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0981B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0981B
CN114740981B CN202210441665.0A CN202210441665A CN114740981B CN 114740981 B CN114740981 B CN 114740981B CN 202210441665 A CN202210441665 A CN 202210441665A CN 114740981 B CN114740981 B CN 1147409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information
character
coding
screen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16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40981A (zh
Inventor
徐士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416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409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40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098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7795 priority patent/WO202320712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40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0981B/zh
Priority to US18/225,954 priority patent/US20230368699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1/00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 G09B21/001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blind persons
    • G09B21/003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blind persons using tactile pres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e.g. Braille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2Use of codes for handling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126Character en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97Version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05Par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4Converting codes to words; Guess-ahead of partial word inpu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9Recognition of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284Lexical analysis, e.g. tokenisation or collocat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包括多个字符;将所述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得到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根据所述振动编码信息和预设振动参数生成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设备振动指令;根据所述设备振动指令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产生振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特殊环境下的信息获取效率和准确性,也提高了信息获取对于环境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看和听是获取外界信息的基本方式,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当视觉和听觉受到影响时,将导致信息获取的难度提升。例如,存在视觉或听觉障碍的对象通常无法通过视觉获取信息,虽然可以通过听觉和盲文来获取信息,但是当存在视觉或听觉障碍的对象处于光线昏暗、声音嘈杂等特殊环境时,获取信息的效率和准确性将大幅下降。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方式来辅助使用对象对外界信息的获取。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以优化相关技术中信息获取效率和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包括多个字符;
将所述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得到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
根据所述振动编码信息和预设振动参数生成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设备振动指令;
根据所述设备振动指令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产生振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包括多个字符;
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得到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
振动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振动编码信息和预设振动参数生成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设备振动指令;
振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振动指令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产生振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编码模块包括:
盲文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对应的盲文字符点阵,得到盲文信息;
盲文编码单元,用于将所述盲文信息中的每个盲文字符点阵转化为振动编码,得到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盲文编码单元包括:
左点阵编码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左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生成所述每个盲文字符点阵所包含的左点阵的振动编码;
右点阵编码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右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生成所述每个盲文字符点阵所包含的右点阵的振动编码;
编码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左点阵的振动编码、预设间隔振动编码、所述右点阵的振动编码以及预设结束编码,生成所述每个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点阵编码子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左点阵中的点为凸起点,则生成第一频率的振动编码作为所述凸起点的振动编码;
若所述左点阵中点为非凸起点,则生成第二频率的振动编码作为所述非凸起点的振动编码,所述第二频率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
将所述左点阵中各个点的振动编码按顺序排列,生成所述左点阵的振动编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点阵编码子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左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确定所述左点阵对应的点阵模板,所述点阵模板是由凸起点和非凸起点中的至少一种按照预设顺序排列形成的点阵;
将所述点阵模板对应的振动编码作为所述左点阵的振动编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码描述文件解析模块,用于获取编码描述文件;对所述编码描述文件进行解析,得到编码策略信息,所述编码策略信息包括编码格式和预设编码参数;其中,所述编码格式用于表示振动编码的编码结构,所述预设编码参数包括振动频率和单次振动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码策略版本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配置的编码策略版本,并检测所述编码策略版本是否为指定版本;
编码策略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编码策略版本不是所述指定版本,则将所述编码策略版本更新为所述指定版本,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所述指定版本的编码策略信息,所述指定版本的编码策略信息用于将所述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编码策略版本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编码描述文件;
解析所述编码描述文件,以得到所述编码策略版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编码模块包括:
分词单元,用于对所述屏幕输出内容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字符;
第一编码单元,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中存在属于设定字符库中的第一字符,则根据简易编码策略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字符的振动编码;
第二编码单元,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中存在不属于所述设定字符库中的第二字符,则根据设定编码策略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字符的振动编码;
其中,根据所述简易编码策略信息生成的振动编码的长度小于根据所述设定编码策略信息生成的振动编码的长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振动参数包括振动倍速;振动指令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振动倍速对所述振动编码信息中所包含的预设振动时长进行调整;所述预设振动时长表示一次振动的持续时长;
根据所述振动编码信息中调整后的振动时长生成所述设备振动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信息作为所述屏幕输出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为操作处理模式时,将所述终端设备被选中的操作组件所关联的文字信息作为所述屏幕输出内容;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为信息展示模式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的文字信息作为所述屏幕输出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音,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开启振动模式;
当所述环境噪音大于预设噪音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振动模式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技术方案中的信息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以上技术方案中的信息处理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以上技术方案中的信息处理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将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得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继而根据振动编码信息和预设振动参数生成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设备振动指令;最后根据设备振动指令控制终端设备产生振动。使得终端设备以振动的形式表示屏幕输出内容所包含的信息,使外界通过触觉感知就可以进行信息获取,从而使得信息获取在光线昏暗、声音嘈杂等特殊环境下也不会受到限制,提高了特殊环境下的信息获取效率和准确性,也提高了信息获取对于环境的适应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示例性系统架构框图。
图2A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生成振动编码信息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盲文点阵的示意图。
图6A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字母A的盲文点阵示意图。
图6B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字母B的盲文点阵示意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示例性系统架构框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10、网络120和服务器130。终端设备110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语音交互设备、智能家电、车载终端等等。服务器130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网络120可以是能够在终端设备110和服务器130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各种连接类型的通信介质,例如可以是有线通信链路或者无线通信链路。
根据实现需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系统架构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例如,服务器130可以是由多个服务器设备组成的服务器群组。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110,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130,或者可以由终端设备110和服务器130共同实施,本申请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举例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由终端设备110实施。终端设备110获取屏幕输出内容,屏幕输出内容包括多个字符;然后终端设备110将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得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接下来终端设备110根据振动编码信息和预设振动参数生成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设备振动指令;最后终端设备110根据设备振动指令产生振动。这样,终端设备110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呈现方式,即通过振动的方式将屏幕输出内容表现出来,即使在光线昏暗、声音嘈杂这样的特殊环境下,也能够高效准确的获取屏幕输出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由服务器130和终端设备110共同实施。终端设备110将自身的屏幕输出内容发送至服务器130,服务器130将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得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并结合预设振动参数生成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设备振动指令。然后服务器130将设备振动指令发送至终端设备110,使得终端设备110根据设备振动指令产生振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10的使用者为具有视觉障碍的对象。示例性的,视觉障碍对象使用终端设备110进行文字阅读,终端设备110将屏幕显示的文字信息作为屏幕输出内容,然后将该文字信息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得到该文字信息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其中,可以先将各个字符转换为对应的盲文字符点阵,然后再将盲文字符点阵转换为振动编码。接下来,终端设备110根据该文字信息的振动编码信息和预设振动参数生成设备振动指令,预设振动参数包括振动频率、振动时长等。由于盲文字符点阵是由六个点所构成的矩阵,一个字符对应的盲文字符点阵中,可能存在凸起点和非凸起点,通过为凸起点和非凸起点设置不同的振动频率,就可以在振动编码上对凸起点和非凸起点进行区分。振动时长则用于表示每个点的振动所对应的时长,振动时长还可以通过振动倍速来进行缩短或延长。在生成设备振动指令之后,终端设备110根据设备振动指令产生振动,视觉障碍对象通过触摸终端设备110,就可以感知到终端设备110所呈现的文字信息。例如,文字信息中包含字母A,该字母A的盲文字符点阵中,编号1的点为凸起点,其余五个点为非凸起点。假设以高频振动表示凸起点,以低频振动表示非凸起点,则视觉障碍对象在感受到终端设备110产生了1次高频振动和连续5次低频振动,就可以获知当前识别的文字信息为字母A。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使用者通过使终端设备110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来进行娱乐活动。示例性的,图2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使用者A在终端设备110_1中输入一段信息,这一段信息可以是词语、语句、数字、符号等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终端设备110_1将该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110_2,终端设备110_2将该信息作为屏幕输出内容,然后将该信息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得到该信息的振动编码信息;继而将该信息的振动编码信息与预设振动参数结合,生成设备振动指令。终端设备110_2根据设备振动指令产生振动,使用者B通过感知终端设备110_2的振动,来猜测使用者A所要表达的信息。使用者B可以将所感知到的信息输出终端设备110_2,终端设备110_2将使用者B感知到的信息与从终端设备110_1接收的信息进行对比,判断使用者B感知到的信息是否正确。或者,使用者B将所感知到的信息输出终端设备110_2,终端设备110_2将使用者B感知到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110_1,终端设备110_1将其显示给使用者A,由使用者A判断使用者B感知到的信息是否正确。
示例性的,图2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B所示,在密闭空间200中,使用者S不方便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信息,那么使用者S可以通过手势、按键、语音等方式,使终端设备110开启用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模式。例如,使用者S通过按压终端设备110上设置的特定按钮,使终端设备110开启振动模式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在这种模式下,终端设备110获取屏幕输出内容,然后将屏幕输出内容所包含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得到振动编码信息,继而根据振动编码信息与预设振动参数生成设备振动指令,最后根据设备振动指令产生振动。这样,使用者S在密闭空间200中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10获取信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做出详细说明。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步骤310至步骤340,具体如下:
步骤310、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屏幕输出内容包括多个字符。
具体的,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是指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所展示的内容信息,一般的,屏幕输出内容为文字信息,由多个字符构成,可以是字母、汉字、数字、符号等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信息作为屏幕输出内容。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包括操作处理模式和信息展示模式。
操作处理模式是指使用者可对终端设备进行操作的模式,在操作处理模式下,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信息通常是使用者所选择的某种操作组件所关联的文字信息,也就是操作组件的提示内容。例如,使用者选择显示屏幕上的某个按钮,该按钮的提示信息作为屏幕输出内容,如“确认”、“返回”、“操作完成”等;操作组件所关联的文字信息也可以是显示屏幕中被选中的一段文字。
信息展示模式是指进行信息浏览,而无需使用者进行操作的模式,此时屏幕显示的文字信息就是屏幕输出内容。例如,阅读小说时,屏幕显示的小说内容就是屏幕输出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所处环境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获取屏幕输出内容,该过程具体包括:获取终端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音,并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开启振动模式;当环境噪音大于预设噪音阈值、且终端设备开启振动模式时,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
具体而言,就是在终端设备所处环境较为特殊的情况下获取屏幕输出内容。终端设备所处环境的信息可以通过环境噪音来判断,当环境噪音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表明终端设备所处环境较为特殊,可以获取屏幕输出内容。由于本申请技术方案需要控制终端设备产生振动,故而可以进一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开启振动模式,当环境噪音大于预设噪音阈值、且终端设备开启振动模式时,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以通过后续步骤将该屏幕输出内容转换为振动信息。若终端设备未开启振动模式,则即使将屏幕输出内容转换为振动信息,也无法控制终端设备产生振动,故而这种情况下无需获取屏幕输出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处环境的信息可以结合环境噪音和环境光线来判断,例如,当环境噪音大于预设噪音阈值、且环境光线强度小于预设阈值,则表明此时终端设备处于光线昏暗且噪声较大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自动开启终端设备的振动模式,进而获取屏幕输出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对终端设备所述环境信息进行判断的步骤和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开启振动模式的步骤可以并行执行,也可以串行执行,本申请对各个步骤的执行顺讯不做限制。
步骤320、将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得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
具体的,振动编码信息是以振动编码来描述屏幕输出内容,字符的振动编码指示了以何种形式的振动来表现该字符。可以预先设置字符及其振动编码的对照表,然后查表得到屏幕输出内容中各个字符的振动编码,将各个字符的振动编码,按照各个字符在屏幕输出内容中的排列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得到屏幕输出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依赖于编码策略信息,故而在将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之前,还包括编码策略信息的获取,具体为:获取编码描述文件;对编码描述文件进行解析,得到编码策略信息,编码策略信息包括编码格式和预设编码参数;其中,编码格式用于表示振动编码的编码结构,预设编码参数包括振动频率和单次振动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的,编码描述文件可以预先存储于终端设备中,也可以由终端设备从服务器端获取。终端设备解析编码描述文件,就可以得到编码策略信息。编码策略信息包括编码格式和预设编码参数。编码格式表示振动编码的编码结构,即字符如何转换为振动编码,此为编码描述文件的主要内容。预设编码参数包括振动频率和单次振动时长中的至少一个,单次振动时长是指一次振动的持续时长,例如,对于字母A的振动编码:频率1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间隔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结束编码,其中,频率1振动表示第一频率的振动,频率2振动表示第二频率的振动。频率1振动、频率2振动、间隔振动、结束编码等均表示一次振动,各种的振动的振动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假设各种振动的振动时长相等,例如,都为60ms,则字母A共8次振动,用时480ms。那么对于一个汉字来说,其由两个字符构成,用时约960ms。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振动参数还可以包括振动强度、编码策略版本、振动倍速等。编码策略版本就是编码策略信息的版本号,如第一版本、第二版本等。振动倍速是指振动的播放速度,如0.5倍速、1倍速、2倍速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对编码描述文件解析后,得到编码策略版本,此时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终端设备当前配置的编码策略版本,并检测编码策略版本是否为指定版本;若编码策略版本是指定版本,则获取指定版本对应的编码策略信息;若编码策略版本不是指定版本,则将编码策略版本更新为指定版本,并获取指定版本的编码策略信息,指定版本的编码策略信息用于将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
具体的,解析得到的编码策略版本为终端设备当前配置的编码策略版本,将该编码策略版本与指定版本进行比较,指定版本一般是指定的编码策略信息所对应的版本,如最新版本。若编码策略版本是指定版本,则获取指定版本对应的编码策略信息,然后根据指定版本的编码策略信息将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若编码策略版本不是指定版本,则需要对编码策略版本进行更新,使得编码策略版本为指定版本,进而获取指定版本对应的编码策略信息。
步骤330、根据振动编码信息和预设振动参数生成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设备振动指令。
具体的,将屏幕输出内容的振动编码信息与预设振动参数结合,生成设备振动指令,设备振动指令是指终端设备可以识别并执行的指令。预设振动参数包括预设振动时长、振动强度、振动倍速等,预设振动时长相当于前文所述的单词振动时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生成设备振动指令的过程还包括:根据振动倍速对振动编码信息中所包含的预设振动时长进行调整;根据振动编码信息中调整后的振动时长生成设备振动指令。
具体的,振动倍速用来调节预设振动时长,一般情况下,默认振动倍速为1,在使用时也可通过外界手段进行调整。例如,预设振动时长为60ms,若振动倍速为1,则预设振动时长保持60ms不变;若振动倍速为2,则预设振动时长由60ms变更为30ms;若振动倍速为0.5,则预设振动时长由60ms变更为120ms。调整振动时长后的饿到的设备振动指令,才是终端设备最终所需执行的设备振动指令。
步骤340、根据设备振动指令控制终端设备产生振动。
具体的,控制设备根据设备振动指令产生振动,就是将屏幕输出内容以振动的形式表示出来,外界通过触觉感知就可以获取屏幕输出内容所包含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将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得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继而根据振动编码信息和预设振动参数生成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设备振动指令;最后根据设备振动指令控制终端设备产生振动,使得终端设备以振动的形式表示屏幕输出内容所包含的信息,使外界通过触觉感知就可以进行信息获取,从而使得信息获取在光线昏暗、声音嘈杂等特殊环境下也不会受到限制,提高了特殊环境下的信息获取效率和准确性,也提高了信息获取对于环境的适应性。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410至步骤450,具体如下:
步骤410、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屏幕输出内容包括多个字符。
具体的,屏幕输出内容的获取可以参考前文步骤210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20、将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对应的盲文字符点阵,得到盲文信息。
具体的,首先将屏幕输出内容转换为盲文信息,然后再根据盲文信息生成振动编码信息。在将屏幕输出内容转换为盲文信息时,是对屏幕输出内容的各个字符进行逐字转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盲文以一个2*6大小的点阵来表示一个字符,该点阵分为左右两列,左边一列实际上是一个1*3大小的点阵,称之为左点阵501,各个点的编号自上而下分别是1、2、3;右边一列也是一个1*3大小的点阵,称之为右点阵502,各个点的编号自上而下分别是4、5、6。通过将不同位置的点设置为凸起点来体现不同的字符。
本申请将一个字符转换后的点阵信息称为盲文字符点阵,将字符转换为盲文字符点阵可以根据盲文对照表实现。示例性的,字母A对应的盲文字符点阵如图6A所示,其中,黑点表示凸起点,如图6A中编号1的点为凸起点,其余点为非凸起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屏幕输出内容为汉字时,首先将汉字转换为对应的拼音,然后再将拼音转换为盲文字符点阵。对于一个汉字来说,其拼音一般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组成,而声母和韵母都是单独的字符,也就是说,一个汉字由两个字符组成,进而对应于两个盲文字符点阵。示例性的,对于汉字“好”,其拼音为“hao”,声母“h”转换为一个盲文字符点阵,韵母“ao”转换为另一个盲文字符点阵。
步骤430、将盲文信息中的每个盲文字符点阵转化为振动编码,得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
具体的,在得到盲文信息后,将其中的各个盲文字符点阵转换为振动编码,就得到了屏幕输出内容的振动编码信息。盲文字符点阵在转换为振动编码时,也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盲文字符点阵与振动编码对照表,然后根据查表的形式得到振动编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将盲文字符点阵转换为振动编码的方式为:根据左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生成每个盲文字符点阵所包含的左点阵的振动编码;根据右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生成每个盲文字符点阵所包含的右点阵的振动编码;根据左点阵的振动编码、预设间隔振动编码、右点阵的振动编码以及预设结束编码,生成每个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将盲文点阵字符分为两个部分:左点阵和右点阵,然后将这两个部分分别转换为对应的振动编码,再将这两个部分对应的振动编码结合,生成该盲文点阵字符对应的振动编码。左点阵或右点阵的振动编码,由左点阵或右点阵中的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决定,由于将左点阵转换振动编码的方式与将右点阵转换为振动编码的方式相同,下面将以左点阵为例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编码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不同频率的振动编码来表示盲文字符点阵中的凸起点和非凸起点。具体而言,当左点阵中的点为凸起点时,以第一频率的振动编码作为凸起点的振动编码;当左点阵中点为非凸起点时,以第二频率的振动编码作为非凸起点的振动编码;其中,第二频率不同于第一频率,例如,第一频率为高频(如300HZ),第二频率为低频(如100HZ)。得到左点阵中每个点的振动编码后,将各个点的振动编码按照各个点的编号顺序排序,生成左点阵的振动编码。盲文字符点阵中各个点的编号顺序如图5所示。
示例性的,以图6A所示的字母A的盲文字符点阵为例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编码方式。如图6A所示,在左点阵601中,第1个点(编号1)为凸起点,对应第一频率的振动编码;第2个点(编号2)为非凸起点,对应第二频率的振动编码;第3个点(编号3)为非凸起点,对应第二频率的振动编码。在右点阵602中,第1个点(编号4)为非凸起点,对应第二频率的振动编码;第2个点(编号5)为非凸起点,对应第二频率的振动编码;第3个点(编号6)为非凸起点,对应第二频率的振动编码。
将第一频率的振动记为频率1,将第二频率的振动记为频率2,则左点阵601的振动编码可以表示为:频率1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右点阵602的振动编码可以表示为: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其中,符号“|”仅用于两个振动间的区分作用,在实际编码过程,该符号可以按需调整和选择。
本申请实施例在左点阵的振动编码和右点阵的振动编码之间加上预设间隔振动编码,用以区分左点阵的振动编码和右点阵的振动编码,该预设间隔振动编码是一个设定频率的振动编码,记为间隔振动。最后加上预设结束编码,用以表示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结束,该预设结束编码可以用设定符号表示,也可以是空白,记为结束编码。那么,图6A所示的字符A的振动编码可以表示为:
频率1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间隔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结束编码
示例性的,图6B示出了字母B对应的盲文字符点阵,根据以上编码方式,可以得到字母B的振动编码可以表示为:
频率1振动|频率1振动|频率2振动|间隔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结束编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生成方式也可以不必区分左点阵和右点阵,而直接根据各个点的编号依次生成,只需在编号3的点的振动编码之后添加预设间隔振动编码,在编码6的点的振动编码之后添加预设结束编码。可选的,也可以不添加预设间隔振动编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左点阵转换为振动编码的方式还可以是:根据左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确定左点阵对应的点阵模板,点阵模板是由凸起点和非凸起点中的至少一种按照预设顺序排列形成的点阵;将点阵模板对应的振动编码作为左点阵的振动编码。
具体而言,就是将左点阵或右点阵作为一个整体,预先设置多个点阵模板及点阵模板对应的振动编码,在进行编码时,只需将左点阵或右点阵匹配到对应的点阵模板就可以确定振动编码,而不必将左点阵或右点阵中的每个点都转化为振动编码,从而提高编码效率。由于左点阵和右点阵的格式是相同的,即都包括自上而下排列的三个点,那么点阵模板也采用自上而下排列的三个点形成的点阵,当该点阵中不同位置和数量的点为凸起点时,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点阵模板。
对于自上而下排列的三个点,每个点都可以从凸起点和非凸起点这两种形式中选择一种,那么共有6种点阵模板。以1表示凸起点,以0表示非凸起点,则点阵模板包括:111、110、101、100、011、001、000,共6种。对每个点阵模板设置一振动编码,则各点阵模板对应的振动编码可以是(与前述所列点阵模板一一对应):振动1、振动2、振动3、振动4、振动5、振动6,其中,可以通过调节振动参数来使得各个点阵模板对应的振动不同,振动参数包括振动频率、振动时长、振动强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示例性的,对于图6A所示的字母A,基于点阵模板匹配得到的振动编码为:振动4|间隔振动|振动6|结束编码。对于图6B所示的字母B,基于点阵模板匹配得到的振动编码为:振动2|间隔振动|振动6|结束编码。由此可见,相较于将每个点都转换为振动编码而得到的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基于点阵模板匹配而得到的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的长度更加简短,从而提高了编码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屏幕输出内容的振动编码信息的生成方式还可以是:对屏幕输出内容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字符;若至少一个字符中存在属于设定字符库中的第一字符,则根据简易编码策略信息生成第一字符的振动编码;若至少一个字符中存在不属于设定字符库中的第二字符,则根据设定编码策略信息生成第二字符的振动编码;其中,根据简易编码策略信息生成的振动编码的长度小于根据设定编码策略信息生成的振动编码的长度。
具体的,首先对屏幕输出内容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字符,这些字符可以是单个字符,也可以是组成词语的字符。然后针对分词后字符的类型,采用对应的编码策略信息生成振动编码。编码策略信息就是将字符转换为对应振动编码的策略,如前所述的,将字符转换为盲文字符点阵,然后将盲文字符点阵中的每个点都转换为振动编码的策略,或基于点阵模板匹配而得到振动编码的策略等。
分词后字符的类型通过设定字符库进行区分,若一个字符是设定字符库中的字符,则该字符属于第一字符;若一个字符不是设定字符库中的字符,则该字符属于第二字符。设定字符库是由预先选择的若干字符所组成的字符库,例如,设定字符库中的字符包括在文本信息中较为常用的字符(即使用频率较高的字符)、特殊字符等。
当字符属于第一字符时,采用简易编码策略信息生成对应的振动编码;当字符属于第二字符时,采用设定编码策略信息生成对应的振动编码。设定编码策略信息就是预先设定的常规编码策略,如前所述的将字符转换为盲文字符点阵,然后将盲文字符点阵中的每个点都转换为振动编码的策略,或基于点阵模板匹配而得到振动编码的策略等。简易编码策略信息是一种较为简洁的编码策略,在生成字符的振动编码时,对一些重复、冗余的部分进行删减。因此,通过简易编码策略信息生成的振动编码的长度小于根据设定编码策略信息生成的振动编码的长度。例如,对于字母A的振动编码,在简易编码策略信息中,其表示为:频率1振动|频率2长时振动,“频率2长时振动”是指长时间的第二频率振动,字母A的简易编码策略信息实际上通过第一频率的振动表示其盲文字符点阵中的凸起点,通过长时间的第二频率振动表示其盲文字符点阵中的5个非凸起点。可见,由简易编码策略信息得到的振动编码的长度明显小于由设定编码策略信息得到的振动编码的长度。
可选的,可以预先根据简易编码策略信息生成设定字符库中的各个字符的振动编码,形成设定字符编码库,然后从设定字符库中查找第一字符的振动编码。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编码策略信息将各个盲文字符点阵转换为振动编码,获取编码策略信息的具体过程可以前文步骤320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40、根据振动编码信息和预设振动参数生成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设备振动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振动编码信息与预设振动参数的结合过程可以是:为各个盲文字符点阵的左点阵的振动编码和右点阵的振动编码设置第一预设振动时长和第一预设振动强度;为各个字符点阵的预设间隔振动编码设置第二预设振动时长和第二预设振动强度;为各个字符点阵的预设结束编码设置第三预设振动时长和第三预设振动强度;基于设置振动时长和振动强度后的各个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生成所述设备振动指令。
具体而言,就是为振动编码信息中的每个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配置振动时长和振动强度。示例性的,字母A的振动编码为:频率1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间隔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结束编码。其中,“频率1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为左点阵,“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频率2振动”为右点阵,左点阵和右点阵均包含3次振动,分别为每次振动配置第一预设振动时长(如60ms)和第一预设振动强度。为“间隔振动”设置第二预设振动时长和第二预设振动强度,以及,为“结束编码”设置第三预设振动时长和第三预设振动强度。其中,第一预设振动时长、第二预设振动时长和第三预设振动时长可以相等,也可以各不相同;第一预设振动强度、第二预设振动强度和第三预设振动强度可以相等,也可以各不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振动倍速对各个振动的振动时长进行调整,具体可以参考前文步骤330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50、根据设备振动指令控制终端设备产生振动。
在该实施例中,先将屏幕输出内容转换为盲文信息,再根据盲文信心生成设备振动指令,这实际上就是将盲文信息以振动的形式呈现了出来,视觉障碍者在难以使用听觉获取信息或使用听觉获取信息较为不便的情况,仍可以通过触觉感知获取屏幕输出内容所包含的信息,且获取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施过程。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701至步骤710,具体如下:
步骤701、获取终端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音,并确定终端设备是否开启振动模式。
步骤702、当环境噪音大于预设噪音阈值、且终端设备开启振动模式时,根据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信息作为屏幕输出内容。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在终端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音大于预设噪音阈值,且终端设备开启振动模式的条件下,对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进行信息处理。
根据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获取屏幕输出内容,信息处理模式包括两种:操作处理模式和信息展示模式。当处于操作处理模式下,终端设备被选中的操作组件所关联的文字信息就是屏幕输出内容。当处于信息展示模式下,终端设备屏幕显示的文字信息就是屏幕输出内容。
步骤703、获取编码描述文件;对编码描述文件进行解析,得到编码策略信息,编码策略信息包括编码格式、预设编码参数和编码策略版本。
具体的,编码描述文件的具体内容如下表1所示。
表1编码描述文件
Figure BDA0003615133850000181
在表1中,hqh_main_haptics_ver就是编码策略版本,是指终端设备当前配置的编码策略信息的版本号。hqh_main_haptics_duration相当于前文所述的单次振动时长或预设振动时长。预设编码参数包括表1中的每个振动的持续时长和振动频率,还可以包括振动强度(表1中未示出)。表1中的“盲文中左边3个点的编码”即为左点阵的振动编码,同理,“盲文中右边3个点的编码”即为右点阵的振动编码。hqh_main_haptics_interval为预设间隔振动编码,hqh_main_haptics_end为预设结束编码。
步骤704、检测编码策略版本是否为指定版本。
步骤705、若编码策略版本不是指定版本,则将编码策略版本更新为指定版本,并获取指定版本的编码策略信息,指定版本的编码策略信息用于将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
步骤704-705对编码策略版本进行了检测,当编码策略版本是指定版本,则获取指定版本的编码策略信息。当编码策略版本不是指定版本,则将编码策略版本更新为指定版本后在获取编码策略信息。
步骤706、将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对应的盲文字符点阵,得到盲文信息。
具体的,首先检测屏幕输出内容中是否有汉字,若有汉字,则将汉字转化为汉语拼音。然后再根据盲文对照表,将汉语拼音和其他字符转换为盲文字符点阵。
步骤707、根据编码策略信息将盲文信息中的每个盲文字符点阵转化为振动编码,得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
具体的,盲文字符点阵包括左点阵和右点阵,生成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的过程具体包括:根据左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生成每个盲文字符点阵所包含的左点阵的振动编码;根据右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生成每个盲文字符点阵所包含的右点阵的振动编码;根据左点阵的振动编码、预设间隔振动编码、右点阵的振动编码以及预设结束编码,生成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
具体而言,是将左点阵或右点阵中的凸起点以第一频率的振动编码表示,将左点阵或右点阵中的非凸起点以第二频率的振动编码表示,同时,在左点阵的振动编码和右点阵的振动编码之间添加预设间隔振动编码,在右点阵的振动编码之后添加预设结束编码,由此得到一个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一般的,第一频率的振动编码为高频振动编码,第二频率的振动为低频振动编码。预设间隔振动编码的频率不同于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点阵模板匹配的方式生成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或者根据简易编码策略信息和设定编码策略信息结合的方式生成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具体可以参考前文步骤430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708、根据振动倍速对振动编码信息中所包含的预设振动时长进行调整;预设振动时长表示一次振动的持续时长。
具体的,振动倍速可由外界设置,根据振动倍速缩短或延长振动编码信息中的振动时长,使得后续终端设备的振动倍速符合外界设置要求。
步骤709、根据振动编码信息中调整后的振动时长生成设备振动指令。
步骤710、根据设备振动指令控制终端设备产生振动。
具体的,终端设备根据最终生成的设备振动指令产生振动,将屏幕输出内容以有节奏的振动表示出来,可以消减光线昏暗、声音嘈杂等特殊环境对信息获取效率和准确性的限制。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以下介绍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810,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包括多个字符;
编码模块820,用于将所述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得到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
振动指令生成模块830,用于根据所述振动编码信息和预设振动参数生成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设备振动指令;
振动模块840,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振动指令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产生振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编码模块820包括:
盲文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对应的盲文字符点阵,得到盲文信息;
盲文编码单元,用于将所述盲文信息中的每个盲文字符点阵转化为振动编码,得到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盲文编码单元包括:
左点阵编码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左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生成所述每个盲文字符点阵所包含的左点阵的振动编码;
右点阵编码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右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生成所述每个盲文字符点阵所包含的右点阵的振动编码;
编码生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左点阵的振动编码、预设间隔振动编码、所述右点阵的振动编码以及预设结束编码,生成所述每个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点阵编码子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左点阵中的点为凸起点,则生成第一频率的振动编码作为所述凸起点的振动编码;
若所述左点阵中点为非凸起点,则生成第二频率的振动编码作为所述非凸起点的振动编码,所述第二频率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
将所述左点阵中各个点的振动编码按顺序排列,生成所述左点阵的振动编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点阵编码子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左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确定所述左点阵对应的点阵模板,所述点阵模板是由凸起点和非凸起点中的至少一种按照预设顺序排列形成的点阵;
将所述点阵模板对应的振动编码作为所述左点阵的振动编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码描述文件解析模块,用于获取编码描述文件;对所述编码描述文件进行解析,得到编码策略信息,所述编码策略信息包括编码格式和预设编码参数;其中,所述编码格式用于表示振动编码的编码结构,所述预设编码参数包括振动频率和单次振动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码策略版本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配置的编码策略版本,并检测所述编码策略版本是否为指定版本;
编码策略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编码策略版本不是所述指定版本,则将所述编码策略版本更新为所述指定版本,并获取针对所述版本更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根据所述反馈信息获取所述指定版本的编码策略信息,所述指定版本的编码策略信息用于将所述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编码策略版本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编码描述文件;
解析所述编码描述文件,以得到所述编码策略版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编码模块820包括:
分词单元,用于对所述屏幕输出内容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字符;
第一编码单元,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中存在属于设定字符库中的第一字符,则根据简易编码策略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字符的振动编码;
第二编码单元,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中存在不属于所述设定字符库中的第二字符,则根据设定编码策略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字符的振动编码;
其中,根据所述简易编码策略信息生成的振动编码的长度小于根据所述设定编码策略信息生成的振动编码的长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振动参数包括振动倍速;振动指令生成模块83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振动倍速对所述振动编码信息中所包含的预设振动时长进行调整;所述预设振动时长表示一次振动的持续时长;
根据所述振动编码信息中调整后的振动时长生成所述设备振动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81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信息作为所述屏幕输出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810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为操作处理模式时,将所述终端设备被选中的操作组件所关联的文字信息作为所述屏幕输出内容;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为信息展示模式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的文字信息作为所述屏幕输出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810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音,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开启振动模式;
当所述环境噪音大于预设噪音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振动模式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
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框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9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9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计算机系统900包括中央处理器901(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902(Read-Only Memory,ROM)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9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903(Random Access Memory,RAM)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随机访问存储器9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中央处理器901、在只读存储器902以及随机访问存储器903通过总线9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接口905(Input/Output接口,即I/O接口)也连接至总线904。
以下部件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9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9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9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908;以及包括诸如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909。通信部分9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9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输入/输出接口905。可拆卸介质9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9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9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各个方法流程图中所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9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9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器9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包括多个字符;
对所述屏幕输出内容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字符;
若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中存在属于设定字符库中的第一字符,则根据简易编码策略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字符的振动编码信息;所述简易编码策略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字符对应的盲文字符点阵中将连续分布的多个非凸起点表示为一个大于预设振动时长的长时间振动;
若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中存在不属于所述设定字符库中的第二字符,则根据设定编码策略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字符的振动编码信息;所述设定编码策略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二字符对应的盲文字符点阵中将每个凸起点或非凸起点表示为具有所述预设振动时长的振动;
根据所述振动编码信息和预设振动参数生成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设备振动指令;
根据所述设备振动指令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产生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编码策略信息,包括:
将所述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对应的盲文字符点阵,得到盲文信息;
将所述盲文信息中的每个盲文字符点阵转化为振动编码,得到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振动编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盲文信息中的每个盲文字符点阵转化振动编码,包括:
根据左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生成所述每个盲文字符点阵所包含的左点阵的振动编码;
根据右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生成所述每个盲文字符点阵所包含的右点阵的振动编码;
根据所述左点阵的振动编码、预设间隔振动编码、所述右点阵的振动编码以及预设结束编码,生成所述每个盲文字符点阵的振动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左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生成所述每个盲文字符点阵所包含的左点阵的振动编码,包括:
若所述左点阵中的点为凸起点,则生成第一频率的振动编码作为所述凸起点的振动编码;
若所述左点阵中点为非凸起点,则生成第二频率的振动编码作为所述非凸起点的振动编码,所述第二频率不同于所述第一频率;
将所述左点阵中各个点的振动编码按顺序排列,生成所述左点阵的振动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左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生成所述每个盲文字符点阵所包含的左点阵的振动编码,包括:
根据所述左点阵中各个点是否为凸起点,确定所述左点阵对应的点阵模板,所述点阵模板是由凸起点和非凸起点中的至少一种按照预设顺序排列形成的点阵;
将所述点阵模板对应的振动编码作为所述左点阵的振动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屏幕输出内容进行分词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编码描述文件;
对所述编码描述文件进行解析,得到编码策略信息,所述编码策略信息包括编码格式和预设编码参数;其中,所述编码格式用于表示振动编码的编码结构,所述预设编码参数包括振动频率和单次振动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屏幕输出内容进行分词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配置的编码策略版本,并检测所述编码策略版本是否为指定版本;
若所述编码策略版本不是所述指定版本,则将所述编码策略版本更新为所述指定版本,并获取所述指定版本的编码策略信息,所述指定版本的编码策略信息用于将所述屏幕输出内容中的各个字符转换为振动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当前配置的编码策略版本,包括:
获取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编码描述文件;
解析所述编码描述文件,以得到所述编码策略版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简易编码策略信息生成的振动编码的长度小于根据所述设定编码策略信息生成的振动编码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振动参数包括振动倍速;根据所述振动编码信息和预设振动参数生成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设备振动指令,包括:
根据所述振动倍速对所述振动编码信息中所包含的预设振动时长进行调整;所述预设振动时长表示一次振动的持续时长;
根据所述振动编码信息中调整后的振动时长生成所述设备振动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信息作为所述屏幕输出内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信息作为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包括:
当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为操作处理模式时,将所述终端设备被选中的操作组件所关联的文字信息作为所述屏幕输出内容;
当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模式为信息展示模式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显示的文字信息作为所述屏幕输出内容。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噪音,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开启振动模式;
当所述环境噪音大于预设噪音阈值、且所述终端设备开启振动模式时,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
14.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屏幕输出内容,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包括多个字符;
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屏幕输出内容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字符;若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中存在属于设定字符库中的第一字符,则根据简易编码策略信息生成所述第一字符的振动编码信息;所述简易编码策略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字符对应的盲文字符点阵中将连续分布的多个非凸起点表示为一个大于预设振动时长的长时间振动;若所述至少一个字符中存在不属于所述设定字符库中的第二字符,则根据设定编码策略信息生成所述第二字符的振动编码信息;所述设定编码策略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二字符对应的盲文字符点阵中将每个凸起点或非凸起点表示为具有所述预设振动时长的振动;
振动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振动编码信息和预设振动参数生成所述屏幕输出内容对应的设备振动指令;
振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振动指令控制所述终端设备产生振动。
15.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210441665.0A 2022-04-25 2022-04-25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Active CN114740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1665.0A CN114740981B (zh) 2022-04-25 2022-04-25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PCT/CN2022/137795 WO2023207120A1 (zh) 2022-04-25 2022-12-09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US18/225,954 US20230368699A1 (en) 2022-04-25 2023-07-2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readable medium, electronic device, and program produc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1665.0A CN114740981B (zh) 2022-04-25 2022-04-25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0981A CN114740981A (zh) 2022-07-12
CN114740981B true CN114740981B (zh) 2023-06-30

Family

ID=82284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1665.0A Active CN114740981B (zh) 2022-04-25 2022-04-25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68699A1 (zh)
CN (1) CN114740981B (zh)
WO (1) WO20232071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0981B (zh) * 2022-04-25 2023-06-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CN115167680A (zh) * 2022-07-14 2022-10-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动提醒方法、相关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277933B (zh) * 2022-07-15 2023-09-19 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振动提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02767B (zh) * 2022-09-19 2022-11-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62002B (zh) * 2022-12-08 2023-07-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4564A1 (ko) * 2016-12-28 2018-07-05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진동점자시스템 및 터치스크린 기반 진동점자 구현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46099A1 (de) * 2000-09-18 2002-04-04 Siemens Ag Berührungssensitive Anzeige mit taktiler Rückkopplung
CN101702267B (zh) * 2009-09-17 2011-12-21 杭州六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盲人专用电子阅读和输入装置
US9953494B2 (en) * 2011-02-25 2018-04-24 Leigh M. Rothschil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devices to communicate through skin response
JP5816016B2 (ja) * 2011-07-15 2015-11-17 日本放送協会 触覚提示装置及び触覚提示プログラム
JP2013214220A (ja) * 2012-04-03 2013-10-17 Sharp Corp 点字表記出力装置、点字表記出力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03514784B (zh) * 2012-06-21 2016-03-09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辅助盲人阅读的方法
CN104361888A (zh) * 2014-11-28 2015-02-1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过振动信号告知听障人士语音信息的装置及方法
US20180350264A1 (en) * 2017-05-30 2018-12-06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non-auditory feedback to users
CN113160666B (zh) * 2021-05-12 2022-08-30 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盲文阅读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40981B (zh) * 2022-04-25 2023-06-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4564A1 (ko) * 2016-12-28 2018-07-05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진동점자시스템 및 터치스크린 기반 진동점자 구현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0981A (zh) 2022-07-12
WO2023207120A1 (zh) 2023-11-02
US20230368699A1 (en) 202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40981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CN106940692B (zh) 以对话方式引导与电子表单的交互的交互式电子表单工作流助手
CN109583952B (zh) 广告文案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660854A1 (en) Triage dialogue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0783884B2 (en) Electronic device-awake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4237399B (zh) 触觉反馈方法、装置、介质、设备
CN109656384B (zh) 字符串输入方法和装置
US20200218510A1 (en) Internet-enabled audio-visual graphing calculator
US20160055146A1 (en) Document processing device, document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KR20210090576A (ko) 품질을 관리하는 방법, 장치, 기기, 저장매체 및 프로그램
CN110232920B (zh) 语音处理方法和装置
KR102456509B1 (ko) 전자 장치, 그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 매체
US2018035026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non-auditory feedback to users
WO2020036011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80196597A1 (en) Prompted touchscreen for teaching user input and data entry
KR101568841B1 (ko) 수학식 인식에 따른 풀이과정 출력 방법 및 시스템
KR20220041624A (ko) 전자 장치의 이모지 추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13919372A (zh) 机器翻译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914111A (zh) 基于声音的面具形象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93719B (zh) 拼音学习方法及装置
KR102355890B1 (ko) 디코더 아키텍쳐, 그의 동작 방법 및 디코더를 이용하는 소프트 키보드
CN118021304A (zh) 注意力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699644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841384A (zh) 虚拟键盘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KR20210086384A (ko) 형상화된 문자를 포함하는 캐릭터를 이용한 학습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