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7321A - 由有机原料生产烃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由有机原料生产烃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7321A
CN114787321A CN202080085803.5A CN202080085803A CN114787321A CN 114787321 A CN114787321 A CN 114787321A CN 202080085803 A CN202080085803 A CN 202080085803A CN 114787321 A CN114787321 A CN 114787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hydrocarbon material
reaction zone
zone
hydrocarbonace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58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科涅琉斯·图尼斯·范克诺森伯格
卡拉·安·布莱纳
迈克尔·托德·韦尔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ge Hydrocarbons
Original Assignee
Fudge Hydrocarb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ge Hydrocarbons filed Critical Fudge Hydrocarbons
Publication of CN114787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73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3/00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fatty oils, fatty acids
    • C10G3/40Thermal non-catalyt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3/00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fatty oils, fatty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3/00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fatty oils, fatty acids
    • C10G3/60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300/00Aspects relating to hydrocarbon processing covered by groups C10G1/00 - C10G99/00
    • C10G2300/10Feedstock materials
    • C10G2300/1011Biom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300/00Aspects relating to hydrocarbon processing covered by groups C10G1/00 - C10G99/00
    • C10G2300/40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ss deviating from typical ways of processing
    • C10G2300/4006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300/00Aspects relating to hydrocarbon processing covered by groups C10G1/00 - C10G99/00
    • C10G2300/40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ss deviating from typical ways of processing
    • C10G2300/4012Press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300/00Aspects relating to hydrocarbon processing covered by groups C10G1/00 - C10G99/00
    • C10G2300/40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ss deviating from typical ways of processing
    • C10G2300/4081Recycling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3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 Y02P30/2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using bio-feedstoc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将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供应至转化区,使得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转化为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冷凝一部分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而获得冷凝的含烃材料的产物;并且将冷凝的含烃材料的产物作为回流再循环至转化区;其中,所述冷凝是响应于将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与设于转化区外的散热器置于传热连通来实现的。

Description

由有机原料生产烃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将脂肪酸材料转化为烃材料。
背景技术
开发可再生能源以及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的工业品和消费品和材料的社会和经济压力在日益增大。生物精炼是一个新的焦点,其可被描述为农林业原料的加工,通过将它们加工成包括生物柴油在内的多种产物而获得增值。但是,就使用现有技术将这种原料转化为多种产物而言仍可改进。
发明内容
一方面,提供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将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供应给转化区,造成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转化为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
冷凝一部分的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而获得冷凝的含烃材料产物;和
作为回流将冷凝的含烃材料产物再循环到该转化区;
其中,响应于将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安放在与设于该转化区外的散热器的传热连通中而实现冷凝。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在以下情况下,(i)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供应至转化区,(ii)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在转化区内被转化成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iii)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被安放在与设于转化区外的散热器的传热连通中以使一部分的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被冷凝,造成在转化区外获得冷凝的含烃材料的产物:将冷凝的含烃材料的产物再循环到该转化区。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将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供应至转化区,造成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流被转化为含烃材料的产物;
从该转化区回收该含烃材料的产物;和
将一部分的回收的该含烃材料的产物回流到该转化区;
其中,正回流到该转化区的回收的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的占比限定出回流比,该回流比基于至少一个检测参数,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i)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烃材料的链长,和(ii)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
使得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i)检测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内的烃材料的链长,和(ii)检测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在以下情况下,(i)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供应至转化区,(ii)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在转化区内被转化成含烃材料的产物,(iii)正从该转化区回收含烃材料的产物;(iv)所回收的含烃材料的产物正针对以下至少一项被监测:(a)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烃材料的链长,(b)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至少基于所述监测将至少一部分的回收的含烃材料的产物回流至该转化区。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中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
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将该中间材料混合物至少分离成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将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从过程容器排出,从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将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与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混合而获得组合材料;
将组合进料供应到该反应区;和
相对于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和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以配合的方式安放加热源,使得在将组合进料供应至反应区之前借助该加热源,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和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都被加热。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在以下情况下,(i)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ii)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将中间材料混合物分离成至少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iii)将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从过程容器中排出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iv)将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与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混合而获得组合材料;(v)将组合进料供应到反应区;相对于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和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合作性安放加热源,从而在将组合进料供应至反应区之前,通过该加热源加热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和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从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
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将中间材料混合物分离成至少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将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从过程容器中排出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加热至少一部分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以获得加热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产物;和
将至少一部分的加热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供应至反应区。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从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在以下情况下,(i)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ii)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将中间材料混合物分离成至少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iii)将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从过程容器中排出,从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iv)将至少一部分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再循环至反应区;加热再循环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从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
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将中间材料混合物分离成至少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从过程容器中排出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从至少一部分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中除去固体材料,以获得固体耗尽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和
将固体耗尽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供应到反应区。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从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在以下情况下,(i)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ii)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将中间材料混合物分离成至少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iii)从过程容器中排出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iv)将至少一部分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再循环至反应区;从至少再循环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中去除固体材料,使得再循环至反应区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与从过程容器排出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相比耗尽固体。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
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将中间材料混合物至少分离成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从过程容器中排出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基于挥发性差异,将至少一部分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分馏成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和丢弃的残余浆料部分;和
将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供应至该反应区。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从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在以下情况下,(i)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所述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ii)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将中间材料混合物至少分离成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iii)从过程容器排出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基于挥发性差异,将至少一部分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分馏成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和丢弃的残余浆料部分;并且将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供应至反应区。
从在此提供的描述和附图中将清楚了解其它方面。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以下附图来描述实施例,其中:
图1是可采用本文的方法的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可采用本文的方法的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3是可采用本文的方法的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4是可采用本文的方法的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5是可采用本文的方法的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6是可采用本文的方法的系统的第六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7是可采用本文的方法的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8是可采用本文的方法的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7,提供一种用于由烃材料(下文称为HM)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用以生产烃材料的HM前体呈液态。HM前体包括脂肪酸(以下称为FA)材料。
FA材料由至少一种FA物质组成。所述至少一种FA物质中的每一种单独由游离脂肪酸或其相应的盐定义。就此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FA材料由游离脂肪酸材料组成,并且游离脂肪酸材料由一种或多种游离脂肪酸化合物组成。
脂肪酸可以是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合适的脂肪酸包括丁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α-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油酸、芥酸或任何天然衍生自植物源或动物源的脂肪酸。
HM前体的FA材料对FA材料定义前体组分予以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HM前体包括基于HM前体的总重的至少80重量%(例如像至少85重量%,例如像至少90重量%)的FA材料定义前体组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FA材料定义前体组分的至少一部分衍生自FA前体材料。合适的FA前体材料包括食用植物油、植物油、动物脂肪、真菌油、妥尔油、动物脂肪、生物固体、食用油、用过的食用油、废油脂或皂脚或其任何组合物。合适的食用植物油包括玉米油、棉籽油、芥花油、菜籽油、橄榄油、棕榈油、花生油、落花生油、红花油、芝麻油、大豆油、葵花油、藻油、杏仁油、杏子油、摩洛哥坚果油、鳄梨油、本油、腰果油、蓖麻油、葡萄籽油、榛子油、大麻籽油、亚麻籽油、芥子油、印楝油、棕榈仁油、南瓜籽油、妥尔油、米糠油或核桃油或其任何组合物。合适的动物脂肪包括鲸脂、鱼肝油、酥油、猪油、牛脂、其衍生物(如黄色油脂、用过的食用油等)或其任何组合物。
FA前体材料包括至少一种FA前体化合物。示例性的FA前体化合物包括脂质、磷脂、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和甘油单酯。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响应于至少一种FA前体化合物的转化,实现从FA前体材料得到FA材料定义前体组分,其中,所述转化形成包括至少一种FA物质的产物材料。就此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方法包括,在由HM前体产生烃材料之前,将FA前体材料中的至少一种FA前体化合物转化为包含至少一种FA物质的产物材料,使得HM前体的FA材料定义前体组分包括从该至少一种FA前体化合物的转化中获得的至少一种FA物质。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转化包括反应过程例如像水解。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转化之前使FA前体材料经受预处理以去除水分、金属、树胶、蛋白质和颜料,其可能在水解过程中引起乳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预处理包括酸处理,然后是添加吸收剂(漂白粘土或活性炭)。吸收剂被过滤除去。在真空下去除FA前体材料中的残留水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方法包括在转化区10内将含HM前体的进料12转化为至少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14。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14包括气态烃材料(以下简称GHM)。GHM由一种或多种烃化合物组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GHM包含气态目标烃材料。气态目标烃材料的至少一种烃分别独立地包括至少为一(1)且不超过24的碳原子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气态烃材料基于所述气态烃材料的总重包括至少50重量%(例如像至少60重量%,例如像至少70重量%,例如像至少80重量%)的气态目标烃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含HM前体的进料12的转化包括通过反应过程来反应转化至少一部分的含HM前体的进料12。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含HM前体的进料12的FA材料定义前体组分的至少一部分被反应转化为GHM。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转化期间,含HM前体的进料12的FA材料定义前体组分的至少一部分保持未反应,或被反应转化为另一种材料(使得FA材料定义前体组分仅被部分反应转化为GHM)。就此而言,除了GHM之外,含GHM的产物14包括气态FA材料,且气态FA材料包括未转化的和/或部分转化的FA材料定义前体组分。含GHM的产物14的气态FA材料源自FA材料定义前体组分。就此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气态FA材料包括FA材料定义前体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FA物质,其在HM前体转化过程中被气化,和/或包括一种或多种气态FA物质,其从FA材料定义前体组分的一种或多种FA物质的部分反应转化中获得。气态FA材料一般包括以沸点相对较低为特点的相对较低分子量化合物如短链脂肪酸。
参见图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为了在转化区10内实现转化,将含HM前体的进料12供应到转化区10。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将含HM前体的进料12从进料罐22供应至过程容器20的内部空间21中的进料接收区21A,以用于在设于过程容器20内的转化区10中的转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转化包括在转化区10内加热含HM前体的进料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加热包括在供应进料12到过程容器之前在预热器121中加热含HM前体的进料。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加热附加地或替代地包括在转化区10中加热进料12。就此而言并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内部空间21被置于与换热器441的传热连通中,使得热从换热器被传导至内部空间21以加热内部空间21,以便在转化区10内建立期望的温度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导经由过程容器21的壁,壁限定内部空间21。在加热包括“在预热器12内加热”的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转化区10被限定在预热器12和过程容器20两者之内。
至少一部分的含HM前体的进料12的反应转化是在转化区10的反应区18中通过反应过程来实现的。示例性的反应过程是热解(高温分解)。在热解期间发生的示例性反应过程包括脱羰、脱羧和热裂化和缩合或其任何组合。在热解过程中,通过脱羧和脱羰去除氧基团,长链烃被裂解成较小链分子,其包括石脑油和柴油。热解产物包括含GHM的产物14和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含GHM的产物14包括GHM、FA材料、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双原子氢。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包括液态烃化合物,例如像含有共六(6)至16个碳原子的液态烃化合物、含有共四(4)至18个碳原子的游离脂肪酸化合物、水和由高分子量物质如大尺寸多环芳烃构成的固态碳副产物。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过程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过程在没有外加双原子氢的情况下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过程在没有外加双原子氧的情况下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过程在没有催化剂和外加双原子氢的情况下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过程在没有催化剂、外加双原子氢和外加双原子氧的情况下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转化区和针对转化区10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供应合作,使得由“所供应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占据整个转化区10所需要的时间”限定的空间时间至少为10分钟,例如至少是15分钟。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转化区和针对转化区10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供应合作,使得由“所供应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占据整个转化区10所需要的时间”限定的空间时间为十(10)分钟至120分钟,例如像十(10)分钟至90分钟。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区18内的温度为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例如从360摄氏度至450摄氏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区18内的压力为100psig至250psig。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过程是连续过程,并且就此而言,该过程包括:在以下情况下,(i)含HM前体的进料12被供应到转化区10,和(ii)含HM前体的进料12在转化区内被转化为含GHM的产物14:从转化区10回收含GHM的产物14。
在回收含GHM产物14之后,将回收的含GHM产物14的一部分冷凝而获得冷凝的含HM产物28,并且冷凝的含HM产物28(液态)被再循环至转化区10以至少实现含GHM的产物28的进一步转化(例如像通过在转化区19的反应区19A内的反应过程)。就此而言,含HM的产物28用作回流28。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回流28返回较长链脂肪酸材料以在转化区10内进一步转化,并且也返回较长链烃材料以在转化区10内进一步转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被返回至转化区10的含HM的产物28限定出回流比。增大的回流比促进在回收的含GHM的产物14中达成更多的较短链烃材料占比和更少的较长链FA材料占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回流比基于至少一个参数,且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i)含烃材料的产物(14或28)内的烃材料的链长,和(ii)含烃材料的产物(14或28)内的FA材料(例如像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检测含HM产物(14或28)内的烃材料的链长,并且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至少基于含烃材料产物(14或28)内的烃材料链长的检测来调整回流比。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方法还包括检测含烃材料的产物(14或28)内的FA材料(例如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并且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方法还包括至少基于含烃材料的产物(14或28)内FA材料链长的检测来调整回流比。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方法还包括(i)检测含烃材料的产物(14或28)以获得含烃材料的产物(14或28)内的烃材料链长度,和(ii)检测含烃材料的产物(14或28)以获得在含烃材料的产物(14或28)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并且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回流比的调整,所述调整至少基于:(i)含烃材料的产物(14或28)内的烃材料的链长的检测;(ii)含烃材料的产物(14或28)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的检测;或(iii)含烃材料的产物(28)内的烃材料链长的检测和含烃材料的产物(28)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链长的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含GHM的产物14的一部分是通过响应于将含GHM的产物14与散热器传热连通来冷却含GHM的产物14而被冷凝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散热器是冷却流体,且传热连通是间接传热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间接传热连通通过换热器30实现。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过程是连续过程,并且就此而言,该过程包括:在以下情况下,(i)将含HM前体的进料12供应至转化区10,造成含HM前体的进料12被转化为至少一种含GHM的产物14,和(ii)从转化区10回收含GHM的产物14:冷凝一部分的含GHM的产物14而获得冷凝的含HM产物28并将其再循环至转化区10。
参见图2和3,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转化包括中间转化和分馏。中间转化在中间转化区19内进行,而分馏在分馏区26内进行。就此而言,转化区10包括中间转化区19和分馏区26。
关于中间转化,含HM前体的进料12在中间转化区19被转化为含GHM的中间产物16。就此而言,转化包括在中间转化区19内将含HM前体的进料12转化为含GHM的中间产物16。“将含HM前体的进料12转化为含GHM的中间产物16”包括:至少一部分的含HM前体的进料12的反应转化。至少一部分的含HM前体的进料12的反应转化是在中间转化区19的反应区19A内通过反应过程来实现的。就此而言,中间转化包括:将至少一部分的含HM前体的进料12在中间转化区19的反应区19A内借助反应过程进行反应转化。示例性反应过程是热解(高温分解)。在热解过程中发生的示例性反应过程包括脱羰、脱羧、热裂化和缩合或其任何组合。在热解过程中,氧基团通过脱羧和脱羰被去除,且长链烃被裂解成较小链分子,其包括石脑油和柴油。热解产物包括含GHM的产物14和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含GHM的产物14包括GHM、FA材料、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丙烷和双原子氢。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包括液态烃化合物,例如像含有共六(6)至16个碳原子的液态烃化合物、含有共四(4)至18个碳原子的游离脂肪酸化合物、水和由高分子量物质如大尺寸多环芳烃构成的固态碳副产物。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过程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过程在没有外加双原子氢的情况下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过程在没有外加双原子氧的情况下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过程在没有催化剂和外加双原子氢的情况下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过程在没有催化剂、外加双原子氢和外加双原子氧的情况下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转化区与针对反应区19A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之供应进行配合,使得由所供应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占据整个反应区19A所需要的时间所限定的空间时间为至少10分钟,例如至少15分钟。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区19A与针对转化区10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之供应进行配合,使得由所供应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占据整个反应区19A所需要的时间所限定的空间时间为十(10)分钟至120分钟,例如从十(10)分钟至90分钟。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区18内的温度为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例如从360摄氏度至450摄氏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反应区18内的压力为100至250psig。
关于分馏,含GHM的中间产物16在分馏区26内被分馏,从而获得含GHM的产物14。就此而言,转化包括在分馏区26内分馏含GHM的中间产物16而获得含GHM的产物14。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分馏是响应于在分馏区26内使含GHM的中间产物16与上述回流28接触来达成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回流28与含GHM中间产物16之间发生接触期间,回流28以与含GHM中间产物16的流动相反的方向流动。就此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分馏是响应于回流28与含GHM中间产物16的接触而实现的,同时回流28以与含GHM中间产物16的流动呈逆流的方式流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含GHM的中间产物16的流动向上,而回流28的流动向下。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通过设置在分馏区26内的接触介质来促进含GHM的中间产物16与回流28之间的接触。合适的接触介质包括托盘、板和填料。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过程是连续过程,并且就此而言,该过程包括,在以下情况下,(i)将含HM前体的进料12供应至中间转化区19,造成含HM前体的进料12被转化为至少一种含GHM的中间产物16,(ii)将含GHM的中间产物16安放在分馏区26内,(iii)一部分的含GHM的产物14被冷凝,从而获得冷凝的含HM产物28,并且(iv)将冷凝的含HM产物28再循环至分馏区26:在分馏区26内使含GHM的中间产物16与冷凝的含HM的产物28接触,造成含GHM的中间产物被分馏,从而获得含GHM的产物14。
参见图3,由于一部分的含GHM的产物14被冷凝,使得冷凝部分与含GHM的产物14分离,从而获得富含短链烃的产物32。富含较短链烃的产物32在换热器34内被冷却,从而产生含液态烃材料产物66和水67的冷凝的液态材料36。将冷凝的液态材料36供应至倾析器38,水67在这里与液态烃材料66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来自富含较短链烃的产物32的未冷凝气体40被排放或燃烧。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通过含HM前体进料12的转化来获得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参见图4-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从转化区10回收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就此而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该方法包括:在转化区域10中将含HM前体的进料12至少转化为含GHM的产物14和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并且将含GHM的产物14与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含GHM的产物14与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的分离包括重力分离并且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化包括中间转化,在此,含HM前体的进料12在中间转化区19内被转化为至少一种含GHM的中间产物16,转化还包括第二转化,在此,含GHM的中间产物16在分馏区26内被分馏而获得含GHM的产物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中间转化造成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的产生。就此而言,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含GHM的中间产物16与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将含GHM的中间产物16与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分离”包括重力分离并且响应于至少浮力地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中间材料混合物24设置在中间转化区19内并包括反应产物(来自反应转化)和未反应的含HM前体的进料12。如上所述,至少一部分未反应的含HM前体的进料12能够被反应转化为反应产物。
在含GHM的中间产物16与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被分离的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通过将中间材料混合物24分离成至少含GHM的中间产物16和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来实现分离,该分离包括重力分离并且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实现。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过程是连续过程,并且就此而言,该过程包括:在以下情况下,(i)中间材料混合物24设置在中间转化区19内,和(ii)将含HM前体的进料12单独供应至中间转化区10:将中间材料混合物24至少分离成含GHM的中间产物16和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从过程容器20中排出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至少一部分的排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在内部空间21外通过泵60被再循环。就此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提供再循环回路62,用以在内部空间21之外将至少一部分的排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进行再循环,使得排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被返回到过程容器20的内部空间21,从而含HM前体的进料的转化在过程容器20的内部空间21中实现,如上所述。就此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转化区19包括再循环回路62。未再循环的残余液态材料产物58可被进一步处理。
参见图4、图5、图7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再循环回路62包括换热器44,其用于加热在再循环回路62中再循环的材料(例如至少一部分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从而获得再循环的加热后的材料50。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换热器44包括熔融盐浴。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进料接收区21A设置在过程容器20内的实施例中,加热的再循环材料50供热以促进含HM前体的进料12的转化。通过将在内部空间21外通过再循环回路62被再循环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与加热源传热连通,与设置在内部空间21中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与加热源借助过程容器20壁达成的传热连通相比,壁结氧化皮的程度被减轻。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含HM前体的进料12被供应到再循环回路62,而非供应到过程容器20的内部空间21,从而中间转化区19的进料接收区21A按照在内部空间21中达成含HM前体的进料12转化的方式被限定在再循环回路62内,而不是过程容器20的内部空间21内,如上所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包括“排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之再循环”的过程是连续的。就此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方法包括:在以下情况下,(i)在过程容器20的内部空间21内将HM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24,其中,该转化包括对至少一部分HM前体在反应区18内借助反应过程进行反应转变;(ii)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将中间材料混合物24分离成含GHM的产物14和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iii)从过程容器20中排出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以及(iv)将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的至少一部分50再循环到过程容器20的内部空间21:加热再循环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50。
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再循环回路62包括固体去除单元操作56,其用于去除至少一部分的被夹带于在再循环回路62中被再循环的排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42中的固体材料,从而产生固体耗尽的液态材料52。示例性固体去除单元操作包括过滤、水力旋流分离和离心中的一种或多种。
参见图7,在再循环回路包括换热器44的实施例中,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引导再循环液体材料产物通过换热器44之前,被夹带在再循环液态材料产物中的至少一部分固体材料从再循环液态材料产物中被除去,从而获得固体耗尽的再循环材料52。在这方面,固体耗尽的再循环材料52被循环经过换热器44,使得加热的再循环材料50由加热的固体耗尽液态材料产物来限定。
参见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残余液态材料产物58被分离成可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64和可丢弃的残余浆料部分66。可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64被回收并被供应至在泵60上游的再循环回路62,以供应至过程容器20的内部空间21。
关于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响应于残余液态材料产物58的加热,残余液态材料产物58被分馏成可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64和可丢弃的残余浆料部分66。就此而言,分馏基于挥发性差异,至少一部分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被分馏成可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和丢弃的残余浆料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加热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在这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加热在加热区68内进行,该加热区被置于从250摄氏度到350摄氏度的温度和低于大气压的压力,例如在从0.0725psia(0.5kPa)到0.725psia(5kPa)的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响应于加热区68内的残余液态材料产物58的加热,在转化区68内产生产物混合物70,使得产物混合物70设置在加热区68内。产物混合物70包括可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64和可丢弃的残余浆料部分66。当产物混合物70设置在转化区68内时,响应于浮力地将产物混合物70分离成可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64和可丢弃的残余浆料部分66。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加热区68设置在过程容器72内,从而:(i)可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64积聚在过程容器72的上部74并作为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64A被排出,和(ii)可丢弃的残余浆料部分66积聚在过程容器74的底部76并作为丢弃的残余浆料部分66A被排出。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64A的排出是通过与过程容器70的上部74流体连通的真空泵78来达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过程容器70是薄膜蒸发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将残余液态材料产物58供应至加热区68之前,残余液态材料产物58在换热器86内被冷却以进一步减轻焦炭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通过将丢弃残余浆料部分66A与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64A分离,减轻在系统内的焦炭形成。在这方面,丢弃的残余浆料部分66A包括响应于高温暴露而易于形成焦炭的材料例如长链烃和固体,并且其去除有助于减少焦炭形成。
关于排出的回收气态材料部分64A,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排出的回收气态材料部分64A在冷凝器80的冷凝区82内被冷凝,以产生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冷凝区82内的冷凝造成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被置于从150摄氏度至200摄氏度的温度和从100psig至250psig的压力(例如为了匹配于被供以冷凝回收残余材料64B的过程容器20内的压力条件,见下)。
关于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被供应到过程容器20的内部空间21,从而在内部空间21中实现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的转化,如上所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将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供应至过程容器20的内部空间21之前,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被加热,使得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被置于从300摄氏度至400摄氏度的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包括使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与残余液态材料产物58传热连通(例如像通过换热器),使得热从残余液态材料产物58被传递到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该加热包括将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与加热流体置于传热连通中,例如通过换热器84。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供应至过程容器20的内部空间21之前,将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与再循环回路62内的材料混合以供应至过程容器20的内部空间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混合之前将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加热(如上所述),使得冷凝的回收残余材料64B被置于从300摄氏度到400摄氏度的温度。例如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再循环回路62内再循环的材料包括含HM前体的进料12。
在以上描述中,为了解释而阐述了许多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文的透彻理解。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具体细节对于实践本文并非是必要的。尽管描述了某些尺寸和材料以便实施所公开的实施例,但在本文范围内可以使用其它合适的尺寸和/或材料。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化包括所有合适的当前和未来的技术变化在内都被认为涵盖在本文范围内。所提及的所有参考文献的全文兹被援引纳入本文。

Claims (155)

1.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将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供应给转化区,使得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转化为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
冷凝一部分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而获得冷凝的含烃材料产物;和
将所述冷凝的含烃材料产物作为回流再循环到该转化区;
其中,
所述冷凝是响应于将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置于与设于该转化区外的散热器的传热连通中而实现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转化区设置在工艺容器内;并且
所述“将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置于与该散热器的传热连通中”包括:从该工艺容器排出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转化包括通过在反应区内的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进行反应转化。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转化包括:
在中间转化区中将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转化成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含烃材料的进料进行反应转化;和
在分馏区内使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与所述回流接触,以实现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的分馏,从而获得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
从而该转化区包括该中间转化区和该分馏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分馏区包括用于促进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与所述回流接触的接触介质。
6.如权利要求3至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包括以下至少一项:(i)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气态烃材料的浓度大于含气态烃材料的转化区产物中的气态烃材料的浓度,和(ii)在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气态烃材料与烃材料前体之比大于在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转化区产物中的气态烃材料与烃材料前体之比。
7.如权利要求3至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温度。
8.如权利要求3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150psig至250psig的压力。
9.如权利要求3至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氧。
10.如权利要求3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氢。
11.如权利要求3至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脱羧催化剂。
12.如权利要求3至1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过程包括热裂解。
13.如权利要求3至1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和对该反应区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的供应进行配合,使得空间时间为至少十(10)分钟,所述空间时间是由所供应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占据整个反应区所需要的时间来限定的。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被冷凝且返回至该转化区的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的分量限定出回流比,并且
该回流比至少基于在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烃材料的链长。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被冷凝且返回到该转化区的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的分量限定出回流比,并且
该回流比至少基于在所述冷凝的含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方法是连续的。
17.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以下情况下,(i)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供应至转化区,(ii)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在所述转化区内被转化成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以及(iii)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被置于与设于该转化区外的散热器的传热连通中以使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的一部分被冷凝,从而在该转化区外获得冷凝的含烃材料的产物,
将所述冷凝的含烃材料的产物再循环到该转化区。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转化区设置在工艺容器内;并且
“将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置于与散热器传热连通中”包括:将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从该工艺容器中排出。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进行反应转化。
20.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转化包括:
在中间转化区内将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转化成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所述含烃材料的进料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反应转化;和
在分馏区内使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与回流接触,实现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的分馏,从而获得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
因此,该转化区包括该中间转化区和该分馏区。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实现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与所述回流的接触时实现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的转化。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分馏区包括用于促进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与所述回流接触的接触介质。
23.如权利要求20至2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i)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气态烃材料的浓度大于含气态烃材料的转化区产物中的气态烃材料的浓度,和(ii)在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气态烃材料与烃材料前体之比大于在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转化区产物中的气态烃材料与烃材料前体之比。
24.如权利要求19至2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温度。
25.如权利要求19至2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150psig至250psig的压力下。
26.如权利要求19至2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氧。
27.如权利要求19至2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氢。
28.如权利要求19至2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脱羧催化剂。
29.如权利要求19至2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过程包括热裂解。
30.如权利要求19至2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反应区和对该反应区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的供应进行配合,使得由所供应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占据整个反应区所需要的时间所限定的空间时间为至少十(10)分钟。
31.如权利要求17至3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被冷凝且再循环至所述转化区的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的分量限定出回流比,并且
该回流比基于至少一个参数,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i)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烃材料的链长,和(ii)在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
32.一种由包括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将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供应至转化区,使得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流被转化为含烃材料的产物;
从该转化区回收该含烃材料的产物;和
将所回收的该含烃材料的产物的一部分回流到该转化区;
其中,
回流到该转化区的所回收的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的分量限定出回流比:并且
该回流比基于至少一个检测参数,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i)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烃材料的链长,和(ii)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
从而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i)检测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内的烃材料的链长,和(ii)检测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反应转化。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转化包括:
在中间转化区中,将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转化成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含烃材料的进料进行反应转化;
在分馏区内,使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与回流接触,实现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的分馏,从而获得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
因此,该转化区包括该中间转化区和该分馏区。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分馏区包括用于促进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与所述回流接触的接触介质。
36.如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至少一项:(i)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气态烃材料的浓度大于含气态烃材料的转化区产物内的气态烃材料的浓度,和(ii)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气态烃材料与烃材料前体之比大于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转化区产物中的气态烃材料与烃材料前体之比。
37.如权利要求33至3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温度。
38.如权利要求33至3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150psig至250psig的压力。
39.如权利要求33至3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氧。
40.如权利要求33至3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氢。
41.如权利要求33至4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脱羧催化剂。
42.如权利要求33至4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过程包括热裂解。
43.如权利要求33至4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和向该反应区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的供应进行配合,使得由所供应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占据整个反应区所需要的时间所限定的空间时间为至少十(10)分钟。
44.如权利要求32至4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回流比至少基于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的烃材料的链长的检测;
并且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中的烃材料的链长。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至少基于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烃材料的链长的检测来调整该回流比。
46.如权利要求32至4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回流比至少基于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的检测;
并且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的检测来调整该回流比。
48.如权利要求32至4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回流比至少基于以下因素:(i)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的烃材料的链长的检测,和(ii)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的检测;
并且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以获得在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中的烃材料的链长;和
检测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以获得该含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至少基于以下因素调整该回流比:
(i)在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中的烃材料的链长的检测;
(ii)在所述含烃材料产物中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检测;或者
(iii)在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中的烃材料的链长的检测和在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的检测。
50.如权利要求32至4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回流包括:
冷凝一部分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
将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的冷凝部分作为回流循环到该转化区。
51.如权利要求32至5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是连续的。
52.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当以下情况时,(i)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供应至转化区,(ii)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在该转化区内被转化成含烃材料的产物,(iii)从该转化区回收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和(iv)所回收的含烃材料的产物针对以下至少一项被监测:(a)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烃材料的链长,和(b)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
至少基于所述监测将回收的含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回流至该转化区。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反应转化。
5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转化包括:
在中间转化区中将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转化成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含烃材料的进料进行反应转化;和
在分馏区内使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与回流接触,实现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的分馏,从而获得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
因此,该转化区包括该中间转化区和该分馏区。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分馏区包括用于促进含烃材料的中间产物与所述回流接触的接触介质。
56.如权利要求54或55所述的方法,其中,
符合以下至少一项:(i)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气态烃材料的浓度大于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中间产物中的气态烃材料的浓度,和(ii)在含烃材料的产物中的烃材料与烃材料前体之比大于在所述含烃材料的中间产物中的烃材料与烃材料前体之比。
57.如权利要求53至5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温度。
58.如权利要求53至5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150psig至250psig的压力。
59.如权利要求53至5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氧。
60.如权利要求53至5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氢。
61.如权利要求53至6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脱羧催化剂。
62.如权利要求53至6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过程包括热裂解。
63.如权利要求53至6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和对该反应区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的供应进行配合,使得空间时间为至少十(10)分钟,所述空间时间是由所供应的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占据整个反应区所需要的时间所定义的。
64.如权利要求52至6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回流包括:
冷凝一部分含烃材料的产物;和
将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的冷凝部分作为回流循环到该转化区。
65.如权利要求52至6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监测包括监测所回收的含烃材料的产物以获得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的烃材料的链长,并且该监测包括检测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的烃材料的链长;
并且进一步包括:
在以下情况时,(i)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供应至转化区,(ii)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在该转化区中被转化成含烃材料的产物,(iii)从该转化区回收该含烃材料的产物;(iv)监测所回收的含烃材料的产物以获得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中的烃材料的链长,(v)至少一部分所回收的含烃材料的产物至少基于该监测被回流至该转化区,以及(vi)检测在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内的烃材料的链长的变化:
至少响应于该变化的检测来调整该回流比。
66.如权利要求52至6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监测包括监测所回收的含烃材料的产物以获得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并且该监测包括检测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
并且进一步包括:
在以下情况下,(i)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供应至转化区,(ii)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在该转化区内被转化成含烃材料的产物,(iii)从该转化区回收该含烃材料的产物;(iv)监测所回收的含烃材料的产物以获得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v)至少一部分所回收的含烃材料的产物至少基于该监测被回流到该转化区,和(vi)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变化被检测:
至少响应于该变化的检测来调整该回流比。
67.如权利要求52至6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监测是监测所回收的含烃材料的产物以获得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内的烃材料的链长和所述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并且该监测包括检测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的烃材料链长和检测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
并且进一步包括:
在以下情况下,(i)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供应至转化区,(ii)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在该转化区内被转化成含烃材料的产物,(iii)从该转化区回收该含烃材料的产物;(iv)监测所回收的含烃材料的产物以获得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的烃材料的链长和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内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v)至少基于该监测将至少一部分所回收的含烃材料的产物回流至该转化区,以及(vi)检测以下至少一项的变化:(a)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中的烃材料的链长,和(b)所述含烃材料的产物中的游离脂肪酸材料的链长:
至少响应于该变化的检测来调整该回流比。
68.一种由包括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工艺容器的内部空间中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所述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
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将该中间材料混合物至少分离成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将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从该工艺容器排出,从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将至少一部分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与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混合而获得组合材料;
将所述组合进料供应到该反应区;和
相对于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合作性地安放加热源,使得在将所述组合进料供应至该反应区之前,借助该加热源实现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两者的加热。
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其中,
加热源的合作性安放包括相对于所述组合进料安放该加热源,使得该组合进料通过该加热源被加热。
70.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方法,其中,
仅在混合之后通过该加热源来加热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两者。
71.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加热源的合作性安放包括相对于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安放该加热源,从而:
在混合之前通过该加热源加热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以及
响应于与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的混合,所述至少一部分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被加热。
72.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混合之前,只有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该加热源加热。
73.如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加热源的合作性安放包括相对于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来安放该加热源,从而:
在混合之前,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被该加热源加热,并且
响应于与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混合,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加热。
7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混合之前,只有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被该加热源加热。
75.如权利要求68至7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借助所述加热源的加热包括间接加热。
76.如权利要求68至7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温度。
77.如权利要求68至7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150psig至250psig的压力。
78.如权利要求68至7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氧。
79.如权利要求68至7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氢。
80.如权利要求68至7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脱羧催化剂。
81.如权利要求68至8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过程包括热裂解。
82.如权利要求68至8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过程是连续的。
83.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以下情况时,(i)在工艺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所述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ii)响应于至少浮力地将所述中间材料混合物分离成至少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iii)将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从该工艺容器中排出,从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iv)将至少一部分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与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混合而获得组合材料;以及(v)将所述组合进料供应给该反应区;
相对于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合作性安放加热源,从而在将所述组合进料供应至该反应区之前,通过该加热源实现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两者的加热。
84.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加热源的合作性安放包括相对于所述组合进料安放该加热源,使得该组合进料通过所述加热源被加热。
85.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方法,其中,
仅在混合之后,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两者被该加热源加热。
86.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加热源的合作性安放包括相对于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安放该加热源,从而:
在混合之前,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该加热源加热;并且
响应于与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的混合,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被加热。
87.如权利要求86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混合之前,只有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该加热源加热。
88.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加热源的合作性安放包括相对于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安放该加热源,从而:
在混合前,所述外置的包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被该加热源加热;并且
响应于与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混合,所述含烃材料前体的进料被加热。
89.如权利要求88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混合之前,只有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被该加热源加热。
90.如权利要求83至8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借助该加热源的加热包括间接加热。
91.如权利要求83至9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温度。
92.如权利要求83至9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150psig至250psig的压力。
93.如权利要求83至9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氧。
94.如权利要求83至9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氢。
95.如权利要求83至9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脱羧催化剂。
96.如权利要求83至9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过程包括热裂解。
97.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所述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
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将该中间材料混合物至少分离成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从该过程容器中排出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从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加热至少一部分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以获得加热后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和
将所述加热后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供应至该反应区。
98.如权利要求9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借助加热源的加热包括间接加热。
99.如权利要求97或98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温度。
100.如权利要求97至9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150psig至250psig的压力。
101.如权利要求97至10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氧。
102.如权利要求97至10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氢。
103.如权利要求97至10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脱羧催化剂。
104.如权利要求97至10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过程包括热裂解。
105.如权利要求97至104之一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于至少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中除去固体材料,使得被加热并供应到该反应区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相对于从该过程容器排出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达成固体消耗。
106.如权利要求97至10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过程是连续的。
107.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当以下情况时,(i)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所述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ii)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将所述中间材料混合物分离成至少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iii)从该过程容器中排出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以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以及(iv)将至少一部分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再循环至该反应区;
对再循环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进行加热。
108.如权利要求10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借助加热源的加热包括间接加热。
109.如权利要求107或108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温度。
110.如权利要求107至10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150psig至250psig的压力。
111.如权利要求107至1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氧。
112.如权利要求107至11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氢。
113.如权利要求107至11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脱羧催化剂。
114.如权利要求107至1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过程包括热裂解。
115.如权利要求107至114之一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从至少所述再循环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中去除固体材料,使得被加热并再循环至该反应区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得以相对于从该过程容器被排出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被去除固体。
116.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所述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
响应于至少浮力,将所述中间材料混合物分离成至少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从该过程容器中排出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从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从至少一部分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中除去固体材料,以获得移除固体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和
将所述移除固体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的至少一部分供应至该反应区。
117.如权利要求116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温度。
118.如权利要求116或117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150psig至250psig的压力。
119.如权利要求116至11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氧。
120.如权利要求116至11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氢。
121.如权利要求116至12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脱羧催化剂。
122.如权利要求116至12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过程包括热裂解。
123.如权利要求116至12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过程是连续的。
124.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以下情况时,(i)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所述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ii)响应于至少浮力,将所述中间材料混合物分离成至少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iii)从该过程容器排出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从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以及(iv)将至少一部分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再循环至该反应区;
从至少再循环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中去除固体材料,使得再循环至该反应区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得以相对于从该过程容器排出的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被去除固体。
125.如权利要求124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温度。
126.如权利要求124或125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150psig至250psig的压力。
127.如权利要求124至12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氧。
128.如权利要求124至12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氢。
129.如权利要求124至12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脱羧催化剂。
130.如权利要求124至12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过程包括热裂解。
131.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所述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
响应于至少浮力地将所述中间材料混合物分离成至少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从该过程容器中排出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基于挥发性差异,将至少一部分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分馏成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和丢弃的残余浆料部分;和
将所述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供应至该反应区。
132.如权利要求13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分馏在真空下的加热区内进行。
133.如权利要求131或132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分馏在从0.0725psia至0.725psia的压力在加热区内进行。
134.如权利要求131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分馏在加热区内进行;并且
该加热区设置在从250摄氏度至350摄氏度的温度。
135.如权利要求132或133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加热区设置在从250摄氏度至350摄氏度的温度。
136.如权利要求131至13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温度。
137.如权利要求131至13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150psig至250psig的压力。
138.如权利要求131至13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氧。
139.如权利要求131至13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附加双原子氢。
140.如权利要求131至13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脱羧催化剂。
141.如权利要求131至14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过程包括热裂解。
142.如权利要求131至14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方法是连续的。
143.一种由包含游离脂肪酸材料的烃材料前体生产烃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以下情况时,(i)在过程容器的内部空间内将烃材料前体转化为中间材料混合物,其中,该转化包括在反应区内通过反应过程对至少一部分所述烃材料前体进行反应转化;(ii)至少响应于浮力地将该中间材料混合物分离成至少一种含气态烃材料的产物和一种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并且(iii)从该过程容器中排出分离出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而获得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
基于挥发性差异地将至少一部分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分馏成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和丢弃的残余浆料部分;和
将所述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供应至该反应区。
144.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分馏在真空下的加热区内进行。
145.如权利要求143或144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分馏在设置为0.0725psia至0.725psia的压力的加热区内进行。
146.如权利要求143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分馏在加热区内进行;并且
该加热区设置在从250摄氏度至350摄氏度的温度。
147.如权利要求144或145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加热区设置在从250摄氏度至350摄氏度的温度。
148.如权利要求143至14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350摄氏度至500摄氏度的温度。
149.如权利要求143至14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设置在从150psig至250psig的压力。
150.如权利要求143至14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氧。
151.如权利要求143至15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外加双原子氢。
152.如权利要求143至15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区内不存在脱羧催化剂。
153.如权利要求143至15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反应过程包括热裂解。
154.如权利要求143至15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该过程是连续的。
155.如权利要求131至15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将所述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供应至该反应区之前,加热所述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并且
所述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的加热包括:响应于将所述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与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置于传热连通而进行加热,使得所述回收的气态材料部分通过所述外置的含液态烃材料的产物被加热。
CN202080085803.5A 2019-11-06 2020-11-06 由有机原料生产烃材料的方法 Pending CN1147873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31300P 2019-11-06 2019-11-06
US201962931291P 2019-11-06 2019-11-06
US201962931319P 2019-11-06 2019-11-06
US201962931281P 2019-11-06 2019-11-06
US62/931,319 2019-11-06
US62/931,300 2019-11-06
US62/931,281 2019-11-06
US62/931,291 2019-11-06
PCT/CA2020/051508 WO2021087616A1 (en) 2019-11-06 2020-11-06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hydrocarbon material from organic feedstoc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7321A true CN114787321A (zh) 2022-07-22

Family

ID=75849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5803.5A Pending CN114787321A (zh) 2019-11-06 2020-11-06 由有机原料生产烃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89329A1 (zh)
EP (1) EP4055120A4 (zh)
JP (1) JP2023500153A (zh)
KR (2) KR20220092968A (zh)
CN (1) CN114787321A (zh)
AU (1) AU2020378922A1 (zh)
BR (1) BR112022008913A2 (zh)
CA (1) CA3156745A1 (zh)
WO (1) WO2021087616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7149A (zh) * 2007-12-14 2009-06-17 周鼎力 用油脂生产汽油柴油的方法
US20110011721A1 (en) * 2009-07-16 2011-01-20 Champagne Gary E Vacuum Pyrolytic Gasification And Liquefaction To Produce Liquid And Gaseous Fuels From Biomass
CN103130600A (zh) * 2011-11-24 2013-06-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动植物油脂及其废弃油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WO2014001632A1 (en) * 2012-06-25 2014-01-03 Upm-Kymmen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converting biomass to liquid fuels
US20150210931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Cool Planet Energy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jet fuel, diesel, and gasoline from lipid-containing feedstocks
CN107532087A (zh) * 2015-04-27 2018-01-02 瓦斯技术研究所 用于控制加氢热解过程和其产物的共处理
US20180195006A1 (en) * 2012-03-07 2018-07-12 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 Catalytic biomass pyrolysis proc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2077B2 (en) * 2007-09-20 2011-07-19 Uop Llc Production of diesel fuel from biorenewable feedstocks with selective separation of converted oxygen
FR2963017B1 (fr) * 2010-07-20 2013-09-06 IFP Energies Nouvelles Procede de conversion de matiere carbonee comprenant deux etapes de liquefaction en lit bouillonnant en presence d'hydrogene issu de ressources non fossiles
US20140073823A1 (en) * 2012-09-10 2014-03-13 Phillips 66 Company Generating deoxygenated pyrolysis vapors
FI20136345L (fi) * 2013-12-31 2015-07-01 Upm Kymmene Corp Integroitu prosessi hiilivetyjen tuottamiseksi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7149A (zh) * 2007-12-14 2009-06-17 周鼎力 用油脂生产汽油柴油的方法
US20110011721A1 (en) * 2009-07-16 2011-01-20 Champagne Gary E Vacuum Pyrolytic Gasification And Liquefaction To Produce Liquid And Gaseous Fuels From Biomass
CN103130600A (zh) * 2011-11-24 2013-06-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动植物油脂及其废弃油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US20180195006A1 (en) * 2012-03-07 2018-07-12 Research Triangle Institute Catalytic biomass pyrolysis process
WO2014001632A1 (en) * 2012-06-25 2014-01-03 Upm-Kymmene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converting biomass to liquid fuels
US20150210931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Cool Planet Energy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jet fuel, diesel, and gasoline from lipid-containing feedstocks
WO2015116706A1 (en) * 2014-01-28 2015-08-06 Rajashekharam Malyala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jet fuel, diesel, and gasoline from lipid-containing feedstocks
CN107532087A (zh) * 2015-04-27 2018-01-02 瓦斯技术研究所 用于控制加氢热解过程和其产物的共处理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田春云主编: "《有机化工工艺学》", 30 September 1998,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pages: 6 - 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55120A1 (en) 2022-09-14
WO2021087616A1 (en) 2021-05-14
KR20220092968A (ko) 2022-07-04
AU2020378922A1 (en) 2022-05-26
JP2023500153A (ja) 2023-01-04
EP4055120A4 (en) 2023-12-13
KR20230158135A (ko) 2023-11-17
US20220389329A1 (en) 2022-12-08
CA3156745A1 (en) 2021-05-14
BR112022008913A2 (pt)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44018B1 (ko) 재활용 및 재생 가능한 유기 물질의 정제
US10526564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making bioproducts
US7806945B2 (en)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and glycerin from high free fatty acid feedstocks
US2018034683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non-catalytic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from oils
US2014002028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ed biodiesel production
US20090077888A1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gasification of crude glycerol
EP3824044A1 (en) Produc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recycled or renewable organic material
BR112021001025A2 (pt) Purificação de material orgânico reciclado e renovável
RU2500789C1 (ru) Способ термической конверсии тяжелого углеводородного сырья
RU2335525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ереработки тяжелых нефтяных остатков
CN114787321A (zh) 由有机原料生产烃材料的方法
JP2004182966A (ja) 脂肪酸エステルの製造装置
JP6558826B2 (ja) ガス化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2850165A1 (en) Process for separating crude tall oil for processing into fuels
RU2490308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работки тяжелого углеводородного сырья
JP4907872B2 (ja) 脂肪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RU2634019C1 (ru) Способ замедленного коксования нефтяных остатков
GB2423088A (en) Removal of impurities from liquids using gaseous nitrogen
Pratt et al. Hydrocarbon fuels from brown grease: Moving from the research laboratory toward an industrial process
CN109913256A (zh) 利用高酸值生物性油脂制备燃料的方法及系统
US20140243565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biohydrocarbons
CA2000942A1 (f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alcools gras et installation de mise en oeuvre
RU2719849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нефтяного кокса (варианты)
CN112410052B (zh) 一种生物质直接液化反应器、反应器系统及生物质直接液化方法
EP4036191A1 (en) Process for removing contaminants from recycled or renewable organic materi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