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2863A - 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2863A
CN114762863A CN202210365569.2A CN202210365569A CN114762863A CN 114762863 A CN114762863 A CN 114762863A CN 202210365569 A CN202210365569 A CN 202210365569A CN 114762863 A CN114762863 A CN 114762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d
groove
frame
construction waste
lower p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655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建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3655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28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2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2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 B05C1/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epara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8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 B05C9/12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the auxiliary operation being performed after the appl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4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 B05D3/04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the gas being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领域的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支撑装置、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龙门架,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设置在支撑装置内,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设置有空间,本发明通过设置在龙门架内的两个辊轴能够对建筑垃圾块两侧面进行涂胶;通过上拉杆和下拉杆交错分布且分别转动的特性,使上拉杆和下拉杆分别沿第二想爱你位槽和第一限位槽移动,使上拉杆和下拉杆在对建筑垃圾块涂胶时能够补偿辊轴与建筑垃圾块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完全将建筑垃圾块靠近第一传送带的面和远离传送带的面完全覆盖,保证不会有涂胶遗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建筑垃圾远距离运输效率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领域,具体为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建筑垃圾处理通常是通过挖掘机将垃圾装载入运输车内,再由运输车运输到需要铺路的施工地,短途运输较为合理,但是长途运输,例如城市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运输到较远地区铺路如山区、西北地区又或者从内地运输到沿海填海造陆,都需要远程运输,这样仅靠挖掘机将碎渣堆放在运输车内,运输车的空间利用率会较低,不利于长途运输,导致成本上升;而传统设备很少采用将建筑垃圾挤压成块,再将建筑垃圾块表面涂一层专用胶水,增强建筑垃圾的粘合度,方便堆放和运输的手段。
主要的原因是,被压成块的垃圾块在运输过程中极度容易松散,涂胶过程难度很大,现有装置的涂胶的手段主要有两种,静态涂胶和动态涂胶。
静态涂胶,顾名思义,建筑垃圾块不动,人工或设备从建筑垃圾块裸露的几个面涂胶,这样会导致的结果是,建筑垃圾块的底面不能一起涂胶,这就会必然导致存在一个等待先涂胶的几个面干燥再涂底面的过程,效率极低。
动态涂胶,顾名思义,就是建筑垃圾块运动过程中涂胶,这样的手段可以克服静态涂胶的底面难以同步的问题,但是由于建筑垃圾块本身容易松散,为了避免惯性导致的松散情况发生,垃圾块只能件做简单的直线运动,这就会导致运动方向背后的面在运动过程中很难被涂胶。也会导致涂胶效率极低。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缺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支撑装置、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龙门架,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设置在支撑装置内,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存在间隔,其特征在于:龙门架安装在第二传送带靠近第一传送带一端的支撑装置上,龙门架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外固定连接有辊轴,龙门架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臂,第一转动臂滑动连接有上拉杆,第一转动臂与上拉杆之间同时也通过弹簧连接;龙门架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动臂的一端,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连接有下拉杆,第二转动臂与下拉杆之间也通过弹簧连接,此外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与龙门架之间均设置有扭簧;
上拉杆和下拉杆外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固定连接在龙门架上的第二限位板和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内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由第一进程槽、第一拉伸槽和第一回程槽组成,其中第一进程槽的圆心与第二转动臂转动轨迹的圆心重叠;第二限位槽由第二进程槽、第二拉伸槽和第二回程槽组成,其中第二进程槽的圆心与第一转动臂转动轨迹的圆心重叠;上拉杆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滑柱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槽内;下拉杆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柱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内;两个上拉杆和两个下拉杆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辊轴。
本发明使用时:首先,将被压缩成块的建筑垃圾块运输到第二传送带上,然后第二传送带会带动建筑垃圾块移动并经过龙门架;当建筑垃圾块经过龙门架时,首先建筑垃圾块会与龙门架侧面的两个辊轴接触,辊轴会在建筑垃圾块的驱动下滚动,从而对建筑垃圾块的两个侧面进行涂胶;建筑垃圾块进一步移动,其靠近第一传送带的一面会与下拉杆之间的辊轴接触,建筑垃圾块推动辊轴会驱使辊轴绕第二转动臂与龙门架的转动连接点旋转,从而使下拉杆之间的辊轴随第二转动臂同步转动,同时对建筑垃圾块面向第一传送带方位的面进行涂胶;由于下拉杆与第二转动臂通过弹簧连接,且下拉杆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柱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板上的第一限位槽内,在下拉杆向下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滑柱沿第一进程槽滑动,并最终越过第一进程槽的换向楔块进入到第一拉伸槽内,由于第一进程槽的圆心与P点重合,所以在下拉杆向下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滑动柱与P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所以在下拉杆向下转动的过程中并不会拉伸;在第二滑柱运动到第一进程槽的末端时,即第一进程槽与第一拉伸槽的连接处,下拉杆之间的辊轴与建筑垃圾块的底面接触,并对建筑垃圾块的底面进行涂胶,在建筑垃圾块的下表面脱离下拉杆之间的辊轴时,第一转动臂会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第一转动臂会带动下拉杆反向转动,由于固定连接在下拉杆上的第二滑柱此时位于第一拉伸槽内,所以在第一转动臂带动下拉杆复位时,第二滑柱会沿第一拉伸槽滑动,从而驱使下拉杆拉伸,从而补偿建筑垃圾块向第一传送带运动的位移量,同时也补偿了下拉杆绕P点转动时与建筑垃圾块横向的距离差;此外,在第二滑柱沿第一拉伸槽运动的过程中,下拉杆在向远离第一转动臂方向运动的速度会随着第二滑柱在第一拉伸槽内的运动逐渐增加,即随下拉杆的伸长速度逐渐变快,从而补偿了下拉杆绕P点转动时其与建筑垃圾块之间横向距离加速变大的位移量;进而能够对建筑垃圾块远离第一传送带的一面进行涂胶;随后第二滑柱混运动到第一回程槽内,下拉杆之间的辊轴与夹住垃圾块彻底分离,此时第二滑柱运动到第一拉伸槽的末端,即第一拉伸槽与第一回程槽的连接处;随后下拉杆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即下拉杆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柱沿第一回程槽向第一转动臂的方向移动复位;
同理,上方的上拉杆也会同下拉杆进行相似的运动,从而完成对建筑垃圾块靠近第一传送带的面、远离第一传送带的面以及建筑垃圾块的上表面进行涂胶;需要注意的是,起始状态下,上拉杆和下拉杆上的辊轴存在横向的距离,所以这段横向的距离可以确保上拉杆和下拉杆工作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从而可以避免上拉杆8和下拉杆在对应的第二回程槽和第一回程槽内作回程运动时产生干涉。
此外,由于上拉杆相对于下拉杆较长,且上拉杆与下拉杆初始位置交错开,下拉杆相对于上拉杆更靠近龙门架下拉杆转动并不会与上拉杆产生干涉,所以下拉杆相对于上拉杆会先被建筑垃圾块推动转动,并复位;而通过上拉杆和下拉杆交错分布且分别转动的特性,从而能够完全将建筑垃圾块靠近第一传送带的面和远离传送带的面完全覆盖,保证不会有涂胶遗漏;
在建筑垃圾块完全被涂上胶后,会随第一传送带运动到下一流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支撑装置下方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料板,第二刮料板设置有自齿轮向第二传送带下倾的倾角,龙门架上方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料板,第一刮料板也设置有一定的倾角;龙门架两侧内开设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三刮料板;工作时:由于被挤压成形的建筑垃圾块外表任然会有大量易脱落的灰尘,在辊轴对建筑垃圾块进行涂胶时,难以避免的会将建筑垃圾块上的灰尘沾染到辊轴上,从而可能导致辊轴圆周上被灰尘覆盖无法继续对建筑垃圾块进行涂胶,而中途更换辊轴就需要暂停加工线,这样还会降低该系统对建筑垃圾块涂胶的效率,所以希望辊轴在对建筑垃圾块进行涂胶的过程中能够将沾染的灰尘清除掉,以此来保证在建筑垃圾块运动的过程中,该系统能够高效的对建筑垃圾的六个面进行涂胶;转动设置在龙门架内的两个辊轴会在建筑垃圾块经过时通过摩擦力带动两辊轴分别进行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龙门架内固定连接有第三刮料板,所以龙门架内的两辊轴上沾染的灰尘会被第三刮料板刮除;同理,上拉杆之间的辊轴在被建筑垃圾块顶到上方后,上拉杆之间的辊轴会与第一刮料板相切,由于辊轴会被建筑垃圾块与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驱动而转动,所以第一刮料板会将上拉杆之间的辊轴上的灰尘刮除;同理,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在支撑装置上的第二刮料也能够将下拉杆之间的辊轴上的灰尘清除干净;从而确保了辊轴在与建筑垃圾块的接触面始终保持洁净,进而保证了建筑垃圾块不会被漏涂,同时也保证了该系统能够在不停机更换辊轴的情况下,在建筑垃圾块运动过程中保证对建筑垃圾块的六个面进行高效且完整的涂胶,提高了该系统的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一传送带靠近第二传送带一端的支撑装置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多个齿轮,多个齿轮互相啮合;此外,齿轮上方的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完全相同的风扇,齿轮的数量为偶数个,最外侧的两个齿轮上方的转轴上还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轴连接;两个转动连接在龙门架内的第一转动轴之间通过弹力绳连接;工作时:由于建筑垃圾块的下方在经过辊轴涂胶后,建筑垃圾块的下表面的胶水如果不能快速干燥,那么在建筑垃圾块进入第一传送带时,建筑垃圾块下表面的胶水会涂抹到第一传送带上,会导致建筑垃圾块与第一传送带粘连在一起,所以希望建筑垃圾块在于第一传送带的接触面能够速干;建筑垃圾块在通过龙门架时会通过建筑垃圾块与龙门架内侧的两个辊轴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两个辊轴分别顺时针主动和逆时针转动,同时两辊轴也会拉伸弹力绳;由于第一传动轴与风扇上的转轴通过皮带连接,所以第一转轴转动会带动风扇转动,由于风扇之间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传动,所以相邻的风扇的旋转方向不同,在建筑垃圾块未完全通过龙门架时1、3、5...2n-1处的风扇吹风;从而对建筑垃圾块的下表面进行吹风使其速干;由于建筑垃圾块在完全通过龙门架时并未能完全通过风扇,所以在建筑垃圾块完全通过龙门架时,龙门架内的两辊轴在失去建筑垃圾块的限制下,被拉伸的弹力绳会拉动两侧的第一传动轴反向转动,此时2、4、6...2n处的风扇吹风;从而保证了建筑垃圾块的下表面能够完全被吹干,有效防止建筑垃圾块与第一传送带的粘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二刮料板下方弹性滑动连接有铲板,第二刮料板内滑动连接有贯穿插板的滑动杆,滑动杆与铰接架的一个铰接点铰接,铰接架为四根互相铰接的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架,铰接架靠近齿轮一侧的铰接点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除两个最外侧的齿轮与皮带连接的齿轮,其余齿轮均下表面上均固定对称设置有两个压轴;其余齿轮之间均设置有铰接架;工作时:由于第二刮料板再将下拉杆之间辊轴上的灰尘刮除时,沾染着胶水的灰尘会附着在第二刮料板上,长时间积累则会导致第二刮料板工作效率下降,最终可能导致第二刮料板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所以希望能够将附着在第二刮料板上的胶水灰尘混合物清除干净;齿轮转动在带动风扇对建筑垃圾块进行风干的同时,齿轮下方的压轴也会随齿轮同步转动,由于相邻啮合的齿轮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且除最外侧的两个齿轮均固定连接有压轴,并且其余相邻齿轮之间均设置有铰接架,所以其余相邻的齿轮转动会驱动压轴挤压铰接架的两根铰接杆,由于靠近齿轮一侧的铰接架的交接点是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的,所以压轴挤压铰接架的两根铰接杆时会驱动远离安装架方向的铰接架上的铰接点移动,由于远离安装架处的铰接架的交接点与滑动杆铰接,所以铰接架会在压轴的挤压下驱使滑动杆在第二刮料板内滑动,又因为滑动杆外滑动连接有弹性滑动连接在第二刮料板上的铲板,所以滑动杆移动会带动铲板同步滑动;在压轴与铰接架分离时,由于铲板是弹性滑动连接在第二刮料板底面的,所以铰接架也会跟随铲板一同复位;在齿轮不停带动压轴转动过程中,从而带动铲板往复运动,对第二刮料板的下表面进行清除灰尘胶水混合物,从而使第二刮料板能够始终保持洁净,能够有效清除辊轴上的灰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一传动轴上方转动连接有飞轮,飞轮外围开设有不完全粗糙面,飞轮外围设置有弹性滑动连接在龙门架上的滑动架,滑动架内侧的内表面为粗糙面,滑动架滑动连接有刮料架,刮料架上固定连接有清料板;此外,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槽,第三限位槽包括第三进程槽和第三回程槽,刮料架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滑柱滑动设置在第三限位槽内;工作时:由于第一刮料板再将上拉杆之间辊轴上的灰尘刮除时,沾染着胶水的灰尘会附着在第一刮料板上,长时间积累则会导致第一刮料板工作效率下降,最终可能导致第一刮料板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所以希望能够将附着在第一刮料板上的胶水灰尘混合物清除干净:在建筑垃圾块进入龙门架时,两侧第一传动轴会在建筑垃圾块的驱动下转动,第一传动轴转动会带动飞轮同步转动,飞轮转动会驱动滑动架向远离第一传动轴的方向移动,滑动架会带动与其滑动连接的刮料架同步移动;由于刮料架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滑柱滑动连接在第三限位槽内,所以刮料架在随滑动架向远离第一传动轴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会沿第三进程槽滑动,从而驱动刮料架带动与刮料架固定连接的清料板同步运动,当第三滑柱移动到第三进程槽最右端时清料板刚好与第一刮料板贴合,飞轮的粗糙面与滑动架的粗糙面分离;由于滑动架是弹性滑动连接在龙门架上的,所以滑动架会在失去飞轮的限制后弹性复位,拉动刮料架反向运动,刮料架反向运动会带动清料板同步移动,由于滑柱此时运动到第三回程槽内,所以在刮料架反向运动的过程中会沿着第三回程槽运动,直到恢复到初始位置,此外,在第一传动轴反转时飞轮不转动;在飞轮的带动下如此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了对第一刮料板上的灰尘胶水混合物进行清除,进而使第一刮料板能够始终保持洁净,能够有效清除辊轴上的灰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该系统使用的方法如下:
步骤1:将记将建筑垃圾压缩成块,并运输到第二传送带上;
步骤2:通过辊轴将建筑垃圾块的六个面进行涂胶;
步骤3:对建筑垃圾块的下表面进行风干,防止与第一传送带粘连;
步骤4:建筑垃圾块随第一传送带运动到下一流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在龙门架内的两个辊轴能够对建筑垃圾块两侧面进行涂胶;通过上拉杆和下拉杆交错分布且分别转动的特性,使上拉杆和下拉杆分别沿第二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槽移动,使上拉杆和下拉杆在对建筑垃圾块涂胶时能够补偿辊轴与建筑垃圾块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完全将移动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块靠近第一传送带的面和远离传送带的面完全覆盖,使其在简单的传输状态(可以保证建筑垃圾块不至于因为运输而松散)下可以被完全(即六个面均可被稳定可靠的涂胶)涂胶,从而保证建筑垃圾块可以被稳定转运 。
2.本发明通过固定连接在龙门架上的第三刮料板、第一刮料板和第二刮料板能够将各个辊轴上的灰尘清除干净;从而确保了辊轴在与建筑垃圾块的接触面始终保持洁净,进而保证了建筑垃圾块不会被漏涂,同时也保证了该系统能够在不停机更换辊轴的情况下,在建筑垃圾块运动过程中保证对建筑垃圾块的六个面进行高效且完整的涂胶,提高了该系统的工作效率。
3.本发明能够通过建筑垃圾块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进而通过皮带带动齿轮转动,以此来驱动风扇转动,对建筑垃圾块的底面进行风干,同时在建筑垃圾块完全通过龙门架后能够通过弹力绳储存的力来驱动风扇转动对即将经过风扇的建筑垃圾块进行风干,从而保证了建筑垃圾块的下表面能够完全被吹干,有效防止建筑垃圾块与第一传送带的粘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拉杆和下拉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换向楔块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为上拉杆和下拉杆正式角与斜视角的拉伸时的结构对比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刮料机构和风干机构的仰视角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刮料机构和风干机构的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龙门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刮料机构的立体和平面的结构对比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一刮料机构俯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支撑装置、2-第一传送带、2-1-第二传送带、3-龙门架、4-第一限位板、5-第一限位槽、5-1-第一进程槽、5-2-第一拉伸槽、5-3-第一回程槽、6-第二限位板、7-第二限位槽、7-1-第二进程槽、7-2-第二回程槽、7-3-第二拉伸槽、8-上拉杆、8-1-第一滑柱、8-2-第一转动臂、9-下拉杆、9-1-第二滑柱、9-2-第二转动臂、10-辊轴、11-第一传动轴、12-滑动架、13-第一刮料板、14-刮料架、14-1-清料板、15-安装架、16-齿轮、17-皮带、18-第二刮料板、19-风扇、20-弹力绳、21-压轴、22-铲板、23-滑动杆、24-铰接架、25-支撑板、25-1-第三滑柱、26-第三限位槽、26-1-第三回程槽、26-2-第三进程槽、27-第三刮料板、28-飞轮、29-弹簧、30-连接柱、a-第二滑柱初始位置、a1-下拉杆初始位置、b-第二滑柱沿第一进程槽运动到极限位置点、b1-下拉杆带动辊轴对建筑垃圾块底面进行涂料点、c-第二滑柱沿第一拉伸槽运动到极限位置点、c1-下拉杆带动辊轴完成工作点、R1-a1的运动轨迹、S1-a1转动的弧长、L1-b1运动到c1的竖直距离、L2-b1运动到c1的横向距离、S2-b1到c1的路径、T-换向楔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支撑装置1、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2-1和龙门架3,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2-1均设置在支撑装置1内,第一传送带2与第二传送带2-1之间存在间隔,其特征在于:龙门架3安装在第二传送带2-1靠近第一传送带2一端的支撑装置1上,龙门架3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11,第一传动轴11外固定连接有辊轴10,龙门架3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臂8-2,第一转动臂8-2滑动连接有上拉杆8,第一转动臂8-2与上拉杆8之间同时也通过弹簧29连接;龙门架3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臂9-2的一端,第二转动臂9-2的另一端连接有下拉杆9,第二转动臂9-2与下拉杆9之间也通过弹簧29连接,此外第一转动臂8-2和第二转动臂9-2与龙门架3之间均设置有扭簧;
上拉杆8和下拉杆9外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固定连接在龙门架3上的第二限位板6和第一限位板4;第一限位板4和第二限位板6内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和第二限位槽7;第一限位槽5由第一进程槽5-1、第一拉伸槽5-2和第一回程槽5-3组成,其中第一进程槽5-1的圆心与第二转动臂9-2转动轨迹的圆心重叠;第二限位槽7由第二进程槽7-1、第二拉伸槽7-3和第二回程槽7-2组成,其中第二进程槽7-1的圆心与第一转动臂8-2转动轨迹的圆心重叠;上拉杆8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滑柱8-1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槽7内;下拉杆9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柱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5内;两个上拉杆8和两个下拉杆9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辊轴10。。
本发明使用时:首先,将被压缩成块的建筑垃圾块运输到第二传送带2-1上,然后第二传送带2-1会带动建筑垃圾块移动并经过龙门架3;当建筑垃圾块经过龙门架3时,首先建筑垃圾块会与龙门架3侧面的两个辊轴10接触,辊轴10会在建筑垃圾块的驱动下滚动,从而对建筑垃圾块的两个侧面进行涂胶;建筑垃圾块进一步移动,其靠近第一传送带2的一面会与下拉杆9之间的辊轴10接触(图1、3所示),建筑垃圾块推动辊轴10会驱使辊轴10绕第二转动臂9-2与龙门架3的转动连接点(图4中P点)旋转,从而使下拉杆9之间的辊轴10随第二转动臂9-2同步转动,同时对建筑垃圾块面向第一传送带2方位的面进行涂胶;由于下拉杆9与第二转动臂9-2通过弹簧29连接(图5所示),且下拉杆9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柱9-1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板4上的第一限位槽5内(图4所示),在下拉杆9向下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滑柱9-1沿第一进程槽5-1滑动,并最终越过第一进程槽5-1的换向楔块T 进入到第一拉伸槽5-2内,由于第一进程槽5-1的圆心与P点重合,所以在下拉杆9向下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滑动柱与P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所以在下拉杆9向下转动的过程中并不会拉伸;在第二滑柱9-1运动到第一进程槽5-1的末端时,即第一进程槽5-1与第一拉伸槽5-2的连接处,下拉杆9之间的辊轴10与建筑垃圾块的底面接触,并对建筑垃圾块的底面进行涂胶,在建筑垃圾块的下表面脱离下拉杆9之间的辊轴10时,第一转动臂8-2会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第一转动臂8-2会带动下拉杆9反向转动,由于固定连接在下拉杆9上的第二滑柱9-1此时位于第一拉伸槽5-2内,所以在第一转动臂8-2带动下拉杆9复位时,第二滑柱9-1会沿第一拉伸槽5-2滑动,从而驱使下拉杆9拉伸,从而补偿建筑垃圾块向第一传送带2运动的位移量,同时也补偿了下拉杆9绕P点转动时与建筑垃圾块横向的距离差;此外,在第二滑柱9-1沿第一拉伸槽5-2运动的过程中,下拉杆9在向远离第一转动臂8-2方向运动的速度会随着第二滑柱9-1在第一拉伸槽5-2内的运动逐渐增加,即随下拉杆9的伸长速度逐渐变快,从而补偿了下拉杆9绕P点转动时其与建筑垃圾块之间横向距离加速变大的位移量;进而能够对建筑垃圾块远离第一传送带2的一面进行涂胶;随后第二滑柱9-1混运动到第一回程槽5-3内,下拉杆9之间的辊轴10与夹住垃圾块彻底分离,此时第二滑柱9-1运动到第一拉伸槽5-2的末端,即第一拉伸槽5-2与第一回程槽5-3的连接处;随后下拉杆9会在弹簧29的作用下复位,即下拉杆9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柱9-1沿第一回程槽5-3向第一转动臂8-2的方向移动复位;
同理,上方的上拉杆8也会同下拉杆9进行相似的运动,从而完成对建筑垃圾块靠近第一传送带2的面、远离第一传送带2的面以及建筑垃圾块的上表面进行涂胶;需要注意的是(如图4所示),起始状态下,上拉杆8和下拉杆9上的辊轴10存在横向的距离,所以这段横向的距离可以确保上拉杆8和下拉杆9工作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从而可以避免上拉杆8和下拉杆9在对应的第二回程槽7-3和第一回程槽5-3内作回程运动时产生干涉。
此外,由于上拉杆8相对于下拉杆9较长,且上拉杆8与下拉杆9初始位置交错开,下拉杆9相对于上拉杆8更靠近龙门架3(图4所示)下拉杆9转动并不会与上拉杆8产生干涉,所以下拉杆9相对于上拉杆8会先被建筑垃圾块推动转动,并复位;而通过上拉杆8和下拉杆9交错分布且分别转动的特性,从而能够完全将建筑垃圾块靠近第一传送带2的面和远离传送带的面完全覆盖(位于一条竖直线上的两个辊轴10通过绕点转动的方式对平行于辊轴10的面进行涂胶时,两辊轴10之间会在被涂面上产生空隙而无法涂将整个面完全涂抹,而交错分布的则会完全覆盖被涂面),保证不会有涂胶遗漏;
在建筑垃圾块完全被涂上胶后,会随第一传送带2运动到下一流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支撑装置1下方通过连接柱30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料板18(图3、6所示),第二刮料板18设置有自齿轮16向第二传送带2-1下倾的倾角,龙门架3上方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5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料板13(图13所示),第一刮料板13也设置有一定的倾角;龙门架3两侧内开设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三刮料板27(图9、10所示);工作时:由于被挤压成形的建筑垃圾块外表任然会有大量易脱落的灰尘,在辊轴10对建筑垃圾块进行涂胶时,难以避免的会将建筑垃圾块上的灰尘沾染到辊轴10上,从而可能导致辊轴10圆周上被灰尘覆盖无法继续对建筑垃圾块进行涂胶,而中途更换辊轴10就需要暂停加工线,这样还会降低该系统对建筑垃圾块涂胶的效率,所以希望辊轴10在对建筑垃圾块进行涂胶的过程中能够将沾染的灰尘清除掉,以此来保证在建筑垃圾块运动的过程中,该系统能够高效的对建筑垃圾的六个面进行涂胶;转动设置在龙门架3内的两个辊轴10会在建筑垃圾块经过时通过摩擦力带动两辊轴10分别进行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龙门架3内固定连接有第三刮料板27,所以龙门架3内的两辊轴10上沾染的灰尘会被第三刮料板27刮除;同理,上拉杆8之间的辊轴10在被建筑垃圾块顶到上方后,上拉杆8之间的辊轴10会与第一刮料板13相切,由于辊轴10会被建筑垃圾块与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驱动而转动,所以第一刮料板13会将上拉杆8之间的辊轴10上的灰尘刮除;同理,通过连接柱30固定连接在支撑装置1上的第二刮料也能够将下拉杆9之间的辊轴10上的灰尘清除干净;从而确保了辊轴10在与建筑垃圾块的接触面始终保持洁净,进而保证了建筑垃圾块不会被漏涂,同时也保证了该系统能够在不停机更换辊轴10的情况下,在建筑垃圾块运动过程中保证对建筑垃圾块的六个面进行高效且完整的涂胶,提高了该系统的工作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一传送带2靠近第二传送带2-1一端的支撑装置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5(图3所示),安装架15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多个齿轮16,多个齿轮16互相啮合;此外,齿轮16上方的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完全相同的风扇19,齿轮16的数量为偶数个,最外侧的两个齿轮16上方的转轴上还通过皮带17与第一传动轴11连接;两个转动连接在龙门架3内的第一转动轴之间通过弹力绳20连接(图6、8所示);工作时:由于建筑垃圾块的下方在经过辊轴10涂胶后,建筑垃圾块的下表面的胶水如果不能快速干燥,那么在建筑垃圾块进入第一传送带2时,建筑垃圾块下表面的胶水会涂抹到第一传送带2上,会导致建筑垃圾块与第一传送带2粘连在一起,所以希望建筑垃圾块在于第一传送带2的接触面能够速干;建筑垃圾块在通过龙门架3时会通过建筑垃圾块与龙门架3内侧的两个辊轴10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两个辊轴10分别顺时针主动和逆时针转动,同时两辊轴10也会拉伸弹力绳20;由于第一传动轴11与风扇19上的转轴通过皮带17连接,所以第一传动轴11转动会带动风扇19转动,由于风扇19之间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16传动,所以相邻的风扇19的旋转方向不同,在建筑垃圾块未完全通过龙门架3时(如图3所示)1、3、5...2n-1处的风扇19吹风;从而对建筑垃圾块的下表面进行吹风使其速干;由于建筑垃圾块在完全通过龙门架3时并未能完全通过风扇19,所以在建筑垃圾块完全通过龙门架3时,龙门架3内的两辊轴10在失去建筑垃圾块的限制下,被拉伸的弹力绳20会拉动两侧的第一传动轴11反向转动,此时2、4、6...2n处的风扇19吹风;从而保证了建筑垃圾块的下表面能够完全被吹干,有效防止建筑垃圾块与第一传送带2的粘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二刮料板18下方弹性滑动连接有铲板22,第二刮料板18内滑动连接有贯穿铲板22的滑动杆23(图7所示),滑动杆23与铰接架24的一个铰接点铰接,铰接架为四根互相铰接的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架(图6、8所示),铰接架24靠近齿轮16一侧的铰接点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5上;除两个最外侧的齿轮16与皮带17连接的齿轮16,其余齿轮16均下表面上均固定对称设置有两个压轴21;其余齿轮16之间均设置有铰接架24;工作时:由于第二刮料板18再将下拉杆9之间辊轴10上的灰尘刮除时,沾染着胶水的灰尘会附着在第二刮料板18上,长时间积累则会导致第二刮料板18工作效率下降,最终可能导致第二刮料板18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所以希望能够将附着在第二刮料板18上的胶水灰尘混合物清除干净;齿轮16转动在带动风扇19对建筑垃圾块进行风干的同时,齿轮16下方的压轴21也会随齿轮16同步转动,由于相邻啮合的齿轮16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且除最外侧的两个齿轮16均固定连接有压轴21,并且其余相邻齿轮16之间均设置有铰接架24,所以其余相邻的齿轮16转动会驱动压轴21挤压铰接架24的两根铰接杆,由于靠近齿轮16一侧的铰接架24的交接点是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5上的,所以压轴21挤压铰接架24的两根铰接杆时会驱动远离安装架15方向的铰接架24上的铰接点移动,由于远离安装架15处的铰接架24的交接点与滑动杆23铰接,所以铰接架24会在压轴21的挤压下驱使滑动杆23在第二刮料板18内滑动,又因为滑动杆23外滑动连接有弹性滑动连接在第二刮料板18上的铲板22,所以滑动杆23移动会带动铲板22同步滑动;在压轴21与铰接架24分离时,由于铲板22是弹性滑动连接在第二刮料板18底面的,所以铰接架24也会跟随铲板22一同复位;在齿轮16不停带动压轴21转动过程中,从而带动铲板22往复运动,对第二刮料板18的下表面进行清除灰尘胶水混合物,从而使第二刮料板18能够始终保持洁净,能够有效清除辊轴10上的灰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一传动轴11上方转动连接有飞轮28,飞轮28外围开设有不完全粗糙面(图14所示),飞轮28外围设置有弹性滑动连接在龙门架3上的滑动架12(图13所示),滑动架12内侧的内表面为粗糙面,滑动架12滑动连接有刮料架14,刮料架14上固定连接有清料板14-1;此外,支撑板25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槽26(图12所示),第三限位槽26包括第三进程槽26-2和第三回程槽26-1,刮料架14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滑柱25-1滑动设置在第三限位槽26内;工作时:由于第一刮料板13再将上拉杆8之间辊轴10上的灰尘刮除时,沾染着胶水的灰尘会附着在第一刮料板13上,长时间积累则会导致第一刮料板13工作效率下降,最终可能导致第一刮料板13完全丧失工作能力,所以希望能够将附着在第一刮料板13上的胶水灰尘混合物清除干净:在建筑垃圾块进入龙门架3时,两侧第一传动轴11会在建筑垃圾块的驱动下转动,第一传动轴11转动会带动飞轮28同步转动,飞轮28转动会驱动滑动架12向远离第一传动轴11的方向移动,滑动架12会带动与其滑动连接的刮料架14同步移动;由于刮料架14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滑柱25-1滑动连接在第三限位槽26内,所以刮料架14在随滑动架12向远离第一传动轴11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会沿第三进程槽26-2滑动,从而驱动刮料架14带动与刮料架14固定连接的清料板14-1同步运动,当第三滑柱25-1移动到第三进程槽26-2最右端时清料板14-1刚好与第一刮料板13贴合,飞轮28的粗糙面与滑动架12的粗糙面分离;由于滑动架12是弹性滑动连接在龙门架3上的,所以滑动架12会在失去飞轮28的限制后弹性复位,拉动刮料架14反向运动,刮料架14反向运动会带动清料板14-1同步移动,由于滑柱此时运动到第三回程槽26-1内,所以在刮料架14反向运动的过程中会沿着第三回程槽26-1运动,直到恢复到初始位置(图12所示),此外,在第一传动轴11反转时飞轮28不转动;在飞轮28的带动下如此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了对第一刮料板13上的灰尘胶水混合物进行清除,进而使第一刮料板13能够始终保持洁净,能够有效清除辊轴10上的灰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该系统使用的方法如下:
步骤1:将记将建筑垃圾压缩成块,并运输到第二传送带2-1上;
步骤2:通过辊轴10将建筑垃圾块的六个面进行涂胶;
步骤3:对建筑垃圾块的下表面进行风干,防止与第一传送带2粘连;
步骤4:建筑垃圾块随第一传送带2运动到下一流程。
工作原理:首先,将被压缩成块的建筑垃圾块运输到第二传送带2-1上,然后第二传送带2-1会带动建筑垃圾块移动并经过龙门架3;当建筑垃圾块经过龙门架3时,首先建筑垃圾块会与龙门架3内的两个辊轴10接触,辊轴10会在建筑垃圾块的驱动下滚动,从而对建筑垃圾块的两个侧面进行涂胶;建筑垃圾块进一步移动,其靠近第一传送带2的一面会与下拉杆9之间的辊轴10接触(图1、3所示),建筑垃圾块推动辊轴10会驱使辊轴10绕第二转动臂9-2与龙门架3的转动连接点(图4中P点旋转),从而使下拉杆9之间的辊轴10随第二转动臂9-2同步转动,同时对建筑垃圾块靠近第一传送带2的面进行涂胶;由于下拉杆9与第二转动臂9-2通过弹簧29连接(图5所示),且下拉杆9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柱9-1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板4上的第一限位槽5内(图4所示),在下拉杆9向下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滑柱9-1沿第一进程槽5-1滑动,并最终越过第一进程槽5-1进入到第一拉伸槽5-2内,由于第一进程槽5-1的圆心与P点重合,所以在下拉杆9向下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滑动柱与P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所以在下拉杆9向下转动的过程中并不会拉伸;在第二滑柱9-1运动到第一进程槽5-1的末端时,即第一进程槽5-1与第一拉伸槽5-2的连接处,下拉杆9之间的辊轴10与建筑垃圾块的底面接触,并对建筑垃圾块的底面进行涂胶,在建筑垃圾块的下表面脱离下拉杆9之间的辊轴10时,第一转动臂8-2会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第一转动臂8-2会带动下拉杆9反向转动,由于固定连接在下拉杆9上的第二滑柱9-1此时位于第一拉伸槽5-2内,所以在第一转动臂8-2带动下拉杆9复位时,第二滑柱9-1会沿第一拉伸槽5-2滑动,从而驱使下拉杆9拉伸,从而补偿建筑垃圾块向第一传送带2运动的位移量,同时也补偿了下拉杆9绕P点转动时与建筑垃圾块横向的距离差;此外,在第二滑柱9-1沿第一拉伸槽5-2运动的过程中,下拉杆9在向远离第一转动臂8-2方向运动的速度会随着第二滑柱9-1在第一拉伸槽5-2内的运动逐渐增加,即随下拉杆9的伸长速度逐渐变快,从而补偿了下拉杆9绕P点转动时其与建筑垃圾块之间横向距离加速变大的位移量;进而能够对建筑垃圾块远离第一传送带2的一面进行涂胶;随后第二滑柱9-1混运动到第一回程槽5-3内,下拉杆9之间的辊轴10与夹住垃圾块彻底分离,此时第二滑柱9-1运动到第一拉伸槽5-2的末端,即第一拉伸槽5-2与第一回程槽5-3的连接处;随后下拉杆9会在弹簧29的作用下复位,即下拉杆9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柱9-1沿第一回程槽5-3向第一转动臂8-2的方向移动复位;
同理,上方的上拉杆8也会同下拉杆9进行相似的运动,从而完成对建筑垃圾块靠近第一传送带2的面、远离第一传送带2的面以及建筑垃圾块的上表面进行涂胶;需要注意的是如图4所示,起始状态下,上拉杆8和下拉杆9上的辊轴10存在横向的距离,所以这段横向的距离可以确保上拉杆8和下拉杆9工作时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从而可以避免上拉杆8和下拉杆9在对应的第二回程槽7-3和第一回程槽5-3内作回程运动时产生干涉。
此外,由于上拉杆8相对于下拉杆9较长,且上拉杆8与下拉杆9初始位置交错开,下拉杆9相对于上拉杆8更靠近龙门架3(图4所示)下拉杆9转动并不会与上拉杆8产生干涉,所以下拉杆9相对于上拉杆8会先被建筑垃圾块推动转动,并复位;而通过上拉杆8和下拉杆9交错分布且分别转动的特性,从而能够完全将建筑垃圾块靠近第一传送带2的面和远离传送带的面完全覆盖(位于一条竖直线上的两个辊轴10通过绕点转动的方式对平行于辊轴10的面进行涂胶时,两辊轴10之间会在被涂面上产生空隙而无法涂将整个面完全涂抹,而交错分布的则会完全覆盖被涂面),保证不会有涂胶遗漏;
在建筑垃圾块完全被涂上胶后,会随第一传送带2运动到下一流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支撑装置(1)、第一传送带(2)、第二传送带(2-1)和龙门架(3),所述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2-1)均设置在支撑装置(1)内,第一传送带(2)与第二传送带(2-1)之间存在间隔,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3)安装在第二传送带(2-1)靠近第一传送带(2)一端的支撑装置(1)上,所述龙门架(3)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11),所述第一传动轴(11)外固定连接有辊轴(10),所述龙门架(3)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臂(8-2),所述第一转动臂(8-2)滑动连接有上拉杆(8),所述第一转动臂(8-2)与上拉杆(8)之间同时也通过弹簧(29)连接;所述龙门架(3)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臂(9-2)的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臂(9-2)的另一端连接有下拉杆(9),所述第二转动臂(9-2)与下拉杆(9)之间也通过弹簧(29)连接,此外所述第一转动臂(8-2)和第二转动臂(9-2)与龙门架(3)之间均设置有扭簧;
所述上拉杆(8)和下拉杆(9)外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固定连接在龙门架(3)上的第二限位板(6)和第一限位板(4);所述第一限位板(4)和第二限位板(6)内分别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和第二限位槽(7);所述第一限位槽(5)由第一进程槽(5-1)、第一拉伸槽(5-2)和第一回程槽(5-3)组成,其中所述第一进程槽(5-1)的圆心与第二转动臂(9-2)转动轨迹的圆心重叠;所述第二限位槽
(7)由第二进程槽(7-1)、第二拉伸槽(7-3)和第二回程槽(7-2)组成,其中所述第二进程槽(7-1)的圆心与第一转动臂(8-2)转动轨迹的圆心重叠;所述上拉杆(8)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滑柱(8-1)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槽(7)内;所述下拉杆(9)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柱(9-1)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5)内;两个所述上拉杆(8)和两个所述下拉杆(9)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辊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下方通过连接柱(30)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料板(18),所述第二刮料板(18)设置有自齿轮(16)向第二传送带(2-1)下倾的倾角,所述龙门架(3)上方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5)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料板(13),所述第一刮料板(13)也设置有一定的倾角;所述龙门架(3)两侧内开设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三刮料板(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靠近第二传送带(2-1)一端的支撑装置(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多个齿轮(16),多个所述齿轮(16)互相啮合;此外,所述齿轮(16)上方的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完全相同的风扇(19),所述齿轮(16)的数量为偶数个,最外侧的两个所述齿轮(16)上方的转轴上还通过皮带(17)与第一传动轴(11)连接;两个转动连接在龙门架(3)内的第一转动轴之间通过弹力绳(2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刮料板(18)下方弹性滑动连接有铲板(22),所述第二刮料板(18)内滑动连接有贯穿铲板22的滑动杆(23),所述滑动杆(23)与铰接架(24)的一个铰接点铰接,所述铰接架(24)为四根互相铰接的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架,所述铰接架(24)靠近齿轮(16)一侧的铰接点转动连接在安装架(15)上;除两个最外侧的所述齿轮(16),其余齿轮(16)均下表面上均固定对称设置有两个压轴(21);其余所述齿轮(16)之间均设置有铰接架(24)。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1)上方转动连接有飞轮(28),所述飞轮(28)外围开设有不完全粗糙面,所述飞轮(28)外围设置有弹性滑动连接在龙门架(3)上的滑动架(12),所述滑动架(12)内侧的内表面为粗糙面,所述滑动架(12)滑动连接有刮料架(14),所述刮料架(14)上固定连接有清料板(14-1);此外,所述支撑板(25)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槽(26),所述第三限位槽(26)包括第三进程槽(26-2)和第三回程槽(26-1),所述刮料架(14)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滑柱(25-1)滑动设置在第三限位槽(26)内。
6.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记将建筑垃圾压缩成块,并运输到第二传送带(2-1)上;
步骤2:通过辊轴(10)将建筑垃圾块的六个面进行涂胶;
步骤3:对建筑垃圾块的下表面进行风干,防止与第一传送带(2)粘连;
步骤4:建筑垃圾块随第一传送带(2)运动到下一流程。
CN202210365569.2A 2022-04-07 2022-04-07 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147628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5569.2A CN114762863A (zh) 2022-04-07 2022-04-07 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5569.2A CN114762863A (zh) 2022-04-07 2022-04-07 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2863A true CN114762863A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65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5569.2A Pending CN114762863A (zh) 2022-04-07 2022-04-07 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6286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506301A (en) * 1915-04-27 1916-04-27 Stokes & Smith Co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Applying Glue or other Adhesive to Blanks or Strips.
JPH08117665A (ja) * 1994-10-24 1996-05-14 Kyokuto Sanki Co Ltd 自動糊付機
US20080257177A1 (en) * 2005-06-10 2008-10-23 Irfan Toor High-Compression Baler
CN208600046U (zh) * 2018-07-04 2019-03-15 厦门通利彩印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纸板成型机的涂胶机构
CN110732960A (zh) * 2019-10-11 2020-01-31 毛祥溪 一种建筑用保温板自动涂胶切割装置
CN211914950U (zh) * 2020-02-24 2020-11-13 辽宁海澜沣沅新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环保型垃圾处理设备
CN212703608U (zh) * 2018-11-13 2021-03-16 滁州绿建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CN114101273A (zh) * 2021-11-12 2022-03-01 深圳市宏途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垃圾的回收加工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506301A (en) * 1915-04-27 1916-04-27 Stokes & Smith Co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Applying Glue or other Adhesive to Blanks or Strips.
JPH08117665A (ja) * 1994-10-24 1996-05-14 Kyokuto Sanki Co Ltd 自動糊付機
US20080257177A1 (en) * 2005-06-10 2008-10-23 Irfan Toor High-Compression Baler
CN208600046U (zh) * 2018-07-04 2019-03-15 厦门通利彩印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纸板成型机的涂胶机构
CN212703608U (zh) * 2018-11-13 2021-03-16 滁州绿建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CN110732960A (zh) * 2019-10-11 2020-01-31 毛祥溪 一种建筑用保温板自动涂胶切割装置
CN211914950U (zh) * 2020-02-24 2020-11-13 辽宁海澜沣沅新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环保型垃圾处理设备
CN114101273A (zh) * 2021-11-12 2022-03-01 深圳市宏途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垃圾的回收加工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48080B1 (en) Self-cleaning thin belt conveyor in painting or dyeing plants
DE2604382A1 (de)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von foerderbaendern
CN114762863A (zh) 建筑垃圾联合挤压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2958550A (zh) 一种应用于长管道的热除污方法
CN207839287U (zh) 一种木材家具用喷漆机
CN114030284B (zh) 一种印刷包装全自动联动生产线及其联动生产方法
KR200390604Y1 (ko) 건설폐기물 처리장치용 컨베이어벨트 표면의 이물질 제거장치
CN20795085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高效脱泥装置
CN210192650U (zh) 皮带工作面粘料立体清扫装置
CN115282656A (zh) 一种活性炭加工环保处理装置
CN114192220A (zh) 一种无机胶凝建筑材料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设备
CN112298962A (zh) 一种皮带清扫除尘装置
CN211717132U (zh) 带式干燥机的网带防粘网刮料装置
JPS58113024A (ja) ベルトクリ−ナ−
CN113879801A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清除皮带粘料用复合铲刮清扫系统
CN218506927U (zh) 一种刮刀不易损坏的刀口皮带线
CN214454611U (zh) 一种造球盘用可防皮带机滚筒粘料的清料装置
CN116651841A (zh) 一种选矿用矿石清洗设备
CN211997585U (zh) 一种输送皮带气力清扫装置
CN210528437U (zh) 一种润滑油高效灌装输送系统
CN218097089U (zh) 一种瓷砖吸水装置
CN21646802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材搬运设备
CN209291380U (zh) 一种分体式大倾角输送带
CN116216174A (zh) 一种海绵传送带清洁装置
CN216334847U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皮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