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0902A - 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0902A
CN114840902A CN202210558143.9A CN202210558143A CN114840902A CN 114840902 A CN114840902 A CN 114840902A CN 202210558143 A CN202210558143 A CN 202210558143A CN 114840902 A CN114840902 A CN 114840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length
marking line
marking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581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40902B (zh
Inventor
刘纪超
马钊
仝子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581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09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0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0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40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0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基于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基于对象信息和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基于对象信息、标记线长度、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求人为在立体钢筋网笼模型中绘制标记线,导致的耗时长、效率低及准确性差的缺陷,实现快速、精准的绘制标记线。

Description

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建筑逐步发展,自动化生产加工装备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中,钢筋生产加工装备的生产形式从平面的钢筋网片升级为立体钢筋网笼。
在此背景下,需要预先利用设计软件构建立体钢筋网笼模型,再通过人工基于钢筋的生成规则,在立体钢筋网笼模型中绘制能够表示钢筋的标记线,整个过程耗时较长、效率较低,并且,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求人为在立体钢筋网笼模型中绘制标记线,导致的耗时长、效率低及准确性差的缺陷,实现快速、精准的绘制标记线。
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
基于所述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
基于所述对象信息和所述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
基于所述对象信息、所述标记线长度、所述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所述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第一绘制区域;
所述对象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的区域长度和区域宽度;
所述基于所述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包括:
确定所述区域长度与所述区域宽度的比值;
当确定所述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确定所述标记线类型为直行标记线和弯行标记线;
当确定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确定所述标记线类型为所述弯行标记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所述目标对象还包括:第二绘制区域,所述第二绘制区域大于所述第一绘制区域,所述第一绘制区域位于所述第二绘制区域内;
所述对象信息还包括:距离长度,所述距离长度包括:在二维平面中,所述第一绘制区域在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以及所述第一绘制区域在竖直方向与所述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
所述基于所述对象信息和所述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区域长度,确定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的区域高度;
基于所述区域高度,确定所述标记线的标记线宽度;
所述基于所述对象信息和所述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包括:
当所述标记线类型为所述直行标记线时,基于所述区域长度和第二预设值,确定直行标记线长度,和/或,基于所述区域宽度和所述第二预设值,确定所述直行标记线长度;
当所述标记线类型为所述弯行标记线时,基于所述区域长度、所述距离长度、所述区域高度、所述标记线宽度和第三预设值,确定弯行标记线长度,和/或,基于所述区域宽度、所述距离长度、所述区域高度、所述标记线宽度和所述第三预设值,确定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所述基于所述对象信息、所述标记线长度、所述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所述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包括:
当确定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确定所述区域长度和所述区域宽度的较小值和较大值;基于所述较大值对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绘制长度为所述直行标记线长度的直行标记线;基于所述较小值对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绘制长度为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当确定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基于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绘制长度为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所述在所述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包括:
当确定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基于第一预设间隔和所述较大值对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绘制第一条绘制长度为所述直行标记线长度的直行标记线;基于第二预设间隔和所述较大值对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依次绘制长度为所述直行标记线长度的直行标记线;基于所述第一预设间隔和所述较小值对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绘制第一条绘制长度为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基于所述第二预设间隔和所述较小值对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依次绘制长度为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当确定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基于第三预设间隔,分别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绘制第一条绘制长度为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基于第四预设间隔分别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依次绘制长度为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所述基于所述区域长度,确定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的区域高度,包括:
基于预先设置的区域高度确定策略,确定所述区域长度对应的区域高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所述基于所述区域高度,确定所述标记线的标记线宽度,包括:
基于预先设置的区域高度与标记线宽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区域高度的所述标记线宽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象信息和所述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
绘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象信息、所述标记线长度、所述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所述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基于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基于对象信息和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基于对象信息、标记线长度、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可见,本发明通过获取得到的对象信息和标记线生成策略,便可以自动的按照标记线长度和标记线类型进行标记线的绘制,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了人工成本,并且,整个过程效率高、精准度高,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绘制标记线,产生的耗时长、效率低及准确性差的问题,实现了快速、精准的绘制标记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展示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展示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展示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展示示意图之四;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展示示意图之五;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展示示意图之六;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展示示意图之七;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展示示意图之八;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展示示意图之九;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展示示意图之十;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展示示意图之十一;
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的展示示意图之十二;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14描述本发明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
为了能够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对楼板钢筋笼的示意图进行展示,以方便理解。
如图1所示,钢筋笼包括支座钢筋1和楼板底筋2。在图1中为了能够形象的展示钢筋笼的应用场景,还展示了混凝土楼板3和楼板支座4,其中,楼板支座4包括梁和墙。其中,图1为二维示意图。
如图2所示,通过三维示意图展示钢筋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在服务器中,也可以应用在智能终端中。下面以该方法应用在服务器中为例进行说明,但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为举例说明,并不用于对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实施例中的具体例子,也不用于对保护范围进行限定,之后不再一一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如图3所示:
步骤301,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
具体的,目标对象包括第一绘制区域和第二绘制区域,第二绘制区域大于第一绘制区域,第一绘制区域位于第二绘制区域内。
其中,第一绘制区域为混凝土楼板3对应的绘制区域,第二绘制区域为楼板支座4对应的绘制区域。在物理层面,目标对象包括混凝土楼板3和楼板支座4。
具体的,通过识别混凝土楼板3对应的楼板混凝土模型的水平投影轮廓,得到第一绘制区域,该楼板混凝土模型为预先基于混凝土楼板3构建的三维模型。通过识别楼板支座4对应的四周支座模型的内轮廓,得到第二绘制区域,该四周支座模型为预先基于楼板支座4构建的三维模型。
具体的,也可以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目标对象的轮廓信息,得到目标对象。
具体的,在得到目标对象时,同时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
其中,对象信息包括:第一绘制区域的区域长度、区域宽度和区域高度。其中,对象信息还包括:距离长度,距离长度包括:在二维平面中,第一绘制区域在水平方向与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以及第一绘制区域在竖直方向与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
具体的,通过图4进行目标对象的展示。其中,区域长度通过字母a表示,区域宽度通过字母b表示,距离长度通过字母c表示。由于图4为二维示意图,未显示出区域高度。其中,区域高度通过字母h表示。
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为后续精准的绘制标记线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基础。
步骤302,基于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由于目标对象的楼板类型不同,则对应的标记线类型也不同,因此,在得到对象信息之后,需要确定标记线的类型,具体实现如下所示:
确定区域长度与区域宽度的比值;当确定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确定标记线类型为直行标记线和弯行标记线;当确定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确定标记线类型为弯行标记线。
下面以第一预设值为3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具体的,当确定比值大于3时,确定楼板类型为单向板,单向板两面出筋,因此,标记线类型为直行标记线和弯行标记线,其中,直行标记线对应单向板的未出筋方向,弯行标记线对应单向板的出筋方向。当确定比值小于或等于3时,确定楼板类型为双向板,双向板四面出筋,因此,标记线类型为弯行标记线。具体的出筋示意图参见图5。图5中的①为单向板的双向出筋,图5中的②为双向板的四面出筋。
其中,标记线类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6中的①为直行标记线,图6中的②和③为弯行标记线。其中,在实际绘制过程中,用户根据自身喜好选择②和③中的任意一种弯行标记线即可。
本发明通过对象信息,确定楼板类型,并确定与之对应的标记线类型,为后续精准的绘制标记线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基础。
步骤303,基于对象信息和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区域高度表示混凝土楼板3的厚度,即,混凝土楼板3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通过预先设置的区域高度确定策略,确定区域长度对应的区域高度。
具体的,区域高度确定策略可以为:当确定楼板类型为单向板时,h大于或等于1/30*a,且,h大于或等于预设高度值;当确定楼板类型为双向板时,h大于或等于1/35*a,且,h大于或等于预设高度值。例如,预设高度值为90mm。
因此,基于区域长度和楼板类型,结合区域高度确定策略,则可以得到区域高度。
具体的,区域高度确定策略还可以为:当确定标记线类型为直行标记线和弯行标记线时,h大于或等于1/30*a,且,h大于或等于预设高度值;当确定标记线类型为弯行标记线时,h大于或等于1/35*a,且,h大于或等于预设高度值。
因此,基于区域长度和标记线类型,结合区域高度确定策略,则可以得到区域高度。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得到区域高度之后,基于区域高度确定标记线的标记线宽度,具体实现如下所示:
基于预先设置的区域高度与标记线宽度的对应关系,确定区域高度对应的标记线宽度。
其中,通过字母d表示标记线宽度。
例如,当h小于100mm时,d为6mm-8mm中的任一项;当h属于100mm-150mm时,d为8mm-12mm;当h大于150mm时,d为12mm-16mm。
当得到h后,根据对应关系,确定了d的所属范围后,可以将所属范围中的最小值作为最终的d,也可以从所述范围中随机确定d。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得到对象信息和标记线类型之后,基于对象信息和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的具体实现如下所示:
当标记线类型为直行标记线时,基于区域长度和第二预设值,确定直行标记线长度,和/或,基于区域宽度和第二预设值,确定直行标记线长度;当标记线类型为弯行标记线时,基于区域长度、距离长度、区域高度、标记线宽度和第三预设值,确定弯行标记线长度,和/或,基于区域宽度、距离长度、区域高度、标记线宽度和第三预设值,确定弯行标记线长度。
其中,通过字母L表示标记线长度。
具体的,当标记线类型为直行标记线时,楼板类型为单向板,单向板的出筋方向与单向板的区域长度和区域宽度中的较大值对应的边一致。下面,以区域长度大于区域宽度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L=a-30,其中,30=15+15,其中,15mm指钢筋外表面混凝土的最小保护厚度,其中,30mm为第二预设值。其中,e表示第二预设间隔。
当区域长度小于区域宽度时,L=b-30,其中,30=15+15。
具体的,当标记线类型为直行标记线,且,区域长度大于区域宽度时,将区域长度代入L=a-30,得到标记线长度。当标记线类型为直行标记线,且,区域长度小于区域宽度时,将区域宽度代入L=b-30,得到标记线长度。
其中,当楼板类型为单向板时,出筋方向通过直行标记线进行标记线的绘制,其未出筋方向通过弯行标记线进行标记线的绘制。当楼板类型为双向板时,采用弯行标记线进行标记线的绘制。
其中,当楼板类型为双向板时,区域长度对应的方向采用基于区域长度、区域高度、距离长度和标记线宽度,确定的标记线总长度进行弯行标记线的绘制,区域宽度对应的方向采用基于区域宽度、区域高度、距离长度和标记线宽度,确定的标记线总长度进行弯行标记线的绘制。
具体的,通过图6可以看到弯行标记线包括:180度弯折标记线和180度圆弧标记线。
具体的,在确定标记线类型后,根据区域长度、区域宽度、区域高度、距离长度和标记线宽度,确定标记线总长度,根据部分长度确定策略,确定分段长度或分段点,进而,基于确定的标记线总长度和分段长度绘制弯折标记线,和/或,基于确定的标记线总长度和分段点绘制弯折标记线。
当标记线类型为弯行标记线,且,弯行标记线为180度弯折标记线时,以区域长度对应的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基于区域长度、区域宽度、区域高度、距离长度和标记线宽度,确定楼板上部钢筋搭建长度L1,楼板伸入支座水平段长度L2,钢筋弯折段长度L3和钢筋竖向段长度L4;基于L1、L2、L3和L4确定L。通过第一计算公式,推导L的第二计算公式。
第一计算公式见公式(1):
L=a+2*L1+2*L4+4*L2+4*L3 (1)
其中,L1=1/3a
L2=1/2c+d
L3=5/4πd
L4=h-(15+d+d+1/2d+1/2d+d+15)=h-(30+4d)
将L1、L2、L3和L4代入第一计算公式,得到
L=a+2*1/3a+2*[h-(30+4d)]+4*(1/2c+d)+4*(5/4πd)
简化后,L=2h+5/3a+2c+(5π-4)d-60
因此,得到L的第二计算公式为L=2h+5/3a+2c+(5π-4)d-60。
通过图8和上述推导过程,可以得到上述为站在区域长度的角度推导L的计算方式,而站在区域宽度的角度与上述推导过程相同。因此,可以得到站在区域宽度的角度的L的第二计算公式为:L=2h+5/3b+2c+(5π-4)d-60。
另外,通过上述推导过程,得到的第二计算公式均为c在第一绘制区域在水平方向与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以及第一绘制区域在竖直方向与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均相同的情况下得到的。但是,第一绘制区域在水平方向与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以及第一绘制区域在竖直方向与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并不一定相同。具体的,将区域长度、距离长度和标记线宽度输入与区域长度对应的第二计算公式,得到L,以及将区域宽度、距离长度和标记线宽度输入与区域宽度对应的第二计算公式,得到L。
当标记线类型为弯行标记线,且,弯行标记线为180度圆弧标记线时,以区域长度对应的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基于区域长度、区域宽度、区域高度、距离长度和标记线宽度,确定楼板上部钢筋搭建长度L1,楼板伸入支座水平段长度L2,钢筋圆弧段长度L5和钢筋垂直距离L6;基于L1、L2、L5和L6确定L。通过第三计算公式,推导L的第四计算公式。
第三计算公式见公式(2):
L=a+2*L1+4*L2+2*L5 (2)
其中:
L1=1/3a
L2=1/2c
L5=1/2πL5
L6=h-30-4d
将L1、L2、L5和L6代入第一计算公式,得到
L=a+2*1/3a+4*1/2c+2*[1/2π*(h-30-4d)]
简化后,L=5/3a+2c+π(h-30-4d)
因此,得到L的第四计算公式为L=5/3a+2c+π(h-30-4d)。
通过图9和上述推导过程,可以得到上述为站在区域长度的角度推导L的计算方式,而站在区域宽度的角度与上述推导过程相同。因此,可以得到站在区域宽度的角度的L第四计算公式为:L=5/3b+2c+π(h-30-4d)。
另外,通过上述推导过程,得到的第二计算公式均为c在第一绘制区域在水平方向与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以及第一绘制区域在竖直方向与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均相同的情况下得到的。但是,第一绘制区域在水平方向与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以及第一绘制区域在竖直方向与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并不一定相同。
具体的,将区域长度、距离长度和标记线宽度输入与区域长度对应的第四计算公式,得到L,以及将区域宽度、距离长度和标记线宽度输入与区域宽度对应的第四计算公式,得到L。
本发明通过预先推导L对应的计算公式,将各个计算参数输入计算公式,得到L,整个过程自动实现,并且快速、精准。
步骤304,基于对象信息、标记线长度、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得到对象信息、标记线长度、标记线类型之后,基于对象信息、标记线长度、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自动绘制标记线,具体实现如下所示:
当确定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确定区域长度和区域宽度的较小值和较大值;基于较大值对应的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绘制长度为直行标记线长度的直行标记线;基于较小值对应的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绘制长度为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确定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确定楼板类型为单向板,因此,需要直行标记线和弯行标记线在目标对象中进行绘制。
基于第一预设间隔和较大值对应的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绘制第一条绘制长度为直行标记线长度的直行标记线;基于第二预设间隔和较大值对应的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依次绘制长度为直行标记线长度的直行标记线;基于第一预设间隔和较小值对应的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绘制第一条绘制长度为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基于第二预设间隔和较大值对应的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依次绘制长度为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具体的,确定第一条直行标记线的位置,和/或,第一条弯行标记线的位置。
下面,以第一条标记线为直行标记线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一:设定混凝土楼板3的外边缘轮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0,0);
步骤二:绘制一条临时直行标记线,使临时直行标记线与混凝土楼板3的外边缘轮廓重叠;
步骤三:平移临时直行标记线,平移距离为f,将平移后对应的位置,绘制直行标记线,即,将临时直行标记线转换为直行标记线。
其中,f=15+1/2d,其中,15mm为钢筋外表面混凝土的最小保护厚度。具体可参见图10。其中,图10中的箭头用于表示再绘制第一条标记线之后,向箭头所指的位置依次绘制标记线,直至铺满整个区域。
无论是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式,还是标记线的类型,均按照上述方式创建第一条标记线。
其中,f即为第一预设间隔和第三预设间隔。
当确定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基于第一绘制区域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绘制长度为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确定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基于第三预设间隔,分别在第一绘制区域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绘制第一条绘制长度为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基于第四预设间隔分别在第一绘制区域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依次绘制长度为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本发明通过在目标对象中绘制与之对应的标记线,便可以直接得的立体钢筋网笼模型,整个过程快速、便捷,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求人为在立体钢筋网笼模型中绘制标记线,导致的耗时长、效率低及准确性差的问题。
下面,通过图11对立体钢筋网笼模型的生成流程进行具体说明:
步骤1101,识别并确定楼板对应的区域范围。
其中,区域范围包括:楼板混凝土模型的水平投影轮廓和四周支座模型的内轮廓。
步骤1102,确定楼板的楼板类型。
步骤1103,确定楼板的厚度。
其中,楼板的厚度即为区域高度h。
步骤1104,基于楼板的厚度,确定楼板钢筋直径。
其中,楼板钢筋直径对应标记线宽度。
步骤1105,确定底座宽度。
其中,底座宽度对应距离长度。
步骤1106,基于区域范围、楼板类型、楼板钢筋直径、底座宽度和距离长度绘制标记线,得到钢筋笼。
具体的,在得到立体钢筋网笼模型之后,根据该模型进行放样生产。放样生产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所示:
基于立体钢筋网模型的模型参数,生成一张钢筋网片,进而对钢筋网片进行弯折,形成同时包含有楼板底筋和支座底筋的整体钢筋笼。下面,通过图12、图13和图14进行说明,其中,图12-14的楼板类型为双向板。其中,模型参数与对象信息对应。
其中,图12表示一张钢筋网片,图13为基于模型参数对钢筋网片进行一次弯折,图14为对进行一次弯折后的钢筋网片进行二次弯折,得到钢筋笼。
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基于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基于对象信息和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基于对象信息、标记线长度、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可见,本发明通过获取得到的对象信息和标记线生成策略,便可以自动的按照标记线长度和标记线类型进行标记线的绘制,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节约了人工成本,并且,整个过程效率高、精准度高,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绘制标记线,产生的耗时长、效率低及准确性差的问题,实现了快速、精准的绘制标记线。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目标对象的绘制装置与上文描述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具体如图15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501,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1502,用于基于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
第二确定模块1503,用于基于对象信息和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
绘制模块1504,用于基于对象信息、标记线长度、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目标对象包括:第一绘制区域;对象信息包括:第一绘制区域的区域长度和区域宽度;第一确定模块1502,具体用于确定区域长度与区域宽度的比值;当确定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确定标记线类型为直行标记线和弯行标记线;当确定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确定标记线类型为弯行标记线。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目标对象还包括:第二绘制区域,第二绘制区域大于第一绘制区域,第一绘制区域位于第二绘制区域内;对象信息还包括:距离长度,距离长度包括:在二维平面中,第一绘制区域在水平方向与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以及第一绘制区域在竖直方向与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第二确定模块1503,还用于基于区域长度,确定第一绘制区域的区域高度;基于区域高度,确定标记线的标记线宽度;第二确定模块1503,具体用于当标记线类型为直行标记线时,基于区域长度和第二预设值,确定直行标记线长度,和/或,基于区域宽度和第二预设值,确定直行标记线长度;当标记线类型为弯行标记线时,基于区域长度、距离长度、区域高度、标记线宽度和第三预设值,确定弯行标记线长度,和/或,基于区域宽度、距离长度、区域高度、标记线宽度和第三预设值,确定弯行标记线长度。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绘制模块1504,具体用于当确定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确定区域长度和区域宽度的较小值和较大值;基于较大值对应的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绘制长度为直行标记线长度的直行标记线;基于较小值对应的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绘制长度为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当确定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基于第一绘制区域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绘制长度为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绘制模块1504,具体用于当确定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基于第一预设间隔和较大值对应的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绘制第一条绘制长度为直行标记线长度的直行标记线;基于第二预设间隔和较大值对应的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依次绘制长度为直行标记线长度的直行标记线;基于第一预设间隔和较小值对应的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绘制第一条绘制长度为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基于第二预设间隔和较小值对应的方向,在第一绘制区域,依次绘制长度为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当确定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基于第三预设间隔,分别在第一绘制区域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绘制第一条绘制长度为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基于第四预设间隔分别在第一绘制区域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依次绘制长度为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1503,还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区域高度确定策略,确定区域长度对应的区域高度。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1503,还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区域高度与标记线宽度的对应关系,确定区域高度的标记线宽度。
图16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16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1602、存储器(memory)1603和通信总线1604,其中,处理器1601,通信接口1602,存储器1603通过通信总线1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1601可以调用存储器16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基于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基于对象信息和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基于对象信息、标记线长度、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160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所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基于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基于对象信息和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基于对象信息、标记线长度、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基于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基于对象信息和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基于对象信息、标记线长度、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
基于所述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
基于所述对象信息和所述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
基于所述对象信息、所述标记线长度、所述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所述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包括:第一绘制区域;
所述对象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的区域长度和区域宽度;
所述基于所述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包括:
确定所述区域长度与所述区域宽度的比值;
当确定所述比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确定所述标记线类型为直行标记线和弯行标记线;
当确定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确定所述标记线类型为所述弯行标记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对象还包括:第二绘制区域,所述第二绘制区域大于所述第一绘制区域,所述第一绘制区域位于所述第二绘制区域内;
所述对象信息还包括:距离长度,所述距离长度包括:在二维平面中,所述第一绘制区域在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以及所述第一绘制区域在竖直方向与所述第二绘制区域的距离差;
所述基于所述对象信息和所述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区域长度,确定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的区域高度;
基于所述区域高度,确定所述标记线的标记线宽度;
所述基于所述对象信息和所述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包括:
当所述标记线类型为所述直行标记线时,基于所述区域长度和第二预设值,确定直行标记线长度,和/或,基于所述区域宽度和所述第二预设值,确定所述直行标记线长度;
当所述标记线类型为所述弯行标记线时,基于所述区域长度、所述距离长度、所述区域高度、所述标记线宽度和第三预设值,确定弯行标记线长度,和/或,基于所述区域宽度、所述距离长度、所述区域高度、所述标记线宽度和所述第三预设值,确定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对象信息、所述标记线长度、所述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所述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包括:
当确定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确定所述区域长度和所述区域宽度的较小值和较大值;基于所述较大值对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绘制长度为所述直行标记线长度的直行标记线;基于所述较小值对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绘制长度为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当确定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基于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绘制长度为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包括:
当确定所述比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基于第一预设间隔和所述较大值对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绘制第一条绘制长度为所述直行标记线长度的直行标记线;基于第二预设间隔和所述较大值对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依次绘制长度为所述直行标记线长度的直行标记线;基于所述第一预设间隔和所述较小值对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绘制第一条绘制长度为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基于所述第二预设间隔和所述较小值对应的方向,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依次绘制长度为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当确定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基于第三预设间隔,分别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绘制第一条绘制长度为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基于第四预设间隔分别在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依次绘制长度为所述弯行标记线长度的弯行标记线。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区域长度,确定所述第一绘制区域的区域高度,包括:
基于预先设置的区域高度确定策略,确定所述区域长度对应的区域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区域高度,确定所述标记线的标记线宽度,包括:
基于预先设置的区域高度与标记线宽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区域高度的所述标记线宽度。
8.一种目标对象的绘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对象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象信息,确定标记线类型;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象信息和所述标记线类型,确定标记线长度;
绘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象信息、所述标记线长度、所述标记线类型和标记线生成策略,在所述目标对象中绘制标记线。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
CN202210558143.9A 2022-05-19 2022-05-19 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8409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8143.9A CN114840902B (zh) 2022-05-19 2022-05-19 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8143.9A CN114840902B (zh) 2022-05-19 2022-05-19 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0902A true CN114840902A (zh) 2022-08-02
CN114840902B CN114840902B (zh) 2023-03-24

Family

ID=82572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58143.9A Active CN114840902B (zh) 2022-05-19 2022-05-19 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4090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2929A (zh) * 2018-12-13 2019-04-05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书的标记线绘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033507A (zh) * 2019-04-08 2019-07-1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模型贴图的内描线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97628A (zh) * 2020-07-24 2020-08-28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模型标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052864A (zh) * 2020-10-20 2020-12-0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绘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59052A (zh) * 2021-04-27 2021-07-23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受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破坏模式识别方法
CN114202554A (zh) * 2020-08-28 2022-03-18 曰轮法寺 标记生成、模型训练、标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359226A (zh) * 2022-01-05 2022-04-15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分层叠加和区域增长的三维模型组可视面积提取方法
CN114445579A (zh) * 2020-10-30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体标注信息呈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2929A (zh) * 2018-12-13 2019-04-05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电子书的标记线绘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033507A (zh) * 2019-04-08 2019-07-19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模型贴图的内描线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97628A (zh) * 2020-07-24 2020-08-28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模型标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202554A (zh) * 2020-08-28 2022-03-18 曰轮法寺 标记生成、模型训练、标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052864A (zh) * 2020-10-20 2020-12-0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绘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45579A (zh) * 2020-10-30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物体标注信息呈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59052A (zh) * 2021-04-27 2021-07-23 中国矿业大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受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破坏模式识别方法
CN114359226A (zh) * 2022-01-05 2022-04-15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分层叠加和区域增长的三维模型组可视面积提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轶泽 等: ""基于Python的BIM参数化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研究与应用"", 《四川建筑》 *
孙勇: ""钢筋下料长度的精确计算分析方法"", 《中州建设》 *
陈光 等: ""装配式建筑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的思考与应用"",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0902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79682B (zh) 施工钢筋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48914B (zh) 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0188458A (zh) 一种基于bim的构件模型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538907B (zh) 一种具有曲面造型的建筑物混凝土顶面的建造方法
CN114840902B (zh) 目标对象的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7809A (zh) 一种建筑模型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821860B (zh) 在钢筋图元上确定断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48540A (zh) 基于建筑工程算量模型的墙柱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091159A (zh) 预留预埋件的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09684739A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参数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699452A (zh) 一种提高大面积地坪平整度的施工方法
CN114529686B (zh) 建筑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648546B (zh) 建筑排布方案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19027A (zh) Bim模型中的构件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49436B (zh) 楼板间的板缝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81292A (zh) 一种二维图像的三维标注方法及装置
CN114444185A (zh) 原位标注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297751A (zh) Bim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61240A (zh) 二次构件的算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34937A (zh) 设计模型转换为算量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237977B (zh) 一种cad图纸的区域划分方法及系统
CN117407964B (zh) 基于二三维交互的明挖隧道基坑bim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15860440B (zh) 多功能移动储能车部署方案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104705B (zh) 预制构件现浇节点的竖向钢筋自动绘制方法、装置
CN111862322A (zh) 一种拱轴线提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