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7319A -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7319A
CN114747319A CN202210550189.6A CN202210550189A CN114747319A CN 114747319 A CN114747319 A CN 114747319A CN 202210550189 A CN202210550189 A CN 202210550189A CN 114747319 A CN114747319 A CN 114747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nursery
improving
ploughing
nursery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501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稳方
华延俊
潘建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5501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73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7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73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3/00Calcareous fertilisers
    • C05D3/02Calcareous fertilisers from limestone, calcium carbonate, calcium hydrate, slaked lime, calcium oxide, waste calcium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60Biocides or preservatives, e.g. disinfectants, pesticides or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7/0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 C09K17/40Soil-conditioning materials or soil-stabilising material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101/00Agricultural 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改良的苗圃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并进行深翻耕;深翻耕后再静置,再埋设透气管;再进行粉垄耕作,同时喷洒土壤消毒剂,混合起垄;在起垄后的土壤上施加底肥,混匀后,再种植农作物并在开花期时翻耕入土10‑20cm,再浅耕4‑7cm,得到改良后的苗圃土壤。该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可增加土壤的肥效,有效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土壤保持水分并减缓水分蒸发,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达到了改良土壤的效果,进而能够促进苗木的根系生长,可显著提升苗木的产量和质量,降低苗木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苗圃是生产苗木的基地,苗木是造林、果树生产和园林绿化的物质基础,苗圃按培育苗木的用途可分为森林苗圃、园林苗圃、果树苗圃等。苗圃土壤是育苗生产的物质基础,是苗木所需水分和养分的来源。而在育苗生产中,随着育苗年限的增加,苗圃土壤肥力逐年衰退,土壤透气性差,致使育苗质量和产量不断下降,现有的苗圃土壤的改良方法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不佳,不能较好地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质量以满足苗木生长所需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此改良方法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进而提升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待改良的苗圃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并进行深翻耕;
深翻耕后再静置,再埋设透气管;
再进行粉垄耕作,同时喷洒土壤消毒剂,混合起垄;
在起垄后的土壤上施加底肥,混匀后,再种植农作物并在开花期时翻耕入土10-20cm,再浅耕4-7cm,得到改良后的苗圃土壤。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改良方法是首先在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进行深翻耕,可使土壤改良剂与土壤充分混合,且使土壤内的水分和空气得到了有效改善,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土壤的肥力改善;再静置,使土壤充分吸收土壤改良剂,再埋设透气管,便于空气进入土壤内部,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苗木的根系生长;再进行粉垄耕作,可激活深层土壤,使土壤更疏松多孔,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配合喷洒土壤消毒剂,可净化土壤,从而降低苗木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再施加底肥,可提高土壤肥力,而后将农作物在开花期翻入土壤任其腐烂,其能逐渐形成土壤腐殖层,腐殖层在微生物的活动分解下,可不断地给土壤提供营养,使土壤有机质积累增加,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效,达到了改良土壤的效果,由于作物过早翻压其产量较低,作物过于幼嫩,肥效短,而翻压过迟,作物老化,养分过多转移到种子中,茎叶养分含量较低,且茎叶碳氮比大,在土壤中不易分解,降低肥效,故在开花期时将作物翻入土壤,能够更好地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最后浅耕4-7cm可避免破坏土层结构,有利于土壤蓄水保墒。经过该改良方法后,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种植苗木,可显著提升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本申请的土壤改良剂以硅藻土、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秸秆粉、壳聚糖、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地衣芽孢杆菌为原料,硅藻土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毒性物质,故可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质,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和秸秆粉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满足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壳聚糖对水分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能明显抑制土壤水分的损失并提高土壤对水肥的调控性能,使土壤能够保水保肥,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可增强土壤中的有益菌群的含量,平衡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减少有害菌群的积累,且有益菌群能够分解大分子物质,为土壤提供营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待改良的苗圃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并进行深翻耕;
深翻耕后再静置,再埋设透气管;
再进行粉垄耕作,同时喷洒土壤消毒剂,混合起垄;
在起垄后的土壤上施加底肥,混匀后,再种植农作物并在开花期时翻耕入土10-20cm,再浅耕4-7cm,得到改良后的苗圃土壤。
在上述实施例中,首先在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进行深翻耕,可使土壤改良剂与土壤充分混合,且使土壤内的水分和空气得到了有效改善,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土壤的肥力改善;再静置,使土壤充分吸收土壤改良剂,再埋设透气管,便于空气进入土壤内部,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苗木的根系生长;再进行粉垄耕作,可激活深层土壤,使土壤更疏松多孔,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配合喷洒土壤消毒剂,可净化土壤,从而降低苗木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再施加底肥,可提高土壤肥力,而后将农作物在开花期翻入土壤任其腐烂,其能逐渐形成土壤腐殖层,腐殖层在微生物的活动分解下,可不断地给土壤提供营养,使土壤有机质积累增加,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效,达到了改良土壤的效果,由于作物过早翻压其产量较低,作物过于幼嫩,肥效短,而翻压过迟,作物老化,养分过多转移到种子中,茎叶养分含量较低,且茎叶碳氮比大,在土壤中不易分解,降低肥效,故在开花期时将作物翻入土壤,能够更好地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最后浅耕4-7cm可避免破坏土层结构,有利于土壤蓄水保墒。经过该改良方法后,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种植苗木,可显著提升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土壤改良剂通过硅藻土、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秸秆粉、壳聚糖、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地衣芽孢杆菌混合制备而成。硅藻土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毒性物质,故可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质,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和秸秆粉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满足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壳聚糖对水分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能明显抑制土壤水分的损失并提高土壤对水肥的调控性能,使土壤能够保水保肥,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可增强土壤中的有益菌群的含量,平衡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减少有害菌群的积累,且有益菌群能够分解大分子物质,为土壤提供营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深翻耕的深度为40-50cm。进行深翻耕后,可将较深的深层土壤翻至表层,较浅的表面土壤翻至深层,一方面可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进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另一方面可扩展苗木根系的生长空间,从而促进苗木的生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静置时,静置10-15天,并每隔2-3天进行1次滴灌。静置后,可使土壤改良剂充分溶解在土壤中,且期间进行滴灌,可使苗圃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透气管的埋设方式为:在苗圃土壤深度为40-50cm处铺设8-12cm厚的碎石块,透气管直立埋入苗圃土壤四周,且透气管埋入土壤的一端与碎石块接触,另一端露出地面与空气接触。碎石块可增加土壤中的透气空间,改善植物根部的透气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透气管为管壁布满不规则小孔的PVC管。透气管可在土壤中营造透气空间,满足苗木根系生长对氧气的要求,且由于空气的进入,使土壤温度升高,有利于苗木的生长,且即使在降雨量或是灌溉量较多时,多余的水分也可渗入透气管内,便于及时排出,避免积水烂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粉垄耕作的深度为25-30cm。通过粉垄深旋耕25-30cm后,可充分利用深层土壤,且可使深层土壤疏松状态持久,土壤贮水性增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土壤消毒剂为五氯硝基苯、多菌灵、乙蒜素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由于苗木栽植多年,使得苗圃土壤内积累了大量的病菌,繁衍了大量的地下害虫,会增加苗木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故需以土壤消毒剂来净化土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底肥为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可满足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氮、磷和钾元素的需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农作物包括绿豆、黄豆、萱草、野艾蒿以及狗尾草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种植绿豆、黄豆、萱草、野艾蒿以及狗尾草等多年生低矮植物,能有效地改变土壤容重、增加渗透性和保持土壤水分并减缓水分蒸发。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待改良的苗圃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并进行深翻耕,深翻耕深度为45cm,其中,土壤改良剂为硅藻土、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秸秆粉、壳聚糖、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地衣芽孢杆菌混合制备而成;
深翻耕后再静置12天,并每隔2天进行1次滴灌,再埋设透气管,透气管为管壁布满不规则小孔的PVC管,埋设时,在苗圃土壤深度为45cm处铺设10cm厚的碎石块,透气管直立埋入苗圃土壤四周,且透气管埋入土壤的一端与碎石块接触,另一端露出地面与空气接触;
再进行粉垄耕作,粉垄耕作的深度为28cm,同时喷洒土壤消毒剂,混合起垄,其中,土壤消毒剂为五氯硝基苯、多菌灵、乙蒜素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
在起垄后的土壤上施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混匀后,再种植绿豆、黄豆、萱草、野艾蒿和狗尾草并在开花期时翻入土壤,入土深度为15cm,再浅耕5cm,得到改良后的苗圃土壤。
实施例2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待改良的苗圃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并进行深翻耕,深翻耕深度为40cm,其中,土壤改良剂为硅藻土、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秸秆粉、壳聚糖、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地衣芽孢杆菌混合制备而成;
深翻耕后再静置10天,并每隔2天进行1次滴灌,再埋设透气管,透气管为管壁布满不规则小孔的PVC管,埋设时,在苗圃土壤深度为40cm处铺设8cm厚的碎石块,透气管直立埋入苗圃土壤四周,且透气管埋入土壤的一端与碎石块接触,另一端露出地面与空气接触;
再进行粉垄耕作,粉垄耕作的深度为25cm,同时喷洒土壤消毒剂,混合起垄,其中,土壤消毒剂为五氯硝基苯、多菌灵、乙蒜素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
在起垄后的土壤上施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混匀后,再种植绿豆和狗尾草并在开花期时翻入土壤,入土深度为10cm,再浅耕4cm,得到改良后的苗圃土壤。
实施例3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待改良的苗圃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并进行深翻耕,深翻耕深度为50cm,其中,土壤改良剂为硅藻土、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秸秆粉、壳聚糖、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地衣芽孢杆菌混合制备而成;
深翻耕后再静置15天,并每隔3天进行1次滴灌,再埋设透气管,透气管为管壁布满不规则小孔的PVC管,埋设时,在苗圃土壤深度为50cm处铺设12cm厚的碎石块,透气管直立埋入苗圃土壤四周,且透气管埋入土壤的一端与碎石块接触,另一端露出地面与空气接触;
再进行粉垄耕作,粉垄耕作的深度为30cm,同时喷洒土壤消毒剂,混合起垄,其中,土壤消毒剂为五氯硝基苯、多菌灵、乙蒜素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
在起垄后的土壤上施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混匀后,再种植黄豆、萱草和野艾蒿并在开花期时翻入土壤,入土深度为20cm,再浅耕7cm,得到改良后的苗圃土壤。
实施例4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待改良的苗圃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并进行深翻耕,深翻耕深度为42cm,其中,土壤改良剂为硅藻土、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秸秆粉、壳聚糖、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地衣芽孢杆菌混合制备而成;
深翻耕后再静置14天,并每隔3天进行1次滴灌,再埋设透气管,透气管为管壁布满不规则小孔的PVC管,埋设时,在苗圃土壤深度为42cm处铺设9cm厚的碎石块,透气管直立埋入苗圃土壤四周,且透气管埋入土壤的一端与碎石块接触,另一端露出地面与空气接触;
再进行粉垄耕作,粉垄耕作的深度为26cm,同时喷洒土壤消毒剂,混合起垄,其中,土壤消毒剂为五氯硝基苯、多菌灵、乙蒜素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
在起垄后的土壤上施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混匀后,再种植绿豆、黄豆和萱草并在开花期时翻入土壤,入土深度为13cm,再浅耕6cm,得到改良后的苗圃土壤。
实施例5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待改良的苗圃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并进行深翻耕,深翻耕深度为47cm,其中,土壤改良剂为硅藻土、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秸秆粉、壳聚糖、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地衣芽孢杆菌混合制备而成;
深翻耕后再静置13天,并每隔2天进行1次滴灌,再埋设透气管,透气管为管壁布满不规则小孔的PVC管,埋设时,在苗圃土壤深度为46cm处铺设11cm厚的碎石块,透气管直立埋入苗圃土壤四周,且透气管埋入土壤的一端与碎石块接触,另一端露出地面与空气接触;
再进行粉垄耕作,粉垄耕作的深度为27cm,同时喷洒土壤消毒剂,混合起垄,其中,土壤消毒剂为五氯硝基苯、多菌灵、乙蒜素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
在起垄后的土壤上施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混匀后,再种植萱草、野艾蒿和狗尾草并在开花期时翻入土壤,入土深度为16cm,再浅耕5cm,得到改良后的苗圃土壤。
实施例6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待改良的苗圃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并进行深翻耕,深翻耕深度为48cm,其中,土壤改良剂为硅藻土、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秸秆粉、壳聚糖、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地衣芽孢杆菌混合制备而成;
深翻耕后再静置11天,并每隔2天进行1次滴灌,再埋设透气管,透气管为管壁布满不规则小孔的PVC管,埋设时,在苗圃土壤深度为48cm处铺设11cm厚的碎石块,透气管直立埋入苗圃土壤四周,且透气管埋入土壤的一端与碎石块接触,另一端露出地面与空气接触;
再进行粉垄耕作,粉垄耕作的深度为27cm,同时喷洒土壤消毒剂,混合起垄,其中,土壤消毒剂为五氯硝基苯、多菌灵、乙蒜素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
在起垄后的土壤上施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混匀后,再种植绿豆、黄豆、萱草、野艾蒿和狗尾草并在开花期时翻入土壤,入土深度为18cm,再浅耕5cm,得到改良后的苗圃土壤。
实施例7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待改良的苗圃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并进行深翻耕,深翻耕深度为46cm,其中,土壤改良剂为硅藻土、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秸秆粉、壳聚糖、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地衣芽孢杆菌混合制备而成;
深翻耕后再静置11天,并每隔2天进行1次滴灌,再埋设透气管,透气管为管壁布满不规则小孔的PVC管,埋设时,在苗圃土壤深度为46cm处铺设10cm厚的碎石块,透气管直立埋入苗圃土壤四周,且透气管埋入土壤的一端与碎石块接触,另一端露出地面与空气接触;
再进行粉垄耕作,粉垄耕作的深度为27cm,同时喷洒土壤消毒剂,混合起垄,其中,土壤消毒剂为五氯硝基苯、多菌灵、乙蒜素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
在起垄后的土壤上施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混匀后,再种植绿豆、萱草、野艾蒿和狗尾草并在开花期时翻入土壤,入土深度为12cm,再浅耕7cm,得到改良后的苗圃土壤。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相比,不施加土壤改良剂,其余步骤均相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相比,不埋设透气管,其余步骤均相同。
试验例
选取试验苗圃,采取小区对比试验的方式,小区面积为24m2(6m×4m),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6个处理,各个处理分别按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改良方法对苗圃土壤进行改良,改良后在各小区内种植相同品种的草莓,并分别在草莓收获的早期、中期和尾期按小区随机进行3次完全收获,以每小区3次收获量作为每小区的总产量,每次随机选择5株测定草莓单果重,计算草莓单果重的平均值。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654675310000121
由表1可知,经过本申请实施例的改良方法改良苗圃土壤后,草莓的总产量能够达到4400kg·hm-2以上,平均单果重达到27g以上,草莓的总产量和单果重相比于对比例显著提高,而对比例1由于不施加土壤改良剂,对比例2由于不埋设透气管,对于草莓的总产量和单果重都有一定影响,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改良方法对于苗圃土壤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进而能够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其首先在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进行深翻耕,可使土壤改良剂与土壤充分混合,且使土壤内的水分和空气得到了有效改善,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土壤的肥力改善;再静置,使土壤充分吸收土壤改良剂,再埋设透气管,便于空气进入土壤内部,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苗木的根系生长;再进行粉垄耕作,可激活深层土壤,使土壤更疏松多孔,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配合喷洒土壤消毒剂,可净化土壤,从而降低苗木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再施加底肥,可提高土壤肥力,而后将农作物在开花期翻入土壤任其腐烂,其能逐渐形成土壤腐殖层,腐殖层在微生物的活动分解下,可不断地给土壤提供营养,使土壤有机质积累增加,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增加了土壤的肥效,达到了改良土壤的效果,由于作物过早翻压其产量较低,作物过于幼嫩,肥效短,而翻压过迟,作物老化,养分过多转移到种子中,茎叶养分含量较低,且茎叶碳氮比大,在土壤中不易分解,降低肥效,故在开花期时将作物翻入土壤,能够更好地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最后浅耕4-7cm可避免破坏土层结构,有利于土壤蓄水保墒。经过该改良方法后,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种植苗木,可显著提升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本申请的土壤改良剂以硅藻土、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秸秆粉、壳聚糖、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地衣芽孢杆菌为原料,硅藻土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毒性物质,故可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质,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和秸秆粉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质量,满足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壳聚糖对水分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能明显抑制土壤水分的损失并提高土壤对水肥的调控性能,使土壤能够保水保肥,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可增强土壤中的有益菌群的含量,平衡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减少有害菌群的积累,且有益菌群能够分解大分子物质,为土壤提供营养。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待改良的苗圃土壤上施加土壤改良剂,并进行深翻耕;
深翻耕后再静置,再埋设透气管;
再进行粉垄耕作,同时喷洒土壤消毒剂,混合起垄;
在起垄后的土壤上施加底肥,混匀后,再种植农作物并在开花期时翻耕入土10-20cm,再浅耕4-7cm,得到改良后的苗圃土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通过硅藻土、磷石膏、硫磺粉、硫酸亚铁、秸秆粉、壳聚糖、枯草芽孢杆菌以及地衣芽孢杆菌混合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深翻耕的深度为4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置时,静置10-15天,并每隔2-3天进行1次滴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管的埋设方式为:在苗圃土壤深度为40-50cm处铺设8-12cm厚的碎石块,透气管直立埋入苗圃土壤四周,且透气管埋入土壤的一端与碎石块接触,另一端露出地面与空气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管为管壁布满不规则小孔的PVC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粉垄耕作的深度为25-3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消毒剂为五氯硝基苯、多菌灵、乙蒜素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肥为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包括绿豆、黄豆、萱草、野艾蒿以及狗尾草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210550189.6A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 Pending CN1147473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0189.6A CN114747319A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0189.6A CN114747319A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7319A true CN114747319A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34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50189.6A Pending CN114747319A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47319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0210A (ja) * 2007-03-09 2008-09-25 Hokkaido Nogyo Kaihatsu Kosha 草地更新機および草地更新方法
CN202222220U (zh) * 2011-09-20 2012-05-23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适于粘质土地中苗木种植的树穴
CN102511217A (zh) * 2011-04-02 2012-06-27 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非林地人参种植的土壤改良方法
CN105925273A (zh) * 2016-05-31 2016-09-07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荷叶提取物的土壤调理剂对旱涝盐碱地进行原土绿化的方法
CN106888603A (zh) * 2015-12-20 2017-06-27 衡阳智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
CN108738843A (zh) * 2018-05-22 2018-11-06 句容靖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粘性土壤改良的系统
CN111136098A (zh) * 2020-01-21 2020-05-12 广西粉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
CN111213460A (zh) * 2020-03-04 2020-06-02 刘雪花 一种苗木种植用土壤改良方法
US20200352079A1 (en) * 2019-05-08 2020-11-12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oil conditioner spreader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2056036A (zh) * 2020-09-04 2020-12-11 海南唯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圣女果种植用土壤改良方法
CN112931069A (zh) * 2021-02-10 2021-06-1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垄沟互换粮草互作的土壤培肥改良方法
CN214902033U (zh) * 2021-06-18 2021-11-30 云南映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重金属土壤的土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20210A (ja) * 2007-03-09 2008-09-25 Hokkaido Nogyo Kaihatsu Kosha 草地更新機および草地更新方法
CN102511217A (zh) * 2011-04-02 2012-06-27 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非林地人参种植的土壤改良方法
CN202222220U (zh) * 2011-09-20 2012-05-23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适于粘质土地中苗木种植的树穴
CN106888603A (zh) * 2015-12-20 2017-06-27 衡阳智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
CN105925273A (zh) * 2016-05-31 2016-09-07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荷叶提取物的土壤调理剂对旱涝盐碱地进行原土绿化的方法
CN108738843A (zh) * 2018-05-22 2018-11-06 句容靖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粘性土壤改良的系统
US20200352079A1 (en) * 2019-05-08 2020-11-12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oil conditioner spreader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1136098A (zh) * 2020-01-21 2020-05-12 广西粉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粉垄耕作土壤污染修复和地力培肥方法
CN111213460A (zh) * 2020-03-04 2020-06-02 刘雪花 一种苗木种植用土壤改良方法
CN112056036A (zh) * 2020-09-04 2020-12-11 海南唯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圣女果种植用土壤改良方法
CN112931069A (zh) * 2021-02-10 2021-06-1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垄沟互换粮草互作的土壤培肥改良方法
CN214902033U (zh) * 2021-06-18 2021-11-30 云南映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重金属土壤的土壤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1363B (zh) 一种百合专用栽培介质及百合栽培方法
CN109964761B (zh) 一种盐碱地藜麦生态高效种植栽培方法
CN104303857A (zh) 一种利用轻型基质培育油茶嫁接扦插苗的方法
CN111247897A (zh) 一种北苍术绿色防控高效节本生产的栽培方法
CN102349430B (zh) 一种葡萄容器育苗的方法
CN104255376A (zh) 一种提高我国南方北亚热带丘陵地区梨园土壤肥力的方法
KR20130051649A (ko) 호밀을 이용한 가지과 과채류 재배방법
CN107155595A (zh) 一种大棚辣椒的种植方法
CN104938123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有机肥促进连作地黄瓜生长的方法
CN107258267A (zh) 一种大棚黄瓜的种植方法
CN105052703A (zh) 一种风兰的栽培方法
KR100989552B1 (ko) 식물 재배용 포트
CN113498720B (zh) 一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CN113243272B (zh) 一种高产量北苍术育苗种植方法
CN114747319A (zh) 一种改良苗圃土壤的方法
KR20190041603A (ko) 완효성 비료를 포함한 볏짚, 갈대, 낙엽이 코팅된 생분해 멀칭용 복합 필름
CN107646344A (zh) 一种芦笋栽培方法
CN103609415B (zh) 一种培育藤蔓植物的基质以及使用基质扦插繁殖的方法
FI112319B (fi) Biologinen sammalten, levien ja rikkakasvien torjuntamenetelmä
CN112913369A (zh) 一种防控阳光温室种植土盐碱化的方法
CN113519338A (zh) 一种沙地桑树-玉米间种方法
CN113875551A (zh) 一种植物培育的营养花土配方及制作方法
CN104381102A (zh) 一种天竺葵嫩枝扦插培育方法
RU2683550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делывания овощных культур в закрытых почвах
CN108738767A (zh) 一种茶树废弃枝快速成苗的育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