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9078A -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9078A
CN114809078A CN202210525219.8A CN202210525219A CN114809078A CN 114809078 A CN114809078 A CN 114809078A CN 202210525219 A CN202210525219 A CN 202210525219A CN 114809078 A CN114809078 A CN 114809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pection
station
epidemic prevention
area
ti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52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重丽
黎明
张扬
梁田
李�瑞
范宏宇
赵凡
金迪
吴婧
王岚涛
范理纯
兰竹
蔡小俊
周云鹏
于文龙
赵赛龙
韩东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52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90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9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90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02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free-standing; portable, e.g. for guarding open manholes ; Portable signs or sig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 portable barriers
    • E01F13/022Pedestrian barriers; Barriers for channelling or controlling crow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02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free-standing; portable, e.g. for guarding open manholes ; Portable signs or sig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 portable barriers
    • E01F13/024Removable barriers with permanently installed base members, e.g. to provide occasional passa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04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 E01F13/06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by swinging into open position about a vertical or horizontal axis parallel to the road direction, i.e. swinging g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BTICKET-ISSUING APPARATUS; FARE-REGISTERING APPARATUS; FRANKING APPARATUS
    • G07B11/00Apparatus for validating or cancelling issued ticket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10Movable barriers with registering mea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07C9/25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07C9/25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electronically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0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G08B3/1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ophysic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属于地铁车站领域,其通过在站厅层内设置的多个快检设备,以形成连通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快速进站通道,进而实现防疫、安检、票检的三合一功能,简化了乘客的进站流程,提升乘客过检进站的效率。本发明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通过在车站站厅层并排设置的多个具有防疫检、安检、票检三合一功能的快检设备代替传统设备,减少了检测设备的占地面积,并相应形成多个快速进站通道,以供乘客进入付费区,进而有效提高了乘客的进站效率,防止乘客在检测处长时间滞留,以此提升地铁交通的运营质量,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铁车站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城市生活中对地铁出行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大。对于常规的地铁车站而言,其主要包括竖向上分层设置的站厅层和站台层,其中,站厅层公共区是售票、安检、票检、集散、连接地面出入口和站台的场所,主要可以划分为非付费区和付费区两大区域,两者通常利用栏栅、票检机分隔,如图7中所示。
通常情况下,乘客进站乘车的流线为:从出入口进入车站非付费区,携带交通卡、扫码设备或者购买车票后统一进入传统安检门,若携带行李时,不论所携带的行李的大小,都需将行李放置于安检台进行安检,安检通过后经检票闸机进入付费区,再经过连接站厅层与站台层的楼、扶梯组到达站台层乘车。上述过程虽然能够一定程度满足现有的地铁车站通行需求,但是,也日益体现出其局限性和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随着安检及反恐防范要求的提高及客流的快速增长,特别是高峰时段,进站安检、票检与通行效率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安检、售检票模式便开始体现出无法逾越的瓶颈;二、对于传统的案件、售检票模式而言,其往往需要在车站站厅层中设置大量的安检、售检票设备,导致站厅层中的实际可用公共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这对车站建筑布局及规模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三、随着近年来国家疫情防控的需要,使得搭乘地铁的乘客需要实名登记并向安检人员出示相应身份码(健康码、核酸证明),导致传统安检模式的流程进一步增加,站厅层通行效率低下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而且,由于防疫卫生检测(后续简称“防疫检”)的引入,使得站厅层中需要引入新的设备和人员,不仅增加安检的流程,还大幅提升了运营成本和承力成本。
此外,对于既有车站而言,其基建设施往往很难进行变动,且需要保证线路能够正常运行,这也是上述问题无法得到快速改善或解决的根本原因所在,也使其成为了设计研究人员需要重点攻克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提供了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能够在不改变车站土建结构的基础上,有效对站厅层内的进站人员进行分流,并利用快检设备对乘客进行快速且多样的检测,有效提升了乘客的进站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包括站厅层,该站厅层的中部由围栏分隔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且所述付费区在站厅层横向上分为进站区域和出站区域;
对应所述进站区域的围栏沿横向延伸至站厅层一侧的隔墙,并在该围栏设置区域沿横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快检设备和至少一个物检设备,以所述快检设备形成连通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并沿纵向延伸的第二进站通道;
对应所述出站区域的围栏沿纵向延伸,并在该围栏设置区域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出站闸机,且其背离所述进站区域的一侧形成纵向贯通的非付费区;
所述快检设备包括一体设置的闸机通道和金属探测门;所述闸机通道或者所述金属探测门上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刷卡模块和码扫描模块,并在快检设备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闸机通道内的乘客进行实时监测的通行监测模块;且所述快检设备上还设置有测温组件,用于对过检乘客进行体温测定,配合所述码扫描模块的扫码核验,完成对乘客的防疫检测;以及在闸机通道靠近付费区的一端中设置有可开闭的进站门,其与各模块分别电连接,用于在乘客同时完成防疫检、安检、票检后进入付费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站区域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快检设备和至少一个物检设备,用于乘客从车站的纵向两端进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检设备设置在多个所述快检设备横向的最外侧或者设置在相邻两快检设备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闸机通道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有可开闭的侧开门;
所述侧开门设置在非付费区中,且其分别与该快检设备上的各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各模块的过检结果控制开闭,使得部分或者全部过检未通过的乘客可经由所述侧开门撤出闸机通道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可分别与非付费区和付费区交互的客服中心;
所述客服中心设置在所述站厅层的纵向两端或者中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探测门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机箱,并在该顶部机箱背离付费区的一侧设置有安检门显示屏,用于显示乘客的过检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组合设置的测温摄像头和测温黑体;
所述测温摄像头设置在所述闸机通道尾端,其正对闸机通道,用于对通道内的乘客进行摄像测温;所述测温黑体设置在所述顶部机箱正对付费区的一侧,用于配合所述测温摄像头完成测温过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探测门的前侧还设置有通道指示器、显示灯带、扬声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在所述顶部机箱上还设置有报警设备,用于对异常通行状态进行报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乘客自所述车站入口到第二进站通道之间的区域中设置有行李识别组件和导引组件,用于对进站乘客的行李进行识别,并将识别有大件行李的乘客导引至所述物检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站厅层的纵向两端分别为设备区域,并在设备区域中同时设置有售票设备和便民设备。
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通过在站厅层内设置的多个快检设备,以形成连通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快速进站通道,进而实现防疫、安检、票检的三合一功能,简化了乘客的进站流程,提升乘客过检进站的效率。同时,利用快检设备与物检设备的配合和两者设置位置的优选,使第二进站通道能够对进站不同类型的乘客进行分流,实现不同乘客的快速过检进站,提升乘客在车站过检时的效率,避免站厅层区域中乘客的滞留,以此有效提高了车站的运行能力和管控效率。
(2)本发明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通过快检设备的对应设置,利用闸机通道与金属探测门的一体化设计,以及人脸识别模块、刷卡模块、码扫描模块、测温组件、进站门等部件的对应设置,实现了防疫检、安检、票检的快速进行,简化了乘客的过检流程,实现了三合一过检功能的有效统一,进一步提升了车站运营的智能化和高效化,降低了车站人员管控的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同时,通过人脸识别模块等智能化设备的推广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实名制信用消费售检票系统的覆盖率,贯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推动“2035年前实名制信用消费售检票系统覆盖率>99%”这一目标的快速实现。
(3)本发明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通过对站厅层内各个设施的位置设计和功能有优化,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现有车站站厅层的改造作业,大幅度提升了技术方案的兼容性和通用性,减少了既有车站的改造难度,降低了既有车站改造的成本。
(4)本发明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通过在车站站厅层并排设置多个具有防疫检、安检、票检三合一功能的快检设备代替传统设备,减少检测设备的占地面积,并相应形成多个快速进站通道,以供乘客进入,进而有效提高了乘客的进站效率,防止乘客在检测处长时间滞留,以此提升地铁交通的运营质量,降低地铁交通的运营成本和人员管控成本,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车站站厅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功能的快检设备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1、第一进站通道;101、物检设备;102、人检设备;103、票检闸机;104、安检通道;
2、第二进站通道;201、快检设备;2011、人脸识别模块;2012、刷卡模块;2013、码扫描模块;2014、金属探测门;2015、通行监测模块;2016、安检门显示屏;2017、顶部机箱;2018、测温黑体;2019、测温摄像头;2020、进站门;2021、侧开门;2022、通道指示器;2023、显示灯带;202、围栏;
3、出站通道;301、出站闸机;
4、过街通道;5、隔栏;6、安全出口;7、客服中心;8、站厅设备;801、售票设备;802、便民设备;9、轨道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对于现有的岛式地铁车站而言,其站厅层的布置形式如图5中所示,对于该站厅层而言,其包含至少一处第一进站通道1和至少一处出站通道3,在图5所示的布置方案中,第一进站通道1和出站通道3分别成对设置,以满足车站纵向两端、横向两侧的进出站需求。不难看出,在现有的车站中,第一进站通道1包括在乘客进站通行线上依次设置的人检设备102、票检闸机103,并在人检设备102与票检闸机103之间形成安检通道104,由票检闸机103和出站通道3上的出站闸机301,配合围栏202将站厅层公共区隔断为付费区以及非付费区。同时,为了保证大件行李的安检,在人检设备102的一侧还设置有物检设备101,共同组成了车站中的第一进站通道1,进一步优选在第一进站通道1靠近安全出口6的一侧设置有防疫检工位,通常需要在此处安排防疫检工作人员,由其查验乘客的核酸证明、绿码等。并通过设置隔栏5形成过街通道4,以供乘客横穿站厅层。
相应地,在站厅层付费区中对应设置有若干连通站台层的通道,并在通道中设置有楼梯、电扶梯或者直达电梯,使得进入付费区的乘客可以快速进入站台层完成乘车,且站台层下车的乘客也可以经由通道进入站厅层的付费区,最后经由出站通道3进入非付费区,由安全出口6完成出站。此外,对应进、出站通道3内还设置有指示牌。
显然,对于上述站厅层布置方式而言,导致乘客由非付费区进入付费区缓慢最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第一进站通道1上的设备较多,乘客需依次通过防疫检、物检、人检等多个检测,才能由票检闸机103进入到站厅层的付费区内;二、在前述原因的影响下,无论乘客是否携带行李,都只能通过第一通道进入到站厅层。因此,导致大量乘客在第一进站通道1处受到阻隔,尤其是那些本不需进行物品安检的乘客,其需要等待携带行李的乘客在拿取通过物检的行李后,才能随之进入到付费区内,致使大量人员在第一进站通道1上形成滞留,从而影响人员的进站速率;三、由于站厅层空间布局、占地大小等缘故,导致地铁站内对应各安全出口6处只能设置一条第一进站通道1以供人员进入,进而导致不同类型的乘客无法分流进入到付费区内。
综上所述,现有的站厅层由于各设备功能过于单一,大量设备的放置和对各设备的设计位置不够合理等原因,导致人员从非付费区进入到付费区内时的速率过于缓慢,影响人员的进站效率。
在优选实施例中,利用图6~图9中的快检设备201,以其来连通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形成替代传统第一进站通道1的第二进站通道2,以此来缩短进站流程,简化过检进站的工序,提升乘客进站的效率。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进站通道2为快检通道,其包括快检设备201和对应该快检设备201设置的物检设备101,进而通过快检设备201与物检设备101将站厅层的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分离开。更进一步,该快检设备201为票检、安检智能一体机,能够对乘客进行人脸识别、进行人体安检并对应完成乘客进站的票检工作。
在实际设置时,快检设备201有多个且其沿站厅层的纵向等距排列。同时,物检设备101与快检设备201并排设置,进而在快速通道内形成多个可供人员进入的通道,并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分流。
进一步地,对于优选实施例中的快检设备201而言,结构形式如图6、图7和图8中所示,其包括闸机通道,闸机通道上设置有金属探测门2014,由其对过检乘客进行进站人检,检测乘客是否携带违禁物品。优选实施例中,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人体隐藏的磁性、非磁性及合金等多种类型的金属探测,如金属刀具、枪支、金属炸药等。对于携带危险金属物品的乘客实现检测以及判断其是否允许通行。同时,还可根据客流量的大小,设置灵敏度的级别,以便在排除皮带扣、钥匙、首饰、硬币等物品的情况下,检测到管制刀具、枪支等其他违禁金属物品。
相应地,在金属探测门2014的前侧(背离付费区一侧)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2011,用于实名制乘客过检前的人脸识别。在优选实施例中,人脸识别模块2011形如矩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平板结构,平板的屏幕上设置有收集人脸信息的传感器(如摄像头、红外扫描传感器等)。根据设置的需要,人脸识别模块2011可以设置在金属探测门2014的左侧或者右侧。
同时,在金属探测门2014的前侧还设置有刷卡模块2012和码扫描模块2013,前者用于核验乘客的票卡、掌静脉或者身份证等信息,后者用于进行健康码、二维码等识别码,对过检乘客的防疫信息进行核验,满足疫情防控的需求。
优选地,在金属探测门2014的前侧还设置有通道指示器2022,其优选设置在金属探测门2014前侧任一侧的下方或者上方,其与码扫描模块2013通信连接,可以根据码扫描模块2013的检测结果显示对应的通行标志,例如可通行的“绿色箭头”和不可通行的“红叉”。
进一步地,在金属探测门2014的上方还设置有通行监测模块2015,其优选为基于计算机的视频检测摄像机,安装在闸机通道的上方区域,可进一步优选为吊装或支架式安装方式。当然,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别的形式,例如安装在闸机通道左右对射传感器,安装在设备通道左右对应两侧。可实现对乘客的通行进行监控,能监控乘客通过设备的整个过程以及准确监测实际通过的合法乘客人数及非法乘客人数。
通过通行监测模块2015的设置,使得乘客通行过程可以得到有效监测和记录,准确判断反向闯入、尾随、前后叠加等特殊情况,保证持有效单程票、储值卡的乘客能够以正常走行速度无停滞地通过的同时,还可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和大数据。
更细节地,在金属探测门2014的顶部还设置有顶部机箱2017,用于安装相应的设备。其中,在顶部机箱2017的前侧设置有安检门显示屏2016,用于展示乘客安检信息,信息内容包括乘客体温、携带小包是否满足进站乘车的要求等。同时,在顶部机箱2017内设置有声音报警设备,例如蜂鸣器,用于对异常情况(安检不合格、票检不合格、防疫检测不合格、闯闸等)进行报警。此外,在顶部机箱2017靠近付费区的一侧还设置有测温黑体2018,如图8中所示,用于配合设置于闸机通道尾端的测温摄像头2019,共同对通道中的乘客体温进行测量。实际设置时,测温摄像头2019设置在支杆的顶部,且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闸机通道的一侧上,如图9中所示。相应地,在支杆上还优选集成有扬声器,用于播报乘客的体温,并根据播报的体温判断是否打开进站门2020。
在优选实施例中,进站门2020设置在闸机通道的尾端(靠近付费区一侧),其与人脸识别模块2011、刷卡模块2012、码扫描模块2013、金属探测门2014、测温摄像头2019分别电连接,确保乘客分别完成前述各模块的票检、安检、防疫检后才能对应打开。
进一步优选地,在金属探测门2014上设置有显示灯带2023或者乘客显示器等部件,用于对闸机通道内乘客的通行进行指示。
另外,根据上述记载,不难看出,在上述快检设备201中,其进行过检的过程依次为票检、安检和防疫检,显然,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上述检测过程的顺序可以进行对应更换,只需要对应调整各模块在闸机通道上的位置即可。
例如,在如图6~9中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快检设备201中的金属探测门2014设置在闸机通道的前侧,且人脸识别模块2011、刷卡模块2012、码扫描模块2013等部件设置在闸机通道一侧的顶面,使得乘客需要完成安检后,才能进行后续的票检和防疫检。显然,根据防疫等级的规定,也可以将测温摄像头2019、测温黑体2018、码扫描模块2013设置在金属探测门2014的前侧,使得乘客先完成防疫检后再通过安检,其顺序无固定要求,只要能够同时满足人检、物检和防疫检即可。
此外,为了避免乘客部分检测不合格导致其在闸机通道中滞留,优选在闸机通道的至少一侧上开设有侧开门2021,并保证快检设备201设置时,侧开门2021开启后,对应的区域为非付费区。如此,即便乘客在通道中被显示部分检测不合格,也可通过侧开门2021快速走出闸机通道,避免对通道后续的乘客通行带来影响。
通过快检设备201上上述设备的集成设置,使得乘客可通过快检设备201实现快速票检、安检和防疫检的一体式多样检测,进而减少了检测设备的占地面积,并设置多个快检设备201,形成多个进站通道以供乘客进入,以此有效提高了乘客进站的效率。同时利用与快检设备201并排设置的物检设备101,使得携带行李的乘客能够通过物检设备101对大型行李检测,而此时,设置的多个通道则能够被充分利用,防止需要检测行李的乘客影响无需检测行李乘客的进站效率。
在实际设计时,优选在乘客进站的通道或者安全出口6内设置有行李识别组件和导引组件,行李识别组件可以进一步优选为视频或者图像识别组件,导引组件优选为设置在通道中的显示屏,利用行李识别组件通过对乘客及其携带的行李进行识别和判定,再由导引组件将该乘客导引至物检设备101。
如下,通过几种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具体方案进行解释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在该实施例中,车站站厅层沿纵向延伸,且其延伸方向与轨道线9的方向平行。其中,站厅层横向的一侧为进站区域(位于图中的上半部分,且对应的具有箭头的实线为可选择的多条进站路线),站厅层横向的另一侧设置为出站区域(位于图中的下半部分,且对应设置的具有箭头的虚线为多条出站路线)。
在实际设置的过程中,站厅层纵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站通道2,两第二进站通道2优选呈镜像设置。如此,利用镜像设置的两个第二进站通道2种的快检设备201,配合物检设备101、客服中心7、出站闸机301和围栏202将站厅层分为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并在非付费区的一侧形成有可供人员穿过的过街通道4,进而将进、出站以及横穿的人员进行有效的分流。
在实际使用时,无包乘客可只需穿过快检设备201即可进入到付费区内,而携带有行李的乘客将行李放入到物检设备101内后,再穿过快检设备201即可,进而达到乘客有效的分流,并通过优选设置的多个快检设备201以增加可由非付费区进入到付费区内的通道,以此有效缓解了站厅层进口处的拥堵问题,进而有效提高了乘客的进站效率。此外,物检设备101靠近站厅层的侧墙设置,且其与多个快检设备201呈间隔排列设置。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其技术方案是在实施例1中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中所示。在该方案中,站厅层中的通道布置形式与实施例中相同,区别在于其采用如图8中所示的带侧开门2021的快检设备201,侧开门2021在打开后与人检设备102背离票检闸机103一侧的非付费区连通,使得未经过检测的乘客无需从快检设备201的进口处离开,而是通过侧开门2021退出快检设备201。
进一步地,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其物检设备101与快检设备201之间的排列方式也存在细微差异。具体而言,物检设备101设置在多个快检设备201之间。
实施例3:
在该实施例中,站厅层中进站区域的通道布置形式如图3中所示,其与实施例1中技术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将位于两侧的客服中心7汇总成一个,并将其设置在出站区域的中央位置处,同时,使其与出站闸机301之间通过围栏202连接。此外,快检设备201则靠近站厅层侧墙设置,进而将非付费区与付费区分离开。如此,便可以进一步扩宽两进站区域内可供乘客移动的面积。
实施例4:
在该实施例中,其技术方案是在实施例3中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如图4中所示。在该方案中,站厅层中的通道布置形式与实施例3中相同,区别在于其采用如图8中所示的带侧开门2021的快检设备201,侧开门2021在打开后与人检设备102背离票检闸机103一侧的非付费区连通,使得未经过检测的乘客无需从快检设备201的进口处离开,而是通过侧开门2021退出快检设备201。
除了上述设置外,在各实施例的站厅层中,还对应规划出了设备区域和通行区域。常规设置时,站厅层的纵向两端为设备区域,主要用于站厅设备8的设置。优选实施例中的站厅设备8主要包括售票设备801和用于为票检卡充值的相关设备。由于第二进站通道2和快检设备201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少乘客的购票需求,导致售票设备801的功能过剩,此时,可优选将既有车站中的部分售票设备801挪动到新修车站中,继续发挥其设备功能。相应地,可在设备区域空出的位置设置若干便民设备802,例如售货机、便捷口罩机等,充分利用既有车站的站厅层空间。
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图5中所示的传统方案对比可以发现。在传统方案中,车站进站入口每处现场至少需要5名工作人员:核酸检验员1名、引导员1名、复核员1名、现场判图员2名。而在优选实施例中的方案中,进站入口每处现场工作人员仅需保留1名复核员,极大地减少了现场工作人员的数量;另外,优选实施例中的判图工作可通过远程判图员来实现,其可在控制中心集中判图,例如:配备5名判图人员可负责200多个车站,由远程判图员传达指令至现场复核员,定向准确的解决进站通行阻碍问题。如此,可以大幅简化车站的人员管控模式,大幅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
本发明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通过在车站站厅层并排设置多个具有防疫检、安检、票检三合一功能的快检设备代替传统设备,减少检测设备的占地面积,并相应形成多个快速进站通道,以供乘客进入,进而有效提高了乘客的进站效率,防止乘客在检测处长时间滞留,以此提升地铁交通的运营质量,降低地铁交通的运营成本和人员管控成本,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包括站厅层,该站厅层的中部由围栏分隔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且所述付费区在站厅层横向上分为进站区域和出站区域;其特征在于,
对应所述进站区域的围栏沿横向延伸至站厅层一侧的隔墙,并在该围栏设置区域沿横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快检设备和至少一个物检设备,以所述快检设备形成连通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并沿纵向延伸的第二进站通道;
对应所述出站区域的围栏沿纵向延伸,并在该围栏设置区域沿纵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出站闸机,且其背离所述进站区域的一侧形成纵向贯通的非付费区;
所述快检设备包括一体设置的闸机通道和金属探测门;所述闸机通道或者所述金属探测门上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刷卡模块和码扫描模块,并在快检设备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对闸机通道内的乘客进行实时监测的通行监测模块;且所述快检设备上还设置有测温组件,用于对过检乘客进行体温测定,配合所述码扫描模块的扫码核验,完成对乘客的防疫检测;以及在闸机通道靠近付费区的一端中设置有可开闭的进站门,其与各模块分别电连接,用于在乘客同时完成防疫检、安检、票检后进入付费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站区域的纵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快检设备和至少一个物检设备,用于乘客从车站的纵向两端进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检设备设置在多个所述快检设备横向的最外侧或者设置在相邻两快检设备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通道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有可开闭的侧开门;
所述侧开门设置在非付费区中,且其分别与该快检设备上的各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各模块的过检结果控制开闭,使得部分或者全部过检未通过的乘客可经由所述侧开门撤出闸机通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分别与非付费区和付费区交互的客服中心;
所述客服中心设置在所述站厅层的纵向两端或者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探测门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机箱,并在该顶部机箱背离付费区的一侧设置有安检门显示屏,用于显示乘客的过检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包括组合设置的测温摄像头和测温黑体;
所述测温摄像头设置在所述闸机通道尾端,其正对闸机通道,用于对通道内的乘客进行摄像测温;所述测温黑体设置在所述顶部机箱正对付费区的一侧,用于配合所述测温摄像头完成测温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探测门的前侧还设置有通道指示器、显示灯带、扬声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
在所述顶部机箱上还设置有报警设备,用于对异常通行状态进行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乘客自所述车站入口到第二进站通道之间的区域中设置有行李识别组件和导引组件,用于对进站乘客的行李进行识别,并将识别有大件行李的乘客导引至所述物检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厅层的纵向两端分别为设备区域,并在设备区域中同时设置有售票设备和便民设备。
CN202210525219.8A 2022-05-15 2022-05-15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Pending CN1148090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5219.8A CN114809078A (zh) 2022-05-15 2022-05-15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5219.8A CN114809078A (zh) 2022-05-15 2022-05-15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9078A true CN114809078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16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5219.8A Pending CN114809078A (zh) 2022-05-15 2022-05-15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9078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87456U (zh) * 2017-06-28 2018-02-0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
CN110415409A (zh) * 2019-07-26 2019-11-05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安检与检票一体化的闸机系统
CN215729955U (zh) * 2021-08-03 2022-02-01 绍兴恒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测温通道用速通道闸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987456U (zh) * 2017-06-28 2018-02-0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车站公共区布置结构
CN110415409A (zh) * 2019-07-26 2019-11-05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安检与检票一体化的闸机系统
CN215729955U (zh) * 2021-08-03 2022-02-01 绍兴恒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测温通道用速通道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09735A (zh) 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
CN115423222B (zh) 一种开放自助式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进站检查管理方法
CN114809083A (zh) 一种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
CN114809079A (zh)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中部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CN114809078A (zh)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两侧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CN115680016A (zh) 一种地面两层上跨过轨高架车站结构
CN115116174A (zh) 一种基于用户授权信息自动获取通行健康码的系统及方法
CN114821874A (zh) 一种健康码、测温、票检和安检功能闸机
CN114821873A (zh) 一种站厅层分级通行方法及系统
CN114809081A (zh)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可快速进站的车站
CN114809080A (zh)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可分流快速进站的车站
CN114821875A (zh) 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4892713A (zh) 基于物检标记和防疫、安票检合一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CN114973473A (zh) 一种票检、安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4809082A (zh) 具有防疫、安检合一的中部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CN211906355U (zh) 机场安检检票机
CN114973472A (zh) 一种基于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的通行检测方法
CN115262620A (zh) 一种地下一层半二通道下进站岛式车站结构
CN115123313A (zh) 一种城市轨道车站快速进站检查区域整体布局
CN115817539A (zh) 一种地下一层半二通道上进站岛式车站结构
CN114892714A (zh)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快速进站的新型车站
CN211906356U (zh) 机场登机检票机
KR100966644B1 (ko) 급행열차의 게이트 운용 시스템 및 운용 방법
CN218122700U (zh) 一种站厅层分级通行系统
CN217467722U (zh) 一种健康码、测温、票检和安检功能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