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8009B - 一种高温高压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高压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8009B
CN114838009B CN202210592163.8A CN202210592163A CN114838009B CN 114838009 B CN114838009 B CN 114838009B CN 202210592163 A CN202210592163 A CN 202210592163A CN 114838009 B CN114838009 B CN 114838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ump
liquid
shaped baffl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21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8009A (zh
Inventor
姚文彪
王英杰
沈新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ngfeng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engfeng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engfeng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engfeng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21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8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8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8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8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8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9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6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F04D29/5893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heat insulation or cond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7/00Pumps adapted for handling specific fluids, e.g. by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for pumps or pump parts
    • F04D7/02Pumps adapted for handling specific fluids, e.g. by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for pumps or pump parts of centrifugal type
    • F04D7/06Pumps adapted for handling specific fluids, e.g. by 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for pumps or pump parts of centrifugal type the fluids being hot or corrosive, e.g. liquid met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离心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高压泵,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泵轴的上端,泵轴的下端伸入泵筒内,其上固定有若干叶轮且其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泵筒包括下端的叶轮室和上端的除气室,除气室包括除气室本体,除气室本体的上端固定有拱形顶,拱形顶上设有排气管,排气管靠近拱形顶的一端内壁上固定有风机,其远离拱形顶的一端上固定有自动排气阀,除气室本体的下端内壁上固定有冷却罩的下端,冷却罩的上端固定在第一轴承的外壁上,第一轴承与泵轴转动连接,冷却罩内开设有空腔,空腔上连通有冷却液供给机构和冷却液回收机构,防止对高温高压泵的汽蚀,同时也防止了被汽化的介质侵入电机的内部对电机造成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高压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高压泵。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高温高压泵的用途越来越广,目前主要应用于核电、大型火电、冶金、石油、化工等领域,用于输送各种具有高温高压特征的介质,当该泵在输送高温高压介质的时候,高温高压介质的热量会传输给电机,使得电机也长期处于一种高热的环境中,这样很容易使电机受热烧毁,对于这个问题,目前采用的措施是在电机内部通入高压冷却介质来对电机的内部进行冷却,保证电机的正常使用不被烧毁,这个问题已被现有技术所解决,另一方面该泵在输送高温高压介质的时候,其内的叶轮就会高速旋转,在这个过程中泵腔内的介质部分就会被汽化,被汽化的介质也是高温高压的,被汽化后的介质就会向上冲,其会对泵腔的顶壁、泵轴及机械密封轴等进行汽蚀,更有甚者被汽化后的介质会通过泵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和机械轴密封件(因为机械轴密封件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密封性)侵入电机内部造成电机损坏,所以对于高温高压泵防止被汽蚀的问题亟待解决,申请号为CN202110915097.9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泵,通过在泵腔内设置密封空腔,并向其内通入高压低温介质来实现降温的效果,虽然可以起到冷却的效果,但是对于被汽化了的介质对泵腔及电机的汽蚀问题还是无法解决,为了保证此类泵长期无故障运行,提高泵的可靠性,有必要改进原有电泵的结构。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高压泵,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高温高压泵通过在泵筒内设置除气室,能够将绝大部分被汽化的介质冷却液化,使其回至叶轮室中,阻止被汽化的介质向上冲击对泵腔的顶壁、泵轴及机械密封轴造成汽蚀,同时也防止了被汽化的介质侵入电机的内部对电机造成损害,很好地保护了电机,另外也起到了很好的隔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机的温度,避免电机过热烧毁。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高压泵,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泵轴的上端,泵轴的下端伸入泵筒内,其上固定有若干叶轮且其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泵筒包括下端的叶轮室和上端的除气室,除气室包括除气室本体,除气室本体的上端固定有拱形顶,拱形顶上设有排气管,排气管靠近拱形顶的一端内壁上固定有风机,其远离拱形顶的一端上固定有自动排气阀,除气室本体的下端内壁上固定有冷却罩的下端,冷却罩的上端固定在第一轴承的外壁上,第一轴承与泵轴转动连接,冷却罩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上连通有冷却液供给机构和冷却液回收机构。
优选的,冷却罩的顶部设置成由中间向两侧倾斜状。
优选的,冷却液供给机构包括进液管,进液管的一端连通有空腔的下端,其另一端连通有储液室,储液室的右侧固定有第一固定箱,进液管上连接有第一抽液泵,第一抽液泵固定在固定箱内。
优选的,冷却液回收机构包括出液管,出液管的一端连通有空腔的上端,其另一端连通有集液室,集液室的左侧固定有第二固定箱,出液管上连接有第二抽液泵,第二抽液泵固定在第二固定箱内。
优选的,泵轴上固定有碗状挡板,碗状挡板的底部内面固定有加厚板,其顶部延伸至排气管底部开口的上方且与拱形顶的内壁面留有间隙。
优选的,碗状挡板的顶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固定轴,固定轴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滚轮,滚轮与拱形顶的内壁面留有间隙。
优选的,碗状挡板的上方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固定在泵轴上,其外壁上固定有倒伞形挡板的底端,倒伞形挡板的顶端固定在拱形顶的内壁面上。
优选的,泵轴和倒伞形挡板上固定有若干组交错板,交错板包括固定在泵轴上的第一环形板以及固定在倒伞形挡板上的第二环形板,第一环形板与倒伞形挡板之间留有间隙,第二环形板与泵轴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设置成向下倾斜的。
优选的,第一环形板和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底面设置成波浪形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高压泵,该高温高压泵通过设置除气室,并且在除气室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冷却罩、碗状挡板和倒伞形挡板以及交错板,这样一方面不仅去除了绝大部分上行的汽体,将其液化使其重回叶轮室中参与输送,使得泵筒的上部免遭汽蚀,另外一方面通过这层层障碍设置,使得少部分上行的汽体很难突破这层层障碍进入泵筒的顶部机械密封轴,很好地保护了机械密封轴,有效地阻止了汽体进入电机的内部对电机进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除气室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去掉排气管和自动排气阀后的除气室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冷却液供给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冷却液回收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碗状挡板及固定在其上的滚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除气室中倒伞形挡板、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电机、2-输出轴、3-泵轴、4-泵筒、5-叶轮、6-叶轮室、7-除气室、8-除气室本体、9-拱形顶、10-排气管、11-风机、12-自动排气阀、13-冷却罩、14-第一轴承、15-空腔、16-冷却液供给机构、17-冷却液回收机构、18-进液管、19-储液室、20-第一固定箱、21-第一抽液泵、22-出液管、23-集液室、24-第二固定箱、25-第二抽液泵、26-碗状挡板、27-加厚板、28-固定轴、29-滚轮、30-第二轴承、31-倒伞形挡板、32-第一环形板、33-第二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9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温高压泵,包括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2上固定有泵轴3的上端,泵轴3的下端伸入泵筒4内,其上固定有若干叶轮5且其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泵筒4包括下端的叶轮室6和上端的除气室7,除气室7包括除气室本体8,除气室本体8的上端固定有拱形顶9,拱形顶9上设有排气管10,排气管10靠近拱形顶9的一端内壁上固定有风机11,其远离拱形顶9的一端上固定有自动排气阀12,除气室本体8的下端内壁上固定有冷却罩13的下端,冷却罩13的上端固定在第一轴承14的外壁上,第一轴承14与泵轴3转动连接,冷却罩13内开设有空腔15,空腔15上连通有冷却液供给机构16和冷却液回收机构17,当该高温高压泵在传输高温高压介质的时候,其电机1就会启动,其输出轴2的转动就会带动泵轴3转动,其中电机的输出轴2和泵轴3之间可以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泵轴3的转动带动叶轮室6中的叶轮5进行转动,其中叶轮5上设有导叶等基本结构,叶轮5的数量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这些都属于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再赘述,当叶轮5在快速旋转的时候,再加上叶轮室6中的介质本身就是高温的,这样部分介质很容易会被汽化,被汽化后的高温高压介质就会向泵筒4的顶端冲,普通的高温高压泵就会被这些向上冲的介质汽蚀,汽蚀的部位包括泵筒4的顶壁,以及泵筒4顶部的泵轴,这些被汽化的介质还会通过轴承之间的缝隙以及机械密封轴与泵轴之间的连接缝隙等等进入到电机1的内部,对电机造成损坏,所以现有的高温高压泵很容易坏,使用寿命一般不长,成本高昂,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泵筒4的上端设置除气室7,很好地将被汽化的介质转换,重新转化成液态的介质回到叶轮室6,具体原理如下:当被汽化的高温高压的介质向上冲的时候,其首先会接触到冷却罩13的内壁面,冷却罩13是低温状态的,高压高温的介质一遇到比其低的多的冷却罩13的时候就会液化,重新掉回至叶轮室6中,这样绝大部分被汽化的介质被转化掉了,不会继续向上冲,冷却罩1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5,空腔15上的冷却液供给机构16会不断地向空腔15内输送冷却液,而空腔15上的冷却液回收机构17会将空腔15内的已失效的冷却液进行回收,这样很好地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使得冷却罩13一直保持低冷的状态,使其很好地将被汽化的介质进行液化的过程,避免了由于冷却液补给不到位使得冷却罩13失效而导致大量被汽化的介质通过第一轴承14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一轴承14和泵轴3之间的连接缝隙向上冲对泵筒4及电机1等内部造成严重汽蚀的情况出现,这样绝大部分被汽化的介质通过冷却罩13已经去除掉了,少部分被汽化的介质会通过第一轴承14之间的缝隙继续向上,这部分气体会通过风机11被快速吸入排气管10中,通过自动排气阀12排向外界,使得除气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其中自动排气阀12的工作原理及功能介绍如下:自动排气阀是暖通系统及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用来排气的装置。暖通系统及暖通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水在加热时释放的气体如氢气、氧气等带来的众多不良影响会损坏系统及降低热效应,这些气体如不能及时排掉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诸如:由氧化导致的腐蚀;散热器里气袋的形成;热水循环不畅通不平衡,使某些散热器局部不热;管道带气运行时的噪声;循环泵的涡空现象。所以系统中的废气必须及时排出,由此可见运用自动排气阀的重要作用,而自动排气阀12属于新型自动排气阀,其在设计时考虑了已知的所有不利因素,(如水中的杂质、油、悬浮物等,排气时阀内液体产生动荡;排气阀所连接的管道和设备的振动等。)具有优良的性能:不管是在系统刚加水运行(系统刚运行时,有大量的气体排出。)还是在系统压力过高需适度排水卸压时,都能可靠运行;其工作原理如下,当系统中有空气的时候,气体会聚集在排气阀的上部,体内气泡堆积使浮球随水位下降,因此打开排气活塞;气体排尽后,水位上升,浮球也随之上升,关闭排气活塞,如拧紧阀体侧部的阀帽,排气阀停止排气,在通常,阀帽应该处于开启状态;该新型排气阀具有如下优点:1)性能可靠,排气阀的排气机制非常可靠,单个的组件都由高精度组件铸造而成,从而得到完美的装配;2)维修方便,自动排气阀安装有阻断阀,阻断阀允许方便的从系统上卸下排气阀进行维修,而系统中的水不会流出,所以不必排空系统;3)只排气,不排水,汽、水分离盘设计采用特殊结构,保证排气时绝不排水;4)只要系统有压力,排气阀就会连续不断地排气。所以本申请中将自动排气阀运用到高温高压泵上,起到很好的自动排气功能。
冷却罩13的顶部设置成由中间向两侧倾斜状,其中将冷却罩13的顶部设置成由中间向两侧倾斜状的,这样汽化的介质被冷却罩13液化之后,冷却罩13内壁上的被液化的介质就会顺着倾斜的顶壁快速向两侧滑,这样使得被液化的介质快速顺着冷却罩13的内壁重新回到叶轮室6中,从而快速清除顶壁上被液化的介质,留出顶壁的位置,使得对后续向上冲的介质的冷却效果更好,如果冷却罩13顶壁上被液化的介质无法被快速清除,这样等于说后续向上冲的被汽化的介质和冷却罩13的顶壁之间还隔着一层厚厚的液体,这样会大大降低后续的液化效果,会导致大量的被汽化的介质通过第一轴承14之间的缝隙进入冷却罩13上方的空间。
冷却液供给机构16包括进液管18,进液管18的一端连通有空腔15的下端,其另一端连通有储液室19,储液室19的右侧固定有第一固定箱20,进液管18上连接有第一抽液泵21,第一抽液泵21固定在固定箱20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冷却液的供给,储液室19中储存有足够的冷却液,储液室19上还设有冷却液添加口,添加口上设有盖子,储液室19的右侧固定有第一固定箱20,设置第一固定箱20是为了方便固定第一抽液泵20,一方面对第一抽液泵20进行很好的固定,另一当面也对第一抽液泵20进行保护,避免外界的干扰。
冷却液回收机构17包括出液管22,出液管22的一端连通有空腔15的上端,其另一端连通有集液室23,集液室23的左侧固定有第二固定箱24,出液管22上连接有第二抽液泵25,第二抽液泵25固定在第二固定箱24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冷却液的回收,集液室23用于从空腔15中抽取出来失效的冷却液的收集,集液室23上还设有冷却液排出口,排出口上设有盖子,集液室23的左侧固定有第二固定箱24,设置第二固定箱24是为了方便固定第二抽液泵25,一方面对第二抽液泵25进行很好的固定,另一方面也对第二抽液泵25进行保护,避免外界的干扰,其中对于冷却液进入空腔15的速度以及冷却液从空腔15排出的速度可以设置合适的第一抽液泵21和第二抽液泵25的速度,使其可以在空腔15内的冷却液失效前将其替换掉,做到很好的衔接,保证冷却罩13的持续有效性,其中将进液管18连接在空腔15的下端,将出液管22连接在空腔15的上端,这样在进行冷却液循环的过程中,最新的冷却液会沿着空腔15从下端慢慢向上端推进,失效的冷却液会不断地被向上推挤,从出液管22排出,实现空腔15中失效冷却液的整体替换;
泵轴3上固定有碗状挡板26,碗状挡板26的底部内面固定有加厚板27,其顶部延伸至排气管10底部开口的上方且与拱形顶9的内壁面留有间隙,通过冷却罩13之后绝大部分被汽化的介质已经被液化去除掉了,但是不可避免地有少部分被汽化的介质会通过第一轴承14之间的缝隙进入冷却罩13上方的空间,为了避免这些被汽化的介质对泵筒4顶部及电机1内部的侵蚀和损害,所以在泵轴3上固定了碗状挡板26,通过设置碗状挡板26一方面对上升的介质进行有效的阻挡,另一方面对被汽化的介质进行很好的导流作用,将其导向排气管10底部开口处,这样被汽化的介质与碗状挡板26上部的空间的通道只剩其顶面与拱形顶9之间留有的间隙,这相比于没有碗状挡板26来说,大大减小了被汽化的介质继续向上的通道,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汽化的介质对拱形顶9的汽蚀和通过拱形顶9的上部的缝隙进入电机1的内部对电机1进行侵蚀;同时在碗状挡板26的底部内面固定有加厚板27,因为被汽化的介质通过第一轴承14上升的位置正好对准加厚板27的位置,加厚板27可以防止碗状挡板26的底部长期遭受被汽化介质的侵蚀而出现穿孔的现象。
碗状挡板26的顶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固定轴28,固定轴28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滚轮29,滚轮29与拱形顶9的内壁面留有间隙,工作时,碗状挡板26是随着泵轴3的转动而转动的,由于其是碗形的,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碗状挡板26会发生一定的偏斜,一旦发生一点偏斜其顶部边缘就会与拱形顶9的内壁面碰撞摩擦,影响正常运转,而碗状挡板26与拱形顶9内壁之间留有的间隙越小越好,只需够碗状挡板26能够正常转动就可以了,这样被汽化的介质进入其上部的空间就越困难,进入的量也就越少,所以通过在碗状挡板26的顶面上设置滚轮29的方式解决该问题,一旦碗状挡板26在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偏斜拱形顶9发生接触也能保证泵轴3的正常运转。
碗状挡板26的上方设有第二轴承30,第二轴承30固定在泵轴3上,其外壁上固定有倒伞形挡板31的底端,倒伞形挡板31的顶端固定在拱形顶9的内壁面上,通过在碗状挡板26的上方设置倒伞形挡板31可以阻止进入碗状挡板26上方被汽化的介质继续上行侵入电机1的内部,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另外倒伞形挡板31对被汽化的介质起到导流的作用,将其导流至碗状挡板26和拱形顶9之间的间隙处,便于被汽化的介质通过该间隙被吸进排气管10内进行排出。
泵轴3和倒伞形挡板31上固定有若干组交错板,交错板包括固定在泵轴3上的第一环形板32以及固定在倒伞形挡板31上的第二环形板33,第一环形板32与倒伞形挡板31之间留有间隙,第二环形板33与泵轴3之间留有间隙,绝少部分被汽化的介质会通过第二轴承30的间隙进入倒伞形挡板31的上方,有可能通过机械轴密封件的微小间隙进入到电机1的内部,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泵轴3和倒伞形挡板31上设置若干组交错板,这样通过第二轴承30进入倒伞形挡板31上方的被汽化的介质要想进入电机1的内部是非常困难的,其基本上会留在交错板内。
第一环形板32和第二环形板33设置成向下倾斜的,将第一环形板32和第二环形板33设置成向下倾斜的,气体是向上升的,这样将被汽化的介质滞留在通道的对侧,进一步防止介质上行,通过若干第一环形板32和第二环形板33的交错设置,使得被汽化的介质很难进入电机1的内部,进而起到了很好的保护电机1的作用。
第一环形板32和第二环形板33的底面设置成波浪形的,将第一环形板32和第二环形板33设置成波浪形的,这样对被汽化的介质起到进一步的阻挡作用,进而大大增加了其继续向上走的困难。
工作原理:工作时,叶轮5的快速旋转再加上叶轮室6中的介质本身就是高温的,这样部分介质很容易会被汽化,被汽化后的高温高压介质就会向泵筒4的顶端冲,介质在向上冲的过程中,其首先会接触到冷却罩13的内壁面,冷却罩13是低温状态的,高压高温的介质一遇到比其低的多的冷却罩13的时候就会液化,重新掉回至叶轮室6中,这样绝大部分被汽化的介质被转化掉了,不会继续向上冲,冷却罩1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5,空腔15上的冷却液供给机构16会不断地向空腔15内输送冷却液,而空腔15上的冷却液回收机构17会将空腔15内的已失效的冷却液进行回收,这样很好地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使得冷却罩13一直保持低冷的状态,使其很好地将被汽化的介质进行液化的过程,避免了由于冷却液补给不到位使得冷却罩13失效而导致大量被汽化的介质通过第一轴承14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一轴承14和泵轴3之间的连接缝隙向上冲对泵筒4及电机1等内部造成严重汽蚀的情况出现,这样绝大部分被汽化的介质通过冷却罩13已经去除掉了,少部分被汽化的介质会通过第一轴承14之间的缝隙继续向上,为了避免这些被汽化的介质对泵筒4顶部及电机1内部的侵蚀和损害,所以在泵轴3上固定了碗状挡板26,通过设置碗状挡板26一方面对上升的介质进行有效的阻挡,另一方面对被汽化的介质进行很好的导流作用,将其导向排气管10底部开口处,这样被汽化的介质与碗状挡板26上部的空间的通道只剩其顶面与拱形顶9之间留有的间隙,这相比于没有碗状挡板26来说,大大减小了被汽化的介质继续向上的通道,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汽化的介质对拱形顶9的汽蚀和通过拱形顶9的上部的缝隙进入电机1的内部对电机1进行侵蚀;同时在碗状挡板26的底部内面固定有加厚板27,因为被汽化的介质通过第一轴承14上升的位置正好对准加厚板27的位置,加厚板27可以防止碗状挡板26的底部长期遭受被汽化介质的侵蚀而出现穿孔的现象,这样进入碗状挡板26和冷却罩13之间的被汽化的介质会通过风机11被快速吸入排气管10中,通过自动排气阀12排向外界,使得除气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在碗状挡板26的上方设置倒伞形挡板31可以阻止进入碗状挡板26上方被汽化的介质继续上行侵入电机1的内部,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另外倒伞形挡板31对被汽化的介质起到导流的作用,将其导流至碗状挡板26和拱形顶9之间的间隙处,便于被汽化的介质通过该间隙被吸进排气管10内进行排出,绝少部分被汽化的介质会通过第二轴承30的间隙进入倒伞形挡板31的上方,有可能通过机械轴密封件的微小间隙进入到电机1的内部,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泵轴3和倒伞形挡板31上设置若干组交错板,这样通过第二轴承30进入倒伞形挡板31上方的被汽化的介质要想进入电机1的内部是非常困难的,其基本上会留在交错板内,通过这层层设置,起到了有效地防止高压高温泵容易被汽蚀的现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高温高压泵,包括电机(1),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2)上固定有泵轴(3)的上端,所述泵轴(3)的下端伸入泵筒(4)内,其上固定有若干叶轮(5)且其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筒(4)包括下端的叶轮室(6)和上端的除气室(7),所述除气室(7)包括除气室本体(8),所述除气室本体(8)的上端固定有拱形顶(9),所述拱形顶(9)上设有排气管(10),所述排气管(10)靠近所述拱形顶(9)的一端内壁上固定有风机(11),其远离所述拱形顶(9)的一端上固定有自动排气阀(12),所述除气室本体(8)的下端内壁上固定有冷却罩(13)的下端,所述冷却罩(13)的上端固定在第一轴承(14)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轴承(14)与所述泵轴(3)转动连接,所述冷却罩(13)内开设有空腔(15),所述空腔(15)上连通有冷却液供给机构(16)和冷却液回收机构(17);
所述泵轴(3)上固定有碗状挡板(26),所述碗状挡板(26)的底部内面固定有加厚板(27),其顶部延伸至所述排气管(10)底部开口的上方且与所述拱形顶(9)的内壁面留有间隙;
所述碗状挡板(26)的顶面上固定有若干个固定轴(28),所述固定轴(28)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滚轮(29),所述滚轮(29)与所述拱形顶(9)的内壁面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罩(13)的顶部设置成由中间向两侧倾斜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供给机构(16)包括进液管(18),所述进液管(18)的一端连通有所述空腔(15)的下端,其另一端连通有储液室(19),所述储液室(19)的右侧固定有第一固定箱(20),所述进液管(18)上连接有第一抽液泵(21),所述第一抽液泵(21)固定在所述固定箱(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回收机构(17)包括出液管(22),所述出液管(22)的一端连通有所述空腔(15)的上端,其另一端连通有集液室(23),所述集液室(23)的左侧固定有第二固定箱(24),所述出液管(22)上连接有第二抽液泵(25),所述第二抽液泵(25)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箱(2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状挡板(26)的上方设有第二轴承(30),所述第二轴承(30)固定在所述泵轴(3)上,其外壁上固定有倒伞形挡板(31)的底端,所述倒伞形挡板(31)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拱形顶(9)的内壁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3)和所述倒伞形挡板(31)上固定有若干组交错板,所述交错板包括固定在所述泵轴(3)上的第一环形板(32)以及固定在所述倒伞形挡板(31)上的第二环形板(33),所述第一环形板(32)与所述倒伞形挡板(3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环形板(33)与所述泵轴(3)之间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板(32)和所述第二环形板(33)设置成向下倾斜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板(32)和所述第二环形板(33)的底面设置成波浪形的。
CN202210592163.8A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高温高压泵 Active CN114838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2163.8A CN114838009B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高温高压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2163.8A CN114838009B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高温高压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8009A CN114838009A (zh) 2022-08-02
CN114838009B true CN114838009B (zh) 2023-06-16

Family

ID=82572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2163.8A Active CN114838009B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高温高压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800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6677A (zh) * 2018-10-30 2019-01-18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带前置锥形诱导轮的高速泵
CN209818314U (zh) * 2019-04-02 2019-12-20 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输送高温介质的离心泵的气冷腔体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903788A (en) * 1972-06-27 E. Ball Rowland Sodium vapor trap
CN200946587Y (zh) * 2006-08-28 2007-09-12 上海阿波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保护监控化工流程泵
CN105485025A (zh) * 2015-12-30 2016-04-13 新开利(上海)水务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节能静音泵
CN108457865B (zh) * 2018-03-21 2024-03-08 南元泵业有限公司 耐高温泵及其冷却结构
KR102056560B1 (ko) * 2019-01-17 2020-01-22 김정호 냉각팬을 구비한 고온의 유체 이송용 펌프
CN110685921A (zh) * 2019-09-17 2020-01-14 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多级离心泵在输送高温流体时使用的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6677A (zh) * 2018-10-30 2019-01-18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带前置锥形诱导轮的高速泵
CN209818314U (zh) * 2019-04-02 2019-12-20 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输送高温介质的离心泵的气冷腔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8009A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47439U (zh) 一种新型凝汽式汽轮机组现场乏汽疏水综合回收装置
CN114838009B (zh) 一种高温高压泵
CN111521033A (zh) 一种凝汽器抽真空系统
CN102828970B (zh) 一种立式无密封液面污水自吸泵
CN114838010B (zh) 一种防汽蚀高温高压泵
CN101571141A (zh) 给水泵密封水回收系统
CN2821165Y (zh) 烟气轮机轴承箱体防热辐射装置
CN206129615U (zh) 一种循环水卧式离心泵
CN214303967U (zh) 一种火电厂汽轮机用轴封冷却疏水系统
CN212928255U (zh) 一种沉水式高压鼓风机
CN201637287U (zh) 再生铅冶炼尾气余热发电系统
CN214577913U (zh) 一种蜗壳结构
CN107882766B (zh) 一种高温泵导轴承热风循环系统
CN202946405U (zh) 具有动态排气功能的全密封泵
CN205638948U (zh) 核电站余热排出泵
CN111911416A (zh) 一种核电厂用二回路应急补水柴油机泵组及系统
CN203214401U (zh) 卧式多级凝结泵
CN215719575U (zh) 一种用于输送潜水舱内舱底油污水的水泵
CN204574331U (zh) 一种低腐蚀、节能的空调水系统
CN218717024U (zh) 一种提高汽轮机真空装置
CN113062864B (zh) 一种循环水泵
CN113982928B (zh) 一种螺杆真空泵与液环真空泵串并联组合系统
CN214842672U (zh) 取热器
CN219587615U (zh) Orc透平密封系统
CN101806547B (zh) 再生铅冶炼尾气余热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pump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616

Pledgee: Nanxun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Zhejiang

Pledgor: Zhejiang Dengfeng Pump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424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