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9735A - 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9735A
CN114809735A CN202210525283.6A CN202210525283A CN114809735A CN 114809735 A CN114809735 A CN 114809735A CN 202210525283 A CN202210525283 A CN 202210525283A CN 114809735 A CN114809735 A CN 114809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channel
elevated
area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52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迪
魏重丽
王明文
黎明
熊朝辉
陈剑伟
杨承东
李波
安晓晓
张燕镭
吴婧
王岚涛
陈帆
袁帅
王晓欣
魏雪妍
周斌
王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52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97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9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97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3/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public or similar purposes; Institutions, e.g. infirmaries or pri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022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for sensing the radiation of moving bodies
    • G01J5/0025Living bod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BTICKET-ISSUING APPARATUS; FARE-REGISTERING APPARATUS; FRANKING APPARATUS
    • G07B11/00Apparatus for validating or cancelling issued ticket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10Movable barriers with registering mea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07C9/25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07C9/25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electronically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9/00Alarms responsive to two or more different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s, e.g. burglary and fire, abnormal temperature and abnormal rate of flow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0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G08B3/1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车站主体从下至上包括架空层、进出站通道夹层和站台层;进出站通道夹层一侧通过第一通道连接道路一侧的进出站口,另一侧通过第二通道连接设于路侧的附属用房;第一通道上的设有售检票区,售检票区设有对应的进站快检设备和出站闸机,进出站通道夹层另一侧的进站快检设备和出站闸机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内或第一层附属用房的进出站公共区内,进出站通道夹层通过楼扶电梯设备与站台层连通,站台层中部为站台,两侧为轨行区。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高架车站站内乘客进出站环节多、流线长,车站土建规模大、建设成本高,站内空间使用率低,以及车站体量与道路尺度不协调,车站主体下方空间压迫感过强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车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型式分为地下站、地面站、高架站,站型与轨道线路的敷设方式、线路埋深、客流及周边用地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地下站位于城市中心或地面用地受限的区域,地面站及高架站用于车站周边用条件较好的区域。地下站虽对周边用地要求较低,节约城市土地,对城市的景观影响较小,但存在造价高,地下空间环境品质低及运营人员工作环境密闭等情况;地面站及高架站虽造价低,站内及工作人员环境有所改善,但对车站周边用地及道路宽度等有要求较高,同时高架站对城市景观也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经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存在的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成本高、地方政府负债率高等日益凸显的问题。对既有的标准高架三层岛式车站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公共区的人行流线长、进出站环节多,车站土建规模普遍偏大导致建设成本高、对城市景观影响大,通车后运营成本高、但站内空间使用率低,网络客流效益总体偏低,绿色低碳挖潜空间巨大等。
目前的标准站从出入口到上车要经过下述环节:乘客进站、买票、安检、票检、楼扶梯至站台,进站的环节较多,相应为这些环节设置的公共区面积较大,随着车站智能售检票、智能安检设备的发展,希望进一步研究车站公共区布局,让乘客更为便捷地进入车站。并且根据国家疫情防控需要,疫情防控期间,搭乘地铁需扫码实名登记并向安检人员出示“绿码”才能进站,进站后需测量体温正常后方可乘车,由于增加了人工验证“绿码”的环节,乘客在进站时存在等候、排队的现象,同时也增加了相应车站工作人员。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乘客对智慧出行的行为模式的改变,都对地铁车站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站厅高架岛式车站,解决了传统高架车站站内乘客进出站环节多、流线长,车站土建规模大、建设成本高,站内空间使用率低,以及车站体量与道路尺度不协调,车站主体下方空间压迫感过强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其车站主体布置于路中,车站主体包括三层,从下至上依次为架空层、进出站通道夹层和站台层;
所述进出站通道夹层一侧通过第一通道连接道路一侧的进出站口,进出站通道夹层另一侧通过第二通道连接设于路侧的附属用房;所述附属用房至少包括第一层附属用房和第二层附属用房;
所述第一通道上的靠近进出站通道夹层的一侧设有售检票区,该售检票区设有对应的进站快检设备和出站闸机;所述第一层附属用房包括进出站公共区,进出站通道夹层另一侧的进站快检设备和出站闸机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内或所述进出站公共区内,两侧的进出站设备之间形成付费区;
所述第二层附属用房包括公共交通区,其中所述公共交通区和进出站公共区之间通过楼扶电梯设备连通,并且该公共交通区与所述第二通道连接;
所述进出站通道夹层通过楼扶电梯设备与所述站台层连通,所述站台层中部为站台,两侧为轨行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售检票区对应的通道宽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模客流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仅在车站出入口、通道的非付费区位置设置少量售票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附属用房还包括第三层附属用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站台两端增设疏散楼梯,以适应大客流疏散的需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快检设备包括闸机通道,闸机通道上设置有金属探测门,由其对过检乘客进行进站人检,检测乘客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在金属探测门的前侧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用于实名制乘客过检前的人脸识别。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探测门前侧还设置有刷卡模块和码扫描模块,所述刷卡模块用于核验乘客的票卡、掌静脉或者身份证等信息,所述码扫描模块用于进行健康码、二维码等识别码;所述金属探测门的前侧还设置有通道指示器,并且与码扫描模块通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金属探测门的上方还设置有通行监测模块,用于监控乘客通过设备的整个过程以及准确监测实际通过的合法乘客人数及非法乘客人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金属探测门的顶部还设置有顶部机箱,该顶部机箱的前侧设置有安检门显示屏,用于展示乘客安检信息;在顶部机箱内设置有声音报警设备;在顶部机箱靠近付费区的一侧还设置有测温黑体,用于配合设置于闸机通道尾端的测温摄像头,共同对通道中的乘客体温进行测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进站门设置在闸机通道的尾端,其与人脸识别模块、刷卡模块、码扫描模块、金属探测门、测温摄像头分别电连接。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无站厅高架岛式车站,取消了站厅层,替换为通道进站的方式,采用“票检、安检智能一体机”设备,减少了传统车站冗余部分,过对进站环节进行合并,优化车站公共区布局,使乘客进出车站更为便捷;车站路中主体只有站台和进出站通道功能,车站层高与传统高架站相比更低,进而可降低线路标高,对全线整体工程起到降本增效作用;解决了传统高架车站站内乘客进出站环节多、流线长,车站土建规模大、建设成本高,站内空间使用率低,以及车站体量与道路尺度不协调,车站主体下方空间压迫感过强等问题。
(2)本发明的无站厅高架岛式车站,考虑轨道交通车站的安检、票检、防疫等要求,采用“票检、安检智能一体机”,减少了现有技术中乘客进站、买票、安检、票检、楼扶梯至站台各环节的设备设置空间,并且乘客在进入“快速进站通道”前可进行实名认证,不仅可提高乘坐轨道交通实名认证率,还可提高普通车站智慧化水平,提高对乘客的服务水平。
(3)本发明的无站厅高架岛式车站,采用无站厅车站形式,主体只保留乘客所需空间,将配套设备管理用房全部设置于附属用房内,降低了车站规模及造价。车站主体及附属用房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建设速度快,节省了工期,降低了工程成本。集中布置附属用房即管理办公用房,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4)本发明的无站厅高架岛式车站,简化了过检进站的流程,相应减少了车站运营工作人员的数量。原安检机设备处工作人员可采取“集中判图”形式,通过无线对讲即时通讯系统传达安检信息。
(5)本发明的无站厅高架岛式车站,车站公共区面积减小,相应服务于公共区的通风空调设备、灯具、摄像头、led屏幕等设备终端减小,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同时较少的终端设备,也和装修、导向、广告集成提供先决条件,进而自然达到裸装效果,为乘客提供良好的车站空间体验。
(6)本发明的无站厅高架岛式车站,对于探索推进更加便捷、高效、高性价比的新型的轨道交通的高架车站型式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产生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一层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二层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三层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横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横纵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进站快检设备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图7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另一种实施例方式的进站快检设备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9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进出站公共区、2-附属用房、3-进站快检设备、4-出站闸机、5-公共交通区、6-第一通道、7-售检票区、8-第二通道、9-进站通道夹层、10-站台、11-轨行区;
201-第一层附属用房、202-第二层附属用房、203-第三层附属用房;
301-人脸识别模块、302-刷卡模块、303-码扫描模块、304-金属探测门、305-通行监测模块、306-安检门显示屏、307-顶部机箱、308-测温黑体、309-测温摄像头、310-进站门;311-侧开门、312-通道指示器、313-显示灯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一层平面示意图;
图3和图4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二层和三层平面示意图。结合附图所示,本发明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车站主体布置于路中,车站主体包括三层,从下至上依次为架空层、进出站通道夹层和站台层,进出站通道夹层一侧通过相连的第一通道(天桥)连接道路一侧的进出站口,进出站通道夹层另一侧通过相连的第二通道(天桥)连接设于路侧的附属用房2;第一层附属用房201包括进出站公共区1,进出站公共区1设有进站快检设备3和出站闸机4,第一通道上的靠近进出站通道夹层的一侧设有售检票区7,该售检票区7同样设有对应的进站快检设备3和出站闸机4,两侧的进出站设备之间形成付费区,通过进站快检设备3和出站闸机4连接付费区域和非付费区域。第二层附属用房202包括公共交通区5,公共交通区5和进出站公共区1之间通过楼扶电梯设备(包括楼梯、电扶梯或电直梯)连通,并且公共交通区5与第二通道8连接。
本发明附图所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附属用房一侧进出口的进站快检设备3和出站闸机4设置于附属用房的第一层进出站公共区1内,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此处的进站快检设备3和出站闸机4设于第二通道内。
进出站通道夹层通过楼扶梯设备与站台层连通,站台层中部为站台10,两侧为轨行区。优选地,楼扶电梯设备中,楼梯设于进出站通道夹层纵向两侧中部,电扶梯或电直梯设于进出站通道夹层中部。进一步优选地,站台两端可增设疏散楼梯,以适应大客流疏散的需求。
优选地,售检票区7对应的通道宽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模客流量;
优选地,仅在车站出入口、通道的非付费区位置设置少量售票机,随着手机扫码、刷脸进站技术的成熟,根据乘客实际购票使用情况,可逐步减少原传统车站嵌入式售票机的数量,对于使用手机扫描、刷脸等方式进站的乘客无需购买实体票,可省去购买实体票的环节,提高进站效率。在售票机数量减少后,对应的服务空间和支持设备的管线也可以进行缩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由于两侧的进出站设备将进出站通道分隔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当乘客具有过马路需求时,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识别进站和出站的时间,判断乘客的出站是否为过马路行为,在设定的阈值范围内无需付费。因此进出站通道的所有行人需进行安检过程,为车站内部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优选地,附属用房2还包括第三层附属用房203,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层附属用房201还设有配套区、设备区和商业区,第二层附属用房202还设有供变电设备用房,第三层附属用房203为设备用房、管理用房及设备平台。当然以上为优选地设置方式,上述各区域在相同层或者不同层之间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制。
本发明高架车站附属用房根据使用对象分开布置,工作人员使用的设备管理用房全部集中布置在路侧,车站主体仅包括进出站通道夹层与站台层。集中布置的设备管理用房共三层,包含了所有有人设备、管理用房及主要设备用房,不仅缩减了高架车站主体规模、节约了造价、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同时使工作人员的大部分工作流线集中于路侧附属用房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的标准高架站从出入口到上车要经过下述环节:乘客进站、买票、安检、票检、楼扶梯至站台,进站的环节较多,相应的为这些环节设置的公共区面积较大。本发明为新型轨道交通路中高架三层岛式车站型式,相较于传统高架车站,采用“票检、安检智能一体机”设备,减少了传统车站冗余部分,过对进站环节进行合并,优化车站公共区布局,使乘客进出车站更为便捷;车站路中主体只有站台和进出站通道功能,车站层高与传统高架站相比更低,进而可降低线路标高,对全线整体工程起到降本增效作用;解决了传统高架车站站内乘客进出站环节多、流线长,车站土建规模大、建设成本高,站内空间使用率低,以及车站体量与道路尺度不协调,车站主体下方空间压迫感过强等问题。
通过将传统高架站的设备及管理房间集中布置于路侧附属用房内,大幅减小路中车站主体建筑体量,降低了高架车站对城市景观影响,起到缩短乘客进出站走行距离、简化乘客进出站流程、提高站内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降低车站规模及造价的效果。
由于采用“票检、安检智能一体机”简化了安检进站的流程,通过在外部控制中心内的远程判图员集中判图并传达指令至现场复核员,定向准确的解决进站通行阻碍问题。由于不再设置现场判图员,原位于车站主体内设备区的车控室可以布置于路侧附属用房内,缩小了车站主体规模。
传统路中高架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常与站厅层结合布置,车站主体体量大,对城市景观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布设通行效率的更高的智能安检票设备,在适应相近规模的客流量时可以减少终端设备数量,对应的支撑终端设备运作的管线数量减少,布设管线所需要的竖向空间也随之减小,达到降低车站主体高度的效果。此外,该高架三层无站厅岛式车站型式通过取消车站站厅,改用对净空要求更低的车站进出站通道,进一步降低了车站主体高度,缓解车站主体体量对下方车辆、行人带来的压迫感,降低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对城市道路景观的影响。
采用本发明的高架车站路中主体只保留站台和进出站通道的功能,且车站层高与传统高架站相比更低,线路可以采用更低的轨面标高,可以大幅降低建设成本,对全线整体工程起到降本增效作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进站快检设备3结构如图7-10所示,进站快检设备3为票检、安检智能一体机,能够对乘客进行人脸识别、进行人体安检并对应完成乘客进站的票检工作。经过进站快检设备3的乘客需先进行实名认证,小包乘客(优选指携带有单边长度40cm以下行李的乘客)和无包乘客只需通过“票检、安检智能一体机”就可实现快速进站;大包乘客(优选指携带有单边长度大于40cm行李的乘客)将行李放置于台式安检台的同时,乘客经过“票检、安检智能一体机”进入车站付费区即可。
具体地,进站快检设备3包括闸机通道,闸机通道上设置有金属探测门304,由其对过检乘客进行进站人检,检测乘客是否携带违禁物品。优选实施例中,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人体隐藏的磁性、非磁性及合金等多种类型的金属探测,如金属刀具、枪支、金属炸药等。对于携带危险金属物品的乘客实现检测以及判断其是否允许通行。同时,还可根据客流量的大小,设置灵敏度的级别,以便在排除皮带扣、钥匙、首饰、硬币等物品的情况下,检测到管制刀具、枪支等其他违禁金属物品。
在附图7和8所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金属探测门304的前侧(背离付费区一侧)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301,用于实名制乘客过检前的人脸识别。可选地,人脸识别模块301设为矩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平板结构,平板的屏幕上设置有收集人脸信息的传感器(如摄像头、红外扫描传感器等)。根据设置的需要,人脸识别模块301可以设置在金属探测门304的左侧或者右侧。
在金属探测门304的前侧还设置有刷卡模块302和码扫描模块303,前者用于核验乘客的票卡、掌静脉或者身份证等信息,后者用于进行健康码、二维码等识别码,对过检乘客的防疫信息进行核验,满足疫情防控的需求。
优选地,在金属探测门304的前侧还设置有通道指示器312,其优选设置在金属探测门304前侧任一侧的下方或者上方,并且与码扫描模块303通信连接,可以根据码扫描模块303的检测结果显示对应的通行标志,例如可通行则显示“绿色箭头”和不可通行则显示“红叉”。
进一步地,在金属探测门304的上方还设置有通行监测模块305,其优选为基于计算机的视频检测摄像机,安装在闸机通道的上方区域,可进一步优选为吊装或支架式安装方式。当然,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形式,例如安装在闸机通道左右对射传感器,安装在设备通道左右对应两侧。可对乘客的通行进行监控,能监控乘客通过设备的整个过程以及准确监测实际通过的合法乘客人数及非法乘客人数。
通过通信监测模块305的设置,使得乘客通行过程可以得到有效监测和记录,准确判断反向闯入、尾随、前后叠加等特殊情况,保证持有效单程票、储值卡的乘客能够以正常走行速度无停滞地通过的同时,还可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和大数据。
在金属探测门304的顶部还设置有顶部机箱307,用于安装相应的设备。其中,在顶部机箱307的前侧设置有安检门显示屏306,用于展示乘客安检信息,信息内容包括乘客体温、携带小包是否满足进站乘车的要求等。同时,在顶部机箱307内设置有声音报警设备,例如蜂鸣器,用于对异常情况(安检不合格、票检不合格、防疫检测不合格、闯闸等)进行报警。此外,在顶部机箱307靠近付费区的一侧还设置有测温黑体308,用于配合设置于闸机通道尾端的测温摄像头309,共同对通道中的乘客体温进行测量。实际设置时,测温摄像头309设置在支杆的顶部,且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闸机通道的一侧上。相应地,在支杆上还优选集成有扬声器,用于播报乘客的体温,并根据播报的体温判断是否打开进站门310。
优选实施例中,进站门310设置在闸机通道的尾端(靠近付费区的一侧),其与人脸识别模块301、刷卡模块302、码扫描模块303、金属探测门304、测温摄像头309分别电连接,确保乘客分别完成前述各模块的票检、安检、防疫检后才能对应打开。
优选地,在优选实施例中,还在金属探测门304上设置有显示灯带313或者乘客显示器等部件,用于对闸机通道内乘客的通行进行指示。
因此,在上述进站快检设备中,进行过检的过程依次为票检、安检和防疫检,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上述检测过程的顺序可以进行对应更换,只需要对应调整各模块在闸机通道上的位置即可。
例如在如图9和10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进站快检设备201中的金属探测门304设置在闸机通道的前侧,且人脸识别模块301、刷卡模块302、码扫描模块303等部件设置在闸机通道一侧的顶面,使得乘客需要完成安检后,才能进行后续的票检和防疫检。当然,根据防疫等级的规定,也可以将测温摄像头309、测温黑体308、码扫描模块303设置在金属探测门304的前侧,使得乘客先完成防疫检后再通过安检。
此外,为了避免乘客部分检测不合格导致其在闸机通道中滞留,优选在闸机通道的至少一侧上开设有侧开门311,并保证进站快检设备设置时,侧开门311对应的区域为非付费区域,如此,即便乘客在通道中被显示部分检测不合格,也可通过侧开门311快速走出闸机通道,避免对通道后续的乘客通行带来影响。
本发明利用进站快检设备上述设备的集成设置,使得乘客可通过进站快检设备实现快速票检、安检和防疫检,提升乘客通行的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其特征在于,其车站主体布置于路中,车站主体包括三层,从下至上依次为架空层、进出站通道夹层和站台层;
所述进出站通道夹层一侧通过第一通道连接道路一侧的进出站口,进出站通道夹层另一侧通过第二通道连接设于路侧的附属用房(2);所述附属用房(2)至少包括第一层附属用房(201)和第二层附属用房(202);
所述第一通道上的靠近进出站通道夹层的一侧设有售检票区(7),该售检票区(7)设有对应的进站快检设备(3)和出站闸机(4);所述第一层附属用房(201)包括进出站公共区(1),进出站通道夹层另一侧的进站快检设备(3)和出站闸机(4)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内(8)或所述进出站公共区(1)内,两侧的进出站设备之间形成付费区;
所述第二层附属用房(202)包括公共交通区(5),其中所述公共交通区(5)和进出站公共区(1)之间通过楼扶电梯设备连通,并且该公共交通区(5)与所述第二通道(8)连接;
所述进出站通道夹层通过楼扶电梯设备与所述站台层连通,所述站台层中部为站台(10),两侧为轨行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售检票区(7)对应的通道宽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模客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其特征在于,仅在车站出入口、通道的非付费区位置设置少量售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用房(2)还包括第三层附属用房(2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10)两端增设疏散楼梯,以适应大客流疏散的需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站快检设备(3)包括闸机通道,闸机通道上设置有金属探测门(304),由其对过检乘客进行进站人检,检测乘客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在金属探测门(304)的前侧设置有人脸识别模块(301),用于实名制乘客过检前的人脸识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探测门(304)前侧还设置有刷卡模块(302)和码扫描模块(303),所述刷卡模块(302)用于核验乘客的票卡、掌静脉或者身份证等信息,所述码扫描模块(303)用于进行健康码、二维码等识别码;所述金属探测门(304)的前侧还设置有通道指示器(312),并且与码扫描模块(303)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探测门(304)的上方还设置有通行监测模块(305),用于监控乘客通过设备的整个过程以及准确监测实际通过的合法乘客人数及非法乘客人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其特征在于,在金属探测门(304)的顶部还设置有顶部机箱(307),该顶部机箱(307)的前侧设置有安检门显示屏(306),用于展示乘客安检信息;在顶部机箱(307)内设置有声音报警设备;在顶部机箱(307)靠近付费区的一侧还设置有测温黑体(308),用于配合设置于闸机通道尾端的测温摄像头(309),共同对通道中的乘客体温进行测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其特征在于,进站门(310)设置在闸机通道的尾端,其与人脸识别模块(301)、刷卡模块(302)、码扫描模块(303)、金属探测门(304)、测温摄像头(309)分别电连接。
CN202210525283.6A 2022-05-15 2022-05-15 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 Pending CN1148097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5283.6A CN114809735A (zh) 2022-05-15 2022-05-15 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5283.6A CN114809735A (zh) 2022-05-15 2022-05-15 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9735A true CN114809735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14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5283.6A Pending CN114809735A (zh) 2022-05-15 2022-05-15 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973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0749A (zh) * 2022-08-25 2022-09-23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铁路运输用售票机
CN115262620A (zh) * 2022-08-01 2022-11-0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一层半二通道下进站岛式车站结构
CN115680016A (zh) * 2022-08-16 2023-02-0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面两层上跨过轨高架车站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2620A (zh) * 2022-08-01 2022-11-0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一层半二通道下进站岛式车站结构
CN115680016A (zh) * 2022-08-16 2023-02-0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面两层上跨过轨高架车站结构
CN115100749A (zh) * 2022-08-25 2022-09-23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铁路运输用售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09735A (zh) 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
US8942859B2 (en) Guidance and security system for complex transport systems
CN114809083A (zh) 一种地下一层半岛式车站结构
KR20070033179A (ko) 통합 주차 관리 및 유도 시스템
CN111522046A (zh) 一种基于5g与北斗的人车伴随判定方法及其终端设备
CN109872561A (zh) 一种具有信息诱导与提示功能的道闸系统及方法
CN115680016A (zh) 一种地面两层上跨过轨高架车站结构
CN115787709A (zh) 一种地下一层平层进站侧式车站结构
CN115262620A (zh) 一种地下一层半二通道下进站岛式车站结构
CN115817539A (zh) 一种地下一层半二通道上进站岛式车站结构
CN114809079A (zh)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中部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CN114856268A (zh) 一种无站厅高架站侧式车站
CN115116174A (zh) 一种基于用户授权信息自动获取通行健康码的系统及方法
CN114821875A (zh) 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4973473A (zh) 一种票检、安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4892714A (zh)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快速进站的新型车站
CN115787708A (zh) 一种地下一层下进站侧式车站结构
CN114892713A (zh) 基于物检标记和防疫、安票检合一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
CN115123313A (zh) 一种城市轨道车站快速进站检查区域整体布局
CN114809080A (zh)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可分流快速进站的车站
CN115492157A (zh) 一种单圆盾构式地铁车站结构及区间结构
CN114821873A (zh) 一种站厅层分级通行方法及系统
CN114809081A (zh) 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可快速进站的车站
CN210864072U (zh) 自助安检系统
CN115492159A (zh) 一种三连圆盾构式车站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