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5314A - 干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干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5314A
CN114725314A CN202210476323.2A CN202210476323A CN114725314A CN 114725314 A CN114725314 A CN 114725314A CN 202210476323 A CN202210476323 A CN 202210476323A CN 114725314 A CN114725314 A CN 114725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dry electrode
dry
spraying
current col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63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小刚
黄流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Technolo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632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53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5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53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1391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1Metal or alloys, e.g. alloy coat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干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呈异形结构;和/或,所述涂层设置有至少一层,且所述涂层沿远离所述集流体的方向依次叠加设置。通过将涂层设置为异形结构或在集流体上设置至少一层涂层,可以制备出多样化分布的电极,从而可以满足电池的多样化,便于实现电池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统一,并有利于提高电池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容量。

Description

干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发展新能源成为当前能源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而随着新能源技术在各类电子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储能技术的突破越来越成为未来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锂离子电池作为绿色环保储能器件,具有高工作电压、无记忆效应、功率密度大、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
现有锂离子电池电极片的制备是利用涂覆工艺将混合浆料涂覆在导电金属箔上经过一系列的压延操作使其形成电极片。
传统的浆料混合和涂覆工艺是通过将活性材料、聚合物粘合剂、导电填料和有机溶剂组成的浆料混合均匀,使浆料达到适定粘度时,涂覆到导电金属箔上。而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涂层必须在烘箱中干燥几个小时,然后才能压延以形成所需的厚度和孔隙率;并且有机溶剂的蒸发消耗了能量,需要使用大量不属于最终产品的材料,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干粉涂料工艺制备电极片的方式有效减少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降低了能源消耗,改善了涂层表面质量。而利用现有的干粉涂料工艺制备电极片的方式中所生产的电极片形状单一,从而使制备的电池容量较小,使用寿命短、充电频率低且电池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无法兼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现有干粉涂料工艺制备电极片的方式所生产的电极片形状单一,使制备的电池容量较小,使用寿命短、充电频率低且电池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无法兼顾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电极,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涂层,其中,
所述涂层呈异形结构;
和/或,
所述涂层设置有至少一层,且所述涂层沿远离所述集流体的方向依次叠加设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电极,至少两层所述涂层的形状相同;或,至少两层所述涂层中,任意两层所述涂层的形状不同。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电极,所述涂层包括至少两个区域,且至少两个所述区域的厚度相同,或,各个所述区域的厚度不同。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电极,至少两个所述区域的材质成分相同且成分配比相同;
或,各个所述区域的材质成分相同且成分配比不同;
或,各个所述区域的材质成分不同且成分配比不同。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电极,所述异形结构包括锯齿形结构、波浪形结构、凹弧形结构、凸弧形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电极,所述涂层的材质成分包括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电极,所述活性材料包括磷酸铁锂、镍酸锂、锰酸锂、钴酸锂、石墨、钛酸锂、石墨和三元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导电剂包括炭黑、石墨烯、碳纳米管和二维无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多氯二苯呋喃、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电极,所述集流体的材质为导电金属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干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多份干粉混合物并排喷射至集流体表面、形成半成品干电极,其中,至少两份所述干粉混合物的喷射速度相异或喷射时间相异或喷射流量相异、以形成呈异形结构的涂层;
将所述半成品干电极进行压延处理、形成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干电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将半成品干电极进行压延处理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半成品干电极进行加热处理。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电极的制备方法,所述干粉混合物通过静电喷涂的方式喷射至所述集流体表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电极的制备方法,在所述将多份干粉混合物并排喷射至集流体表面、形成半成品干电极,其中,至少两份所述干粉混合物的喷射速度相异或喷射时间相异或喷射流量相异、以形成呈异形结构的涂层的步骤中,
先制备所述干粉混合物,再将多份所述干粉混合物并排喷射至集流体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制备所述干粉混合物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将活性材料和导电剂混合、形成半成品干粉混合物;
将半成品干粉混合物与粘结剂混合、形成成品干粉混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干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涂层设置为异形结构或在集流体上设置至少一层涂层,可以制备出多样化分布的电极,从而可以满足电池的多样化,便于实现电池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统一,并有利于提高电池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容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干电极的剖面图之一(涂层呈凸弧形结构);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干电极的剖面图之二(涂层呈凹弧形结构);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干电极的剖面图之三(涂层呈锯齿形结构);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干电极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涂层;2:集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发明的干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电极,包括集流体2和设置在集流体2表面的涂层1。
其中,涂层1可以呈异形结构,这样可以使经过压延或辊压后的涂层1的厚度或密度不同,使形成的电极极片多样化,从而可以满足电池的多样化,并且能够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容量,并能够兼顾电池功率密度与能量密度。
涂层1可以设置有至少一层,即本干电极包括至少一层涂层1,并且涂层1可以沿远离集流体2的方向依次叠加设置。这样,可以便于制备含有不同层数涂层1的电极片,从而可以满足电池的多样化,并且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和功率密度。
如此设置,将涂层1设置为异形结构或在集流体2上设置至少一层涂层1,可以制备出多样化分布的电极,从而可以满足电池的多样化,便于实现电池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统一,并有利于提高电池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容量。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集流体2的表面可以为集流体2的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这里,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以分别为集流体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具体地,集流体2的第一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呈异形结构的涂层1或至少一层涂层1;或者,集流体2的第二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呈异形结构的涂层1或至少一层涂层1;或者,集流体2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可以设置有至少一层涂层1,并且集流体2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涂层1的形状或层数可以相同,或者,集流体2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的涂层1的形状或层数可以不同。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至少两层涂层1的形状相同。这样,进一步地保证电极片的多样化,从而进一步地满足电池的多样化。
具体地,干电极包括两层涂层1时,两层涂层1的形状相同;或者,干电极包括三层及三层以上涂层1时,至少有两层涂层1的形状相同,比如其中有两层涂层1的形状相同,或者三层涂层1的形状相同,或者全部涂层1的形成相同。
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两层涂层1中,任意两层涂层1的形状不同,即在所有涂层1中可以有两层涂层的形状不同,或者所有涂层的形状均不同。这样,能够保证电极片的多样化,从而进一步地满足电池的多样化。
这里,不对涂层的层数和形状作具体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在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涂层包括至少两个区域,并且至少两个区域的厚度相同,或者,各个区域的厚度不同。这样,能够保证电极片的多样化,以满足电池的多样化。
这里,不对涂层1各个区域的厚度作具体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区域的材质成分相同且成分配比相同,或者各个区域的材质成分相同且成分配比不同,或者,各个区域的材质成分不同且成分配比不同。这样,能够保证电极片的多样化,以满足电池的多样化。
这里,不对各个区域的材质成分和成分配比作具体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涂层1的材质成分包括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
其中,活性材料包括磷酸铁锂、镍酸锂、锰酸锂、钴酸锂、石墨、钛酸锂、石墨和三元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导电剂包括炭黑、石墨烯、碳纳米管和二维无机化合物(MXene)中的一种或多种。
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多氯二苯呋喃(PCDF)、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聚丙烯酸、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施例中,集流体2的材质可以为导电金属箔。
这里,导电金属箔可以为铜箔或铝箔。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干电极的制备方法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干电极的制备方法与上文描述的干电极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电极的制备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将多份干粉混合物并排喷射至集流体2表面、形成半成品干电极,其中,至少两份干粉混合物的喷射速度相异或喷射时间相异或喷射流量相异、以形成呈异形结构的涂层1;
将半成品干电极进行压延处理、形成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干电极。
将至少两份混合物的喷射速度或喷射时间或喷射流量设置为不同,可以使多份干份混合物形成的涂层1形成异形结构,从而能够形成多样化的电极。
本发明提供的干电极的制备方法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与本发明提供的干电极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相一致,涂层1设置为异形结构或在集流体2上设置至少一层涂层1,可以制备出多样化分布的电极,从而可以满足电池的多样化,便于实现电池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统一,并有利于提高电池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容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干粉混合物可以通过静电喷涂的方式喷射至集流体2表面。具体地,可以使用静电喷枪喷射干粉混合物,有利于提高喷射效率,减少物料的浪费,并且喷涂效果好,且产生的粉尘较少有利于工人健康。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将半成品干电极进行压延处理之前,本干电极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半成品干电极进行加热处理。
这样,可以使涂层1中的粘结剂融化,可以使粘结剂将导电剂和活性材料粘结在集流体2上,有利于提高干电极的使用寿命,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将多份干粉混合物并排喷射至集流体2表面、形成半成品干电极,其中,至少两份干粉混合物的喷射速度相异或喷射时间相异或喷射流量相异、以形成呈异形结构的涂层1的步骤中,
先制备干粉混合物,再将多份干粉混合物并排喷射至集流体2上。
并且,在制备干粉混合物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将活性材料和导电剂混合、形成半成品干粉混合物;
将半成品干粉混合物与粘结剂混合、形成成品干粉混合物。
这样,使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的更为均匀。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干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将三元材料LiNi1/3Mn1/3Co1/3O4(NMC)与炭黑(CB)在行星式混合器-脱气器中混合20分钟,制备出正极干粉混合物;其中,NMC颗粒大小介于5um和15um之间;
将正极干粉混合物与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混合、并球磨30分钟、形成粉末混合物;其中,正极干粉混合物中的三元材料(NMC)与炭黑(CB)和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为18:1:1;
利用压缩空气将粉末混合物从料斗输送到3个并排设置的喷枪内、并通过喷枪将粉末混合物喷涂至铝箔上、形成具有凸面弧形结构的涂层1的电极(如图1所示);其中,位于中间的喷枪喷速快于边缘喷速,且三个喷枪的喷涂时间一致;
将具有凸面弧形结构的涂层1的电极转移到烘箱中并在空气中加热1小时;其中,加热温度可以为170℃;
再通过紧凑型电动滚压机在室温下以指定的间隙间距对加热后电极进行压延、使其形成干电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喷枪可以为电晕型静电喷枪,并且,电晕型静电喷枪可以设置在喷房内以捕获松散的粉末,用于将粉末混合物喷涂到电接地的铝箔上(15um厚)。喷枪和铝箔之间的直流电压设置为18-90kV,具体电压可以为25kV,喷枪尖端与铝箔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20cm。喷枪的喷涂方向与铝箔法线的夹角可以为45°。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干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石墨与碳纳米管(CNT)在行星式混合器-脱气器中混合20分钟,制备正极干粉混合物;
将正极干粉混合物与聚四氟乙烯(PTFE)进行混合、并球磨30分钟、形成粉末混合物;其中,以正极干粉混合物中的石墨与碳纳米管(CNT)和聚四氟乙烯(PTFE)的质量比为18:1:1;
利用压缩空气将粉末混合物从料斗输送到3个并排设置的喷枪内、并通过喷枪将粉末混合物喷涂至铜箔上、形成具有凹面弧形结构的涂层1的电极(如图2所示);其中,位于中间的喷枪喷速慢于边缘喷速,且三个喷枪的喷涂时间一致;
将具有凹面弧形结构的涂层1的电极转移到烘箱中并在空气中加热1小时;其中,加热温度可以为170℃;
再通过紧凑型电动滚压机在室温下以指定的间隙间距对加热后电极进行压延、使其形成干电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喷枪可以为电晕型静电喷枪,并且,电晕型静电喷枪可以设置在喷房内以捕获松散的粉末,用于将粉末混合物喷涂到电接地的铜箔上(9um厚)。喷枪和铜箔之间的直流电压设置为18-90kV,具体电压可以为25kV,喷枪尖端与铜箔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20cm。喷枪的喷涂方向与铜箔法线的夹角可以为45°。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干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磷酸铁锂LiFePO4(LFP)与炭黑(CB)在行星式混合器-脱气器中混合20分钟,制备正极干粉混合物;其中,LFP颗粒大小介于5um和15um之间;
将正极干粉混合物与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混合、并球磨30分钟、形成粉末混合物;其中,以正极干份混合物中的磷酸铁锂(LFP)与炭黑(CB)和聚偏氟乙烯(PVDF)的质量比为18:1:1;
利用压缩空气将粉末混合物从料斗输送到多个并排设置的喷枪内、并通过喷枪将粉末混合物喷涂至铝箔上、形成具有锯齿形结构的涂层1的电极(如图3所示);其中,相邻两个喷枪的喷速不同且相间隔的喷枪的喷速相同;
将具有锯齿形结构的涂层1的电极转移到烘箱中并在空气中加热1小时;其中,加热温度可以为170℃;
再通过紧凑型电动滚压机在室温下以指定的间隙间距对加热后电极进行压延、使其形成干电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喷枪可以为电晕型静电喷枪,并且,电晕型静电喷枪可以设置在喷房内以捕获松散的粉末,用于将粉末混合物喷涂到电接地的铝箔上(15um厚)。喷枪和铝箔之间的直流电压设置为18-90kV,具体电压可以为25kV,喷枪尖端与铝箔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20cm。喷枪的喷涂方向与铝箔法线的夹角可以为45°。
上述喷枪的主气流速可以为5-30psi,雾化气流速可以为5-30psi。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干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涂层,其中,
所述涂层呈异形结构;
和/或,
所述涂层设置有至少一层,且所述涂层沿远离所述集流体的方向依次叠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电极,其特征在于,至少两层所述涂层的形状相同;或,至少两层所述涂层中,任意两层所述涂层的形状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包括至少两个区域,且至少两个所述区域的厚度相同,或,各个所述区域的厚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电极,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区域的材质成分相同且成分配比相同;
或,各个所述区域的材质成分相同且成分配比不同;
或,各个所述区域的材质成分不同且成分配比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结构包括锯齿形结构、波浪形结构、凹弧形结构、凸弧形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材质成分包括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材料包括磷酸铁锂、镍酸锂、锰酸锂、钴酸锂、石墨、钛酸锂、石墨和三元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导电剂包括炭黑、石墨烯、碳纳米管和二维无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多氯二苯呋喃、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的材质为导电金属箔。
9.一种干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多份干粉混合物并排喷射至集流体表面、形成半成品干电极,其中,至少两份所述干粉混合物的喷射速度相异或喷射时间相异或喷射流量相异、以形成呈异形结构的涂层;
将所述半成品干电极进行压延处理、形成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干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半成品干电极进行压延处理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半成品干电极进行加热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粉混合物通过静电喷涂的方式喷射至所述集流体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多份干粉混合物并排喷射至集流体表面、形成半成品干电极,其中,至少两份所述干粉混合物的喷射速度相异或喷射时间相异或喷射流量相异、以形成呈异形结构的涂层的步骤中,
先制备所述干粉混合物,再将多份所述干粉混合物并排喷射至集流体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干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所述干粉混合物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将活性材料和导电剂混合、形成半成品干粉混合物;
将半成品干粉混合物与粘结剂混合、形成成品干粉混合物。
CN202210476323.2A 2022-04-29 2022-04-29 干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7253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6323.2A CN114725314A (zh) 2022-04-29 2022-04-29 干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6323.2A CN114725314A (zh) 2022-04-29 2022-04-29 干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5314A true CN114725314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44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6323.2A Pending CN114725314A (zh) 2022-04-29 2022-04-29 干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531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38729A (ja) * 2010-01-04 2011-07-14 Hitachi Ltd 非水系二次電池
US20130017444A1 (en) * 2011-07-12 2013-01-17 Hitachi, Ltd. Electrodes for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secondary batteries using the same
CN104303344A (zh) * 2012-06-11 2015-01-21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电极制造方法
US20170098818A1 (en) * 2015-10-02 2017-04-06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Research Foundation Solvent-free dry powder-coating method for electrode fabrication
DE102016214010A1 (de) * 2016-07-29 2018-02-0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de für sekundäre Energiespeicherzell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CN210349967U (zh) * 2019-08-15 2020-04-1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片及含有其的锂离子电池
CN112018323A (zh) * 2020-08-13 2020-12-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1569A (zh) * 2021-09-27 2021-12-31 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及电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38729A (ja) * 2010-01-04 2011-07-14 Hitachi Ltd 非水系二次電池
US20130017444A1 (en) * 2011-07-12 2013-01-17 Hitachi, Ltd. Electrodes for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secondary batteries using the same
CN104303344A (zh) * 2012-06-11 2015-01-21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电极制造方法
US20170098818A1 (en) * 2015-10-02 2017-04-06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Research Foundation Solvent-free dry powder-coating method for electrode fabrication
DE102016214010A1 (de) * 2016-07-29 2018-02-0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de für sekundäre Energiespeicherzell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CN210349967U (zh) * 2019-08-15 2020-04-1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片及含有其的锂离子电池
CN112018323A (zh) * 2020-08-13 2020-12-01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1569A (zh) * 2021-09-27 2021-12-31 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及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8972B (zh) 用於高能量鋰離子電池的分段電極技術
TWI616017B (zh) 用於製造較厚電極之多層電池電極設計
US2013018957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ot coating electrode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US20170098818A1 (en) Solvent-free dry powder-coating method for electrode fabrication
CN105932225A (zh) 一种全固态二次锂电池用改善室温电子离子快速传输电极片的制备方法
WO2013125485A1 (ja) 全固体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13422006B (zh) 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JP2016103479A (ja) リチウム電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Fan et al. Application of stabilized lithium metal powder and hard carbon in anode of lithium–sulfur battery
WO2023088247A1 (zh) 富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70445A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5395116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钠离子电池
CN111247669A (zh) 用于储能装置电极制备的方法和设备
JP7265023B2 (ja) 全固体電池の正極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全固体電池の正極
CN110165300A (zh) 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14784220A (zh) 干法电极制备方法
CN105720267A (zh) 一种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14725314A (zh) 干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115691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ll solid-state battery, and all solid-state battery
CN116130808A (zh) 一种复合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
CN115954534A (zh) 一种固态电解质膜、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EP4379831A1 (en)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battery
CN211879508U (zh) 储能电极的双面多辊涂布生产设备
CN113314767B (zh) 一种全固态电池制备方法及全固态电池
US11108082B2 (en) Composite solid electrolyte laye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ll-solid-state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