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3371A -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3371A
CN114843371A CN202210484042.1A CN202210484042A CN114843371A CN 114843371 A CN114843371 A CN 114843371A CN 202210484042 A CN202210484042 A CN 202210484042A CN 114843371 A CN114843371 A CN 1148433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solar cell
sealant
laye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840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长江
曹开银
徐建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s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840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33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3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337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4852 priority patent/WO2023207494A1/zh
Priority to EP23794929.2A priority patent/EP4350785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1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42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n the supplying means upstream of the apply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04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edges of essentially flat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48Encapsulation of modu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基板;在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在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之后,在太阳能电池组背离第一基板的表面设置第一封装胶层;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其中: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同时在第一基板的边缘区一侧的部分表面涂敷密封胶层;在密封胶层和太阳能电池组背离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完成层叠结构;对层叠结构进行层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且提高对太阳能电池组的密封性和绝缘性,降低水汽渗入太阳能电池组件导致太阳能电池功率衰减的几率,延长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传统能源问题日渐突出,新能源发展迅速,尤其以太阳能作为主要发展的能源之一,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所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存在层压玻璃形变产生的应力存在,胶膜粘合强度不足,以及封边硅胶和胶膜水汽透过率较大,同时太阳能电池组件长期在户外使用的过程中胶膜老化、粘结力下降,湿气会逐步渗透胶膜进而影响电池,从而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密封性和绝缘性低,进而导致太阳能电池组件在空气中长期使用使太阳能电池易遭受水汽侵蚀而导致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衰减及使用寿命短。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存在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密封性和绝缘性低,太阳能电池易遭受水汽侵蚀而导致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衰减及使用寿命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区和环绕所述第一区的边缘区;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之后,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设置第一封装胶层;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其中: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同时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区一侧的部分表面涂敷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环绕所述太阳能电池组,所述密封胶层在密封胶层的宽度方向上包括中心区和位于中心区两侧的边缘区,所述中心区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边缘区的上表面;在所述密封胶层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完成层叠结构;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
可选的,所述中心区相对于所述边缘区朝向所述第一基板凹陷。
可选的,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第一基板接触的宽度为所述密封胶层最大宽度的80%-100%。
可选的,所述涂胶装置包括供胶桶、供胶管和出胶部,所述供胶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供胶桶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出胶部的进口连通,所述出胶部具有出胶口;所述供胶管包括流通管层和环绕所述流通管层的加热管层,所述流通管层中适于传输密封胶材料,所述加热管层适于对流通管层中的密封胶材料进行加热。
可选的,所述出胶口的横截面形状包括长方形,在涂敷密封胶层的过程中,所述出胶口的长边与涂敷移动方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供胶管还包括:环绕所述加热管层的保温管层、以及环绕所述保温管层的防护管层。
可选的,所述出胶部设置有计量泵;所述在涂敷所述密封胶层的过程中,所述计量泵施压的压强大小为6MPa-25MPa。
可选的,所述出胶口的出胶线速度为100mm/s-500mm/s。
可选的,在涂敷所述密封胶层的过程中,所述出胶口至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距离为0.3mm-2.2mm。
可选的,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二加热单元;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步骤包括:采用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给所述供胶桶进行加热;采用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给所述加热管层进行加热。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给所述供胶桶加热的温度为100℃-230℃。
可选的,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给所述加热管层加热的温度为100℃-230℃。
可选的,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第一增压泵;在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采用所述第一增压泵给所述供胶桶中的密封胶材料施压,所述第一增压泵施压的压强大小为6MPa-25MPa。
可选的,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供胶管的管路上的第二中继增压泵;在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采用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施压的压强大小为6MPa-25MPa。
可选的,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第三加热单元;在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加热单元对通入所述出胶部中的密封胶材料进加热,所述第三加热单元对所述出胶部中的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温度为100℃-230℃。
可选的,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第四加热单元,所述第四加热单元适于对通入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中的密封胶材料进加热,所述第四加热单元对通入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中的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温度为100℃-230℃。
可选的,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之前,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表面设置第二封装胶层;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的步骤为:在第二封装胶层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组,所述层叠结构还包括第二封装胶层;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的过程中,还包括对所述第二封装胶层进行层压。
可选的,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之前,所述密封胶层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封装胶层的侧壁、所述太阳能电池组的侧壁、所述第二封装胶层的侧壁均间隔设置。
可选的,间隔设置的距离为0.1mm-5.0mm。
可选的,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之前,所述密封胶层的厚度为0.5mm-2.0mm,所述密封胶层的宽度为5mm-12mm。
可选的,所述密封胶层的材料包括丁基胶。
可选的,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的参数包括:温度为130℃-150℃,层压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层压的压强值为-50kPa-0kPa;采用的层压机的腔室内的真空度为30Pa-200Pa。
可选的,提供封装框,所述封装框中具有容纳腔;对所述第一基板、太阳能电池组、第一封装胶层、第二封装胶层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层压以形成层压结构;在所述层叠结构完成层压形成层压结构后: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表面形成边框胶;将所述层压结构的边缘区域套在所述容纳腔中。
可选的,所述边框胶的材料包括丁基胶。
可选的,还包括: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设置第一封装胶层之前,且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之后,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进行缺陷检测。
可选的,在所述密封胶层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之前,形成引线孔,所述引线孔贯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一封装胶层;所述太阳能电池组包括通过汇流条并联连接相邻的太阳能电池串,所述太阳能电池串包括通过互联条依次串联连接相邻所述太阳能电池,所述汇流条穿过所述引线孔;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密封胶层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的步骤中,将汇流条穿过所述引线孔延伸至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封装胶层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之后,且在所述密封胶层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基板之前,在所述引线孔中形成密封填充件。
可选的,所述密封填充件的材料包括丁基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区一侧的部分表面涂敷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为加热状态下的密封胶层,提高了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粘结性,且采用涂胶装置在第一基板的边缘区一侧的部分表面直接涂敷密封胶层,无需较多的中间环节,简化了工艺。设置第二基板之前,所述密封胶层在密封胶层的宽度方向上包括中心区和位于中心区两侧的边缘区,所述中心区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边缘区的上表面,这样避免中心区朝向太阳能电池组一侧的边缘区与太阳能电池组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由于提高了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粘结性,且避免中心区朝向太阳能电池组一侧的边缘区与太阳能电池组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因此使得密封胶层能更好的阻挡第一封装胶层的材料溢出,提高了密封胶层的密封性和绝缘性,更好的阻止水汽和防止漏电进入太阳能电池的内部,既可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全性,也可以降低水汽渗入太阳能电池组件导致太阳能电池功率衰减的几率,延长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中心区相对于所述边缘区朝向所述第一基板凹陷,这样降低了工艺难度。
进一步,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第一基板接触的宽度为所述密封胶层最大宽度的80%-100%,因此密封胶层与第一基板的接触面积较多,所述密封胶层均匀附着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密封胶层的图形稳定,所述涂胶装置可以连续涂敷密封胶层,保证所述密封胶层连续不间断,可以提高在层压之后所述第一基板、太阳能电池组、第一封装胶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粘结性。
进一步,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设置第二封装胶层之前,且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之后,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进行缺陷检测,缺陷检测在设置第二基板之前可以提前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进行缺陷检测,这样操作减少了大量的重复返工工作量,极大提高了返修效率,有利于减少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线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也有利于降低返修成本。
进一步,提供封装框,所述封装框中具有容纳腔;对所述第一基板、太阳能电池组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层压以形成层压结构;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表面形成边框胶;将所述层压结构的边缘区域套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边框胶的材料包括丁基胶。由于丁基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能,且具有较强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过程中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周边涂覆一定厚度的丁基胶,可以提高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水密性,以再次形成保护,使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绝缘性。
进一步,在所述密封胶层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之前,形成引线孔,所述引线孔贯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一封装胶层;在所述密封胶层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的步骤中,将汇流条穿过所述引线孔延伸至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封装胶层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之后,且在所述密封胶层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基板之前,在所述引线孔中形成密封填充件,所述密封填充件的材料包括丁基胶,由于丁基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能,且具有较强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可以有效的阻止水汽通过所述引线孔进入太阳能电池的内部,有利于提高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密封性和绝缘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基板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基板的部分纵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封装后的层压结构的纵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第一基板;102-太阳能电池组;103-第二基板;104-第一封装胶层;105-第二封装胶层;200-密封胶层;W-宽度;T-厚度;L1-距离;L2-距离;K-引线孔;300-密封填充件;100-层压结构;400-封装框;401-边框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结合参考图1与图2,包括:
步骤S1:提供第一基板101,所述第一基板101包括第一区和环绕所述第一区的边缘区;
步骤S2: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102;
步骤S3: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102之后,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01的表面设置第一封装胶层104;
步骤S4: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其中: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同时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边缘区一侧的部分表面涂敷密封胶层200,所述密封胶层200环绕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所述密封胶层在密封胶层的宽度方向上包括中心区和位于中心区两侧的边缘区,所述中心区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边缘区的上表面;
步骤S5:在所述密封胶层200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01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103,完成层叠结构;
步骤S6: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
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边缘区一侧的部分表面涂敷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200为加热状态下的密封胶层,提高了所述密封胶层200与所述第一基板101之间的粘结性,且采用涂胶装置在第一基板101的边缘区一侧的部分表面直接涂敷密封胶层,无需较多的中间环节,在降低了成本的同时简化了工艺。设置所述第二基板103之前,所述密封胶层200在密封胶层的宽度方向上包括中心区和位于中心区两侧的边缘区,所述中心区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边缘区的上表面,这样避免中心区朝向太阳能电池组102一侧的边缘区与太阳能电池组102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由于提高了所述密封胶层200与所述第一基板101之间的粘结性,且避免中心区朝向太阳能电池组102一侧的边缘区与太阳能电池组102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因此使得密封胶层200能更好的阻挡第一封装胶层104的材料溢出,提高了密封胶层200的密封性和绝缘性,更好的阻止水汽和防止漏电进入太阳能电池的内部,既可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全性,也可以降低水汽渗入太阳能电池组件导致太阳能电池功率衰减的几率,延长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区适于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
此时的所述层叠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基板101、太阳能电池组102、第一封装胶层104、所述第二基板103和密封胶层200。
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宽度方向为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101和所述第二基板103的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区相对于所述边缘区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1凹陷,这样降低了工艺难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胶层200的中心区与所述密封胶层200的边缘区齐平。
所述密封胶层200包括中心区、朝向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第一子边缘区和背向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的第二子边缘区。所述第二子边缘区环绕所述密封胶层200的中心区,密封胶层200的中心区环绕密封胶层200的第二子边缘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胶层200与所述第一基板101接触的宽度为所述密封胶层200最大宽度的80%-100%,例如82%;因此密封胶层200与第一基板101的接触面积较多,所述密封胶层均匀附着在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密封胶层的图形稳定,所述涂胶装置可以连续涂敷密封胶层,保证所述密封胶层连续不间断,可以提高在层压之后所述第一基板101、太阳能电池组102、第一封装胶层104和所述第二基板103之间的粘结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胶装置包括供胶桶、供胶管和出胶部,所述供胶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供胶桶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出胶部的进口连通,所述出胶部具有出胶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边缘区一侧的部分表面涂敷密封胶层200前,还包括,对所述涂胶装置进行排气,目的是排出所述涂胶装置中的气泡和空隙,以防止密封胶出胶时出现断胶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供胶桶,两个供胶桶有利于实现连续供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胶口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在涂敷密封胶层的过程中,所述出胶口的长边与涂敷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出胶口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这样设置可以有效控制密封胶层的图形,比如密封胶层的图形的直线度,所述出胶口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所形成的密封胶层更有利于与第一封装胶层和第二封装胶层相互衔接,且形成密封胶层的外观美观,可以灵活调整涂胶的高度更有利于控制出胶量,也有利于控制涂胶的平整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胶口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以包括扁椭圆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胶管包括流通管层和环绕所述流通管层的加热管层,所述流通管层中适于传输密封胶材料,所述加热管层适于对流通管层中的密封胶材料进行加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胶管还包括:环绕所述加热管层的保温管层、以及环绕所述保温管层的防护管层。所述保温管层为多层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管层的材料为耐高温隔热材料,这样可以提高加热效率,减少热量损耗。
所述供胶管中还配置有温度传感器,以便于对所述供胶管中的密封胶材料实现准确的温度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胶部设置有计量泵;所述计量泵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实现监测进胶和出胶的压力,所述计量泵还能够精确控制出胶量,出胶量精度控制在0.5%-1.5%,例如1%。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胶部还可以包括其他具备可通过改变气压大小来控制流量及监控流量功能的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涂敷所述密封胶层的过程中,所述计量泵施压的压强大小为6MPa-25MPa,例如15MPa;若所述计量泵施压的压强小于6MPa,则给密封胶提供的动力过小,实现连续供胶的程度过小;若所述计量泵施压的压强大于25MPa,则给密封胶提供的动力过大,密封胶的流动性程度可能过大,导致不易控制形成所述密封胶的速度,也不易控制形成密封胶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胶口的出胶线速度为100mm/s-500mm/s,例如200mm/s;若所述出胶口的出胶线速度小于100mm/s,则所述出胶口中的密封胶的出胶速度过慢会导致形成的密封胶层的厚度过于厚,在层压过程中容易溢胶,造成资源浪费;;若所述出胶口的出胶线速度大于500mm/s,则所述出胶口中的密封胶的出胶速度过快会导致形成的密封胶层的厚度过于薄,密封胶层的厚度过于薄可能使最终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组处于完全封闭的环境的程度较小,起到阻挡水汽的作用较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涂敷所述密封胶层的过程中,所述出胶口至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距离为0.3mm-2.2mm,例如2.0mm;若所述出胶口至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距离小于0.3mm,则使得所述密封胶层的中心区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边缘区的上表面的程度较小;若所述出胶口至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距离大于2.2mm,则由于重力的影响,形成所述密封胶层的形状不易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二加热单元;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步骤包括:采用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给所述供胶桶进行加热;采用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给所述加热管层进行加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给所述供胶桶加热的温度为100℃-230℃,例如160℃;若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给所述供胶桶加热的温度小于100℃,则对所述供胶桶中的密封胶加热的温度过小,提高所述密封胶的流动性程度较小;若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给所述供胶桶加热的温度大于230℃,则所述密封胶的流动性程度过大,不易控制形成所述密封胶的速度,且温度过大形成所述密封胶层的形状不易控制;若超过密封胶的使用温度,则所述密封胶会发生降解,导致密封胶失效不能起到封装保护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给所述加热管层加热的温度为100℃-230℃,例如160℃;若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给所述加热管层加热的温度小于100℃,则对所述供胶管中的密封胶加热的温度过小,提高所述密封胶的流动性程度较小;若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给所述加热管层加热的温度大于230℃,则所述密封胶的流动性程度过大,不易控制形成所述密封胶的速度,且温度过大形成所述密封胶层的形状不易控制;若超过密封胶的使用温度,则所述密封胶会发生降解,导致密封胶失效不能起到封装保护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第一增压泵。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采用所述第一增压泵给所述供胶桶中的密封胶材料施压,所述第一增压泵施压的压强大小为6MPa-25MPa,例如15MPa;若所述第一增压泵施压的压强小于6MPa,则给密封胶提供的动力过小,实现连续供胶的程度过小;若所述第一增压泵施压的压强大于25MPa,则给密封胶提供的动力过大,密封胶的流动性程度可能过大,导致不易控制形成所述密封胶的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供胶管的管路上的第二中继增压泵。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采用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施压的压强大小为6MPa-25MPa,例如15MPa;若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施压的压强小于6MPa,则给密封胶提供的动力过小,实现连续供胶的程度过小;若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施压的压强大于25MPa,则给密封胶提供的动力过大,密封胶的流动性程度可能过大,导致不易控制形成所述密封胶的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通管层可承受的压强大于所述加热管可承受的压强,所述流通层可承受的压强大小为30MPa-35MPa,例如32MPa;所述加热管可承受的压强大小为6MPa-20MPa,例如10MPa。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第三加热单元。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加热单元对通入所述出胶部中的密封胶材料进加热,所述第三加热单元对所述出胶部中的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温度为100℃-230℃,例如160℃;若所述第三加热单元对所述出胶部中的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温度小于100℃,则对所述出胶部中的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温度过小,提高所述密封胶的流动性程度较小;若所述第三加热单元对所述出胶部中的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温度大于230℃,则所述密封胶的流动性程度过大,不易控制形成所述密封胶的速度,且温度过大形成所述密封胶层的形状不易控制;若超过密封胶的使用温度,则所述密封胶会发生降解,导致密封胶失效不能起到封装保护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第四加热单元,所述第四加热单元适于对通入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中的密封胶材料进加热,所述第四加热单元对通入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中的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温度为100℃-230℃,例如160℃;若所述第四加热单元对通入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中的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温度小于100℃,则对通入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中的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温度过小,提高所述密封胶的流动性程度较小;若所述第四加热单元对通入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中的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温度大于230℃,则所述密封胶的流动性程度过大,不易控制形成所述密封胶的速度,且温度过大形成所述密封胶层的形状不易控制;若超过密封胶的使用温度,则所述密封胶会发生降解,导致密封胶失效不能起到封装保护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102之前,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第一区的表面设置第二封装胶层105;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102的步骤为:在第二封装胶层105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01的一侧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所述层叠结构还包括第二封装胶层105。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的过程中,还包括对所述第二封装胶层105进行层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装胶层104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封装胶层105的宽度差值范围小于2.0mm;所述第一封装胶层104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封装胶层105的宽度差值范围小于1.0mm;所述第一封装胶层104的宽度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的宽度差值范围小于2.0mm;所述第二封装胶层105的宽度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的宽度差值范围小于2.0mm。这样有利于提高所述铺设精度,有利于所述密封胶层的位置稳定性,提高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密封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之前,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封装胶层104的侧壁、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的侧壁、所述第二封装胶层105的侧壁均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具体的,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之前,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封装胶层104的侧壁之间的距离L1为0.1mm-5.0mm,例如2.5mm、3.5mm、4.5mm;若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封装胶层104的侧壁之间的距离L1小于2.0mm,则在层压过程中,所述密封胶层可能溢到所述第一封装胶层上;若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封装胶层104的侧壁之间的距离L1大于5.0mm,则最终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第一封装胶层之间可能会存在空隙容易形成气泡,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外观和耐候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具体的,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之前,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内侧壁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的侧壁之间的距离L1为0.1mm-5.0mm,例如2.5mm、3.5mm、4.5mm;若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内侧壁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的侧壁之间的距离L1大于5.0mm,则最终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之间可能会存在空隙容易形成气泡,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外观和耐候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具体的,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之前,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封装胶层105的侧壁之间的距离L1为0.1mm-5.0mm,例如2.5mm、3.5mm、4.5mm;若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封装胶层105的侧壁之间的距离L1大于5.0mm,则最终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第二封装胶层之间可能会存在空隙容易形成气泡,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外观和耐候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具体的,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之前,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基板10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L2为0.1mm-5.0mm,例如2.5mm、3.5mm、4.5mm;若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基板10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L2小于0.1mm,则层压之后容易溢胶,造成资源浪费且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不美观;若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基板10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L2大于5.0mm,则层压之后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边缘存在空隙,会导致提高对太阳能电池组的密封性和绝缘性的程度较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具体的,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之前,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厚度T为0.5mm-2.0mm,例如1.0mm、1.2mm、1.5mm,若所述密封胶层的厚度小于0.5mm,则密封胶层的厚度过小可能使太阳能电池组处于完全封闭的环境的程度较小,起到阻挡水汽的作用较小;若所述密封胶层的厚度大于2.0mm,则密封胶层的厚度过大,在层压过程中容易溢胶,造成资源浪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具体的,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之前,所述密封胶层200的宽度W为5.0mm-12.0mm,例如6.5mm、7.5mm、8.5mm,若所述密封胶层的宽度小于5.0mm,则所述密封胶层起到阻止环境中的水汽与粉尘穿过所述密封胶层渗入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组的作用较弱;若所述密封胶层的宽度大于12.0mm,则密封胶层的宽度过大,则在层压时可能导致所述密封胶层溢出,造成浪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胶层200包括丁基胶。所述丁基胶的材料包括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所述丁基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气密性和水密性。所述丁基胶中的丁基橡胶分子链中侧甲基陈列密集,限制了聚合物分子的热活动,因而所述丁基胶的透气率低,气密性好。所述丁基胶对空气的透过率仅为天然橡胶的1/7,丁苯橡胶的1/5,所述丁基胶对蒸汽的透过率为天然橡胶的1/200,丁苯橡胶的1/140。表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丁基胶与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材料的水汽透过率对比,具体见表1。丁基橡胶的水汽透过率远低于现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材料。
表1
材料 水汽透过率(g/m<sup>2</sup>·d) 测试条件
硅胶 40-50 温度:38℃湿度:100%
POE 3-5 温度:38℃湿度:100%
EPE 7-9 温度:38℃湿度:100%
EVA 25-35 温度:38℃湿度:100%
丁基胶 0.03 温度:23℃湿度:100%
所述丁基胶中的丁基橡胶硫化胶具有优异的耐热不变性,树脂硫化的丁基橡胶运用温度可达150℃∽200℃。因此所述丁基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所述丁基胶中的丁基橡胶分子构造中短少双键且侧链甲基散布密度较大,丁基橡胶分子链空间构造呈螺旋状,因此甲基较多,具有较强的弹性,因此具有优胜的接收震动和冲击能量的特征,在很宽的温度局限内丁基橡胶的回弹特征都不超过20%,因此所述丁基胶的承受机械力的能力较高且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所述丁基胶中的丁基橡胶分子链的高饱和度使之具有很高的耐臭氧性和耐天候老化性,所述丁基胶耐臭氧性和耐天候老化性是丁苯橡胶的10倍。所述丁基胶中的丁基橡胶的高饱和构造使得丁基胶具有较高的化学不变性,丁基橡胶具有优胜的抗腐蚀性,所述丁基胶的电绝缘性和耐电晕性强,体积电阻率比浅显橡胶高10倍∽100倍。所述丁基胶中的丁基橡胶中由于复合了白炭黑作填料,硫黄或不溶性硫黄作硫化剂。物理性能和抗紫外线、耐热老化和耐湿热等性能都有很大的改进。所述丁基胶的水浸透率极低、物理性能和抗紫外线、耐热老化和耐湿热等性能很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包括若干个并联连接的太阳能电池串,所述太阳能电池串包括若干个串联连接的太阳能电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可以为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PERC(发射极及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电池或HJT(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也可以为叠瓦,这里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装胶层104的厚度为0.2mm-1.0mm,例如0.7mm;所述第二封装胶层105的厚度为0.2mm-1.0mm,例如0.7mm;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的厚度为0.10mm-0.20mm,例如0.1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01为单层结构,所述第一基板101的材料包括玻璃;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为多层结构,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层叠的保护层、绝缘层和粘合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粘合层和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粘合层与所述第一封装胶层粘合,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聚偏氟乙烯,所述绝缘层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粘合层的材料包括聚烯烃。所述第一基板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103的材料包括玻璃;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的材料还可以包括其他柔性背板或者可透光的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102之前,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第一区的表面设置第二封装胶层105,所述第二封装胶层105的材料包括乙烯和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如EVA胶膜;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封装胶层的材料还可以包括其他具有粘着性、光学透明性的材料如EPE/POE/PVB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102的步骤为:在第一封装胶层104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01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102;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102之后,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01的表面设置第一封装胶层104,所述第一封装胶层104的材料包括乙烯和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如EVA胶膜;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封装胶层的材料还可以包括其他具有粘着性、光学透明性的材料如EPE/POE/PVB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基板101、太阳能电池组102、第一封装胶层104和所述第二基板103进行层压的过程中,还对所述第一封装胶层104和所述第二封装胶层105进行层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的参数包括:层压的温度为130℃-150℃,例如140℃;若层压的温度低于130℃,则提高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交联度不足;若层压的温度高于150℃,则易使所述密封胶层成为流体而流出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其次温度过高也可能影响所述第一基板、太阳能电池组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的参数包括:层压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例如15分钟;若层压时间不足10分钟,则层压的时间不够,可能会导致提高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粘结力的程度较低;若层压时间超过20分钟,则层压的时间过长,则提高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效率降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的参数包括:层压的压强值为-50kPa-0kPa,例如-10kPa;若层压的压强值小于-50kPa,则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中的太阳能电池出现裂片;若层压的压强值大于0kPa,则层压的压力不够,可能会导致提高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粘结力的程度较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的参数包括:层压的真空度为20Pa-200Pa,例如100Pa;若层压的真空度小于20Pa,则抽出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气体不够彻底,容易导致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存在气泡,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外观和耐候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基板101、太阳能电池组102、第一封装胶层104、第二封装胶层105和所述第二基板103进行层压以形成层压结构的设备包括层压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参考图3和图4,在所述密封胶层200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01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103之前,形成引线孔K,所述引线孔K贯穿所述第二基板103和所述第一封装胶层104。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包括通过汇流条并联连接相邻的太阳能电池串,所述太阳能电池串包括通过互联条依次串联连接相邻所述太阳能电池,所述汇流条穿过所述引线孔K。
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密封胶层200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01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103的步骤中,将汇流条穿过所述引线孔K延伸至所述第二基板103背离所述第一封装胶层104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之后,且在所述密封胶层200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01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基板103之前,在所述引线孔K中形成密封填充件3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填充件300的材料包括丁基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填充件的材料还可以包括其他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能以及具有较强的气密性和水密性的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01的表面设置第一封装胶层104之前,且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102之后,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进行缺陷检测。
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102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01的表面设置第二封装胶层105之前,且在所述第一基板101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102之后,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进行缺陷检测,可以在设置第二基板之前提前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进行缺陷检测,这样操作减少了大量的重复返工工作量,极大提高了返修效率,有利于减少人工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线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有利于降低返修成本。
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进行缺陷检测包括:外观形貌检测、隐裂检测和虚焊检测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外观形貌检测为检测所述太阳能电池组是否存在破损,所述隐裂检测为检测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中的太阳能电池是否存在裂片,所述虚焊检测为检测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中的太阳能电池与焊带之间是否存在虚焊。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进行所述外观形貌检测时,检测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组的外观存在破损,例如所述太阳能电池组存在破损,则需更换新的太阳能电池组直至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检验合格。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进行所述隐裂检测时,检测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中的太阳能电池存在裂片,则需对存在裂片的太阳能电池组进行返修,直至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检验合格。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进行所述虚焊检测时,检测到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中的太阳能电池与焊带之间存在虚焊,则需对存在虚焊的太阳能电池与焊带之间存在虚焊位置重新焊接,直至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检验合格。
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返工率为15%-20%,需要大量人力进行返修作业;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可以减少大量的重复返工工作量,极大提高返修效率,可以减少1-2人操作员工,降低人工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参考图5,还包括:提供封装框400,所述封装框400中具有容纳腔;对所述第一基板101、太阳能电池组102、第一封装胶层104和所述第二基板103进行层压以形成层压结构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框400包括合金铝边框。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封装框还可以包括可起到密封作用的其他材料的封装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层叠结构完成层压形成层压结构后: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表面形成边框胶401;将所述层压结构100的边缘区域套在所述容纳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胶401的材料包括丁基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边框胶的材料还可以包括其他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能以及具有较强的气密性和水密性的材料。
由于丁基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能,且具有较强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可以有效的阻止水汽通过所述引线孔进入太阳能电池的内部,有利于提高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密封性和绝缘性,既可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全性,也有利于降低水汽渗入太阳能电池组件导致太阳能电池功率衰减,避免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降低,有利于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区和环绕所述第一区的边缘区;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之后,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设置第一封装胶层;
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其中: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同时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区一侧的部分表面涂敷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环绕所述太阳能电池组,所述密封胶层在密封胶层的宽度方向上包括中心区和位于中心区两侧的边缘区,所述中心区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边缘区的上表面;
在所述密封胶层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完成层叠结构;
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相对于所述边缘区朝向所述第一基板凹陷;
优选的,所述密封胶层与所述第一基板接触的宽度为所述密封胶层最大宽度的8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装置包括供胶桶、供胶管和出胶部,所述供胶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供胶桶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出胶部的进口连通,所述出胶部具有出胶口;
所述供胶管包括流通管层和环绕所述流通管层的加热管层,所述流通管层中适于传输密封胶材料,所述加热管层适于对流通管层中的密封胶材料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出胶口的横截面形状包括长方形,在涂敷密封胶层的过程中,所述出胶口的长边与涂敷移动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供胶管还包括:环绕所述加热管层的保温管层、以及环绕所述保温管层的防护管层;
优选的,所述出胶部设置有计量泵;所述在涂敷所述密封胶层的过程中,所述计量泵施压的压强大小为6MPa-25MPa;
优选的,所述出胶口的出胶线速度为100mm/s-500mm/s;
优选的,在涂敷所述密封胶层的过程中,所述出胶口至所述第一基板之间的距离为0.3mm-2.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二加热单元;
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步骤包括:采用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给所述供胶桶进行加热;采用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给所述加热管层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单元给所述供胶桶加热的温度为100℃-230℃;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单元给所述加热管层加热的温度为100℃-230℃;
优选的,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第一增压泵;在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采用所述第一增压泵给所述供胶桶中的密封胶材料施压,所述第一增压泵施压的压强大小为6MPa-25MPa;
优选的,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供胶管的管路上的第二中继增压泵;在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采用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施压的压强大小为6MPa-25MPa;
优选的,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第三加热单元;在采用涂胶装置对密封胶材料加热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加热单元对通入所述出胶部中的密封胶材料进加热,所述第三加热单元对所述出胶部中的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温度为100℃-230℃;
优选的,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第四加热单元,所述第四加热单元适于对通入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中的密封胶材料进加热,所述第四加热单元对通入所述第二中继增压泵中的密封胶材料加热的温度为100℃-23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之前,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表面设置第二封装胶层;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的步骤为:在第二封装胶层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组,所述层叠结构还包括第二封装胶层;
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的过程中,还包括对所述第二封装胶层进行层压;
优选的,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之前,所述密封胶层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封装胶层的侧壁、所述太阳能电池组的侧壁、所述第二封装胶层的侧壁均间隔设置;
优选的,间隔设置的距离为0.1mm-5.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之前,所述密封胶层的厚度为0.5mm-2.0mm,所述密封胶层的宽度为5mm-12mm;
优选的,所述密封胶层的材料包括丁基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层叠结构进行层压的参数包括:温度为130℃-150℃,层压时间为10分钟-20分钟,层压的压强值为-50kPa-0kPa;采用的层压机的腔室内的真空度为30Pa-200Pa。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封装框,所述封装框中具有容纳腔;对所述第一基板、太阳能电池组、第一封装胶层、第二封装胶层和所述第二基板进行层压以形成层压结构;
在所述层叠结构完成层压形成层压结构后: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表面形成边框胶;将所述层压结构的边缘区域套在所述容纳腔中;
优选的,所述边框胶的材料包括丁基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设置第一封装胶层之前,且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之后,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进行缺陷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胶层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之前,形成引线孔,所述引线孔贯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一封装胶层;
所述太阳能电池组包括通过汇流条并联连接相邻的太阳能电池串,所述太阳能电池串包括通过互联条依次串联连接相邻所述太阳能电池,所述汇流条穿过所述引线孔;
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密封胶层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基板的步骤中,将汇流条穿过所述引线孔延伸至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封装胶层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区的一侧设置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之后,且在所述密封胶层和所述太阳能电池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基板之前,在所述引线孔中形成密封填充件;
优选的,所述密封填充件的材料包括丁基胶。
CN202210484042.1A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843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4042.1A CN114843371A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PCT/CN2023/084852 WO2023207494A1 (zh) 2022-04-28 2023-03-29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EP23794929.2A EP4350785A1 (en) 2022-04-28 2023-03-29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4042.1A CN114843371A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3371A true CN114843371A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68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84042.1A Pending CN114843371A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50785A1 (zh)
CN (1) CN114843371A (zh)
WO (1) WO202320749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5865A (zh) * 2023-06-21 2023-09-29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WO2023207494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17080307A (zh) * 2023-08-31 2023-11-17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6894A (en) * 1985-01-14 1986-10-14 Nordson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hot melt hose unit and gun
CN103474507A (zh) * 2012-05-29 2013-12-25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
US20150011039A1 (en) * 2013-07-04 2015-01-08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Manufacture of solar cell module
CN209561462U (zh) * 2019-04-03 2019-10-29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网印封胶结构
CN112038431A (zh) * 2020-08-14 2020-12-04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封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4359A (ja) * 1999-04-21 2000-11-02 Sekisui Chem Co Ltd 光熱ハイブリッド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203659888U (zh) * 2013-10-31 2014-06-18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双玻密封组件及封装专用工装
CN105322040A (zh) * 2015-07-21 2016-02-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的工艺制备方法
CN205701301U (zh) * 2016-04-18 2016-11-23 大连华工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涂胶嘴旋转的涂胶头
CN114843371A (zh) * 2022-04-28 2022-08-02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6894A (en) * 1985-01-14 1986-10-14 Nordson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hot melt hose unit and gun
CN103474507A (zh) * 2012-05-29 2013-12-25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
US20150011039A1 (en) * 2013-07-04 2015-01-08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Manufacture of solar cell module
CN209561462U (zh) * 2019-04-03 2019-10-29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网印封胶结构
CN112038431A (zh) * 2020-08-14 2020-12-04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封装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7494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16825865A (zh) * 2023-06-21 2023-09-29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17080307A (zh) * 2023-08-31 2023-11-17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17080307B (zh) * 2023-08-31 2024-04-26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50785A1 (en) 2024-04-10
WO2023207494A1 (zh)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43371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JP5411225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20090159117A1 (en) Hot melt sealant containing desiccant for use in photovoltaic modules
KR101202503B1 (ko) 진공 단열 패널용 심재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RU2427766C2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х солнечных панелей фот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и теплового типа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ая солнечная панель
US20100101647A1 (en) Non-autoclave laminatio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modules
CN104779324A (zh) 一种用于双面玻璃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串组的封装方法
JP2012099818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709365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33320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photovoltaic module structure
JP2012518908A (ja) 改良型光発電モジュール構造体および封入体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4843370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方法
US20230275171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6902970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114023836A (zh) 光伏组件及其制作工艺
KR101285408B1 (ko) 포켓타입의 태양광발전용 백시트를 구비한 태양광발전용 모듈
CN116825865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17080307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
CN217214734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1435687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21754463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5305028B (zh) 光伏屋面用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光伏屋面施工结构
CN109904100B (zh) 光伏组件层压室、层压设备及层压方法
JPS615583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ユ−ル
CN217077465U (zh) 封装胶膜及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n Changjiang

Inventor after: Cao Kaiyin

Inventor before: Lin Changjiang

Inventor before: Cao Kaiyin

Inventor before: Xu Jian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