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1238A - 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胶黏产品 - Google Patents

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胶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1238A
CN114801238A CN202210338800.9A CN202210338800A CN114801238A CN 114801238 A CN114801238 A CN 114801238A CN 202210338800 A CN202210338800 A CN 202210338800A CN 114801238 A CN114801238 A CN 114801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film
station
semi
finished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88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雪菲
崔桂云
王洪伟
朱庆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eichu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eichu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eichu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eichu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388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1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1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1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9/00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 B29C69/001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a shaping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cutting, e.g. in parts or slices combined with rearranging and joining the cut par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1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without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胶粘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胶黏产品,通过在组件一之上依次加入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以及对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与托底膜进行剥离,模切,从而可以依照工序依次进行,最后得到成品,使得成品进行了两次异步叠加(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相较于只贴合一次产生的成品,本实施例的成品的质量显著提高,能够加强离型膜之间的粘性,减少成品使用过程中离型膜出现分离的可能,且本实施例通过多个工序,一次成型,能够减少废料的产生,有效利用原材料,提高产能。

Description

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胶黏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胶粘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胶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模切工艺从传统的对印刷品的模切逐渐扩展到对电子产品的辅助材料的生产,例如通过模切工艺制备用于电子产品粘接、防尘、防震、绝缘、屏蔽的胶粘制品和膜类制品。
离型膜就是应用于电子产品的一种膜类制品,它指的是薄膜表面能有区分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通常情况下为了增加塑料薄膜的离型力,会将塑料薄膜做等离子处理,或涂氟处理,或涂硅(silicone)离型剂于薄膜材质的表层上,如PET、PE、OPP等等;让它对于各种不同的有机压感胶(如热融胶、亚克力胶和橡胶系的压感胶)可以表现出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根据不同所需离型膜离型力,隔离产品胶的粘性不同,离型力相对应调整,使之在剥离时达到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
传统的对胶粘制品进行模切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如下步骤:复合离型膜和保护膜;模切离型膜,排废(离型膜);模切保护膜,排废(保护膜),得到胶粘制品成品。
然而这种工艺方式产生的废料较多,不能有效的利用原材料,这导致胶黏制品的制作成本一直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胶黏制品制作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出一种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包括:
步骤S1: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的贴合过程,得到组件一;
步骤S2:第一半成品与第二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二,其中,所述第一半成品包括:第一层:第二离型膜,第二层,第一双面胶,第三层,第三离型膜;
步骤S3:组件一与组件二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三;
步骤S4:第二半成品与第三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四,其中,所述第二半成品包括:第一层:第四离型膜,第二层,第二双面胶,第三层,第五离型膜;
步骤S5:组件三、组件四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五;
步骤S6:组件五、第三胶带、第四托底膜、第六离型膜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六;
步骤S7:组件六的模切、收卷过程,得到成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的贴合过程,得到组件一的步骤S1,包括:
步骤S11、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经第一贴合工站的钢辊、胶辊进行第一次贴合;
步骤S12、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经第二贴合工站的钢辊、胶辊进行第二次贴合,得到组件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半成品、第一胶带与第二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二的步骤S2之前,还包括:
步骤S201、准备双面胶,并将所述双面胶与组件一进行贴合,得到组件八;
步骤S202、对所述组件八按照预设形状进行模切,得到组件九;
步骤S203、准备第七离型膜,并将所述第七离型膜与组件九进行贴合,得到组件十;
步骤S204、对组件十中的第一托底膜进行剥离并收卷,得到第一半成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半成品、第二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二的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所述第一半成品与所述第二托底膜经第三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一剥离工站将所述第二托底膜从所述第一半成品上剥离并收卷掉;
步骤S22、准备第五托底膜,将所述第一半成品与所述第五托底膜经第四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一模切工站进行模切,得到组件二。
作为优选,所述组件一与组件二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三的步骤S3,包括:
步骤S31、将所述组件二与所述组件一通过第五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其中,所述组件二位于组件一之上;
步骤S32、准备第一胶带,将所述第一胶带通过第六贴合工站贴于所述组件二之上,所述第一胶带粘起所述组件二表面的第二离型膜并通过第一收卷工站将所述第一胶带、所述第二离型膜收卷掉,得到组件十一;
步骤S33、准备第六托底膜,将所述组件十一通过第七贴合工贴合于第六托底膜之上,并通过第二剥离工站将所述第六托底膜从所述组件十一上剥离并收卷掉,得到组件三。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半成品与第三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四的步骤S4,包括:
步骤S41、所述第二半成品与所述第三托底膜经第八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三剥离工站将所述第三托底膜从所述第二半成品上剥离并收卷掉;
步骤S42、准备第七托底膜,将所述第二半成品与所述第七托底膜经第九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二模切工站进行模切,得到组件四。
作为优选,所述组件三、组件四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五的步骤S5,包括:
步骤S51、将所述组件三与所述组件四通过第十贴合工站行贴合,其中,所述组件四位于组件三之上;
步骤S52、准备第二胶带,将所述第二胶带通过第十一贴合工站贴于所述组件四之上,所述第二胶带粘起所述组件四表面的第四离型膜并通过第二收卷工站将所述第二胶带、所述第四离型膜收卷掉,得到组件十二;
步骤S53、准备第八托底膜,将所述组件十二通过第十一贴合工站贴合于第八托底膜之上,并通过第三剥离工站将所述第八托底膜从所述组件十二上剥离并收卷掉,得到组件五。
作为优选,所述组件五、第三胶带、第四托底膜、第六离型膜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六的步骤S6,包括:
步骤S61、所述第六离型膜、所述组件五、所述第四托底膜通过第十二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得到组件十二,其中,所述第六离型膜贴于所述组件五之上,所述第四托底膜贴于所述组件五之下;
步骤S62、对所述组件十二进行模切,并将模切所剩余的废料进行收卷,得到组件十三;
步骤S63、将所述第三胶带通过第十三贴合工站贴合于所述组件十三之上,第三胶带通过第四剥离工站将所述组件十三表面的第六离型膜剥离并收卷,得到组件十四;
步骤S64、准备第七离型膜,并将所述第七离型膜、所述组件十四通过第十五贴合工站贴合,得到组件六。
作为优选,所述组件六的模切、收卷过程,得到成品的步骤S7,包括:
步骤S71、对所述组件六进行模切,得到组件十五;
步骤S72、将所述组件十五放入第十六贴合工站进行贴合;
步骤S73、通过第五剥离工站对所述组件十五中的第一托底膜进行剥离并收卷,得到成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胶黏产品,所述胶黏产品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工工艺加工而成。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组件一之上依次加入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以及对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与托底膜进行剥离,模切,从而可以依照工序依次进行,最后得到成品,使得成品进行了两次异步叠加(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相较于只贴合一次产生的成品,本实施例的成品的质量显著提高,能够加强离型膜之间的粘性,减少成品使用过程中离型膜出现分离的可能,且本实施例通过多个工序,一次成型,能够减少废料的产生,有效利用原材料,提高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出一种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包括:
步骤S1: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的贴合过程,得到组件一;
步骤S2:第一半成品与第二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二,其中,所述第一半成品包括:第一层:第二离型膜,第二层,第一双面胶,第三层,第三离型膜;
步骤S3:组件一与组件二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三;
步骤S4:第二半成品与第三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四,其中,所述第二半成品包括:第一层:第四离型膜,第二层,第二双面胶,第三层,第五离型膜;
步骤S5:组件三、组件四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五;
步骤S6:组件五、第三胶带、第四托底膜、第六离型膜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六;
步骤S7:组件六的模切、收卷过程,得到成品;
如上述步骤S1-S7所述,首先对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进行贴合,得到组件一,则组件一的上层为第一离型膜,下层为第一托底膜;将第一半成品与第二托底膜进行贴合、模切,则组件二的第一层为第二离型膜,第二层为第一双面胶,第三层为第三离型膜,第四层为第二托底膜(第一层至第四层依次从上层至下层),将组件一与组件二进行贴合、剥离,得到组件三,其中,组件二位于组件一之上;将第二半成品与第三托底膜进行贴合、模切,得到组件四,则组件二的第一层为第四离型膜,第二层为第二双面胶,第三层为第五离型膜,第四层为第三托底膜;将组件三、组件四进行贴合,剥离,得到组件五,其中,组件四位于组件三之上;将组件五、第三胶带、第四托底膜、第六离型膜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六,对组件六进行模切、收卷,得到成品;通过在组件一之上依次加入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以及对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与托底膜进行剥离,模切,从而可以依照工序依次进行,最后得到成品,使得成品进行了两次异步叠加(第一半成品、第二半成品),相较于只贴合一次产生的成品,本实施例的成品的质量显著提高,能够加强离型膜之间的粘性,减少成品使用过程中离型膜出现分离的可能,且本实施例通过多个工序,一次成型,能够减少废料的产生,有效利用原材料,提高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的贴合过程,得到组件一的步骤S1,包括:
步骤S11、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经第一贴合工站的钢辊、胶辊进行第一次贴合;
步骤S12、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经第二贴合工站的钢辊、胶辊进行第二次贴合,得到组件一。
如上述步骤S11-S12所述,在对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进行贴合时,通过对其进行两次贴合,即压合两次,这样能够使得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压合的比较紧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成品、第一胶带与第二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二的步骤S2之前,还包括:
步骤S201、准备双面胶,并将所述双面胶与组件一进行贴合,得到组件八;
步骤S202、对所述组件八按照预设形状进行模切,得到组件九;
步骤S203、准备第七离型膜,并将所述第七离型膜与组件九进行贴合,得到组件十;
步骤S204、对组件十中的第一托底膜进行剥离并收卷,得到第一半成品。
如上述步骤S201-S203所述,将双面胶与组件一进行贴合,得到组件八,其中,双面胶贴于组件一之上,则组件八包括:双面胶,第一离型膜,第一托底膜,再对组件八按照预设形状进行模切,得到组件九,在组件九之上贴上第七离型膜,得到组件十,则组件十包括:第七离型膜、双面胶,第一离型膜,第一托底膜,将组件十中的第一托底膜进行剥离并收卷,得到第一半成品,则第一半成品包括:第一层,第七离型膜,第二层,双面胶,第三层,第一离型膜(其中,第七离型膜为步骤S2中的第二离型膜,双面胶为步骤S2中第一双面胶,第一离型膜为步骤S2中的第三离型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成品、第二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二的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所述第一半成品与所述第二托底膜经第三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一剥离工站将所述第二托底膜从所述第一半成品上剥离并收卷掉;
步骤S22、准备第五托底膜,将所述第一半成品与所述第五托底膜经第四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一模切工站进行模切,得到组件二。
如上述步骤S21-S22所述,将第一半成品与第二托底膜通过第三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其中将第一半成品贴合在第二托底膜之上,这样能够对第一半成品再次进行压合,压合完以后,将第二托底膜通过第一剥离工站从第一半成品上剥离并收卷掉,再准备第五托底膜压合于第一半成品之下,并经过第一模切工站进行模切,模切时,将所述第五托底膜收卷掉,得到组件二,则组件二包括第一半成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件一与组件二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三的步骤S3,包括:
步骤S31、将所述组件二与所述组件一通过第五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其中,所述组件二位于组件一之上;
步骤S32、准备第一胶带,将所述第一胶带通过第六贴合工站贴于所述组件二之上,所述第一胶带粘起所述组件二表面的第二离型膜并通过第一收卷工站将所述第一胶带、所述第二离型膜收卷掉,得到组件十一;
步骤S33、准备第六托底膜,将所述组件十一通过第七贴合工贴合于第六托底膜之上,并通过第二剥离工站将所述第六托底膜从所述组件十一上剥离并收卷掉,得到组件三。
如上述步骤S31-S33所述,将组件二与组件一通过第五贴合工站进行贴合,组件二位于组件一之上,则贴合后的组件二与组件一从上至下为:第一层为第一半成品(第一层:第二离型膜,第二层,第一双面胶,第三层,第三离型膜),第二层为第一离型膜,第三层为第一托底膜,准备第一胶带,通过辅助杆将第一胶带通过第六贴合工站贴合在组件二之上,即贴合在第二离型膜之上,这样第一胶带能够粘起第二离型膜通过第一收卷工站收卷掉,得到组件十一,则组件十一包括:第一层,第一双面胶,第二层,第三离型膜,第三层,第一离型膜,第四层,第一托底膜,再准备第六托底膜,将所述组件十一通过第七贴合工贴合于第六托底膜之上,并通过第二剥离工站将所述第六托底膜从所述组件十一上剥离并收卷掉,得到组件三,则组件三从上至下包括:第一层,第一双面胶,第二层,第三离型膜,第三层,第一离型膜,第四层,第一托底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半成品与第三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四的步骤S4,包括:
步骤S41、所述第二半成品与所述第三托底膜经第八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三剥离工站将所述第三托底膜从所述第二半成品上剥离并收卷掉;
步骤S42、准备第七托底膜,将所述第二半成品与所述第七托底膜经第九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二模切工站进行模切,得到组件四。
如上述步骤S41-S42所述,将第二半成品与第三托底膜通过第八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其中将第二半成品贴合在第三托底膜之上,这样能够对第二半成品再次进行压合,压合完以后,将第三托底膜通过第三剥离工站从第二半成品上剥离并收卷掉,再准备第七托底膜压合于第二半成品之下,并经过第二模切工站进行模切,模切时,收卷第七托底膜,得到组件四,则组件四为第二半成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件三、组件四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五的步骤S5,包括:
步骤S51、将所述组件三与所述组件四通过第十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其中,所述组件四位于组件三之上;
步骤S52、准备第二胶带,将所述第二胶带通过第十一贴合工站贴于所述组件四之上,所述第二胶带粘起所述组件四表面的第四离型膜并通过第二收卷工站将所述第二胶带、所述第四离型膜收卷掉,得到组件十二;
步骤S53、准备第八托底膜,将所述组件十二通过第十一贴合工站贴合于第八托底膜之上,并通过第三剥离工站将所述第八托底膜从所述组件十二上剥离并收卷掉,得到组件五。
如上述步骤S51-S53所述,将组件三与组件四通过第十贴合工站进行贴合,组件四位于组件三之上,则贴合后的组件四与组件三从上至下为:第一层为第二半成品(第一层:第四离型膜,第二层,第二双面胶,第三层,第五离型膜),第二层为第一双面胶,第三层为第三离型膜,第四层为第一离型膜,第五层为第一托底膜;准备第二胶带,通过辅助杆将第二胶带通过第十一贴合工站贴合在组件四之上,即贴合在第四离型膜之上,这样第二胶带能够粘起第四离型膜通过第二收卷工站收卷掉,得到组件十二,则组件十二包括:第一层,第二双面胶,第二层,第五离型膜,第三层为第一双面胶,第四层为第三离型膜,第五层为第一离型膜,第六层为第一托底膜;再准备第八托底膜,将所述组件十二通过第十一贴合工贴合于第八托底膜之上,并通过第三剥离工站将所述第八托底膜从所述组件十二上剥离并收卷掉,得到组件五,则组件五从上至下包括:第一层,第二双面胶,第二层,第五离型膜,第三层为第一双面胶,第四层为第三离型膜,第五层为第一离型膜,第六层为第一托底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件五、第三胶带、第四托底膜、第六离型膜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六的步骤S6,包括:
步骤S61、所述第六离型膜、所述组件五、所述第四托底膜通过第十二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得到组件十二,其中,所述第六离型膜贴于所述组件五之上,所述第四托底膜贴于所述组件五之下;
步骤S62、对所述组件十二进行模切,并将模切所剩余的废料进行收卷,得到组件十三;
步骤S63、将所述第三胶带通过第十三贴合工站贴合于所述组件十三之上,第三胶带通过第四剥离工站将所述组件十三表面的第六离型膜剥离并收卷,得到组件十四;
步骤S64、准备第七离型膜,并将所述第七离型膜、所述组件十四通过第十五贴合工站贴合,得到组件六。
如上述步骤S61-S64所述,将所述第六离型膜、所述组件五、所述第四托底膜通过第十二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得到组件十二,则组件十二包括:第一层,第六离型膜,第二层,第二双面胶,第三层,第五离型膜,第四层为第一双面胶,第五层为第三离型膜,第六层为第一离型膜,第七层为第一托底膜,第八层,第四托底膜;对所述组件十二进行模切,并将模切所剩余的废料进行收卷,得到组件十三,其中,组件十三中的底层第四托底膜被收卷掉;将所述第三胶带通过第十三贴合工站贴合于所述组件十三之上,第三胶带通过第四剥离工站将所述组件十三表面的第六离型膜剥离并收卷,得到组件十四,则组件十四包括:第一层,第二双面胶,第二层,第五离型膜,第三层为第一双面胶,第四层为第三离型膜,第五层为第一离型膜,第六层为第一托底膜;准备第七离型膜,并将所述第七离型膜、所述组件十四通过第十五贴合工站贴合,得到组件六,则组件六包括:第一层,第七离型膜,第二层,第二双面胶,第三层,第五离型膜,第四层为第一双面胶,第五层为第三离型膜,第六层为第一离型膜,第七层为第一托底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件六的模切、收卷过程,得到成品的步骤S7,包括:
步骤S71、对所述组件六进行模切,得到组件十五;
步骤S72、将所述组件十五放入第十六贴合工站进行贴合;
步骤S73、通过第五剥离工站对所述组件十五中的第一托底膜进行剥离并收卷,得到成品。
如上述步骤S71-S73所述,对所述组件六进行模切,得到组件十五,将所述组件十五放入第十六贴合工站进行贴合,通过第五剥离工站对所述组件十五中的第一托底膜进行剥离并收卷,得到成品,则成品包括:第一层,第七离型膜,第二层,第二双面胶,第三层,第五离型膜,第四层为第一双面胶,第五层为第三离型膜,第六层为第一离型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胶黏产品,所述胶黏产品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加工工艺加工而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的贴合过程,得到组件一;
步骤S2:第一半成品与第二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二,其中,所述第一半成品包括:第一层:第二离型膜,第二层,第一双面胶,第三层,第三离型膜;
步骤S3:组件一与组件二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三;
步骤S4:第二半成品与第三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四,其中,所述第二半成品包括:第一层:第四离型膜,第二层,第二双面胶,第三层,第五离型膜;
步骤S5:组件三、组件四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五;
步骤S6:组件五、第三胶带、第四托底膜、第六离型膜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六;
步骤S7:组件六的模切、收卷过程,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的贴合过程,得到组件一的步骤S1,包括:
步骤S11、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经第一贴合工站的钢辊、胶辊进行第一次贴合;
步骤S12、所述第一离型膜与第一托底膜经第二贴合工站的钢辊、胶辊进行第二次贴合,得到组件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成品、第一胶带与第二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二的步骤S2之前,还包括:
步骤S201、准备双面胶,并将所述双面胶与组件一进行贴合,得到组件八;
步骤S202、对所述组件八按照预设形状进行模切,得到组件九;
步骤S203、准备第七离型膜,并将所述第七离型膜与组件九进行贴合,得到组件十;
步骤S204、对组件十中的第一托底膜进行剥离并收卷,得到第一半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成品、第二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二的步骤S2,包括:
步骤S21、所述第一半成品与所述第二托底膜经第三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一剥离工站将所述第二托底膜从所述第一半成品上剥离并收卷掉;
步骤S22、准备第五托底膜,将所述第一半成品与所述第五托底膜经第四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一模切工站进行模切,得到组件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一与组件二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三的步骤S3,包括:
步骤S31、将所述组件二与所述组件一通过第五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其中,所述组件二位于组件一之上;
步骤S32、准备第一胶带,将所述第一胶带通过第六贴合工站贴于所述组件二之上,所述第一胶带粘起所述组件二表面的第二离型膜并通过第一收卷工站将所述第一胶带、所述第二离型膜收卷掉,得到组件十一;
步骤S33、准备第六托底膜,将所述组件十一通过第七贴合工贴合于第六托底膜之上,并通过第二剥离工站将所述第六托底膜从所述组件十一上剥离并收卷掉,得到组件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成品与第三托底膜的贴合、模切过程,得到组件四的步骤S4,包括:
步骤S41、所述第二半成品与所述第三托底膜经第八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三剥离工站将所述第三托底膜从所述第二半成品上剥离并收卷掉;
步骤S42、准备第七托底膜,将所述第二半成品与所述第七托底膜经第九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并经过第二模切工站进行模切,得到组件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三、组件四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五的步骤S5,包括:
步骤S51、将所述组件三与所述组件四通过第十贴合工站行贴合,其中,所述组件四位于组件三之上;
步骤S52、准备第二胶带,将所述第二胶带通过第十一贴合工站贴于所述组件四之上,所述第二胶带粘起所述组件四表面的第四离型膜并通过第二收卷工站将所述第二胶带、所述第四离型膜收卷掉,得到组件十二;
步骤S53、准备第八托底膜,将所述组件十二通过第十一贴合工站贴合于第八托底膜之上,并通过第三剥离工站将所述第八托底膜从所述组件十二上剥离并收卷掉,得到组件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五、第三胶带、第四托底膜、第六离型膜的贴合、剥离过程,得到组件六的步骤S6,包括:
步骤S61、所述第六离型膜、所述组件五、所述第四托底膜通过第十二贴合工站进行贴合,得到组件十二,其中,所述第六离型膜贴于所述组件五之上,所述第四托底膜贴于所述组件五之下;
步骤S62、对所述组件十二进行模切,并将模切所剩余的废料进行收卷,得到组件十三;
步骤S63、将所述第三胶带通过第十三贴合工站贴合于所述组件十三之上,第三胶带通过第四剥离工站将所述组件十三表面的第六离型膜剥离并收卷,得到组件十四;
步骤S64、准备第七离型膜,并将所述第七离型膜、所述组件十四通过第十五贴合工站贴合,得到组件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六的模切、收卷过程,得到成品的步骤S7,包括:
步骤S71、对所述组件六进行模切,得到组件十五;
步骤S72、将所述组件十五放入第十六贴合工站进行贴合;
步骤S73、通过第五剥离工站对所述组件十五中的第一托底膜进行剥离并收卷,得到成品。
10.一种胶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产品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工工艺加工而成。
CN202210338800.9A 2022-04-01 2022-04-01 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胶黏产品 Pending CN114801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8800.9A CN114801238A (zh) 2022-04-01 2022-04-01 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胶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8800.9A CN114801238A (zh) 2022-04-01 2022-04-01 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胶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1238A true CN114801238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32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8800.9A Pending CN114801238A (zh) 2022-04-01 2022-04-01 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胶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12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90723A (zh) * 2024-02-02 2024-03-12 深圳市池纳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次纳米晶磁片的叠加模切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7362A (zh) * 2020-07-10 2020-09-11 东莞捷邦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线路板的导电双面胶组件及其生产工艺
CN113601946A (zh) * 2021-08-12 2021-11-05 深圳市领滔科技有限公司 带丝网复合片材的模切工艺及带丝网复合片材的模切产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7362A (zh) * 2020-07-10 2020-09-11 东莞捷邦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线路板的导电双面胶组件及其生产工艺
CN113601946A (zh) * 2021-08-12 2021-11-05 深圳市领滔科技有限公司 带丝网复合片材的模切工艺及带丝网复合片材的模切产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90723A (zh) * 2024-02-02 2024-03-12 深圳市池纳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次纳米晶磁片的叠加模切工艺
CN117690723B (zh) * 2024-02-02 2024-04-05 深圳市池纳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次纳米晶磁片的叠加模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9127B (zh) 一种多单元免裁剪双面胶带的生产方法
US4925714A (en) Coextruded core laminates
DE69918618T2 (de) Haftklebefolie zum Oberflächenschutz beim Schleifen der Rückseite eines Halbleiterplättchens und Verfahren zur Verwendung derselben
CN101857779A (zh) 剥离性压敏粘合片及使用其加工被粘物的方法
CN102197103A (zh) 具有自卷起性的压敏粘合片
CN102757742A (zh) 一种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117903A (ja) 透明タッチパネル入力側透明樹脂基板の製造方法
KR20080042758A (ko) 자동 롤링 적층 시이트 및 자동 롤링 감압성 접착제 시이트
KR20110116976A (ko) 필름 및 점접착 시트
CN114801238A (zh) 胶黏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胶黏产品
CN106935547B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柔性显示装置
JP2004331743A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JP5697061B1 (ja) 半導体ウェハ加工用粘着テープおよび半導体ウェハの加工方法
CN108864975B (zh) 一种脱胶方法
JP2001192246A (ja) 接合ガラス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EP2980177A1 (en) Adhesive sheet for tire, method of producing adhesive sheet for tire and method of use of adhesive sheet for tire
JP2012232421A (ja) ラベル製造方法およびラベル
CN103305141A (zh) 保护膜及其制造方法
JP6607739B2 (ja) 貼付材、貼付材の積層体、貼付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貼付材の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8715743B (zh) 一种vhb胶带无刀痕加工方法
KR20180032782A (ko) 폴리우레탄 핫멜트 필름에 도포된 점착제를 제조하는 방법
KR20170143191A (ko) 점착 기능을 가지는 폴리우레탄 핫멜트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3206961A (ja) 粘着フィルム
JP3476685B2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CN205705626U (zh) 一种晶圆切割、减薄用保护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