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5461A - 形变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形变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05461A
CN114705461A CN202210376600.2A CN202210376600A CN114705461A CN 114705461 A CN114705461 A CN 114705461A CN 202210376600 A CN202210376600 A CN 202210376600A CN 114705461 A CN114705461 A CN 114705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parameters
shaft
driving
movab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66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世杰
李波
陈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Y-HUS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XY-HUS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Y-HUS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led Critical XY-HUS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3766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054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05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54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8Railway vehicles
    • G01M17/10Suspensions, axles or whe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形变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形变测试台包括机座、转动驱动组件、转动驱动组件、第二载荷模组及控制装置,转动驱动组件安装于机座,包括驱动轴,驱动轴与轴部驱动连接,第一载荷模组安装于机座,包括承载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承载部支撑轮部,第一压力传感器采集作用于轮部的接触力,第二载荷模组安装于机座,包括压紧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压紧部压紧轴部,第二压力传感器采集作用于轴部的压力,控制装置与转动驱动组件、第一载荷模组和第二载荷模组电连接,形变测试台工作时,通过调节作用于轮部的的接触力和作用于轴部的压力,完成火车轮轴模拟实验,智能化,减少测试耗时,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Description

形变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车轮轴的形变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形变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火车轮轴属于安全检查,新研制的火车轮轴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经过一些系列测试,现有测试耗时较长,且需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形变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火车轮轴形变测试耗时较长,且需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得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形变测试台,用于火车轮轴的形变测试,所述火车轮轴包括轮部和轴部,所述形变测试台包括:
机座;
转动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座,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轴线转动安装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用于与所述轴部驱动连接;
第一载荷模组,安装于所述机座,包括承载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承载部用于支撑所述轮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以采集作用于所述轮部的接触力;
第二载荷模组,安装于所述机座,包括压紧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紧部用于压紧所述轴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作用于所述轴部的压力;以及,
控制装置,与所述转动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载荷模组和所述第二载荷模组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沿左右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机座,所述驱动电机包括所述驱动轴;和/或,
所述形变测试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机座,用于检测所述轮部的径向跳动;和/或,
所述形变测试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机座,用于检测轮部与所述承载部接触处的温度;和/或,
所述形变测试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测速传感器,所述测速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机座,用以检测所述驱动轴的转速;和/或,
所述形变测试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温度调节组件,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座,用于调节所述轮部与所述承载部接触处的温度;和/或,
所述第一载荷模组还包括第一活动部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活动部设于所述机座上方且具有靠近或远离所述机座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一活动部的上端面用以供所述承载部安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座,包括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端具有沿上下向的活动行程,且与所述第一活动部驱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端和所述第一活动部的连接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活动部和所述机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导向柱和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相适配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柱设于所述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一导向孔设于所述机座;和/或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电缸、气缸以或直线电机。
可选地,所述机座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的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端侧壁的安装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安装于所述机座;
所述第二载荷模组包括:
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活动部设于所述安装部的下方,用以供所述压紧部安装,所述第二活动部具有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部的活动行程;以及,
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端具有沿上下向的活动行程,且与所述第二活动部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端和所述第二活动部的连接处。
可选地,所述第二活动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导向柱和与所述第二导向柱相适配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柱设于所述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导向孔设于所述安装部;和/或,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电缸、气缸以或直线电机。
可选地,所述第二活动部包括:
第一活动板,与所述第二驱动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沿上下向贯设有多个通孔,
第二活动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板下方,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下端面安装有所述压紧部,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上端面向上延伸设置有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分别对应活动插装于多个所述通孔;以及,
多个弹簧,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之间,且分别对应套装于多个所述连接杆。
可选地,所述压紧部包括:
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下端面,所述安装座的下端沿左右向贯设有安装槽;以及,
两个轴承,沿前后向延伸设置且沿左右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用于与所述轴部相抵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基于上述所述的形变测试台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测试轮轴的实际分类信息;
根据所述实际分类信息,查询映射关系以获取模拟实验条件下的多个标准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标准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分类信息,查询映射关系以获取模拟实验条件下的多个标准状态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分别获取具有不同分类信息的轮轴在火车运动过程中的多个实际状态参数;
处理所述多个实际状态参数,以获取标准状态参数;
关联所述火车轮轴的分类信息以及对应的标准状态参数,并存储为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标准状态参数包括时间以及与时间具有对应关系的压力、接触力以及温度;和/或,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标准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的步骤包括:
获取待测试轮轴的多个实际状态参数;
根据多个所述实际状态参数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标准状态参数获取补偿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补偿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对火车轮轴进行形变测试时,将火车轮轴的轴部与转动驱动组件的驱动轴驱动连接,使得当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工作时,所述驱动轴转动可以带动火车轮轴的轴部转动,所述第一载荷模组的承载部支撑所述轮部,所述第二载荷模组的压紧部压紧所述轴部,从而模拟火车轮轴的工作状态,由于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转动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载荷模组和所述第二载荷模组电连接,所述形变测试台开始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采集作所述轮部的接触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采集作用于所述轴部的压力,将采集到的所述接触力和所述压力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调节使得作用于所述轮部的的接触力和作用于所述轴部的压力满足火车实际行驶过程中作用于火车轮轴上的接触力和压力,从而完成对火车轮轴模拟实验,实现了智能化,且通过该形变测试台同时可以完成对压力的测试和对接触力的测试,减少了测试耗时,且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形变测试台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形变测试台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形变测试台去除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转动驱动组件和第一载荷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2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1的第二载荷模组的结构意图;
图8为图1中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控制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形变测试台对火车轮轴进行形变测试的测试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步骤10之后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步骤40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582014050000051
Figure BDA000358201405000006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火车轮轴属于安全检查,新研制的火车轮轴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经过一些系列测试,现有测试耗时较长,且需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投入。
本发明提供一种形变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图1至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形变测试台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3,所述火车轮轴1000包括轮部100和轴部200,所述形变测试台300包括机座1、转动驱动组件2、第一载荷模组3、第二载荷模组4以及控制装置,所述转动驱动组件2安装于所述机座1,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轴线转动安装的驱动轴21,所述驱动轴21用于与所述轴部200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载荷模组3安装于所述机座1,包括承载部31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2,所述承载部31用于支撑所述轮部100,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2用以采集作用于所述轮部100的接触力,所述第二载荷模组4安装于所述机座1,包括压紧部4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42,所述压紧部41用于压紧所述轴部200,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42用于采集作用于所述轴部200的压力,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转动驱动组件2、所述第一载荷模组3和所述第二载荷模组4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对火车轮轴1000进行形变测试时,将火车轮轴1000的轴部200与转动驱动组件2的驱动轴21驱动连接,使得当所述转动驱动组件2工作时,所述驱动轴21转动可以带动火车轮轴1000的轴部200转动,所述第一载荷模组3的承载部31支撑所述轮部100,所述第二载荷模组4的压紧部41压紧所述轴部200,从而模拟火车轮轴1000的工作状态,由于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转动驱动组件2、所述第一载荷模组3和所述第二载荷模组4电连接,所述形变测试台300开始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2采集作所述轮部100的接触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42采集作用于所述轴部200的压力,将采集到的所述接触力和所述压力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调节使得作用于所述轮部100的的接触力和作用于所述轴部200的压力满足火车实际行驶过程中作用于火车轮轴1000上的接触力和压力,从而完成对火车轮轴1000模拟实验,实现了智能化,且通过该形变测试台300同时可以完成对压力的测试和对接触力的测试,减少了测试耗时,且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具体地,参照图4和图5,所述转动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沿左右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机座1,所述驱动电机22包括所述驱动轴21,如此设置,根据需要可以调节所述驱动电机22安装于所述机座1的位置,便于待测试火车轮轴1000的安装,结构简单,易操作。
进一步地,实现所述驱动电机22滑动安装于所述机座1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所述驱动电机22和所述机座1之间设置由滑动结构5,所述滑动结构5包括滑槽51和与所述滑槽51相适配的滑动凸起52,所述滑槽51和所述滑动凸起52中,其中一者设于所述机座1,另一者设于驱动电机22,通过所述滑槽51和所述滑动凸起52相适配,实现了所述驱动电机22和所述机座1之间的滑动安装,结构简单。
需要说明的时,所述滑槽51的结构可以成U型设置、V型设置或方形设置,具体地,参照图4,在本申请中,所述滑槽51优选燕尾槽结构,即实现了所述驱动电机22滑动平稳,且保证驱动电机22工作工程中整体稳定性,减少震动对设备运行产生的影响。
具体地,参照图6,所述形变测试台30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激光传感器6,所述激光传感器6安装于所述机座1,通过所述激光传感器6检测所述轮部100的径向跳动,能够及时监测火车轮轴1000的状态,便于实时调整所述形变测试台300,从而精准模拟火车运行状态,提高测试准确性。
具体地,参照图6,所述形变测试台30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红外测温传感器7,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7安装于所述机座1,通过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7检测轮部100与所述承载部31接触处的温度,能够及时监测火车轮轴1000的状态,便于实时调整所述形变测试台300,从而精准模拟火车运行状态,提高测试准确性。
具体地,参照图5,所述形变测试台30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测速传感器8,所述测速传感器8安装于所述机座1,通过所述测速传感器8检测所述驱动轴21的转速,能够及时监测火车轮轴1000的状态,便于实时调整所述形变测试台300,从而精准模拟火车运行状态,提高测试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时,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激光传感器6、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7以及测速传感器8均属于现有技术,具体地测试原理本申请在此不一一赘述。
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3,所述形变测试台300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温度调节组件9,所述温度调节组件9安装于所述机座1,通过所述温度调节组件9调节所述轮部100与所述承载部31接触处的温度,使得模拟试验时,所述轮部100与所述承载部31接触处的温度能够接近火车运行时火车轮轴1000与铁轨接触处的温度,提高测试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调节组件9的种类有多种,例如,所述温度调节逐渐可以是风扇或半导体制冷片等,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组件9包括供气装置和与所述供气装置相连通的气管91,所述供气装置内具有高压气体,所述气管91的出气端对应所述轮部100与所述承载部31接触处设置,所气管91的出气端设置有阀体,通过控制所述阀体的开启从而向所述轮部100与所述承载部31接触处吹起,从而实现降温,控制所述阀体的关闭从而停止吹气。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所述阀体的开启和关闭可以人工控制也可以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当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时,所述阀体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具体地,参照图4和图5,所述第一载荷模组3还包括第一活动部33和第一驱动组件34,所述第一活动部33设于所述机座1上方且具有靠近或远离所述机座1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一活动部33的上端面用以供所述承载部31安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4安装于所述机座1,包括第一驱动端341,所述第一驱动端341具有沿上下向的活动行程,且与所述第一活动部33驱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2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端341和所述第一活动部33的连接处,如此设置,当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4工作时,所述第一驱动端341沿上下向活动时,将带着所述第一活动部33沿上下向活动,由于所述第一活动部33的上端面安装有所述承载部31,将使得所述承载部31沿上下向活动,实现位置的调节,能够精准地支撑所述轮部100,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4的种类有多种,例如,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4可以包括滚珠丝杠,电动推杆,齿轮齿条结构、电缸、气缸以或直线电机,由于滚珠丝杠,电动推杆,齿轮齿条结构、电缸、气缸以或直线电机均属于现有技术,具体的驱动原理为已知技术,本申请在此不一一赘述。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4优选电缸,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易操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4,所述第一活动部33和所述机座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10,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0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导向柱101和与所述第一导向柱101相适配的第一导向孔102,所述第一导向柱101设于所述第一活动部33,所述第一导向孔102设于所述机座1,如此设置,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柱101和所述第一导向孔102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活动部33能够精准地沿上下向活动,提高了形变测试台300测试的精准性。
参照图4,所述承载部31包括安装架311和沿左右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311的转动轮312,所述安装架311安装于所述第一活动部33的上端面,所述转动轮312与所述轮部100相对应,在进行测试时,使得火车轮轴1000的轮部100与所述转动轮312相抵接,在所述转动驱动组件2驱动所述轮部100转动时,所述转动轮312将随着所述轮部100同步转动,减小了所述轮部100转动过程的摩擦力,效果好。
具体地,参照图3和图6,所述机座1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的连接部11和设于所述连接部11上端侧壁的安装部12,所述连接部11的下端安装于所述机座1,所述第二载荷模组4还包括第二活动部43和第二驱动组件44,所述第二活动部43设于所述安装部12的下方,用以供所述压紧部41安装,所述第二活动部43具有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部12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4安装于所述安装部12,包括第二驱动端441,所述第二驱动端441具有沿上下向的活动行程,且与所述第二活动部43驱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42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端441和所述第二活动部43的连接处,如此设置,当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4工作时,所述第二驱动端441沿上下向活动时,将带着所述第二活动部43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部12的活动,由于所述第二活动部43安装有所述压紧部41,将使得所述压紧部41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部12的活动,实现位置的调节,能够精准地压紧所述轴部200,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6和图7,所述第二活动部43与所述安装部12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110,所述第二导向结构110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导向柱111和与所述第二导向柱111相适配的第二导向孔112,所述第二导向柱111设于所述第二活动部43,所述第二导向孔112设于所述安装部12,如此,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柱111和所述第二导向孔112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二活动部43能够精准地沿上下向活动,提高了形变测试台300测试的精准性。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4的种类有多种,例如,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4可以包括滚珠丝杠,电动推杆,齿轮齿条结构、电缸、气缸以或直线电机,由于滚珠丝杠,电动推杆,齿轮齿条结构、电缸、气缸以或直线电机均属于现有技术,具体的驱动原理为已知技术,本申请在此不一一赘述。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4优选电缸,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易操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参照图6和图7,所述第二活动部43包括第一活动板431、第二活动板432以及多个弹簧433,所述第一活动板431与所述第二驱动端44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431沿上下向贯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二活动板432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板431下方,所述第二活动板432的下端面安装有所述压紧部41,所述第二活动板432的上端面向上延伸设置有多个连接杆4321,多个所述连接杆4321分别对应活动插装于多个所述通孔,所述多个弹簧433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板43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432之间,且分别对应套装于多个所述连接杆4321,如此设置,驱动所述压紧部41压紧所述轴部200的过程中,由于所述弹簧433的作用,使得压力缓慢作用于所述轴部200,避免压力过大导致所述轴部200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部41包括安装座411和两个轴承412,所述安装座411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动板432的下端面,所述安装座411的下端沿左右向贯设有安装槽4111,两个所述轴承412沿前后向延伸设置且沿左右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轴承412安装于所述安装槽4111内,在进行测试时使得两个所述轴承412与所述轴部200相抵接,防止在所述压紧部41下压过程中由于公差问题导致作用于所述轴部200的力发生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载荷模组4包括构采用双层导向设计,连接所述轮轴的前端设置弹簧433,后端推力部分采用电缸推动并安装第二压力传感器42,通过弹簧433让压力缓慢释放在所述轴部200,且所述压紧部41包括两个轴承412,在进行压紧时,使得两个所述轴承412与所述轴部200相抵接,防止在所述压紧部41下压过程中由于公差问题导致作用于所述轴部200的力发生偏移,测试台运行过程中,作用于所述轴部200的压力被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42感知后,电缸实时调整行程补偿力载荷。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42测量范围0-20KN,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42测量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定,具体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形变测试台在进行模拟试验时,人工向刀柄夹头安装待测试轮轴,调整同轴度之后,将刀柄夹头安装至所述驱动轴,关闭防护门后,所述第一载荷组件3提升使得所述承载部31支撑所述待测试火车轮轴1000的轮部100,所述第二载荷组件4的压紧部41压紧所述待测试火车轮轴1000的轴部200,调整第一载荷组件3、第二载荷组件4使得对应作用的压力和接触力调节至测试要求范围内,形变测试台300按照标准状态参数开始运转测试,运行过程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2和第二压力传感器42反馈数据实时调整所述第一载荷组件3和所述第二载荷组件4,红外测温传感器7检测工件接触部位表面温度,温度调节组件9根据温度变化运行,控制工件接触面温度在测试要求范围内,操作简单。
参照图1,为了提高模拟试验的安全性,所述形变测试台300还包括防护罩120,所述防护罩120侧部设置由开口1201,所述防护罩120沿左右向滑动安装有拉门1202,所述拉门1202用以封闭所述开口1201,当需要进行试验时,将待测试火车轮轴1000与所述驱动轴21相连接后,推动所述拉门1202,关闭所述开口1201,避免模拟试验过程中发生危险。且在所述防护罩120左右及后侧配备三个观望窗1203,且所述防护罩120内部安装照明灯,便于试验者观察,前面板配备触摸板,便于试验者进行控制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器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形变测试台的测试程序,控制器模块通过所述形变测试台的测试程序控制所述转动驱动组件2、所述第一载荷模组3、所述第二载荷模组4、所述激光传感器6、红外测温传感器7、测速传感器8及所述温度调节组件9工作,以精确模拟火车运行状态,实现对火车轮轴的形变测试。
所述控制器模块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在图8所示的控制器模块中,通过所述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形变测试台的测试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待测试轮轴的实际分类信息;
根据所述实际分类信息,查询映射关系以获取模拟实验条件下的多个标准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标准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
通过所述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变速箱效率的测试系统100测试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分类信息,查询映射关系以获取模拟实验条件下的多个标准状态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分别获取具有不同分类信息的轮轴在火车运动过程中的多个实际状态参数;
处理所述多个实际状态参数,以获取标准状态参数;
关联所述火车轮轴的分类信息以及对应的标准状态参数,并存储为映射关系。
通过所述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变速箱效率的测试系统100测试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标准状态参数包括时间以及与时间具有对应关系的压力、接触力以及温度;和/或,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标准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的步骤包括:
获取待测试轮轴的多个实际状态参数;
根据多个所述实际状态参数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标准状态参数获取补偿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补偿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所述的形变测试台的测试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进行测试时将多个待测试轮轴进行分类,获取待测试轮轴的实际分类信息,根据所述实际分类信息,查询映射关系以获取模拟实验条件下的多个标准状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标准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简化测试数量,减少了测试耗时,且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具体地,参照图9,所述形变测试台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待测试轮轴的实际分类信息;
需要说明的时,在该步骤中,由于测试的火车轮轴的数量较多,将待测试的火车轮轴进行分类,具体分类按照轮轴大小、工作强度、应用场景等要求,完成待测试火车轮轴的分类,从而获取待测试轮轴的实际分类信息,如此简化测试数量。
步骤S30、根据所述实际分类信息,查询映射关系以获取模拟实验条件下的多个标准状态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标准状态参数包括时间以及与时间具有对应关系的压力、接触力以及温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标准状态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S40、根据所述多个标准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在进行测试时将多个待测试轮轴进行分类,获取待测试轮轴的实际分类信息,根据所述实际分类信息,查询映射关系以获取模拟实验条件下的多个标准状态参数,根据所述多个标准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简化测试数量,减少了测试耗时,且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具体地,参照图10,步骤S30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分类信息,查询映射关系以获取模拟实验条件下的多个标准状态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201、分别获取具有不同分类信息的轮轴在火车运动过程中的多个实际状态参数;
步骤202、处理所述多个实际状态参数,以获取标准状态参数;
步骤203、关联所述火车轮轴的分类信息以及对应的标准状态参数,并存储为映射关系。
在上述步骤中,当获得多个所述实际状态参数后,先按照时间序列,根据中值滤波防干扰法完成多个实际状态参数的处理,例如,当所述实际状态参数包括压力值、接触力值以及温度值时,压力、接触力中有一个为不正常数据,则全部不保留,然后将时间、压力值、接触力值、温度值等信息与火车轮轴的分类信息关联,并存储为映射关系。通过分别获取具有不同分类信息的轮轴在火车运动过程中的多个实际状态参数,处理所述多个实际状态参数,以获取标准状态参数,关联所述火车轮轴的分类信息以及对应的标准状态参数,并存储为映射关系,如此,当需要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测试时,判断待测试轮轴的分类信息,确定分类信息后,可以直接通过映射关系确定待测试轮轴测试时需要提供的标准状态参数,根据所述标准状态参数从而在所述形变测试台上精确模拟火车轮轴实际运行工作状态。
具体地,参照图11,步骤S40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标准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的步骤包括:
步骤401、获取待测试轮轴的多个实际状态参数;
步骤402、根据多个所述实际状态参数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标准状态参数获取补偿状态参数;
步骤403、根据所述补偿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
上述步骤中,获取待测试轮轴的多个实际状态参数,根据多个所述实际状态参数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标准状态参数获取补偿状态参数,根据所述补偿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如此,直接根据补偿状态参数进行模拟实验,操作简单。例如以温度值为例,获取待测试轮轴的实际温度值,根据所述实际温度值与对应的标准温度值,获得需要补偿的温度值,(补偿温度值为实际温度值与标准温度值得差值),根据补偿温度直接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工作,操作简单,易实现,精确模拟火车轮轴在实际工作过程的工作状态,提高测试精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形变测试台,用于火车轮轴的形变测试,所述火车轮轴包括轮部和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测试台包括:
机座;
转动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座,包括沿左右向设置的轴线转动安装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用于与所述轴部驱动连接;
第一载荷模组,安装于所述机座,包括承载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承载部用于支撑所述轮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以采集作用于所述轮部的接触力;
第二载荷模组,安装于所述机座,包括压紧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紧部用于压紧所述轴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作用于所述轴部的压力;以及,
控制装置,与所述转动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载荷模组和所述第二载荷模组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变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沿左右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机座,所述驱动电机包括所述驱动轴;和/或,
所述形变测试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机座,用于检测所述轮部的径向跳动;和/或,
所述形变测试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机座,用于检测轮部与所述承载部接触处的温度;和/或,
所述形变测试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测速传感器,所述测速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机座,用以检测所述驱动轴的转速;和/或,
所述形变测试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温度调节组件,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座,用于调节所述轮部与所述承载部接触处的温度;和/或,
所述第一载荷模组还包括第一活动部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活动部设于所述机座上方且具有靠近或远离所述机座的活动行程,所述第一活动部的上端面用以供所述承载部安装,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座,包括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端具有沿上下向的活动行程,且与所述第一活动部驱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端和所述第一活动部的连接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形变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部和所述机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导向柱和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相适配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柱设于所述第一活动部,所述第一导向孔设于所述机座;和/或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电缸、气缸以或直线电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变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的连接部和设于所述连接部上端侧壁的安装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安装于所述机座;
所述第二载荷模组包括:
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活动部设于所述安装部的下方,用以供所述压紧部安装,所述第二活动部具有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部的活动行程;以及,
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端具有沿上下向的活动行程,且与所述第二活动部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端和所述第二活动部的连接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形变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沿上下向延伸设置的第二导向柱和与所述第二导向柱相适配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柱设于所述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二导向孔设于所述安装部;和/或,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电缸、气缸以或直线电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形变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部包括:
第一活动板,与所述第二驱动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沿上下向贯设有多个通孔,
第二活动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板下方,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下端面安装有所述压紧部,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上端面向上延伸设置有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分别对应活动插装于多个所述通孔;以及,
多个弹簧,设于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之间,且分别对应套装于多个所述连接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形变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包括:
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下端面,所述安装座的下端沿左右向贯设有安装槽;以及,
两个轴承,沿前后向延伸设置且沿左右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用于与所述轴部相抵接。
8.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形变测试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测试轮轴的实际分类信息;
根据所述实际分类信息,查询映射关系以获取模拟实验条件下的多个标准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多个标准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分类信息,查询映射关系以获取模拟实验条件下的多个标准状态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分别获取具有不同分类信息的轮轴在火车运动过程中的多个实际状态参数;
处理所述多个实际状态参数,以获取标准状态参数;
关联所述火车轮轴的分类信息以及对应的标准状态参数,并存储为映射关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状态参数包括时间以及与时间具有对应关系的压力、接触力以及温度;和/或,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标准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的步骤包括:
获取待测试轮轴的多个实际状态参数;
根据多个所述实际状态参数与对应的多个所述标准状态参数获取补偿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补偿状态参数控制测试台对待测试轮轴进行模拟实验。
CN202210376600.2A 2022-04-06 2022-04-06 形变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47054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6600.2A CN114705461A (zh) 2022-04-06 2022-04-06 形变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6600.2A CN114705461A (zh) 2022-04-06 2022-04-06 形变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5461A true CN114705461A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7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6600.2A Pending CN114705461A (zh) 2022-04-06 2022-04-06 形变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054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64959A (zh) * 2022-12-30 2023-05-26 上海尚实航空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扭转试验台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64959A (zh) * 2022-12-30 2023-05-26 上海尚实航空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扭转试验台及使用方法
CN116164959B (zh) * 2022-12-30 2023-10-17 上海尚实航空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扭转试验台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39549U (zh) 一种汽车仪表自动压针装置
CN102565537B (zh) 一种滑动电接触模拟测试系统
CN105458672A (zh) 核心体装配台
CN104786035A (zh) 一种汽车仪表自动压针装置
CN114705461A (zh) 形变测试台及其测试方法
CN109238602A (zh) 一种汽车车门窗框刚度测试方法
CN109374269B (zh) 电锤专用性能测试全自动试验机
CN203482043U (zh) 一种转子压接设备
CN210649374U (zh) 一种定位销压入装置
CN210305466U (zh) 一种汽车马达组装零部件冲压装置
CN110861346A (zh) 一种精准压力控制压机
CN213091418U (zh) 往复推拉工件检测工具
CN210686262U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在线自动余隙测量及选垫设备
CN211950824U (zh) 一种变速器油泵综合检测试验台
CN106323217B (zh) 曲轴多截面直径测量装置
CN205656147U (zh) 一种阀板的影像检测装置
CN218272581U (zh) 一种用于测试有感电机驱动电路板的测试装置
CN204903067U (zh) 汽车空调中央出风口测力设备
CN204843435U (zh) 一种汽车空调电机的齿轮压装和自动检测工装
CN216954472U (zh) 一种汽车模具表面平整度检测设备
CN111707478A (zh) 汽车车窗升降系统性能参数集成式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08866721U (zh) 一种后悬衬套兼差速器衬套压入机
CN215492167U (zh) 一种汽车储物盒在线测力工装
CN206160988U (zh) 曲轴多截面直径测量装置
CN207456328U (zh) 面板检测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