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16C - 用于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16C
CN1147116C CNB998147591A CN99814759A CN1147116C CN 1147116 C CN1147116 C CN 1147116C CN B998147591 A CNB998147591 A CN B998147591A CN 99814759 A CN99814759 A CN 99814759A CN 1147116 C CN1147116 C CN 114711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gital
circuit
voltage
transistor
analo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8147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1881A (zh
Inventor
J
J·豪普特曼
A·卡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ineon Technologies Wireless Solutions Ltd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Intel Germany Hold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99814860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9848606C2/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99815876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9858761C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iled Critical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Publication of CN1331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1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1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1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02Details
    • H04B3/04Control of transmission; Equalising
    • H04B3/16Control of transmission; Equali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egative-impedance network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38Interface circuits for coupling substations to external telephone lines
    • H04M1/76Compensating for differences in line impe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2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 H04M19/04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the ringing-current being generated at the sub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Networks Using Active Elements (AREA)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话设备中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该装置具有可在第一和第二输入端之间量取的呼叫交变电压。本发明的电路装置包含有一种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具有可用于调节阻抗的可编程数字滤波器。通过本发明的调节装置,呼叫阻抗可以与不同国家规定的要求相匹配。为此,调节装置具有一种可编程数字滤波器,该滤波器可以作为数字信号处理器来进行构造。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数字滤波器是以程序的形式在该信号处理器中实现的。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装置,其中借助至少一个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来在电话终端设备中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呼叫阻抗可以通过控制所述的至少一个晶体管的电阻来进行匹配,且所述电路装置具有可在第一输入端子与第二输入端子之间获得的呼叫交变电压。
背景技术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为了把到达的呼叫通告用户,需把呼叫信号传输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上。这种呼叫信号设计成一种正弦形交变电压,即所谓的呼叫电压或呼叫交变电压。被呼叫的用户终端设备必须识别该呼叫信号并根据需要对该呼叫信号作出反应(比如通过呼叫声通告被叫用户或接到线路上)。用户终端设备为了与电话线相匹配而形成呼叫阻抗,而该阻抗由于不同国家电话网的构造不同必须满足不同的要求。对于德国,呼叫阻抗要求可参阅联邦邮电BAPT 223 ZV5标准的要求目录:02.05.1994,第12页,第2.6.1节呼叫阻抗。
通常,用户终端设备的呼叫阻抗由电阻和电容构成,其中,电阻构成呼叫阻抗的阻性部分,而电容构成呼叫阻抗的容性部分。在此,电阻和电容的值必须与规定了某些呼叫阻抗值的国家要求相匹配。这种要求取决于某国家所特有的用户终端设备的构造。而缺点是在用户终端设备的制造中增加了耗费,原因是对于各国家来说,必须制定自己的、满足呼叫阻抗要求的用户终端设备方案。
在美国专利US 5,485,516中公开了使电话线的线路阻抗通过晶体管和控制该晶体管的调节装置而与诸如传输特征等线路情况相匹配。然而该呼叫阻抗由电容和电阻来实现,其中这两个都是根据国家来进行匹配的。
发明内容
从而本发明的技术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前述种类的电路装置,其中呼叫阻抗通过电路技术简单而灵活地与现有状况相匹配。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以下的电路装置而得到解决。
对于文章开头所说的借助至少一个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来在电话终端设备中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其中呼叫阻抗可以通过控制所述的至少一个晶体管的电阻来进行匹配,且所述电路装置具有可在第一输入端子与第二输入端子之间获得的呼叫交变电压。根据本发明,设有使呼叫阻抗与给定情况相匹配的、用于调节阻抗的数字调节装置,其中该数字调节装置从呼叫交变电压中生成至少一个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的控制电压;数字调节装置具有可编程的数字滤波器;以及数字滤波器的传输函数可以通过对所属滤波器系数进行编程来调节。
据此,提供一种前述种类的电路装置,其中设置了调节装置来调节阻抗,使得呼叫阻抗与现有状况相匹配,并且调节装置具有可编程数字滤波器,且调节装置的传输函数可以通过数字滤波器的滤波器系数的编程来进行调节。
通过本发明的调节装置可以对呼叫阻抗进行编程,并且从而可以与各种期望的情况相匹配,比如与不同国家特定的要求相匹配。为此,调节装置具有比如通过程控单元来进行编程的数字滤波器。调节装置的传输函数以及呼叫阻抗可以通过数字滤波器的滤波器系数的编程来进行调节。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程控单元是作为已知的诸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微处理器来构造的。在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数字滤波器是以程序的形式在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实现的。
从而,特别是在用户终端设备的制造中具有一些优点:由于用户终端设备的构造被标准化,并且仅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装置的传输函数就能确定其构造,所以在任一个国家都可以使用这种用户终端设备。
在一个优选的扩展方案中,电路装置通过联接在双线线路的第一端和整流器之间的电容、以及其负载线路联接在整流器的第一输出和参考电位之间的晶体管来构成呼叫阻抗。该晶体管由调节装置来进行控制,其中调节装置的传输函数是可调节的,以便使呼叫阻抗与国家特定的要求相匹配。特别是在用户终端设备的制造中具有一些优点:由于用户终端设备的构造被标准化,并且仅通过调节所述调节装置的传输函数就能确定其构造,所以在任一个国家都可以使用这种用户终端设备。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数字滤波器前串接了数字逆变电路。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数字滤波器后串接了数字整流电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调节装置具有串接在晶体管之前的模拟积分电路,该积分电路对第一和第二输入电压之差进行积分,并且用其输出信号控制晶体管。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分压器把整流器的第一输出上的电压分出一个较小的电压。
在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数字逆变电路以及数字滤波器和数字整流电路被集成到一个数字组件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和模拟集成电路被集成到一个模拟组件中。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调节装置包含有一个串接在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之前的第一模拟积分电路,该电路对第一和第二输入电压之差进行积分并用其输出信号控制第一晶体管,所述调节装置还具有一个串接在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之前的第二模拟积分电路,该电路对第三和第四输入电压之差进行积分并用其输出信号控制第二晶体管。有利的是,该电路装置完全不需要整流电路来对呼叫交变电压进行整流。
第一分压器优选地对呼叫交变电压的第一电位进行分压,而第二分压器则对呼叫交变电压的第二电位进行分压。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模数转换器、第一和第二数模转换器以及第一和第二模拟积分电路被集成到一个模拟组件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晶体管是采用n沟道的MOSFET来实施的。
附图说明
下文借助附图所示的一个有利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解释。其中:
图1示出了用于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了数字逆变电路的数字输入信号和由此计算出的数字输出信号的时间波形图;
图3示出了附图1的用于调节导线电流的压控电流源;
图4示出了用于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5示出了附图4的用于调节第一和第二导线电流的压控电流源。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和信号用相同的符号来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所示的用于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具有可与电话网的双线线路相联的两个端子a和b。通过双线线路,呼叫信号可以由另一用户接收,其中呼叫信号由频率为fR的正弦交变电压V~来生成。接着,该交变电压变成呼叫交变电压。对应于叉簧开关(霍克开关)的开关S断开,使得呼叫信号中的直流信号成份被电容C隔绝。
电容C同时构成了呼叫阻抗的容性部分。电容C之后接有对呼叫交变电压进行整流的桥式整流器1。由整流的呼叫交变电压给后面的电路提供电压。另外,通过呼叫交变电压的整流,用于调节呼叫阻抗的导线电流I的调节得到了保证。在桥式整流器1的第一输出12和第二输出13上具有正的整流呼叫交变电压Va及负的整流呼叫交变电压Vb。正的整流呼叫交变电压Va以及负的整流呼叫交变电压Vb是相对于参考电位VSS而言的,其中,正的整流呼叫交变电压Va的振幅远远大于负的整流呼叫交变电压Vb的振幅。
桥式整流器1的第一输出12和第二输出13通过晶体管T1以及电阻R1与参考电位VSS相联。晶体管T1连同电容C一起构成呼叫阻抗。通过控制晶体管T1的电阻使呼叫阻抗与不同国家特定的要求相匹配。为此,借助数字调节装置从正的整流呼叫交变电压Va和负的整流呼叫交变电压Vb生成用于晶体管T1的控制电压VSt。
具有高电压值的正整流呼叫交变电压Va通过分压器R2和R3分成一个较小的电压,以便由下面的电路进行处理,其中该电路的信号与正的整流呼叫交变电压成比例,且只具有一个低电平。
分压后的正呼叫交变电压Va和负呼叫交变电压Vb被传送给减法器7,在减法器7的输出上具有电压差Vab。
电压差Vab接着由第一模数转换器2用fs的采样速率进行采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V′ab。
数字信号V′ab传输至第一数字逆变电路3。在附图2中描绘了数字逆变电路的数字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时间波形图。如果第一数字逆变电路3的输入上的数字值V′ab小于后面给定的阈值MIN,那么计数器以数字信号的采样速率fs/N开始计数。如果计数器值超过预定值(该值可以根据数字控制装置10的呼叫交变电压频率来进行调节),那么在延时过程TS之后,第一数字逆变电路3的输出V′ab~上的数字值通过符号变号而反转。在延时TS期间计数器保持复位状态,当输入端上的数字值V′ab低于阈值MIN时,计数器才开始重新计数。所以,从表现为整流正弦波相对于参考电位VSS的呼叫交变电压形式的数字输入信号中生成表现为相对于参考电位VSS的初始呼叫交变电压形式的数字输出信号。
数字逆变电路3的数字输出信号被传输至数字滤波器4。为了与国家特定的要求相匹配,该数字滤波器4可以通过数字控制装置10来编程以便能够匹配呼叫阻抗,并且该数字滤波器由此具有可编程传输函数k。在此,呼叫阻抗所要求的相移及放大通过数字滤波器4从输入信号V′ab中来进行算出。由此,数字滤波器4可以作为数字硬件滤波器来实施,并且其中的系数是可编程的。数字滤波器同样可以作为信号处理算法而在数字信号处理器上实施,其中可以通过变量来调节滤波器函数以适合于不同的呼叫阻抗。
数字整流电路5通过求绝对值对数字滤波器4的数字输出信号VSI~进行整流。
数字整流电路5的输出信号VSI由数模转换器6转换成模拟信号VI。
模拟信号VI被传输至模拟积分电路8的第一输入端上。与导线电流成比例的负呼叫交变电压Vb通过第二输入端传输至模拟积分电路8。在模拟积分电路8中,由两个输入信号生成接着要进行积分的差值。模拟积分电路8的输出信号VSt被输至晶体管T1的控制端。晶体管T1通过输入的电压VSt来进行调节。
在附图3中描绘了通过晶体管T1的导线电流I的可调性。数字调节装置的模拟信号VI以及与导线电流成比例的负呼叫交变电压Vb被输至减法器电路21,在其输出上具有差值电压VI-Vb。该差值电压VI-Vb由积分电路20进行积分。在积分电路20的输出上具有传输至晶体管T1的控制端的电压VSt。通过晶体管T1来调节导线电流I。积分电路20对差值电压VI-Vb进行积分,直到差值电压VI-Vb=0为止。由此根据Vb=R1*I=VI推导出电导GM=I/VI=1/R1。
从而,导线电流I通过数字调节装置的模拟信号VI如此来进行控制,使得所要求的呼叫阻抗Z在差值电压为Vab的情况下由分压器R2和R3的放大系数ksense、数字滤波器4的传输函数k以及模拟积分电路的电导GM算出:
Z = Vab I = 1 ksense · k · GM = R 1 ksense = f ( k )
由此,导线电流I可以通过晶体管T1来调节。另一方面,晶体管T1可以由数字滤波器4的可编程传输函数k来进行调节。由此,呼叫阻抗取决于数字滤波器4的可编程传输k,并且可以通过数字滤波器4的传输函数k的简单再编程来与不同国家特定的要求相匹配。为此比如在存贮器11中存放呼叫阻抗的国家特定值。数字控制装置10从存贮器11中读出用于对国家特定的呼叫阻抗编程所要求的值,并据此对数字滤波器4进行再编程,并且调节数字逆变器3到呼叫交变电压的频率fR。
附图4所示的用于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具有可与双线用户导线相联的第一端子a和第二端子b。通过双线线路可以接收呼叫信号,其中呼叫信号由频率为fR的正弦交变电压V~来生成。呼叫信号中的直流信号成份被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隔绝。
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还构成了呼叫阻抗的容性部分。
对于呼叫交变电压V~的正半波,设置有由第一电容C1、第一晶体管T2的负载线路和第一电阻R10组成的串联电路。该串联电路连接了第一端子a与参考电位VSS。在第一电容C1与第一晶体管T2的连接点上可获得呼叫交变电压V~的第一电位Va~。
对于呼叫交变电压V~的负半波,设置有由第二电容C2、第二晶体管T3的负载线路和第二电阻R20组成的串联电路。该串联电路连接了第二端子b与参考电位VSS。在第二电容C2与第二晶体管T3的连接点上可获得呼叫交变电压V~的第二电位Vb~。
对于呼叫交变电压V~的正半波及负半波,呼叫阻抗分别由第一电容C1和第一晶体管T2及第二电容C2和第二晶体管T3来构成。因而第一导线电流I1和第二导线电流I2分别在第一及第二串联电路中进行调节。
对于正半波,第二晶体管T3是低欧姆连接的,使得在第二端子b与参考电位VSS之间的第二串联电路为低欧姆值。对于负半波,第一晶体管T2是低欧姆连接的,使得在第一端子a与参考电位VSS之间的串联电路为低欧姆值。
第一电位Va~(正半波)通过第一分压器R30和R50分压成较小的电压,该电压由第一模数转换器2′转换成第一数字信号Va′~。
第二电位Vb~(负半波)通过第二分压器R40和R60分压成较小的电压,该电压由第二模数转换器2”转换成第二数字信号Vb′~。
第一数字信号Va′~和第二数字信号Vb′~被传输至数字滤波器4(阻抗滤波器)。
数字滤波器4由与存贮器11相联的控制单元10比如微处理器  来编程。在此,数字滤波器4的编程用于调节呼叫阻抗的国家特定参数。为此,不同国家特定的数据可以存放在存贮器11中。按电路装置的使用区域由控制单元10从存贮器11中读出国家特定的数据,并对数字滤波器4相应地进行编程。
数字滤波器4生成第一数字输出信号VSI1和第二数字输出信号VSI2。
第一数字输出信号VSI1由第一数模转换器6′转换成用于第一模拟积分电路8′的第一输入信号VI1。
同时,第二数字输出信号VSI2由第二数模转换器6″转换成用于第二模拟积分电路8″的第二输入信号VI2。
第一模拟积分电路8′对第一输入信号VI1和第二输入信号Vam的差值进行积分,其中Vam在第一晶体管T2的负载线路与第一电阻R10的连接点上获得。第二输入信号Vam=R10*I1在此取决于第一导线电流I1。
同时,第二模拟积分电路8″对第一输入信号VI2和第二输入信号Vbm的差值进行积分,其中Vbm在第二晶体管T3的负载线路与第二电阻R20的连接点上获得。第二输入信号Vbm=R20*12在此取决于第二导线电流I2。
在附图5中描绘了第一和第二模拟积分电路以及由第一晶体管T2及第二晶体管T3实现的第一导线电流I1和第二导线电流I2的可调节性。
第一模拟控制信号VI1和在第一晶体管T2与第一电阻R10的连接点上获得的电位Vam被传输至第一减法器电路22’,其中在该电路22’的输出上具有差值电压VI1-Vam。差值电压VI1-Vam由第一积分电路21’进行积分。在第一积分电路21’的输出上具有电压VSt1,该电压被传输至第一晶体管T2的控制端上。通过第一晶体管T2来调节第一导线电路I1。第一积分电路21’对差值电压VI1-Vam进行积分,直到差值电压VI1-Vam=0为止。由此可以根据Vam=R10*I1=VI1而推导出电导GM1=I1/VI1=1/R10。
从而,第一导线电流I1通过数字调节装置的第一模拟信号VI1如此来进行控制,使得所要求的呼叫阻抗Z1在呼叫交变电压V~为正半波情况下由第一分压器R30和R50的放大系数ksense1、数字滤波器4的第一传输函数k1以及第一模拟积分电路8′的电导GM1算出:
Z 1 = Va ~ I 1 = 1 ksense 1 · k 1 · GM 1 = R 10 ksense 1 · k 1 = f 1 ( k 1 )
第一导线电流I1由此可以通过第一晶体管T2来调节。另一方面,第一晶体管T2可以由数字滤波器4的可编程第一传输函数k1来进行调节。由此,呼叫阻抗取决于数字滤波器4的可编程第一传输函数k1,并且可以通过数字滤波器4的第一传输函数k1的简单再编程来与不同国家的特定要求相匹配。为此比如在存贮器11中存放呼叫阻抗的国家特定值。控制装置10从存贮器11中读出对国家特定的呼叫阻抗进行编程所要求的值,并据此对数字滤波器4的第一传输函数k1进行再编程。
第二模拟控制信号VI2和在第二晶体管T3与第二电阻R20的连接点上获得的电位Vbm被传输至第二减法器电路22,其中在该电路22的输出上具有差值电压VI2-Vbm。差值电压VI2-Vbm由第二积分电路22进行积分。在第二积分电路21的输出上具有电压VSt2,而该电压被传输至第二晶体管T3的控制端上。通过第二晶体管T3来调节第二导线电流I2。第二积分电路21对差值电压VI2-Vbm进行积分,直到差值电压VI2-Vbm=0为止。由此可以根据Vbm=R20*I2=VI2推导出电导GM2=I2/VI2=1/R20。
从而,第二导线电流I2通过数字调节装置的第二模拟信号VI2如此来进行控制,使得所要求的呼叫阻抗Z2在呼叫交变电压V~为负半波的情况下由第二分压器R40和R60的放大系数ksense2、数字滤波器4的第二传输函数k2以及第二模拟积分电路8″的电导GM2算出:
Z 2 = Vb ~ I 2 = 1 ksense 2 · k 2 · GM 2 = R 20 ksense 2 · k 2 = f 2 ( k 2 )
第二导线电流I2由此可以通过第二晶体管T3来调节。另一方面,第二晶体管T3可以由数字滤波器4的可编程第二传输函数k2来进行调节。由此,呼叫阻抗取决于数字滤波器4的可编程第二传输函数k2,并且可以通过数字滤波器4的第二传输函数k2的简单再编程来与不同国家特定的要求相匹配。第二传输函数k2的再编程在此与第一传输函数k1的再编程相似。
第一传输函数k1与第二传输函数优选地相同,从而不但对于呼叫交变电压V~的正半波而且对于其负半波均可调节成相同的呼叫阻抗Z总。这当然取决于第一模拟积分电路8′和第二模拟积分电路8″具有相同的电导GM1和GM2,以及第一和第二分压器具有相同的分压比。从而由GM1=GM2和ksense1=ksense2得出呼叫阻抗Z
                Z=Z1=Z2
但是,借助本发明的电路装置,也可以调节不对称的呼叫阻抗,其中,与呼叫交变电压V~的负半波不同,该呼叫阻抗对于呼叫交变电压V~的正半波则具有另一呼叫阻抗Z1。

Claims (13)

1.借助至少一个晶体管(T1;T2、T3)和至少一个电容(C;C1、C2)来在电话终端设备中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其中呼叫阻抗可以通过控制所述的至少一个晶体管的电阻来进行匹配,且所述电路装置具有可在第一输入端子(a)与第二输入端子(b)之间获得的呼叫交变电压(V~),
其特征在于:
设有使呼叫阻抗与给定情况相匹配的、用于调节阻抗的数字调节装置(2、4、8;2′、2″、4、8′、8″),其中该数字调节装置从呼叫交变电压(V~)中生成至少一个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T1;T2、T3)的控制电压(VSt;VSt1,VSt2),
数字调节装置(2、4、8;2′、2″、4、8′、8″)具有可编程的数字滤波器(4),以及
数字滤波器(4)的传输函数可以通过对所属滤波器系数进行编程来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数字滤波器(4)为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的组成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数字滤波器(4)前面串接了数字逆变电路(3),并且后面串接了整流器电路(5)。
4.如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用于对呼叫交变电压(V~)整流的整流电路(1),
-所述的电容(C)被联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子(a)与整流电路(1)之间,
-设置有其负载线路位于整流电路(1)的输出(12、13)之间的晶体管(T1),
-其中,通过整流电路(1)从呼叫交变电压(V~)整流出的第一和第二电压(Va、Vb)被传输给所述的数字调节装置(2、4、8),
-其中,由所述的数字调节装置(2、4、8)提供控制电压(VSt)来控制晶体管(T1)。
5.如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数字调节装置(2、4、8)具有串接在晶体管(T1)之前的模拟积分电路(8),该电路对第一输入电压(VI)与第二输入电压(Vb)的差值进行积分并生成控制晶体管(T1)的输出信号(VSt)。
6.如前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分压器(R2、R3),该分压器从整流电路(1)的输出(12)上的电压(Va)中产生一个分压。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数字逆变电路(3)、数字滤波器(4)和数字整流电路(5)被一起集成到一个数字式半导体芯片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装置,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串接在数字逆变电路(3)之前的模数转换器(2),并且设置有串接在数字整流电路(5)之后的数模转换器(6),其中,模数转换器(2)、数模转换器(6)和模拟积分器电路(8)被一起集成到一个模拟式半导体芯片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输入端子(a)与参考电位(VSS)之间串联了第一电容(C1)、第一晶体管(T2)的负载线路和第一电阻(R10),
-在第二输入端子(b)与参考电位(VSS)之间串联了第二电容(C2)、第二晶体管(T3)的负载线路和第二电阻(R20),
-其中呼叫交变电压(V~)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电位(Va~)被传输至数字调节装置(2′、2″、4、8′、8″),
-其中由数字调节装置(2′、2″、4、8′、8″)提供用来控制第一晶体管(T2)的第一控制电压(VSt1)和用来控制第二晶体管(T3)的第二控制电压(VSt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数字调节装置(2′、2″、4、8′、8″)
-具有串接在第一晶体管(T2)之前的第一模拟积分电路(8′),该电路对第一输入电压(VI1)与第二输入电压(Vam)的差值进行积分并生成控制第一晶体管(T2)的输出信号(VSt1),
-具有串接在第二晶体管(T3)之前的第二模拟积分电路(8″),该电路对第三输入电压(VI2)与第四输入电压(Vbm)的差值进行积分并生成控制第二晶体管(T3)的输出信号(VSt2)。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装置,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第一分压器(R30、R50),该分压器从呼叫交变电压(V~)的第一电位(Va~)中生成第一分压,以及
设置有第二分压器(R40、R60),该分压器从呼叫交变电压(V~)的第二电位(Vb~)中生成第二分压。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装置,
其特征在于:
至少设置有一个串接在数字滤波器(4)之前的模数转换器(2′、2″),并至少设置有一个串接在数字滤波器(4)之后的数模转换器(6′、6″),其中模数转换器(2′、2″)、数模转换器(6′、6″)和模拟积分器电路(8′、8″)被一起集成到一个模拟式半导体芯片中。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晶体管(T1;T2,T3)中至少有一个是作为n沟道MOSFET来构造的。
CNB998147591A 1998-10-21 1999-10-21 用于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11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98148606 DE19848606C2 (de) 1998-10-21 1998-10-21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elektronischen Erzeugung einer Rufimpedanz
DE19848606.5 1998-10-21
DE19858761.9 1998-12-18
DE1998158761 DE19858761C1 (de) 1998-12-18 1998-12-18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elektronischen Erzeugung einer Rufimpedanz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1881A CN1331881A (zh) 2002-01-16
CN1147116C true CN1147116C (zh) 2004-04-21

Family

ID=26049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1475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7116C (zh) 1998-10-21 1999-10-21 用于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023985B1 (zh)
EP (1) EP1123617B1 (zh)
JP (1) JP3636988B2 (zh)
KR (1) KR100426440B1 (zh)
CN (1) CN1147116C (zh)
AT (1) ATE326113T1 (zh)
DE (1) DE59913417D1 (zh)
WO (1) WO20000241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2673B2 (en) 2007-03-27 2009-11-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able management system
CN102035920B (zh) * 2009-09-30 2013-08-07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语音杂讯检测装置及方法
JP6323977B2 (ja) * 2012-12-27 2018-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該装置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103450T1 (de) 1990-01-29 1994-04-15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bildung des leitungsabschlusses einer telefonleitung.
DE4221567C2 (de) 1992-07-01 1995-07-06 Siemens Ag Leitungsabschluß einer Telefonleitung
JPH0946273A (ja) 1995-07-31 1997-02-14 Nitsuko Corp 2線4線変換回路
US5796815A (en) 1996-12-05 1998-08-18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improved ring signal detection
US6091806A (en) * 1997-10-16 2000-07-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having a programmable modem and method therefor
US6275581B1 (en) * 1998-03-10 2001-08-14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 Extended feedback circuit employing capacitive coupling and sampled data filt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26440B1 (ko) 2004-04-14
ATE326113T1 (de) 2006-06-15
JP3636988B2 (ja) 2005-04-06
KR20010099709A (ko) 2001-11-09
EP1123617A1 (de) 2001-08-16
WO2000024181A1 (de) 2000-04-27
US7023985B1 (en) 2006-04-04
JP2002528965A (ja) 2002-09-03
EP1123617B1 (de) 2006-05-10
CN1331881A (zh) 2002-01-16
DE59913417D1 (de) 2006-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513041A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EP1076447A3 (en) Impedance blocking filter circuit
CN1147116C (zh) 用于电子式地生成呼叫阻抗的电路装置
CA2394853A1 (en) A three stage power conditioning circuit
EP0135437A1 (en) Sinusoidal signal generator, the frequency of which is dependent upon a binary signal, in particular for a modem
CN1582564A (zh) 具有可控振铃电压的电话系统
JP3860224B2 (ja) 電力変換器、集積回路及び電気通信デバイス
DE60320545D1 (de) Schnittstelle für digitale kommunikation
JP4024477B2 (ja) 直流保持作用を有する電話線接続用のデーエイエイ回路とその方法
FI80552B (fi) Kopplingsanordning foer laogbrusig matning av impulser som haerroer fraon en sinusformig vaexelspaenning, speciellt 16khz betalningsimpuler.
DE50007298D1 (de) Empfängerschaltung für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signalverarbeitung in einer empfängerschaltung
CA2184295A1 (en) Sensing circuit
EP2262110A3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CN213658839U (zh) 一种功率识别电路
DE19848606C2 (de)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elektronischen Erzeugung einer Rufimpedanz
EP0581372A2 (en) End station for wire telecommunication
DE19804793A1 (de) Telefon für den direkten Anschluß an Datennetze
SU1195477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риема ответа абонента
CN1077577A (zh) 通信接口电路
EP1085736A1 (en) Combined modem/telephone interface arrangement 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KR960014949A (ko) 수/배전반용 디지탈 계측기의 정격전압 결정방법
EP1764992A1 (en) Network device for receiving ADSL and HPNA signals
JPS5639672A (en) Electric current supply circuit
ATE333188T1 (de)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bilden des abschlusses einer analogen teilnehmerleitung
US20030147525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FENNIAN TECHNOLOGIES AG

Effective date: 201104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INFINEON TECHNOLOGIE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OLU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Owner name: LINGTE DEUTSCHLAND GMBH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INFINEON TECHNOLOGIE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OLUTIONS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MUNICH, GERMANY TO: SINBIBERG, GERMA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 Neubiberg

Patentee after: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Neubiberg

Patentee before: Infineon Technologies Wireless Solutions Ltd.

Address after: German Neubiberg

Patentee after: Infineon Technologies Wireless Solu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Neubiberg

Patentee befor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01

Address after: German Neubiberg

Patentee after: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21

Termination date: 201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