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3425B - Bopp聚丙烯专用料以及无“白点”bopp薄膜 - Google Patents

Bopp聚丙烯专用料以及无“白点”bopp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3425B
CN114763425B CN202110039235.1A CN202110039235A CN114763425B CN 114763425 B CN114763425 B CN 114763425B CN 202110039235 A CN202110039235 A CN 202110039235A CN 114763425 B CN114763425 B CN 1147634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pp
antioxidant
polypropylene
catalyst
special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92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63425A (zh
Inventor
安彦杰
姜艳峰
吴双
李�瑞
王熺
张明强
杨国兴
葛腾杰
闫义彬
任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392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34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3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3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63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34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08K5/098Metal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323/12Polyprope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OPP聚丙烯专用料以及无“白点”BOPP薄膜,该BOPP聚丙烯专用料包括:高活性Z‑N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粉料以及抗氧化助剂体系,抗氧化助剂体系包括:抗氧剂和吸酸剂。改进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采用抗氧剂为B215、吸酸剂为硬脂酸钙。高活性催化剂生产的聚丙烯粉料具有低灰分特点,同时有机吸酸剂有效降低了无机粒子团聚现象,因此消除了BOPP薄膜生产过程中“白点”的产生,因而特别适用于BOPP聚丙烯专用料质量提升使用。

Description

BOPP聚丙烯专用料以及无“白点”BOPP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树脂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白点”BOPP薄膜及其专用料。
背景技术
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服装、香烟包装等领域,2019年需求量达到500万吨/年以上,专用料主要有抚顺石化L5D98、大庆石化的T38F、大连石化T36F等,现主要向生产高档消光膜等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包装精致化、美观化等方面的追求,对BOPP专用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BOPP薄膜表面上的“白点”严重影响了薄膜的印刷、热封和复合等性能,造成废品率显著提升,大幅度降低了产品档次和售价,现已经成为BOPP行业的一个共性问题和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目前,由于产生“白点”的具体成因没有确切定论,下游用户及生产厂通过一定手段进行改进,但均效果不佳,BOPP“白点”问题时常出现,此问题困扰企业和下游用户多年,制约了BOPP专用料全面质量升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OPP聚丙烯专用料以及无“白点”BOPP薄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生产薄膜时容易产生大量“白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白点”含量BOPP聚丙烯专用料,该BOPP聚丙烯专用料包括:高活性Z-N催化剂制备的聚丙烯粉料以及抗氧化助剂体系,抗氧化助剂体系包括:抗氧剂和吸酸剂。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聚丙烯粉料与抗氧化助剂体系的质量比为1:0.0015-0.0048。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抗氧剂为各种类型的塑料抗氧剂:酚类抗氧剂、胺类抗氧剂或复合抗氧剂。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酚类抗氧剂为BHT、Irganox1010、Irganox565、Irganox1076、Irganox245、AntioxidantB10、Antioxidant2246、Nocrac300、Goodrite3114或Goodrite3125。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胺类抗氧剂为KY401、抗氧剂4010NA、抗氧剂4020、抗氧剂4030或吩噻嗪型抗氧剂。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抗氧剂为抗氧剂B215、抗氧剂B225或抗氧剂B900,优选B215。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吸酸剂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水合滑石粉等,优选硬脂酸钙。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中,抗氧剂与吸酸剂的质量比2-8:1;优选地,抗氧剂与吸酸剂的质量比4:1。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聚丙烯粉料为灰分含量低于0.06g/kgpp的聚丙烯粉料:优选地,聚丙烯粉料的等规度≥96.5%。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聚丙烯粉料采用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催化聚合而成,优选地,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的催化活性≥49kgPP/gCAT:更优选地,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包括:主催化剂,主催化剂为钛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助催化剂为有机铝化合物;外给电子体,外给电子体为有机硅烷:其中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及外给电子体的质量比为1:0.1-1.0:1.0-10.0,优选为1:0.5:3。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有机铝化合物选自烷基铝化合物:优选地,烷基铝化合物选自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丁基铝、三正己基铝或三正辛基铝:优选地,有机硅烷选自二烷基二烷氧基硅烷,更优选地,有机硅烷选自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基或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及外给电子体均负载于乙氧基镁载体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熔体流动速率为2.5±0.5g/10min。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BOPP薄膜,该BOPP薄膜由以上述任一种BOPP聚丙烯专用料为原料制成。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BOPP薄膜为无“白点”薄膜;优选地,BOPP薄膜为普通光膜或消光膜。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活性≥49kgPP/gCAT的高活性催化剂,大大降低了聚丙烯的灰分,从而降低了BOPP薄膜的白点;同时,采用优化的抗氧剂体系,降低了无机吸酸剂水滑石的加入,进一步消除了BOPP“白点”的产生。
一般来说,BOPP薄膜的“白点”基本上由黑点核心和白色亮光区组成,其中黑点核心的尺寸在2-7um范围内,而白色亮光区的尺寸在8-30um范围内。所谓的白色亮光区(也就是所说的“白点”)其实就是银纹,其呈现椭圆或圆形,其是在薄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黑点核心多为无机粒子产生应力集中点,破坏了正常聚丙烯薄膜的结晶,造成局部缺陷后产生银纹现象。因此降低无机粒子如水滑石等以及灰分的产生会有效降低BOPP“白点”的产生。
为探究白点的产生和作用机理,对水滑石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白点”产生的“共响应-微团聚-纤化破坏”反应机理,其中:
共响应:无机卤素吸收剂与聚丙烯残留氯原子反应生成水(作为氢键介质),残留氯原子含量与催化剂的活性成反比,无机卤素吸收剂用量-催化剂活性存在共响应效应;
微团聚:微尺寸(<1um)无机卤素吸收剂通过氢键发生团聚,尺寸变大(仍属微米级别),且随机均匀分布;
纤化破坏:在薄膜加工过程中,微团聚造成薄膜表面产生应力集中点,破坏薄膜表面性能,随即产生纤化银纹破坏,进而形成大小不一亮斑,即“白点”。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BOPP是“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的简称,即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它的生产是将高分子聚丙烯的熔体首先通过狭长机头制成片材或厚膜,然后在专用的拉伸机内,在一定的温度和设定的速度下,同时或分步在垂直的两个方向(纵向、横向)上进行的拉伸,并经过适当的冷却或热处理或特殊的加工(如电晕、涂覆等)制成的薄膜。常用的BOPP薄膜包括:普通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光膜、香烟包装膜、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膜、双向拉伸聚丙烯金属化膜、消光膜、复书膜、激光镁压膜、防伪膜和纸球膜等。
在本发明中BOPP薄膜的应用包括普通型双向拉伸聚丙烯光膜或者消光膜。
如前述背景技术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在采用BOPP专用料生产BOPP普通薄膜时,经常容易出现薄膜表面“白点”现象,特别是消光膜上更加明显,影响了产品质量。
发明人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BOPP聚丙烯专用料生产BOPP薄膜时,产生“白点”的原因有:1)催化剂活性不高,且催化剂杂质较多,聚丙烯专用料中的灰分较高:2)聚丙烯粉料造粒抗氧化助剂体系中含有无机粒子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产生银纹所致。BOPP现有助剂体系本身不适用于BOPP膜生产。
而抗氧化助剂体系本身不适用于BOPP膜生产的原因如下:现有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配方中含有主抗氧剂1010、辅助抗氧剂168、吸酸剂水滑石。由于水滑石为无机粒子,其虽然尺寸较小,但在BOPP薄膜生产过程中容易团聚,产生一定量的小颗粒,在BOPP薄膜拉伸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点,产生内部缺陷形成银纹,从而出现肉眼看到的薄膜表面上的“白点”。
基于上述发现,本发明的发明人对BOPP聚丙烯专用料的原料配方进行了改进,并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制备BOPP薄膜产品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采用这种改进的聚丙烯专用料所制备的BOPP薄膜产品解决了表面“白点”问题。
在上述研究结果基础上,申请人提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BOPP聚丙烯专用料,该BOPP聚丙烯专用料包括:高活性Z-N催化剂制备的聚丙烯粉料及抗氧化助剂体系,抗氧化助剂体系包括:复合抗氧剂和吸酸剂。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的配方中抗氧化助剂体系本身不适用于BOPP膜生产的原因在于,目前生产聚丙烯的催化剂多为含有CL的化合物,因此聚丙烯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的强酸HCL,其会腐蚀设备,因此在抗氧剂体系中会加入一定量的吸酸剂如水滑石,由于水滑石粒子尺寸小同时吸收HCL的效率较普通吸酸剂高,因此现在BOPP专用料中多加入一定量的水滑石来提高吸酸效果。本发明中采用硬脂酸钙替代了常用的水滑石,解决了BOPP薄膜表面“白点”的问题。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抗氧剂为B21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吸酸剂为硬脂酸钙;
为了进一步提高抗氧化助剂体系对聚丙烯粉料在造粒过程中的抗氧化作用,本发明中根据聚丙烯粉料的用量,对造粒抗氧化助剂体系中各成分的用量比例进行了优化设计,一方面使得造粒容易成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避免聚丙烯粉料粉尘飞扬或添加不均匀。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BOPP聚丙烯专用料中,吸酸剂与聚丙烯粉料的质量比为0.0005: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BOPP聚丙烯专用料中,抗氧剂与吸酸剂的质量比为4:1。
上述各成分之间的用量比例的优化,使得该改进后的抗氧化助剂体系对聚丙烯粉料在熔融造粒生产聚丙烯时不易出现氧化现象,生产的BOPP薄膜也不会出现“白点”现象。
为了进一步提高BOPP聚丙烯专用料的质量并保持质量的稳定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聚丙烯粉料为灰分(树脂的灰分是指经高温燃烧后完全燃尽的剩余残留物,它是用来测定有机树脂中的微量金属杂质含量)含量低于0.06g/kgPP的聚丙烯粉料。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聚丙烯粉料的等规度≥96.5%。灰分低,不容易出现拉丝过程中堵塞挤出机膜孔,断丝等问题。等规度高,所制备的BOPP薄膜挺括性高,性能稳定。
为了进一步获得质量较优且性能稳定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发明人进一步对聚丙烯粉料制备中催化剂体系的各成分其配方进行了优化改进,以使得催化剂在其所催化聚合的聚丙烯粉料中残留量最低,从而进一步降低了BOPP薄膜产生“白点”的概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聚丙烯粉料通过采用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催化聚合而成。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的催化活性为50kgPP/gCAT(单位主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得到聚合物的质量,用kgPP/gCAT)。采用催化活性高于50kgPP/gCAT的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来对聚丙烯粉料制备过程进行催化,使得所制备的聚合物中催化剂各组分残留较低,进而减少聚丙烯粉中的灰分含量较低,避免制备BOPP薄膜过程中断膜或者堵塞挤出机膜孔。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以及外给电子体,主催化剂为钛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为有机铝化合物:外给电子体为有机硅烷:其中,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及外给电子体的质量比为1:0.l-1.0:1.0-10.0,优选为1:0.5:3。
控制三者的质量比在上述范围内时,有利于使得主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并且使得三种在最终聚合物聚丙烯粉料中的残留最低,进而使得所制备的聚丙烯粉料的灰分含量较低。
上述助催化剂可以采用现有的有机铝化合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有机铝化合物选自烷基铝化合物:优选地,院基铝化合物选自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丁基铝、三正己基铝或三正辛基铝。最优选采用三乙基铝。
上述外给电子体可以采用现有的有机硅烷。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有机硅烷选自二烷基二烷氧基硅烷,优选地,有机硅烷选自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基或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最优选采用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及外给电子体均负载于乙氧基镁载体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钛主催化剂可以采用现有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适合于本发明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包含固体催化剂组分,该组分包含至少一种具有至少一个钛卤键的钛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内给电子体,二者都负载于乙氧基镁之上。该固体催化剂组分优选邻苯二甲酸醋类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优选商品名的GRACE公司601的催化剂。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BOPP聚丙烯专用料,该BOPP聚丙烯专用料采用上述任一种BOPP聚丙烯专用料制备而成。本发明的上述BOPP聚丙烯专用料改进了聚丙烯造粒抗氧化助剂体系及催化剂体系以及优选了聚丙烯粉料,因而采用其所制备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没有无机吸酸剂,因而,在采用该BOPP聚丙烯专用料制备BOPP薄膜时也不易出现薄膜表面“白点”的现象。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BOPP聚丙烯专用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5±0.5g/10min。上述改进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既符合BOPP聚丙烯专用料的熔体流动性能要求,同时还抗高温氧化,因而适合用作BOPP薄膜产品的制备原料。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BOPP薄膜,该BOPP薄膜以上述任一种BOPP聚丙烯专用料为原料制成。具体地,BOPP聚丙烯专用料作为原料,经熔融挤出、冷却、纵向拉伸、横向拉伸、消除静电、卷绕和分切工艺即传统的聚丙烯双向拉伸工艺制成。采用本发明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制备而成的BOPP薄膜消除了现有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所制备的BOPP薄膜表面“白点”的现象。优选的实施例中,该BOPP薄膜不存在“白点”问题,可用于更高端领域,市场价值较高。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是根据GB/T3682,230℃/2.16kg测得的。聚合物等规度的测试结果是根据GB/T2412测得的。按照GB/T1040的方法检测BOPP聚丙烯专用料的拉伸性能。按照GB/T 17391的方法对BOPP专用料的氧化诱导期进行测试。
本发明中聚丙烯粉料和所有助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10min,然后在德国TSSJ-25同向旋转双螺杆中挤出造粒,温度范围在170-220℃,并重复挤出。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或聚合活性是聚丙烯装置每生产lkg聚丙烯除以消耗的催化剂质量,以kgPP/(gcat)表示测定的。
实施例1
(1)采用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用矿物油将该催化剂稀释至30%浓度、然后按照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三乙基铝、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质量比为1:0.5:3的比例混合,得到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所得到催化剂体系的聚合活性为50kgPP/gCAT。
利用上述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得到聚丙烯粉料,经检测,所得聚丙烯粉料的灰分为0.05g/kgpp,等规度为96.5%。
(2)吸酸剂:硬脂酸钙,添加量为0.5g/kgPP(PP表示聚丙烯)。
(3)抗氧剂:B215,用量为2g/kgpp。
将上述按照以上比例制造成粒子添加进挤压机,一起与聚丙烯粉料造粒,得到BOPP聚丙烯专用料。
实施例2
(1)采用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用矿物油将该催化剂稀释至30%浓度、然后按照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三乙基铝、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质量比为1:0.1:1的比例混合,得到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所得到催化剂体系的聚合活性为49kgPP/gCAT。
利用上述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得到聚丙烯粉料,经检测,所得聚丙烯粉料的灰分为0.06g/kgpp,等规度为96.5%。
(2)吸酸剂:硬脂酸钙,添加量为0.3g/kgPP。
(3)抗氧剂:B225,用量为1.5g/kgpp。
将上述按照以上比例制造成粒子添加进挤压机,一起与聚丙烯粉料造粒,得到BOPP聚丙烯专用料。
实施例3
(1)采用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用矿物油将该催化剂稀释至30%浓度、然后按照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三乙基铝、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质量比为1:1:10的比例混合,得到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所得到催化剂体系的聚合活性为49kgPP/gCAT。
利用上述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得到聚丙烯粉料,经检测,所得聚丙烯粉料的灰分为0.06g/kgpp,等规度为96.7%。
(2)吸酸剂:硬脂酸钙,添加量为0.5g/kgPP。
(3)抗氧剂:B900,用量为4g/kgpp。
将上述按照以上比例制造成粒子添加进挤压机,一起与聚丙烯粉料造粒,得到BOPP聚丙烯专用料。
实施例4
(1)采用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用矿物油将该催化剂稀释至30%浓度、然后按照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三乙基铝、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质量比为1:1:10的比例混合,得到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所得到催化剂体系的聚合活性为49kgPP/gCAT。
利用上述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得到聚丙烯粉料,经检测,所得聚丙烯粉料的灰分为0.06g/kgpp,等规度为96.7%。
(2)吸酸剂:硬脂酸钙,添加量为0.5g/kgPP。
(3)抗氧剂:B215,用量为1g/kgpp。
将上述按照以上比例制造成粒子添加进挤压机,一起与聚丙烯粉料造粒,得到BOPP聚丙烯专用料。
实施例5
(1)采用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用矿物油将该催化剂稀释至30%浓度、然后按照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三乙基铝、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质量比为1:0.1:1的比例混合,得到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所得到催化剂体系的聚合活性为49kgPP/gCAT。
利用上述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得到聚丙烯粉料,经检测,所得聚丙烯粉料的灰分为0.06g/kgpp,等规度为96.5%。
(2)吸酸剂:硬脂酸钙,添加量为0.3g/kgPP。
(3)抗氧剂:KY401,用量为2g/kgpp。
将上述按照以上比例制造成粒子添加进挤压机,一起与聚丙烯粉料造粒,得到BOPP聚丙烯专用料。
实施例6
(1)采用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用矿物油将该催化剂稀释至30%浓度、然后按照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三乙基铝、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质量比为1:0.5:3的比例混合,得到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所得到催化剂体系的聚合活性为49kgPP/gCAT。
利用上述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得到聚丙烯粉料,经检测,所得聚丙烯粉料的灰分为0.05g/kgpp,等规度为96.5%。
(2)吸酸剂:硬脂酸钙,添加量为0.30g/kgPP。
(3)抗氧剂:B225,用量为3g/kgpp。
将上述按照以上比例制造成粒子添加进挤压机,一起与聚丙烯粉料造粒,得到BOPP聚丙烯专用料。
实施例7
(1)采用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用矿物油将该催化剂稀释至30%浓度、然后按照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三乙基铝、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质量比为1:0.5:3的比例混合,得到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所得到催化剂体系的聚合活性为49kgPP/gCAT。
利用上述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得到聚丙烯粉料,经检测,所得聚丙烯粉料的灰分为0.05g/kgpp,等规度为96.5%。
(2)吸酸剂:硬脂酸钙,添加量为0.8g/kgPP。
(3)抗氧剂:B225,用量为4g/kgpp。
将上述按照以上比例制造成粒子添加进挤压机,一起与聚丙烯粉料造粒,得到BOPP聚丙烯专用料。
实施例8
(1)采用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用矿物油将该催化剂稀释至30%浓度、然后按照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三乙基铝、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质量比为1:0.3:3的比例混合,得到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所得到催化剂体系的聚合活性为49kgPP/gCAT。
利用上述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得到聚丙烯粉料,经检测,所得聚丙烯粉料的灰分为0.04g/kgpp,等规度为96.5%。
(2)吸酸剂:硬脂酸钙,添加量为0.3g/kgPP。
(3)抗氧剂:B225,用量为3g/kgpp。
将上述按照以上比例制造成粒子添加进挤压机,一起与聚丙烯粉料造粒,得到BOPP聚丙烯专用料。
实施例9
(1)采用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用矿物油将该催化剂稀释至30%浓度、然后按照GRACE601聚丙烯催化剂、三乙基铝、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质量比为1:0.5:3的比例混合,得到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所得到催化剂体系的聚合活性为49kgPP/gCAT。
利用上述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得到聚丙烯粉料,经检测,所得聚丙烯粉料的灰分为0.05g/kgpp,等规度为96.5%。
(2)吸酸剂:硬脂酸钙,添加量为0.8g/kgPP。
(3)抗氧剂:Irganox1010,用量为4g/kgpp。
将上述按照以上比例制造成粒子添加进挤压机,一起与聚丙烯粉料造粒,得到BOPP聚丙烯专用料。
对比例1
(1)采用GRACE301聚丙烯催化剂,用矿物油将该催化剂稀释至30%浓度、然后按照GRACE301聚丙烯催化剂、三乙基铝、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质量比为1:0.5:3的比例混合,得到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所得到催化剂体系的聚合活性为30kgPP/gCAT。
利用上述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得到聚丙烯粉料,经检测,所得聚丙烯粉料的灰分为0.15g/kgpp,等规度为96.6%。
(2)吸酸剂:水滑石,添加量为0.5g/kgPP。
(3)抗氧剂:B225,用量为2g/kgpp。
将上述按照以上比例制造成粒子添加进挤压机,一起与聚丙烯粉料造粒,得到BOPP聚丙烯专用料。
对比例2
(1)采用GRACE301聚丙烯催化剂,用矿物油将该催化剂稀释至30%浓度、然后按照GRACE301聚丙烯催化剂、三乙基铝、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质量比为1:0.5:3的比例混合,得到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所得到催化剂体系的聚合活性为30kgPP/gCAT。
利用上述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得到聚丙烯粉料,经检测,所得聚丙烯粉料的灰分为0.15g/kgpp,等规度为96.6%。
(2)吸酸剂:水滑石,添加量为0.3g/kgPP。
(3)抗氧剂:B225,用量为2g/kgpp。
将上述按照以上比例制造成粒子添加进挤压机,一起与聚丙烯粉料造粒,得到BOPP聚丙烯专用料。
将实施例1-9以及对比例1-2得到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样品测试结果
项目 氧化诱导期/min 拉伸强度/MPa 薄膜白点数量/个/m2
实施例1 20 33.4
实施例2 18 32.1
实施例3 25 33.0
实施例4 16 32.1
实施例5 18 30.8
实施例6 24 31.2
实施例7 27 31.5
实施例8 24 30.4
实施例9 24 30.3
对比例1 19 30.1 25
对比例2 18 30.2 20
从上述实施例结果可以看出,与对比例中制备的BOPP薄膜出现白点问题相比,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的力学性能良好且无白点问题。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BOPP聚丙烯树脂生产不需要变更设备,工艺简单且成熟,无需投资;
(2)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组分市场易购,价格低廉,运行费用低;
(3)本发明可有效解决BOPP聚丙烯专用料用于消光膜等BOPP薄膜容易出现的表面“白点”问题,特别适用于BOPP聚丙烯专用料质量提升使用。
(4)本发明的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在目前的市场成本下,与BOPP专用料现有配方成本相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己,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无“白点”BOPP聚丙烯专用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活性Z-N催化剂制备的聚丙烯粉料以及抗氧化助剂体系,所述抗氧化助剂体系包括:抗氧剂和吸酸剂;
其中,所述聚丙烯粉料采用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催化聚合而成,所述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体系的催化活性≥49kgPP/gCAT;所述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以及外给电子体;所述主催化剂为钛主催化剂;所述助催化剂为有机铝化合物;所述外给电子体为有机硅烷;所述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以及外给电子体的质量比为1:0.1-1.0:1.0-10.0;
所述聚丙烯粉料为灰分含量低于0.06g/kgpp,等规度≥96.5%;
所述吸酸剂为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
所述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剂、胺类抗氧剂和复合抗氧剂中的一种;
所述酚类抗氧剂为BHT、Irganox1010、Irganox565、Irganox1076、Irganox245、AntioxidantB10、Antioxidant2246、Nocrac300或Goodrite3125;
所述胺类抗氧剂为KY401、抗氧剂4010NA、抗氧剂4020、抗氧剂4030或吩噻嗪型抗氧剂;
所述复合抗氧剂为抗氧剂B225或抗氧剂B900;
所述聚丙烯粉料与抗氧化助剂体系的质量比为1:0.0015-0.0048;
所述抗氧剂与吸酸剂的质量比2-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抗氧剂为抗氧剂B2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酸剂为硬脂酸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与吸酸剂的质量比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以及外给电子体的质量比为1:0.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铝化合物为烷基铝化合物;所述有机硅烷为二烷基二烷氧基硅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铝化合物为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丁基铝、三正己基铝或三正辛基铝;所述有机硅烷为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基或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以及外给电子体均负载于乙氧基镁载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BOPP聚丙烯专用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5±0.5g/10min。
10.一种BOPP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BOPP薄膜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BOPP聚丙烯专用料制备得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BOPP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BOPP薄膜为普通光膜或消光膜。
CN202110039235.1A 2021-01-12 2021-01-12 Bopp聚丙烯专用料以及无“白点”bopp薄膜 Active CN114763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9235.1A CN114763425B (zh) 2021-01-12 2021-01-12 Bopp聚丙烯专用料以及无“白点”bopp薄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9235.1A CN114763425B (zh) 2021-01-12 2021-01-12 Bopp聚丙烯专用料以及无“白点”bopp薄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3425A CN114763425A (zh) 2022-07-19
CN114763425B true CN114763425B (zh) 2024-03-01

Family

ID=82364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9235.1A Active CN114763425B (zh) 2021-01-12 2021-01-12 Bopp聚丙烯专用料以及无“白点”bopp薄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342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28769A1 (en) * 1995-02-21 1996-08-28 Montell North America Inc. Components and catalyst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CN101541879A (zh) * 2006-11-23 2009-09-23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聚烯烃组合物
CN110183780A (zh) * 2019-06-14 2019-08-30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聚丙烯拉丝料、其专用料及bopp薄膜产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28769A1 (en) * 1995-02-21 1996-08-28 Montell North America Inc. Components and catalysts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CN101541879A (zh) * 2006-11-23 2009-09-23 巴塞尔聚烯烃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聚烯烃组合物
CN110183780A (zh) * 2019-06-14 2019-08-30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聚丙烯拉丝料、其专用料及bopp薄膜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3425A (zh)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56C (zh) 改进光学特性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基础组合物
EP2402391A1 (en) Bimodal polyethylene composition for injection moulded articles
JP7322006B2 (ja) 変性ポリエチレン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作製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2745547A (zh) 一种抗热氧老化的再生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0161774A1 (en) Modification of LLDPE by peroxide treatment
CN114763425B (zh) Bopp聚丙烯专用料以及无“白点”bopp薄膜
US6197852B1 (en) Polyolefin concentrates and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carbon black dispersion
US4684683A (en) Injection blow molding grade propylene polymers
KR20010072370A (ko) 고도로 투명한 폴리에틸렌 조성물
CN114573902B (zh) 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5285605B2 (ja) アイオノマーを使用するポリマー触媒非活性化及び酸中和
JP3832026B2 (ja) Tダイキャス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法
CN114031843B (zh) 一种耐热氧老化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44967B (zh) 一种耐伽玛辐照透明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0659823B1 (en) Polypropylene resin composition and the film manufactured therefrom
CN112194848B (zh) 含有成核剂的聚丙烯组合物、改性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26739A (zh)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镀铝流延聚丙烯膜专用料、镀铝流延聚丙烯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226247A1 (en) Polyethylene polymer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made from the same
JP2006035516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積層フィルム
WO2022168452A1 (ja) 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樹脂組成物
US6274691B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inflation film and said film
CN109721856A (zh) 镀铝三元共聚聚丙烯流延膜树脂组合物
JPH05279522A (ja) 水冷インフレーション用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組成物
CN114426726A (zh) 一种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26724A (zh) 一种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流延膜专用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