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0939A - 一种网关验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关验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0939A
CN114710939A CN202210408630.7A CN202210408630A CN114710939A CN 114710939 A CN114710939 A CN 114710939A CN 202210408630 A CN202210408630 A CN 202210408630A CN 114710939 A CN114710939 A CN 114710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heat
casing
gateway
heat s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086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洁锐
陈智霖
王柳佳
吴金铭
林楠
刘振辉
彭伟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we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we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Shanwei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086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09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0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09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36Inner thermal coupling elements i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protrusions or depressions integrally formed in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27Natural conv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网关验证装置,该网关验证装置包括机壳以及固定设置于机壳的散热组件,其中,散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机壳沿高度方向的上方的散热架、固定设置于散热架且间隔分布于机壳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两个第一散热件,以及连接于两个第一散热件且位于散热架的上方的第二散热件,散热架设有散热口,散热口与机壳的容纳腔连通。通过对该网关验证装置设置散热组件,有效提高了对机壳内部的元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效率,有效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散热性,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网关验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关验证装置。
背景技术
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用于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设备,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能够对收到的信息重新打包,以适应目的系统的需求。
现有的网关验证装置由于需要长时间通电使用,使得网关验证装置的内部元器件发热严重,从而影响内部元器件的正常工作,降低了网关验证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关验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网关验证装置的散热性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关验证装置,其包括机壳和设置于所述机壳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壳沿高度方向的上方的散热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散热架且间隔分布于所述机壳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两个第一散热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件且位于所述散热架的上方的第二散热件,所述散热架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机壳的容纳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散热件包括垂直分布且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散热片;
两个所述第一散热件的第一连接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架,两个所述第一散热件的第一散热片间隔分布于所述机壳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散热件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散热件的第一连接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片;
所述散热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架沿所述机壳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和多个所述散热架一一对应设置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中的一部分用于设置散热圈组件,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中的另一部分用于与所述第二散热件连接;
沿所述机壳的宽度方向,任意两个所述散热圈组件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散热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散热件包括垂直分布且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与两个所述第一散热件的第一连接板插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用于与两个所述第一散热件的第一连接板插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散热片的表面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散热槽,所述第二散热片的表面间隔设有多个第二散热槽。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口呈喇叭状,所述散热口的小端与所述机壳的容纳腔连通。
作为优选,沿所述机壳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散热件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散热件的上表面均与所述机壳的上表面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沿长度方向的一端间隔设有多个插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关验证装置,该网关验证装置包括机壳以及固定设置于机壳的散热组件,其中,散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机壳沿高度方向的上方的散热架、固定设置于散热架且间隔分布于机壳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两个第一散热件,以及连接于两个第一散热件且位于散热架的上方的第二散热件,散热架设有散热口,散热口与机壳的容纳腔连通。通过在该网关验证装置的机壳上设置散热组件,其中,散热架设有与机壳的容纳腔连通的散热口,机壳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中的第一部分通过散热口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机壳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中的第二部分通过机壳热传导至散热架,再由散热架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从而降低了机壳内的元器件的温度,其次,机壳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散热组件,且沿高度方向的上方还设有第二散热件,机壳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中的第三部分通过机壳和散热架热传导至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再由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可以理解的是,机壳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通过三条途径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以有效提高了对机壳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效率。从而通过散热组件能够有效使机壳内部的元器件和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有效提高了对机壳内部的元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效率,有效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散热性,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网关验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网关验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网关验证装置的散热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网关验证装置的第一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网关验证装置的第二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在A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5在B处的放大图。
图中:
1、机壳;11、USB插口;12、HDMI插口;13、网线插口;
2、散热组件;21、散热架;211、散热口;22、第一散热件;221、第一连接板;222、第一散热片;2221、第一散热槽;223、散热圈;23、第二散热件;231、第二连接板;2311、插槽;232、第二散热片;2321、第二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关验证装置,如图1-3所示,该网关验证装置包括机壳1以及固定设置于机壳1的散热组件2,其中,散热组件2包括固定设置于机壳1沿高度方向的上方的散热架21、固定设置于散热架21且间隔分布于机壳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两个第一散热件22,以及连接于两个第一散热件22且位于散热架21的上方的第二散热件23,散热架21设有散热口211,散热口211与机壳1的容纳腔连通。
如图1-3所示,通过在该网关验证装置的机壳1上设置散热组件2,其中,散热架21设有与机壳1的容纳腔连通的散热口211,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中的第一部分通过散热口211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中的第二部分通过机壳1热传导至散热架21,再由散热架21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从而降低了机壳1内的元器件的温度,其次,机壳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第一散热组件2,且沿高度方向的上方还设有第二散热件23,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中的第三部分通过机壳1和散热架21热传导至第一散热件22和第二散热件23,再由第一散热件22和第二散热件23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可以理解的是,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通过三条途径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以有效提高了对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效率。从而通过散热组件2能够有效使机壳1内部的元器件和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有效提高了对机壳1内部的元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效率,有效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散热性,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使用寿命。
其中,如图1所示,图1中的ab方向为壳体1的高度方向;图1中的cd方向为壳体1的长度方向;图1中的ef方向为壳体1的宽度方向。
其中,如图1-4所示,第一散热件22包括垂直分布且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221和第一散热片222;两个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均固定连接于散热架21,两个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散热片222间隔分布于机壳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二散热件23连接于两个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221,两个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均与散热架21固定连接,从而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中的第三部分热量中的一部分通过机壳1热传导至散热架21,再由散热架21热传导至第一连接板221,再由第一连接板221热传导至第一散热片222,再通过第一散热片222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通过设置第二散热件23连接于两个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从而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中的第三部分热量中的另一部分通过机壳1热传导至散热架21,再由散热架21热传导至第一连接板221,再由第一连接板221热传导至第二散热件23,再通过第二散热件23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从而有效增大了网关验证装置的散热面积,提高了对机壳1内部的元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效率,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散热性,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1-4所示,第一连接板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板221均固定连接于第一散热片222;散热架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散热架21沿机壳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连接板221和多个散热架21一一对应设置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多个第一连接板221和多个散热架21一一对应设置并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中的第三部分热量能够同时通过多个散热架21同步热传导至多个第一连接板221,再由多个第一连接板221同步热传导至第一散热片222和第二散热件23,从而加快了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中的第三部分热量热传导至第一散热片222和第二散热件23的传导效率,从而进一步加快第一散热片222和第二散热件23单位时间内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的交互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散热性。
具体地,如图1-4所示,第一连接板221中的一部分用于设置散热圈组件,第一连接板221中的另一部分用于与第二散热件23连接;沿机壳1的宽度方向,任意两个散热圈组件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二散热件23。在本实施例中,沿机壳1的宽度方向,任意两个散热圈组件之间均设有一个第二散热件23,每个散热圈组件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圈223,具体地,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中的第三部分热量能够同时通过多个散热架21同步热传导至多个第一连接板221,再由多个第一连接板221同步热传导至第一散热片222、散热圈223和第二散热件23,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的交互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散热性;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板221自身也可和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以提高网关验证装置的散热性。
具体地,如图1-5所示,第二散热件23包括垂直分布且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31和第二散热片232,第二连接板231用于与两个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插接配合。具体地,通过第二散热件23的第二连接板231与两个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插接配合,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中的第三部分热量能够同时通过多个散热架21同步热传导至多个第一连接板221,再由多个第一连接板221中的一部分同步热传导至散热圈223、第一散热片222和第二连接板231,散热圈组件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第一散热片222和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热传导至第二连接板231的热量再热传导至第二散热片232,第二散热片232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板231自身也可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其次,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散热片232位于散热架21的上方,能够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散热性;其次,通过第二散热件23的第二连接板231与两个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插接配合,以便于将第二散热件23装配或拆离于两个第一散热件22。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板23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插槽2311,两个插槽2311用于与两个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插接。如此设置,以实现第一连接板221和第二连接板231插接配合。优选地,两个插槽2311的开口相反,且分别朝向第二连接板23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散热片222的表面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散热槽2221,第二散热片232的表面间隔设有多个第二散热槽2321。通过在第一散热片222的表面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散热槽2221,有效增大了第一散热片222和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散热面积;通过在第二散热片232的表面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散热槽2321,有效增大了第二散热片232和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散热面积。
其中,如图3所示,散热口211呈喇叭状,散热口211的小端与机壳1的容纳腔连通。通过设置散热口211呈喇叭状,且散热口211的小端与机壳1的容纳腔连通,能够加快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口211流出的流出效率,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机壳1的容纳腔内的元器件散发的热量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的交互效率。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和第一散热片222一体成型。如此设置,能够有效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便于安装,且能进一步提高通过第一连接板221将热量热传导至第一散热片222的传导效率。作为一种替代方案,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和第一散热片222分体成型并连接。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件23的第二连接板231和第二散热片232一体成型。如此设置,能够有效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便于安装,且能进一步提高通过第二连接板231将热量热传导至第二散热片232的传导效率。作为一种替代方案,第二散热件23的第二连接板231和第二散热片232分体成型并连接。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机壳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间隔设有多个插接口。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出口包括三个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插口11、一个HDMI插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12和网线插口13。具体地,网关验证装置接入电源后,将网线插口13与视屏输入线和信号输出线连接,通过USB插口11和HDMI插口12分别连接需要使用的设备,机壳1内的元器件对输出的信号进行加密,则信号输出线读取信号时需要经过验证才能正常读取,当网关验证装置长时间使用后,机壳1内部的元器件由于长时间通电发热,热量传导至机壳1,再通过散热架21、第一散热件22和第二散热件23,通过散热架21、第一散热件22和第二散热件23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互,以提高对机壳1内部的元器件进行散热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散热性,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依据实际需求,适应性的调整USB插口11的数量,也可在机壳1上设置其他插接口。
其中,机壳1内部的元器件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网关验证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关验证装置,如图1所示,沿机壳1的高度方向,第一散热件22的上表面和第二散热件23的上表面均与机壳1的上表面平齐。具体地,沿机壳1的高度方向,机壳1的上表面与第二散热件23的上表面平齐,且机壳1的上表面与第一散热件22的上表面平齐,如此设置,提高了网关验证装置的美观度。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关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和设置于所述机壳(1)的散热组件(2),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壳(1)沿高度方向的上方的散热架(21)、固定设置于所述散热架(21)且间隔分布于所述机壳(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两个第一散热件(22),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散热件(22)且位于所述散热架(21)的上方的第二散热件(23),所述散热架(21)设有散热口(211),所述散热口(211)与所述机壳(1)的容纳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关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22)包括垂直分布且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221)和第一散热片(222);
两个所述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架(21),两个所述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散热片(222)间隔分布于所述机壳(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散热件(23)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关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21)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片(222);
所述散热架(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架(21)沿所述机壳(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21)和多个所述散热架(21)一一对应设置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关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21)中的一部分用于设置散热圈组件,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21)中的另一部分用于与所述第二散热件(23)连接;
沿所述机壳(1)的宽度方向,任意两个所述散热圈组件之间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散热件(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关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件(23)包括垂直分布且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31)和第二散热片(232),所述第二连接板(231)用于与两个所述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关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3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插槽(2311),两个所述插槽(2311)用于与两个所述第一散热件(22)的第一连接板(221)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关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222)的表面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散热槽(2221),所述第二散热片(232)的表面间隔设有多个第二散热槽(232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网关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口(211)呈喇叭状,所述散热口(211)的小端与所述机壳(1)的容纳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网关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机壳(1)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散热件(22)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散热件(23)的上表面均与所述机壳(1)的上表面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网关验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间隔设有多个插接口。
CN202210408630.7A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网关验证装置 Pending CN1147109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8630.7A CN114710939A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网关验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8630.7A CN114710939A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网关验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0939A true CN114710939A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75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08630.7A Pending CN114710939A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网关验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09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0063A (zh) * 2022-11-16 2022-12-20 南京弘竹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基带射频一体化微型基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0063A (zh) * 2022-11-16 2022-12-20 南京弘竹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基带射频一体化微型基站
CN115500063B (zh) * 2022-11-16 2023-03-10 南京弘竹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5g基带射频一体化微型基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4474B (zh) 具有热表面的连接器系统
CN104881101B (zh) 电子装置
TWI549381B (zh) Connector
TWM453997U (zh) 連接器
CN104536102B (zh) 光电转换模组
JP5522066B2 (ja) 光通信用カードモジュール
WO2020019990A1 (zh) 电路板组合以及电子设备
CN112783298B (zh) 一种风冷散热的模块化加固计算机
CN114710939A (zh) 一种网关验证装置
CN210839636U (zh) 一种交换机
CN214412924U (zh) 一种网络适配器以及终端设备
CN219660270U (zh) 一种电子元件散热组件
WO2021244290A1 (zh) 一种光模块散热组件以及通信设备
CN108232697B (zh) 电连接器
CN111031757B (zh) 一种微波组件
WO2017067418A1 (zh) 散热结构和单板扩展散热方法
CN209842460U (zh) 扩充型控制装置及扩充型控制装置的主机
KR100899710B1 (ko) 냉각장치를 갖는 고출력 방송/통신용 중계기
CN219513465U (zh) 一种集线器
CN215871445U (zh) 无风扇多扩展网闸的网络管理机
JP2016220082A (ja) 光伝送モジュール及び伝送装置
CN220964903U (zh) 一种模块化poe电源模组
WO2023045686A1 (zh) 光模块和光通信设备
CN217306126U (zh) 一种高效自散热母线
CN220544032U (zh) 一种一体式散热件、电池模组、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