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1883A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1883A
CN114811883A CN202110083661.5A CN202110083661A CN114811883A CN 114811883 A CN114811883 A CN 114811883A CN 202110083661 A CN202110083661 A CN 202110083661A CN 114811883 A CN114811883 A CN 114811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air conditioner
controlling
fan
ope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36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嘉兴
王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836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18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1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18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目前的香薰模式不能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实时调整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空调器配置有香薰组件和风机,风机用于将所述香薰组件散发的香味引入至室内空间,香薰组件包括多个香薰模块,每个香薰模块可独立开闭,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间;判断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段;基于判断结果,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本发明通过根据当前时间所处的具体时间段来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人们对空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对于室内空间的空气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通常是通过利用各类香薰物料来改善室内环境的空气条件。如可以将包含某一种香薰物料的香薰结构设置在室内机的过滤网上,空气经由过滤网进入空调时,将香薰物料散发的香味带入空调,经空调调整温度后再进入室内空间,从而达到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条件的目的。
不过,上述香薰结构的设置方式,使得只要在空调器运行的状态下,置于该香薰结构内的香薰物料的香味就会持续不断地被空气携带至室内空间。如果想要调整香味,需要用户手动更换,并且更换非常麻烦。也就是说,现有的香薰模式存在不够智能的问题,不能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实时调整香味。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香薰模式不能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实时调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配置有香薰组件和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将所述香薰组件散发的香味引入至室内空间,所述香薰组件包括多个香薰模块,每个所述香薰模块可独立开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间;判断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段;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判断结果,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如果当前时间处于第一时间段,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其中,“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第一香薰模块开启;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或控制所述风机提高转速运行。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或控制所述风机提高转速运行”的步骤进一步包括:若用户处于活动状态,则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若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则获取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如果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风机提高转速运行,然后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如果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则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的步骤还包括:如果所述风机在最高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所述风机的总运行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空调器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若用户处于活动状态,则停止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若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则获取所述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如果所述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未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则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如果所述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则停止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的同时,向预留的紧急联系人发送“确认用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提示信息;在“发送‘确认用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提示信息”之后,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在第四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空调器进行报警。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若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判断结果,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如果当前时间处于第二时间段,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午餐模式;其中,“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午餐模式”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第二香薰模块开启;获取所述风机在所述第二预设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若所述风机在所述第二预设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五预设时长,则发送“午餐时间”的提示信息。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发送‘午餐时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或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若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判断结果,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如果当前时间处于第三时间段,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入睡模式;其中,“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入睡模式”的步骤包括: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三香薰模块开启;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或控制所述风机降低转速运行。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或控制所述风机降低转速运行”的步骤进一步包括:若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则控制所述风机降低转速运行;若用于处于活动状态,则获取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若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六预设时长,则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若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未达到所述第六预设时长,则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或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若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器配置有二氧化碳检测模块,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如果当前时间处于除所述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三时间段之外的时间段时,则获取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所处的浓度区间;如果所述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第一预设浓度,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获取所述室内空间的人数;判断所述人数所处的人数区间;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风机的运行速度和多个所述香薰模块的开闭。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风机的运行速度和多个所述香薰模块的开闭”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如果人数小于等于第一预设人数,则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多个所述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如果人数大于第一预设人数小于第二预设人数,则控制风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多个所述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如果人数大于等于第二预设人数,则控制风机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多个所述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其中,所述第三预设转速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所述第二预设转速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的步骤还包括: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基于所述面部图像,判断用户的情绪;若用户情绪为好,则控制当前开启的香薰模块保持开启状态;若用户情绪为不好,则控制其他香薰模块开启,然后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并基于所述面部图像,再次判断用户的情绪。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配置有香薰组件和风机,其中,风机用于将香薰组件散发的香味引入到室内空间,从而达到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条件的目的。香薰组件包括多个香薰模块,每个香薰模块可独立开闭,这样通过控制不同的香薰模块开闭,就能够将不同的香味引入到室内空间,从而达到调整室内空间的香味的目的。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段所进行的活动状态不同,与该活动状态相匹配的香薰模式也有所不同,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当前时间所处的具体时间段来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从而也就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状态和需求来调整香薰模块,更加智能化地调整室内空间的香味。
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如果当前时间处于第一时间段,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即控制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同时控制第一香薰模块开启,该第一香薰模块所散发的香味可以助人清醒,进而起到叫醒用户的作用。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基于该人体图像,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基于该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或者控制风机提高转速运行,以期达到叫醒用户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果用户处于活动状态,说明用户已经处于清醒状态,起床活动了,则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如果用于处于未活动状态,说明用户未被叫醒,则获取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如果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说明风机已经以该转速运行了一段时间,第一香薰模块也已经开启了第一预设时长,但用户仍处于未活动状态,没有被叫醒,那么就可以控制风机提高转速运行,提高香味的浓度和散发效果,然后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获得的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根据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来选择性地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或者控制风机提高转速运行,以期达到叫醒用户的目的。
如果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说明可能是第一香薰模块的运行时长还不太够,此时不提高风机的转速,直接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获得的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根据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来选择性地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或者控制风机提高转速运行,以期达到叫醒用户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果风机在最高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或风机的总运行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说明风机的运行时长已经较长,空调器在叫醒模式下运行时间较长了,但还未叫醒用户,此时控制空调器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通过语音提醒的方式叫醒用户。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基于该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若用户处于活动状态,也就是说用户已被叫醒起床,此时就需要停止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若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即用户仍未被叫醒,则获取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如果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未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即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间不够长,则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该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如果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即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间足够长,而用户仍未被叫醒,说明用户有可能发生了异常情况,此时停止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同时向预留的紧急联系人发送“确认用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提示信息,在发送信息之后,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在第四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说明用户可能处于非正常状态,此时,控制空调器报警。通过这样的控制方式,在空调器以叫醒模式运行时间较长之后,如果用户仍处于未活动状态,则进一步通过语音的方式叫醒用户,从而能够更好地叫醒用户,并在用户出现异常情况时报警,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之后,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若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即控制风机以当前转速运行,并使第一香薰模块处于开启状态。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未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通过这样的控制方式,能够更好地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调整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如果当前时间处于第二时间段,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午餐模式,即控制风管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第二香薰模块开启,该第二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能够引起用户的饥饿感,进而达到提醒用户可以准备进行午餐的目的。如果风机在第二预设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五预设时长,则发送“午餐时间”的提示信息,进一步通过发送提示信息的方式来提醒用户可以准备进行午餐了,从而更好地提醒用户应该进行午餐了。
进一步地,在发送“午餐时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或者之后,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若接收到的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若接收到的回复信息为否或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由当前模式切换为常规模式继续运行。通过这样的控制方式,用户在进行午餐时能够根据其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从而能够更加愉快地进行午餐。
进一步地,如果当前时间处于第三时间段,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入睡模式,即控制风机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第三香薰模块开启,该第三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具有温馨定神、助眠的效果,能够引导用户尽快进入睡眠状态。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该人体图像来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或控制风机降低转速运行,从而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活动状态实时调整具体执行的动作,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进一步地,若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说明用户已上床准备入睡或者已经入睡,则控制风机降低转速运行,以免风速过大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若用户处于活动状态,说明用户还未准备就寝,那么如果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六预设时长,说明空调器运行入睡模式已达到第六预设时长,第三香薰模块的香味仍然没有达到引导用户入睡的目的,可能存在其他的情况,则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已到休息时间,应该准备休息了。如果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未达到第六预设时长,说明第三香薰模块开启的时间还不够长,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该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根据用户的实际活动状态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或者是控制风机降低转速运行,以期能够更快地引导用户入睡。
进一步地,在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或之后,发送“是否需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在提醒用户已经已经到了休息时间,督促用户尽快上床休息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宜的运行模式。如果接收到的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即控制风机以当前转速运行,并使第三香薰模块处于开启状态。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未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更好地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调整空调器的运行模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空调器配置有二氧化碳检测模块,通过该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能够检测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如果当前时间处于除上述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第三时间段之外的时间段时,通过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获取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第一预设浓度,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通过这样的控制方式,能够根据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实时调整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从而能够更好地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
进一步地,空调器的常规模式为根据室内空间的人数所处的人数区间,控制风机的运行速度和多个香薰模块的开闭。具体地,如果人数小于等于第一预设人数,则控制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同时控制多个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如果人数大于第一预设人数小于第二预设人数,此时人数稍多,则控制风机以大于第一预设转速的第二预设转速运行,并同时控制多个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如果人数大于等于第二预设人数,此时人数较多,则控制风机以大于第二预设转速的第三预设转速运行,并同时控制多个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通过这样的设置,就能够根据室内空间的具体人数来调整风机的运行速度和多个香薰模块的开闭,从而能够更好地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和香味。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可以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并基于该面部图像来判断用户的情绪,如果用户的情绪为好,说明用户对于当前开启的香薰模块的香味较为满意,则控制该香薰模块保持开启状态即可。如果用户情绪为不好,说明用户对于当前开启的香薰模块的香味不满意,则控制其他的香薰模块开启,并返回重新获取面部图像,基于该面部图像再次判断用户的情绪,直至用户的情绪转好为止。
方案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配置有香薰组件和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将所述香薰组件散发的香味引入至室内空间,所述香薰组件包括多个香薰模块,每个所述香薰模块可独立开闭,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
判断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段;
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如果当前时间处于第一时间段,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
其中,“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第一香薰模块开启;
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
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或控制所述风机提高转速运行。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或控制所述风机提高转速运行”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若用户处于活动状态,则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
若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则获取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
如果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风机提高转速运行,然后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如果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则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的步骤还包括:
如果所述风机在最高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所述风机的总运行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空调器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
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
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若用户处于活动状态,则停止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
若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则获取所述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
如果所述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未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则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如果所述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则停止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的同时,向预留的紧急联系人发送“确认用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提示信息;
在“发送‘确认用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提示信息”之后,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
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在第四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空调器进行报警。
方案5、根据方案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
若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
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方案6、根据方案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如果当前时间处于第二时间段,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午餐模式;
其中,“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午餐模式”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第二香薰模块开启;
获取所述风机在所述第二预设转速下的运行时长;
若所述风机在所述第二预设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五预设时长,则发送“午餐时间”的提示信息。
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午餐时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或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
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
若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
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方案8、根据方案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如果当前时间处于第三时间段,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入睡模式;
其中,“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入睡模式”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三香薰模块开启;
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
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或控制所述风机降低转速运行。
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或控制所述风机降低转速运行”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若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则控制所述风机降低转速运行;
若用于处于活动状态,则获取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
若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六预设时长,则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
若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未达到所述第六预设时长,则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或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
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
若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
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方案11、根据方案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配置有二氧化碳检测模块,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如果当前时间处于除所述第一时间段、所述第二时间段、所述第三时间段之外的时间段时,则获取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
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所处的浓度区间;
如果所述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第一预设浓度,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方案12、根据方案5、7、10或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获取所述室内空间的人数;
判断所述人数所处的人数区间;
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风机的运行速度和多个所述香薰模块的开闭。
方案13、根据方案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风机的运行速度和多个所述香薰模块的开闭”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如果人数小于等于第一预设人数,则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多个所述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
如果人数大于第一预设人数小于第二预设人数,则控制风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多个所述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
如果人数大于等于第二预设人数,则控制风机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多个所述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转速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转速,所述第二预设转速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转速。
方案14、根据方案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
基于所述面部图像,判断用户的情绪;
若用户情绪为好,则控制当前开启的香薰模块保持开启状态;
若用户情绪为不好,则控制其他香薰模块开启,然后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并基于所述面部图像,再次判断用户的情绪。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柜式空调器来描述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叫醒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4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叫醒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5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午餐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入睡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常规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8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常规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9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的香薰组件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的香薰组件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列表:
2、香薰组件;21、罩壳;211、安装板;22、香薰模块;221、储料容器;2211、第一开口;2212、第二开口;2213、伸出端;2214、环形筋;222、香薰件;2221、环形凸台;223、阻挡构件;23、驱动构件;231、凸耳;2311、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旨在空调器获取到当前时间之后,基于当前时间所处的不同的时间段,来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这样就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状态来调整室内空间的香味,从而能够更加智能化地调整室内空间的香味。
本发明的空调器配置有香薰组件和风机,通过风机可以将香薰组件散发的香味引入到室内空间,从而达到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条件的目的。香薰组件包括多个香薰模块,每个香薰模块可独立开闭,这样在空调器的运行过程中,就能够根据具体的需要控制相应的一个或者多个香薰模块打开、其他香薰模块关闭,进而使得室内空间充满预期的香味,从而也就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来调整室内空间的香味。如,香薰组件包括罩壳,罩壳内设置有多个安装位,多个香薰模块分别设置在各安装位上。香薰模块包括盛放香薰件的储料容器、可活动地设置于储料容器内的香薰件以及驱动构件,储料容器上设置有第一开口,香薰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该第一开口,进而暴露于环境。驱动构件固定设置于安装位,设置成能够使香薰件相对于储料容器移动,并且,在香薰件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的情形下,香薰件的至少一部分穿过第一开口进而暴露于环境。这样在需要调整香味时,只需要通过驱动构件使能够散发目标香味的目标香薰件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即可。对于香薰组件的结构,在下文将进行具体描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香薰模块所散发的香味通常是单一的,如青草味、甜橙味、薰衣草味等。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可以同时仅开启一个香薰模块,也可以同时开启两个或者三个或者更多数量的香薰模块,这些不同的香薰模块所散发的香味混合之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散发独特的混合香味,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喜好。
在发明中,风机可以是用于将室外环境的新风引入到室内空间的新风风机,也可以是用于实现室内空气循环的循环风机,还可以是单独为香薰组件配置的送风风机,等。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只要能够将香薰组件散发的香味引入到室内空间即可。
首先,参照图1来阐述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当前时间;
步骤S200:判断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段;
步骤S300:基于判断结果,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
步骤S100中,空调器可以通过WIFI、蓝牙等方式与互联网通信相连,通过互联网实时获取当前时间。显然,也可以是用户通过遥控器、安装有APP的移动终端事先校准空调内置的时钟芯片,然后获取当前时钟芯片的时间。
步骤S200中,时间段的确定方式可以是在空调器出厂时统一设定的时间段,也可以是用户通过遥控器、安装有APP的移动终端自行设置的时间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只要能够明确区分不同的时间段即可。
步骤S300中,在判断出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段后,根据时间段与香薰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执行不同的香薰模式。
下面参照图2来阐述本发明的当前时间处于不同时间段的控制方法进行描述。其中,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包括:
步骤S201:获取当前时间;
步骤S202: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第一时间段,若是,则执行步骤S203;若否,则执行步骤S204;
步骤S203:控制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
其中,第一时间段为6:30至7:30,如当前时间为7:00,一般情形下,用户在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准备起床活动。此时,控制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以期将用户叫醒,起床活动。
显然,上述第一时间段仅仅只是示例性地,第一时间段还可以为6:00至8:00,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生活习惯、当地时差等因素灵活地调整和设置第一时间段,只要在该第一时间段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的方式能够符合用户的需求即可。
步骤S204: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第二时间段,若是,则执行步骤S205;若否,则执行步骤S206;
步骤S205:控制空调器运行午餐模式;
其中,第二时间段为11:00至12:30,如当前时间为11:30,一般情形下,用户在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准备午餐。此时,控制空调器运行午餐模式,提醒用户已经到了午餐时间,可以准备进行午餐了。
显然,上述第二时间段仅仅只是示例性地,第二时间段还可以为11:30至12:45,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生活习惯、当地时差等因素灵活地调整和设置第二时间段,只要在该第二时间段空调器运行午餐模式的方式符能够合用户的需求即可。
步骤S206: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第三时间段,若是,则执行步骤S207;若否,则执行步骤S208;
其中,第三时间段为21:30至22:30,如当前时间为22:00,一般情形下,用户在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准备上床休息了。此时,控制空调器运行入睡模式,提醒用户已经到了休息时间,可以上床休息了。
显然,上述第三时间段仅仅只是示例性地,第二时间段还可以为22:00至23:00,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生活习惯、当地时差等因素灵活地调整和设置第三时间段,只要能够在该第三时间段空调器运行入睡模式的方式符合用户的需求即可。
步骤S208:获取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
本发明中,空调器还配置有二氧化碳检测模块,该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检测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显然,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还可以通过单独设置的二氧化碳检测仪等检测装置检测得到。
步骤S208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通过上述二氧化碳检测模块检测得到。
步骤S209:判断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浓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210;
步骤S210: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步骤S209中,根据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来确定是否运行常规模式。如第一预设浓度的取值为1000ppm,在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1000ppm时,说明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较差,空气浑浊,容易使人昏昏欲睡,严重的甚至导致用户产生头痛、呆滞、心跳加速、恶心等症状。此时,需要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以期通过该常规模式降低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并同时调整室内空间的香味,从而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
此种情形下,以风机为新风风机为最佳,当风机为新风风机时,风机除了能够将香薰组件的香味引导至室内空间,还能够将室外环境的新鲜空气引入到室内空间,从而能够更好地在调整室内空间的香味的基础上,降低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
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浓度,则可以控制空调器停止运行,或者控制空调器仅运行传统的制冷制热模式,或者是控制空调器的香薰组件中的至少一个香薰模块开启,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
显然,上述第一预设浓度的具体指仅仅只是示例性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验、计算、经验等来具体确定,只要基于该第一预设浓度空调器能够准确地启动常规模式、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并不仅仅只是上述列出的叫醒模式、午餐模式、入睡模式以及常规模式这四种运行模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适当增加运行模式,或者任意减少一种或者两种或者三种运行模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其中,增加的运行模式可以是晚餐模式和午休模式,具体而言,晚餐模式即在晚餐时间运行的香薰模式,其运行方式与上述午餐模式类似,如在17:30至19:00时,通过控制第二香薰模块开启以便提醒用户已经到了晚餐时间。午休模式即在午休时间运行的香薰模式,其运行方式与上述入睡模式类似,如在13:00至13:30时,通过控制第三香薰模块开启以便提醒用户已经到了午休时间。
下面参照图3至图4来阐述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叫醒模式。其中,图3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叫醒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图4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叫醒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步骤S501:控制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
步骤S501中,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说明此时用户可能处于未睡醒状态或者是刚睡醒状态,此时风机的转速不宜过大,以免导致用户不适甚至着凉。因此,通常是控制风机以相对较小的第一预设转速运行,如第一预设转速为600r/min。显然,上述第一预设转速的具体取值是示例性地,而非限制性地,第一预设转速的具体取值与空调器的类型、功率等有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实验、经验等确定。
步骤S502:控制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第一香薰模块开启;
步骤S502中,第一香薰模块所散发的香味为清新、助人清醒的香型,如青草味,通过开启该第一香薰模块,并通过风机将该第一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引入到室内空间,使得位于室内空间的用户能够闻到该第一香薰模块所散发的香味。在第一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的作用下,用户慢慢醒来,这样也就能够通过嗅觉慢慢叫醒用户,舒适、健康,而不会像闹钟一样被突然叫醒,进而产生烦躁、心跳突然变快等不舒适的感觉。
步骤S503: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
步骤S503中,空调器配置有摄像头,通过该摄像头能够采集用户的人体图像。显然,也可以通过照相机、摄影机等摄像装置来采集用户的人体图像,本发明不作限制。
在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体图像时,可以连续采集多张人体图像,也可以仅采集一张人体图像,所需采集的人体图像的数量、采集人体图像所需持续的时间等与具体的图像分析方法有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图像分析方法来确定采集人体图像的数量和持续时间等,只要利用图像分析方法分析所采集到的人体图像能够判断出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控制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也可以在控制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之前或者之后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即步骤S503可以与步骤S501同步执行,也可以在步骤S501之前或者之后执行。
步骤S504: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活动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505;若否,则执行步骤S509;
步骤S504中,利用图像分析方法分析步骤S503中获取得到的用户的人体图像。图像分析方法可以是通过分析人体图像中用户的活动轨迹来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具体而言,可以是,通过摄像头采集到了多张人体图像,多张人体图像彼此之间间隔一定时间(如5s等),将后一帧图像与前一帧图像对比,如果用户的位置一直在变化,则说明用户处于活动状态,如果用户的位置一直不变,则说明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显然,还可以是,通过摄像头仅采集一张人体图像,空调器储存有用户状态的标准图像,如,标准图像为用户处于入睡状态,将该采集到的人体图像与标准图像相比对,如果两张图像中用户的状态相同或相似,则说明用户还未被叫醒,处于未活动状态,如果两张图像中用户的状态完全不同,说明用户已被叫醒,处于活动状态。显然,标准图像还可以为用户处于活动状态的图像。
图像分析方法也可以是通过分析人体图像中同一用户的身体高度来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也就是通过分析多张人体图像中同一用户的身体高度,进而判断该用户当前是处于站立、坐着或者躺着的状态,从而确定出该用户处于活动状态还是未活动状态。显然,也可以将一张人体图像与标准图像相比对,如果两张图像中同一用户的身体高度完全相同或者是相差不大,说明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与标准图像中的用户的活动状态一致,如果两张图像中同一用户的身体高度相差较大,说明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与标准图像中用户的活动状态不同,即标准图像中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则说明用户当前处于活动状态。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只要能够基于人体图像明确确定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即可。
步骤S505: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
步骤S505中,如果用户处于活动状态,说明用户已经被叫醒,起床活动了,此时,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示信息可以是在遥控器、安装有APP的移动终端上以文字的方式显示,并通过闪烁等方式来提醒用户,也可以是通过空调器遥控器、安装有APP的移动终端等以语音的方式来提醒用户。
步骤S506: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是否为是,若是,则执行步骤S507;若否,则执行步骤S508;
步骤S507: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
步骤S508: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在步骤S505之后,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适宜的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如继续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或者是运行常规模式。
用户在看到和/或听到该提示信息之后,可以通过遥控器、安装有APP的移动终端进行文字或选项来回复,也可以通过向遥控器、安装有APP的移动终端或空调说出语音指令来回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和设置具体的发送方式,只要能够使空调器接收到回复信息即可。
如果空调器接收到的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即执行步骤S507,使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继续运行、第一香薰模块保持开启状态。如果空调器接收到的回复信息为否,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即执行步骤S508,常规模式的具体控制过程下述将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S509:获取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
步骤S510:判断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若是,则执行步骤S511;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503;
步骤S509中,如果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则进一步获取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如果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说明风机已经以该转速运行了一段时间,第一香薰模块也已经开启了第一预设时长,但用户仍处于未活动状态,没有被叫醒。那么就进一步判断风机的总运行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即执行步骤S511。
如果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说明可能是第一香薰模块的运行时长还不太够,室内空间的空气中的香味浓度还不够,或者是用户闻到香味的时间还不足以使用户清醒过来,这种情形下无需进一步提高风机的转速,直接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获得的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即返回至步骤S503,根据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执行相应的步骤。
步骤S511:进一步判断风机的总运行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长,若否,则执行步骤S512,并返回执行步骤S503;若是,则执行步骤S513;
步骤S512:控制风机提高转速运行;
步骤S511中,如果风机的总运行时长未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控制风机提高转速,风机的转速提高,用户能够感受到的风感也会更强,第一香薰模块的香味也就能够更快地经由风机引导至室内空间,进而室内空间的香味也就快速变浓,以期通过更强的风感以及更加浓郁的香味更好地叫醒用户。
在风机提高转速的同时或者之后,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即返回至步骤S503,并基于该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如果用户仍处于未活动状态,可以进一步获取风机在提高后的转速下的运行时长,如果风机在提高后的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还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继续返回至步骤S503。如果风机在提高后的转速下的运行时长已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继续进一步判断风机的总运行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长,若未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可以进一步提高风机的转速,并返回至步骤S503,如此反复,直至用户被叫醒,处于活动状态。
如果风机的总运行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如第二预设时长为15min,说明空调器已经在叫醒模式已经运行了较长的时间,用户没有在第一香薰模块的香味的作用下醒来,那么,就控制空调器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通过语音提醒的方式叫醒用户,即执行步骤S513。
举例而言,第一预设转速为600r/min,第二预设转速为800r/min,第三预设转速为1200r/min,第一预设时长为5min,第二预设时长为15min。通过分析用户的人体图像,如果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而风机以600r/min的转速已运行5min,则进一步判断风机的总运行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长,而5min<15min,则将风机的转速提升至800r/min。然后继续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判断用户的活动状态,如果用户仍处于未活动状态,而风机以800r/min的转速已运行5min,则进一步判断风机的总运行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长,而10min<15min,则将风机的转速提升至1200r/min。然后继续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判断用户的活动状态,如此反复,直至用户被叫醒,处于活动状态。如果用户仍处于未活动状态,而风机以1200r/min的转速已运行5min,进一步判断风机的总运行时长是否达到第二预设时长,而此时运行时长已达到15min,则执行步骤S513,控制空调器发送“起床”语音提示信息。
在上述调整风机的转速的过程中,如果通过分析用户的人体图像,确定用户处于活动状态,则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选择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风机在最高转速(如第三预设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如第一预设时长为5min,说明空调器在较快的速度下已运行足够长的时间,用户没有在较强的风感以及浓郁的香味中醒来。此时,可以不考虑风机的总运行时长,直接控制空调器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即执行步骤S513,通过语音提醒的方式叫醒用户。
步骤S513:控制空调器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
步骤S513中,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以期通过语音的方式提醒用户已到起床时间。该语音提示信息可以持续发送一端时间,如5min,以便能够更好地叫醒用户。并且,在发送语音提示信息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增大音量,在更大音量的语音提示信息的作用下,能够更好地叫醒用户。
上述以“起床”为语音提示信息的内容仅仅只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显然,空调器还可以发送其他内容的语音提示信息,如起床时间、上学了、上班了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语音提示信息的具体内容,只要能够通过语音的方式叫醒用户即可。
步骤S514: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
步骤S515: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516;若否,则执行步骤S517;
步骤S516:停止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
步骤S517:获取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
步骤S518:判断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是否达到第三预设时长,若是,则执行步骤S519;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514;
步骤S519:停止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的同时,向预留的紧急联系人发送“确认用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提示信息;
步骤S520: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是否为是,若是,则执行步骤S521;若否,则执行步骤S522;
步骤S521:控制空调器停止运行或者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步骤S522:控制空调器报警。
在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的同时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即步骤S513与步骤S514同步执行。也就是说,在通过语音叫醒用户的同时,就开始监测用户是否被语音叫醒。显然,也可以在在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之前或者之后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即步骤S513可以在步骤S514之前或者之后执行。
如果被叫醒,用户起床活动,那么就停止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以免吵到用户。
如果没被叫醒,那么控制空调器获取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如果持续时长没有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如第三预设时长为5min,说明语音提示信息的时间还不够长,可以继续通过语音的方式来叫醒用户。在继续通过语音叫醒用户的过程中,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该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如此反复,直至叫醒用户。
如果持续时长达到了第三预设时长,如第三预设时长为5min,说明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间足够长,则控制空调器停止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而此时,用户仍未被叫醒,说明用户可能发生了意外情况,如急病等,则向预留的紧急联系人发送“确认用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提示信息,空调器可以通过短信、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向预留的紧急联系人发送该提示信息,以免用户(尤其是老人)独自在家出现意外情况时不能及时联系外部。紧急联系人在接收到该提示信息后,反馈信息给空调器。
如果空调器接收到的回复信息为否或者是在第四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说明用户可能处于非正常状态,此时,控制空调器报警。
如果空调器接收到的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停止运行或者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此种情形下,空调在接收到“是”的回复信息时,可以直接控制空调器停止运行,或者是直接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也可以是发送提示信息,由用户作出具体的选择,如发送“是否停止运行”的提示信息,若反馈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停止运行,若反馈信息为否,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当然,还可以是空调器进一步根据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来确定,如根据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来确定,若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第一预设浓度,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若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浓度,则控制空调器停止运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
下面参照图5来阐述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午餐模式。其中,图5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午餐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空调器运行午餐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步骤S601:控制风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
步骤S601中,空调器运行午餐模式,此时控制风机以适中的第二预设转速运行,如第二预设转速为800r/min,使得用户在风速较为适宜的环境中愉快地进行午餐。显然,前述第二预设转速的具体取值是示例性地,而非限制性地,第二预设转速的具体取值与空调器的类型、功率等有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实验、经验等确定。
显然,步骤S601中,也可以控制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如第一预设转速为600r/min,即以与叫醒模式的初始运行转速相同的转速来运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风机的具体运行转速,只要能够使用户在该运行转速下愉快地进行午餐即可。
步骤S602:控制风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第二香薰模块开启;
步骤S602中,第二香薰模块所散发的香味为大米、大麦等食物类的香型,如稻香味,通过开启该第二香薰模块,并通过风机将该第二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引入到室内空间,使得位于室内空间的用户能够闻到该第二香薰模块所散发的香味。在第二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的作用下,即在食物的香味下,触发用户的饥饿感,提醒用户准备进行午餐的同时,使得用餐更加愉快。
步骤S603:获取风机在第二预设转速下的运行时长;
步骤S604:判断风机在第二预设转速下的运行时长是否达到第五预设时长,若是,则执行步骤S605;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603;
步骤S605:发送“午餐时间”的提示信息;
如果风机在第二预设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五预设时长,如第五预设时长为5min,此时,通过嗅觉的方式提醒用户进行午餐的时间已经足够长,那么,就发送“午餐时间”的提示信息,进一步提醒用户已经到了午餐时间,可以准备进行午餐了,从而更好地提醒用户应该进行午餐了。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午餐时间”的提示信息的发送方式可以是控制空调器向遥控器、安装有APP的移动终端发送文字信息,也可以是通过空调器发送语音信息,还可以是同时发送文字信息和语音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和设置具体的发送方式,只要能够提醒用户进行午餐即可。
步骤S606: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
步骤S607: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是否为是,若是,则执行步骤S608;若否,则执行步骤S609;
步骤S608: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
步骤S609: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在步骤S605之后,通过语音和/或文字的方式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适宜的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如继续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或者是运行常规模式。显然,也可以是步骤S605与步骤S606同时执行,即发送“午餐时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
下面参照图6来阐述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入睡模式。其中,图6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入睡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空调器运行入睡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步骤S701:控制风机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
步骤S702:控制风机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第三香薰模块开启;
空调器运行入睡模式,步骤S701中,控制风机以较大的第三预设转速运行,如第三预设转速为1200r/min,这样就能够更快地将第三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扩散至室内空间的各处。显然,前述第三预设转速的具体取值是示例性地,而非限制性地,第三预设转速的具体取值与空调器的类型、功率等有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实验、经验等确定。
步骤S702中,第三香薰模块所散发的香味为温馨、定神助眠的香型,如薰衣草味,通过开启该第三香薰模块,并通过风机将该第三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快速地引入到室内空间,使得位于室内空间的用户能够闻到该第三香薰模块所散发的香味。在第三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的作用下,能够较快地安定用户的情绪,进而引导用户尽快入睡。
步骤S703: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
步骤S704:判断用户是否处于活动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S706;若否,则执行步骤S705;
步骤S703中,在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体图像时,可以连续采集多张人体图像,也可以仅采集一张人体图像,所需采集的人体图像的数量、采集人体图像所需持续的时间等与具体的图像分析方法有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图像分析方法来确定采集人体图像的数量和时间等,只要利用图像分析方法分析所采集到的人体图像能够判断出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即可。具体的图像分析方法参照上述步骤S504中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控制风机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也可以在控制风机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之前或者之后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即步骤S703可以与步骤S701同步执行,也可以在步骤S701之前或者之后执行。
步骤S705:控制风机降低转速运行;
步骤S705中,如果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说明用户已经入睡或者是即将入睡,这种情形下,若风机的转速过大,造成风量过大,反而会引起用户不适。故而,控制风机适当降低转速,降低风量,以免影响用户的睡眠质量。
举例而言,首先控制风机的转速由较高的第三预设转速,如1200r/min,如果用户处于未活状态,则将风机的转速降低至较低第一预设转速,如600r/min。当然,风机的转速也可以由1200r/min降低至800r/min,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
步骤S706:获取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
步骤S707:判断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是否达到第六预设时长,若是,则执行步骤S708;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703;
步骤S708: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
步骤S706中,如果用户处于活动状态,说明用户还未准备就寝,则获取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此时,如果风机在当前转速(如第三运行转速)下的运行时长已达到第六预设时长,说明空调器已经在第三运行转速下运行了第六预设时长,室内空间已经充满了室内空间,用户在温馨、定神助眠的香氛中第六预设时长,仍然没有入睡的打算,可能存在其他的情况,如加班或者聚会等。此时,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已到休息时间,应该准备休息了,督促用户尽快上床休息,至于用户是准备入睡还是继续其他的活动,如加班或者聚会等,由用户自行决定。
如果风机在当前转速(即第三运行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还未达到第六预设时长,说明第三香薰模块开启的时间还不够长,则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即返回执行步骤S703,并基于该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举例而言,以风机当前的转速为第三预设转速为例,如第三运行转速为1200r/min、第六预设时长为10min。如果风机已经以1200r/min的转速运行了10min,则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提醒用户已到休息时间。如果风机已经以1200r/min的转速运行了6min,6min<10min,即风机以当前转速运行的时长还未达到第六预设时长,则返回执行步骤S703。
步骤S709: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
步骤S710: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是否为是,若是,则执行步骤S711;若否,则执行步骤S712;
步骤S711: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
步骤S712: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在步骤S708之后,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即执行步骤S709,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适宜的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如继续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或者是运行常规模式。显然,步骤S709也可以与步骤S708同时执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和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的发送方式可以是控制空调器向遥控器、安装有APP的移动终端发送文字信息,也可以是在控制空调器向遥控器、安装有APP的移动终端发送文字信息的同时,空调同时通过语音的方式提醒用户。用户在看到和/或听到该提示信息之后,可以通过遥控器、安装有APP的移动终端回复。当然,上述两种提示信息的发送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和设置两种提示信息的发送方式,只要能够提醒用户即可。
如果时间处于除上述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第三时间段之外的时间段时,用户一般处于工作、休闲等活动状态,此种情形下,正如上述步骤S208至步骤S210所述,根据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来确定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当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降低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并同时调整室内空间的香味,从而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
空调器在运行叫醒模式时,如果用户处于活动状态,则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即执行步骤S505,如果空调器接收到的回复信息为否,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即执行步骤S508。
空调器在运行午餐模式时,在发送“午餐时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或者之后,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即执行步骤S605,如果空调器接收到的回复信息为否,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即执行步骤S608。
空调器在运行入睡模式时,如果用户处于活动状态,且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六预设时长时,则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即执行步骤S709,如果空调器接收到的回复信息为否,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即执行步骤S712。
在除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第三时间段之外的时间段时,如果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第一预设浓度,则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即执行步骤S210。
上述四种情形下,均需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此种运行模式能够根据室内空间的人数控制风机的运行速度和多个香薰模块的开闭,根据用户的面部表情选用合适的香薰模块的开闭,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满足用户的需求。下面参照图7至图8来阐述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常规模式的控制方法。其中,图7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常规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图8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常规模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如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步骤S801:获取室内空间的人数;
本发明中,空调器还配置有红外检测模块,该红外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内空间的人数。显然,还可以是单独设置红外检测仪,通过该红外检测仪检测室内空间的人数,然后将数据传输给空调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其他的检测方式,如通过上述的摄像头采集图像的方式分析室内空间的人数,只要能够检测到室内空间的人数即可。
步骤S801中,通过红外检测模块来获取室内空间的人数。
步骤S802:判断室内空间的人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人数,若是,则执行步骤S803;若否,则执行步骤S804;
步骤S803:控制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同时控制多个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
步骤S803中,如果室内空间的人数小于第一预设人数,说明室内空间的人数较少,如第一预设人数为2人,即室内空间的人数为2人以下时,风机以较小的第一预设转速运行就能够达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的目的,如第一预设转速为600r/min。同时控制多个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如控制第三香薰模块开启,该第三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为温馨定神助眠的香型,如薰衣草味等,这样通过以较低转速运行的风机就能够将开启的第四香薰模块散发的薰衣草味引导至室内空间,由于薰衣草香味较为浓郁,风机的运行转速较低即可快速地使室内空间充满令人较为放松的薰衣草香味,从而达到调整室内空间的香味的目的。
步骤S804:判断室内空间的人数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人数,若是,则执行步骤S805;若否,则执行步骤S806;
步骤S805:控制风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同时控制多个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其中,第二预设转速大于第一预设转速;
步骤S805中,如果室内空间的人数小于第二预设人数大于第一预设人数,说明室内空间的人数较步骤S803时的多,如第一预设人数为2人,第二预设人数为4人,说明室内空间的人数为3人,人数稍多,风机以比第一预设转速大的第二预设转速运行,从而达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的目的,如第二预设转速为800r/min。同时控制多个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如控制第四香薰模块开启,该第四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为香甜、助人愉悦的香型,如甜橙味等,这样通过风机就能够将开启的第四香薰模块散发的甜橙味引导至室内空间,从而使得室内空间充满令人愉悦的甜橙香味,从而达到调整室内空间的香味的目的。
步骤S806:控制风机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同时控制多个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其中,第三预设转速大于第二预设转速。
步骤S806中,如果室内空间的人数大于第二预设人数,说明室内空间的人数较步骤S805时的多,如第二预设人数为4人,说明室内空间的人数为4人或者4人以上,人数稍多,风机以比第二预设转速大的第三预设转速运行,从而达到改善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的目的,如第三预设转速为1200r/min。同时控制多个香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开启,如控制第一香薰模块开启,该第一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为清新、助人清醒的香型,如茉莉味等,这样通过风机将开启的香薰模块的香味引导至室内空间,从而达到调整室内空间的香味的目的。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就能够根据室内空间的具体人数来调整风机的运行速度和多个香薰模块的开闭,从而能够更好地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和香味。显然,上述风机在不同的运行转速下对应的香薰模块的具体类型仅仅只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调整风机在不同的运行转速下对应的香薰模块的具体类型,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如图8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步骤S807: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
步骤S807中,通过摄像头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如可以将摄像头对准用户的面部,进而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还可以是如上述步骤S503中所述的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然后采用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检测得到人脸区域,然后定位裁剪得到包含整个人脸区域的图像。显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人脸检测算法来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面部图像可以是连续获取多张面部图像,也可以仅获取一张面部图像,所需获取的面部图像的数量、获取面部图像所需持续的时间等与具体的人脸识别方法有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人脸识别方法来确定获取面部图像的数量和持续时间等,只要利用人脸识别方法能够识别出用户的情绪好坏即可。
步骤S807可以与步骤S801同时执行,也可以在步骤S801之前或者之后执行,本发明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在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的同时,满足用户对香味的需求即可。
步骤S808:判断用户的情绪,若用户情绪为好,则执行步骤S809;若用户情绪为不好,则执行步骤S810;
步骤S809:控制当前开启的香薰模块保持开启状态;
步骤S810:控制其他香薰模块开启,控制其他香薰模块开启之后,返回步骤S807。
步骤S808中,利用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局部特征分析方法(Local FaceAnalysis)、特征脸方法(Eigenface或PCA)、基于弹性模型的方法、神经网络方法(NeuralNetworks)、隐马尔可夫模型方法(Hidden Markov Model)、Gabor小波变换+图形匹配方法、多重模板匹配方法、线性判别分析方法(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本征脸法、特定人脸在空间(FSS)算法、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n,SVD)等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来识别步骤S807中获取得到的面部图像,进而判断用户的情绪的好坏。如根据用户面部的眉、眼、鼻、嘴以及面部轮廓等部位的变化数据来判断用户的情绪状态。上述人脸识别方法均属于较为成熟的算法,本发明不再赘述。
如果步骤S808中判断出用户的情绪为好,说明用户对当前开启的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较为满意,无需切换香薰模块,控制当前开启的香薰模块保持开启状态即可,即执行步骤S809。
如果步骤S808中判断出用户的情绪为不好,说明用户对当前开启的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不太满意,需要切换香薰模块,则控制当前开启的香薰模块关闭、控制其他的香薰模块开启,调整被空气导入至室内空间的香味。显然,也可以是控制当前开启的香薰模块保持开启状态,同时控制其他的香薰模块开启,通过多个香薰模块的香味的混合,形成一种新的独特的混合香味。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情形下,开启的香薰模块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两个或者是其他的数量。
举例而言,初始开启的香薰模块为第一香薰模块,该第一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为清新、助人清醒的香型,如茉莉味。通过分析用户的面部图像,若确定用户的情绪为不好,则控制该第一香薰模块关闭,并同时打开第四香薰模块,该第四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为香甜、助人愉悦的香型,如甜橙味等。再次分析用户的面部图像,若确定用户的情绪为好,则保持该第四香薰模块为开启状态。若确定用户的情绪仍为不好,则控制该第四香薰模块关闭,并同时打开第三香薰模块,该第三香薰模块散发的香味为温馨定神助眠的香型,如薰衣草味。再次分析用户的面部图像,若确定用户的情绪为好,则保持该第三香薰模块为开启状态。若确定用户的情绪仍为不好,则继续更换香薰模块。
显然,也可以是,初始开启的香薰模块为第一香薰模块,通过分析用户的面部图像,若确定用户的情绪为不好,则控制第四香薰模块开启,第一香薰模块和第四香薰模块分别散发的香味混合后,形成一种新的混合香味。在该混合香味的氛围中,再次分析用户的面部图像,若确定用户的情绪为好,则保持该第一香薰模块和第四香薰模块为开启状态。若确定用户的情绪仍为不好,则控制第三香薰模块开启,第一香薰模块、第四香薰模块和第三香薰模块分别散发的三种香味混合,然后再次分析用户的面部图像。当然,此种情形下,也可以是控制第一香薰模块或者第四香薰模块关闭,然后再控制第三香薰模块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某个香薰模块处于开启状态时,如果通过分析用户的面部图像确定用户的情绪为不好,可以继续保持在该香薰模块开启一段时间,如5min等。在5min之后,再次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即返回至步骤S807,分析用户的情绪好坏,若用户情绪仍为不好,再控制其他的香薰模块开启。在控制其他香薰模块开启之后,可以在该状态停留一段时间,如5min,然后再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即返回至步骤S807,并基于该面部图像,再次判断用户的情绪。如此反复,直至用户情绪为好。
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将各个步骤按照上述先后次序的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本实施例的效果,不同的步骤之间不必按照这样的次序执行,其可以同时(并行)执行或以颠倒的次序执行,这些简单的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参照图9和图10来阐述本发明的香薰组件的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图9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的香薰组件的结构图,图10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器的香薰组件的局部剖面图。
如图9所示并按照图9所示的方位,香薰组件2包括罩壳21和香薰模块22,罩壳21内形成有一个大致为矩形的安装空间,该安装空间内通过十字形隔板分隔形成有四个安装位,每个安装位内均设置有一个香薰模块22,香薰模块22包括储料容器221和香薰件222,储料容器221内形成有容纳腔,香薰件222设置在该容纳腔内。储料容器22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211,香薰件22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该第一开口2211,进而暴露于环境。香薰组件2还包括驱动构件23,每个香薰模块22均配置一个驱动构件23,如驱动电机等,这样就能够通过驱动构件23分别带动与之相连的香薰模块22转动,进而使其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
继续参照图9,安装位的左右侧设置有安装板211,驱动构件23向左右两侧分别延伸有凸耳231,凸耳231上设置有螺钉孔2311,安装板211上相应地设置有连接孔(图中未示出),紧固件(如螺栓等)穿过螺钉孔2311后与连接孔相连,从而将驱动构件23固定设置在了安装位内。显然,驱动构件23也可以通过插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设置在安装位内。显然,一个容纳腔内也可以设置多个香薰模块22。
需要说明的是,罩壳21内形成的安装位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三个或者其他更多的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设置罩壳21内的安装位的数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继续参照图9,驱动构件23设置成能够使香薰件222相对于储料容器221移动,并且,在香薰件222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的情形下,香薰件222的至少一部分穿过第一开口2211进而暴露于环境,从而香薰件222散发的香味就能够散发至环境中。通过这样的设置,在不需要香味时,控制驱动构件23运转,使得香薰件222完全位于储料容器221内,这样香薰件222也就不会再向环境中散发香味,也就能够满足用户不需要香味的需求,简单方便。在需要调整香味时,只需要通过驱动构件23使能够散发目标香味的目标香薰件222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即可。在目标香薰件222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时,目标香薰件222的至少一部分穿过第一开口2211进而暴露于环境,这样目标香薰模块22内的香薰件222所散发的香味也就能够进入到环境中。在不同的安装位内设置不同类型的香薰模块22,从而也就能够达到调整香味的目的,无需用户动手更换,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而若在不同安装位内设置相同类型的香薰模块22时,当某一香薰模块22中的香薰件222的香味散发完毕后,也可以通过驱动构件23使与之香味相同的香薰件222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进而能够持续散发相同的香味,无需用户频繁更换香薰件222。
如图9和图10所示并按照图10所示的方位,驱动构件23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工作时,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旋转运动。储料容器221的外壁上设置有伸出端2213,该伸出端2213大致为杆状结构,伸出端2213与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这样,在驱动电机工作时,其动力输出端也就能够带动储料容器221转动,从而也就将香薰模块22以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了安装位。在需要调整香味时,只需要通过驱动构件23使散发目标香味的目标香薰模块22旋转,在目标香薰模块22由初始位置旋转至第二目标位置时,以图9中左上角的香薰模块22为例,第一开口2211位于储料容器221的最下端,香薰件22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使得香薰件222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环境,空气流经该目标香薰模块22时,就能够将香薰件222散发的香味携带至室内空间,从而达到调整香味的目的。在不需要香味时,通过驱动构件23使香薰模块22旋转至第一开口2211朝上,即第一开口2211位于储料容器221的最上端,香薰模块22内的香薰件22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至储料容器221内,这样香薰件222也就不会再向外散发香味了,即达到了室内空间无香味,满足了用户不需要香味的需求。
显然,驱动构件23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带动香薰模块22旋转,如,香薰模块22还包括彼此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驱动构件23的动力输出端相连,从动齿轮与储料容器221相连。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驱动构件23带动香薰模块22旋转的具体实现方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显然,本申请中香薰模块22由初始位置旋转至第二目标位置是由第一开口2211向上的位置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旋转180°后的位置,即第一开口2211向下且其轴线呈竖直方向时的位置。当然,初始位置和第二目标位置还可以是其他位置,如由储料容器221的轴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的位置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旋转140°后的位置,即香薰模块22位于初始位置和第二目标位置时,储料容器221的轴线可以与竖直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只要确保在初始位置时香薰件222位于储料容器221内、在第二目标位置时香薰件222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构件23还可以使香薰模块22以其他的方式可活动地设置于安装位,如,驱动构件23推动香薰模块22朝向第一开口2211移动,进而使香薰件222暴露于环境,等。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驱动构件23使香薰模块22可活动地设置于安装位的具体活动方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香薰件222的基材可以为火山石,火山石具有一定的重量,外形与储料容器221大致类似,将香薰精油、香薰液等香薰物料附着于火山石,在香薰模块22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时,附着有香薰物料的火山石向下移动,进而暴露与环境中,在空气流经该火山石时,就能够将香薰物料的香味携带至室内空间。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香薰件222的基材还可以是其他的材料,如聚丙烯高分子材料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香薰件222的基材,只要该基材能够吸附香薰精油、香薰液等香薰物料,在空气流经基材表面时能够散发香味,以及具有一定的重量,在香薰模块22位于第二目标位置时香薰件222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即可。
当然,香薰件222也可以是固体香薰,将该固体香薰可活动地设置在储料容器221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香薰件222的具体设置形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如图9和图10所示并按照图10所示的方位,储料容器221大致为圆柱状结构,相应地,香薰件222也大致为圆柱状结构。储料容器221在靠近第一开口2211的位置设置有作为限位结构的环形筋2214,该环形筋2214沿第一开口2211的周向分布、向内延伸。香薰件222远离第一开口2211的端部沿周向向外延伸有作为对接结构的环形凸台2221。在香薰模块22转动至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的情形下,以图9中左上角的香薰模块22为例,第一开口2211位于储料容器221的最下端,香薰件22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直至环形凸台2221的下表面抵接于环形筋2214的上表面,从而也就实现了储料容器221对香薰件222的限位。此时,香薰件222的下端暴露于环境中,上端与储料容器221持续相连。通过这样的设置,在香薰模块22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时,既能够使得香薰件222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环境中,又能够确保香薰件222不会继续向下移动进而与储料容器221脱离。
显然,上述圆柱状结构的储料容器221和香薰件222仅仅只是一种示例性的描述,储料容器221和香薰件222显然还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形状,只要在香薰模块22活动至第二目标位置时,香薰件222能够朝向储料容器221的第一开口2211移动至第一目标位置即可。
显然,限位结构还可以为多个沿第一开口2211的周向分布的弧形段,并且/或者,对接结构还可以为多个沿香薰件222的周向分布的弧形段。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限位结构和对接结构的具体设置形式,只要在香薰模块22活动至第二目标位置时能够通过对接结构与限位结构的抵接实现储料容器221对香薰件222的限位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结构还可以设置在储料容器221的容纳腔的内壁沿轴向的任意位置,对接结构也可以设置在香薰件222沿轴向的任意位置。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限位结构和对接结构的具体设置形式,只要在香薰模块22活动至第二目标位置时,既能够实现储料容器221对香薰件222的限位、又能够使香薰件222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环境中即可。
如图9和图10所示并按照图10所示的方位,储料容器221远离第一开口221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开口2212,储料容器221在对应于该第二开口2212的位置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段。储料容器221还包括阻挡构件223,该阻挡构件223可拆卸地设置于储料容器221,其大致为圆柱状结构,其外径与储料容器221的内径相当。阻挡构件22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匹配相接,从而也就将阻挡构件223以螺接的方式设置在了储料容器221的第二开口2212处。在阻挡构件223安装好时,能够封堵第二开口2212,并因此能够使香薰件222持续位于储料容器221内。在将阻挡构件223从第二开口2212处拆卸下来时,储料容器221的内部就通过该第二开口2212完全暴露于环境,此时方便通过该第二开口2212可以将香薰件222从储料容器221内取出,或者是将香薰件222安装到储料容器221内。
显然,还可以是第一螺纹段设置于储料容器221的外壁,阻挡构件223沿储料容器221的轴向设置有凹槽,第二螺纹段设置于凹槽的槽壁上,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配合,从而将阻挡构件223盖设于储料容器221。当然,阻挡构件223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可拆卸地设置于储料容器221,如,阻挡构件223上设置有卡孔,储料容器221在对应于第二开口的位置设置有旋转卡扣,该旋转卡扣能够相对于储料容器221旋转,在旋转卡扣位于第一位置时,能够穿过卡孔,旋转卡扣位于第二位置时,能够将阻挡构件223卡设于储料容器221,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阻挡构件223可拆卸地设置于储料容器221的具体设置形式,以便适应更加具体的应用场合。
显然,阻挡构件223还可以枢转设置于第二开口2212处,在阻挡构件223相对于第二开口2212枢转打开时,可以将香薰件222安装至储料容器221内,在阻挡构件223相对于第二开口2212枢转关闭时,可以封堵第二开口2212,从而使香薰件222持续位于储料容器221内。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阻挡构件223在储料容器221的第二开口2212处的具体设置形式,只要在组装好时能够封堵第二开口2212即可。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根据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段,控制空调器分别运行叫醒模式、午餐模式以及入睡模式,并且,在除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第三时间段之外的时间段,且在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第一预设浓度时,控制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从而能够更好地根据用户的具体状态来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更加智能化地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配置有香薰组件和风机,所述风机用于将所述香薰组件散发的香味引入至室内空间,所述香薰组件包括多个香薰模块,每个所述香薰模块可独立开闭,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
判断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段;
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如果当前时间处于第一时间段,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
其中,“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一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第一香薰模块开启;
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
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或控制所述风机提高转速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或控制所述风机提高转速运行”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若用户处于活动状态,则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
若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则获取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
如果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风机提高转速运行,然后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如果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则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叫醒模式”的步骤还包括:
如果所述风机在最高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或所述风机的总运行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空调器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
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
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若用户处于活动状态,则停止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
若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则获取所述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
如果所述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未达到第三预设时长,则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如果所述语音提示信息的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则停止发送“起床”的语音提示信息的同时,向预留的紧急联系人发送“确认用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提示信息;
在“发送‘确认用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提示信息”之后,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
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在第四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空调器进行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
若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
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如果当前时间处于第二时间段,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午餐模式;
其中,“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午餐模式”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二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第二香薰模块开启;
获取所述风机在所述第二预设转速下的运行时长;
若所述风机在所述第二预设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五预设时长,则发送“午餐时间”的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午餐时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或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
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
若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
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控制空调器运行不同的香薰模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如果当前时间处于第三时间段,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入睡模式;
其中,“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入睡模式”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风机以第三预设转速运行的同时,控制所述第三香薰模块开启;
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
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或控制所述风机降低转速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选择性地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或控制所述风机降低转速运行”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若用户处于未活动状态,则控制所述风机降低转速运行;
若用于处于活动状态,则获取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
若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达到第六预设时长,则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
若所述风机在当前转速下的运行时长未达到所述第六预设时长,则返回重新获取用户的人体图像,并基于所述人体图像,再次判断用户当前的活动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休息时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或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发送“是否继续按此模式运行”的提示信息;
判断接收到的回复信息;
若回复信息为是,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当前模式继续运行;
若回复信息为否或者未接收到回复信息,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常规模式。
CN202110083661.5A 2021-01-21 2021-01-21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8118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661.5A CN114811883A (zh) 2021-01-21 2021-01-21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661.5A CN114811883A (zh) 2021-01-21 2021-01-21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1883A true CN114811883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25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3661.5A Pending CN114811883A (zh) 2021-01-21 2021-01-21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188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0475A (zh) * 2015-06-22 2015-09-09 张习梅 一种车载智能香薰系统
CN106019964A (zh) * 2016-06-17 2016-10-1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环境舒适度的系统和方法
CN106933143A (zh) * 2017-02-27 2017-07-07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香薰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7193318A1 (zh) * 2016-05-12 2017-11-16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助眠系统
CN107421077A (zh) * 2017-08-18 2017-12-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基于人体睡眠状态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9283835A (zh) * 2017-07-21 2019-01-29 万威科研有限公司 一种闹铃
CN111110902A (zh) * 2019-11-22 2020-05-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香薰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472421A (zh) * 2020-03-10 2020-07-31 河南帅臣物联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慧卫生间的除臭方法及系统
CN111529886A (zh) * 2020-05-12 2020-08-14 深圳市腾瑞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唤醒用户的方法和智能闹钟唤醒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0475A (zh) * 2015-06-22 2015-09-09 张习梅 一种车载智能香薰系统
WO2017193318A1 (zh) * 2016-05-12 2017-11-16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助眠系统
CN106019964A (zh) * 2016-06-17 2016-10-1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环境舒适度的系统和方法
CN106933143A (zh) * 2017-02-27 2017-07-07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香薰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283835A (zh) * 2017-07-21 2019-01-29 万威科研有限公司 一种闹铃
CN107421077A (zh) * 2017-08-18 2017-12-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基于人体睡眠状态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1110902A (zh) * 2019-11-22 2020-05-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香薰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472421A (zh) * 2020-03-10 2020-07-31 河南帅臣物联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慧卫生间的除臭方法及系统
CN111529886A (zh) * 2020-05-12 2020-08-14 深圳市腾瑞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唤醒用户的方法和智能闹钟唤醒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20266B1 (ko) 방향물질 배출장치
JP6395087B2 (ja)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
EP3651136B1 (en) Smart-home hazard detector providing non-alarm status signals at opportune moments
CN110631218B (zh) 用于空气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631220B (zh) 用于空气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553358A (zh) 一种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JP2019507846A (ja) ファン及びファンの制御方法
CN110631219B (zh) 用于空气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1261030A (zh) 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器睡眠模式的装置及方法
JP2016171840A (ja)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
JP2005128976A (ja) 機器制御装置、機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機器制御方法
CN113341741A (zh) 用于疲劳度调节的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家电设备
KR101765659B1 (ko) 수면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9269008B (zh) 一种空气定制管理方法及空调器
CN11481188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JP2019126538A (ja) アロマディフューザー
CA2491369A1 (en) Timekeeping apparatus
WO2022193633A1 (zh) 基于投影的叫醒方法、装置、投影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435036A (zh) 零冷水的智能控制方法及零冷水的智能燃气热水器
JP7378016B2 (ja) 送風装置
KR20220075243A (ko) 수면 캡슐
JP2020031711A (ja) 香料噴霧システム
CN216921532U (zh) 睡眠舱
WO2018070456A1 (ja) 匂い噴出装置
CN113028605B (zh)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