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0816A - 一种蒸压釜和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压釜和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0816A
CN114800816A CN202210267528.XA CN202210267528A CN114800816A CN 114800816 A CN114800816 A CN 114800816A CN 202210267528 A CN202210267528 A CN 202210267528A CN 114800816 A CN114800816 A CN 114800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ipeline
detection device
autoclave
temperatur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75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辉
金春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75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0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0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0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24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curing, setting or hard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 B28B11/24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treating or working the shaped or preshaped articles for curing, setting or hardening
    • B28B11/245Curing concrete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蒸压釜和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蒸压釜包括釜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一排水管路、第二排水管路和控制装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为测量所述釜体外表面的温度;所述第一排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排水管路的入口端均与所述釜体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排水阀,所述第二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排水阀,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测量数值控制所述第二排水阀的开启与关闭。蒸压釜能够自动实现蒸压釜内的水自动排放,避免釜体内积水等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蒸压釜和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蒸压釜领域,特别是一种蒸压釜和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蒸压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的大型压力容器。蒸压釜用途十分广泛,可应用于新型轻质墙体材料、保温石棉板、高强度石膏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在釜内完成水热反应。
蒸压釜现有的排水方式为人工根据经验定时排放或不排放,操作人员的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造成蒸压釜内水不能够及时排放,或者排放过早造成蒸汽浪费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压釜,能够自动实现蒸压釜内的水自动排放,避免釜体内积水等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压釜,蒸压釜包括釜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一排水管路、第二排水管路和控制装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为测量所述釜体外表面的温度;所述第一排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排水管路的入口端均与所述釜体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排水阀,所述第二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排水阀,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测量数值控制所述第二排水阀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所述蒸压釜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为检测所述釜体内的温度;或者,
所述蒸压釜还包括第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为检测所述釜体外表面上部或侧面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为检测所述釜体外表面底部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排水阀为气动闸阀;
所述蒸压釜还包括与所述气动闸阀相连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还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气动闸阀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所述蒸压釜还包括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管路上且位于所述气动闸阀上游。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水阀为自动疏水阀;
所述蒸压釜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管路上且位于所述自动疏水阀上游。
进一步,所述蒸压釜还包括安全管路,所述安全管路的入口端与所述釜体连通;
所述安全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水管路、所述第二排水管路和所述安全管路的入口端共用部分管路与所述釜体连通。
进一步,所述蒸压釜还包括与所述釜体连通的进气管路、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上设置有进气阀,所述出气管路上设置有排气阀。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用于前述的蒸压釜,包括:
第一排水阀开启、第一排水管路排水;
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测量数值发出指令,控制第二排水阀动作;
当测量数值超出预设范围时,第二排水阀开启、第二排水管路排水;
当测量数值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二排水阀关闭。
进一步,所述第二排水阀开启、第二排水管路排水,经过第一设定时长后测量数值仍超出预设范围,控制装置发出警报。
相比于一些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蒸压釜,在排水时,第一排水管路首先正常排水;当釜体内水量较少时,通过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和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分别测量釜体内和釜体表面的温度,并通过温度差值判断釜体内是否存有积水,以达到精确排水的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蒸压釜,可实现自动化排水,且排水干净、时机准确、排水无残留,无需依靠操作人员的操作经验,工作可靠性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控制逻辑相对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性高,便于在蒸压釜上实施。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蒸压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釜体,21-进气管路,211-进气阀,22-出气管路,221-排气阀,31-第一排水管路,311-止回阀,312-第一排水阀,32-第二排水管路,321-第一截止阀,322-第二排水阀,33-安全管路,331-第二截止阀,41-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2-第二温度检测装置,51-电磁阀,52-稳压阀,53-气源,54-冷凝水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现有的蒸压釜内水排放采用人工手动开关阀门的方式进行排放,排放时机不准确,釜内常存在积水,会造成升温过程中釜内温度不均匀;抽真空过程中水分的闪蒸,造成降温过程延长,不利于蒸压釜的正常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压釜,如图1所示,蒸压釜包括釜体1、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1、第一排水管路31、第二排水管路32和控制装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1、第二温度检测装置42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1设置为测量釜体1外表面的温度;第一排水管路31和第二排水管路32的入口端均与釜体1连通;第一排水管路31上设置有第一排水阀312,第二排水管路32上设置有第二排水阀322,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1的测量数值控制第二排水阀322的开启与关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蒸压釜,在水量较少时,通过第一排水管路31实现冷凝水的排放;之后通过釜内温度和釜表温度差判断釜体1内冷凝水是否及时排放完全,通过第二排水管路32进行二次排放,以去除釜体1内的积水、保证蒸压釜正常工作。并且,第二排水管路32上的第二排水阀322根据温度检测数值自动开启排放,无需人工干预,排放时机准确,即保证了釜体1内积水及时排出,又防止了釜体1内蒸汽被排出导致釜体1内温度骤降,保证蒸压釜的正常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蒸压釜,通过测量釜体1外表面的温度,以判断蒸压釜内是否存有积水。当釜体1内存有积水时,由于水的比热与蒸汽不同,釜体1外表面的温度与正常情况(釜体1内无积水)下不同。通过检测釜体1外表面温度以实时控制第二排水阀322的开关,进而控制第二排水管路32的通断,进行排水,排出釜体1内的积水,并防止釜体1内蒸汽泄露。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1可具体设置为检测釜体外表面底部的温度。
在实际应用中,排出的冷凝水可进行回收,进行处理后可循环利用。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蒸压釜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装置42,第二温度检测装置42设置为检测釜体1内的温度,如图1所示;或者,蒸压釜还包括第三温度检测装置,第三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为检测釜体1外表面上部或侧面的温度,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1设置为检测釜体1外表面底部的温度。
在蒸压釜内可设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42,以检测釜体1内蒸汽温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42与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1的温度差值超过预设值时,即判断为釜体1内存有积水。
或者,在蒸压釜外表面上部可设置第三温度检测装置,以检测釜体1外表面上部温度,当第三温度检测装置与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1的温度差值超过预设值时,即判断为釜体1内存有积水。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排水阀322为气动闸阀;蒸压釜还包括与气动闸阀相连的电磁阀51,电磁阀51还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通过电磁阀51控制气动闸阀的开启与关闭。
通过控制电磁阀51,即可间接控制气动闸阀的启闭,进而控制第二排水管路32进行排水。
在实际应用中,电磁阀51可通过稳压阀52与气源53连通。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蒸压釜还包括第一截止阀321,第一截止阀321设置在第二排水管路32上且位于气动闸阀上游。
第一截止阀321可直接控制第二排水管路32的启闭,当不需要第二排水管路32排水时,第一截止阀321关闭。当需通过第二排水管路32排水时,第一截止阀321开启,第二排水阀322根据情况自动启闭。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排水阀312为自动疏水阀;如图1所示,蒸压釜还包括止回阀311,止回阀311设置在第一排水管路31上且位于自动疏水阀上游。
在第一排水管路31上设置止回阀311,防止冷凝水倒流,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釜体1内。自动疏水阀可全程自动排水。当釜体1内水量较少无法通过自动疏水阀排出或者水量较大自动疏水阀排量不足时,第二排水阀322根据情况自动开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蒸压釜还包括安全管路33,安全管路33的入口端与釜体1连通;安全管路33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331。
设置安全管路33以提升蒸压釜的安全性能,在紧急情况(如:蒸压釜压力异常增大)下,开启第二截止阀331进行泄压。
当然,在紧急情况下,除第二截止阀331打开外,其它管路(第一排水管路31和第二排水管路32)上的阀门均开启以快速排水。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排水管路31、第二排水管路32和安全管路33的入口端共用部分管路与釜体1连通。
三条管路的入口端共用部分管路,可减少在釜体1上的开孔数量,提高蒸压釜的密封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蒸压釜还包括与釜体1连通的进气管路21、出气管路22,进气管路21上设置有进气阀211,出气管路22上设置有排气阀221。
进气管路21和出气管路22分别用于进气及排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用于前述的蒸压釜,包括:
第一排水阀312开启、第一排水管路31排水;
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1的测量数值发出指令,控制第二排水阀322动作;
当测量数值超出预设范围时,第二排水阀322开启、第二排水管路32排水;
当测量数值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二排水阀322关闭。
第一排水阀312开启、第一排水管路31排水:在蒸压釜的整个工作过程中,第一排水阀312开启、第一排水管路31排水,即始终通过自动疏水阀排出釜体1内的积水。
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1的测量数值发出指令,控制第二排水阀322动作: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1的测量数值超出预设范围时,即判定釜体1内有积水需要排出。或者,控制装置在获取第一温度检测装置41的测量数值外,还可获取第二温度检测装置42或者第三温度检测装置的测量数值,以辅助验证,判断釜体1内是否存有积水。
当测量数值超出预设范围时,第二排水阀322开启、第二排水管路32排水;当测量数值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二排水阀322关闭:第二排水管路32上的第二排水阀322根据温度检测数值自动开启排放(控制装置发出指令),无需人工干预,排放时机准确,即保证了釜体1内积水及时排出,又防止了釜体1内蒸汽被排出导致釜体1内温度骤降,保证蒸压釜的正常工作。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排水阀322开启、第二排水管路32排水,经过第一设定时长后测量数值仍超出预设范围,控制装置发出警报。
在第二排水阀322开启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长,且测量数值(或者温度差值)仍大于设定值(或预设范围)时,进行系统报警,操作人员检查第二排水阀322是否正常工作,进行异常处理。
第一设定时长可以在控制装置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设定,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上”、“下”、“一端”、“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装配”、“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术语“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本申请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申请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技术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技术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技术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10)

1.一种蒸压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一排水管路、第二排水管路和控制装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为测量所述釜体外表面的温度;所述第一排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排水管路的入口端均与所述釜体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排水阀,所述第二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排水阀,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测量数值控制所述第二排水阀的开启与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釜还包括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为检测所述釜体内的温度;或者,
所述蒸压釜还包括第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为检测所述釜体外表面上部或侧面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为检测所述釜体外表面底部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阀为气动闸阀;
所述蒸压釜还包括与所述气动闸阀相连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还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气动闸阀的开启与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釜还包括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管路上且位于所述气动闸阀上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阀为自动疏水阀;
所述蒸压釜还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水管路上且位于所述自动疏水阀上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釜还包括安全管路,所述安全管路的入口端与所述釜体连通;
所述安全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路、所述第二排水管路和所述安全管路的入口端共用部分管路与所述釜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釜还包括与所述釜体连通的进气管路、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上设置有进气阀,所述出气管路上设置有排气阀。
9.一种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蒸压釜,包括:
第一排水阀开启、第一排水管路排水;
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测量数值发出指令,控制第二排水阀动作;
当测量数值超出预设范围时,第二排水阀开启、第二排水管路排水;
当测量数值在预设范围内时,第二排水阀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阀开启、第二排水管路排水,经过第一设定时长后测量数值仍超出预设范围,控制装置发出警报。
CN202210267528.XA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蒸压釜和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 Pending CN114800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7528.XA CN114800816A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蒸压釜和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7528.XA CN114800816A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蒸压釜和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0816A true CN114800816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30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7528.XA Pending CN114800816A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蒸压釜和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08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1890A (zh) * 2022-08-03 2022-11-18 北新绿色住宅有限公司 一种蒸压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7170A (zh) * 2008-08-12 2009-01-07 常州锅炉有限公司 蒸压釜冷凝水的排放方法及其装置
JP2019170850A (ja) * 2018-03-29 2019-10-10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蒸気釜
CN213222072U (zh) * 2020-06-24 2021-05-18 江苏奥琳斯邦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蒸压釜自动排污排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7170A (zh) * 2008-08-12 2009-01-07 常州锅炉有限公司 蒸压釜冷凝水的排放方法及其装置
JP2019170850A (ja) * 2018-03-29 2019-10-10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蒸気釜
CN213222072U (zh) * 2020-06-24 2021-05-18 江苏奥琳斯邦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蒸压釜自动排污排水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1890A (zh) * 2022-08-03 2022-11-18 北新绿色住宅有限公司 一种蒸压釜
CN115351890B (zh) * 2022-08-03 2024-04-09 北新绿色住宅有限公司 一种蒸压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86521C (en) Steam trap monitor with diagnostics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operation of a steam trap
CN114800816A (zh) 一种蒸压釜和蒸压釜自动排水方法
US20230364459A1 (en) Water Extinguish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ump Test Run In A Water Extinguishing System
WO2022007916A1 (zh) 一种除菌滤芯的完整性在线检测方法
EA026754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утечки жидкости
CN110481581A (zh) 一种新型高寒用机车卫生间防冻排空系统
JPH02247534A (ja) 導管系の漏れモニター方法及び装置
JPH09151534A (ja) 下水管作業用循環排水装置
KR101919334B1 (ko) 공기변실 긴급차단 시스템
JP3557997B2 (ja) 空調機用ドレン排出手段の検査方法及び検査装置
CN203784920U (zh) 给水泵密封水多级水封水位调节装置
KR20180066016A (ko) 3방밸브의 누출감지 시스템
CN207999644U (zh) 一种蒸汽疏水装置
KR102028136B1 (ko) 냉각시스템과 이를 구비한 가스터빈 발전장치 및 냉각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CN217652900U (zh) 一种水泵自动排气装置
CN105299434B (zh) 自动闭式疏放水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疏放水系统
JP4416069B2 (ja) 下水管作業用バイパス排水装置
CN210037630U (zh) 油路清洁度监测系统
CN107313817B (zh) 一种汽轮机轴封加热器疏水系统
KR101438180B1 (ko) 공회전방지수단을 구비한 부스터 펌프장치
KR102397992B1 (ko) 가압 용기용 안전 방출 밸브의 배기 시스템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N219624081U (zh) 一种快速阻断烟道介质的装置
JPH02225949A (ja) 自動風呂装置の湯張り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7584080U (zh) 一种供汽管道疏水系统
CN210481791U (zh) 一种熨平机的排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