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4613B - 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4613B
CN114714613B CN202210235091.1A CN202210235091A CN114714613B CN 114714613 B CN114714613 B CN 114714613B CN 202210235091 A CN202210235091 A CN 202210235091A CN 114714613 B CN114714613 B CN 114714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bracket
base
patch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50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14613A (zh
Inventor
丛树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Kaiyuan Pipel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Kaiyuan Pipel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Kaiyuan Pipel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Kaiyuan Pipel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350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4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4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4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14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4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 B29C63/04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by folding, winding, bending or the like
    • B29C63/06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by folding, winding, bending or the like around tub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00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的保温管承载部,底座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以及与第一补口夹持套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置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支架上设有与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本发明在底座上安装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补口夹持套和第二补口夹持套,从而单人即可完成补口操作,而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在夹持套固定后,可实现快速对补口带与保温管的连接处进行热密封,因此本发明具有节省人力、缩短工时、加工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保温管补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
背景技术
保温管道广泛用于液体、气体的输送管网,石油、化工管道保温、集中供热管网、集中供冷管网、市政保温管网工程等。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是一种保温性能好,加安全可靠,工程造价低的直埋预制保温管。有效的解决了城镇集中供热中130℃-600℃高温输热用预制直埋保温管的保温、滑动润滑和裸露管端的防水问题。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不仅具有传统地沟和架空敷设管道难以比拟的先进技术、实用性能,而且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供热节能的有力措施。
目前保温管的加工工序为将内管穿入外管内,然后对其内部进行填充保温材料,内管需要超过外管一定的距离便于后续接管工序,接管工序是指将两段保温管中的内管进行热熔连接形成一体,然后在对连接段进行补口工序,当前补口工序为人工将补口带缠绕在内管的外部,并将补口带的两端覆盖到缺口两端的外管上,然后取封边带对连接处进行密封,最后在补口带上开孔并从该孔内对补口带与内管之间的缝隙进行注入保温材料;
上述操作至少需要两个人操作而且补口带常常发生偏移,需要多次对准,而由于保温管较重且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操作难度较高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来解决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以解决如何代替人工对保温管进行补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底座;置于底座上的保温管承载部,底座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以及与第一补口夹持套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置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支架上设有与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补口带收放部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第一轴承与支架可拆卸设置;滑动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滑套,第一滑套两侧具有第一挡板,且在第一滑套上缠绕有补口带。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设置,第二轴承与支架可拆卸设置;滑动设置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滑套,第二滑套的两侧具有第二挡板,且在第二滑套上缠绕有封边带。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设置,第三轴承与支架可拆卸设置;滑动设置在第三转轴上的第三滑套,第三滑套的两侧具有第三挡板,且在第三滑套上缠绕有封边带。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与补口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包括与支架固定设置且位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第一框架,第一框架为两组且堆成设置在支架的两侧;置于第一框架上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为两组且分别堆成设置在第一框架的两内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框架上的第一刀板、以及与第一框架滑动设置的第二刀板,第二刀板设置有第一刀片,两个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刀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与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包括与支架固定设置且位于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底部的第二框架,第二框架上安装有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二框架上的第三刀板,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框架上且与第二气缸输出端连接的第四刀板,第四刀板上设有第二刀片。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与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包括与支架固定设置且位于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底部的第三框架,第三框架上安装有第三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三框架上的第五刀板,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三框架上且与第三气缸输出端连接的第六刀板,第六刀板上设有第三刀片。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杆,支杆上转动连接有第四滑套,第四滑套的两侧具有第四挡板,第四滑套上缠绕有软性金属丝。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保温管承载部包括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与底座滑动连接且对称设置;底座上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上设有两段相反的螺纹,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分别与驱动杆上的两段相反的螺纹旋接;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上连接有与保温管外壁贴合的弧形支座。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弧形支座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滑轮。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滑杆分别位于驱动杆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底座上安装有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与第一补口夹持套固定;底座上安装有第五气缸,第五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与第二补口夹持套固定。
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补口夹持套和第二补口夹持套内设有多组凹槽,多个凹槽内设有多个喷口,多个喷口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连接板上安装有气泵,气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连通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将底座和支架设置为一体,并在支架上安装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以及与其对应的切割机构,并且在底座上安装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补口夹持套和第二补口夹持套,从而单人即可完成补口操作,通过第一补口夹持套和第二补口夹持套代替手工固定,从而具有固定效果好,能够防止补口带偏移的作用,而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在夹持套固定后,可实现快速对补口带与保温管的连接处进行热密封,因此本发明具有节省人力、缩短工时、加工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发明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发明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的左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第一补口夹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第一承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底座;101、驱动杆;102、滑杆;103、第一承载台;104、第二承载台;105、弧形支座;106、滑轮;107、第四气缸;108、第五气缸;109、第一补口夹持套;110、第二补口夹持套;111、连接板;112、气泵;
200、第一框架;201、第一气缸;202、第二刀板;203、第一刀片;204、第一刀板;205、第一轴承;206、第一转轴;208、第一滑套;
300、第二框架;301、第二气缸;302、第四刀板;303、第二刀片;304、第三刀板;306、第二转轴;307、第二滑套;
400、第三框架;401、第三气缸;402、第六刀板;403、第三刀片;404、第五刀板;406、第三转轴;407、第三滑套;
500、支杆;501、第四滑套;
600、凹槽;601、喷口;602、连通管;
70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含”、“由……组成”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需要时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包含……”、“由……组成”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产品、设备、过程或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还需要理解,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部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底座100;置于底座100上的保温管承载部,底座100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109以及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底座10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700,支架700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置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支架700上设有与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将热熔完成的保温管通过保温管承载部放置在底座100上,然后通过补口带收放部取出补口带使其缠绕在保温管的外壁,并通过相对应的切刀机构进行剪裁,补口带一端从保温管底部穿出,与此同时第一补口夹持套109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如图4所示,将补口带紧密贴合至保温管的外壁,然后第二补口夹持套110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将补口带的另一侧与保温管贴合,然后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取封边带并通过对应的切割机构进行剪裁,如图5所示,封边带为当前常用的热封带,通过对热封带内壁加热使其具有粘性与保温管和补口带的结合出实现粘结并冷却后实现密封,封边完成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复位,在剪裁适当长度的封边带对补口带的横向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取开孔设备在补口带上开孔,并通过保温材料注入设备从该孔内对补口带和内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完成补口工序。
请参阅图1-11,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底座100;置于底座100上的保温管承载部,底座100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109以及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底座10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700,支架700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置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支架700上设有与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将热熔完成的保温管通过保温管承载部放置在底座100上,然后通过补口带收放部取出补口带使其缠绕在保温管的外壁,并通过相对应的切刀机构进行剪裁,补口带一端从保温管底部穿出,与此同时第一补口夹持套109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如图4所示,将补口带紧密贴合至保温管的外壁,然后第二补口夹持套110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将补口带的另一侧与保温管贴合,然后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取封边带并通过对应的切割机构进行剪裁,如图5所示,封边带为当前常用的热封带,通过对热封带内壁加热使其具有粘性与保温管和补口带的结合出实现粘结并冷却后实现密封,封边完成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复位,在剪裁适当长度的封边带对补口带的横向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取开孔设备在补口带上开孔,并通过保温材料注入设备从该孔内对补口带和内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完成补口工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补口带收放部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架700上的第一转轴206,第一转轴206与支架700之间通过第一轴承205转动设置,第一轴承205与支架700可拆卸设置;滑动设置在第一转轴206上的第一滑套208,第一滑套208两侧具有第一挡板,且在第一滑套208上缠绕有补口带,第一滑套208与第一转轴206滑动设置,具体的,第一转轴206上可设有滑槽实现滑动,第一滑套208滑动的作用在于能够根据保温管的补口位置进行相应位置调整。
请参阅图1-11,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底座100;置于底座100上的保温管承载部,底座100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109以及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底座10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700,支架700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置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支架700上设有与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将热熔完成的保温管通过保温管承载部放置在底座100上,然后通过补口带收放部取出补口带使其缠绕在保温管的外壁,并通过相对应的切刀机构进行剪裁,补口带一端从保温管底部穿出,与此同时第一补口夹持套109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如图4所示,将补口带紧密贴合至保温管的外壁,然后第二补口夹持套110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将补口带的另一侧与保温管贴合,然后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取封边带并通过对应的切割机构进行剪裁,如图5所示,封边带为当前常用的热封带,通过对热封带内壁加热使其具有粘性与保温管和补口带的结合出实现粘结并冷却后实现密封,封边完成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复位,在剪裁适当长度的封边带对补口带的横向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取开孔设备在补口带上开孔,并通过保温材料注入设备从该孔内对补口带和内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完成补口工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架700上的第二转轴306,第二转轴306与支架700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设置,第二轴承与支架700可拆卸设置;滑动设置在第二转轴306上的第二滑套307,第二滑套307的两侧具有第二挡板,且在第二滑套307上缠绕有封边带,第一封边带收放部与补口带收放部相仿,通过可以对其在一定位置内调整,从而便于不同位置的使用。
请参阅图1-11,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底座100;置于底座100上的保温管承载部,底座100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109以及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底座10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700,支架700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置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支架700上设有与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将热熔完成的保温管通过保温管承载部放置在底座100上,然后通过补口带收放部取出补口带使其缠绕在保温管的外壁,并通过相对应的切刀机构进行剪裁,补口带一端从保温管底部穿出,与此同时第一补口夹持套109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如图4所示,将补口带紧密贴合至保温管的外壁,然后第二补口夹持套110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将补口带的另一侧与保温管贴合,然后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取封边带并通过对应的切割机构进行剪裁,如图5所示,封边带为当前常用的热封带,通过对热封带内壁加热使其具有粘性与保温管和补口带的结合出实现粘结并冷却后实现密封,封边完成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复位,在剪裁适当长度的封边带对补口带的横向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取开孔设备在补口带上开孔,并通过保温材料注入设备从该孔内对补口带和内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完成补口工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包括转动设置在支架700上的第三转轴406,第三转轴406与支架700之间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设置,第三轴承与支架700可拆卸设置;滑动设置在第三转轴406上的第三滑套407,第三滑套407的两侧具有第三挡板,且在第三滑套407上缠绕有封边带。
请参阅图1-11,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底座100;置于底座100上的保温管承载部,底座100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109以及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底座10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700,支架700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置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支架700上设有与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将热熔完成的保温管通过保温管承载部放置在底座100上,然后通过补口带收放部取出补口带使其缠绕在保温管的外壁,并通过相对应的切刀机构进行剪裁,补口带一端从保温管底部穿出,与此同时第一补口夹持套109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如图4所示,将补口带紧密贴合至保温管的外壁,然后第二补口夹持套110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将补口带的另一侧与保温管贴合,然后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取封边带并通过对应的切割机构进行剪裁,如图5所示,封边带为当前常用的热封带,通过对热封带内壁加热使其具有粘性与保温管和补口带的结合出实现粘结并冷却后实现密封,封边完成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复位,在剪裁适当长度的封边带对补口带的横向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取开孔设备在补口带上开孔,并通过保温材料注入设备从该孔内对补口带和内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完成补口工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与补口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包括与支架700固定设置且位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第一框架200,第一框架200为两组且堆成设置在支架700的两侧;置于第一框架200上的第一气缸201,第一气缸201为两组且分别堆成设置在第一框架200的两内侧;固定连接在第一框架200上的第一刀板204、以及与第一框架200滑动设置的第二刀板202,第二刀板202设置有第一刀片203,两个第一气缸201的输出端与第二刀板202固定连接,通过两个第一气缸201推动第二刀板202向第一刀板204方向靠近,从而第二刀板202上的第一刀片203对补口带进行剪裁。
请参阅图1-11,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底座100;置于底座100上的保温管承载部,底座100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109以及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底座10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700,支架700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置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支架700上设有与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将热熔完成的保温管通过保温管承载部放置在底座100上,然后通过补口带收放部取出补口带使其缠绕在保温管的外壁,并通过相对应的切刀机构进行剪裁,补口带一端从保温管底部穿出,与此同时第一补口夹持套109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如图4所示,将补口带紧密贴合至保温管的外壁,然后第二补口夹持套110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将补口带的另一侧与保温管贴合,然后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取封边带并通过对应的切割机构进行剪裁,如图5所示,封边带为当前常用的热封带,通过对热封带内壁加热使其具有粘性与保温管和补口带的结合出实现粘结并冷却后实现密封,封边完成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复位,在剪裁适当长度的封边带对补口带的横向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取开孔设备在补口带上开孔,并通过保温材料注入设备从该孔内对补口带和内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完成补口工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与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包括与支架700固定设置且位于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底部的第二框架300,第二框架300上安装有第二气缸301;固定连接在第二框架300上的第三刀板304,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框架300上且与第二气缸301输出端连接的第四刀板302,第四刀板302上设有第二刀片303,通过第二气缸301带动第四刀板302箱第三刀板304方向靠近,从而带动第二刀片303对封边带进行剪裁。
请参阅图1-11,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底座100;置于底座100上的保温管承载部,底座100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109以及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底座10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700,支架700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置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支架700上设有与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将热熔完成的保温管通过保温管承载部放置在底座100上,然后通过补口带收放部取出补口带使其缠绕在保温管的外壁,并通过相对应的切刀机构进行剪裁,补口带一端从保温管底部穿出,与此同时第一补口夹持套109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如图4所示,将补口带紧密贴合至保温管的外壁,然后第二补口夹持套110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将补口带的另一侧与保温管贴合,然后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取封边带并通过对应的切割机构进行剪裁,如图5所示,封边带为当前常用的热封带,通过对热封带内壁加热使其具有粘性与保温管和补口带的结合出实现粘结并冷却后实现密封,封边完成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复位,在剪裁适当长度的封边带对补口带的横向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取开孔设备在补口带上开孔,并通过保温材料注入设备从该孔内对补口带和内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完成补口工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与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包括与支架700固定设置且位于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底部的第三框架400,第三框架400上安装有第三气缸401;固定连接在第三框架400上的第五刀板404,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三框架400上且与第三气缸401输出端连接的第六刀板402,第六刀板402上设有第三刀片403,通过第三气缸401打工第六刀板402向第五刀板404方向靠近,从而通过第三刀片403对封边带进行剪裁。
请参阅图1-11,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底座100;置于底座100上的保温管承载部,底座100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109以及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底座10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700,支架700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置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支架700上设有与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将热熔完成的保温管通过保温管承载部放置在底座100上,然后通过补口带收放部取出补口带使其缠绕在保温管的外壁,并通过相对应的切刀机构进行剪裁,补口带一端从保温管底部穿出,与此同时第一补口夹持套109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如图4所示,将补口带紧密贴合至保温管的外壁,然后第二补口夹持套110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将补口带的另一侧与保温管贴合,然后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取封边带并通过对应的切割机构进行剪裁,如图5所示,封边带为当前常用的热封带,通过对热封带内壁加热使其具有粘性与保温管和补口带的结合出实现粘结并冷却后实现密封,封边完成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复位,在剪裁适当长度的封边带对补口带的横向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取开孔设备在补口带上开孔,并通过保温材料注入设备从该孔内对补口带和内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完成补口工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第二框架300和第三框架400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杆500,支杆500上转动连接有第四滑套501,第四滑套501的两侧具有第四挡板,第四滑套501上缠绕有软性金属丝,软性金属丝用于在温度相对较高的环境中,封边带的粘性无法快速冷却,因此在封边前,先用软性金属丝进行对补口带的两端进行预锁紧,防止两个夹持套分离后补口带松动的情况。
请参阅图1-11,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底座100;置于底座100上的保温管承载部,底座100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109以及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底座10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700,支架700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置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支架700上设有与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将热熔完成的保温管通过保温管承载部放置在底座100上,然后通过补口带收放部取出补口带使其缠绕在保温管的外壁,并通过相对应的切刀机构进行剪裁,补口带一端从保温管底部穿出,与此同时第一补口夹持套109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如图4所示,将补口带紧密贴合至保温管的外壁,然后第二补口夹持套110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将补口带的另一侧与保温管贴合,然后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取封边带并通过对应的切割机构进行剪裁,如图5所示,封边带为当前常用的热封带,通过对热封带内壁加热使其具有粘性与保温管和补口带的结合出实现粘结并冷却后实现密封,封边完成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复位,在剪裁适当长度的封边带对补口带的横向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取开孔设备在补口带上开孔,并通过保温材料注入设备从该孔内对补口带和内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完成补口工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保温管承载部包括第一承载台103和第二承载台104,第一承载台103和第二承载台104与底座100滑动连接且对称设置;底座100上连接有驱动杆101,驱动杆101上设有两段相反的螺纹,第一承载台103和第二承载台104分别与驱动杆101上的两段相反的螺纹旋接;第一承载台103和第二承载台104上连接有与保温管外壁贴合的弧形支座105,在底座100的侧部设有用于带动驱动杆101旋转的电机,通过驱动杆101的正反旋转从而使第一承载台103和第二承载台104相互靠近或远离,满足对不同长度的保温管的支撑,通过将第一承载台103和第二承载台104顶部的弧形支座105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滑轮106,从而便于保温管的旋转,提高在补口操作过程中的便利性。
可以选择的是,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底座100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102,两个滑杆102分别位于驱动杆101的两侧,通过滑杆102提供支撑力和稳定性。
请参阅图1-11,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底座100;置于底座100上的保温管承载部,底座100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109以及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底座10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700,支架700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置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支架700上设有与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将热熔完成的保温管通过保温管承载部放置在底座100上,然后通过补口带收放部取出补口带使其缠绕在保温管的外壁,并通过相对应的切刀机构进行剪裁,补口带一端从保温管底部穿出,与此同时第一补口夹持套109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如图4所示,将补口带紧密贴合至保温管的外壁,然后第二补口夹持套110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将补口带的另一侧与保温管贴合,然后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取封边带并通过对应的切割机构进行剪裁,如图5所示,封边带为当前常用的热封带,通过对热封带内壁加热使其具有粘性与保温管和补口带的结合出实现粘结并冷却后实现密封,封边完成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复位,在剪裁适当长度的封边带对补口带的横向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取开孔设备在补口带上开孔,并通过保温材料注入设备从该孔内对补口带和内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完成补口工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底座100上安装有第四气缸107,第四气缸107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111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固定;底座100上安装有第五气缸108,第五气缸108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111与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固定。
请参阅图1-11,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底座100;置于底座100上的保温管承载部,底座100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109以及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底座10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700,支架700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置于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支架700上设有与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将热熔完成的保温管通过保温管承载部放置在底座100上,然后通过补口带收放部取出补口带使其缠绕在保温管的外壁,并通过相对应的切刀机构进行剪裁,补口带一端从保温管底部穿出,与此同时第一补口夹持套109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如图4所示,将补口带紧密贴合至保温管的外壁,然后第二补口夹持套110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将补口带的另一侧与保温管贴合,然后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取封边带并通过对应的切割机构进行剪裁,如图5所示,封边带为当前常用的热封带,通过对热封带内壁加热使其具有粘性与保温管和补口带的结合出实现粘结并冷却后实现密封,封边完成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复位,在剪裁适当长度的封边带对补口带的横向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取开孔设备在补口带上开孔,并通过保温材料注入设备从该孔内对补口带和内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完成补口工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内设有多组凹槽600,多个凹槽600内设有多个喷口601,多个喷口601之间通过连通管602连通,连接板111上安装有气泵112,气泵11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连通管602连接,在对保温管进行补口前,先通过第四气缸107和第五气缸108进行预先对位,防止保温管倾斜,从而确保补口带与保温管紧密贴合,而在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贴合将保温管的内管卡合在内部时,同时启动气泵112对连通管602进行充气并通过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内部的多个喷口601喷出,当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将喷口601更换成条状或其他结构形式的喷气结构均可应用在本发明中。
本发明将热熔完成的保温管通过保温管承载部放置在底座100上,然后通过补口带收放部取出补口带使其缠绕在保温管的外壁,并通过相对应的切刀机构进行剪裁,补口带一端从保温管底部穿出,与此同时第一补口夹持套109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将补口带紧密贴合至保温管的外壁,然后第二补口夹持套110收缩向保温管靠拢,将补口带的另一侧与保温管贴合,然后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取封边带并通过对应的切割机构进行剪裁,封边带为当前常用的热封带,通过对热封带内壁加热使其具有粘性与保温管和补口带的结合出实现粘结并冷却后实现密封,封边完成后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复位,在剪裁适当长度的封边带对补口带的横向连接缝隙进行密封处理,最后在取开孔设备在补口带上开孔,并通过保温材料注入设备从该孔内对补口带和内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完成补口工序。
本发明由于将底座100和支架700设置为一体,并在支架700上安装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以及与其对应的切割机构,并且在底座100上安装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从而单人即可完成补口操作,通过第一补口夹持套109和第二补口夹持套110代替手工固定,从而具有固定效果好,能够防止补口带偏移的作用,而通过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在夹持套固定后,可实现快速对补口带与保温管的连接处进行热密封,因此本发明具有节省人力、缩短工时、加工效率高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保温管承载部,所述底座上连接有第一补口夹持套以及与所述第一补口夹持套相对设置的第二补口夹持套;
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补口带收放部;
置于所述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两侧的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
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补口带收放部、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和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
所述补口带收放部包括
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设置,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设置;
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两侧具有第一挡板,且在所述第一滑套上缠绕有补口带;
所述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包括
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设置,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设置;
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的两侧具有第二挡板,且在所述第二滑套上缠绕有封边带;
所述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包括
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设置,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设置;
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上的第三滑套,所述第三滑套的两侧具有第三挡板,且在所述第三滑套上缠绕有封边带;
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与第一补口夹持套固定;
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第五气缸,所述第五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补口夹持套固定;
所述第一补口夹持套和所述第二补口夹持套内设有多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内设有多个喷口,多个所述喷口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连接板上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连通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补口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包括
与所述支架固定设置且位于所述补口带收放部底部的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为两组且堆成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两侧;
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为两组且分别堆成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两内侧;
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的第一刀板、以及与所述第一框架滑动设置的第二刀板,所述第二刀板设置有第一刀片,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刀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包括
与所述支架固定设置且位于第一封边带收放部底部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上安装有第二气缸;
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框架上的第三刀板,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且与第二气缸输出端连接的第四刀板,所述第四刀板上设有第二刀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对应的切刀机构包括
与所述支架固定设置且位于第二封边带收放部底部的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上安装有第三气缸;
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框架上的第五刀板,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框架上且与所述第三气缸输出端连接的第六刀板,所述第六刀板上设有第三刀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转动连接有第四滑套,所述第四滑套的两侧具有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滑套上缠绕有软性金属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承载部包括
第一承载台和第二承载台,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且对称设置;
所述底座上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有两段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分别与驱动杆上的两段相反的螺纹旋接;
所述第一承载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台上连接有与保温管外壁贴合的弧形支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座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滑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分别位于所述驱动杆的两侧。
CN202210235091.1A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 Active CN114714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5091.1A CN114714613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5091.1A CN114714613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4613A CN114714613A (zh) 2022-07-08
CN114714613B true CN114714613B (zh) 2024-04-05

Family

ID=82238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5091.1A Active CN114714613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461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14601A1 (en) * 2011-07-22 2013-01-31 GA.VO MECCANICA DI TANCREDI ANTONIO & C. S.n.c.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 butt connection between tubular bodies
JP2014101909A (ja) * 2012-11-19 2014-06-05 Kubota Corp ポリエチレンスリーブおよびポリエチレンスリーブ工法
CN109838645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用于管道的补口装置
CN211315513U (zh) * 2019-12-11 2020-08-21 河北秦天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补强型预制直埋保温管道
CN113418079A (zh) * 2021-07-13 2021-09-21 王伟 一种环绕形管道补口装置
CN114013015A (zh) * 2021-12-10 2022-02-08 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直埋喷涂缠绕保温管补口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907859D0 (en) * 2009-05-07 2009-06-24 Saipem Sp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eating heat-shrinkable pipe sleev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14601A1 (en) * 2011-07-22 2013-01-31 GA.VO MECCANICA DI TANCREDI ANTONIO & C. S.n.c.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 butt connection between tubular bodies
JP2014101909A (ja) * 2012-11-19 2014-06-05 Kubota Corp ポリエチレンスリーブおよびポリエチレンスリーブ工法
CN109838645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用于管道的补口装置
CN211315513U (zh) * 2019-12-11 2020-08-21 河北秦天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补强型预制直埋保温管道
CN113418079A (zh) * 2021-07-13 2021-09-21 王伟 一种环绕形管道补口装置
CN114013015A (zh) * 2021-12-10 2022-02-08 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直埋喷涂缠绕保温管补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4613A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75705B1 (ko) 절연 파이핑의 설치 및 수리 방법 및 장치
FI94283C (fi) Vaihtoputkituote, menetelmä ja laite sen valmistamiseksi sekä menetelmä ja laite vaihtoputken asentamiseksi olemassa olevaan maanalaiseen johtoon
CN108773516B (zh) 一种圆柱卷材的自动覆膜热合装置
CN114714613B (zh) 一种预制保温管补口装置
PT1890863E (pt)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enrolamento de tubagem subterrânea e parcialmente submersa
CN208028507U (zh) 一种用于降低线损的电线修复装置
EP0888513B1 (en) Method and tool for joining, repairs and maintenance of insulating line pipes
CN115648576B (zh) 一种耐热耐油膜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CN211224126U (zh) 一种果汁饮料包装箱的覆膜装置
CN209023187U (zh) 一种管材捆扎套袋机的封袋装置
CN114084448A (zh) 一种排水管生产用烘干覆膜装置
KR101583355B1 (ko) 이음부가 없는 pe파이프 생산공법 및 이를 위한 생산장치 그리고 이음부가 없는 pe파이프를 이용한 관로 보수공법
CN215713222U (zh) 一种压力容器焊缝的局部热处理装置
CN218863590U (zh) 一种喷涂缠绕保温管补口装置
CN111674984A (zh) 一种水溶性薄膜
CN207471008U (zh) 一种应用在供热管网泄露抢修的金属缠绕带装置
US3256122A (en) Method for adhering and sealing foil to glass fiber
CN219252994U (zh) 一种非沥青基自粘卷材加工设备
CN212475454U (zh) 一种水溶性薄膜
CN114198596B (zh) 适用于极寒气候下管线接口保温施工工艺
TW201109116A (en) Bonding tool
CN213206769U (zh) 一种用于燃气接入端管道的防护装置
JP2543208Y2 (ja) 自動充填機における繰出しフィルムの折畳装置
KR101215618B1 (ko) 비굴착식 상하수도 보수 공법용 매니폴드
CN216242984U (zh) 一种超临界萃取系统用循环水保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