静刀片上方的梳理杆,所述第一水平段位于所述静刀片刀口正上方;
所述梳理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料道底板下方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下表面沿所述第一基板的长度方向并列设有若干预梳理板;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预梳理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段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倾斜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位置的两个所述梳理杆之间的距离大于一根茶叶嫩芽的径向尺寸,小于两根茶叶嫩芽的径向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料道内设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与架体转动连接的推料轴杆以及在所述推料轴杆的周向上并列设有的若干推料耙,所述推料轴杆的两端设有间歇转动机构,所述间歇转动机构基于所述动刀片往复运动的动力带动所述推料轴杆间歇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转动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推料轴杆两端的两个转盘,所述转盘的边缘沿其周向并列开设有若干楔形槽,且两个转盘上的楔形槽位置间隔排布,所述动刀片的两端固接有两个顶块,所述动刀片往复运动时带动不同位置的顶块插顶楔形槽。
CN202210530424.3A 2022-05-16 2022-05-16 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 Active CN114847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0424.3A CN114847001B (zh) 2022-05-16 2022-05-16 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0424.3A CN114847001B (zh) 2022-05-16 2022-05-16 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7001A CN114847001A (zh) 2022-08-05
CN114847001B true CN114847001B (zh) 2023-03-21

Family

ID=82637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0424.3A Active CN114847001B (zh) 2022-05-16 2022-05-16 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470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0736B (zh) * 2022-08-24 2023-09-12 浙江九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采茶机的全面挤压式采摘装置
CN116195429B (zh) * 2023-04-07 2023-08-25 勐海县兴发茶厂 一种自动化茶叶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12350C1 (ru) * 1996-10-29 1998-06-10 Борис Васильевич Демиче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бора лесных ягод
NL1015966C2 (nl) * 2000-08-18 2002-02-19 Hempron B V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oogsten van vezelgewassen.
CN204539977U (zh) * 2015-03-24 2015-08-12 湖南农业大学 采棉头及具有该采棉头的梳齿选收式采棉机
CN107736129A (zh) * 2017-11-04 2018-02-27 石河子大学 一种气吸切割式红花花丝采收装置
CN108243717B (zh) * 2018-01-08 2019-08-23 泰州携创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蒜薹机械化收获装置
CN111788932A (zh) * 2020-07-07 2020-10-20 侯靖祥 一种草莓采摘机
CN112400470A (zh) * 2020-12-08 2021-02-26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往复切割式采茶机
CN215601984U (zh) * 2021-07-27 2022-01-25 新昌县青农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茶叶采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7001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47001B (zh) 乌牛早茶智能化摘茶装置
CN110549384B (zh) 一种黄瓜加工用黄瓜切片设备
CN107960197B (zh) 一种叶片收割机
CN111357485B (zh) 苎麻收割机的割刀机构
CN107736095B (zh) 具有自动脱膜功能的地膜回收机
CN112889458B (zh) 芦苇收割捆扎机
CN106612934B (zh) P型差速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割台
CN208540434U (zh) 一种农业用除草机
CN111532905B (zh) 一种草坪人工植丝机
CN212013630U (zh) 一种花椒环切采摘装置
CN210226687U (zh) 推入式除根除草机
CN216254019U (zh) 一种蒜薹收获机
CN111357484B (zh) 苎麻收割机的承接底盘
CN209861607U (zh) 一种自走式青菜头联合收获机
CN212696692U (zh) 一种万寿菊采摘机构
CN109819754B (zh) 一种自走式青菜头联合收获机
CN211267718U (zh) 一种自动化蒜薹收割机
CN207665521U (zh) 一种篱架标准化种植配套的枸杞收获机
US7213390B2 (en) Cylinder lawn mower and cylinder unit intended therefor
CN112400470A (zh) 一种往复切割式采茶机
CN109618651B (zh) 番茄喂入切送装置
CN218007096U (zh) 一种小型烟叶采摘机
CN209787881U (zh) 挑送式番茄收获机
CN218337165U (zh) 一种红薯杀秧机
CN213938856U (zh) 一种农用机械分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