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9113A - 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9113A
CN114809113A CN202210552275.0A CN202210552275A CN114809113A CN 114809113 A CN114809113 A CN 114809113A CN 202210552275 A CN202210552275 A CN 202210552275A CN 114809113 A CN114809113 A CN 114809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phobic
plate
dewatering
water
under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522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9113B (zh
Inventor
邹云峰
赵长林
王跃斌
马安国
黄伟
乔伟
张小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oas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oas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oas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oas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522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91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9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9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9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9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及方法,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地下结构,所述地下室地下结构包括疏水板和混凝土层,疏水板上设有支撑块,疏水板通过支撑块设置在底板上,疏水板、底板和支撑块之间形成疏水通道,混凝土层设置在疏水板上,地下室地下结构与墙体之间留有空隙并形成连通疏水通道的排水沟,相邻所述地下室地下结构之间的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预埋有注浆管结构,本申请改善了只能通过注浆来防水,无法有效的解决渗漏现象的问题。

Description

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要建设地下室,地下室处于建筑底层,位于土层内,地下室通常阴冷潮湿,因此,地下室的防渗漏工作要做好,如果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不达标,就会出现地下室底板和侧壁渗漏,施工缝和后浇带等渗漏现象。
通过预埋注浆软管是防水防渗漏的一种施工方法,在衬砌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根据后浇带、施工缝的漏水情况进行局部或者全面的注浆,来实现后浇带、施工缝防水的效果。
通过预埋注浆软管虽然能够实现防水的效果,但是只能通过注浆来防水,却无法对地下室底板处的水进行疏通,从而无法有效的解决渗漏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只能通过注浆来防水,无法有效的解决渗漏现象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地下结构,所述地下室地下结构包括疏水板和混凝土层,疏水板上设有支撑块,疏水板通过支撑块设置在底板上,疏水板、底板和支撑块之间形成疏水通道,混凝土层设置在疏水板上,地下室地下结构与墙体之间留有空隙并形成连通疏水通道的排水沟,相邻所述地下室地下结构之间的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预埋有注浆管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疏水通道与排水沟相连,当出现渗水现象时,渗出的水优先通过疏水通道排放到排水沟内,从根源上处理渗水现象,改善了只能通过注浆来防水,无法有效的解决渗漏现象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对应排水沟的位置处设有预制沟体,预制沟体设置在排水沟内,预制沟体侧壁朝向疏水通道的一侧设有用于连通疏水通道的通水孔,预制沟体内设置有海绵块,海绵块抵触预制沟体上开设通水孔的侧壁并遮挡通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疏水通道内的水排向排水沟内时,水通过通水孔进入到海绵块内,海绵块将水吸附在海绵块内,避免水直接流入到预制沟体内,也减小了预制沟体内的水位超过通水孔并通过通水孔反流到疏水通道内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海绵块与预制沟体底部之间留有空隙,预制沟体内设置有除水装置,除水装置包括定板、动板、链轮、链条、除水杆、除水轴、除水柄和扭簧,除水轴转动连接在预制沟体内,除水柄设置在除水轴上,扭簧套设在除水轴上,扭簧的一端连接在预制沟体上,另一端连接除水柄,链轮设置在除水轴上,定板设置在预制沟体内,除水杆贯穿定板,链条的一端连接除水杆,另一端啮合在链轮上并与链轮相连,除水杆远离链条的一端贯穿海绵块并连接动板,除水杆上设有安装片,安装片与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扳动除水柄,除水轴发生转动,扭簧受力发生形变,除水轴在转过程中带动链轮转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除水杆移动,除水杆带动动板朝向定板方向移动,第三弹簧被拉伸,动板和定板配合对海绵块进行挤压,将海绵块内的水分挤出,挤出的书掉落带预制沟体内等待被工作人员处理,将海绵块内的水分挤出后,解除对除水柄的施力,除水柄和除水轴在扭簧的作用下发生主动,扭簧恢复至初始位置,第三弹簧也恢复至初始状态,且在第三弹簧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过程中,除水杆带动动板朝向远离定板方向移动,动板不在挤压海绵块,海绵块逐渐恢复体积,以便继续更好的吸水。
可选的,所述动板与除水杆之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海绵块被损坏或者吸水效果变差时,工作人员可以对海绵块进行更换,更换时,将动板从除水杆上拆卸下来,解除对海绵块的限位,将海绵块从除水杆上去下并在除水杆上套设新的海绵块,再将动板重新安装在除水杆上,从而完成海绵块的更换。
可选的,所述动板上设有锁紧件,锁紧件包括锁紧球、锁紧块和第一弹簧,除水杆上设有安装槽,除水杆上相对的两侧还设有连通安装槽的锁紧口,锁紧球设置在安装槽内,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安装槽底部,另一端连接锁紧球,锁紧块贯穿锁紧口并与除水杆滑动连接,锁紧块位于安装槽内的一端设有倾斜面,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锁紧球抵触倾斜面,锁紧块位于安装槽外的一端抵触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拆卸动板时,按压锁紧块,使锁紧块朝向安装槽内部方向移动,锁紧块在移动过程中始终抵触锁紧球并且对锁紧球产生推力,第一弹簧被拉伸,锁紧球发生移动,当锁紧块移动到除水杆内部时,锁紧块不再对动板限位,从而将动板从除水杆上拆卸下来,在安装动板时,按紧锁紧块,使锁紧块保持在除尘杆内,将动板顺利的穿过除水杆,使除水杆保持在海绵块和锁紧块之间,解除对锁紧块的限制,第一弹簧恢复至初始状态并且带动锁紧球移动,锁紧球在移动过程中挤压锁紧块,锁紧块从除水杆内移除并且抵触动板,从而对动板限位,完成动板的安装;从而能够实现动板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可选的,所述除水杆上设有贯穿除水杆的导通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通口的设置能够使海绵块顺利的吸收水分,避免除水杆的存在限制了海绵块对水的吸收效果。
可选的,所述注浆管结构包括注浆软管、连接管和注浆导管,混凝土层靠近后浇带和施工缝的位置处设有容纳槽,注浆软管固定在地下室地下结构的混凝土层上,连接管连接在注浆软管上,注浆导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另一端穿过混凝土层并位于容纳槽内,注浆导管位于容纳槽内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盖,容纳槽内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遮挡容纳槽的遮挡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后浇带或者施工缝位置出现渗水时,将遮挡盖打开,将防护盖打开,通过注浆导管向注浆软管内注入混凝土,从而起到密封作用。
可选的,所述遮挡盖上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抵触容纳槽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的设置能够对遮挡盖起到缓冲作用,当遮挡盖受到外力时,能够减小遮挡盖被损坏的可能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方法,采用上述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具体步骤如下:
S1:在底板上铺设地下室地下结构,将带有支撑块的疏水板铺设在底板上,疏水板、底板和支撑块之间形成疏水通道,疏水板与墙体之间留有空隙,再在疏水板上铺设混凝土层,地下室地下结构与墙体之间形成排水沟,排水沟连通疏水通道,相邻地下室结构之间留有施工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的空间;
S2:在施工后浇带和施工缝时,先在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处预埋注浆管结构,再进行后浇带和施工缝的施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渗水现象时,大部分水会通过疏水通道流入到排水沟内,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减小了其他位置有水渗出的可能性,当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出现渗水现象时,通过注浆管结构进行密封修复,改善了只能通过注浆来防水,无法有效的解决渗漏现象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疏水通道与排水沟相连,当出现渗水现象时,渗出的水优先通过疏水通道排放到排水沟内,从根源上处理渗水现象,改善了只能通过注浆来防水,无法有效的解决渗漏现象的问题;
2.当疏水通道内的水排向排水沟内时,水通过通水孔进入到海绵块内,海绵块将水吸附在海绵块内,避免水直接流入到预制沟体内,也减小了预制沟体内的水位超过通水孔并通过通水孔反流到疏水通道内的可能性;
3.扳动除水柄,除水轴发生转动,扭簧受力发生形变,除水轴在转过程中带动链轮转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除水杆移动,除水杆带动动板朝向定板方向移动,第三弹簧被拉伸,动板和定板配合对海绵块进行挤压,将海绵块内的水分挤出,挤出的书掉落带预制沟体内等待被工作人员处理,将海绵块内的水分挤出后,解除对除水柄的施力,除水柄和除水轴在扭簧的作用下发生主动,扭簧恢复至初始位置,第三弹簧也恢复至初始状态,且在第三弹簧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过程中,除水杆带动动板朝向远离定板方向移动,动板不在挤压海绵块,海绵块逐渐恢复体积,以便继续更好的吸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地下室地下结构与墙体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滑移块与锁紧口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遇水膨胀止水条于混凝土层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注浆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注浆导管与混凝土层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模板与地下室地下结构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疏水板;2、混凝土层;3、支撑块;4、无纺布;5、沟槽;6、预制沟体;7、通水孔;8、海绵块;9、定板;10、动板;11、链轮;12、链条;13、除水杆;14、除水轴;15、除水柄;16、扭簧;17、第三弹簧;18、安装片;19、导通口;20、锁紧球;21、锁紧块;22、第一弹簧;23、安装槽;24、锁紧口;25、滑移槽;26、滑移块;27、注浆软管;28、连接管;29、注浆导管;30、容纳槽;31、贯穿孔;32、防护盖;33、遮挡盖;34、内螺纹管;35、第二弹簧;36、遇水膨胀止水条;37、木枋;38、楔子;39、模板;40、底板;41、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
参照图1,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1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地下结构。
参照图1,地下室地下结构包括疏水板1和混凝土层2,疏水板1上连接有支撑块3,本实施例中,支撑块3为锥形,疏水板1通过支撑块3设置在底板40上,疏水板1、底板40和支撑块3之间形成疏水通道,疏水板1上铺设有无纺布4,混凝土层2铺设在无纺布4上,在车道、停车场等汽车经过的地方的混凝土层2内设置钢筋网片,在浇筑混凝土层2时,将钢筋网片浇筑在混凝土层2内。地下室地下结构与墙体41之间留有空隙并形成连通疏水通道的排水沟。
参照图1,底板40上对应排水沟的位置处设有沟槽5和预制沟体6,预制沟体6设置在排水沟内,且预制沟体6底部位于沟槽5内,预制沟体6侧壁朝向疏水通道的一侧设有通水孔7,通水孔7连通疏水通道和预制沟体6,且通水孔7的最低点与底板40齐平,以便疏水通道内的水能够顺利的通过通水孔7。
参照图1、图2和图3,预制沟体6内设置有海绵块8和除水装置,除水装置包括定板9、动板10、链轮11、链条12、除水杆13、除水轴14、除水柄15和扭簧16,除水轴14转动连接在预制沟体6内,除水柄15设置在除水轴14上,扭簧16套设在除水轴14上,扭簧16的一端连接在预制沟体6侧壁上,另一端连接除水柄15,链轮11设置在除水轴14上,定板9设置在预制沟体6内并与预制沟体6固定连接,除水杆13贯穿定板9,链条12的一端连接除水杆13,另一端啮合在链轮11上并与链轮11相连,除水杆13远离链条12的一端贯穿海绵块8和动板10,除水杆13与动板10可拆卸连接,除水杆13上设有安装片18,安装片18与定板9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7,除水杆13上设有贯穿除水杆13的导通口19,海绵块8抵触预制沟体6上开设通水孔7的侧壁并遮挡通水孔7,且海绵块8与预制沟体6底部之间留有空隙。
出现渗水现象时,疏水通道内的水优先通过通水孔7流入到预制沟体6内,流入到预制沟体6内的水直接被海绵块8吸收,避免水直接流入到预制沟体6内,也减小了预制沟体6内的水位超过通水孔7并通过通水孔7反流到疏水通道内的可能性。
当海绵块8内吸附的水较多时,扳动除水柄15,除水柄15带动除水轴14转动,与此同时,扭簧16的状态发生变化,扭簧16连接除水柄15的一端随着除水柄15一起移动,除水轴14在转动过程中带动链轮11转动,链轮11带动链条12移动,在链条12移动过程中,除水杆13带动动板10朝向靠近链轮11方向移动,第三弹簧17被拉伸,在动板10移动过程中,动板10与定板9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小,动板10与定板9配合将海绵块8挤压,将海绵块8内的水挤压出来,挤压出来的水流到预制沟体6内,然后由操作除水柄15的工作人员及时对预制沟体6内的水进行处理。
将海绵块8内的水挤压出来后,解除对除水柄15的施力,扭簧16恢复至初始状态,与此同时,扭簧16带动除水柄15和除水轴14转动,除水轴14继而带动链轮11转动,此时链轮11的转动方向与挤压海绵块8时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三弹簧17由拉伸状态变为自然状态,在第三弹簧17由拉伸状态变为自然状态的过程中,第三弹簧17通过安装片18带动除水杆13朝向远离链轮11方向移动,除水杆13带动动板10和链条12移动,动板10不再挤压海绵块8,海绵块8逐渐恢复体积,以便继续更好的吸水。
参照图3、图4和图5,动板10上设置有锁紧件,锁紧件包括锁紧球20、锁紧块21和第一弹簧22,除水杆13上设有安装槽23,除水杆13上相对的两侧还设有连通安装槽23的锁紧口24,锁紧球20设置在安装槽23内,第一弹簧22的一端连接安装槽23底部,另一端通过固定块连接锁紧球20,固定块固定连接在锁紧球20上,第一弹簧22与固定块相连,锁紧块21贯穿锁紧口24并与除水杆13滑动连接,锁紧口24上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滑移块26,锁紧块21上设有滑移槽25,滑移块26位于滑移槽25内,锁紧块21通过滑移槽25与滑移块26的配合与除水杆13滑动连接,锁紧块21位于安装槽23内的一端设有倾斜面,第一弹簧22处于自然状态时,锁紧球20抵触倾斜面,锁紧块21位于安装槽23外的一端抵触动板10。
在安装定板9时,按压锁紧块21,锁紧块21的倾斜面在移动过程中始终抵触锁紧球20并且对锁紧球20产生推力,第一弹簧22被拉伸,锁紧球20朝向远离安装槽23底部方向移动,锁紧块21朝向安装槽23内部方向移动,当锁紧块21移动到除水杆13内部时,将动板10套设在除水杆13上,使动板10抵触海绵块8,此时动板10位于海绵块8与锁紧块21之间,再解除对锁紧块21的按压,第一弹簧22恢复至自然状态,第一弹簧22带动锁紧球20朝向靠近安装槽23底部方向移动,锁紧球20挤压锁紧块21,锁紧块21从除水杆13移出并且抵触动板10,从而对动板10限位,完成动板10的安装。
在拆卸动板10使,再次按压锁紧块21,将锁紧块21移动至除水杆13内,解除锁紧块21对动板10的限位,将动板10从除水杆13上拆卸下来。
参照图6、图7和图8,相邻地下室地下结构之间的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处均预埋有注浆管结构,注浆管结构包括注浆软管27、连接管28和注浆导管29,混凝土层2靠近后浇带和施工缝的位置处设有容纳槽30和贯穿孔31,容纳槽30与相邻地下室地下结构之间的位置通过贯穿孔31连通,注浆软管27通过箍片和螺钉固定在地下室地下结构的混凝土层2上,连接管28连接在注浆软管27上,注浆导管29的一端连接连接管28,另一端通过贯穿孔31穿过混凝土层2并位于容纳槽30内,注浆导管29位于容纳槽30内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盖32,防护盖32套设在注浆导管29上,容纳槽30内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遮挡容纳槽30的遮挡盖33,容纳槽30槽口处连接有内螺纹管34,遮挡盖33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34上,遮挡盖33上设有便于拧动遮挡板的旋转槽,遮挡盖33上还连接有第二弹簧35,第二弹簧35抵触容纳槽30底部,以便对遮挡盖33进行支撑。连接注浆软管27的混凝土层2上还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36。
当施工缝或者后浇带位置处出现渗水现象时,拧动遮挡盖33,将遮挡盖33去下,再将防护盖32取下,通过注浆导管29向注浆软管27内注入混凝土,从而起到密封作用。遇水膨胀止水条36也能够遇水膨胀,起到密封作用,遇水膨胀止水条36与注浆软管27配合使用,提到密封效果,提高防水防渗漏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1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出现渗水现象时,渗出的水优先通过疏水通道排放到预制沟体6内被海绵块8吸收,从根源上处理渗水现象,再配合注浆管结构和遇水膨胀止水条36使用,改善了只能通过注浆来防水,无法有效的解决渗漏现象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方法,采用上述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具体步骤如下:
S1:在底板40上铺设地下室地下结构,将带有支撑块3的疏水板1铺设在底板40上,疏水板1、底板40和支撑块3之间形成疏水通道,疏水板1与墙体41之间留有空隙,再在疏水板1上铺设无纺布4,在无纺布4上铺设混凝土层2,地下室地下结构与墙体41之间形成排水沟(参照图9,排水沟宽度即疏水板1与墙体41之间的距离,在铺设疏水板1之前,施工人员在墙体41上安装楔子38,在底板40上安装木枋37,楔子38与木枋37之前相抵并相互垂直,在木枋37远离楔子38的一侧安装好模板39,模板39与木枋37之间相互垂直,以便施工人员能顺利的铺设疏水板1,控制好疏水板1与墙体41之间的距离,也便于施工人员铺设混凝土层2),排水沟连通疏水通道,并且,在车道、停车场等汽车经过的地方的混凝土层2内设置钢筋网片,在浇筑混凝土层2时,将钢筋网片浇筑在混凝土层2内,相邻地下室结构之间留有施工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的空间;
S11:将安装有除水装置和海绵块8的预制沟体6设置在排水沟内,在对应排水沟位置的底板40上开设沟槽5使预制沟体6底部位于沟槽5内,在靠近疏水通道的预制沟体6侧壁上开设通水孔7,使通水孔7的最低点与底板40齐平,通水孔7连通疏水通道和预制沟体6,海绵块8抵触预制沟体6上开设通水孔7的侧壁并遮挡通水孔7,且海绵块8与预制沟体6底部之间留有空隙;
S2:在施工后浇带和施工缝时,先在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处预埋注浆管结构,再进行后浇带和施工缝的施工,预埋注浆管结构时,在混凝土层2靠近后浇带和施工缝的位置处设置容纳槽30和贯穿孔31,容纳槽30与相邻地下室地下结构之间的位置通过贯穿孔31连通,将注浆软管27安装在地下室地下结构的混凝土层2上,连接管28连接在注浆软管27上,注浆导管29的一端连接连接管28,另一端通过贯穿孔31穿过混凝土层2并位于容纳槽30内,将防护盖32套设在注浆导管29位于容纳槽30内的一端,在容纳槽30槽口处连接内螺纹管34,将带有第二弹簧35的遮挡盖33螺纹连接在内螺纹管34上,第二弹簧35抵触容纳槽30底部,将注浆管结构安装之后,再在连接注浆软管27的混凝土层2上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36,最后在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处浇筑混凝土。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1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当出现渗水现象时,渗出的水优先通过疏水通道进入到预制沟体6内被海绵块8吸附,实现了疏水的目的,当施工缝或者后浇带位置处出现渗水现象时,通过注浆导管29向注浆软管27内注入混凝土,配合遇水膨胀止水条36也能够遇水膨胀使用,起到密封作用,提高防水防渗漏效果,疏水通道、注浆管结构和遇水膨胀止水条36配合使用,既实现了疏水的目的,又实现了防渗漏的目的,改善了只能通过注浆来防水,无法有效的解决渗漏现象的问题。

Claims (9)

1.一种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地下结构包括疏水板(1)和混凝土层(2),疏水板(1)上设有支撑块(3),疏水板(1)通过支撑块(3)设置在底板(40)上,疏水板(1)、底板(40)和支撑块(3)之间形成疏水通道,混凝土层(2)设置在疏水板(1)上,地下室地下结构与墙体(41)之间留有空隙并形成连通疏水通道的排水沟,相邻所述地下室地下结构之间的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预埋有注浆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0)上对应排水沟的位置处设有预制沟体(6),预制沟体(6)设置在排水沟内,预制沟体(6)侧壁朝向疏水通道的一侧设有用于连通疏水通道的通水孔(7),预制沟体(6)内设置有海绵块(8),海绵块(8)抵触预制沟体(6)上开设通水孔(7)的侧壁并遮挡通水孔(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块(8)与预制沟体(6)底部之间留有空隙,预制沟体(6)内设置有除水装置,除水装置包括定板(9)、动板(10)、链轮(11)、链条(12)、除水杆(13)、除水轴(14)、除水柄(15)和扭簧(16),除水轴(14)转动连接在预制沟体(6)内,除水柄(15)设置在除水轴(14)上,扭簧(16)套设在除水轴(14)上,扭簧(16)的一端连接在预制沟体(6)上,另一端连接除水柄(15),链轮(11)设置在除水轴(14)上,定板(9)设置在预制沟体(6)内,除水杆(13)贯穿定板(9),链条(12)的一端连接除水杆(13),另一端啮合在链轮(11)上并与链轮(11)相连,除水杆(13)远离链条(12)的一端贯穿海绵块(8)并连接动板(10),除水杆(13)上设有安装片(18),安装片(18)与定板(9)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板(10)与除水杆(13)之间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板(10)上设有锁紧件,锁紧件包括锁紧球(20)、锁紧块(21)和第一弹簧(22),除水杆(13)上设有安装槽(23),除水杆(13)上相对的两侧还设有连通安装槽(23)的锁紧口(24),锁紧球(20)设置在安装槽(23)内,第一弹簧(22)的一端连接安装槽(23)底部,另一端连接锁紧球(20),锁紧块(21)贯穿锁紧口(24)并与除水杆(13)滑动连接,锁紧块(21)位于安装槽(23)内的一端设有倾斜面,第一弹簧(22)处于自然状态时,锁紧球(20)抵触倾斜面,锁紧块(21)位于安装槽(23)外的一端抵触动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杆(13)上设有贯穿除水杆(13)的导通口(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结构包括注浆软管(27)、连接管(28)和注浆导管(29),混凝土层(2)靠近后浇带和施工缝的位置处设有容纳槽(30),注浆软管(27)固定在地下室地下结构的混凝土层(2)上,连接管(28)连接在注浆软管(27)上,注浆导管(29)的一端连接连接管(28),另一端穿过混凝土层(2)并位于容纳槽(30)内,注浆导管(29)位于容纳槽(30)内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防护盖(32),容纳槽(30)内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遮挡容纳槽(30)的遮挡盖(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盖(33)上连接有第二弹簧(35),第二弹簧(35)抵触容纳槽(30)底部。
9.一种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去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具体步骤如下:
S1:在底板(40)上铺设地下室地下结构,将带有支撑块(3)的疏水板(1)铺设在底板(40)上,疏水板(1)、底板(40)和支撑块(3)之间形成疏水通道,疏水板(1)与墙体(41)之间留有空隙,再在疏水板(1)上铺设混凝土层(2),地下室地下结构与墙体(41)之间形成排水沟,排水沟连通疏水通道,相邻地下室结构之间留有施工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的空间;
S2:在施工后浇带和施工缝时,先在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处预埋注浆管结构,再进行后浇带和施工缝的施工。
CN202210552275.0A 2022-05-20 2022-05-20 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及方法 Active CN114809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2275.0A CN114809113B (zh) 2022-05-20 2022-05-20 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2275.0A CN114809113B (zh) 2022-05-20 2022-05-20 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9113A true CN114809113A (zh) 2022-07-29
CN114809113B CN114809113B (zh) 2024-02-06

Family

ID=82518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52275.0A Active CN114809113B (zh) 2022-05-20 2022-05-20 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91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7397A (zh) * 2022-09-14 2022-11-25 余姚市江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地下室防渗漏结构及施工工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0280A (ja) * 2004-02-09 2005-08-18 Three Bond Co Ltd 水膨張性シール材、およびシール材を一体化した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0219673A (zh) * 2019-06-25 2019-09-10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全断面注浆管装置
CN214401904U (zh) * 2021-01-27 2021-10-15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地下室底板疏水防潮结构
CN113931254A (zh) * 2021-10-26 2022-01-14 覃东亮 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装置
WO2022036806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广东美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
CN216194963U (zh) * 2021-11-02 2022-04-05 浙江金峨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顶板伸缩缝防渗装置
CN114396059A (zh) * 2021-11-23 2022-04-26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边坡强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0280A (ja) * 2004-02-09 2005-08-18 Three Bond Co Ltd 水膨張性シール材、およびシール材を一体化した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0219673A (zh) * 2019-06-25 2019-09-10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全断面注浆管装置
WO2022036806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广东美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
CN214401904U (zh) * 2021-01-27 2021-10-15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地下室底板疏水防潮结构
CN113931254A (zh) * 2021-10-26 2022-01-14 覃东亮 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装置
CN216194963U (zh) * 2021-11-02 2022-04-05 浙江金峨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顶板伸缩缝防渗装置
CN114396059A (zh) * 2021-11-23 2022-04-26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土木工程用边坡强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7397A (zh) * 2022-09-14 2022-11-25 余姚市江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地下室防渗漏结构及施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9113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39316B1 (ko) 터널 배수 구조물
CN109488371B (zh) 一种全包防水车站防水系统及动态设置限量排水方法
CN114809113A (zh) 预埋注浆管与疏水板堵疏结合的地下防水结构及方法
CN106988440A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主体与附属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1065555B1 (ko) Pcl 판넬 라이닝을 이용한 라이닝 배면공간을 충전한 경량기포 모르타르층과 부직포 경계면 배수시스템 및 이를 시공하는 방법
CN104179277B (zh) 一种混框幕墙导排水系统
DE10000025A1 (de) Wasserleitung
CN110777856A (zh) 地下室底板的背水面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616711U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主体与附属接口处的防水结构
KR101027380B1 (ko) 터널 배수 시스템 고정장치
CN208619166U (zh) 隧道顶板防水引流结构
KR20100054537A (ko) 터널 아바트먼트(Abutment)부의 프리캐스트 블록구조와 새로운 개념의 통합배수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아바트먼트부의 시공방법
CN206655716U (zh) 一种隧道排水结构
CN212027809U (zh) 一种可调高低式堵头板
CN112854312A (zh) 地铁车站防水离壁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565774B (zh) 一种弱渗透性土质的地下室明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05780819A (zh) 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CN220377474U (zh) 一种地面渗漏导流装置
CN110565447A (zh) 无砟轨道路基的防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926759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女儿墙连接缝处的防水构造
CN216515750U (zh) 采用u型夹准确固定箱涵止水带的组合装置
CN214089712U (zh) 一种水工隧洞伸缩缝渗水治理结构
CN214738302U (zh) 地铁车站防水离壁沟结构
CN214995328U (zh) 防空鼓屋面构造
CN220644342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底部的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