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0195A - 一种转移放射性药物溶液的转移装置、转移方法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移放射性药物溶液的转移装置、转移方法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0195A
CN114720195A CN202210453125.4A CN202210453125A CN114720195A CN 114720195 A CN114720195 A CN 114720195A CN 202210453125 A CN202210453125 A CN 202210453125A CN 114720195 A CN114720195 A CN 114720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cock
central
injection pump
solutio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31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20195B (zh
Inventor
杜泽天
田佳乐
阳国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times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times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times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times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531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01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0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0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20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0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1/14Suction devices, e.g. pumps; Ejector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 G01N1/14Suction devices, e.g. pumps; Ejector devices
    • G01N2001/1445Overpressure, pressurisation at sampling point
    • G01N2001/1463Injector; Air-lif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移放射性药物溶液的转移装置、转移方法及其用途,所述放射性药物溶液转移装置包括原料部件、取样部件、输送部件以及收集部件,所述原料部件、取样部件和收集部件均设置在输送部件上,在输送部件上设置有能够控制原料部件和取样部件之间连通与断开的控制部件;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旋塞、第二三通旋塞和第三三通旋塞,第一三通旋塞设置在原料部件与输送部件之间的连接处,第二三通旋塞设置在取样部件和输送部件的连接处,第三三通旋塞设置在收集部件和输送部件的连接处。本申请的放射性药物溶液转移装置和转移方法,提高了放射性药物溶液在制备过程中取用时的精准度。

Description

一种转移放射性药物溶液的转移装置、转移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放射性药物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移放射性药物溶液的转移装置、转移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放射性药品的制备因其具有放射性这个特殊的性质,需要在带有辐射屏蔽的箱室中进行制备。使用手动合成放射性药物已经不能满足辐射安全和大规模放射性药物制备的需要。全自动合成仪结合三通旋塞阀组、注射器、反应容器和管路组成的自动化合成系统是目前放射性药物制备的发展趋势。其中,三通旋塞阀组、注射器、反应容器和管路构成的合成卡套作为一个整体,通常为一次性使用的部件。而用于合成的试剂连接在所述合成卡套对应位置,在合成开始前被安装在合成卡套对应的三通旋塞上。操作者通过远程控制合成仪,按照编制的程序,全自动合成仪通过控制合成卡套上的注射器的抽取和排除、正负气流吹扫、三通旋塞的切换定量投递反应试剂到合成卡套上的反应容器,通过编制合成仪加热、吹气、辅料投递、传输等系列动作,全自动完成放射性药品的制备。
全自动合成仪结合上述合成卡套能够定量投递试剂到反应瓶是能够实现放射性药物成功制备的关键步骤。放射性药品通常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诊断类放射性药品的制备,定量投递试剂的精度要求并不高,但是在治疗类放射性药物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如何高精度的定量投递试剂是药物制备合格的关键。其难点主要是以下三方面:一是放射性药物制备的试剂投递量通常小于几十毫升,甚至不到1mL,通过连接在三通旋塞上的注射器如何准确投递小体积药物溶液。二是需要解决合成卡套残留试剂的问题。三是合成卡套管路、试剂瓶和反应容器的密闭性造成的气压不平衡导致试剂投递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移放射性药物溶液的转移装置、转移方法及其用途。
本申请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使用放射性药物溶液转移装置的转移方法,
其中,所述转移装置包括储存放射性药物溶液的储液罐(2)、取用放射性药物溶液的注射泵(3)、收集放射性药物溶液的收集罐(5)、用于输送放射性药物溶液的中心管道(1)和用于连接中心管道(1)和收集罐(5)的连接管道(4),在储液罐(2)与中心管道(1)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旋塞(6),在注射泵(3)和中心管道(1)之间设置有第二三通旋塞(7),在连接管道(4)和中心管道(1)之间设置有第三三通旋塞(8);中心管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气源与末端处理部件;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拟抽取x体积的药物溶液;
a)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与气源导通,注射泵(3)抽取气体,同时保持储液罐(2)和连接管道(4)关闭;
b)控制第一三通旋塞(6)和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和储液罐(2)之间导通,并将气源和储液罐(2)之间关闭,末端处理部件与注射泵(3)之间关闭,注射泵(3)将气体泵送入储液罐(2),并抽取y体积的药物溶液,y>x;
d)控制储液罐(2)关闭,第二三通旋塞(7)将注射泵3与末端处理部件之间导通,注射泵(3)推注z体积的药物溶液,z<y-x,使得注射泵(3)内药物溶液溢出第二三通旋塞(7);
e)控制第一三通旋塞(6)、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使中心管道(1)两端的气源和末端处理部件导通,储液罐(2)、注射泵(3)和连接管道(4)关闭,控制气源的气体吹气到末端处理部件,将溢出第二三通旋塞(7)的药物溶液推到末端处理部件;
f)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使注射泵(3)和收集罐(5)导通,注射泵(3)推注拟泵送x体积的药物溶液到中心管道(1)、连接管道(4)及收集罐(5)中;
g)控制第一三通旋塞和第二三通旋塞使注射泵(3)、储液罐(2)关闭,第三三通旋塞(8)导通气源和连接管道(4),气源吹气推动管道内的药物溶液全部流到收集罐(5);
h)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与末端处理部件导通,将剩余药物溶液排出;
i)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关闭,将气源与末端处理部件导通,控制气源吹气将中心管道(1)残留的药物溶液排到末端处理部件。
2.根据项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储液罐(2)和注射泵(3)为两个以上时候,在所述放射性药物溶液转移装置的转移过程中,需逐次使用储液罐(2)和注射泵(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注射泵(3)抽取y体积的药物溶液后,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与气源导通,注射泵(3)抽取气体。
4.根据项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注射泵(3)与末端处理部件连通时,注射泵(3)和末端处理部件的气压均为大气压。
5.根据项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可以用于多次取样,在第二次以及后续取样时,重复所述操作步骤a)至步骤i)。
6.一种放射性药物溶液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包括原料部件、取样部件、输送部件以及收集部件,所述原料部件、取样部件和收集部件均设置在输送部件上,在输送部件上设置有能够控制原料部件和取样部件之间连通与断开的控制部件;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旋塞(6)、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第一三通旋塞(6)设置在原料部件与输送部件之间的连接处,第二三通旋塞(7)设置在取样部件和输送部件的连接处,第三三通旋塞(8)设置在收集部件和输送部件的连接处。
7.根据项6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件包括中心管道(1),原料部件、取样部件和收集部件均与中心管道(1)连通,第一三通旋塞(6)设置在原料部件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第二三通旋塞(7)设置在取样部件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第三三通旋塞(8)设置在收集部件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
8.根据项7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件还包括能够向中心管道(1)通入气体的气源,气源设置在原料部件背离收集部件的一端,在中心管道(1)远离气源的一端连接有末端处理部件。
9.根据项7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部件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储存有药物溶液的储液罐(2),所述储液罐(2)与中心管道(1)连通,第一三通旋塞(6)设置在储液罐(2)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
10.根据项9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2)垂直于中心管道(1)设置。
11.根据项7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部件包括注射泵(3),注射泵(3)设置有一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注射泵(3)与中心管道(1)连通,第二三通旋塞(7)设置在注射泵(3)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
12.根据项11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泵(3)与中心管道(1)垂直设置。
13.根据项9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件包括连接管道(4)和收集罐(5),连接管道(4)的一端与中心管道(1)连通,连接管道(4)远离中心管道(1)的一端位于收集罐(5)的内部,收集罐(5)上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与末端处理部件连通,第三三通旋塞(8)设置在连接管道(4)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
1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道(1)、出气管和连接管道(4)为硅胶管、PP管或PEEK管等医用高分子材料,所述收集罐(5)和储液罐(2)均为玻璃或塑料材质。
15.根据项6-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装置用于转移放射性药物的用途。
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放射性药物溶液转移装置和转移方法,采用了差量投递和气压平衡等控制策略,在药物溶液取用时,通过提前补充差量,以减法形式取用药物溶液,显著提高了转移药物溶液的精度,实现了试剂的精确投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管道;2、储液罐;3、注射泵;4、连接管道;5、收集罐;6、第一三通旋塞;7、第二三通旋塞;8、第三三通旋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申请做以详细说明。虽然显示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而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本申请为一种放射性药物溶液转移装置,参考图1,所述转移装置包括原料部件、取样部件、输送部件以及收集部件,所述原料部件、取样部件和收集部件均设置在输送部件上,在输送部件上设置有能够控制原料部件和取样部件之间连通与断开的控制部件。
需要转移的药物溶液放置在原料部件中,取样部件能够将原料部件中的药物溶液取出,并将取出的药物溶液定量的输送到收集部件中,输送部件用于连通原料部件、取样部件和收集部件,并且药物溶液通过输送部件输送到目标位置,控制部件用于控制药物溶液在输送部件中的流向,使药物溶液能够准确流入到目标位置。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旋塞6、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第一三通旋塞6设置在原料部件与输送部件之间的连接处,第二三通旋塞7设置在取样部件和输送部件的连接处,第三三通旋塞8设置在收集部件和输送部件的连接处。
第一三通旋塞6、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均为能够控制与之连接的三条管道任意之间的连通,通过第一三通旋塞6、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进而控制药物溶液在输送部件中的流向。
所述输送部件包括中心管道1,原料部件、取样部件和收集部件均与中心管道1连通,第一三通旋塞6设置在原料部件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第二三通旋塞7设置在取样部件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第三三通旋塞8设置在收集部件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
第一三通旋塞6的任意两端连接在中心管道1上,原料部件连接在第一三通旋塞6所剩的一端上,第二三通旋塞7的任意两端连接在中心管道1上,取样部件连接在第二三通旋塞7所剩的一端上,第三三通旋塞8的任意两端连接在中心管道1上,收集部件设置在第三三通旋塞8所剩的一端上。
所述输送部件还包括能够向中心管道1通入气体的气源,气源设置在原料部件背离收集部件的一端,在中心管道1远离气源的一端连接有末端处理部件。
气源和末端处理部件分别设置在中心管道1的两端,通过气源向中心管道1内部吹入气体,来推动中心管道1内部的药物溶液移动,以此来实现对药物溶液的转移,由于气体与放射性药物接触后可能被污染,因此会通入到末端处理部件,对被污染的气体进行收集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当中心管道1中残留有放射性药物溶液时,气源向中心管道1内吹气,将残留的放射性药物溶液吹到末端处理部件内部,末端处理部件将残留的放射性药物溶液进行收集和处理,降低放射性药物溶液泄露到外界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所述原料部件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储存有药物溶液的储液罐2,所述储液罐2与中心管道1连通,第一三通旋塞6设置在储液罐2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储液罐2垂直于中心管道1设置。
储液罐2用于储存放射性药物溶液,中心管道1上连接多个储液罐2,第一三通旋塞6与储液罐2一一对应设置在储液罐2与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当需要转移目标药物溶液时,只需控制与之对应的第一三通旋塞6打开储液罐2即可取用目标药物溶液。储液罐2与中心管道1垂直设置,当中心管道1水平设置时,储液罐2开口竖直朝下设置,使储液罐2内部的药物溶液能够完全流出储液罐2,进而减少药物溶液残留。
所述取样部件包括注射泵3,注射泵3设置有一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注射泵3与中心管道1连通,第二三通旋塞7设置在注射泵3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注射泵3与中心管道1垂直设置。
取样装置采用带有刻度的注射泵3,可以根据需要吸入或推出定量的药物溶液,第二三通旋塞7与注射泵3一一对应设置在注射泵3与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根据实际情况,当使用注射泵3抽取药物溶液时,可以是注射泵3与储液罐2一一对应使用,也可以是一个注射泵3抽取多个储液罐2内部的药物溶液,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由于所有注射泵3和储液罐2均连接在同一中心管道1上,因此注射泵3在抽取药物溶液时,需要注射泵3逐次抽取,并且当不同储液罐2内溶液之间互相影响时,需要酌情对中心管道1进行清洗,以减少溶液之间的影响。
所述收集部件包括连接管道4和收集罐5,连接管道4的一端与中心管道1连通,连接管道4远离中心管道1的一端位于收集罐5的内部,收集罐5上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与末端处理部件连通,第三三通旋塞8设置在连接管道4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
需要抽取的药物溶液将会在收集罐5中进行收集,收集罐5可以是密封的,也可以是不密封的,由于放射性药物溶液可能会对接触到的气体造成污染,因此,优选收集罐为密封的,为了使药物溶液能够在收集罐3为密封状态下进入到收集罐5中,出气管与末端处理部件连通,使收集罐5与末端处理部件的气压相等,同时末端处理部件能够处理收集罐5中的被污染的气体,减少环境污染。
所述中心管道1、出气管和连接管道4为硅胶管、PP管或PEEK管等医用高分子材料,所述收集罐5和储液罐2均为玻璃或塑料材质。
在放射性药物溶液的制备过程中,充分考虑材质硬度和安全性的因素,材质的选择上,所述中心管道1、出气管、连接管道4、一般选择硅胶、PP、PEEK材质,收集罐5与储液罐2均为玻璃或塑料材质,这些材料有着优良的耐辐照性能,能够保持稳定,不会对药物溶液成分进行吸附或者溶出杂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所述转移装置的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拟抽取x体积的药物溶液;
a)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与气源导通,注射泵3抽取气体,同时保持储液罐2和连接管道4关闭;
由于药物溶液带有放射性,因此注射泵3向储液罐2中抽取药物溶液时,应处于密闭状态下,以减少放射性药物溶液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为了保持储液罐2和注射泵3内部的压力平衡,同时使注射泵3能够从储液罐2中抽取药物溶液,需要向在注射泵3中预存有定量气体,将气体推入到储液罐2中,而后注射泵3再从储液罐2中抽取药物溶液,以从储液罐2中置换药物溶液。
b)控制第一三通旋塞6和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和储液罐2之间导通,并将气源和储液罐2之间关闭,末端处理部件与注射泵3之间关闭,注射泵3将气体泵送入储液罐2,并抽取y体积的药物溶液,y>x;
当注射泵直接从储液罐中抽取药物溶液时,储液罐内部药物溶液减少,进而储液罐中气体的气压降低,随着注射泵抽取的药物溶液增多,可能会造成药物溶液的取用精度降低,甚至注射泵会难以对药物进行抽取。因此在使用注射泵对药物溶液抽取时,需要将注射泵和储液罐中气体的气压进行平衡,即先向储液罐中通入气体,而后再抽取储液罐中的药物溶液。
当注射泵3向储液罐2中注入气体时,推压注射泵3,将注射泵3和储液罐2中气体压缩,注射泵3中的部分气体会通过中心管道1被挤入到储液罐2中,使注射泵3中的气体进入到储液罐2中,而后回拉注射泵3,储液罐2中的药物溶液会经过中心管道1被抽取到注射泵3中。
c)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与气源导通,注射泵3抽取气体至满量程;
注射泵3内残留溶液会对下次取用的溶液造成干扰,使用注射泵3抽取气体至满量程,能够为后续全部排出剩余溶液做准备。
d)控制储液罐2关闭,第二三通旋塞7将注射泵3与末端处理部件之间导通,注射泵3推注z体积的药物溶液,z<y-x,使得注射泵3内药物溶液溢出第二三通旋塞7;
当注射泵3从储液罐2中抽取定量药物溶液之后,由于注射泵3和储液罐2之间存在液体气体交换,因此使得注射泵3中存有的气体的气压发生改变,因此当注射泵3向收集罐5内注射药物溶液时,注射泵3内气体的气压会与末端处理部件保持平衡,进而导致注射泵3中气体的体积发生改变,所以将注射泵3与末端处理部件连通时,注射泵3中气压与末端处理部件处的气压相等,以减少误差,提高药物溶液的取用精度。同时使用注射泵3向第二三通旋塞7内注入药物溶液并使药物溶液溢出第二三通旋塞7,使药物溶液将第二三通旋塞7中的缝隙充满药物溶液,进而降低药物溶液取用时的误差。
e)控制第一三通旋塞6、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使中心管道1两端的气源和末端处理部件导通,储液罐2、注射泵3和连接管道4关闭,控制气源的气体吹气到末端处理部件,将溢出第二三通旋塞7的药物溶液推到末端处理部件;
将从第二三通旋塞7溢出的药物溶液吹到末端处理部件处收集,降低药物溶液提取时产生的误差,同时将药物溶液集中收集,降低污染。
f)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第三三通旋塞8使注射泵3和收集罐5导通,注射泵3推注拟泵送x体积的药物溶液到中心管道1、连接管道4及收集罐5;
g)控制第一三通旋塞6和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储液罐2关闭,第三三通旋塞8导通气源和连接管道4,气源吹气推动管道内的放射性药物溶液全部流到收集罐5。
当注射泵3向收集罐5中泵送目标体积的药物溶液之后,在中心管道1和连接管道4内部会残留有部分药物溶液,此时气源向中心管道1和连接管道4内部通气,并将残留在中心管道1和连接管道4内部的药物溶液吹入到收集罐5中,进而提高药物溶液的取用精度。
h)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与末端处理部件导通,将剩余的全部药物溶液排出;
当在收集罐5中取用到目标体积的目标药物溶液之后,注射泵3所剩余的药物溶液需要排放到末端处理部件收集处理。
i)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关闭,将气源与末端处理部件导通,控制气源吹气将中心管道(1)残留的药物溶液排到末端处理部件;
注射泵3排出全部剩余药物溶液,中心管道(1)可能有溶液残留,气源吹气将全部残留药物溶液排放到末端处理部件。
上述方法可以用于多次取样,在第二次以及后续取样时,重复所述操作步骤a)至步骤i)。
当储液罐2和注射泵3为两个以上时候,在所述放射性药物溶液转移装置的转移过程中,需逐次使用储液罐2和注射泵3。
由于取用的药物溶液带有放射性,因此在取样过程中需要在密封空间中进行,如放射性屏蔽工作箱,同时该取样过程,全程由机械机构控制,应该避免有人与药物溶液有接触,以保证人员的安全。本申请中不涉及控制结构,所属领域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实施例
气源为装有氮气压缩气的气瓶,当需要向中心管道1内部通入气体时,只需控制气瓶向中心管道内部通入气体即可。
中心管道1、第一三通旋塞6、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均来自TRASIS公司,所述中心管道1、第一三通旋塞6、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的材质均为TPX R18。第一三通旋塞6、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共线的两个接口连接在中心管道1上。
所述装有药物溶液的储液罐2是10mL西林瓶(中硼硅玻璃管制注射剂瓶),在储液罐2中储存的药物溶液为氯化钠注射液,第一三通旋塞6与中心管道1垂直的接口与储液罐2连接。
取用药物溶液的注射泵3为一次性注射器;所述注射泵3的材质为聚丙烯,在注射泵3上带有刻度,第二三通旋塞7上与中心管道1垂直的端口与注射泵3连接。
中心管道1水平设置,当气源向中心管道1内通入气体时,能够减少中心管道1内药物溶液在重力影响下的残留,储液罐2和注射泵3均为竖直设置,并且储液罐2的开口朝下,药物溶液在重力作用下会停留在储液罐2的出口处,方便药物溶液的取用,同时也能够减少药物溶液在储液罐2中的残留,注射泵3的取样口同样朝下,降低注射泵3中存有气体的可能性,同时在取用药物溶液时,减少气体的输出,提高取用精度。
连接管道4为硅胶软管,第三三通旋塞8与中心管道1垂直的接口与连接管道4的一端连接,连接管道4的另一端设置在收集罐5内部靠近底部的位置处,使用硅胶软管连接收集罐5与中心管道1,使收集罐5可以在更多的位置处于连接管道4连接,同时收集罐5在取用药物溶液时,还可以进行移动,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收集罐5的使用情况。
收集药物溶液的收集罐5来自TRASIS公司,所述收集罐5的材质为玻璃材质,所述收集罐5用于收集所需的药物溶液,同时收集罐5也是反应器,当取用多种药物溶液时,多种药物溶液可以在收集罐5中进行反应,收集罐5通过连接管道4取用药物溶液,通过出气管与末端处理部件连通,进而保持收集罐5内部气压保持不变的。
在实际取样过程中,氯化钠注射液与放射性药物溶液物理性质相近,因此可以代替放射性药物溶液对转移装置进行试验。
中心管道1和出气管均与末端处理部件连接,末端处理部件能够将取样过程中的废液废气进行收集和处理,末端处理部件为废液瓶。在废液瓶中存放有处理液,出气管的末端位于处理液中,收集罐5中的气体会先经过处理液后再排出废液瓶。利用本实施例的设备进行如上所述的取样方法进行取样。
对比例
下面实验给出不同的取液方式对取液精度的影响:
对比例1:未采用差量法的取液方式;
取样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拟抽取x提及的药物溶液,
a)控制第一三通旋塞6和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和储液罐2之间导通,并将气源和储液罐2之间关闭,末端处理部件与注射泵3之间关闭,注射泵3将气体泵送入储液罐2,并抽取x体积的药物溶液;
b)控制第一三通旋塞6将储液罐2关闭,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与注射泵3导通,注射泵3抽取气体至满量程;
c)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第三三通旋塞8使注射泵3和收集罐5导通,注射泵3推注x体积的药物溶液到中心管道1、连接管道4和收集罐5;
d)控制注射泵3、储液罐2关闭,第三三通旋塞8导通气源和连接管道4,气源吹气推动中心管道1和连接管道4内的药物溶液全部流到收集罐5。
对比例2:采用本申请中所述方法,但未进行步骤a,同时步骤b和步骤c中的压力平衡也未进行,即在步骤b中,控制第一三通旋塞6和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与储液罐2导通,注射泵3直接抽取y体积的药物溶液;在步骤c中,仅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与气源导通,注射泵3抽取气体值满量程,而并未进行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导通注射泵3和末端处理部件。
在对比例2中,在控制注射泵3从储液罐2中进行取样时,注射泵3存在有一定的力,防止注射泵3在抽取药物溶液之后,由于气压变化而导致的药物溶液回流。
对比例3:采用申请中所述的方法,但未进行步骤g。
分别取0.5mL和3.25mL,对比结果差异:
Figure BDA0003619626060000111
Figure BDA0003619626060000121
从上述对比例中可以看出,无论是0.5mL的微小体积的取样还是3.25mL的小体积取样,本方法的取样都更加接近目标数值,取样更加精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5)

1.一种使用放射性药物溶液转移装置的转移方法,
其中,所述转移装置包括储存放射性药物溶液的储液罐(2)、取用放射性药物溶液的注射泵(3)、收集放射性药物溶液的收集罐(5)、用于输送放射性药物溶液的中心管道(1)和用于连接中心管道(1)和收集罐(5)的连接管道(4),在储液罐(2)与中心管道(1)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旋塞(6),在注射泵(3)和中心管道(1)之间设置有第二三通旋塞(7),在连接管道(4)和中心管道(1)之间设置有第三三通旋塞(8);中心管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气源与末端处理部件;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拟抽取x体积的药物溶液;
a)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与气源导通,注射泵(3)抽取气体,同时保持储液罐(2)和连接管道(4)关闭;
b)控制第一三通旋塞(6)和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和储液罐(2)之间导通,并将气源和储液罐(2)之间关闭,末端处理部件与注射泵(3)之间关闭,注射泵(3)将气体泵送入储液罐(2),并抽取y体积的药物溶液,y>x;
c)控制储液罐(2)关闭,第二三通旋塞(7)将注射泵3与末端处理部件之间导通,注射泵(3)推注z体积的药物溶液,z<y-x,使得注射泵(3)内药物溶液溢出第二三通旋塞(7);
d)控制第一三通旋塞(6)、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使中心管道(1)两端的气源和末端处理部件导通,储液罐(2)、注射泵(3)和连接管道(4)关闭,控制气源的气体吹气到末端处理部件,将溢出第二三通旋塞(7)的药物溶液推到末端处理部件;
e)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使注射泵(3)和收集罐(5)导通,注射泵(3)推注拟泵送x体积的药物溶液到中心管道(1)、连接管道(4)及收集罐(5)中;
f)控制第一三通旋塞和第二三通旋塞使注射泵(3)、储液罐(2)关闭,第三三通旋塞(8)导通气源和连接管道(4),气源吹气推动管道内的药物溶液全部流到收集罐(5);
g)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与末端处理部件导通,将剩余药物溶液排出;
h)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关闭,将气源与末端处理部件导通,控制气源吹气将中心管道(1)残留的药物溶液排到末端处理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储液罐(2)和注射泵(3)为两个以上时候,在所述放射性药物溶液转移装置的转移过程中,需逐次使用储液罐(2)和注射泵(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注射泵(3)抽取y体积的药物溶液后,控制第二三通旋塞(7)使注射泵(3)与气源导通,注射泵(3)抽取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注射泵(3)与末端处理部件连通时,注射泵(3)和末端处理部件的气压均为大气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可以用于多次取样,在第二次以及后续取样时,重复所述操作步骤a)至步骤i)。
6.一种放射性药物溶液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包括原料部件、取样部件、输送部件以及收集部件,所述原料部件、取样部件和收集部件均设置在输送部件上,在输送部件上设置有能够控制原料部件和取样部件之间连通与断开的控制部件;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旋塞(6)、第二三通旋塞(7)和第三三通旋塞(8),第一三通旋塞(6)设置在原料部件与输送部件之间的连接处,第二三通旋塞(7)设置在取样部件和输送部件的连接处,第三三通旋塞(8)设置在收集部件和输送部件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件包括中心管道(1),原料部件、取样部件和收集部件均与中心管道(1)连通,第一三通旋塞(6)设置在原料部件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第二三通旋塞(7)设置在取样部件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第三三通旋塞(8)设置在收集部件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件还包括能够向中心管道(1)通入气体的气源,气源设置在原料部件背离收集部件的一端,在中心管道(1)远离气源的一端连接有末端处理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部件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储存有药物溶液的储液罐(2),所述储液罐(2)与中心管道(1)连通,第一三通旋塞(6)设置在储液罐(2)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2)垂直于中心管道(1)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部件包括注射泵(3),注射泵(3)设置有一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注射泵(3)与中心管道(1)连通,第二三通旋塞(7)设置在注射泵(3)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泵(3)与中心管道(1)垂直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件包括连接管道(4)和收集罐(5),连接管道(4)的一端与中心管道(1)连通,连接管道(4)远离中心管道(1)的一端位于收集罐(5)的内部,收集罐(5)上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与末端处理部件连通,第三三通旋塞(8)设置在连接管道(4)和中心管道(1)的连接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道(1)、出气管和连接管道(4)为硅胶管、PP管或PEEK管等医用高分子材料,所述收集罐(5)和储液罐(2)均为玻璃或塑料材质。
15.根据权利要求6-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装置用于转移放射性药物的用途。
CN202210453125.4A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转移放射性药物溶液的转移装置、转移方法及其用途 Active CN1147201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3125.4A CN114720195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转移放射性药物溶液的转移装置、转移方法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3125.4A CN114720195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转移放射性药物溶液的转移装置、转移方法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0195A true CN114720195A (zh) 2022-07-08
CN114720195B CN114720195B (zh) 2023-03-21

Family

ID=82245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3125.4A Active CN114720195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转移放射性药物溶液的转移装置、转移方法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0195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2712A (ja) * 1991-12-20 1993-07-09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サンプル液の採取方法及び採取装置
CN2453424Y (zh) * 2000-12-08 2001-10-10 孙增君 放射性药品微量分装器
JP2004028058A (ja) * 2002-06-28 2004-01-29 Fujisawa Pharmaceut Co Ltd 流体移送装置
US6773673B1 (en) * 1998-04-27 2004-08-10 The General Hospital Corporation Radiation handling system and set
CN104020487A (zh) * 2014-05-29 2014-09-03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热室中液体样品的取样方法
CN107014643A (zh) * 2017-05-31 2017-08-0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用于容器中不同深度放射性液体样品取样装置
CN211169801U (zh) * 2019-08-08 2020-08-04 何玉林 一种用于放射性核素药物分装的装置
CN112289478A (zh) * 2019-07-25 2021-01-29 韩国原子力医学院 使用流体靶生产核素的设备
CN113019279A (zh) * 2021-03-11 2021-06-25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放射性药物制备的自动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13183A (zh) * 2021-09-30 2021-12-21 王广林 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微球的自动化合成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5536635U (zh) * 2021-06-09 2022-01-18 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氟[18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
CN215785426U (zh) * 2021-08-12 2022-02-11 天津恒瑞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性药物合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2712A (ja) * 1991-12-20 1993-07-09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サンプル液の採取方法及び採取装置
US6773673B1 (en) * 1998-04-27 2004-08-10 The General Hospital Corporation Radiation handling system and set
CN2453424Y (zh) * 2000-12-08 2001-10-10 孙增君 放射性药品微量分装器
JP2004028058A (ja) * 2002-06-28 2004-01-29 Fujisawa Pharmaceut Co Ltd 流体移送装置
CN104020487A (zh) * 2014-05-29 2014-09-03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热室中液体样品的取样方法
CN107014643A (zh) * 2017-05-31 2017-08-0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一种用于容器中不同深度放射性液体样品取样装置
CN112289478A (zh) * 2019-07-25 2021-01-29 韩国原子力医学院 使用流体靶生产核素的设备
CN211169801U (zh) * 2019-08-08 2020-08-04 何玉林 一种用于放射性核素药物分装的装置
CN113019279A (zh) * 2021-03-11 2021-06-25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放射性药物制备的自动合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536635U (zh) * 2021-06-09 2022-01-18 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氟[18f]化钠注射液的自动合成装置
CN215785426U (zh) * 2021-08-12 2022-02-11 天津恒瑞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性药物合成装置
CN113813183A (zh) * 2021-09-30 2021-12-21 王广林 一种用于放射性标记微球的自动化合成装置及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宁等: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自动分装注射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0195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9316B2 (en) Closed vial fill system for aseptic dispensing
KR101442433B1 (ko) 생물학적 액체 처리 설비의 회로를 위한 백
US9433556B2 (en) Multi-vial dispensing
DK170104B1 (da) Apparat til eluering og dosering af et radioaktivt nukleid
WO2008067506A1 (en) Dual-lumen needle
CN101081686A (zh) 灌装容器的系统和方法
CN217899553U (zh) 一种用于转移放射性药物溶液的转移装置
CN114720195B (zh) 一种转移放射性药物溶液的转移装置、转移方法及其用途
EP2001431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dilution and preparation of antiblastic drugs
CN215828755U (zh) 一种基于注射器的无菌细胞取样装置
US20120285489A1 (en) Pipe cleaning method for luminescence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pipe cleaning mechanism of luminescence measurement apparatus
CN107530675B (zh) 合成放射性示踪剂的装置、包括这种装置的设备以及通过这种装置获得放射性示踪剂的方法
CN219385102U (zh) 一种细胞自动化分选系统
CN215785426U (zh) 一种放射性药物合成装置
CN106834421B (zh) 面向西林瓶装粉末供试品的全自动化流水线集菌操作方法和系统
CN206868040U (zh) 一种水针成套配液系统
TWI241184B (en) Two-end-opened medication bottle structure and medication storage and withdrawal device comprising the medication bottle
CN216062117U (zh) 放射性核素自动分离系统
CN207845644U (zh) 多通道自动定量无菌取样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生物反应器
CN111261309A (zh) 放射性同位素操作系统及其废气处理装置
CN217450185U (zh) 一种放射性药物的多功能全自动合成装置
CN115326484A (zh) 取样器及取样方法
US20240053373A1 (en) Sterile protection attachment for tips of liquid-handling devices
CN111257921A (zh) 放射性同位素操作系统及其可更换模块
CN113413928B (zh) 一种镍-63自动化分离装置及其分离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