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3167A - 胶囊和饮品机 - Google Patents

胶囊和饮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3167A
CN114803167A CN202210302012.4A CN202210302012A CN114803167A CN 114803167 A CN114803167 A CN 114803167A CN 202210302012 A CN202210302012 A CN 202210302012A CN 114803167 A CN114803167 A CN 114803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sule
filter
cutting
film
cutting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20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3167B (zh
Inventor
朱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020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31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3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3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3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3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7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85/804Disposable 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contents which are mixed, infused or dissolved in situ, i.e. without having been previously removed from the package
    • B65D85/8043Packages adapted to allow liquid to pass through the contents
    • B65D85/8046Pods, i.e. closed containers made only of filter paper or similar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6Filters or strainers for coffee or tea makers ; Holders therefor
    • A47J31/0657Filters or strainers for coffee or tea makers ; Holders therefor for brewing coffee under pressure, e.g. for espresso mach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24Coffee-making apparatus in which hot water is passed through the filter under pressure, i.e. in which the coffee grounds are extracted under pressure
    • A47J31/34Coffee-making apparatus in which hot water is passed through the filter under pressure, i.e. in which the coffee grounds are extracted under pressure with hot water under liquid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0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 A47J31/404Powder dos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7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85/804Disposable 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contents which are mixed, infused or dissolved in situ, i.e. without having been previously removed from the package
    • B65D85/8043Packages adapted to allow liquid to pass through the contents
    • B65D85/8055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liquid flow inside th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7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85/804Disposable 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contents which are mixed, infused or dissolved in situ, i.e. without having been previously removed from the package
    • B65D85/8043Packages adapted to allow liquid to pass through the contents
    • B65D85/8061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囊和饮品机,该胶囊还包括设置于保鲜膜(300)的上方的膜切割刀盘(500)和设置于保鲜膜(300)的下方的过滤机构(100);膜切割刀盘(500)包括内切割件(520)、外环固定部(510)和连接筋(530),连接筋(530)连接内切割件(520)和外环固定部(510),内切割件(520)包括中心受力板(524)和沿周向间隔布置且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受压变形板(525);将过滤机构安装于保鲜膜的下方,可使过滤机构内的过滤孔槽设置的较大,从而使饮品快速且顺畅地从过滤孔槽流出,能够防止饮品出现被过滤机构截留于胶囊内的情形,避免饮品浪费,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胶囊和饮品机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6月12日、申请号为201810603882.9、名称为过滤机构、胶囊和饮品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有该过滤机构的胶囊和饮品机。
背景技术
目前,胶囊型的饮品机由于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卫生且饮品品质有保障等特点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越来越普及。其中,饮品机内装载有胶囊,通过往胶囊内注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流体以酿造饮品,而后酿制成的饮品从胶囊出口流出至用户的盛液杯体中。
在常规的胶囊中,设置于胶囊内的保鲜膜将胶囊内腔分隔成用于填充消耗品的料腔和用于将来自料腔的流体引流至胶囊出口的过流腔,且消耗品与保鲜膜通过设有贯通孔的过滤支架进行隔离,用于刺穿保鲜膜的刺针构件位于过流腔中,这样,在饮品机作业时,刺针构件从下往上刺穿保鲜膜并在保鲜膜上形成孔隙,料腔中的饮品依次经过滤支架的贯通孔、保鲜膜的孔隙以及过流腔从胶囊出口流出。
其中,为防止消耗品从过滤支架的贯通孔向下漏出,通常将贯通孔设置得较小,这样,不利于饮品快速且顺畅地经由过滤支架的贯通孔向下流出,因此,在饮品机完成作业后,就较容易出现酿制而成的饮品由于来不及从过滤支架流出而被暂时截留于料腔中的情形,从而造成饮品的浪费。此外,在用户从饮品机取出胶囊并将其丢弃入垃圾桶的过程中,暂时截留于料腔中的残液也较容易从胶囊出口向下滴落,进而对用户的家具用品等产生污染,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该过滤机构的胶囊和饮品机,将过滤机构装配于胶囊中,能够有效防止酿制而成的饮品被截留于胶囊中,从而避免饮品出现浪费的情形,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滤机构,该过滤机构包括中心本体部和在所述中心本体部的部分或全部周缘设置的外沿过滤部,所述外沿过滤部设有多个从顶面贯穿至底面的过滤孔槽。
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呈圆形片状,所述外沿过滤部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道径向滤槽,所述径向滤槽的径向外端呈开口状。
优选地,所述径向滤槽的径向长度与所述过滤机构的外径之间的比值不小于0.05且不大于0.25。
优选地,所述径向滤槽的最大槽宽不小于0.05mm且不大于2mm。
优选地,所述外沿过滤部上的所述径向滤槽的设置数量N满足:20≤N≤150。
优选地,所述中心本体部的顶面形成为促使所述顶面上的流体流向所述外沿过滤部的向上拱形面。
优选地,所述中心本体部的顶面高于所述外沿过滤部的顶面且两者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5mm。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相应提供了一种胶囊,该胶囊包括覆膜、保鲜膜以及具有胶囊入口和胶囊出口的胶囊外壳,所述覆膜封盖所述胶囊入口,所述保鲜膜设置于所述胶囊外壳内并与所述覆膜限定出用于填充消耗品的料腔,其中,所述胶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鲜膜的上方的膜切割刀盘和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于所述保鲜膜的下方,所述膜切割刀盘用于在所述保鲜膜上切割出切口。
优选地,所述胶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鲜膜的下方以将流体从所述切口导向所述胶囊出口的出口引流结构,所述出口引流结构的径向外侧设有沿环向布置的支承台,所述过滤机构设置于所述出口引流结构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支撑于所述出口引流结构的顶部;或者,所述过滤机构支撑于所述胶囊外壳的内周壁;或者,所述过滤机构伸出有径向向外且向下延伸至所述支承台的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沿周向间隔布置。
优选地,所述支承台的顶面形成为径向向内的下坡面,所述外沿过滤部的底面与所述支承台的顶面之间形成有滤流容腔,所述料腔中的流体依次流经所述保鲜膜上的所述切口、所述过滤孔槽、所述滤流容腔和所述出口引流结构从所述胶囊出口流出。
优选地,所述中心本体部的底面周缘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底部支撑台;其中,在所述中心本体部的初始状态,所述外沿过滤部的外周面抵接于所述胶囊外壳的内周壁上,且所述底部支撑台的底面与所述出口引流结构的顶面之间具有轴向间隙,在所述中心本体部的受压状态,所述底部支撑台压靠于所述出口引流结构的顶面上。
优选地,所述外沿过滤部的外周缘与所述胶囊外壳的内周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mm。
优选地,所述保鲜膜上切割出的所述切口位于所述外沿过滤部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膜切割刀盘包括刀盘本体,所述刀盘本体的本体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变形切割的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的一端与所述刀盘本体一体相连,另一端为设有刀刃的自由端;其中,当所述膜切割刀盘受压时,所述切割刀片的自由端因所述膜切割刀盘的受压而下移并对所述保鲜膜进行线性切割。
优选地,所述切割刀片为从连接端到所述自由端呈缩小状的条状刀片。
优选地,所述膜切割刀盘包括多个呈扇环状的所述切割刀片,多个所述切割刀片在所述刀盘本体的本体表面上形成为环状分布并沿周向依次间隔;或者,所述膜切割刀盘包括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沿径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膜切割刀盘包括内切割件、外环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内切割件和所述外环固定部的连接筋,所述内切割件的底面向下伸出有切割刀片;其中,当所述内切割件受压下移时,所述连接筋受压变形并推动所述内切割件产生周向旋移,使得所述切割刀片向下移动并对所述保鲜膜进行线性切割。
优选地,所述连接筋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内切割件,所述连接筋的下端与所述外环固定部相连,所述上端的上端中心与所述膜切割刀盘的圆心之间的径向连线垂直于所述上端中心与所述下端中心的中心连线。
优选地,所述内切割件包括呈圆形片状的中心切割部和外环过滤部,所述外环过滤部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布且从顶面贯穿至底面的多道滤槽,所述切割刀片从所述中心切割部的底面向下伸出。
优选地,所述内切割件包括未受压的初始位置和受压下移后的下压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所述内切割件高于所述外环固定部,在所述下压位置,所述外环过滤部沿环向搭接所述外环固定部,所述膜切割刀盘上方的流体依次经由所述滤槽和所述切口向下流出。
优选地,所述内切割件呈环状且外径不大于所述外环固定部的内径,所述内切割件至少部分高于所述外环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内切割件包括沿周向交替间隔布置的多个窄扇和多个宽扇,所述连接筋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窄扇,所述切割刀片从所述宽扇的底面向下伸出。
优选地,所述膜切割刀盘包括内切割件、外环固定部和连接筋,所述连接筋连接所述内切割件和所述外环固定部,所述内切割件包括呈圆形片状的中心受力板和沿周向间隔布置且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受压变形板,所述受压变形板的内端连接所述中心受力板且外端连接所述连接筋,所述受压变形板的底面向下伸出有切割刀片;其中,当所述中心受力板受压下移时,带动所述受压变形板的所述內端相对于所述外端向下移动,促使所述切割刀片下移并对所述保鲜膜进行线性切割。
优选地,所述受压变形板为中间大且两端小的菱形平板,并且所述受压变形板的所述外端径向向外伸出有所述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末端斜向下连接至所述外环固定部的内周缘。
优选地,所述受压变形板的所述外端设有位于所述连接筋的顶端的结构弱化凹槽;并且/或者,所述受压变形板的所述内端连接所述中心受力板的外周壁,所述内端的端面与所述外周壁的壁面之间形成有从上表面下凹的间隔槽,使得所述内端与所述中心受力板之间形成厚度变薄的弱化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切割刀片为沿所述受压变形板的宽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刀片;或者,所述切割刀片为沿所述膜切割刀盘的径向布置的条形刀片。
优选地,所述膜切割刀盘的顶面上设有多根扰流柱。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饮品机,该饮品机包括胶囊以及用于向所述胶囊内注入加压流体的加压流体注入系统。
本发明的过滤机构具有对胶囊内酿制而成的饮品进行过滤的功能,且相较于将过滤机构设置于保鲜膜的上方,将过滤机构安装于保鲜膜的下方,可使过滤机构内的过滤孔槽设置的较大,如此,能够使得酿制而成的饮品能够快速且顺畅地经由过滤机构的过滤孔槽流向胶囊出口,进而使饮品不会再被过滤机构截留于胶囊中,这样,能够有效避免饮品出现浪费的情形,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从切口喷射而出的饮品还会猛烈撞击中心本体部和/或外沿过滤部以形成局部湍流,使得过滤机构还兼有搅打的功能,有利于消耗品更快、更好的溶解,从而促使饮品更香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和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膜切割刀盘装配于胶囊内的胶囊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膜切割刀盘未受压时的示图,图2显示膜切割刀盘受压后的示图;
图3为图1中的A部分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部分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过滤机构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剖视图;
图8为图1中的胶囊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为图1中的膜切割刀盘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显示切割刀片呈扇环状且在刀盘本体的本体表面上形成为环状分布,图10为切割刀片沿径向延伸;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膜切割刀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正视图;
图13为图11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1的仰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膜切割刀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正视图;
图17为图15的俯视图;
图18为图15的仰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方式的膜切割刀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俯视图;
图21为图19的仰视图,其中,切割刀片沿受压变形板的宽度方向布置;
图22为图21的正视图;
图23为图19的仰视图,其中,切割刀片沿膜切割刀盘的径向布置;
图24为图23的正视图;
图25为图1中的过滤机构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流体分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过滤机构 110 中心本体部
120 外沿过滤部 121 径向滤槽
200 覆膜 300 保鲜膜
400 胶囊外壳 410 胶囊出口
420 支承台 500 膜切割刀盘
510 外环固定部 520 内切割件
521 切割刀片 522 中心切割部
523 外环过滤部 523A 滤槽
524 中心受力板 525 受压变形板
526 结构弱化凹槽 527 间隔槽
530 连接筋 540 刀盘本体
541 刀片加工槽 542 球面凸起
550 扰流柱 600 出口引流结构
700 中空管 800 流体分流件
810 外环导流部 820 中心下凹部
D 料腔 E 滤流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方位词如“径向、轴向”、“内、外”通常是针对胶囊本体或胶囊腔体而言的。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过滤机构,参照图5至图7,该过滤机构100包括中心本体部110和在中心本体部110的部分或全部周缘设置的外沿过滤部120,外沿过滤部120设有多个从顶面贯穿至底面的过滤孔槽。
相应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囊,使上述的过滤机构100装配于其中。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具体胶囊结构中,该胶囊包括覆膜200、保鲜膜300以及具有胶囊入口和胶囊出口410的胶囊外壳400,覆膜200封盖胶囊入口,保鲜膜300设置于胶囊外壳400内并与覆膜200限定出用于填充消耗品的料腔D,其中,胶囊还包括设置于保鲜膜300的上方的膜切割刀盘500和过滤机构100,过滤机构100设置于保鲜膜300的下方,膜切割刀盘500用于在保鲜膜300上切割出切口。
在本发明中,过滤机构100包括中心本体部110和设有多个过滤孔槽的外沿过滤部120,将过滤机构100设置于保鲜膜300的下方,即过滤机构100在具有过滤的功能的同时,不需再同时兼有隔离消耗品和保鲜膜300的功能,使得过滤机构100中的过滤孔槽可设置得较大,从而使得酿制而成的饮品能够快速且顺畅地经由过滤机构100的过滤孔槽流向胶囊出口410,进而使饮品不再被过滤机构100截留于胶囊中,这样,不仅可有效避免饮品出现浪费的情形,而且还能降低用户在丢弃胶囊的过程中由于饮品滴落而污染家居用品的概率,能够极大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来自料腔D的流体从保鲜膜300的切口朝向过滤机构100喷射,进而撞击中心本体部110和/或外沿过滤部120以形成局部湍流,有利于消耗品更快、更好的溶解,这样,能够避免流出的饮品中夹带未溶解的消耗品,促使饮品更香醇。
其中,过滤机构100可以为圆盘状,也可以为多边形形状,还可以为异性形状等其它的形状,在此不再一一例举。优选地,为使过滤机构100具有较好的过滤以及搅打的效用,外沿过滤部120的内周周缘的周向长度应至少是中心本体部110的外周周缘的周向长度的1/20,进一步地,外沿过滤部120的内周周缘的周向长度应至少为中心本体部110的外周周缘的周向长度的1/10,不限于此。
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4、图8,胶囊还包括设置在保鲜膜300的下方以将流体从切口导向胶囊出口410的出口引流结构600,出口引流结构600的径向外侧设有沿环向布置的支承台420,过滤机构100设置于出口引流结构600的上方。一般地,在胶囊外壳400的底壁中心部形成有贯通的胶囊出口410,且出口引流结构600设置于环绕胶囊出口410的胶囊外壳400的底壁顶面上,此外,过滤孔槽形成于过滤机构100的外沿过滤部120上,这样,从保鲜膜300切口喷射出的流体经过滤机构100的过滤孔槽后,再流入出口引流结构600并通过出口引流结构600汇流至胶囊出口410。其中,过滤机构100的外沿过滤部120优选地位于出口引流结构600的径向外侧。可以理解地,过滤机构100的外沿过滤部120越远离胶囊出口410,则流体从外沿过滤部120的过滤孔槽经由出口引流结构600汇流至胶囊出口410的流程就越长,也就越有利于饮品平缓且连续地从胶囊出口410流出,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当然,饮品在出口引流结构600中的流程越长,即饮品在出口引流结构600中停留的时间越长,也越有利于消耗品更好的溶解,从而使流落至用户的盛液杯体中的饮品更为的香醇。
其中,出口引流结构600可以为同心布置的多圈迷宫状筋墙(参照图8),也可以为以提升流体流出性能方式布置的多根缓流柱,当然还可以为其它的设置形式,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胶囊中,采用了双膜密封设计参照图1,消耗品被封存于覆膜200与保鲜膜300限定出的料腔D中,在胶囊未使用之前可密封和保鲜容置于胶囊内的消耗品。在酿制饮品时,参照图2,通过刺破覆膜200的中空管700往料腔D内注入加压流体以冲泡或萃取消耗品,从而制得供用户品尝的饮品。
另外,膜结构可以为简单密封膜、薄膜或叠层薄膜等各种可选择的结构、材料。此外,消耗品可以为可溶性的乳制品、多口味饮品粉、汤料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固体颗粒或者混合口味粉,例如奶茶、牛奶咖啡、热可可、蛋白粉、中药颗粒、维生素颗粒及其任意两者或两者以上的混合物;或者,消耗品也可以是不可溶性饮品,例如咖啡、茶、草本、纤维、燕麦及其两者或两者以上的混合物。总之,本发明不受限于消耗品的类型、形状、形态等。
优选地,过滤机构100呈圆形片状,外沿过滤部120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道径向滤槽121,参照图5和图6,径向滤槽121的径向外端呈开口状。当然,过滤孔槽还可以为从顶面贯穿至底面且横截面呈矩形或S形的贯通滤孔(参见图25)等,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其中,径向滤槽121的径向长度越短,虽然越有利于过滤,但也较易出现消耗品堵塞径向滤槽121的情形,此外,该径向长度越短,则流体流出也就越缓慢,也就越不利于流体快速且顺畅地从过滤机构100的径向滤槽121流出;而径向滤槽121的径向长度越长,则过滤机构100的外沿过滤部120就越靠近胶囊出口410,即从外沿过滤部120的径向滤槽121流出的流体经由出口引流结构600汇流至胶囊出口410的流程就越短,也就越不利于流体平稳地从胶囊出口410流出。为此,径向滤槽121的径向长度与过滤机构100的外径之间的比值优选为不小于0.05且不大于0.25。
另外,考虑到容置于料腔D内的常规消耗品、不可溶的渣粒的颗粒大小,为避免这些颗粒经由过滤机构100的径向滤槽121向下流出,径向滤槽121的最大槽宽应设置为不小于0.05mm且不大于2mm。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沿过滤部120上的径向滤槽121的设置数量应不小于20个且不大于150个,优选为不小于50个且不大于100个,不限于此。
优选地,中心本体部110的顶面形成为促使顶面上的流体流向外沿过滤部120的向上拱形面,参照图2、图4和图7,如此设置,从保鲜膜300的切口直接喷向中心本体部110的流体以及从其它地方反溅至中心本体部110的流体,都可顺着中心本体部110的拱形顶面径向向外且向下流至外沿过滤部120,进而从外沿过滤部120的过滤孔槽中流出,这样,来自料腔D的饮品就不会在中心本体部110的顶面上积聚并存留,能够避免饮品浪费,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当过滤机构100间兼具过滤和搅打功能时,应在过滤机构100装配于胶囊外壳400内后优化设计滤流通道。基本地,支承台420的顶面形成为径向向内的下坡面,参照图1至图4,外沿过滤部120的底面与支承台420的顶面之间形成有滤流容腔E以承接来自外沿过滤部120的滤流,料腔D中的流体依次流经保鲜膜300上的切口、过滤孔槽、滤流容腔E和出口引流结构600从胶囊出口410流出。
图5所示的过滤机构100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图1所示的胶囊外壳400的内腔底部,即可拆卸装配,而非固定安装,这样,过滤机构100就可独立生产制造,能够有效简化胶囊外壳400的设计制造难度。
具体地,可拆卸的过滤机构100可以支撑于出口引流结构600的顶部,参照图1和图3,即过滤机构100的底面压靠于出口引流结构600的顶面上;或者,过滤机构100支撑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即过滤机构100的外沿过滤部120的外周面抵接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或者,过滤机构100伸出有径向向外且向下延伸至支承台420的支撑件,多个支撑件沿周向间隔布置;当然,过滤机构100还可以为其它的支撑方式,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其中,当过滤机构100通过外沿过滤部120支撑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时,优选地在过滤机构100的底面与出口引流结构600的顶面之间应设有轴向间隙。具体地,中心本体部110的底面周缘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底部支撑台;其中,在中心本体部110的初始状态,外沿过滤部120的外周面抵接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上,且底部支撑台的底面与出口引流结构600的顶面之间具有轴向间隙,在中心本体部110的受压状态,底部支撑台压靠于出口引流结构600的顶面上。可以理解地,过滤机构100以及相适配的胶囊外壳400在生产时难免会存有公差,并且/或者在过滤机构100安装于胶囊外壳400内时也或多或少会产生装配误差,致使外沿过滤部120的外周面不能全部都抵接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上,这样,饮品中夹带的消耗品就会经由外沿过滤部120的外周面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漏入滤流容腔E,最终从胶囊出口410流出,因此,在底部支撑台的底面与出口引流结构600的顶面之间应设有轴向间隙,能够利用胶囊内腔的流体压力,促使中心本体部110受压下移,驱使外沿过滤部120(如设有径向滤槽121的外沿过滤部120)受压变形并沿环向紧紧抵靠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上。
另外,当过滤机构100不为通过外沿过滤部120支撑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例如过滤机构100支撑于出口引流结构600的顶部,或过滤机构100通过沿周向设置的多个支撑件支撑于支承台420的顶面上)时,参照图2和图4,外沿过滤部120的外周缘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2mm,否则过大的间距容易使得流体经过外沿过滤部120的外周缘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之间的间距形成的过流间隙而流向滤流容腔E,而不通过过滤孔槽搅拌过滤,丧失过滤效果,使得大颗粒漏出。
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4,保鲜膜300上切割出的切口位于外沿过滤部120的正上方,这样,当膜切割刀盘500在保鲜膜300上形成切口后,料腔D内的高压流体通过切口能够直接朝向外沿过滤部120喷射,促使喷射流体或直接撞击外沿过滤部120的顶面以形成局部湍流,或穿过过滤孔槽撞击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并反溅至外沿过滤部120以形成局部湍流,使得过滤机构100还兼具加速搅拌的功能,可获得更好品质的饮品。
在本发明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膜切割刀盘500中,参照图9和图10,膜切割刀盘500包括刀盘本体540,刀盘本体540的本体表面上形成有用于变形切割的切割刀片521,切割刀片521的一端与刀盘本体540一体相连,另一端为设有刀刃的自由端;其中,当膜切割刀盘500受压时,切割刀片521的自由端因膜切割刀盘500的受压而下移并对保鲜膜300进行线性切割。
在本技术方案中,切割刀片521的一端为与刀盘本体540一体相连的连接端,另一端为设有刀刃的自由端,则当膜切割刀盘500受压时,也即切割刀片521因膜切割刀盘500的受压而受压时,可使切割刀片521产生形变,从而促使切割刀片521的自由端相对于连接端向下移动,进而对保鲜膜300进行线性切割,最终在保鲜膜300上切割形成长条状的切口,参照图1至图4。显然,通过刀刃线性剪切形成的切口与刺破口(即传统的刺针构件被动刺穿保鲜膜300而形成的孔隙)是完全不同的。本技术方案采用独特的线性切割的方式对保鲜膜300进行剪切,形成的切口更大,也更符合出水要求和酿造要求,这样,可使来自料腔D的饮品顺畅、连续且均衡地经长条状的切口流入过流腔,有利于使引流至胶囊出口410的饮品平稳且连续地流入用户的盛液杯体,可极大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将膜切割刀盘500固定设置于保鲜膜300的上方,如此,能够确保切割刀片521的自由端在向下旋移时能够对保鲜膜300进行剪切,进而在保鲜膜300上形成切口。其中,膜切割刀盘500固定设置于料腔D内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通过烫焊的形式将刀盘本体540的外缘部固定设置于保鲜膜300上,或者通过粘贴等固定连接形式将刀盘本体540的外缘部固设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上等,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刀盘本体540的本体表面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刀片加工槽541,刀片加工槽541围绕切割刀片521的外轮廓设置以加工出切割刀片521,通过此种方式形成切割刀片521,生产工艺较为简单,有利于降低膜切割刀盘500乃至胶囊的生产成本。当然,在刀盘本体540的本体表面上形成切割刀片521还可以为其它的方式,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另外,参照图9和图10,切割刀片521的厚度应为0.5mm~1.5mm,并且/或者,切割刀片521与刀盘本体540的连接端的宽度应为1mm~5mm。具体地,切割刀片521的厚度和/或连接端的宽度若设置得过大,则会致使刚性过强,不便于切割刀片521受压后其自由端相对于连接端向下旋移,进而剪切保鲜膜300;但若将切割刀片521的厚度设置得过小,则会致使刚性过弱,不利于切割刀片521剪切保鲜膜300;此外,若将连接端的宽度设置得过小,则受外力较容易出现切割刀片521从刀盘本体540脱落的情形,致使切割刀片521不可再对保鲜膜300进行剪切。
优选地,切割刀片521为从连接端到自由端呈逐渐缩小状的条状刀片,继续参照图9和图10,此种形状的切割刀片521其结构和生产工艺都较为简单,也即有利于降本,此外,相对于将切割刀片521设置为其它的形状,例如中间大且两端小的菱形刀片,将切割刀片521设置为此种形状,在刀盘本体540受压时,更便于在保鲜膜300上剪切出长度适宜的长条状切口。
具体地,膜切割刀盘500包括多个呈扇环状的切割刀片521,参照图9,且多个切割刀片521在刀盘本体540上形成为环状分布并沿周向依次间隔。优选地,将多个切割刀片521在刀盘本体540上沿周向等间隔布置,从而促使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剪切出的切口也沿刀盘本体540的周向等间隔排布,如此,能够有效避免从胶囊出口410流出的饮品出现偏流的情形,有利于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其中,切割刀片521的扇环角应优选地设置为不小于60°且不大于100°。可以理解地,切割刀片521的扇环角越小,则刚性也就越强,致使切割刀片521的自由端越不易受压下移。此外,切割刀片521的扇环角越大,相应地膜切割刀盘500上所能设置的切割刀片521的数量就越小,也即切割刀片521剪切保鲜膜300而在其上形成的切口数量就越小,这样,也就越不利于饮品均衡、平稳且连续地从胶囊出口410流出。优选地,为避免从胶囊出口410流出的饮品出现偏流的情形,切割刀片521的设置数量应不小于3个且不大于8个。
另外,刀盘本体540的顶面上设有多根扰流柱550,参照图9和图10,这样,在加压流体注入胶囊内时,扰流柱550可用于撞击流体并形成局部扰流,有利于消耗品更快、更好的溶解,可使酿造而成的饮品更香醇。进一步地,扰流柱550与切割刀片521沿周向交替布置,如此,在流体经保鲜膜300上的切口从料腔D流出的过程中,流体在胶囊内形成环状涡流,这样,与切割刀片521沿周向交替布置的扰流柱550就可再次对未溶解的消耗品进行多次搅打,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消耗品未溶解完全而出现饮品口感不佳的情形,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参照图10,膜切割刀盘500包括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切割刀片521,且切割刀片521沿径向延伸。为防止从胶囊出口410流出的饮品出现偏流的情形,优选地将多个切割刀片521设置为在刀盘本体540上沿周向等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切割刀片521的自由端位于连接端的径向外侧;且/或,刀盘本体540的顶面上设有多根扰流柱550,扰流柱550靠近自由端布置,继续参照图10,这样,通过在盘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扰流柱550,在加压流体注入胶囊内时,扰流柱550可用于撞击流体并形成局部扰流,也有利于消耗品更快速、更完全地溶解,促使酿造而成的饮品更香醇。此外,将扰流柱550设置在靠近自由端的刀盘本体540的顶面上,则当饮品快速地经保鲜膜300上的切口从料腔D流出时,扰流柱550还可对未溶解的消耗品进行二次搅打,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消耗品未溶解完全而出现饮品口感不佳的情形,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参照图9和图10,刀盘本体540的顶面中心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凸起,进一步地,刀盘本体540的顶面中心形成有向上突出的球面凸起542,这样,当饮品机通过中空管700向胶囊内注入加压流体时,参照图2,该加压流体朝向该球面凸起542喷射时,该球面凸起542能够均匀地反射并分散下冲的流体,促使容置于料腔D内的消耗品溶解得更快速、更完全,有利于提升酿制而成的饮品的饮用口感,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切割刀片521的自由端受压下移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料腔D中不断增加的流体压力所带来的静液压驱动,或者在胶囊内设置带有贯通导流孔的流体分流件800,参见图26,且该流体分流件800将料腔D分隔为上方的流体分流腔和下方的饮品萃取腔,随着流体分流腔内的液压逐增,促使流体分流件800产生变形下移,从而向下挤压饮品萃取腔内填充的消耗品,进而使切割刀片521的自由端受压下移,当然还可以为其它的设置形式,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在本发明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膜切割刀盘500中,参照图11,该膜切割刀盘500包括内切割件520、外环固定部510以及连接内切割件520和外环固定部510的连接筋530,内切割件520的底面向下伸出有切割刀片521;其中,当内切割件520受压下移时,连接筋530受压变形并推动内切割件520产生周向旋移,使得切割刀片521向下移动并对保鲜膜300进行线性切割。
在本技术方案中,将膜切割刀盘500设置于保鲜膜300的上方(即将膜切割刀盘500容置于料腔D中),当内切割件520受压时能够给予连接筋530以下压力,促使连接筋530产生形变或移动并带动内切割件520在下移的同时进行周向旋移,此时切割刀片521随同内切割件520一起旋转并下移,进而使内切割件520上设置的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旋移并线性切割出长条状的环形切口,如此设置,相较于现有的刺针构件被动刺穿保鲜膜300而形成的孔隙,本技术方案采用独特的旋转线性切割的方式能够在保鲜膜300上切割出长条状的环形切口,形成的切口更大,更符合酿造要求和出水需求,这样,在料腔D内酿制而成的饮品就能够顺畅且均衡、连续地经由该长条状的切口从保鲜膜300流出,进而促使引流至胶囊出口410的饮品能够平稳且连续地流落至用户的盛液杯体中,可极大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连接筋530的上端连接于内切割件520,连接筋530的下端与外环固定部510相连,参照图11和图13,为使内切割件520在受压下移时,在连接筋530的带动下切割刀片521能够对保鲜膜300进行旋切,上端的上端中心与下端的下端中心之间应形成有以膜切割刀盘500的圆心为基准的周向夹角α。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1和图13,上端中心与圆心之间的径向连线应垂直于上端中心与下端中心的中心连线,此时内切割件520与外环固定部510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具体地,若上述径向连线与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则在内切割件520受压下移时较容易压住连接筋530,致使内切割件520不能下移至下压位置;而若将径向连线与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大于90°,则在连接筋530受到来自内切割件520的下压力时就较容易出现压弯乃至压折的情形,致使切割刀片521不能很好的旋切保鲜膜300。
为使连接筋530能够对内切割件520进行支撑,参照图11,连接筋530的横截面面积应优选为不小于0.25mm2。进一步地,连接筋530的横截面面积还应设置为不大于0.75mm2,这样,在内切割件520受压下移时,便于连接筋530变形以带动内切割件520产生周向旋移。
另外,由于膜切割刀盘500旋切保鲜膜300而形成的切口相对较大,未溶解的消耗品就较容易夹存于饮品中经由该切口从胶囊出口410流出,影响用户的饮用口感。因此,为减少从保鲜膜300的切口中流出的饮品内残存的消耗品的含量,优选地,参照图11至图14,内切割件520包括呈圆形片状的中心切割部522和外环过滤部523,外环过滤部523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布且从顶面贯穿至底面的多道滤槽523A,切割刀片521从中心切割部522的底面向下伸出。如此设置,流体就可先经膜切割刀盘500的多道滤槽523A进行充分过滤、加速搅拌,而后再径向向内流入切割刀盘旋切形成的切口,最后从胶囊外壳400底部的胶囊出口410流出,这样,通过使膜切割刀盘500兼有过滤和加速搅拌的功能,可获得更好品质的饮品。
其中,参照图11和图13,滤槽523A的径向长度与内切割件520的外径之间的比值应优选为不小于0.05且不大于0.25。具体地,滤槽523A的径向长度越短,虽然越有利于过滤,但较易出现消耗品堵塞滤槽523A的情形;而滤槽523A的径向长度越长,则中心切割部522的受力面积就越小,也就越不利于内切割件520受压后下移。另外,考虑到容置于料腔D内的常规消耗品的颗粒大小,为避免消耗品颗粒经由滤槽523A从保鲜膜300上的切口流出,滤槽523A的最大槽宽应设置为不小于0.05mm且不大于2mm。
进一步地,内切割件520包括未受压的初始位置和受压下移后的下压位置,在初始位置,参照图11和图12,内切割件520高于外环固定部510,在下压位置,外环过滤部523沿环向搭接呈环状的外环固定部510,这样,膜切割刀盘500上方的流体可依次经由滤槽523A和切割刀片521旋切的切口向下流出,这样,能够使消耗品溶解得更完全、更快速,进而能够有效地避免未溶解的消耗品从胶囊出口410流出,促使酿造而成的饮品更香醇。此时可通过烫焊等形式将外环固定部510的底环面固定于保鲜膜300的顶面上。当然,外环固定部510也可高于内切割件520设置,此时就可通过粘贴等形式将外环固定部510固定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上。
具体地,外环过滤部523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过滤扇,每个过滤扇上形成有多道滤槽523A,连接筋530连接于相邻的过滤扇之间的中心切割部522的外周面,参照图11至图13,这样,可使经过过滤扇的滤槽523A流出的流体沿周向分布均衡,有利于避免经切口从胶囊出口410流出的流体出现偏流的情形。
进一步地,参照图12,过滤扇相对于中心切割部522向上翘起,使得过滤扇的扇底面形成为径向向外的上坡面,如此设置,能够增加内切割件520从初始位置下移到下压位置的距离,可使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旋切出更长的切口,进而促使流体从该胶囊出口410顺畅且连续地流出。
具体地,切割刀片521在中心切割部522的底面上可以有多种适当的设置方式,例如切割刀片521呈环型且沿中心切割部522的底面的外沿布置,或切割刀片521包括多条设置在中心切割部522的底面且沿径向发散的长条状刀片等。为便于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旋切出切口,参照图11至图14,切割刀片521应优选地沿中心切割部522的底面的外沿呈周向布置。其中,切割刀片52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但为避免从胶囊出口410流出的饮品出现偏流的情形,多个切割刀片521应优选地沿中心切割部522的底面的外沿等间隔布置。
另外,参照图11和图12,切割刀片521的末端形成为片状刀刃,当然切割刀片521的末端还可以形成为更易旋切割破保鲜膜300的锯齿状刀刃等,在此不再一一例举。优选地,切割刀片521的轴向高度应设置为不小于1mm且不大于5mm。可以理解地,将切割刀片521的轴向高度优选在此范围之内,可使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旋切出长度合宜的切口,有利于饮品顺畅且连续地从该切口流出,进而平稳且连续地流落至用户的盛液杯体中。
优选地,在胶囊的内腔顶部还设有流体分流件800,参照图26,流体分流件800与保鲜膜300之间形成饮品萃取腔,流体分流件800与覆膜200之间形成为流体分流腔,消耗品容置于饮品萃取腔中。其中,流体分流件800主要起到分散流体和增压的作用。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26,流体分流件800包括分布有导流孔的外环导流部810和相对于外环导流部810的顶环面下凹的中心下凹部820,如此设置,在酿制饮品时,中空管700刺破覆膜200以伸入流体分流腔中并向下对齐中心下凹部820,而后来自中空管700的高压流体射向中心下凹部820的下凹面,进而通过下凹面的溅射后均布于流体分流腔内,这样,可有效缩小液体施加于外环导流部810各区域的压力差异,有利于使外环导流部810各区域均匀受压,促使流体分流件800可均匀分流位于其上方的液体,从而使下漏的液体可均匀覆盖消耗品的表面,进而使消耗品萃取更充分,可有效避免消耗品出现浪费的情形,使制得的饮品更为香醇。此外,中心下凹部820的设置还为中空管700提供了避让空间,使得流体分流件800无需设置的过低而压缩饮品萃取腔的高度空间。
其中,带有导流孔的流体分流件800的设置使得流体分流腔的液压增大,促使流体分流件800产生变形下移,从而向下挤压饮品萃取腔内填充的消耗品,进而使内切割件520受压下移。当然,除了上述方式,内切割件520还可以为其它的受压方式,例如料腔D中不断增加的流体压力所带来的静液压驱动,或注入料腔D内的加压流体以射流的形式冲击内切割件520等,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在本发明的第三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膜切割刀盘500中,参照图15,膜切割刀盘500包括位于中心部的内切割件520以及环绕内切割件520且用于固定安装的外环固定部510,内切割件520呈环状且底面向下伸出有切割刀片521,其中,当内切割件520受压下移时,连接筋530受压变形或移动并推动内切割件520产生周向旋移,使得切割刀片521向下移动并对保鲜膜300进行线性切割。
在本技术方案中,将膜切割刀盘500设置于保鲜膜300的上方,当内切割件520受压时能够给予连接筋530以下压力,促使连接筋530产生形变或移动并带动内切割件520在下移的同时进行周向旋移,此时切割刀片521随同内切割件520一起旋转并下移,进而使内切割件520上设置的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旋移并线性切割出长条状的环形切口,如此设置,相较于现有的刺针构件被动刺穿保鲜膜300而形成的孔隙,本技术方案采用独特的旋转线性切割的方式能够在保鲜膜300上切割出长条状的环形切口,形成的切口更大,更符合酿造要求和出水需求,这样,在料腔D内酿制而成的饮品就能够顺畅且均衡、连续地经由该长条状的切口从保鲜膜300流出,进而促使引流至胶囊出口410的饮品能够平稳且连续地流落至用户的盛液杯体中,可极大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内切割件520呈环状且外径不大于外环固定部510的内径,并且内切割件520至少部分高于外环固定部510,参照图15和图16,此时可通过烫焊等形式将外环固定部510的底环面固定安装于保鲜膜300的顶面上。此外,外环固定部510也可高于内切割件520设置,此时就可通过粘贴等形式将外环固定部510固定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上。
其中,连接筋530的下端连接于外环固定部510,连接筋530的上端连接于内切割件520,参照图15和图17,为使内切割件520在受压下移时,在连接筋530的带动下切割刀片521能够对保鲜膜300进行旋切,上端的上端中心与下端的下端中心之间应形成有以膜切割刀盘500的圆心为基准的周向夹角α。
优选地,参照图15至图18,内切割件520包括沿周向交替间隔布置的多个窄扇和多个宽扇,连接筋530的上端连接于窄扇,切割刀片521从宽扇的底面向下伸出。具体地,将连接筋530与窄扇相连,这样,当内切割件520受压时,窄扇还需克服加强筋给予的反作用力才能下移,也即窄扇较宽扇更不易向下移动。此外,宽扇的受力面积大于窄扇的受力面积,因此,当内切割件520受压时,宽扇比窄扇更容易向下移动。综上,如此设置,当内切割件520受压时,位于窄扇周向两侧的宽扇受压先下移,进而拖动窄扇沿连接筋530的下端朝向连接筋530的上端作周向旋移,这样,便于内切割件520受压后旋转下移。当然,由于宽扇较窄扇受到的下压力更大,因此,将切割刀片521设置于宽扇的底面上,更有利于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旋切出切口。其中,为避免从胶囊出口410流出的饮品出现偏流的情形,多个切割刀片521应沿内切割件520的底环面等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连接筋530的上端连接于窄扇的外环面,连接筋530的下端与呈环状的外环固定部510的内环面相连,参照图14和图16,将上端中心与圆心之间的径向连线垂直于上端中心与下端中心的中心连线设置。具体地,内切割件520包括未受压的初始位置和受压下移后的下压位置,参照图10至图13,在初始位置,内切割件520高于外环固定部510,在下压位置,内切割件520与外环固定部510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且此时上端中心与圆心之间的径向连线垂直于上端中心与下端中心的中心连线。可以理解地,若上述径向连线与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则在内切割件520受压下移时较容易压住连接筋530,致使内切割件520不能下移至下压位置;而若将径向连线与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大于90°,则在连接筋530受到来自内切割件520的下压力时就较容易出现压弯乃至压折的情形,致使切割刀片521不能很好的旋切保鲜膜300。
另外,参照图16和图18,切割刀片521的末端形成为片状刀刃,当然切割刀片521的末端还可以形成为更易旋切割破保鲜膜300的锯齿状刀刃等,在此不再一一例举。优选地,切割刀片521的轴向高度应设置为不小于1mm且不大于5mm。可以理解地,将切割刀片521的轴向高度优选在此范围之内,可使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旋切出长度合宜的切口,有利于饮品顺畅且连续地从该切口流出,进而平稳且连续地流落至用户的盛液杯体中。
为使连接筋530能够给予内切割件520以支撑,参照图15,连接筋530的横截面面积应优选为不小于0.25mm2。进一步地,连接筋530的横截面面积还应不大于0.75mm2,这样,在内切割件520受压下移时,便于连接筋530变形以带动内切割件520产生周向旋移。
具体地,参照图15,外环固定部510的顶面上设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二根扰流柱550,如此设置,在加压流体注入料腔D时,可撞击该扰流柱550以形成局部湍流,有利于消耗品更好的溶解,进而使酿造而成的饮品更香醇。优选地,将扰流柱550设置于切割刀片521的径向外侧,如此设置,当饮品快速地经保鲜膜300上的切口从料腔D流入过流腔时,扰流柱550还可对未溶解的消耗品进行二次搅打,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消耗品未溶解完全而出现饮品口感不佳的情形,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内切割件520受压下移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料腔D中不断增加的流体压力所带来的静液压驱动,或注入料腔D内的加压流体以射流的形式冲击内切割件520等,当然还可以为其它的设置形式,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在本发明的第四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膜切割刀盘500中,参照图19,膜切割刀盘500包括内切割件520、外环固定部510和连接筋530,连接筋530连接内切割件520和外环固定部510,内切割件520包括呈圆形片状的中心受力板524和沿周向间隔布置且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受压变形板525,受压变形板525的内端连接中心受力板524且外端连接连接筋530,受压变形板525的底面向下伸出有切割刀片521;其中,当中心受力板524受压下移时,带动受压变形板525的內端相对于外端向下移动,促使切割刀片521下移并对保鲜膜300进行线性切割。
在本技术方案中,受压变形板525的内端和外端分别与中心受力板524和连接筋530相连,且受压变形板525向下伸出有切割刀片521,如此,当中心受力板524受压并下移时,能够带动受压变形板525的內端相对于外端向下移动,促使切割刀片521随同受压变形板525一起向下移动,进而在保鲜膜300上线性切割出长条状的切口,这样,相较于传统的刺针构件被动刺穿保鲜膜300而形成的孔隙,采用膜切割刀盘500线性切割保鲜膜300而形成的切口更大,也更符合出水要求和酿造要求,从而使来自料腔D的流体能够顺畅、连续且均衡地经长条状的切口从保鲜膜300流出,进而促使流体平稳且连续地从胶囊出口410流入用户的盛液杯体中,能够极大地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为避免从胶囊出口410流出的饮品出现偏流的情形,多个受压变形板525应优选地沿中心受力板524的周沿等间隔布置,从而使切割刀片521沿中心受力板524的周向等间隔排布。
具体地,将装配有膜切割刀盘500的胶囊装入饮品机中,当饮品机作业时,饮品机内的中空管700刺破胶囊的覆膜200以伸入料腔D中,而后朝向膜切割刀盘500的中心受力板524喷射加压流体,此时中心受力板524受到来自加压流体的下压力而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受压变形板525的內端相对于外端向下移动,进而促使切割刀片521随同受压变形板525一起向下移动以在保鲜膜300上线性切割出长条状的切口。
优选地,受压变形板525的外端径向向外伸出有连接筋530,参照图19,连接筋530的末端斜向下连接至外环固定部510的内周缘。如此设置,促使中心受力板524受到较小的下压力就可向下移动,即便于中心受力板524受压后下移;此外,相对于未设有连接筋530的膜切割刀盘500,本技术方案中的膜切割刀盘500内的中心受力板524在受到同等的下压力时,可向下移动更长的距离,也即受压变形板525的內端相对于外端向下移动的角度可更大,这样,可使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线性切割出更长的切口,有利于使流体更为顺畅和连续地经由该切口从保鲜膜300流出。此时,膜切割刀盘500的外环固定部510可通过烫焊等形式固定于保鲜膜300的顶面上。当然,连接筋530的末端也可设置为斜向上连接至外环固定部510的内周缘,此时就可通过粘贴等形式将外环固定部510固定于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上。
具体地,内切割件520包括未受压的初始位置和受压下移后的下压位置。其中,在初始位置,参照图22,受压变形板525高于外环固定部510;在下压位置,受压变形板525的內端高度低于受压变形板525的外端高度,且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剪切出长条状的切口,此时,在料腔D内的流体就可经该切口向下流入过流腔中。
进一步地,参照图22,受压变形板525呈平板状,受压变形板525的上表面高于外环固定部510的上环面且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应不小于3mm,如此,可使中心受力板524具有足够的下移空间,也即受压变形板525的內端具有足够的向下移动的角度,有利于使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剪切出长条状的切口,进而促使流体平稳且连续地从胶囊出口410流出。
具体地,受压变形板525可以为中间大且两端小的菱形平板(参照图20),也可以为椭圆形平板,当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的平板,在此不再一一例举。此外,切割刀片521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但为避免从胶囊出口410流出的饮品出现偏流的情形,参照图19,受压变形板525的设置数量不小于3个且不大于8个。
优选地,在受压变形板525的外端,和/或,受压变形板525与中心受力板524之间应设置厚度变薄的弱化结构,这样,可使得受压变形板525在中心受力板524的带动下更容易向下移动。
进一步地,参照图19和图22,受压变形板525的外端设有位于连接筋530的顶端的结构弱化凹槽526,如此设置,在受压变形板525的內端相对于外端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削弱连接筋530顶端纤维的拉应力,更易于受压变形板525向下移动。当然,还可以在连接筋530的底端设置上凹的凹槽以削弱连接筋530底端纤维的压应力,也便于受压变形板525向下移动。
另外,受压变形板525的内端连接中心受力板524的外周壁,内端的端面与外周壁的壁面之间形成有从上表面下凹的间隔槽527,参照图19和图20,并且/或者,内端的端面与外周壁的壁面之间形成有从下表面上凹的凹槽,使得内端与中心受力板524之间形成厚度变薄的弱化连接部,即通过削弱受压变形板525与中心受力板524连接端的顶端纤维的压应力和/或底端纤维的拉应力,促使受压变形板525更易于向下移动。
具体地,连接筋530的横截面面积应小于受压变形板525的最小横截面面积,参照图19,这样,当中心受力板524受压下移时,连接筋530受力更易于变形,也就更有利于受压变形板525的內端在受压后向下移动。优选地,为使连接筋530能够对中心受力板524和受压变形板525等进行支撑,连接筋530的横截面面积应优选为不小于0.25mm2。进一步地,连接筋530的横截面面积还应设置为不大于0.75mm2,这样,在中心受力板524受压下移时,便于连接筋530受力变形以使受压变形板525易于向下移动。
优选地,为使从中空管700喷射出的加压流体能够尽可能地都落入中心受力板524上,以避免损失受力点,参照图2和图19,中心受力板524应为直径不小于2mm且不大于8mm的圆盘,中心受力板524与呈环状的外环固定部510同心布置。
另外,参照图19,多个受压变形板525的各自內端和外端的顶面上均应设置有扰流柱550。具体地,来自中空管700的加压流体冲击中心受力板524后向四周飞溅,进而撞击设置于受压变形板525內端的扰流柱550以形成局部湍流,有利于消耗品更好的溶解,可使酿造而成的饮品更香醇;而当流体快速地经保鲜膜300上的切口从料腔D流入过流腔时,位于受压变形板525外端的扰流柱550还可对未溶解的消耗品进行二次搅打,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消耗品未溶解完全而出现饮品口感不佳的情形,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切割刀片521的末端可以形成为片状刀刃(参见图21和图23),当然切割刀片521的末端还可以形成为更易线性割破保鲜膜300的锯齿状刀刃等,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优选地,多个受压变形板525的各自底面设有刀刃向下的切割刀片521,且切割刀片521为沿受压变形板525的宽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刀片,参照图21和图22,即可以是切割刀片521垂直于受压变形板525的外端中心和內端中心的中心连接设置,也可以是切割刀片521与该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只要切割刀片521为沿受压变形板525的大致宽度方向布置即可。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21和图22,切割刀片521与膜切割刀盘500的圆心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1,受压变形板525的外端与圆心之间的距离应为d2,满足:
Figure BDA0003563261200000171
并且切割刀片521的轴向高度应设置为1mm~5mm。可以理解地,将切割刀片521的设置参数优选在此范围之内,有利于使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剪切出长度合宜的切口,促使饮品顺畅且连续地从该切口流出,进而平稳且连续地流入用户的盛液杯体中。
另外,参照图23和图24,切割刀片521为沿膜切割刀盘500的径向布置的条形刀片。优选地,参照图23,切割刀片521与受压变形板525的內端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1,受压变形板525的外端与內端之间的距离为L2,满足:
Figure BDA0003563261200000172
具体地,L1与L2之间的比值若设置得过大,即将切割刀片521设置得过于远离受压变形板525的內端,则不利于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切割出较长的径向切口,致使流体不能较为顺畅、连续地从该切口流出。此外,切割刀片521的轴向高度应设置为1mm~5mm。可以理解地,将切割刀片521的轴向高度优选在此范围之内,有利于使切割刀片521在保鲜膜300上切割出长度合宜的切口,促使饮品能够顺畅且连续地经该切口从保鲜膜300流出,最终平稳且连续地流入用户的盛液杯体中。
具体地,参照图9至图24,膜切割刀盘500上用于切割保鲜膜300的切割刀片521其轴向高度优选为不小于1mm且不大于5mm,因此,在膜切割刀盘500的切割刀片521向下移动并切割保鲜膜300时,为避免下移的切割刀片521与过滤机构100的外沿过滤部120产生碰撞干涉,参照图7,外沿过滤部120的顶面应低于中心本体部110的顶面且两者之间的高度差优选为不大于5mm。
上述的胶囊可应用至饮品机中,饮品机可通过加压流体注入系统向胶囊内注入加压流体。例如,饮品机还包括用于刺破覆膜200以深入胶囊内的中空管700,通过该中空管700将加压流体注入料腔D内以冲泡消耗品,进而制得供用户品尝的饮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结合附图的实施方式中的胶囊定位为竖直向上,即胶囊入口为开口向上的顶部开口,但显然本发明不局限于此,胶囊也可横向定位,即胶囊入口为侧开口形式等等。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胶囊和饮品机的其它构成以及作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7)

1.一种胶囊,包括覆膜(200)、保鲜膜(300)以及具有胶囊入口和胶囊出口(410)的胶囊外壳(400),所述覆膜(200)封盖所述胶囊入口,所述保鲜膜(300)设置于所述胶囊外壳(400)内并与所述覆膜(200)限定出用于填充消耗品的料腔(D),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鲜膜(300)的上方的膜切割刀盘(500)和设置于所述保鲜膜(300)的下方的过滤机构(100);
所述膜切割刀盘(500)包括内切割件(520)、外环固定部(510)和连接筋(530),所述连接筋(530)连接所述内切割件(520)和所述外环固定部(510),所述内切割件(520)包括中心受力板(524)和沿周向间隔布置且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受压变形板(525),所述受压变形板(525)的内端连接所述中心受力板(524)且外端连接所述连接筋(530),所述受压变形板(525)的底面向下伸出有切割刀片(521);
其中,当所述中心受力板(524)受压下移时,带动所述受压变形板(525)的所述內端相对于所述外端向下移动,促使所述切割刀片(521)下移并对所述保鲜膜(300)进行线性切割以切割出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100)包括中心本体部(110)和在所述中心本体部(110)的部分或全部周缘设置的外沿过滤部(120),所述外沿过滤部(120)设有多个从顶面贯穿至底面的过滤孔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100)呈圆形片状,所述外沿过滤部(120)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道径向滤槽(121),所述径向滤槽(121)的径向外端呈开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滤槽(121)的径向长度与所述过滤机构(100)的外径之间的比值不小于0.05且不大于0.25;和/或,
所述径向滤槽(121)的最大槽宽不小于0.05mm且不大于2mm;和/或,
所述外沿过滤部(120)上的所述径向滤槽(121)的设置数量N满足:20≤N≤150。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本体部(110)的顶面形成为促使所述顶面上的流体流向所述外沿过滤部(120)的向上拱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本体部(110)的顶面高于所述外沿过滤部(120)的顶面且两者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5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鲜膜(300)的下方以将流体从所述切口导向所述胶囊出口(410)的出口引流结构(600),所述出口引流结构(600)的径向外侧设有沿环向布置的支承台(420),所述过滤机构(100)设置于所述出口引流结构(600)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100)支撑于所述出口引流结构(600)的顶部;或者,所述过滤机构(100)支撑于所述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或者,所述过滤机构(100)伸出有径向向外且向下延伸至所述支承台(420)的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沿周向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台(420)的顶面形成为径向向内的下坡面,所述外沿过滤部(120)的底面与所述支承台(420)的顶面之间形成有滤流容腔(E),所述料腔(D)中的流体依次流经所述保鲜膜(300)上的所述切口、所述过滤孔槽、所述滤流容腔(E)和所述出口引流结构(600)从所述胶囊出口(410)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本体部(110)的底面周缘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底部支撑台;其中,在所述中心本体部(110)的初始状态,所述外沿过滤部(120)的外周面抵接于所述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上,且所述底部支撑台的底面与所述出口引流结构(600)的顶面之间具有轴向间隙,在所述中心本体部(110)的受压状态,所述底部支撑台压靠于所述出口引流结构(600)的顶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沿过滤部(120)的外周缘与所述胶囊外壳(400)的内周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mm。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膜(300)上切割出的所述切口位于所述外沿过滤部(120)的正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变形板(525)为中间大且两端小的菱形平板,并且所述受压变形板(525)的所述外端径向向外伸出有所述连接筋(530),所述连接筋(530)的末端斜向下连接至所述外环固定部(510)的内周缘。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变形板(525)的所述外端设有位于所述连接筋(530)的顶端的结构弱化凹槽(526);并且/或者,所述受压变形板(525)的所述内端连接所述中心受力板(524)的外周壁,所述内端的端面与所述外周壁的壁面之间形成有从上表面下凹的间隔槽(527),使得所述内端与所述中心受力板(524)之间形成厚度变薄的弱化连接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片(521)为沿所述受压变形板(525)的宽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刀片;或者,所述切割刀片(521)为沿所述膜切割刀盘(500)的径向布置的条形刀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切割刀盘(500)的顶面上设有多根扰流柱(550)。
17.一种饮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胶囊以及用于向所述胶囊内注入加压流体的加压流体注入系统。
CN202210302012.4A 2018-06-12 2018-06-12 胶囊和饮品机 Active CN114803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2012.4A CN114803167B (zh) 2018-06-12 2018-06-12 胶囊和饮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2012.4A CN114803167B (zh) 2018-06-12 2018-06-12 胶囊和饮品机
CN201810603882.9A CN110589259B (zh) 2018-06-12 2018-06-12 过滤机构、胶囊和饮品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3882.9A Division CN110589259B (zh) 2018-06-12 2018-06-12 过滤机构、胶囊和饮品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3167A true CN114803167A (zh) 2022-07-29
CN114803167B CN114803167B (zh) 2023-11-14

Family

ID=6884907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02012.4A Active CN114803167B (zh) 2018-06-12 2018-06-12 胶囊和饮品机
CN201810603882.9A Active CN110589259B (zh) 2018-06-12 2018-06-12 过滤机构、胶囊和饮品机
CN202210307340.3A Active CN114715553B (zh) 2018-06-12 2018-06-12 胶囊和饮品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3882.9A Active CN110589259B (zh) 2018-06-12 2018-06-12 过滤机构、胶囊和饮品机
CN202210307340.3A Active CN114715553B (zh) 2018-06-12 2018-06-12 胶囊和饮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480316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72379A1 (en) * 2012-10-09 2015-10-01 Nestec S.A. Beverage production device with perforating means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a beverage from such device
CN106241081A (zh) * 2016-08-18 2016-12-21 徐根彪 用于饮料制备机的胶囊
CN106573726A (zh) * 2014-07-16 2017-04-19 意利咖啡股份公司 用于提取饮料的料筒
US20170313496A1 (en) * 2014-07-31 2017-11-02 Caffitaly System S.P.A. Filter for capsules for making espresso coffee and capsule for making espresso coffee
US20170327308A1 (en) * 2016-02-23 2017-11-16 Gruppo Gimoka S.R.L. Capsule for producing beverages
WO2018055497A1 (en) * 2016-09-21 2018-03-29 Imper S.P.A. Disposable capsule for dispensing machines of infused beverag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75401B2 (ja) * 1998-03-31 2000-08-14 元彦 中村 節類の削り機
EP1580143B1 (en) * 2004-03-26 2007-07-11 ILLYCAFFE' S.p.A. Integrated cartridge for extracting a beverage from a particulate substance
EP2742832B1 (de) * 2012-04-05 2015-07-22 Luna Technology Systems LTS GmbH Zubereitungssystem zum Zubereiten eines Brüherzeugnisses
US20140072675A1 (en) * 2012-09-12 2014-03-13 Mark Richard Thomas Norton Cartridg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paration Of Beverages
US9521923B2 (en) * 2013-12-24 2016-12-20 Pangaea Labs Ltd. Brewable beverage making cup adaptor for cartridge type coffee making machines and cartridge type coffee making machine
WO2016067128A1 (en) * 2014-10-29 2016-05-06 Sacmi Cooperativa Meccanici Imola Societa' Cooperativ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apsule for infusion products.
RU2688362C2 (ru) * 2015-02-27 2019-05-21 Бизио Проджетти С.П.А. Капсула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завариваемых или растворимых напитков
CN204764911U (zh) * 2015-07-03 2015-11-18 李建明 果蔬削皮刀具
IT201600095975A1 (it) * 2016-09-23 2018-03-23 Caffitaly System Spa Capsula per la preparazione di bevande
JP3211530U (ja) * 2017-05-09 2017-07-20 株式会社コジマ 果物切断調理器
CN207312276U (zh) * 2017-09-30 2018-05-04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饮料胶囊和饮品机
CN208822404U (zh) * 2018-06-12 2019-05-07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膜切割刀盘、胶囊和饮品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72379A1 (en) * 2012-10-09 2015-10-01 Nestec S.A. Beverage production device with perforating means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a beverage from such device
CN106573726A (zh) * 2014-07-16 2017-04-19 意利咖啡股份公司 用于提取饮料的料筒
US20170313496A1 (en) * 2014-07-31 2017-11-02 Caffitaly System S.P.A. Filter for capsules for making espresso coffee and capsule for making espresso coffee
US20170327308A1 (en) * 2016-02-23 2017-11-16 Gruppo Gimoka S.R.L. Capsule for producing beverages
CN106241081A (zh) * 2016-08-18 2016-12-21 徐根彪 用于饮料制备机的胶囊
WO2018055497A1 (en) * 2016-09-21 2018-03-29 Imper S.P.A. Disposable capsule for dispensing machines of infused beverages
US20190248577A1 (en) * 2016-09-21 2019-08-15 Imper S.P.A. Disposable capsule for dispensing machines of infused bevera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5553A (zh) 2022-07-08
CN114715553B (zh) 2024-04-12
CN114803167B (zh) 2023-11-14
CN110589259A (zh) 2019-12-20
CN110589259B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12351B1 (en) Disposable package and system for preparation of a liquid product
EP3154875B1 (en) Cartridg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everages
RU2435723C2 (ru) Капсула, содержащая ингредиент напитка, и способ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напитка на основе капсульной технологии
AU2012251460B2 (en) Device and capsule for preparing a drink
US9162815B2 (en) Capsul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coffee extract having a structure facilitating perforation for injection of water
EP3294646B1 (en) Disposable capsule for machines for preparing infused beverages
KR20100017661A (ko) 원심분리에 의해 용기에 담긴 액체 음식을 제조하기 위한 캡슐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KR20130121182A (ko) 음식료 제품 준비 시스템
EP3180272B1 (en) Cartridge for extracting a beverage
EP3823915B1 (en) Capsule for making a beverage
CN110431090B (zh) 用于在低压萃取系统中制备冲泡物或可溶饮料的盒
JP4431135B2 (ja) 飲料を調製するためのカートリッジ
US11780669B2 (en) Cartridge and machine for multi-component beverage preparation
CN208526002U (zh) 过滤机构、胶囊和饮品机
CN110589259B (zh) 过滤机构、胶囊和饮品机
CN110589257B (zh) 膜切割刀盘、胶囊和饮品机
CN110584484B (zh) 膜切割机构、胶囊和饮品机
CN208822404U (zh) 膜切割刀盘、胶囊和饮品机
CN208822408U (zh) 膜切割刀盘、胶囊和饮品机
CN214548918U (zh) 一种机械外力多级刺破的单杯结构
WO2019237554A1 (zh) 膜切割刀盘及机构、胶囊及生产方法、饮品机及防溢方法
CN110589258A (zh) 胶囊及其生产方法、饮品机及防止溢出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