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04680A - 电磁阀、支架组件、电池包组件、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支架组件、电池包组件、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04680A
CN114704680A CN202210171735.5A CN202210171735A CN114704680A CN 114704680 A CN114704680 A CN 114704680A CN 202210171735 A CN202210171735 A CN 202210171735A CN 114704680 A CN114704680 A CN 114704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interface
heating cavity
fram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17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04680B (zh
Inventor
李博
杨洁
马玮玮
柳春
张鹏
赵朋朋
万达
王江琨
王业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717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046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04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4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04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046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F16K31/0675Electromagnet aspects, e.g. electric supply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7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5/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by exhaust energy
    • F01N5/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ombined or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rofiting by exhaust energy the devices using h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阀、支架组件、电池包组件、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所述电磁阀包括:本体、封堵件、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本体具有连通腔以及与连通腔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线圈设在第一接口内,第二线圈设在第二接口内,封堵件为永磁体,封堵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阀,通过将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与电磁阀的连通腔连通,将第一线圈设在第一接口内,将第二线圈设在第二接口内,将为永磁体的封堵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从而使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通电后可以产生磁场,可以驱动封堵件转动,对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进行封堵,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Description

电磁阀、支架组件、电池包组件、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阀、支架组件、电池包组件、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油电混动的车型受到市场青睐,这种车型有较好的节油效果,但也具备电动车型的一些劣势,当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对电池进行电加热或发动机液热,电加热会消耗整车的能量,造成能耗升高,液热需要增加额外的管路,给整车的总布置、组装、维护造成不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磁阀、支架组件、电池包组件、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所述电磁阀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连通腔以及与所述连通腔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在所述第一接口内,所述第二线圈设在所述第二接口内;封堵件,所述封堵件为永磁体,所述封堵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被构造成通正向电流,所述第一线圈对所述封堵件施加排斥力,所述第二线圈对所述封堵件施加吸引力,驱动所述封堵件打开所述第一接口,封堵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连通;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反向电流,所述第一线圈对所述封堵件施加吸引力,所述第二线圈对所述封堵件施加排斥力,驱动所述封堵件打开所述第二接口,封堵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连接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所在的电路上以控制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流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通过将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与电磁阀的连通腔连通,将第一线圈设在第一接口内,将第二线圈设在第二接口内,将为永磁体的封堵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从而使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通电后可以产生磁场,对封堵件可以施加力的作用,驱动封堵件转动,对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进行封堵,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包括:第一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三接口;弯管段,所述弯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管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弯管段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接口;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二直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管段的周壁连接,所述第二直管段的远离所述第一直管段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接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组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形成有加热腔,所述框架上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排气口和进气口,所述框架具有安装空间;上述的电磁阀,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组件,通过在框架内设置加热腔,将加热腔与框架上的排气口和进气口连通,将电磁阀的第一接口与进气口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电磁阀控制气体是否流入到加热腔内,实现了对气体流动的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框架包括:底架和侧架,所述侧架与所述底架的边缘连接以限定出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加热腔包括设在所述底架上的第一加热腔和/或所述加热腔包括设在所述侧架上的第二加热腔,所述排气口包括设在所述底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加热腔连通的第一排气口和/或所述排气口包括设在所述侧架上且与所述第二加热腔连通的第二排气口,其中,当所述加热腔包括设在所述底架上的第一加热腔和设在所述侧架上的第二加热腔时,所述第二加热腔与所述第一加热腔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架包括:两个纵梁和设在两个所述纵梁之间且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横梁,两个所述纵梁和多个所述横梁内的空腔共同形成为所述第一加热腔,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上均设有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设在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的侧壁上,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第一排气口的轴线倾斜向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架的底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加热腔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设有排水阀。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架包括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侧立柱,多个所述侧立柱内的空腔共同形成为所述第二加热腔,每个所述侧立柱上均设有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设在所述侧立柱的沿所述底架长度方向两侧的侧壁上,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第二排气口的轴线朝向所述安装空间倾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安装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架连接;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安装部向上延伸,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侧架分别位于所述底架相对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包括:上述的支架组件;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通过在框架内设置加热腔,将电池包设在安装空间内,将加热腔与框架上的排气口和进气口连通,将电磁阀的第一接口与进气口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电磁阀控制气体是否流入到加热腔内,实现了对气体流动的控制,即可以控制是否对电池包进行加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发动机具有尾气排放口;上述的电池包组件,所述框架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尾气排放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将车辆发动机的尾气排放口与电磁阀的第三接口连通,在框架内设置加热腔,将电池包设在安装空间内,将加热腔与框架上的排气口和进气口连通,将电磁阀的第一接口与进气口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电磁阀控制尾气是否流入到加热腔内,实现了对尾气流动的控制,即可以控制是否对电池包进行加热,通过循环利用尾气的热量,降低车辆的成本和能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所述车辆为上述的车辆,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电池包的温度;判断所述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低于预设温度值;若是,则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正向电流,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驱动所述封堵件打开所述第一接口,封堵所述第二接口,发动机工作;若否,则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反向电流,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驱动所述封堵件封堵所述第一接口,打开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电池包供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通过将车辆发动机的尾气排放口与电磁阀的第三接口连通,在框架内设置加热腔,将电池包设在安装空间内,将加热腔与框架上的排气口和进气口连通,将电磁阀的第一接口与进气口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电磁阀控制尾气是否流入到加热腔内,实现了对尾气流动的控制,即可以控制是否对电池包进行加热,通过循环利用尾气的热量,降低车辆的成本和能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组价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纵梁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纵梁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纵梁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架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架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立柱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侧立柱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
100、支架组件;
1、电磁阀;11、本体;111、连通腔;112、第一直管段;1121、第三接口;113、弯管段;1131、第二接口;114、第二直管段;1141、第一接口;12、第一线圈;13、第二线圈;14、封堵件;15、继电器;16、转动轴;
2、框架;21、加热腔;211、第一加热腔;212、第二加热腔;22、排气口;221、第一排气口;222、第二排气口;23、进气口;24、底架;241、纵梁;2411、第一纵梁;2412、第二纵梁;242、横梁;243、底壁;244、排水口;2441、排水阀;25、侧架;251、侧立柱;252、安装支架;
3、连通管;31、主管;32、分管;
4、套筒;
5、安装架;51、连接部;52、安装部;52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1。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磁阀1,包括:本体11、封堵件14、继电器15、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
如图3和图4所示,本体11具有连通腔111以及与连通腔111连通的第一接口1141、第二接口1131和第三接口1121。具体地,第一接口1141、第二接口1131和第三接口1121均与连通腔111连通,当气体从第一接口1141、第二接口1131和第三接口1121中的任意一个接口流入连通腔111后,可以从其他两个接口流出。
如图4和图12所示,第一线圈12设在第一接口1141内,第二线圈13设在第二接口1131内,封堵件14为永磁体,封堵件14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第一接口1141和第二接口1131之间,其中,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被构造成通正向电流,第一线圈12对封堵件14施加排斥力,第二线圈13对封堵件14施加吸引力,驱动封堵件14打开第一接口1141,封堵第二接口1131,第一接口1141和第三接口1121连通;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通反向电流,第一线圈12对封堵件14施加吸引力,第二线圈13对封堵件14施加排斥力,驱动封堵件14打开第二接口1131,封堵第一接口1141,第二接口1131与第三接口1121连通。
其中,正向电流和负向电流仅仅是针对单独的第一线圈12和单独的第二线圈13而言,不是针对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所在的电路而言,正向电流和负向电流在第一线圈12上流向相反,正向电流和负向电流在第二线圈13上流向相反。
例如,第一线圈12具有流向相反的a向和b向,正向电流可以为a向,此时负向电流为b向,或者正向电流为b向,此时负向电流为a向,第二线圈13具有流向相反的c向和d向,正向电流可以为c向,此时负向电流为d向,或者正向电流为d向,此时负向电流为c向。
具体地,由于封堵件14为永磁体,封堵件14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第一接口1141和第二接口1131之间,当位于第一接口1141内的第一线圈12和位于第二接口1131内的第二线圈13通电后均可以产生磁场,可以对封堵件14施加力的作用,从而驱动封堵件14转动。这样设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其中,可以在电磁阀1上设置转动轴16,使封堵件14可以绕转动轴16转动。
例如,在图3、图4和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2位于第一接口1141内,第二线圈13位于第二接口1131内,由于,封堵件14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第一接口1141和第二接口1131之间,可以通过封堵件14的转动将第一接口1141或第二接口1131封堵。
如图4所示,继电器15连接于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所在的电路上以控制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的电流方向。
例如,在图3、图4和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电磁阀1包括继电器15,第一线圈12、第二线圈13和继电器15串联,其中,继电器15中有两个回路,两个回路并联,当继电器15的弹簧开关闭合到第一回路时,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通正向电流,此时第一线圈12对封堵件14施加排斥力,第二线圈13对封堵件14施加吸引力,则封堵件14向远离第一接口1141的方向转动,将第一接口1141打开,封堵件14转动到第二接口1131内,将第二接口1131封堵;当继电器15的弹簧开关闭合到第二回路上,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通反向电流,此时第一线圈12对封堵件14施加吸引力,第一线圈12对封堵件14施加排斥力,则封堵将向远离第二接口1131的方向转动,将第二接口1131打开,封堵件14转动到第一接口1141内,将第一接口1141封堵。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还可以并联连接,这里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可以正向流动和反向流动即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1,通过将第一接口1141、第二接口1131、第三接口1121与电磁阀1的连通腔111连通,将第一线圈12设在第一接口1141内,将第二线圈13设在第二接口1131内,永磁体的封堵件14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第一接口1141和第二接口1131之间,从而使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通电后可以产生磁场,对封堵件14可以施加力的作用,驱动封堵件14转动,对第一接口1141或第二接口1131进行封堵,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本体11包括:第一直管段112、弯管段113和第二直管段114,第一直管段112的一端形成第三接口1121,弯管段113的一端与第一直管段112的另一端连接,弯管段113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接口1131,第二直管段114的一端与第一直管段112的周壁连接,第二直管段114的远离第一直管段112的一端形成第一接口1141。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例如,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电磁阀1大体形成为倒“T”形,第一直管段112的右端形成第三接口1121,弯管段113位于第一直管段112的左端,弯管段113的右端与第一直管段112左端的连接,弯管段113的左端形成第二接口1131,第二直管段114位于第一直管段112的上方,第二直管段114的下端与第一直管段112的周壁连接,第二直管段114的上端形成第一接口1141,在第一直管段112和第二直管段114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轴16,封堵件14可以绕转动轴16转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组件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组件100,包括:框架2和上述的电磁阀1。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框架2内形成有加热腔21,框架2上设有与加热腔21连通的排气口22和进气口23,框架2具有安装空间。具体地,框架2内形成有对安装空间内的物体加热的加热腔21,框架2上还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进气口23和排气口22,气体从进气口23流入加热腔21内,再从排气口22流出对加热腔21内的物体进行加热。这样设置可以方便快捷地对安装空间内的物体进行加热,结构简单。
如图1-图4所示,电磁阀1的第一接口1141与进气口23连通。具体地,由于电磁阀1的第一接口1141与支架组件100的进气口23连通,当第一接口1141被封堵件14封堵,第二接口1131被打开时,从第三接口1121流入的气体不能从电磁阀1的第一接口1141流入进气口23,仅能从第二接口1131流出,当第一接口1141被打开,第二接口1131被封堵时,从第三接口1121流入的气体可以从第一接口1141流入进气口23,再从进气口23流入到加热腔21内,最后从排气口22排出。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电磁阀1控制气体的流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组件100,通过在框架2内设置加热腔21,将加热腔21与框架2上的排气口22和进气口23连通,将电磁阀1的第一接口1141与进气口23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电磁阀1控制气体是否流入到加热腔21内,实现了对气体流动的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组件100还包括连通管3,连通管3的一端与第一接口1141连通,连通管3的另一端与进气口23连通。这样设置可以更好地对电磁阀1的位置进行设置。其中,进气口23也可以为多个,当设置多个进气口23时,连通管3也可以与多个进气口23连通,可以使气体分布的更均匀。
其中,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可以使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进气口23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多个进气口23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支架组件100的具体规格型号调整设计,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架组件100上设有两个进气口23,连通管3大体为“Y”形结构,连通管3包括主管31和分管32,主管31的一端与电磁阀1的第一接口1141连通,主管31的另一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主管31连通的分管32,两个分管32与支架组件100的两个进气口23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框架2包括:底架24和侧架25,侧架25与底架24的边缘连接以限定出安装空间,加热腔21包括设在底架24上的第一加热腔211和/或加热腔21包括设在侧架25上的第二加热腔212,排气口22包括设在底架24上且与第一加热腔211连通的第一排气口221和/或排气口22包括设在侧架25上且与第二加热腔212连通的第二排气口222,其中,当加热腔21包括设在底架24上的第一加热腔211和设在侧架25上的第二加热腔212时,第二加热腔212与第一加热腔211连通。具体地,可以仅是加热腔21包括设在底架24上的第一加热腔211,排气口22包括设在底架24上且与第一加热腔211连通的第一排气口221,进气口23可以设在底架24上且与第一加热腔211连通;也可以仅是加热腔21包括设在侧架25上的第二加热腔212,排气口22包括设在侧架25上且与第二加热腔212连通的第二排气口222,进气口23可以设在侧架25上且与第二加热腔212连通;还可以是加热腔21包括第一加热腔211和第二加热腔212,第一加热腔211和第二加热腔212连通,底架24上设有第一加热腔211,侧架25上设有第二加热腔212,其中,可以仅是排气口22包括设在底架24上且与第一加热腔211连通的第一排气口221,也可以仅是排气口22包括设在侧架25上且与第二加热腔212连通的第二排气口222,还可以是排气口22包括设在底架24上且与第一加热腔211连通的第一排气口221和设在侧架25上且与第二加热腔212连通的第二排气口222。由于侧架25与底架24的边缘连接限定出安装空间,则可以通过第一加热腔211和第二加热腔212从不同方向对安装空间进行加热,使安装空间内的物体被加热的速度更快。
其中,第一排气口221和第二排气口222均有多个,多个第一排气口221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多个第二排气口222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多个第一排气口221和第二排气口222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支架组件100的具体规格型号调整设计,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底架24包括:两个纵梁241和设在两个纵梁241之间且沿纵梁24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横梁242,两个纵梁241和多个横梁242内的空腔共同形成为第一加热腔211,纵梁241和横梁242上均设有第一排气口221。这样设置可以使第一加热腔211对安装空间的加热更均匀,可以进一步加快加热速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支架组件100的结构强度,使支架组件100的承载性更好。其中,多个横梁242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
例如,在图1、图2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底架24包括两个纵梁241和两个横梁242,两个横梁242设在两个纵梁241之间并沿纵梁24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纵梁241和两个横梁242内的空腔相互连通,形成第一加热腔211。横梁24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排气口221,两个纵梁241朝向安装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一排气口22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7所示,第一排气口221设在纵梁241和横梁242的侧壁上,沿气流流动方向,第一排气口221的轴线倾斜向上。这样设置可以更好地对安装空间内的物体进行加热。
其中,第一排气口221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为30°-60°。例如,第一排气口221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为30°、40°、45°、50°、55°或60°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5所示,底架24的底壁243上还设有与第一加热腔211连通的排水口244,排水口244处设有排水阀2441。具体地,可以在纵梁241的底壁243上设置与第一加热腔211连通的排水口244,也可以在横梁242的底壁243上设置与第一加热腔211连通的排水口244。这样设置可以将底架24和侧架25内的水排出,同时设置排水阀2441可以提高底架24的密封性,防止气体泄漏。其中,排水口244和排水阀2441可以为多个。
例如,在图2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纵梁241的底壁243上设有与第一加热腔211连通的排水口244。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6所示,支架组件100还包括:套筒4,套筒4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底架24且与底架24连接。这样设置可以保证支架组件100的气密性,同时也为物体提供了安装点。其中,套筒4可以为多个。
例如,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每个纵梁24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一个套筒4,可以通过将紧固件穿设在套筒4内,将物体固定在支架组件100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10和图11所示,侧架25包括沿底架2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侧立柱251,多个侧立柱251内的空腔共同形成为第二加热腔212,每个侧立柱251上均设有第二排气口222。这样设置可以从不同方向对安装空间的物体进行加热,同时设置多个侧立柱251也可以提高加热的效率。
例如,在图1、图10和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侧架25包括两个侧立柱251,纵梁241包括第一纵梁2411和第二纵梁2412,第一纵梁2411上设有进气口23,两个侧立柱251位于第二纵梁2412的远离安装空间的一侧,两个侧立柱251内的空腔共同形成第二加热腔2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排气口222设在侧立柱251的沿底架24长度方向两侧的侧壁上,沿气流流动方向,第二排气口222的轴线朝向安装空间倾斜。具体地,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排气口222设在侧立柱251的左右两侧,并沿侧立柱25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安装空间内的物体的加热效率。
其中,第二排气口222与远离安装空间的竖直面的夹角为30°-60°。例如,第二排气口222与侧立柱251的下表面的夹角可以为30°、40°、45°、50°、55°或60°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10所示,侧立柱251的远离安装空间的一侧设有安装支架252。具体地,可以在侧立柱251的远离安装空间的一侧设置多个安装支架252,用以安装侧防护。这样设置便于固定车辆侧防护,使安装更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支架组件100还包括安装架5,安装架5与底架24连接。这样设置便于将支架组件100安装在车辆上。其中,安装架5与底架24和侧架25连通。
可选地,安装架5可以为管梁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8和图9所示,安装架5包括:连接部51和安装部52,连接部51与底架24连接,安装部52与连接部51连接,安装部52向上延伸,安装部52与侧架25分别位于底架24相对的两侧。这样设置可以提高支架组件100的结构强度,同时也更便于支架组件100与车辆连接。
例如,在如1、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部51和安装部52均位于底架24的左右两侧,安装部52与连接部51连接并向上延伸,连接部51与侧架25相对,与连通管3位于同一侧,安装架5上设有安装孔521,其中安装孔521的尺寸较大,可以便于将支架组件100与车辆的连接。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包括上述支架组件100和电池包,电池包设在安装空间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组件,通过在框架2内设置加热腔21,将电池包设在安装空间内,将加热腔21与框架2上的排气口22和进气口23连通,将电磁阀1的第一接口1141与进气口23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电磁阀1控制气体是否流入到加热腔21内,实现了对气体流动的控制,即可以控制是否对电池包进行加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发动机和上述的电池包组件,发动机设在车体上,发动机具有尾气排放口,框架2设在车体上,第三接口1121与尾气排放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将车辆发动机的尾气排放口与电磁阀1的第三接口1121连通,在框架2内设置加热腔21,将电池包设在安装空间内,将加热腔21与框架2上的排气口22和进气口23连通,将电磁阀1的第一接口1141与进气口23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电磁阀1控制尾气是否流入到加热腔21内,实现了对尾气流动的控制,即可以控制是否对电池包进行加热,通过循环利用尾气的热量,降低车辆的成本和能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车辆为上述车辆,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电池包的温度;判断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低于预设温度值;若是,则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通正向电流,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驱动封堵件14打开第一接口1141,封堵第二接口1131,发动机工作;
若否,则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通反向电流,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驱动封堵件14封堵第一接口1141,打开第二接口1131,电池包供电。
具体地,可以通过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监测电池包温度,判断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低于预设温度值。当电池包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BMS可以向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发出信号,ECU向电磁阀1发出信号,使电磁阀1的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通正向电流,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驱动封堵件14打开电磁阀1的第一接口1141,封堵第二接口1131,发动机工作,尾气从发动机的尾气排放口进入电磁阀1的第三接口1121,从第三接口1121进入第一接口1141,经过连通管3从支架组件100的进气口23进入第一加热腔211和第二加热腔212,再从支架组件100的第一排气口221和第二排气口222排出尾气,对安装在支架组件100上的电池包进行加热,其中,当电池包加热到工作温度时,BMS向ECU发出信号,ECU停止发出加热信号,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通反向电流,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段驱动封堵件14封堵第一接口1141,打开第二接口1131,电池包停止被加热,尾气从第三接口1121流入,再从第二接口1131排出。
当电池包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BMS可以不向ECU发出信号,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通反向电流,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段驱动封堵件14封堵第一接口1141,打开第二接口1131,电池包供电,电池包为车辆提供动力源,减少尾气的排放。其中,车辆的发动机可以工作,也可以不工作,当发动机工作时,尾气可以从第三接口1121流入,再从第二接口1131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温度和工作温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通过将车辆发动机的尾气排放口与电磁阀1的第三接口1121连通,在框架2内设置加热腔21,将电池包设在安装空间内,将加热腔21与框架2上的排气口22和进气口23连通,将电磁阀1的第一接口1141与进气口23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电磁阀1控制尾气是否流入到加热腔21内,实现了对尾气流动的控制,即可以控制是否对电池包进行加热,通过循环利用尾气的热量,降低车辆的成本和能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电磁阀(1),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1),所述本体(11)具有连通腔(111)以及与所述连通腔(111)连通的第一接口(1141)、第二接口(1131)和第三接口(1121);
第一线圈(12)和第二线圈(13),所述第一线圈(12)设在所述第一接口(1141)内,所述第二线圈(13)设在所述第二接口(1131)内;
封堵件(14),所述封堵件(14)为永磁体,所述封堵件(14)的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接口(1141)和所述第二接口(1131)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线圈(12)和所述第二线圈(13)被构造成通正向电流,所述第一线圈(12)对所述封堵件(14)施加排斥力,所述第二线圈(13)对所述封堵件(14)施加吸引力,驱动所述封堵件(14)打开所述第一接口(1141),封堵所述第二接口(1131),所述第一接口(1141)和所述第三接口(1121)连通;所述第一线圈(12)和所述第二线圈(13)通反向电流,所述第一线圈(12)对所述封堵件(14)施加吸引力,所述第二线圈(13)对所述封堵件(14)施加排斥力,驱动所述封堵件(14)打开所述第二接口(1131),封堵所述第一接口(1141),所述第二接口(1131)与所述第三接口(1121)连通;
继电器(15),所述继电器(15)连接于所述第一线圈(12)和所述第二线圈(13)所在的电路上以控制所述第一线圈(12)和所述第二线圈(13)的电流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包括:
第一直管段(112),所述第一直管段(112)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三接口(1121);
弯管段(113),所述弯管段(1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管段(1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弯管段(113)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接口(1131);
第二直管段(114),所述第二直管段(1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管段(112)的周壁连接,所述第二直管段(114)的远离所述第一直管段(112)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接口(1141)。
3.一种支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2),所述框架(2)内形成有加热腔(21),所述框架(2)上设有与所述加热腔(21)连通的排气口(22)和进气口(23),所述框架(2)具有安装空间;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阀(1),所述第一接口(1141)与所述进气口(2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包括:
底架(24);
侧架(25),所述侧架(25)与所述底架(24)的边缘连接以限定出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加热腔(21)包括设在所述底架(24)上的第一加热腔(211)和/或所述加热腔(21)包括设在所述侧架(25)上的第二加热腔(212),所述排气口(22)包括设在所述底架(24)上且与所述第一加热腔(211)连通的第一排气口(221)和/或所述排气口(22)包括设在所述侧架(25)上且与所述第二加热腔(212)连通的第二排气口(222),其中,当所述加热腔(21)包括设在所述底架(24)上的第一加热腔(211)和设在所述侧架(25)上的第二加热腔(212)时,所述第二加热腔(212)与所述第一加热腔(2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24)包括:两个纵梁(241)和设在两个所述纵梁(241)之间且沿所述纵梁(24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横梁(242),两个所述纵梁(241)和多个所述横梁(242)内的空腔共同形成为所述第一加热腔(211),所述纵梁(241)和所述横梁(242)上均设有所述第一排气口(221),所述第一排气口(221)设在所述纵梁(241)和所述横梁(242)的侧壁上,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第一排气口(221)的轴线倾斜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24)的底壁(243)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加热腔(211)连通的排水口(244),所述排水口(244)处设有排水阀(244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25)包括沿所述底架(2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侧立柱(251),多个所述侧立柱(251)内的空腔共同形成为所述第二加热腔(212),每个所述侧立柱(251)上均设有所述第二排气口(222),所述第二排气口(222)设在所述侧立柱(251)的沿所述底架(24)长度方向两侧的侧壁上,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第二排气口(222)的轴线朝向所述安装空间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与所述底架(24)连接;
所述安装架(5)包括:
连接部(51),所述连接部(51)与所述底架(24)连接;
安装部(52),所述安装部(52)与所述连接部(51)连接,所述安装部(52)向上延伸,所述安装部(52)与所述侧架(25)分别位于所述底架(24)相对的两侧。
9.一种电池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组件(100);
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发动机具有尾气排放口;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组件,所述框架(2)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三接口(1121)与所述尾气排放口连通。
11.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为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电池包的温度;
判断所述电池包的温度是否低于预设温度值;
若是,则所述第一线圈(12)和所述第二线圈(13)通正向电流,所述第一线圈(12)和所述第二线圈(13)驱动所述封堵件(14)打开所述第一接口(1141),封堵所述第二接口(1131),所述发动机工作;
若否,则所述第一线圈(12)和所述第二线圈(13)通反向电流,所述第一线圈(12)和所述第二线圈(13)驱动所述封堵件(14)封堵所述第一接口(1141),打开所述第二接口(1131),所述电池包供电。
CN202210171735.5A 2022-02-24 2022-02-24 电磁阀、支架组件、电池包组件、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7046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1735.5A CN114704680B (zh) 2022-02-24 2022-02-24 电磁阀、支架组件、电池包组件、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1735.5A CN114704680B (zh) 2022-02-24 2022-02-24 电磁阀、支架组件、电池包组件、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4680A true CN114704680A (zh) 2022-07-05
CN114704680B CN114704680B (zh) 2023-04-28

Family

ID=82166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1735.5A Active CN114704680B (zh) 2022-02-24 2022-02-24 电磁阀、支架组件、电池包组件、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0468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5535Y (zh) * 1997-03-27 1999-01-27 胡忠高 微功耗旋转式电磁阀
CN102563119A (zh) * 2012-02-20 2012-07-11 刘秋茂 旋启式反冲换向阀
CN203532853U (zh) * 2013-11-05 2014-04-09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旋启式三通止回阀
CN103939640A (zh) * 2013-01-21 2014-07-23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旋启式三通止回阀
CN205479623U (zh) * 2016-02-04 2016-08-17 延安大学 一种三通电磁阀
CN107362625A (zh) * 2017-05-27 2017-11-21 杨朴 一种布袋除尘器清灰换向阀
CN207059079U (zh) * 2016-09-29 2018-03-02 泰瑞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电磁通断喷嘴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5535Y (zh) * 1997-03-27 1999-01-27 胡忠高 微功耗旋转式电磁阀
CN102563119A (zh) * 2012-02-20 2012-07-11 刘秋茂 旋启式反冲换向阀
CN103939640A (zh) * 2013-01-21 2014-07-23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旋启式三通止回阀
CN203532853U (zh) * 2013-11-05 2014-04-09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旋启式三通止回阀
CN205479623U (zh) * 2016-02-04 2016-08-17 延安大学 一种三通电磁阀
CN207059079U (zh) * 2016-09-29 2018-03-02 泰瑞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电磁通断喷嘴
CN107362625A (zh) * 2017-05-27 2017-11-21 杨朴 一种布袋除尘器清灰换向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04680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66697B1 (ko) 연료 전지 전기 자동차
JP6011949B2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ー
KR20190036729A (ko) 차량용 배터리의 냉각승온시스템
US11614024B2 (en) Reservoir tank assembly for vehicle
CN114704680A (zh) 电磁阀、支架组件、电池包组件、车辆和车辆的控制方法
CN103032351A (zh) 通风机装置
CN106129290B (zh) 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散热系统及新能源车
JP3464110B2 (ja) インテークマニホールド
KR101263692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08118934U (zh) 车用智能热控制系统
KR102141874B1 (ko) 자동차용 인덕션 히터
CN211519288U (zh) 一种充电桩
CN20913102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529117U (zh) 一种尿素罐加热系统
CN217055357U (zh) 一种排气歧管
CN106129525B (zh) 动力电池包风冷系统
CN215408817U (zh) 一种尿素箱
KR20080032729A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냉각제어장치 및 제어방법
CN218948877U (zh) 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20281501U (zh) 一种车身的前端框架及车辆
CN217134729U (zh) 用于车辆的高压连接器和电动车辆
CN213366684U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温控系统
CN217415507U (zh) 一种充电桩风道结构及充电桩
CN219587669U (zh) 车辆的进气系统和车辆
CN215771221U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快速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