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1087A - 驱动单元和驱动组件 - Google Patents

驱动单元和驱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1087A
CN114731087A CN202080082892.8A CN202080082892A CN114731087A CN 114731087 A CN114731087 A CN 114731087A CN 202080082892 A CN202080082892 A CN 202080082892A CN 114731087 A CN114731087 A CN 114731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drive unit
rotating electrical
coolan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28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蒂芬·雷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4731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10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02K9/193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with provision for replenishing the cooling medium;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leakage of the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02K16/02Machines with one stator and two or more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3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s, e.g. cooling jack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3Couplings; Details of shaf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 motor or generator with the drive train of a motor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friction clutch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the electric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2Hybri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电驱动的机动车辆、特别是混合动力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的驱动单元以及一种驱动组件。所述驱动单元(1)具有第一旋转电机(10)和第二旋转电机(20)以及第一轴(40)和第二轴(41),其中,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至少部分径向和轴向地布置在由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0)径向界定的区域内,并且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的定子(12)和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0)的定子(22)彼此机械固定。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包括冷却剂供应装置(200),所述冷却剂供应装置在轴向方向上邻近于定子(12、22)布置,并且借助于所述冷却剂供应装置,冷却剂能够轴向地供应在所述定子(12、22)之间和/或轴向地供应到所述定子中。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和驱动组件,可以以廉价的设计和节省空间的方式确保最佳的操作和最佳的冷却功能并且因此确保有效的操作。

Description

驱动单元和驱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可电驱动的机动车辆、特别是混合动力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的驱动单元以及驱动组件。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已知集成在驱动组件或动力传动系中的各种驱动单元。
DE 11 2015 006 071 T5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该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具有:发电机,该发电机能够利用内燃发动机的动力产生电能;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由电能驱动以驱动车轮;壳体,该壳体容纳发电机和电动马达;以及动力控制单元,该动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电机和电动马达。发电机和电动马达在壳体中并排地布置在同一轴线上。
US 2016/0218584 A1描述了一种用于控制电机的控制单元,其中,该控制单元安装在包括电机的驱动单元的壳体上。驱动单元包括同轴地且在轴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的两个电机。
WO 2019 101 264 A1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该动力传动系包括齿轮箱输入轴,该齿轮箱输入轴经由第一子动力传动系操作性地连接至第一电机和内燃发动机以便传递扭矩,并且该齿轮箱输入轴经由第二子动力传动系操作性地连接至第二电机以便传递扭矩。这两个电机同轴地且在轴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
将驱动单元与多个旋转电机集成在用于混合动力机动车辆的驱动组件中受到严格的安装空间要求,特别是在轴向方向上。
在轴向上特别短的驱动组件是有利的,特别是当这种驱动单元用于机动车辆中的所谓的前横向布置中时,在所谓的前横向布置中,旋转电机和内燃发动机用作前驱动装置,并且旋转电机和内燃发动机的相应的旋转轴线横向于机动车辆的纵向方向布置。
经常需要冷却旋转电机。例如,已知提供用于实现至少部分地冷却至少一个旋转电机所用的第一流体的流动的第一流动系统以及用于实现第二流体的流动的第二流动系统,其中,热能够经由热交换器从第一流动系统传递至第二流动系统。
第一流体还可以用于冷却两个旋转电机并且流动通过驱动单元,使得第一流动系统的至少一个出口将冷却流体引导至第一旋转电机并且第一流动系统的至少一个其他出口将冷却流体引导至第二旋转电机。由于旋转电机的轴向并排布置,因此用于冷却第一旋转电机的出口与用于冷却第二旋转电机的另一出口在轴向方向上明显间隔开。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单元和一种配备有该驱动单元的驱动组件,其以廉价的设计和节省空间的方式确保最佳的冷却并且因此确保有效的操作。
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2至9中指出了驱动单元的有利实施方式。
另外,提供了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驱动单元的驱动组件。
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以任何技术上有用的方式组合,包括来自以下描述的解释和来自包括本发明的附加实施方式的附图的特征。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轴向”和“径向”始终相对于驱动单元的旋转轴线被提及,驱动单元的旋转轴线对应于驱动单元所包括的旋转电机中的至少一个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线。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电驱动的机动车辆、特别是混合动力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的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以及第一轴和第二轴,其中,第一旋转电机的转子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第一轴,并且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子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第二轴。第一旋转电机至少部分径向和轴向地布置在由第二旋转电机径向界定的区域内。第一旋转电机被设计为内转子马达,并且第二旋转电机被设计为外转子马达,其中,第一旋转电机的定子和第二旋转电机的定子彼此机械固定。驱动单元包括冷却剂供应装置,该冷却剂供应装置在轴向方向上邻近于定子布置,并且借助于该冷却剂供应装置,冷却剂能够轴向地供应在定子之间和/或轴向地供应到定子中。
这意味着两个旋转电机的定子径向地布置在两个旋转电机的转子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的是,径向内部旋转电机径向以及轴向地完全布置在由相应的另一旋转电机径向界定的区域内。
特别地,设置的是,驱动单元还包括分离式离合器,第一旋转电机的转子通过该分离式离合器能够连接或连接至第二轴以用于扭矩传递。
分离式离合器布置在从第一旋转电机延伸至第二轴的扭矩传递路径中,或者布置成打开和关闭该扭矩传递路径。驱动单元可以包括用于致动分离式离合器的致动系统,其中,致动系统的释放轴承可以以单列或双列实现。
有利地,旋转电机的转子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定位。
两个旋转电机的径向嵌套产生的优点在于,在制造两个旋转电机的转子封装件和定子封装件的各个金属片材期间,径向内部旋转电机的转子和径向内部旋转电机的定子以及径向外部旋转电机的定子和径向外部旋转电机的转子的金属片材均可以通过冲压行程从坯料中切出。
出于其连接至第二轴的目的,径向外部旋转电机的转子可以由连接至第二轴的转子承载件支承,其中,转子特别地以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的方式连接至转子承载件,并且转子承载件以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的方式连接至第二轴。
为了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第一轴和/或第二轴,驱动单元可以具有中央轴承或轴承单元,该中央轴承或轴承单元被设计成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部件,并且第一轴和/或第二轴借助于该中央轴承或轴承单元安装在驱动单元的壳体上。径向外部旋转电机的转子承载件可以经由中央轴承直接支承或者经由中央轴承上的第二轴间接支承。中央轴承被设计为例如滚子轴承、滚珠轴承或角接触滚珠轴承。
驱动单元可以包括螺栓连接至第一轴或第二轴的紧固元件,以相对于第二轴的位置固定径向外部旋转电机的转子承载件的位置。
有利地,径向内部旋转电机可以作为发电机操作。径向内部旋转电机的转子相对较小,并且因此具有比径向外部旋转电机的转子低的质量惯性矩。
因此,径向外部旋转电机可以有利地用作驱动单元,因为该旋转电机的转子相对较大并且可以产生相应较大的扭矩。
这并不排除将径向内部旋转电机和径向外部旋转电机两者用于驱动配备有驱动单元的机动车辆的可能性。例如,径向内部旋转电机可以用于向驱动单元的输入侧供应扭矩,使得可以实现可连接至输入侧的内燃发动机的启动。替代性地,一个或两个旋转电机也可以提供扭矩,并且与连接的内燃发动机一起实现驱动单元的混合动力操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电机的转子布置在由第二旋转电机的定子径向界定的区域内。
在驱动单元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旋转电机的定子布置在共用的定子承载件上,其中,冷却剂可以借助于冷却剂供应装置供应至定子承载件,并且冷却剂供应装置被设计成沿轴向方向分配冷却剂。
因此,在此设置的是,两个定子径向地布置在定子承载件的两侧。
在这种情况下,沿轴向方向的分布不限于产生仅具有轴向分量的体积流,而是可以由具有至少一个方向分量的轴向延伸的定子承载件产生冷却剂体积流。
定子承载件又固定至驱动单元的壳体。
特别地,该定子承载件可以相对于其径向位置布置在两个旋转电机的定子之间并且机械地连接至两个旋转电机的定子,使得定子承载件固定两个定子。
定子承载件可以在其径向内侧和/或其径向外侧上形成螺旋通道以用于传导冷却剂。
定子承载件是具有基本中空筒形形状的部件并且因此具有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该通道可以由定子承载件的相应侧上的凹槽形成,该凹槽在相应的定子封装件或其本体与定子承载件的相应侧接触时在外侧封闭,从而形成通道。
当螺旋通道布置在定子承载件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上时,在径向内侧的螺旋通道与径向外侧的螺旋通道之间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连接通道。
该实施方式通过形成在定子承载件中的凹槽或通道提供对两个定子的有效冷却。
此外,冷却剂供应装置可以包括分配装置,该分配装置邻近于旋转电机轴向布置以用于将冷却剂供应至定子承载件,其中,分配装置借助于至少一个连接套筒流体地联接至轴向地形成在定子承载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通道。
轴向连接通道又流体地连接至螺旋通道。
当布置有多个轴向连接通道时,所述多个轴向连接通道与多个螺旋通道流体地联接。
分配装置可以通过形成在驱动单元的壳体中或形成在驱动单元的壳体上的环形通道来实现。
特别地,分配装置是壳体的一体式部件,定子承载件固定至该分配装置。
在冷却剂供应装置的替代性实施方式中,代替连接套筒,可以设置的是,定子承载件与形成分配装置的壳体接触,使得分配装置和轴向形成在定子承载件中的连接通道基本上彼此直接流体联接。有利地,例如形成为密封环的密封件应当布置在定子承载件与形成分配装置的壳体之间,使得分配装置与连接通道之间的流体连接相对于环境密封。
在本驱动单元的替代性实施方式中,两个旋转电机的定子是定子单元的一体式部件,其中,冷却剂供应装置包括环形通道,该环形通道具有产生部分冷却剂流的多个轴向出口,定子中的至少一个定子中的流动通道流体地联接至所述多个轴向出口。
这种流动通道可以通过相应定子中的轴向孔来实现。
特别地,这样的流动通道径向地布置在第一旋转电机的定子与第二旋转电机的定子之间。这意味着冷却剂在定子单元中被导引成使得两个定子的最佳冷却以基本相等的方式实现。
环形通道可以由塑料部件实现。特别地,环形通道对应于环形管。还可以设置的是,环形通道形成为壳体的一体式部件。
定子单元又可以固定至驱动单元的壳体。因此,该替代性实施方式在各个定子之间不使用额外的定子承载件,而是包括仅由两个定子形成的紧凑单元。
定子单元可以通过多个螺钉连接件固定至驱动单元的壳体。螺钉连接件的相应螺钉穿过定子单元、特别地沿轴向方向穿过定子单元,并且被拧入到驱动单元的壳体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起限定壳体内部,两个旋转电机布置在壳体内部中并且第一轴和第二轴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壳体内部中。
特别地,共用的定子承载件或定子单元机械地连接至第一壳体,其中,两个旋转电机的转子支承在第二壳体上。
特别地,第二轴可以支承在第二壳体上,其中,第一轴可以支承在第一壳体和第二轴上。
另外,用于控制旋转电机的电力电子器件可以由第二壳体承载。
此外,第一轴可以具有轴向延伸的轴流动通道,该轴流动通道与具有径向延伸部的至少一个第一横向孔邻接,冷却剂可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横向孔从轴流动通道供应至第一旋转电机的转子。
特别地,至少一个第一横向孔可以在径向方向上与第一旋转电机的转子叠置,使得该转子可以由冷却剂最佳地冷却。有利地,在第一轴与转子之间沿径向方向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冷却通道,该冷却通道流体地联接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横向孔,使得在转子的两个轴向端面之间流向转子的冷却剂在转子的轴向范围内尽可能均匀地分布。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可以具有带有径向延伸部的多个第一横向孔,其中,设置的是,第一横向孔在圆周上以距彼此规则的角度间隔终止,并且一组第一横向孔具有基本相同的轴向位置。该轴向位置可以特别地对应于相对于转子的轴向中心位置。
特别地,可以设置的是,至少第一横向孔在径向方向上与第一转子承载件叠置,以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布置第一旋转电机的转子,其中,所述第一转子承载件包括凹槽和/或孔以用于使冷却剂在第一旋转电机的转子中或在第一旋转电机的转子处轴向地分配。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子借助于转子承载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其中,该转子承载件具有凹槽和/或孔以用于使冷却剂在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子中或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子上轴向地分配。
替代性地或另外地,可以设置的是,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子具有用于相同目的的凹槽和/或孔。
冷却剂特别地通过离心力被运送至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子的径向外部,其中,冷却剂由此优选地沿着大致罐状的转子承载件的径向部段流动。
另外,冷却剂由于重力而聚集在罐状的转子承载件中,并且然后随着转子承载件旋转而沿着圆周分布。
特别地,设置的是,凹槽形成在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子的径向外侧的径向位置处和/或形成在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子在转子承载件上的接触表面上。转子中的孔可以相对于凹槽在转子的径向更内侧实现,由此孔比凹槽更靠近产生最大热量的区域,使得在这样的孔中被导引的冷却剂可以实现更有效的冷却效果。
此外,可以在第一轴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另外的横向孔,以用于使轴向邻近于旋转电机的冷却剂流出。
从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横向孔流出的冷却剂可以用于例如实现分离式离合器的冷却和/或轴承比如中央轴承单元的冷却。
特别地,可以形成有多个另外的横向孔,其中,所述多个另外的横向孔分布在圆周的相同轴向位置上和/或布置在不同的轴向位置上。另一横向孔也可以用于分配冷却剂,以用于冷却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子的目的。
定子承载件或定子中的各个流动通道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出口,所述至少一个出口指向相关定子的绕组头部,以便能够借助于从定子承载件或定子本身离开的流体体积流来冷却定子的绕组头部。
有利地,驱动单元的两个轴同轴布置。
为此目的,设置的是,第二轴被设计为中空轴并且第一轴部分地在第二轴内侧延伸。
此外,驱动单元可以包括第一传动级,其中,第一传动级由驱动单元的包括内部带齿齿轮的连接元件和包括具有外齿部的元件的第一轴形成。内部带齿齿轮的齿部和外齿部彼此啮合,以将旋转运动从连接元件传递至第一轴。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被设计为所谓的混合动力齿轮箱。因此,这意味着除了旋转电机和轴之外,驱动单元还包括齿轮箱。
特别地,具有外齿部的元件可以是以不可旋转的方式布置在第一轴上的齿轮。
另外,驱动单元可以具有第二传动级,该第二传动级由第二轴的齿部、特别是外齿部和与第二轴的齿部啮合的第一齿轮形成。
在其中驱动单元包括齿轮箱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齿轮可以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联接至齿轮箱的中间轴。
该齿轮箱可以包括位于输出部段中的差速齿轮。在这种情况下,中间轴的外齿部可以与差速齿轮的输入齿轮啮合,从而实现第三传动级。
因此,第二轴在此用作齿轮箱输入轴并且与齿轮箱操作性连接,使得由第二轴提供的扭矩或由第二轴实现的旋转运动可以经由齿轮箱以递增或递减的方式传递至机动车辆的另一齿轮箱单元,或者也可以直接传递至机动车辆的驱动轮。
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提供的优点在于,由于旋转电机的径向嵌套,与具有两个旋转电机的常规驱动单元相比,在轴向上需要相对较少的安装空间,其中,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冷却剂供应装置确保两个嵌套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的最佳冷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以及内燃发动机的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借助于内燃发动机的输出元件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联接或可以联接至第一旋转电机的转子。
驱动组件可以包括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驱动单元的连接元件的振动阻尼器以及机械地连接至内燃发动机的壳体元件,其中,振动阻尼器布置在壳体元件中。
在这方面,壳体元件有利地连接至驱动单元的第二壳体。
也可以将中间轴和/或车轮驱动轴一方面轴向地安装在壳体元件中,并且另一方面轴向安装在第二壳体中。
当操作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以及内燃发动机——的机动车辆、特别是混合动力车辆时,例如以下驱动操作模式被启用:
-电力驱动和恢复:
分离式离合器打开,从而使第二旋转电机与第一旋转电机和内燃发动机断开联接。因此,第二旋转电机作为牵引机或发电机被单独控制。内燃发动机和第一旋转电机未运行。
-串联驱动和充电:
分离式离合器打开。内燃发动机借助于第一旋转电机启动,其中,内燃发动机可以驱动第一旋转电机,并且因此第一旋转电机作为发电机被控制以给机动车辆的电池充电。第二旋转电机作为牵引机被控制。
-并联混合动力驱动、充电和升压:
分离式离合器关闭,由此第一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和内燃发动机彼此联接。机动车辆借助于内燃发动机和/或一个或两个旋转电机被驱动。两个旋转电机在此可以作为牵引机或发电机被控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车轮驱动轴,配备有驱动组件的机动车辆的车轮将布置在该车轮驱动轴上,并且该车轮驱动轴经由驱动单元的齿轮箱连接至驱动单元的第二轴,使得由第二轴实现的旋转运动能够通过齿轮箱传递至车轮驱动轴并且因此传递至车轮。
在这方面,驱动单元的冷却剂供应装置流体地联接至驱动组件的冷却剂回路或者是驱动组件的冷却剂回路的一部分。泵致动器使冷却剂在冷却回路中循环,其中,热交换器能够实现热传递。
泵致动器可以安装在壳体元件中,并且热交换器可以径向地布置在第二壳体的外侧。
冷却剂在冷却回路中的输送可以进行成使得泵致动器从所谓的冷却剂贮槽或冷却剂储存器中吸入温的冷却剂,冷却剂在吸热之后被收集/中间储存在冷却剂贮槽或冷却剂储存器中。温的冷却剂通过泵致动器被给送至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处释放热。现在经冷却的冷却剂经由第二壳体被给送到第一壳体中,并且在第一壳体处被给送至冷却剂供应装置,并且被给送到第一轴中的轴向延伸的轴流动通道中。
附图说明
下面基于相关的技术背景、参照示出了优选实施方式的相关附图对上面描述的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绝不受纯示意性附图的限制,尽管应当注意的是,附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所示的尺寸。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2:以截面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组件的截面,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在旋转电机的区域中的截面,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的旋转电机的区域中的截面,
图5:以截面侧视图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的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组件的截面,其中突出显示了冷却剂流,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在旋转电机的区域中的截面,其中突出显示了冷却剂流,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的旋转电机的区域中的截面,其中突出显示了冷却剂流。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4中,驱动组件最初是出于一般性说明的目的而示出的,而没有提及冷却或冷却剂供应装置。
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1的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组件100的示意图。
驱动单元1包括第一旋转电机10、第二旋转电机20、第一轴40和第二轴41。
此外,驱动组件100包括内燃发动机103和振动阻尼器101,其中,内燃发动机103的输出元件104联接至振动阻尼器101。振动阻尼器101还连接至驱动组件1的连接元件4,该连接元件用作驱动组件1的输入侧2。因此,内燃发动机103经由振动阻尼器104联接至驱动组件1。
连接元件4联接至第一轴40,使得在连接元件4与第一轴40之间形成第一传动级70。
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第一轴40,并且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第二轴41。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与第一轴40的连接被实现成使得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直接布置在第一轴40上。相比之下,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由转子承载件30支承,并且转子承载件30连接至第二轴41。
第一旋转电机10径向地以及部分轴向地布置在由第二旋转电机20径向界定的区域内。在这方面,第一旋转电机10被设计为内转子马达并且第二旋转电机20被设计为外转子马达,其中,第一旋转电机10的定子12和第二旋转电机20的定子22彼此机械固定。
驱动单元1的分离式离合器50以其输入侧51连接至第一轴40并且以其输出侧52连接至第二轴41。分离式离合器50因此用于在第一轴40与第二轴41之间传递扭矩。因此,分离式离合器50可以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与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之间的扭矩传递路径。
第二轴41被设计为中空轴,并且第一轴40部分地在第二轴41内侧径向延伸。两个轴40、41因此彼此同轴地延伸,其中,两个旋转电机10、20的转子11、21也彼此同轴地布置并且相对于轴40、41同轴地布置。
第二轴41经由第二传动级71连接至中间轴81。在这方面,中间轴81平行于第二轴41延伸。
中间轴81经由第三传动级72连接至驱动单元1的差速齿轮80的输入元件,以用于传递扭矩的目的。差速齿轮80形成驱动单元1的输出侧3。
配备有驱动组件100的机动车辆的车轮待布置在其上的车轮驱动轴105形成差速齿轮80的输出端,使得由第二轴41实现的旋转运动可以经由第二传动级71和第三传动级72并经由差速齿轮80传递至车轮驱动轴105并且因此传递至车轮。
由内燃发动机103提供的扭矩经由振动阻尼器101并经由第一传动级70传递至驱动单元1的第一轴40。在这方面,如果分离式离合器50是打开的,则内燃发动机103的扭矩仅被引导至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以这种方式,第一旋转电机10可以在发电机操作中用于给电池充电。当分离式离合器50关闭时,由内燃发动机103提供的扭矩从第一轴40传递至第二轴41。内燃发动机103的扭矩从第二轴41经由第二传动级71传递至中间轴81,并经由第三传动级72传递至差速齿轮80。经由差速齿轮80,扭矩借助于车轮驱动轴103传递至配备有驱动组件100的机动车辆的车轮。
当分离式离合器50打开时,由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提供的扭矩可以经由第一传动级70传递至内燃发动机103。当分离式离合器50关闭时,扭矩经由第二传动级71和第三传动级72传递至差速齿轮80并且因此传递至车轮驱动轴105。
由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提供的扭矩经由第二传动级71和第三传动级72传递至差速齿轮80并且因此传递至车轮驱动轴105,而与分离式离合器50的切换状态无关。
因此,驱动组件100可以在各种驱动操作模式下操作。
图2以截面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组件100的截面。
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各个部件,其中,图2中未示出内燃发动机,并且仅部分示出了内燃发动机的联接至振动阻尼器101的输出元件104。
在图2中,可以看到第一壳体60、第二壳体61和壳体元件62,它们彼此连接并形成驱动组件100或驱动单元1的整个壳体。第一壳体60和第二壳体61用于容置两个旋转电机10、20,其中,壳体元件62用于将第一壳体60和第二壳体61联接至内燃发动机(未示出)的壳体。为此目的,第一壳体60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地连接至第二壳体61,其中,壳体元件62在第二壳体61的与第一壳体60轴向相反的一侧固定地连接至第二壳体61。
第一轴40具有其由单列支承轴承92支承在第一壳体60中的第一轴向端部部分42以及其由滚针轴承91径向地支承在第二轴41的第二轴向端部部分45的内侧的第二轴向端部部分43。
第二轴41以其第一轴向端部部分44经由中央轴承单元90支承在第二壳体61上。该中央轴承单元90包括在轴向上并排紧密定位的两个同轴布置的滚动轴承。
此外,支承旋转电机10、20的定子12、22的共用的定子承载件32固定地连接至第一壳体60,使得旋转电机10、20的定子12、22由第一壳体60支承。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的转子承载件30借助于中央轴承单元90的滚动轴承支承在第二壳体61上。转子位置传感器34的编码器元件也连接至转子承载件30,其中,转子位置传感器34的检测器元件连接至第二壳体61,使得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或转子承载件30的角位置和/或旋转速度的检测可以由转子位置传感器34执行。
另外,中间轴81和车轮驱动轴105各自在其面向旋转电机10、20的轴向侧支承在第二壳体61中,并且在其相反的轴向侧支承在壳体元件62中。驱动单元1的连接元件4经由双列轴承单元93支承在壳体元件62上。该双列轴承单元93包括在轴向上并排紧密定位的两个同轴布置的滚动轴承。振动阻尼器101布置在壳体元件62中。
中央轴承单元90和双列轴承单元93各自以不同的可能设计示出,以说明它们的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央轴承单元90被示出为具有锥形滚子轴承和角接触滚珠轴承,其中,双列轴承单元93被示出为具有锥形滚子轴承。然而,如关于中央轴承单元90所提及的,此处也可以使用其他轴承、比如角接触滚珠轴承。
此外,电力电子器件102径向地布置在第一壳体60和第二壳体61的外侧,其中,电力电子器件102配置成控制旋转电机10、20。用于冷却旋转电机10、20中的至少一者的冷却回路的热交换器204也布置在第二壳体61上且布置在第二壳体61与电力电子器件102之间。该冷却回路的泵致动器203由壳体元件62支承。
图2还示出了传动级70、71、72的详细结构。
第一传动级70构造成使得连接元件4包括内部带齿齿轮5,该内部带齿齿轮与第一轴40的第二轴向端部部分43上的外齿部46啮合。
第二轴41还在其第二轴向端部部分45处具有外齿部47,第二轴通过该外齿部与第一齿轮82啮合,其中,第一齿轮82以不可旋转的方式布置在中间轴81上,使得第二传动级71形成在第二轴41与中间轴81之间。
中间轴81的外齿部84与作为差速齿轮80的输入元件的第二齿轮83接合,从而在中间轴81与差速齿轮80之间形成第三传动级72。
分离式离合器50对应于可摩擦锁定的多板式离合器,该离合器的输入侧51由在第一轴40上邻近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轴向布置的内板形成,其中,分离式离合器50的外板作为其输出侧52连接至第二轴41。
在中央轴承单元90的径向外侧,用于致动分离式离合器50的致动系统53布置在第二壳体61上,其中,致动系统53的压力罐通过转子承载件30轴向接合,以将由致动系统53提供的致动力传递至分离式离合器50,以用于关闭分离式离合器。
此外,设置有锁定螺钉35,该锁定螺钉在第二轴41的第一轴向端部部分44处被拧入到第二轴中,使得锁定螺钉35的螺钉头部向转子承载件30以及中央轴承单元90的两个滚动轴承施加轴向作用的预紧力,从而固定转子承载件30和中央轴承单元90相对于第二轴41的轴向位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1在旋转电机10、20的区域中的截面。
该截面示出了与图2中的驱动单元1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驱动单元1。
从图3中可以看出,共用的定子承载件32借助于承载件螺钉33连接至第一壳体60。为此目的,承载件螺钉33被轴向地导引穿过共用的定子承载件32的径向延伸的区段并且沿轴向方向被拧入到第一壳体60中。
另外,第一旋转电机10的承载在共用的定子承载件32的径向内侧36上的定子12相对于第二旋转电机20的承载在共用的定子承载件32的径向外侧37上的定子22轴向偏移。
作为图3的驱动单元1的替代方案,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1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的旋转电机10、20的区域中的截面。
与图3相反,两个旋转电机10、20的定子12、22是定子单元31的一体式部件。
该定子单元31通过承载件螺钉33固定至第一壳体60,该承载件螺钉沿轴向方向穿过整个定子单元31并且沿轴向方向被拧入到第一壳体60中。因此,该替代性实施方式在各个定子12、22之间不使用额外的定子承载件,而是包括仅由两个定子12、22形成的紧凑单元。
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组件,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和由箭头图示的冷却回路。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组件,其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还具有由箭头图示的冷却回路。
图5基本上对应于图2,其中,仅部分地示出了电力电子器件102并且根本没有示出差速齿轮。
图5示出的是,借助于作为冷却回路的一部分的泵致动器203,冷却剂可以通过第一导引通道205和第二导引通道206被输送至热交换器204。
为此目的,泵致动器203从此处未示出的储存器输送温的冷却剂。第一导引通道205形成为布置在壳体元件62内的管,其流体地连接至壳体的内部中的第二导引通道206。第二导引通道206形成为第二壳体61的一体式部件并且基本上沿轴向方向在第二壳体中延伸。
从泵致动器203供应至热交换器204的热冷却剂由热交换器204冷却并且然后被导引至第三导引通道207。像第二导引通道207一样,第三导引通道207形成为第二壳体61的一体式部件并且沿大致轴向方向延伸。
第三导引通道207流体地连接至第四导引通道208,其中,所述第四导引通道208沿大致径向方向延伸并且是第一壳体60的一体式部件。
第四导引通道208允许由热交换器204冷却的冷却剂被导引至两个旋转电机10、20的定子12、22,这在图6中更详细地示出,并且被径向导引至内部,其中,第四导引通道208流体地联接至在第一轴40中轴向延伸的轴流动通道230。
轴流动通道230用于向两个旋转机器10、20的转子11、21、分离式离合器50和中央轴承单元90供应冷却剂。
出于向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供应冷却剂的目的,第一轴40包括径向延伸的第一横向孔231,该第一横向孔流体地连接至轴流动通道230并且该第一横向孔相对于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轴向居中定位,并且因此在径向方向上与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叠置。
在径向上且在第一轴40与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之间,第一轴40、转子11或者第一轴40和转子11还形成从转子11的一个端面延伸至相对端面的多个轴向冷却通道214,并且每个轴向冷却通道均流体地联接至第一横向孔23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横向孔。
因此,在轴流动通道230中被导引的冷却剂可以穿过第一横向孔231进入轴向冷却通道214并且因此到达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轴向冷却通道214沿着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的径向内侧在轴向方向上均匀地分配冷却剂,从而实现对第一旋转电机的转子的最佳冷却。冷却剂在靠近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的两侧从轴向冷却通道214轴向流出,并且在那里沿着转子11的相应的端面被径向向外导引至第一旋转电机10的定子12的绕组头部,以便冷却绕组头部。
为了向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分离式离合器50和中央轴承单元90供应冷却剂,第一轴40还包括径向延伸的另外的横向孔232,所述另外的横向孔也流体地连接至轴流动通道230。
为此目的,另外的横向孔232布置在第一轴40中的不同轴向位置处,其中,用于供应冷却剂的另外的横向孔232与分离式离合器50或中央轴承单元90径向叠置,以用于以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冷却。
出于向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供应冷却剂的目的,另外的横向孔232径向地倾斜至由承载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的转子承载件30部分界定的区域。从这些另外的横向孔232流出的冷却剂通过离心力和/或重力被径向向外运送,其中,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的转子承载件30实现了将冷却剂导引至转子21的背离第一壳体60的轴向侧。
在这方面,在转子承载件30上的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的接触表面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凹槽23,其中,所述凹槽由转子21或者由转子承载件30或者由转子21和转子承载件30形成。
因此,凹槽23允许冷却剂在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中或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子上的轴向分布。
在冷却相应单元之后被重新加热的冷却剂收集在第二壳体61中,冷却剂从第二壳体返回至储存器。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1在旋转电机10、20的区域中的截面。作为图5的补充,图6示出了用于冷却两个旋转电机10、20的定子12、22的冷却剂流的详细表示。
示出了驱动单元1的冷却剂供应装置200,借助于该冷却剂供应装置,冷却剂可以被轴向地供应在定子12、22之间和/或轴向地供应到所述定子中。
该截面示出了对应于图3中的驱动单元1的实施方式的驱动单元1。这意味着共用的定子承载件32固定地连接至第一壳体60,第一旋转电机10的定子12布置在共用的定子承载件32的径向内侧36上,并且第二旋转电机20的定子22布置在共用的定子承载件32的径向外侧37上。
在这方面,第四导引通道208作为冷却剂供应装置200的部件流体地联接至冷却剂供应装置200的分配装置201,其中,分配装置201构造为第一壳体60中的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通道。分配装置201又借助于至少一个连接套筒202流体地联接至冷却剂供应装置200的形成于定子承载件32中的至少一个轴向连接通道210。出于将分配装置201流体地连接至轴向连接通道210的目的,连接套筒202被设计为中空筒形形状并且具有比分配装置201和轴向连接通道210小的直径,使得连接套筒202基本上沿轴向方向部分地插入到分配装置201和轴向连接通道210中,以确保流体密封连接。
轴向连接通道210又流体地连接至用于传导冷却剂的径向内部螺旋通道211,该径向内部螺旋通道形成在定子承载件32的径向内侧36上。此外,在定子承载件32的径向外侧37上形成有用于传导冷却剂的径向外部螺旋通道212,其中,径向内部螺旋通道211经由穿过定子承载件32的径向连接通道213连接至径向外部螺旋通道212。
两个螺旋通道211、212由定子承载件32的相应侧上的相应凹槽形成,所述凹槽通过与定子承载件32的相应侧接触的相应定子12、22在外侧封闭,从而形成通道。
径向内部螺旋通道211在定子承载件32上具有下述轴向延伸部或轴向位置:该轴向延伸部或轴向位置使得径向内部螺旋通道基本上沿着第一旋转电机10的定子12轴向延伸,第一旋转电机的定子由定子承载件32支承在其径向内侧36上。因此,径向外部螺旋通道212在定子承载件32上具有下述轴向延伸部或轴向位置:该轴向延伸部或轴向位置使得径向外部螺旋通道基本上沿着第二旋转电机20的定子22轴向延伸,第二旋转电机的定子由定子承载件32支承在其径向外侧37上。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电机10的定子12的有效冷却可以借助于在径向内部螺旋通道211中导引的冷却剂来实现,并且第二旋转电机20的定子22的有效冷却可以借助于在径向外部螺旋通道212中导引的冷却剂来实现。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1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的旋转电机10、20的区域中的截面。图7示出了根据图4的驱动单元中的冷却剂流。
示出了驱动单元1的冷却剂供应装置200,其中,该冷却剂供应装置包括环形通道220,该环形通道具有产生部分冷却剂流222的多个轴向出口221,其中,定子单元31中的流动通道223流体地联接至相应的轴向出口221。
相应的这种流动通道223由此被构造为轴向孔,其中,流动通道223径向布置在第一旋转电机10的定子12与第二旋转电机20的定子22之间。因此,冷却剂可以在定子单元31中被导引成使得两个定子12、22的最佳冷却以基本相等的方式实现。
在这方面,轴向出口221以基本规则的角度间隔形成且围绕环形通道220的圆周分布,使得可以沿着第一旋转电机10的定子12的整个圆周和沿着第二旋转电机20的定子22的整个圆周实现部分冷却剂流222的最均匀的可能分布并且因此实现最佳冷却。
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和驱动组件,可以以廉价的设计和节省空间的方式确保最佳的冷却功能并且因此确保有效的操作。
附图标记列表
1驱动单元2驱动单元的输入侧3驱动单元的输出侧4驱动单元的连接元件5连接元件的内部带齿齿轮10第一旋转电机11第一旋转电机的转子12第一旋转电机的定子20第二旋转电机21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子22第二旋转电机的定子23凹槽30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子承载件31定子单元32共用的定子承载件33承载件螺钉34转子位置传感器35锁定螺钉36定子承载件的径向内侧37定子承载件的径向外侧40第一轴41第二轴42第一轴的第一轴向端部部分43第一轴的第二轴向端部部分44第二轴的第一轴向端部部分45第二轴的第二轴向端部部分46第一轴的外齿部47第二轴的外齿部50分离式离合器51分离式离合器的输入侧52分离式离合器的输出侧53致动系统60第一壳体61第二壳体62壳体元件70第一传动级71第二传动级72第三传动级80差速齿轮81中间轴82第一齿轮83第二齿轮84中间轴的外齿部90中央轴承单元91滚针轴承92支承轴承93双列轴承单元100驱动组件101振动阻尼器102电力电子器件103内燃发动机104内燃发动机的输出元件105车轮驱动轴200冷却剂供应装置201分配装置202连接套筒203泵致动器204热交换器205第一导引通道206第二导引通道207第三导引通道208第四导引通道210轴向连接通道211径向内部螺旋通道212径向外部螺旋通道213径向连接通道214轴向冷却通道220环形通道221轴向出口222部分冷却剂流223流动通道230轴流动通道231第一横向孔232另外的横向孔。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可电驱动的机动车辆、特别是混合动力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的驱动单元(1),所述驱动单元具有第一旋转电机(10)和第二旋转电机(20)以及第一轴(40)和第二轴(41),其中,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一轴(40)并且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第二轴(41),其中,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至少部分径向和轴向地布置在由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0)径向界定的区域内,并且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被设计为内转子马达并且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0)被设计为外转子马达,其中,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的定子(12)和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0)的定子(22)彼此机械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1)包括冷却剂供应装置(200),所述冷却剂供应装置在轴向方向上邻近于定子(12、22)布置,并且借助于所述冷却剂供应装置,冷却剂能够轴向地供应在所述定子(12、22)之间和/或轴向地供应到所述定子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1),其特征在于,两个旋转电机(10、20)的所述定子(12、22)布置在共用的定子承载件(32)上,其中,冷却剂能够借助于所述冷却剂供应装置(200)供应至所述定子承载件(32),并且所述冷却剂供应装置被设计成沿所述轴向方向分配冷却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承载件(32)在所述定子承载件的径向内侧(36)和/或所述定子承载件的径向外侧(37)上形成螺旋通道(211、212)以用于传导冷却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单元(1),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螺旋通道(211、212)布置在所述定子承载件(32)的所述径向内侧(36)和所述径向外侧(37)上时,在所述径向内侧(36)上的螺旋通道(211)与所述径向外侧(37)上的螺旋通道(21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连接通道(213)。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供应装置(200)包括分配装置(201),所述分配装置邻近于所述旋转电机(10、20)轴向地布置,以用于向所述定子承载件(32)供应冷却剂,其中,所述分配装置(201)借助于至少一个连接套筒(202)流体地联接至轴向地形成在所述定子承载件(3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通道(2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旋转电机(10、20)的所述定子(12、22)是定子单元(31)的一体式部件,其中,所述冷却剂供应装置(200)包括环形通道(220),所述环形通道具有产生部分冷却剂流(222)的多个轴向出口(221),所述定子(12、22)中的至少一者中的流动通道(223)流体地联接至所述多个轴向出口。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40)具有轴向延伸的轴流动通道(230),所述轴流动通道与具有径向延伸部的至少一个第一横向孔(231)邻接,冷却剂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横向孔从所述轴流动通道(230)供应至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借助于转子承载件(3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其中,所述转子承载件(30)具有凹槽(23)和/或孔,以用于冷却剂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20)的转子(21)中或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子上的轴向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7和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轴(40)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另外的横向孔(232),以用于使轴向邻近于所述旋转电机(10、20)的冷却剂流出的目的。
10.一种驱动组件(100),所述驱动组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1)并且具有内燃发动机(103),所述内燃发动机借助于所述内燃发动机(103)的输出元件(104)以不可旋转的方式联接或能够联接至所述第一旋转电机(10)的转子(11)。
CN202080082892.8A 2019-12-04 2020-11-05 驱动单元和驱动组件 Pending CN1147310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32942.6 2019-12-04
DE102019132942.6A DE102019132942A1 (de) 2019-12-04 2019-12-04 Antriebseinheit und Antriebsanordnung
PCT/DE2020/100945 WO2021110199A1 (de) 2019-12-04 2020-11-05 Antriebseinheit und antriebsanordnu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1087A true CN114731087A (zh) 2022-07-08

Family

ID=73455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2892.8A Pending CN114731087A (zh) 2019-12-04 2020-11-05 驱动单元和驱动组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43424A1 (zh)
EP (1) EP4070439A1 (zh)
JP (1) JP7326621B2 (zh)
KR (1) KR20220088754A (zh)
CN (1) CN114731087A (zh)
DE (1) DE102019132942A1 (zh)
WO (1) WO20211101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29937A1 (de) 2021-11-17 2023-05-17 Valeo Schalter Und Sensoren Gmbh Verfahren,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fahrassistenzsystem und fahrzeug
DE102022107665A1 (de) 2022-03-31 2023-10-0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atoreinheit, Antriebseinheit und Antriebsanordn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9891B2 (ja) * 1998-06-22 2004-09-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多層モータの冷却構造
US20140246177A1 (en) * 2013-03-04 2014-09-04 Remy Technologies, Llc Liquid-coole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cooling jacket with bi-directional flow
DE102014102632A1 (de) * 2013-03-04 2014-09-04 Remy Technologies Llc Flüssigkeitsgekühlte rotier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Kühlmantel mit bidirektionalem Strom
EP3123594A1 (en) * 2014-03-27 2017-02-01 Prippel Technologies, LLC Induction motor with transverse liquid cooled rotor and stator
US9762106B2 (en) * 2014-12-04 2017-09-12 Atieva, Inc. Motor cooling system
JP6573456B2 (ja) 2015-01-28 2019-09-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一体型ユニット
US10675962B2 (en) 2015-01-28 2020-06-09 Honda Motor Co., Ltd. Hybrid vehicle driving system
CN106505812A (zh) * 2015-09-08 2017-03-15 博格华纳公司 嵌套式双电机/发电机
CN105896855A (zh) * 2016-04-08 2016-08-24 东南大学 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定子永磁型双机械端口电机及动力总成
CN107215196A (zh) * 2017-06-22 2017-09-29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DE102017127695A1 (de) 2017-11-23 2019-05-2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Hybrid-Antriebsstrang mit zwei elektrischen Maschinen und eine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CN108736653B (zh) * 2018-07-06 2024-03-15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周向双螺旋冷却水路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0199A1 (de) 2021-06-10
JP7326621B2 (ja) 2023-08-15
EP4070439A1 (de) 2022-10-12
JP2023505664A (ja) 2023-02-10
KR20220088754A (ko) 2022-06-28
US20230043424A1 (en) 2023-02-09
DE102019132942A1 (de) 202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9739B (zh) 具有冷却功能的电动驱动器
US8641568B2 (en) Electric machine for an electric axle of a motor vehicle
US8714940B2 (en) Liquid pressure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driving apparatus
US7661495B2 (en) Drive unit for motor vehicles with hybrid drive in a longitudinal arrangement
JP7354449B2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アセンブリ
US7239055B2 (en) Motor cooling system
KR101240715B1 (ko) 구동 시스템 및 그 구동 시스템을 구비한 차량
US7413417B2 (en) Motor vehicle drive arrangement
US11884158B2 (en) Drive unit for a drive train of an electrically drivable motor vehicle and drive arrangement having said drive unit
US8784073B2 (en) Liquid pressure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driving apparatus
US8013483B2 (en) Hybrid drive device
JP4234947B2 (ja) 油圧発生装置用の駆動装置
CN105705835A (zh) 车辆用驱动传递装置
KR20140126710A (ko) 순수하게 전기적으로 구동 가능한 자동차의 구동 트레인
WO2020149412A1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US20180080542A1 (en) Gear Apparatus
CN114731087A (zh) 驱动单元和驱动组件
KR20210020893A (ko) 전기 구동식 자동차의 파워 트레인용 구동 유닛 및 구동 어셈블리
CN117642566A (zh) 用于整体式差动器的传动机构、整体式差动器以及驱动系
US20230322071A1 (en) Drive unit and drive assembly
JP2011185283A (ja) 駆動装置
CN112368167A (zh) 用于电力驱动式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的驱动单元以及配备有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总成和机动车辆
CN110171285A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传动装置
JP2004278665A (ja) 回転伝動機構の潤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