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3837A - 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3837A
CN114713837A CN202210416777.0A CN202210416777A CN114713837A CN 114713837 A CN114713837 A CN 114713837A CN 202210416777 A CN202210416777 A CN 202210416777A CN 114713837 A CN114713837 A CN 114713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ent iron
nano zero
carbon
mass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67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漓杉
钟山
李睡莲
朱佳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ik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ik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ik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ik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1677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38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3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3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inorganic sorb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redu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包括主料和辅料;所述主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0‑35%碳源,20‑50%载体,30%‑70%纳米零价铁;所述辅料包括粘合剂和造孔剂;所述粘合剂的质量是主料总质量的1‑5%;所述造孔剂的质量是主料总质量的1‑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产品质量以及产品形状大小可控,纳米零价铁碳陶粒作为污水处理填料可用于治理废水。

Description

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污染最直接危害就是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且难降解的有机废水、重金属废水以及农业废水的处理已成为国内外废水处理的难题。污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是治理污水的关注重点。 PRB技术通常作为一种污染源的原位修复技术,将污染物通过天然或人工的水力梯度被运送到处理介质中,在具有较高渗透性的化学活性物质的作用下,发生沉淀反应、吸附反应、催化还原反应或催化氧化反应,转化为低活性的物质或降解为无毒的成分。因此,针对水体污染问题,需要研究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填料,应用于原位修复技术中,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纳米零价铁(nZVI)不仅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同时在水中降解污染物时会产生氢氧化物和金属碳酸盐,附着在nZVI表面使其钝化,导致nZVI很难长期保持活性。此外,由于nZVI本身粒度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大及自身存在磁性等特性,容易产生团聚,导致表面积降低,反应速率下降。在实际工程应用中,nZVI流动性强,若直接作用于地下水,可以扩散至含水层甚至饮水系统,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从长远来看,对nZVI的分散性和反应活性进行改善后应用于地下水修复中,可以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在之前的一些案例中,nZVI 在PRB中的大部分工程应用主要基于直接注入的方式,一些现场实验发现注入nZVI后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但是由于nZVI的高活性及较大的表面能,在进入地下水环境后会发生团聚或与其它成分快速反应而失去活性。这导致难以实现对污染物的长期持续去除,而反复注射带来的高成本也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应用。此外,直接注射还会导致nZVI的流失和扩散,而nZVI本身的毒性作用会带来二次污染问题。而目前针对nZVI材料的缺陷而提出的改性方案中,将nZVI负载于固体支撑物(如活性炭、蒙脱石以及三氧化二铝等)虽然减轻了nZVI团聚现象。但在这些材料中,如活性炭等易碎,在PRB 中容易流失或造成堵塞而影响运行。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产品质量以及产品形状大小可控,纳米零价铁碳陶粒作为污水处理填料可用于治理废水。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包括主料和辅料;
所述主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0-35%碳源,20-50%载体,30%-70%纳米零价铁;
所述辅料包括粘合剂和造孔剂;
所述粘合剂的质量是主料总质量的1-5%;
所述造孔剂的质量是主料总质量的1-5%。
优选的,碳源为生物炭、活性炭、焦炭中的一种。
优选的,粘结剂为羟甲基纤维素、壳聚糖、环氧树脂、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
优选的,造孔剂为碳酸铵、碳酸氢铵、淀粉、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优选的,载体为高岭土、蒙脱石、膨润土、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凹凸棒石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制备方法,所述纳米零价铁碳陶粒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按质量分数称取主料,包括0-35%碳源,20-50%载体;辅料包括粘合剂,造孔剂;粘合剂的质量是主料总质量的1-5%;造孔剂的质量是主料总质量的1-5%;
步骤2、将FeSO4·7H2O溶于乙醇中,得到FeSO4·7H2O溶液,再加入碳源和载体,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通入惰性气体,在加入KBH4溶液,发生液相还原反应,反应完成后过滤、洗涤得到混合物A;所述混合物A中纳米零价铁的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FeSO4+2KBH4+6H2O→Fe↓+2B(OH)3+7H2↑计算得到;
步骤3、向混合物A中加入造孔剂和粘结剂,制备得到混合物B,将混合物B通过真空挤出成型,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焙烧,得到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优选的,步骤2中,FeSO4·7H2O溶液的浓度为0.5mol/L,纳米零价铁与碳源的质量比为2-8:1。
优选的,步骤2中,惰性气体的通入时间为20-30min,惰性气体流速为 0.04-0.06m3/h;
KBH4溶液与混合溶液的体积为1:1,KBH4溶液的浓度为1mol/L,KBH4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2滴/秒。
优选的,步骤3中,焙烧温度为400-1000℃,升温速率为5-10℃·min-1;保温时间为0.5-4h。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液相还原法,使用活性炭作为分散剂,将nZVI分散后加入高岭土或是蒙脱石、膨润土等作为载体,起到支撑作用,经高温热处理后制备纳米零价铁碳陶粒,有效解决了纳米零价铁团聚的问题,另外,不仅解决了活性炭等作为支撑物易碎,在PRB中容易流失或造成堵塞而影响运行的问题,还解决了支撑物本身负载效率不高的问题;
(2)本发明将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在氮气气氛下高温煅烧,得到稳定的粒装纳米零价铁碳填料。填料在高温煅烧下形成了一定的陶粒结构,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同时,造孔剂在高温过程中分解,在填料内部形成了大量的微孔结构,增大了接触面积,强化反应过程,提高了反应效率;
(3)本发明采用nZVI作为内核主要成分之一,添加碳源,构建成Fe/C 之间的电位差形成原电池,利用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微电解、氧化还原以及吸附作用,对水体中的复合污染物达到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4)本发明制备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方法工艺简单、产品质量以及产品形状大小可控,纳米零价铁碳陶粒作为污水处理填料可用于治理印染废水、有机废水、重金属废水以及农业废水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制备过程示意图;其中,图1(左)为反应装置,图1(右)为挤出成型且未经过高温煅烧的材料;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形貌图,其中,图3(a) 为扫描电镜图,图3(b)为透射电镜图;
图4为本发明纳米铁碳陶粒填料应用于PRB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称取1.39kg FeSO4·7H2O溶于10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中,配置为 0.5mol/L的溶液,将活性炭和高岭土加入FeSO4·7H2O溶液中,其中纳米零价铁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2:1,高岭土的添加质量在主料中的占比为40%,经过超声、搅拌处理20min至FeSO4·7H2O完全溶解后,往溶液中通入高纯氮气20 min,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氧气,然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同体积1mol/L的KBH4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1滴/秒左右,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氮气流速在0.04-0.06 m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待KBH4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使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液真空过滤抽干,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再用脱氧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次抽滤后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碳酸铵用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内部孔隙,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壳聚糖用来增加混合物的粘度,将混合物通过真空挤出成型,使材料粒径达到10mm左右,将材料放入真空充氮烘箱中,充入氮气于40℃烘干2h,烘干后的材料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焙烧2h,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500℃,再以 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800℃,保温2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实施例1中,按照化学方程式FeSO4+2KBH4+6H2O→Fe↓+2B(OH)3+7H2↑,计算可得,所制备的纳米零价铁质量为560g,因此,本实施例所加的活性炭质量为280g,高岭土的添加量根据M高岭土=(M纳米零价铁+M活性炭+M高岭土)*40%进行计算,计算可知高岭土的添加量为560g,壳聚糖的添加量根据M壳聚糖=(M 纳米零价铁+M活性炭+M高岭土)*1%进行计算,计算可知壳聚糖的添加量为14g,碳酸铵的添加量根据M碳酸铵=(M纳米零价铁+M活性炭+M高岭土)*1%进行计算,计算可知碳酸铵的添加量为14g。由于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损失,因此最终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质量按照M纳米零价铁碳陶粒=(M纳米零价铁+M活性炭+M高岭土)*90%进行计算,计算可知本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质量为1.26kg。
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制备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左图为反应装置,最多可装25L液体,中间配有搅拌棒,右图为反应后的物质经过抽滤后剩下的固体材料,将其加入造孔剂及粘结剂后挤出成型的材料。
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为成品材料的宏观示意图,粒径在10mm左右,实际可根据生产需要调整大小。
图4为对被TCE污染地下水的模拟修复的运行装置。将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作为PRB介质填料填于图4的反应器的中间部分中,两端为砾石,用于模拟地下水含水层,进行长达230天的运行。
每隔2天从出水口取样,测量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 +-N)、总磷(TP)和三氯乙烯(TCE)。在对被TCE污染地下水的模拟修复中,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对TCE、NH4 +-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34%、 27.25%、57.58%、60.12%。
实施例2
称取1.39kgFeSO4·7H2O溶于10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中,配置为 0.5mol/L的溶液,将活性炭和高岭土加入FeSO4·7H2O溶液中,其中纳米零价铁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4:1,高岭土的添加质量在主料中的占比为40%,经过超声、搅拌处理20min至FeSO4·7H2O完全溶解后,往溶液中通入高纯氮气20 min,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氧气,然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同体积1mol/L的KBH4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1滴/秒左右,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氮气流速在0.04-0.06 m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待KBH4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使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液真空过滤抽干,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再用脱氧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次抽滤后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碳酸铵用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内部孔隙,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壳聚糖用来增加混合物的粘度,将混合物通过真空挤出成型,使材料粒径达到10mm左右,将材料放入真空充氮烘箱中,充入氮气于40℃烘干2h,烘干后的材料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焙烧2h,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500℃,再以 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800℃,保温1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各原料的添加量及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质量计算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2中,所制备的纳米零价铁质量为560g,活性炭质量为140g,高岭土的添加量为467g,壳聚糖的添加量为11.67g,碳酸铵的添加量为11.67g。最终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质量为1050.3g。
在对被TCE污染地下水的模拟修复中,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对TCE、NH4 +-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70%、31.09%、65.69%、 68.59%。
图3为本实施例2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微观形貌图,其中,图3(a) 为扫描电镜图,图3(b)为透射电镜图;可看到在粒状材料中,nZVI颗粒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明显,对颗粒间的团聚现象起到了明显改善作用。同时,nZVI 颗粒被包裹在材料内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纳米零价铁。
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具有对孔雀绿废水的较高去除率。在投加10g·L-1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反应体系中,对含有0.1g·L-1的孔雀绿废水的去除率达到99.5%。
实施例3
称取1.39kg FeSO4·7H2O溶于10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中,配置为 0.5mol/L的溶液,将活性炭和高岭土加入FeSO4·7H2O溶液中,其中 FeSO4·7H2O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6:1,高岭土的添加质量在主料中的占比为 40%,经过超声、搅拌处理20min至FeSO4·7H2O完全溶解后,往溶液中通入高纯氮气20min,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氧气,然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同体积 1mol/L的KBH4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1滴/秒左右,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氮气流速在0.04-0.06m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待KBH4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使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液真空过滤抽干,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再用脱氧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次抽滤后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碳酸铵用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内部孔隙,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壳聚糖用来增加混合物的粘度,将混合物通过真空挤出成型,使材料粒径达到10mm 左右,将材料放入真空充氮烘箱中,充入氮气于40℃烘干2h,烘干后的材料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焙烧2h,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 500℃,再以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800℃,保温2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各原料的添加量及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质量计算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中,所制备的纳米零价铁质量为560g,活性炭质量为93.3g,高岭土的添加量为435.5g,壳聚糖的添加量为10.894g,碳酸铵的添加量为10.894g。最终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质量为979.92g。
在对被TCE污染地下水的模拟修复中,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对TCE、NH4 +-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8.71%、26.96%、56.97%、 59.48%。
实施例4
称取1.39kgFeSO4·7H2O溶于10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中,配置为 0.5mol/L的溶液,将活性炭和高岭土加入FeSO4·7H2O溶液中,其中 FeSO4·7H2O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8:1,高岭土的添加质量在主料中的占比为 40%,经过超声、搅拌处理20min至FeSO4·7H2O完全溶解后,往溶液中通入高纯氮气20min,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氧气,然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同体积 1mol/L的KBH4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1滴/秒左右,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氮气流速在0.04-0.06m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待KBH4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使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液真空过滤抽干,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再用脱氧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次抽滤后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碳酸铵用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内部孔隙,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壳聚糖用来增加混合物的粘度,将混合物通过真空挤出成型,使材料粒径达到10mm 左右,将材料放入真空充氮烘箱中,充入氮气于40℃烘干2h,烘干后的材料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焙烧2h,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 500℃,再以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800℃,保温2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各原料的添加量及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质量计算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中,所制备的纳米零价铁质量为560g,活性炭质量为70g,高岭土的添加量为420g,壳聚糖的添加量为10.5g,碳酸铵的添加量为10.5g。最终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质量为945g。
在对被TCE污染地下水的模拟修复中,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对TCE、NH4 +-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8.80%、17.82%、37.65%、 39.31%。
实施例5
称取1.39kgFeSO4·7H2O溶于10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中,配置为 0.5mol/L的溶液,将活性炭和高岭土加入FeSO4·7H2O溶液中,其中 FeSO4·7H2O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4:1,高岭土的添加质量在主料中的占比为 20%,经过超声、搅拌处理20min至FeSO4·7H2O完全溶解后,往溶液中通入高纯氮气20min,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氧气,然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同体积 1mol/L的KBH4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1滴/秒左右,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氮气流速在0.04-0.06m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待KBH4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使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液真空过滤抽干,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再用脱氧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次抽滤后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碳酸铵用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内部孔隙,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壳聚糖用来增加混合物的粘度,将混合物通过真空挤出成型,使材料粒径达到10mm 左右,将材料放入真空充氮烘箱中,充入氮气于40℃烘干2h,烘干后的材料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焙烧2h,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 500℃,再以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800℃,保温2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各原料的添加量及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质量计算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中,所制备的纳米零价铁质量为560g,活性炭质量为140g,高岭土的添加量为175g,壳聚糖的添加量为8.75g,碳酸铵的添加量为8.75g。最终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质量为787.5g。
在对被TCE污染地下水的模拟修复中,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对TCE、NH4 +-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33%、33.68%、71.16%、 74.30%。
实施例6
称取1.39kgFeSO4·7H2O溶于10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中,配置为 0.5mol/L的溶液,将活性炭和高岭土加入FeSO4·7H2O溶液中,其中 FeSO4·7H2O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4:1,高岭土的添加质量在主料中的占比为 30%,经过超声、搅拌处理20min至FeSO4·7H2O完全溶解后,往溶液中通入高纯氮气20min,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氧气,然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同体积 1mol/L的KBH4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1滴/秒左右,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氮气流速在0.04-0.06m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待KBH4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使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液真空过滤抽干,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再用脱氧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次抽滤后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碳酸铵用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内部孔隙,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壳聚糖用来增加混合物的粘度,将混合物通过真空挤出成型,使材料粒径达到10mm 左右,将材料放入真空充氮烘箱中,充入氮气于40℃烘干2h,烘干后的材料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焙烧2h,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 500℃,再以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800℃,保温2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各原料的添加量及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质量计算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中,所制备的纳米零价铁质量为560g,活性炭质量为140g,高岭土的添加量为300g,壳聚糖的添加量为10g,碳酸铵的添加量为10g。最终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质量为900g。
在对被TCE污染地下水的模拟修复中,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对TCE、NH4 +-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75%、32.95%、69.62%、 72.70%。
实施例7
称取1.39kgFeSO4·7H2O溶于10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中,配置为 0.5mol/L的溶液,将活性炭和高岭土加入FeSO4·7H2O溶液中,其中 FeSO4·7H2O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4:1,高岭土的添加质量在主料中的占比为 50%,经过超声、搅拌处理20min至FeSO4·7H2O完全溶解后,往溶液中通入高纯氮气20min,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氧气,然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同体积 1mol/L的KBH4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1滴/秒左右,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氮气流速在0.04-0.06m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待KBH4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使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液真空过滤抽干,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再用脱氧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次抽滤后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碳酸铵用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内部孔隙,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壳聚糖用来增加混合物的粘度,将混合物通过真空挤出成型,使材料粒径达到10mm 左右,将材料放入真空充氮烘箱中,充入氮气于40℃烘干2h,烘干后的材料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焙烧2h,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 500℃,再以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800℃,保温2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各原料的添加量及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质量计算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中,所制备的纳米零价铁质量为560g,活性炭质量为140g,高岭土的添加量为700g,壳聚糖的添加量为14g,碳酸铵的添加量为14g。最终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质量为1260g。
在对被TCE污染地下水的模拟修复中,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对TCE、NH4 +-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13%、23.94%、50.59%、 52.82%。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400℃,保温0.5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在对被TCE污染地下水的模拟修复中,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对TCE、NH4 +-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26%、30.43%、64.30%、 67.13%。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500℃,再以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600℃,保温1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在对被TCE污染地下水的模拟修复中,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对TCE、NH4 +-N、 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85%、43.56%、92.04%和96.10%。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400℃,再以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 1000℃,保温4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在对被TCE污染地下水的模拟修复中,本实施例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对TCE、NH4+-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05%、24.36%、51.48%、 53.75%。
实施例11
称取1.39kg FeSO4·7H2O溶于10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中,配置为 0.5mol/L的溶液,将蒙脱石加入到FeSO4·7H2O溶液中,其中蒙脱石的添加质量在主料中的占比为30%,经过超声、搅拌处理20min至FeSO4·7H2O完全溶解后,往溶液中通入高纯氮气20min,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氧气,然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同体积1mol/L的KBH4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1滴/秒左右,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氮气流速在0.04-0.06m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待KBH4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使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液真空过滤抽干,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再用脱氧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次抽滤后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碳酸氢铵用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内部孔隙,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羟甲基纤维素用来增加混合物的粘度,将混合物通过真空挤出成型,使材料粒径达到10mm左右,将材料放入真空充氮烘箱中,充入氮气于40℃烘干2h,烘干后的材料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焙烧2h,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500℃,再以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800℃,保温2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实施例11中,所制备的纳米零价铁质量为560g,蒙脱石的添加量为240g,羟甲基纤维素的添加量为16g,碳酸氢铵的添加量为16g。最终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质量为720g。
实施例12
称取1.39kgFeSO4·7H2O溶于10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中,配置为 0.5mol/L的溶液,将生物炭和膨润土加入FeSO4·7H2O溶液中,其中 FeSO4·7H2O的添加质量在主料中的占比为35%,膨润土的添加质量在主料中的占比为30%,经过超声、搅拌处理20min至FeSO4·7H2O完全溶解后,往溶液中通入高纯氮气20min,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氧气,然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同体积1mol/L的KBH4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1滴/秒左右,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氮气流速在0.04-0.06m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待KBH4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使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液真空过滤抽干,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再用脱氧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次抽滤后加入主料总质量的5%的淀粉用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内部孔隙,加入主料总质量的5%的环氧树脂用来增加混合物的粘度,将混合物通过真空挤出成型,使材料粒径达到10mm 左右,将材料放入真空充氮烘箱中,充入氮气于40℃烘干2h,烘干后的材料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焙烧2h,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 500℃,再以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800℃,保温2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各原料的添加量及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质量计算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中,所制备的纳米零价铁质量为560g,生物炭质量为560g,膨润土的添加量为480g,环氧树脂的添加量为80g,淀粉的添加量为80g。最终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质量为1440g。
实施例13
称取1.39kg FeSO4·7H2O溶于10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中,配置为 0.5mol/L的溶液,将焦炭和二氧化钛加入FeSO4·7H2O溶液中,其中纳米零价铁与焦炭的质量比为2:1,二氧化钛的添加质量在主料中的占比为40%,经过超声、搅拌处理20min至FeSO4·7H2O完全溶解后,往溶液中通入高纯氮气20 min,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氧气,然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同体积1mol/L的KBH4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1滴/秒左右,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氮气流速在0.04-0.06 m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待KBH4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使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液真空过滤抽干,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再用脱氧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次抽滤后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用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内部孔隙,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聚氧化乙烯用来增加混合物的粘度,将混合物通过真空挤出成型,使材料粒径达到10mm左右,将材料放入真空充氮烘箱中,充入氮气于40℃烘干2h,烘干后的材料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焙烧2h,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500℃,再以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800℃,保温2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各原料的添加量及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质量计算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3中,所制备的纳米零价铁质量为560g,焦炭的添加量为280g,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为560g,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添加量为14g,聚氧化乙烯的添加量为14g,最终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质量为1.26kg。
实施例14
称取1.39kgFeSO4·7H2O溶于10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中,配置为 0.5mol/L的溶液,将活性炭和二氧化硅加入FeSO4·7H2O溶液中,其中纳米零价铁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4:1,二氧化硅的添加质量在主料中的占比为40%,经过超声、搅拌处理20min至FeSO4·7H2O完全溶解后,往溶液中通入高纯氮气30min,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氧气,然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同体积1mol/L的 KBH4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2滴/秒左右,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氮气流速在 0.04-0.06m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待KBH4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 使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液真空过滤抽干,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再用脱氧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次抽滤后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碳酸铵用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内部孔隙,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壳聚糖用来增加混合物的粘度,将混合物通过真空挤出成型,使材料粒径达到10mm左右,将材料放入真空充氮烘箱中,充入氮气于40℃烘干2h,烘干后的材料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焙烧2h,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500℃,再以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800℃,保温2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各原料的添加量及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质量计算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4中,所制备的纳米零价铁质量为560g,活性炭质量为140g,二氧化硅的添加量为467g,壳聚糖的添加量为11.67g,碳酸铵的添加量为11.67g。最终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质量为1050.3g。
实施例15
称取1.39kgFeSO4·7H2O溶于10L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中,配置为 0.5mol/L的溶液,将活性炭和凹凸棒土加入FeSO4·7H2O溶液中,其中 FeSO4·7H2O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6:1,凹凸棒土的添加质量在主料中的占比为40%,经过超声、搅拌处理20min至FeSO4·7H2O完全溶解后,往溶液中通入高纯氮气25min,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氧气,然后通过恒压漏斗滴加同体积 1mol/L的KBH4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为1滴/秒左右,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氮气流速在0.04-0.06m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待KBH4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使反应完全,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液真空过滤抽干,用脱氧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再用脱氧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次抽滤后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碳酸铵用来增加颗粒的比表面积和内部孔隙,加入主料总质量的1%的壳聚糖用来增加混合物的粘度,将混合物通过真空挤出成型,使材料粒径达到10mm 左右,将材料放入真空充氮烘箱中,充入氮气于40℃烘干2h,烘干后的材料放入管式炉中高温焙烧2h,升温条件为:以5℃·min-1的升温速率从0°升温至 500℃,再以10℃·min-1的升温速率从500°升温至800℃,保温2h,冷却后即制得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各原料的添加量及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质量计算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5中,所制备的纳米零价铁质量为560g,活性炭质量为93.3g,凹凸棒土的添加量为435.5g,壳聚糖的添加量为10.894g,碳酸铵的添加量为 10.894g。最终制备得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质量为979.92g。
本发明采用nZVI作为内核主要成分之一,添加碳源,构建成Fe/C之间的电位差形成原电池,利用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微电解、氧化还原以及吸附作用,对水体中的复合污染物达到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具体的,铁碳微电解就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法,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反应的氧化还原:铁屑对絮体的电附集和对反应的催化作用。电池反应产物的混凝,新生絮体的吸附和床层的过滤等作用的综合效应的结果。其中主要作用是氧化还原和电附集,废铁屑的主要成分是铁和碳,当将其浸入电解质溶液中时,由于Fe和C之间存在1.2V的电极电位差,因而会形成无数的微电池系统,在其作用空间构成一个电场,阳极反应生成大量的Fe2+进入废水,进而氧化成Fe3+,形成具有较高吸附絮凝活性的絮凝剂。阴极反应产生大量新生态的[H] 和[O],在偏酸性的条件下,这些活性成分均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有机大分子发生断链降解,从而消除了有机物。
吸附作用:在弱酸性的溶液当中,铁丰富的比表面积显出较高的表面活性, 能吸附多种金属离子,能促进金属的去除,同时微碳粒对金属的吸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而且纳米零价铁是一种多孔性的物质,其表面具有较强的活性,铁碳填料能吸附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废水,其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微晶表面上含有大量不饱和键和含氧活性基团,在相当宽的pH值范围内对染料分子都有吸附作用。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料和辅料;
所述主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0-35%碳源,20-50%载体,30%-70%纳米零价铁;
所述辅料包括粘合剂和造孔剂;
所述粘合剂的质量是主料总质量的1-5%;
所述造孔剂的质量是主料总质量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其特征在于,碳源为生物炭、活性炭、焦炭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其特征在于,粘结剂为羟甲基纤维素、壳聚糖、环氧树脂、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其特征在于,造孔剂为碳酸铵、碳酸氢铵、淀粉、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其特征在于,载体为高岭土、蒙脱石、膨润土、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凹凸棒石中的一种。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零价铁碳陶粒按照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按质量分数称取主料,包括0-35%碳源,20-50%载体;辅料包括粘合剂,造孔剂;粘合剂的质量是主料总质量的1-5%;造孔剂的质量是主料总质量的1-5%;
步骤2、将FeSO4·7H2O溶于乙醇中,得到FeSO4·7H2O溶液,再加入碳源和载体,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通入惰性气体,在加入KBH4溶液,发生液相还原反应,反应完成后过滤、洗涤得到混合物A;所述混合物A中纳米零价铁的质量通过化学方程式FeSO4+2KBH4+6H2O→Fe↓+2B(OH)3+7H2↑计算得到;
步骤3、向混合物A中加入造孔剂和粘结剂,制备得到混合物B,将混合物B通过真空挤出成型,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焙烧,得到纳米零价铁碳陶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FeSO4·7H2O溶液的浓度为0.5mol/L,纳米零价铁与碳源的质量比为2-8: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惰性气体的通入时间为20-30min,惰性气体流速为0.04-0.06m3/h;
KBH4溶液与混合溶液的体积为1:1,KBH4溶液的浓度为1mol/L,KBH4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2滴/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零价铁碳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焙烧温度为400-1000℃,升温速率为5-10℃·min-1;保温时间为0.5-4h。
10.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CN202210416777.0A 2022-04-20 2022-04-20 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47138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6777.0A CN114713837A (zh) 2022-04-20 2022-04-20 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6777.0A CN114713837A (zh) 2022-04-20 2022-04-20 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3837A true CN114713837A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45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6777.0A Pending CN114713837A (zh) 2022-04-20 2022-04-20 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383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4683A (zh) * 2022-10-27 2023-03-03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零价铁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466375A (zh) * 2023-12-15 2024-01-30 青岛腾禹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低污染物浓度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及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6256A (zh) * 2015-08-20 2015-11-11 江苏大学 一种新型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745645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807327A (zh) * 2016-12-22 2017-06-09 芜湖市鹏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冶金球团锌离子杀菌的负载纳米铁膨润土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7326A (zh) * 2016-12-22 2017-06-09 芜湖市鹏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去除六价铬的负载纳米铁膨润土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39570A (zh) * 2018-05-22 2018-08-24 徐建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体系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225242A (zh) * 2018-10-16 2019-01-1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复合型纳米凹凸棒土陶粒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07699A (zh) * 2019-01-15 2019-04-12 北京伟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碳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5702A (zh) * 2019-05-10 2020-11-10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的负载纳米零价铁多孔颗粒滤料的制备方法
CN113979508A (zh) * 2021-11-19 2022-01-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渗透反应墙的填充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6256A (zh) * 2015-08-20 2015-11-11 江苏大学 一种新型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745645A (zh) * 2016-12-20 2017-05-31 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807327A (zh) * 2016-12-22 2017-06-09 芜湖市鹏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冶金球团锌离子杀菌的负载纳米铁膨润土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7326A (zh) * 2016-12-22 2017-06-09 芜湖市鹏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去除六价铬的负载纳米铁膨润土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39570A (zh) * 2018-05-22 2018-08-24 徐建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体系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225242A (zh) * 2018-10-16 2019-01-18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复合型纳米凹凸棒土陶粒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07699A (zh) * 2019-01-15 2019-04-12 北京伟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碳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5702A (zh) * 2019-05-10 2020-11-10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的负载纳米零价铁多孔颗粒滤料的制备方法
CN113979508A (zh) * 2021-11-19 2022-01-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渗透反应墙的填充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谌建宇: "《新型废水处理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31 May 2015,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pages: 106 - 107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4683A (zh) * 2022-10-27 2023-03-03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零价铁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724683B (zh) * 2022-10-27 2023-12-15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零价铁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466375A (zh) * 2023-12-15 2024-01-30 青岛腾禹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低污染物浓度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17466375B (zh) * 2023-12-15 2024-06-07 青岛腾禹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低污染物浓度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1024B (zh) 高效多相催化氧化铁碳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7699B (zh) 一种铁碳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13837A (zh) 纳米零价铁碳陶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处理废水中的应用
CN102603103B (zh) 复杂重金属废水应急快速处理方法
CN102659221B (zh) 用于废水处理的电催化氧化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89250A (zh) 负载型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21350A (zh) 污泥基Co/Fe双金属复合类Fenton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67435B (zh) 固体催化Fenton水处理技术
CN111389435A (zh) 一种铁碳微电解-类芬顿催化体系及应用
CN109095590A (zh) LaFe1-xCuxO3处理水体残留阿特拉津的方法
CN113856691B (zh) 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06858A (zh) 一种高活性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79508B (zh) 一种可渗透反应墙的填充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03682A (zh) 一种制备负载碳纳米管的铁复合填料的方法
CN107986519A (zh) 一种电催化和光催化污水处理方法
CN113003803B (zh) 含纳米处理单元的铁碳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15947045U (zh) 石墨烯制备专用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Zhang et al. Review in application of blast furnace dust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material preparation, integrated process, and mechanism
CN113145118A (zh) 一种同步脱氮除磷去氟催化颗粒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02468B (zh) 催化还原处理航天推进剂生产污水的催化剂、装置及方法
CN104415735A (zh) 一种用于处理老化垃圾渗滤液的改性焦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处理方法
CN116603501B (zh) 硫化协同活性炭改性的微米级零价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892288A (zh) 一种油田废液电催化高效脱色方法及装置
CN111841659B (zh) 一种磁性悬浮态3d微球的制备及其催化臭氧矿化难降解有机物上的应用
CN216662592U (zh) 利用反应中程废弃物处理膜滤浓缩液的催化臭氧氧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