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9073A - 一种智能调平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调平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9073A
CN114809073A CN202210413247.0A CN202210413247A CN114809073A CN 114809073 A CN114809073 A CN 114809073A CN 202210413247 A CN202210413247 A CN 202210413247A CN 114809073 A CN114809073 A CN 114809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element
light
leveling
vertical body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32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9073B (zh
Inventor
张国强
付春青
张功
王秋生
张小松
夏兴
李皓
王登寿
方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132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90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9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9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9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9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Making large underground spaces, e.g. for underground plants, e.g. stations of underground railways; Construction or layout thereof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8Adjusting tools; Tem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调平系统及方法,包括辅助装置和调平装置,辅助装置包括在重力的作用下呈自然垂直状态且能够发射光线的竖直体以及与竖直体彼此的连线与工作平台轴线平行的感光区;感光区向调平装置发出信号以控制调平装置停止工作,其中,竖直体朝向感光区的一端设置有发光元件,感光区包括能够接收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第一光学元件,第一光学元件接收光的面积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照射至感光区的面积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竖直体和感光区分别设置于工作平台彼此平行且垂直于工作平台轴向方向的部件处竖直体按照能够在工作平台倾斜的状态下以保持其自身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状态的方式与工作平台铰接。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调平系统及方法
本分案申请的原始基础是申请号为202110181320.1,申请日为 2021年2月9日,发明名称为“一种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系统及方法”的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调平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交通的发展,地铁车站工程不断增加,钢管混凝土柱在地铁车站的施工中也越来越普及。施工钢管柱之前先要对安装钢管柱的工作平台进行固定并调平,近几年来对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调平主要采用人工调平的方式,即测量员通过水准仪对工作平台的四角标高进行测算,再通过安装在四角旁的千斤顶进行人工调平。
采用人工调平的工作平台,由于人工测量本身的误差,加之人工操作千斤顶所产生的误差,平台的水平程度往往很难保证,而工作平台的水平程度往往影响着钢管柱安装时的垂直度,一旦由于工作平台水平程度不够而造成钢管柱施工后垂直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后期需要通过极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纠偏,尤其对于设计要求高的地铁车站,钢管柱的垂直度更难以保证。
例如,公开号为CN11171960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钢管柱精准定位调垂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基座、立柱、上下层横支架、上下层纵支架,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上分别设置有彼此角度为120度角的三个安装座,三个安装座上均安装有千斤顶,三个安装座前端设有活动式限位钢板,上层平台两侧分别设有1个气泡水平仪,四支立柱下部安装有液压可调支座。液压可调支座的下部与基座连接。通过气泡水平仪来观测钢支架的水平情况,再用液压可调支座来快速准确对钢支架进行调平。但是,该专利文献提供的技术方案没有考虑到水平面不同方向的水平程度不同,并且在调平的过程中不同方向的水平程度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控制调平装置进行调平,从而导致调平速度过慢。
公开号为10970717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定位调垂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支架、自动定位夹紧装置、第一检测装置、调整装置及控制装置;支架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平台和具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平台;自动定位夹紧装置设在第一平台上,自动定位夹紧装置用于夹紧超长钢柱的靠近桩孔的一端;第一检测装置检测超长钢柱的垂直状态信息;调整装置用于调整超长钢柱的远离第一平台的一端的位置;控制装置与第一检测装置和调整装置连接;第一检测装置将垂直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调整装置运动,进而调整装置带动超长钢柱的远离第一平台的一端沿着第二平台所在的平面运动。上述自动定位调垂系统及施工方法,能够提高超长钢柱的位置、轴线定位和垂直度的控制精度。但是该方法不能从不同方向进行调平,不具备智能调平的特点。
公开号为CN10684328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及家用电器的自动调平衡方法,所述家用电器包括:电器本体;电子水平仪,所述电子水平仪设在所述电器本体的底部;至少三个电动底脚调节螺丝,至少三个所述电动底脚调节螺丝彼此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电器本体的底部,每个所述电动底脚调节螺丝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设在所述电器本体上,其中所述电子水平仪、所述电动底脚调节螺丝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电控板相连。根据本发明的家用电器,可以有效保证家用电器的安装平衡,并可以实现家用电器的自动安装平衡,无需用户及售后工程师操作,提高了安装平衡的准确性,有效降低了家用电器运行时的噪音,延长了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但是该发明需要电子水平仪反复监测水平偏离程度,调平所需时间长。
公开号为CN10337609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转台调平装置及调平方法,该转台调平装置包括激光测距装置、悬架和反射镜;悬架的底端固定于转台的台面上;激光测距装置通过悬垂线悬挂于悬架的顶端;反射镜设置于转台的台面上或者设置于转台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投射孔的底端;激光测距装置的底端与反射镜的位置相对,使得激光测距装置的发射器发出的激光光线能够照射到反射镜上;激光测距装置包括发射器、控制电路、接收器和鉴相器。所述转台调平装置不需要使用电子水平仪,从而能够避免周围环境对调平结果的干扰,可靠性较高;能够避免电子水平仪内部的开关电源将产生电磁辐射,避免对置于转台上的测试设备例如导弹惯导测试设备产生电磁干扰。但是该发明基于激光测距不能滤除杂光,测距不够精准。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水平监测装置和调平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基于水平监测装置传输的关于第一方向的水平数据和关于第二方向的水平数据以分时异步的方式控制至少一个所述调平装置分别调整工作平台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在调平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程度不同,而通过多个调平装置同时调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程度,会导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程度不断变化,即第一水平监测器和第二水平监测器之前监测的第一水平数据和第二水平数据不再准确,这就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控制调平装置进行调平,导致调平速度过慢。本发明通过分时异步的方式分别调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程度,能够避免在调平的过程中已经调平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水平程度再次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了调平速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系统,包括控制装置、调平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在重力的作用下呈自然垂直状态且能够发射光线的竖直体以及与所述竖直体彼此的连线与工作平台轴线平行的感光区。在感光区接收到的光能量超过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感光区向所述控制装置和/或调平装置发出信号以控制所述调平装置停止工作。在实际工程施工中,自然地坪的状况复杂,地面平整度、硬化程度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工作平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再次改变,因此仍然需要重复监测水平偏离程度并通过调平装置调整水平偏离程度,进而如果想要达到施工精度要求,仍然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调平。本发明利用工作平台彼此平行且与工作平台轴向垂直的部件,以及竖直体的自然垂直状态,通过感光区感知工作平台是否水平,不需要通过水平监测装置反复测量工作平台的水平偏离程度,大幅度地减少了工作平台的调平时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竖直体和感光区分别设置于工作平台彼此平行且垂直于工作平台轴向方向的部件处。所述竖直体按照能够在工作平台倾斜的状态下以保持其自身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状态的方式与工作平台铰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竖直体朝向所述感光区的一端设置有发光元件。所述感光区包括能够接收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第一光学元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接收光的面积与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照射至所述感光区的面积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的进光一侧设置有第二光学元件。所述第二光学元件至少能够部分滤除不属于所述发光元件发射波长范围的光。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竖直体附近设置有用于接收光能量/ 光信号的第三光学元件。所述感光区设置有能够反射光的第四光学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以周期性的方式发射光。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三光学元件接收到属于所述发光元件发射波长范围的光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光学元件向所述控制装置和 /或发光元件发出信号以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在第一时间内保持发光状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光学元件设置于所述第四光学元件朝向所述竖直体一侧。所述第四光学元件进光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光学元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四光学元件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反射的光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方法,所述自动调平方法包括:
将在重力的作用下呈自然垂直状态且能够发射光线的竖直体以及与所述竖直体彼此的连线与工作平台轴线平行的感光区分别设置于工作平台彼此平行且垂直于工作平台轴向方向的部件处;
在感光区接收到的光能量超过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感光区向所述控制装置和/或调平装置发出信号以控制所述调平装置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调平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的纵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操作台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底座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自动调平系统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模块示意图;
图7是辅助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自动调平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第一支撑体;2:操作台;3:支撑环;4:第一横撑;5:第二对中部;6:底座;7:第二支撑体;8:护栏;9:第一对中部;10:板体;11:第二横撑;12:第一槽体;13:第一调节机构;14:第二槽体;15:滑动体;16:架体;17:第四横撑;18:调平装置;19:开口;20:第三横撑;21:钢管柱;22:第五横撑;100:控制装置; 200:水平监测装置;300:辅助装置;201:第一水平监测器;202:第二水平监测器;301:竖直体;302:感光区3011:球面副;3012:配重体;3013:发光元件;3014:第三光学元件;3021:第一光学元件;3022:第二光学元件;3023:第四光学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钢管柱施工的工作平台的结构进行说明,以便后续说明本发明对工作平台的调平原理。
工作平台包括第一支撑体1、操作台2和底座6。优选地,第一支撑体1可以是多边形体或者圆柱体。第一支撑体1可以采用钢框架结构。例如,第一支撑体1可以是四边形体,采用矩形钢框架搭建。比如第一支撑体1是由四根H型钢构建。底座6位于第一支撑体1的底部。第一支撑体1相对底座6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2。优选地,操作台2 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体1的顶部。操作台2可以沿第一支撑体1的长度方向朝向底座6移动。优选地,基于钢管柱21长度和工程参数调节操作台2与第二对中部5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工作平台还包括支撑环3和第一横撑4。支撑环3和第一横撑4分别设置在操作台2与底座6之间。支撑环3和第一横撑4用于稳定第一支撑体1。
优选地,操作台2设置有第一对中部9,如图2和图4所示。在第一对中部9与底座6之间设置有第二对中部5,如图3所示。在使用时,钢管柱21先后穿过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如图2所示,沿第一支撑体1的长度方向,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彼此平行。通过该设置方式,可以根据两点一线的数学原理通过限制位移的方式控制钢管柱21的垂直度。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操作台2可以不沿第一支撑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对中部9沿第一支撑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或者第一对中部9位置固定,第二对中部5沿第一支撑体1移动。或者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均可以沿第一支撑体1移动。通过该设置方式,操作台2不移动可以观察钢管柱21的标高情况,而第一对中部9移动可以实现根据钢管柱21和工程参数调节与第二对中部5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扭矩的大小,使得垂直度调节装置能够通过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实现对钢管柱21垂直度的调节。
优选地,操作台2设置有板体10。板体10用于承载操作人员和第一对中部9。优选地,板体10可以采用花纹钢板制作。
优选地,操作台2还包括护栏8。护栏8环绕板体10的边沿。优选地,护栏8的高度不低于0.8m。
优选地,板体10设置有开口19。开口19用于钢管柱21的通过。开口19的横截面大于钢管柱21的横截面。开口19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开口19处设置有第一对中部9。第一对中部9以可拆卸的方式在开口19处与板体10连接。可拆卸的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铰接、卡扣连接等。
优选地,第一对中部9包括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和第一调节机构13。第二横撑11设置于开口19处的板体10上。第二横撑11 与板体10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横撑11可以是H型钢。第二横撑11 设置有第一槽体12。第三横撑20通过第一槽体12与第二横撑11连接。第三横撑20可以通过第一槽体12沿第三横撑20长度方向移动。例如,第三横撑20可以通过螺栓与第一槽体12螺栓连接,使得第三横撑20固定于第二横撑11。优选地,在开口19为矩形的情况下,第二横撑11和第三横撑20分别以对称的方式设置在开口19的四周,如图4所示。例如,第二横撑11以对称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开口19相对的两侧。第三横撑20以对称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开口19相对的两侧。优选地,第三横撑20的两个端部与分别设置在第二横撑11端部上的第一槽体12连接。
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用于调节钢管柱21的位置。第一调节机构13分别设置在第二横撑11和第三横撑20上。优选地,第二横撑 11和第三横撑20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机构13连接的第二槽体14。第一调节机构13与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可以沿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的长度方向移动。
第一调节机构13通过第二槽体14螺栓连接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可以通过第二槽体14调节位置。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可以是千斤顶、调节螺杆等。第一调节机构13的数量可以是四个,分别设置在第二横撑11和第三横撑20上,如图4所示。通过该设置方式,在对钢管柱21的垂直度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多个第一调节机构13推动钢管柱21或者与钢管柱21抵靠/不抵靠来进行限位,进而通过对钢管柱21的定位来实现垂直度的调节。
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的受力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动体15。滑动体15可以保证接触面做平面方向移动。通过该设置方式,滑动体15 的设置使得第一调节机构13与钢管柱21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显著减少了磨损和对钢管柱21的摩擦力,进而当钢管柱21自重下沉时,第一调节机构13可以在对钢管柱21限位的同时使其下沉更为流畅。
优选地,第二对中部5设置在支撑环3与底座6之间。第二对中部5可以对钢管柱21进行限位。优选地,第二对中部5与第一对中部 9的结构相同。例如,第二对中部5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机构13结构相同的第二调节机构。第二对中部5还设置有与第二横撑11纵向位置对应的第五横撑22。第二对中部5还设置有与第三横撑20纵向位置对应的第六横撑。
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调节机构以限制位移的方式控制钢管柱21的垂直度。优选地,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第二调节机构以使得第一对中部9的第一调节机构13与第二对中部5的第二调节机构的连线与第一支撑体1的轴线平行的方式调节钢管柱21的垂直度。优选地,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第二调节机构以使得第一对中部9的第一调节机构13与第二对中部5的第二调节机构的连线与自然地坪垂直的方式调节钢管柱21的垂直度。
优选地,如图5所示,底座6包括架体16和第四横撑17。优选地,底座6可以是矩形。架体16为两根平行设置的金属体。例如,架体16可以是两根H型钢。架体16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四横撑17。多个第四横撑17之间可以平行设置或不平行设置。
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体1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二支撑体7。第二支撑体7的一端与第一支撑体1连接。第二支撑体7相对第一支撑体1的一端与底座6连接。优选地,第二支撑体7相对第一支撑体1的一端可以不与底座6连接。比如,第二支撑体7相对第一支撑体1的一端可以与自然地坪连接。第一方向是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第一支撑体1的长度方向,如图2所示。优选地,第二支撑体7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体1相对的两侧。第二支撑体7能够对第一支撑体1 起到支撑作用。例如,第二支撑体7可以是H型钢。第一支撑体1每一侧的第二支撑体7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或者更多个。优选地,在底座6为矩形的情况下,第二支撑体7的端部可以设置在底座6 的每个边及其延长线上。
优选地,第二支撑体7的端部可以设置在架体16或第四横撑17 上。
优选地,底座6设置有调平装置18。调平装置18可以设置在第四横撑17与架体16连接处。例如,可以设置4根第四横撑17。如图 5所示,调平装置18设置在第四横撑17与架体16连接处的底部。调平装置18可以是千斤顶。调平装置18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 个或者更多个。
工作平台对钢管柱21的垂直度调整步骤如下:
1、在钢管柱21自沉下放施工前,首先将工作平台吊放至桩孔上方。通过设置在底座6处的调平装置18对工作平台进行调平;
2、钢管柱21吊放至工作平台中央。具体而言,可以在钢管柱21 的端部标记十字中心,将钢管柱21的十字中心与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的十字中心对准后下放钢管柱21。钢管柱21依次穿过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后,通过第一对中部9的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对中部5的第二调节机构调整钢管柱21位置,并将钢管柱21限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对钢管柱21的垂直度调节完成后,钢管柱21 继续下放,通过上部操作台2的标高控制钢管柱21标高,将钢管柱21 下放至指定位置后固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装置100、水平监测装置200和调平装置18。水平监测装置200包括第一水平监测器201和第二水平监测器202。第一水平监测器201用于监测第一方向水平程度。第二水平监测器202 用于监测第二方向水平程度。第一方向可以是架体16长度延伸的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彼此相互垂直。优选地,第四横撑17垂直于架体 16。第二方向可以是第四横撑17长度延伸的方向。优选地,第一水平监测器201设置于架体16处。第二水平监测器202设置于第四横撑 17处。
优选地,调平装置18可以安装于底座6底部。多个调平装置18 可以分别安装在第四横撑17与架体16的交接处。例如,参见图5,四个调平装置18分别位于第四横撑17与架体16的四个交接处。
优选地,控制装置100分别与水平监测装置200和调平装置18 连接。控制装置100发出第一指令并传输至水平监测装置200。水平监测装置200的第一水平监测器201和第二水平监测器202接收控制装置100发出的第一指令。第一水平监测器201和第二水平监测器202 基于第一指令分别监测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的水平程度。第一水平监测器201基于第一指令监测第一方向水平程度获取第一水平数据。第一水平监测器201将第一水平数据传输至控制装置100。第二水平监测器202基于第一指令监测第二方向水平程度获取第二水平数据。第二水平监测器202将第二水平数据传输至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 向调平装置18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控制调平装置18改变底座6与自然地坪的距离。调平装置18可以是液压装置,例如千斤顶。调平装置18基于第二指令获取其高程改变的距离。调平装置18基于第二指令改变其与地面的高度,进而调整底座6与地面的高度。控制装置100通过调平装置18改变底座6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程度,进而保证工作平台的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平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程度不同,而通过多个调平装置18同时调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程度,会导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程度不断变化,即第一水平监测器201和第二水平监测器202之前监测的第一水平数据和第二水平数据不再准确,这就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控制调平装置18进行调平,导致调平速度过慢。基于此问题,本实施例针对控制装置100进行改进。
优选地,控制装置100配置为以分时异步的方式控制至少一个调平装置18分别调整底座6和/或工作平台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基于获取的第一水平数据确定第一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基于获取的第二水平数据确定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控制装置100配置为比较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在第一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大于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0配置为控制多个调平装置18调整底座6的第一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在控制装置100控制多个调平装置18使得底座6的第一方向水平程度满足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发送第一指令至第二水平监测器202。在实际施工中,由于仪器误差和自然地坪的不同情况,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或者多次调整调平装置18才能使得底座6沿第一方向呈现水平状态。因此为了避免劳动量配置过大和减少调平时间,底座6的水平程度满足误差要求即可。优选地,第一阈值可以是2mm。第二水平监测器202基于第一指令监测底座6的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第二水平监测器202 获取表征底座6的第二方向水平偏离程度的第三水平数据。第二水平监测器202将第三水平数据传输至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基于第三水平数据生成第三指令。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将第三指令传输至至少一个调平装置18。至少一个调平装置18基于第三指令调整底座6的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以上指令、数据的传输方式可以是有线和/或无线。通过以上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在通过水平监测装置200分别监测工作平台自身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分时异步的方式分别调整工作平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能够实现工作平台的快速调平。
优选地,控制装置10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
优选地,水平监测装置200可以是水平仪、经纬仪、激光位移计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补充,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在实施例1的调平过程中,对工作平台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调平后,仍然需要通过水平监测装置200重新测量以验证工作平台的水平程度是否满足要求。而在实际工程施工中,自然地坪的状况复杂,地面平整度、硬化程度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工作平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再次改变,因此仍然需要重复监测水平偏离程度并通过调平装置18调整水平偏离程度,进而如果想要达到施工精度要求,仍然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调平。基于此问题,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参见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系统,包括控制装置100、水平监测装置200、调平装置18以及辅助装置300。参见图7,辅助装置300包括竖直体301。竖直体301的一端与工作平台的第一对中部9连接。优选地,竖直体301的一端与第一对中部9的侧壁铰接。竖直体301按照能够多自由度转动的方式与第一对中部9的侧壁铰接。竖直体301能够在第一对中部9倾斜的状态下以保持其自身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状态的方式与第一对中部9铰接。第一对中部9的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的底部设置有挂钩。竖直体301的端部设置有开孔。优选地,可以通过将线体分别穿过挂钩和开孔的方式连接第一对中部9和竖直体301。优选地,第一对中部9 的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底部设置有球面副3011。竖直体301通过球面副3011与第一对中部9连接。通过该设置方式,竖直体301 能够通过球面副3011与第一对中部9实现多自由度铰接,进而在第一对中部9处于倾斜或者水平的情况下,竖直体301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其竖直的状态。
优选地,竖直体301相对第一对中部9的一端设置有配重体3012。通过配重体3012增加竖直体301自身的重量,进而避免因工作平台的晃动或者倾斜导致竖直体301摆动。
优选地,竖直体301在配重体3012的一端还设置有发光元件3013。优选地,发光元件3013可以发射激光。配重体3012按照可拆卸的方式与竖直体301的端部连接。可拆卸的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铰接等。优选地,配重体3012按照沿竖直体301的轴向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通过该设置方式,发光元件3013发出的光能够通过配重体3012照射至第二对中部5。
参见图7,辅助装置300还包括感光区302。感光区302设置于第二对中部5。感光区302设置于第二对中部5的第五横撑22/第六横撑的表面。该表面为第五横撑22/第六横撑相对第一对中部9一侧的表面。感光区302至少部分覆盖第五横撑22/第六横撑的表面。优选地,感光区302包括第一光学元件3021。在工作平台处于水平的情况下,第一光学元件3021的位置与竖直体301对准。第一光学元件3021 的位置与竖直体301的连线与第一支撑体1的轴线平行。第一光学元件3021能够感应光。例如,第一光学元件3021可以是光开关。优选地,第一光学元件3021与调平装置18连接。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第一光学元件3021与调平装置18信号连接。例如,第一光学元件 3021可以向调平装置18发送控制信号,从而控制调平装置18停止或继续调平。第一光学元件3021可以以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与调平装置18连接。优选地,第一光学元件3021连接有脉冲波形发生器。在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到的光能量超过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光学元件3021导通进而使得脉冲波形发生器发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可以是简单的高电平信号,还可以是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组合,进而可以携带控制信息。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发光元件3013的发光强度和工程实际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第二阈值可以是发光元件3013发出光强的40%。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光学元件3021可以与控制装置100 电连接。第一光学元件3021连接有信号发生器。在第一光学元件3021 接收到的光能量超过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光学元件3021导通触发信号发生器发出信号。优选地,第一光学元件3021可以与信号发生器的电源连接,在第一光学元件3021导通后信号发生器接通进而发射信号。控制装置100接收到信号后控制调平装置18停止工作。信号发生器发出信号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有线/无线传输至控制装置100。信号可以是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有线电信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信号还可以是声波信号。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光学元件3021 接收到的光能量超过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光学元件3021中断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控制装置100和/或调平装置18接收不到信号时调平装置18停止工作。
优选地,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光的面积大于发光元件3013发出的光照射至感光区302的面积。优选地,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光的面积与发光元件3013发出的光照射至感光区302的面积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第三阈值满足工作平台的水平偏离程度小于第一阈值的要求。第三阈值可以根据发光元件3013的光线聚束程度、第一对中部9与第二对中部5之间的距离等参数设置。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第一阈值与底座6长度的比值换算得到工作平台的最大倾角,利用最大倾角的余弦函数和第一阈值计算得到感光区302的最大半径,然后基于最大半径与发光元件3013照射至感光区302的面积的半径来计算得到第三阈值。在以上计算过程中,按照圆的面积进行计算。优选地,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光的面积还可以按照该圆的外切矩形进行配置。
对竖直体301和感光区302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在控制装置100 基于水平监测装置200发送的第一水平数据和第二水平数据控制调平装置18进行调平的过程中,存在反复监测工作平台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而导致调平时间过慢的问题。本实施例通过竖直体 301和感光区302实现快速调平。具体而言,利用竖直体301在重力的作用下呈自然垂直的状态,即无论工作平台是否倾斜,竖直体301 均处于自然垂直的状态,因此其端部设置的发光元件3013均竖直向下发出光线。如果工作平台倾斜,由于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彼此平行,因此感光区302的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不到足够强度的光能量,进而不会发出信号控制调平装置18停止调平工作。如果工作平台的水平偏离程度小于第一阈值,竖直体301的发光元件3013的光能够被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并且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的光能量的强度超过第二阈值,那么就控制调平装置18停止调平工作。
通过以上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在控制装置100控制调平装置18调平的过程中,无论是采用分时异步的方式控制调平装置18还是以同时同步的方式控制调平装置18,均不用再次通过水平监测装置200测量工作平台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进行调平,特别是在工作平台接近水平时,需要多次监测水平方向的偏离程度进而控制调平装置18完成调平。而本发明利用工作平台彼此平行的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以及竖直体301 的自然垂直状态,通过第二对中部5中感光区302的第一光学元件 3021感知工作平台是否水平,不需要通过水平监测装置200反复测量工作平台的水平偏离程度,大幅度地减少了工作平台的调平时间。
优选地,发光元件3013可以发射单波长激光。第一光学元件3021 的进光一侧设置有第二光学元件3022。第二光学元件3022能够通过光的波长范围包括发光元件3013发出光的波长范围内的光。第二光学元件3022可以是窄带滤波片。优选地,第二光学元件3022可以是光学薄膜,能够吸收不同波长范围的光。通过该设置方式,第一光学元件 3021仅能接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即通过第二光学元件3022能够至少部分滤除不属于发光元件3013发出光的波长范围的光,从而能够滤除背景光噪声的影响,进而提高第一光学元件3021识别发光元件 3013发出光的准确性。
优选地,竖直体301和感光区302分别设置于工作平台彼此平行且垂直于工作平台轴向方向的部件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和2的进一步改进/补充,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100配置为以分时异步的方式控制至少一个调平装置18分别调整底座6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这一过程是一种粗调的过程,可能导致调平装置18的调平幅度较大。一方面,尽管竖直体301配备配重体3012减少晃动,但调平幅度较大仍可能导致竖直体301反复摆动,无法较快地处于自然垂直状态。另一方面,调平幅度较大导致竖直体301的发光元件3013发出的光无法较快时间与感光区302上的第一光学元件3021对准。基于以上问题,本实施例对辅助装置300进行进一步地改进。
优选地,第一对中部9在竖直体301附近设置有第三光学元件 3014,参见图7。第三光学元件3014用于接收光能量/光信号。第三光学元件3014部署于第一对中部9的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底部的表面。第三光学元件3014可以是感光元件。例如,CCD(电荷耦合) 元件、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第三光学元件3014可以是以摄像头的形式间隔部署于竖直体301附近。或者第三光学元件 3014可以是以摄像头的形式间隔于第一对中部9的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底部的表面。第三光学元件3014与竖直体301连接。或者第三光学元件3014通过控制装置100与竖直体301连接。优选地,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有线和/或无线。
优选地,感光区302还包括第四光学元件3023。第四光学元件 3023覆盖于第五横撑22/第六横撑的表面。优选地,第四光学元件 3023覆盖于第五横撑22/第六横撑相对第一对中部9一侧的表面。第一光学元件3021设置于第四光学元件3023的表面。第四光学元件3023用于反射光线。第四光学元件3023可以采用逆反射材料或涂料制作。第四光学元件3023用于反射发光元件3013发射的光。优选地,第四光学元件3023的进光一侧设置有第二光学元件3022。第二光学元件3022能够至少部分滤除不属于发光元件3013发射波长范围的光。第三光学元件3014能够接收到第四光学元件3023反射的光。优选地,当第三光学元件3014接收到光后控制发光元件3013在第一时间内保持发光状态。优选地,第一时间可以是10s、20s、40s。第一时间至少小于3min。优选地,第三光学元件3014接收到光后向控制装置100发出信号。控制装置100基于第三光学元件3014发出的信号控制调平装置18减小调平的幅度。
优选地,发光元件3013以周期性的方式放射光。周期性地发射光能够探测当前工作平台的倾斜状态。具体而言,只有当工作平台处于一定的水平偏离程度内,发光元件3013发出的光才能照射到第四光学元件3023,进而第三光学元件3014才能够接收到光能量/光信号。
通过以上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一方面,发光元件3013周期性地发射光,其仅在第三光学元件 3014接收到第四光学元件3023反射的光后才长时间开启,能够减少发光元件3013的能量的消耗;另一方面,控制装置100基于第三光学元件3014反馈的信号减少调平装置18的调平幅度,进而减少竖直体301的晃动,使得竖直体301能够在配重体3012的作用下尽快处于自然垂直的状态,从而提高了工作平台的调平速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2、3及其结合的进一步改进/补充,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为了不再使用水平监测装置200重复测量以达到提高调平速度的目的,在利用竖直体301的自然垂直状态,通过发光元件3013与第一光学元件3021快速对准实现调平的过程中,控制装置100存在不清楚调平趋势或方向的问题。本实施例针对不使用水平监测装置200 重复测量以获取调平趋势或方向的问题,对辅助装置300进行进一步地改进和补充。
优选地,第四光学元件3023的表面设置有反射光栅。通过该设置方式,发光元件3013发射的光照射在第四光学元件3022的表面后,通过反射光栅形成衍射,进而在第三光学元件3014处接收的光为多个彼此间隔的条纹。第三光学元件3014基于条纹的变化,例如条纹的数量、条纹彼此间隔的距离可以获取第一支撑体1的轴向与竖直体301 之间的角度,进而能够获取工作平台的调平趋势或调平方向。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方法。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的调平系统和/或其他可替代的零部件实现。在不发生冲突/矛盾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自动调平方法能够通过实施例1、2、3、 4及其结合所提供的调平系统实施。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调平方法步骤如下。
S100:控制装置100分别与水平监测装置200和调平装置18连接。控制装置100发出第一指令并传输至水平监测装置200。水平监测装置200的第一水平监测器201和第二水平监测器202接收控制装置100发出的第一指令。第一水平监测器201和第二水平监测器202基于第一指令分别监测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的水平程度。第一水平监测器201基于第一指令监测第一方向水平程度获取第一水平数据。第一水平监测器201将第一水平数据传输至控制装置100。第二水平监测器202基于第一指令监测第二方向水平程度获取第二水平数据。第二水平监测器202将第二水平数据传输至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 向调平装置18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用于控制调平装置18改变底座6与自然地坪的距离。调平装置18可以是液压装置,例如千斤顶。调平装置18基于第二指令获取其高程改变的距离。调平装置18基于第二指令改变其与地面的高度,进而调整底座6与地面的高度。控制装置100通过调平装置18改变底座6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程度,进而保证工作平台的水平。
如图1所示,水平监测装置200包括第一水平监测器201和第二水平监测器202。第一水平监测器201用于监测第一方向水平程度。第二水平监测器202用于监测第二方向水平程度。第一方向可以是架体16长度延伸的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彼此相互垂直。优选地,第四横撑17垂直于架体16。第二方向可以是第四横撑17长度延伸的方向。优选地,第一水平监测器201设置于架体16处。第二水平监测器202设置于第四横撑17处。
优选地,调平装置18可以安装于底座6底部。多个调平装置18 可以分别安装在第四横撑17与架体16的交接处。例如,参见图5,四个调平装置18分别位于第四横撑17与架体16的四个交接处。
S200:优选地,控制装置100以分时异步的方式控制至少一个调平装置18分别调整底座6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基于获取的第一水平数据确定第一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基于获取的第二水平数据确定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控制装置100配置为比较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在第一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大于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0配置为控制多个调平装置18调整底座6的第一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在控制装置100控制多个调平装置18使得底座 6的第一方向水平程度满足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发送第一指令至第二水平监测器202。在实际施工中,由于仪器误差和自然地坪的不同情况,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或者多次调整调平装置 18才能使得底座6沿第一方向呈现水平状态。因此为了避免劳动量配置过大和减少调平时间,底座6的水平程度满足误差要求即可。优选地,第一阈值可以是2mm。第二水平监测器202基于第一指令监测底座6 的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第二水平监测器202获取表征底座6的第二方向水平偏离程度的第三水平数据。第二水平监测器202将第三水平数据传输至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基于第三水平数据生成第三指令。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将第三指令传输至至少一个调平装置18。至少一个调平装置18基于第三指令调整底座6的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以上指令、数据的传输方式可以是有线和/或无线。通过以上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在通过水平监测装置200分别监测工作平台自身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分时异步的方式分别调整工作平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能够实现工作平台的快速调平。
S300:在调平的过程中,控制装置100和/或调平装置18通过辅助装置300以避免重新监测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水平偏离程度的方式进行调平。参见图7,辅助装置300包括竖直体301。竖直体301 的一端与工作平台的第一对中部9连接。优选地,竖直体301的一端与第一对中部9的侧壁铰接。竖直体301按照能够多自由度转动的方式与第一对中部9的侧壁铰接。竖直体301能够在第一对中部9倾斜的状态下以保持其自身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状态的方式与第一对中部 9铰接。第一对中部9的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的底部设置有挂钩。竖直体301的端部设置有开孔。优选地,可以通过将线体分别穿过挂钩和开孔的方式连接第一对中部9和竖直体301。优选地,第一对中部 9的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底部设置有球面副3011。竖直体301 通过球面副3011与第一对中部9连接。通过该设置方式,竖直体301能够通过球面副3011与第一对中部9实现多自由度铰接,进而在第一对中部9处于倾斜或者水平的情况下,竖直体301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其竖直的状态。
优选地,竖直体301相对第一对中部9的一端设置有配重体3012。通过配重体3012增加竖直体301自身的重量,进而避免因工作平台的晃动或者倾斜导致竖直体301摆动。
优选地,竖直体301在配重体3012的一端还设置有发光元件 3013。优选地,发光元件3013可以发射激光。配重体3012按照可拆卸的方式与竖直体301的端部连接。可拆卸的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铰接等。优选地,配重体3012按照沿竖直体301的轴向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通过该设置方式,发光元件3013发出的光能够通过配重体3012照射至第二对中部5。
参见图7,辅助装置300还包括感光区302。感光区302设置于第二对中部5。感光区302设置于第二对中部5的第五横撑22/第六横撑的表面。该表面为第五横撑22/第六横撑相对第一对中部9一侧的表面。感光区302至少部分覆盖第五横撑22/第六横撑的表面。优选地,感光区302包括第一光学元件3021。在工作平台处于水平的情况下,第一光学元件3021的位置与竖直体301对准。第一光学元件3021 的位置与竖直体301的连线与第一支撑体1的轴线平行。第一光学元件3021能够感应光。例如,第一光学元件3021可以是光开关。优选地,第一光学元件3021与调平装置18连接。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第一光学元件3021与调平装置18信号连接。例如,第一光学元件 3021可以向调平装置18发送控制信号,从而控制调平装置18停止或继续调平。第一光学元件3021可以以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与调平装置18连接。优选地,第一光学元件3021连接有脉冲波形发生器。在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到的光能量超过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光学元件3021导通进而使得脉冲波形发生器发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可以是简单的高电平信号,还可以是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组合,进而可以携带控制信息。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发光元件3013的发光强度和工程实际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第二阈值可以是发光元件3013发出光强的40%。
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光学元件3021可以与控制装置100 电连接。第一光学元件3021连接有信号发生器。在第一光学元件3021 接收到的光能量超过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光学元件3021导通触发信号发生器发出信号。优选地,第一光学元件3021可以与信号发生器的电源连接,在第一光学元件3021导通后信号发生器接通进而发射信号。控制装置100接收到信号后控制调平装置18停止工作。信号发生器发出信号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有线/无线传输至控制装置100。信号可以是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有线电信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信号还可以是声波信号。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光学元件3021 接收到的光能量超过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第一光学元件3021中断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控制装置100和/或调平装置18接收不到信号时调平装置18停止工作。
优选地,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光的面积大于发光元件3013发出的光照射至感光区302的面积。优选地,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光的面积与发光元件3013发出的光照射至感光区302的面积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第三阈值满足工作平台的水平偏离程度小于第一阈值的要求。第三阈值可以根据发光元件3013的光线聚束程度、第一对中部9与第二对中部5之间的距离等参数设置。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第一阈值与底座6长度的比值换算得到工作平台的最大倾角,利用最大倾角的余弦函数和第一阈值计算得到感光区302的最大半径,然后基于最大半径与发光元件3013照射至感光区302的面积的半径来计算得到第三阈值。在以上计算过程中,按照圆的面积进行计算。优选地,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光的面积还可以按照该圆的外切矩形进行配置。
对竖直体301和感光区302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在控制装置100 基于水平监测装置200发送的第一水平数据和第二水平数据控制调平装置18进行调平的过程中,存在反复监测工作平台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而导致调平时间过慢的问题。本实施例通过竖直体 301和感光区302实现快速调平。具体而言,利用竖直体301在重力的作用下呈自然垂直的状态,即无论工作平台是否倾斜,竖直体301 均处于自然垂直的状态,因此其端部设置的发光元件3013均竖直向下发出光线。如果工作平台倾斜,由于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彼此平行,因此感光区302的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不到足够强度的光能量,进而不会发出信号控制调平装置18停止调平工作。如果工作平台的水平偏离程度小于第一阈值,那么竖直体301的发光元件3013 的光能够被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且接收的光能量的强度超过第二阈值,那么就控制调平装置18停止调平工作。
通过以上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在控制装置100控制调平装置18调平的过程中,无论是采用分时异步的方式控制调平装置18还是以同时同步的方式控制调平装置18,均不用再次通过水平监测装置200测量工作平台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水平偏离程度进行调平,特别是在工作平台接近水平时,需要多次监测水平方向的偏离程度进而控制调平装置18完成调平。而本发明利用工作平台彼此平行的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以及竖直体301 的自然垂直状态,通过第二对中部5中感光区302的第一光学元件 3021感知工作平台是否水平,不需要通过水平监测装置200反复测量工作平台的水平偏离程度,大幅度地减少了工作平台的调平时间。
优选地,发光元件3013可以发射单波长激光。第一光学元件3021 的进光一侧设置有第二光学元件3022。第二光学元件3022仅能通过处于发光元件3013发出光的波长范围内的光。第二光学元件3022可以是窄带滤波片。优选地,第二光学元件3022可以是光学薄膜,能够吸收不同波长范围的光。通过该设置方式,第一光学元件3021仅能接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即通过第二光学元件3022能够滤除波长不属于发光元件3013发出光的波长范围的光,从而能够滤除背景光噪声的影响,进而提高第一光学元件3021识别发光元件3013发出光的准确性。
优选地,第一对中部9在竖直体301附近设置有第三光学元件 3014,参见图7。第三光学元件3014用于接收光能量/光信号。第三光学元件3014部署于第一对中部9的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底部的表面。第三光学元件3014可以是感光元件。例如,CCD(电荷耦合) 元件、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第三光学元件3014可以是以摄像头的形式间隔部署于竖直体301附近。或者第三光学元件 3014可以是以摄像头的形式间隔于第一对中部9的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底部的表面。第三光学元件3014与竖直体301连接。或者第三光学元件3014通过控制装置100与竖直体301连接。优选地,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有线和/或无线。
优选地,感光区302还包括第四光学元件3023。第四光学元件 3023覆盖于第五横撑22/第六横撑的表面。优选地,第四光学元件 3023覆盖于第五横撑22/第六横撑相对第一对中部9一侧的表面。第一光学元件3021设置于第四光学元件3023的表面。第四光学元件3023用于反射光线。第四光学元件3023可以采用逆反射材料或涂料制作。第四光学元件3023用于反射发光元件3013发射的光。优选地,第四光学元件3023的进光一侧设置有第二光学元件3022。第三光学元件3014能够反射发光元件3013发射的光。第三光学元件3014能够接收到第四光学元件3023反射的光。优选地,当第三光学元件3014 接收到光后控制发光元件3013发光。优选地,第三光学元件3014接收到光后向控制装置100发出信号。控制装置100基于第三光学元件 3014发出的信号控制调平装置18减小调平的幅度。
通过以上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一方面,能够减少发光元件3013的能量的消耗,其仅在第三光学元件3014接收到第四光学元件3023反射的光后才开启;另一方面,控制装置100基于第三光学元件3014反馈的信号减少调平装置18的调平幅度,进而减少竖直体301的晃动,使得竖直体301能够在配重体3012的作用下尽快处于自然垂直的状态,从而提高了工作平台的调平速度。
优选地,第四光学元件3023的表面设置有反射光栅。通过该设置方式,发光元件3013发射的光照射在第四光学元件3023的表面后,通过反射光栅形成衍射,进而在第三光学元件3014处接收的光为多个彼此间隔的条纹。第三光学元件3014基于条纹的变化,例如条纹的数量、条纹彼此间隔的距离可以获取第一支撑体1的轴向与竖直体301 之间的角度,进而能够获取工作平台的调平趋势或调平方向。
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调平系统,包括辅助装置(300)和调平装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300)包括在重力的作用下呈自然垂直状态且能够发射光线的竖直体(301)以及与所述竖直体(301)彼此的连线与工作平台轴线平行的感光区(302);所述感光区(302)向所述调平装置(18)发出信号以控制所述调平装置(18)停止工作,其中,
所述竖直体(301)朝向所述感光区(302)的一端设置有发光元件(3013),所述感光区(302)包括能够接收所述发光元件(3013)发出的光的第一光学元件(3021),所述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光的面积与所述发光元件(3013)发出的光照射至所述感光区(302)的面积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3021)的进光一侧设置有第二光学元件(3022),所述第二光学元件(3022)能够部分滤除不属于所述发光元件(3013)发射波长范围的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体(301)附近设置有用于接收光能量/光信号的第三光学元件(3014),所述感光区(302)设置有能够反射光的第四光学元件(3023),所述发光元件(3013)以周期性的方式发射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光学元件(3014)接收到属于所述发光元件(3013)发射波长范围的光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光学元件(3014)向所述发光元件(3013)发出信号以控制所述发光元件(3013)在第一时间内保持发光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3021)设置于所述第四光学元件(3023)朝向所述竖直体(301)一侧,所述第四光学元件(3023)进光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光学元件(3022)。
6.一种智能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平方法包括:在重力的作用下呈自然垂直状态且能够发射光线的竖直体(301)以及与所述竖直体(301)彼此的连线与工作平台轴线平行的感光区(302);所述感光区(302)向所述调平装置(18)发出信号以控制所述调平装置(18)停止工作,其中,
所述竖直体(301)朝向所述感光区(302)的一端设置有发光元件(3013),所述感光区(302)包括能够接收所述发光元件(3013)发出的光的第一光学元件(3021),所述第一光学元件(3021)接收光的面积与所述发光元件(3013)发出的光照射至所述感光区(302)的面积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三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体(301)和感光区(302)分别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彼此平行且垂直于工作平台轴向方向的部件处,所述竖直体(301)按照能够在所述工作平台倾斜的状态下以保持其自身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状态的方式与所述工作平台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体(301)的一端与所述工作平台的第一对中部(9)连接,所述竖直体(3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对中部(9)的侧壁铰接,所述竖直体(301)按照能够多自由度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对中部(9)的侧壁铰接,所述竖直体(301)能够在所述第一对中部(9)倾斜的状态下以保持其自身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状态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对中部(9)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体(301)在配重体(3012)的一端还设置有所述发光元件(3013),所述发光元件(3013)能够发射激光,所述配重体(3012)拆卸式与所述竖直体(301)的端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区(302)包括所述第一光学元件(3021),在所述工作平台处于水平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光学元件(3021)的位置与所述竖直体(301)对准,所述第一光学元件(3021)的位置与所述竖直体(301)的连线与第一支撑体(1)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光学元件(3021)能够感应光。
CN202210413247.0A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智能调平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4809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3247.0A CN114809073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智能调平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3247.0A CN114809073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智能调平系统及方法
CN202110181320.1A CN112726670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系统及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1320.1A Division CN112726670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9073A true CN114809073A (zh) 2022-07-29
CN114809073B CN114809073B (zh) 2024-02-27

Family

ID=7559659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1320.1A Active CN112726670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系统及方法
CN202210413384.4A Active CN114775683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地下施工平台调平装置
CN202210413247.0A Active CN114809073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智能调平系统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1320.1A Active CN112726670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系统及方法
CN202210413384.4A Active CN114775683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地下施工平台调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272667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00532A (ko) * 2005-03-17 2006-09-21 삼성물산 주식회사 지하 기둥의 수직도 조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하 기둥의시공방법
CN101356419A (zh) * 2005-11-08 2009-01-28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不受通过线及倾斜影响的传感器
CN103376092A (zh) * 2013-06-21 2013-10-30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转台调平装置及调平方法
CN106052661A (zh) * 2016-07-29 2016-10-26 于洁 建筑装修用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05662835U (zh) * 2016-05-30 2016-10-26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高墩辊模施工垂直度自动报警装置
CN109707175A (zh) * 2018-12-28 2019-05-03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逆作法超长钢柱高精度的自动定位调垂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0965959U (zh) * 2019-11-05 2020-07-10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及色选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7635A (ja) * 1998-03-31 1999-10-19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光学素子設置台の傾斜状態検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アラインメント装置
CN106843284A (zh) * 2016-12-29 2017-06-13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及家用电器的自动调平衡方法
CN106800054A (zh) * 2017-01-17 2017-06-06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自动调平的移动钢平台
CN207036390U (zh) * 2017-06-23 2018-02-23 北京全域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野检测仪
KR101952710B1 (ko) * 2018-09-18 2019-02-27 기흥전설(주) 초고압 gis 베이스 채널 설치용 수평계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평조절방법
CN111593899A (zh) * 2020-06-02 2020-08-28 浙江大地信安金属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逆作法施工的钢管柱垂直度测量调节结构
CN111622222A (zh) * 2020-06-22 2020-09-04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调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00532A (ko) * 2005-03-17 2006-09-21 삼성물산 주식회사 지하 기둥의 수직도 조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하 기둥의시공방법
CN101356419A (zh) * 2005-11-08 2009-01-28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不受通过线及倾斜影响的传感器
CN103376092A (zh) * 2013-06-21 2013-10-30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转台调平装置及调平方法
CN205662835U (zh) * 2016-05-30 2016-10-26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高墩辊模施工垂直度自动报警装置
CN106052661A (zh) * 2016-07-29 2016-10-26 于洁 建筑装修用垂直度检测装置
CN109707175A (zh) * 2018-12-28 2019-05-03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逆作法超长钢柱高精度的自动定位调垂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0965959U (zh) * 2019-11-05 2020-07-10 合肥泰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检测装置及色选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26670B (zh) 2022-05-13
CN114775683A (zh) 2022-07-22
CN114775683B (zh) 2024-02-27
CN112726670A (zh) 2021-04-30
CN114809073B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20426U (zh) 一种工程监理用垂直度检测装置
KR101892472B1 (ko) 오토 레벨링이 가능한 측량용 삼각대 및 그 제어 시스템
US5210954A (en) Clinometer
CN105865426A (zh) 一种自动对中与测量的全站仪
CN204718589U (zh) 一种激光水平仪
CN109341560A (zh) 一种综合道路桥梁检测装置
CN20991059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
CN106352853A (zh) 一种十字形塔基的水平检测器
CN106052654B (zh) 一种自动对中全站仪基座装置
CN214372431U (zh) 一种建筑墙体倾斜检测装置
CN112726670B (zh) 一种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系统及方法
KR101531025B1 (ko) 측지측량 시 삼각대 보호장치
CN108253949A (zh) 一种高层超高层垂直度测量控制仪
CN218673616U (zh) 盾构隧道地表沉降自动监测装置
CN208488098U (zh) 一种移动方便高度可调的激光投线仪
KR101403476B1 (ko) 통합기준점 및 국가수준점의 수준 측량용 높낮이 조절 장치
KR101938404B1 (ko) 경사지의 지점별 정밀 수준측량이 가능한 측량용 표척기구
CN113785171A (zh) 用于天花板的激光水平仪
CN216694851U (zh) 一种桥梁悬臂施工用挂篮竖向变形实时监测装置
CN216049863U (zh) 一种便于调节使用的建筑工程测量装置
JPS5921836A (ja) 地面を所定の形状に仕上げる施工法
CN215368789U (zh) 圆形沉淀池内部混凝土表面找坡工具
CN219104011U (zh) 一种建筑体检测装置
CN215000633U (zh) 一种调节支架
CN216593237U (zh) 一种起重机械金属结构形变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