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6967A -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6967A
CN114696967A CN202011627716.6A CN202011627716A CN114696967A CN 114696967 A CN114696967 A CN 114696967A CN 202011627716 A CN202011627716 A CN 202011627716A CN 114696967 A CN114696967 A CN 114696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culation mode
transmission
data
repeated transmission
re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77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思聪
张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77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696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4423 priority patent/WO202214296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6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69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重复传输次数;启动数据重复传输,在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期间,计算重复传输次数,其中,用于计算所述重复传输次数的计算模式为,根据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所设定的计算模式。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动态指示重复传输计算模式,从而令数据重复传输操作达到预期的覆盖增强效果,实现时延和资源消耗上的平衡。

Description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领域,研究发现通过重复传输的方式可以增加覆盖,即将同一个数据反复多次发送以增加传输距离。因此,在5G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中,引入了数据重复传输操作,以增强覆盖。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应用场景中,执行数据重复传输操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覆盖增强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下数据重复传输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的覆盖增强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覆盖增强方法,包括:
获取重复传输指示次数;
基于所述重复传输指示次数,进行数据重复传输,在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期间,计算重复传输次数,其中:
用于计算所述重复传输次数的计算模式为,根据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所设定的计算模式。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模式包括第一计算模式,在所述第一计算模式中,所述重复传输次数为,所述数据重复传输启动后,有效传输时隙的个数。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模式包括第二计算模式,在所述第二计算模式中,所述重复传输次数为,所述数据重复传输启动后,传输时隙的个数。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模式包括第三计算模式,在所述第三计算模式中,所述重复传输次数为,所述数据重复传输启动后,传输时隙的个数按照预设的衰减策略衰减后得到的值。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由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信息域来承载。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由时域资源分配信息域来承载。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由重复传输次数指示域来承载,所述重复传输次数指示域用于指示所述重复传输指示次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覆盖增强装置,包括:
重复传输次数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重复传输指示次数;
重复传输控制模块,其用于:
基于所述重复传输指示次数,进行数据重复传输,在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期间,计算重复传输次数,其中:
用于计算所述重复传输次数的计算模式为,根据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所设定的计算模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芯片,所述通信芯片包括:
处理器,其用于执行保存在存储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通信芯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实现下述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动态指示重复传输计算模式,从而令数据重复传输操作达到预期的覆盖增强效果,实现时延和资源消耗上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一数据传输应用场景的时隙示意图;
图2所示为一数据传输应用场景的时隙示意图;
图3所示为一数据传输应用场景的时隙示意图;
图4所示为一数据传输应用场景的时隙示意图;
图5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覆盖增强方法流程图;
图6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覆盖增强方法流程图;
图7所示为一应用场景中PDCCH以及PDSCH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在现有技术下,数据重复传输操作的执行流程通常为:由基站指示重复传输次数(重复传输指示次数)(基站指示的重复传输称为名义上的重复:nominal repetitions);启动数据重复传输并开始计算重复传输次数;当计算获得的重复传输次数达到基站指示的重复传输次数(重复传输指示次数)时,停止数据重复传输。或者,在计算获得的重复传输次数未达到基站指示的重复传输次数(重复传输指示次数)时,满足预设停止条件,也停止数据重复传输(例如,系统错误,或者,被指示数据重复传输停止)。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采用计算时隙的方式来计算重复传输次数。具体的,在启动数据重复传输的同时计数时隙,以经过的时隙数量为重复传输次数。但是,在数据传输的实际场景中,时隙包含可以用于传输数据的有效时隙(例如,上行时隙),也包含不可用于数据传输的无效时隙(例如,下行时隙以及特殊时隙)。这样,如果以经过的时隙数量为重复传输次数,就相当于将不能用于数据传输的时隙也纳入计数,终端实际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次数(actual repetition)就小于nominal repetitions,从而导致最终的覆盖增强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例如,图1所示为一数据传输应用场景的时隙示意图。如图1所示,每个矩形代表一个时隙,标记D代表下行时隙,标记S代表特殊时隙,标记U代表上行时隙。上行时隙为可以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有效时隙。如果基站指示重复传输(nominal repetitions)的次数为8次,在时隙101开始启动数据重复传输,经过8个时隙后停止数据重复传输(重复传输持续阶段为110),终端实际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次数(actual repetition)在排除了下行时隙和特殊时隙后并没有8次,只有3次(上行时隙101、102、103)。
如果基站指示重复传输(nominal repetitions)的次数为16次,在时隙104开始启动数据重复传输,经过16个时隙后停止数据重复传输(重复传输持续阶段为120),终端实际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次数(actual repetition)在排除了下行时隙和特殊时隙后并没有16次,只有6次(上行时隙104、105、106、107、108、109)。
针对上述情况,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增加计数量。例如,如果基站指示重复传输(nominal repetitions)的次数为N次,在进行数据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时,仍然计算经过的时隙个数,但是,并不将基站指示的重复传输(nominalrepetitions)的次数N作为计数中值,而是按照预设的增量策略,增加N的值以获取M(例如,M=2N,或者,M=N+a(a为预设的常数)),将M作为计数中值。也可以说,将经过的时隙个数按照预设的衰减策略进行衰减,得到的值为重复传输次数。例如,将经过的时隙个数乘以预设的衰减系数,或者,将经过的时隙个数减去预设的衰减值。
例如,图2所示为一数据传输应用场景的时隙示意图。如图2所示,每个矩形代表一个时隙,标记D代表下行时隙,标记S代表特殊时隙,标记U代表上行时隙。上行时隙为可以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有效时隙。如果基站指示重复传输(nominal repetitions)的次数为8次,在时隙201开始启动数据重复传输,经过16个时隙(衰减系数为0.5,经过的时隙个数乘以衰减系数后的值为重复传输次数计算值)后停止数据重复传输(重复传输持续阶段为210),终端实际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次数(actual repetition)在排除了下行时隙和特殊时隙后为6次(上行时隙201、202、203、204、205、206)。相较于图1所示实施例中,nominalrepetitions的次数为8次,actual repetition为3次的的应用场景,覆盖增强效果大大增加。
例如,图3所示为一数据传输应用场景的时隙示意图。如图3所示,每个矩形代表一个时隙,标记D代表下行时隙,标记S代表特殊时隙,标记U代表上行时隙。上行时隙为可以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有效时隙。如果基站指示重复传输(nominal repetitions)的次数为16次,在时隙301开始启动数据重复传输,经过26个时隙(衰减值为10,经过的时隙个数减去衰减值后的值为重复传输次数计算值)后停止数据重复传输(重复传输持续阶段为310),终端实际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次数(actual repetition)在排除了下行时隙和特殊时隙后为9次(上行时隙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相较于图1所示实施例中,nominalrepetitions的次数为16次,actual repetition为6次的的应用场景,覆盖增强效果大大增加。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另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计数经过的有效传输时隙(可以用于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时隙)来计算重复传输次数。
例如,图4所示为一数据传输应用场景的时隙示意图。如图4所示,每个矩形代表一个时隙,标记D代表下行时隙,标记S代表特殊时隙,标记U代表上行时隙。上行时隙为可以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有效时隙。如果基站指示重复传输(nominal repetitions)的次数为8次,在时隙401开始启动数据重复传输,经过8个上行时隙后停止数据重复传输(重复传输持续阶段为410),终端实际进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次数(actual repetition)为8次(上行时隙401、402、403、404、405、406、407、408)。
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上述三种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中的一种预设为进行数据重复传输操作时所采用的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例如,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来使能或去使能。基于RRC来确定采用哪种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
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RRC配置和重配具有较大的时延,其无法应对快速变化的信道环境或者终端的移动。因此,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利用动态信令来指示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从而快速调整重复传输的方法,避免资源浪费。
具体的,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该方法由通信设备(例如,通信基站,或者,从属通信基站的信号发送节点)执行。具体的,图5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覆盖增强方法流程图。通信设备执行如图5所示的下述步骤:
步骤510,获取重复传输指示次数;
步骤520,基于重复传输指示次数,进行数据重复传输,在数据重复传输期间,计算重复传输次数,其中,用于计算重复传输次数的计算模式为,根据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所设定的计算模式。
具体的,例如,图6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覆盖增强方法流程图。通信设备执行如图6所示的下述步骤:
步骤601,获取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
步骤602,根据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设定用于计算重复传输次数的计算模式;
步骤610,获取基站指示的重复传输指示次数;
步骤620,启动数据重复传输;
步骤630,计算重复传输次数,其中,用于计算重复传输次数的计算模式为,根据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所设定的计算模式;
步骤640,当重复传输次数达到重复传输指示次数时,停止数据重复传输。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动态指示重复传输计算模式,从而令数据重复传输操作达到预期的覆盖增强效果,实现时延和资源消耗上的平衡。
具体的,用于计算重复传输次数的计算模式包括:
第一计算模式,在第一计算模式中,重复传输次数为,数据重复传输启动后,有效传输时隙的个数;
第二计算模式,在第二计算模式中,重复传输次数为,数据重复传输启动后,传输时隙的个数;
第三计算模式,在第三计算模式中,重复传输次数为,数据重复传输启动后,传输时隙的个数按照预设的衰减策略衰减后得到的值。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上述三个计算模式作为备选模式,根据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从上述三个计算模式中选定一个计算模式。也可以将上述三个计算模式中的任意两个作为备选模式,根据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从两个备选计算模式中选定一个计算模式。
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在通信初始化阶段,获取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以确定重复传输次数的计算模式,并在之后的通信过程中一直使用该计算模式,直到一个通信周期结束。也可以在每次进行数据重复传输之前,获取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以确定当前的数据重复传输所要采用的重复传输次数的计算模式。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为采用联合编码方式来携带的信息。
具体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L)中的时域资源分配信息(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TDRA)域用于指示时域调度资源位置。
TDRA表是一个最大16行的指示表,如表1所示。
Index K0 Type SLIV
0 0 A/B XXX
1 1 A 56
2 4 A/B XXX
3 6 A/B XXX
15 32 A/B XXX
表1
第一列是序号,即index。
第二列是K0/K2值,K0/K2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PDSCH)/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PUSCH之间的时隙间隔。如当K0为1时,PDCCH在时隙n,那么其对应的PDSCH在时隙n+1中。
第三列是映射类型(mapping type),A代表基于时隙的映射(指一个时隙为一个调度单位,PDCCH总位于一个时隙的前1,2或3个符号上),B代表基于迷你时隙(mini-slot)的映射(指数个符号为一个调度单位,根据一个mini时隙的符号数,PDCCH的起始位置不局限于时隙中的第一个符号,如mini时隙长度为7个符号,那么PDCCH可位于第一个符号,也可位于第8个符号)。
第四列是开始符号和长度指示(start and length indication value,SLIV),该列的数值指示PDSCH的开始符号位置和PDSCH的持续符号长度。
例如,图7所示为一应用场景中PDCCH以及PDSCH的结构示意图。根据表1中第二行所示的数值(Index=1,K0=1,type=A,SLIV=56),如图7所示,PDCCH位于时隙n(Slot n)的前2个符号位,PDSCH位于时隙n+1(Slot n+1)的前5个符号位。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使用TDRA域承载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
具体的,TDRA域与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相关联(相当于是在TDRA表增加1列)。在高层配置TDRA接入(entries)时,将TDRA表的index与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相关联。这样,DCI指示某个TDRA index值的同时指示重复传输计算模式。
例如,如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877857820000062
表2
表1中重复计算(Repetition Calculate)列中,A为第一计算模式,B为第二计算模式,C为第三计算模式。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在DCI中引入一个新的域:重复传输次数指示域。通过重复传输次数指示域携带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具体的,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由重复传输次数指示域来承载,重复传输次数指示域用于指示重复传输指示次数。
重复传输次数指示表如表3所示:
Figure BDA0002877857820000061
表3
表3中,第一列是序号,即index;第二列(Repetition)为基站指示的重复传输指示次数;第三列重复计算(Repetition Calculate)列中,A为第一计算模式,B为第二计算模式(在本实施例中,仅将第一计算模式以及第二计算模式列为备选模式)。
进一步的,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访问方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装置“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Description 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方法,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覆盖增强装置,该装置可以构建在通信设备中。装置包括:
重复传输次数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重复传输次数;
重复传输控制模块,其用于:
启动数据重复传输,在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期间,计算重复传输次数,其中,用于计算所述重复传输次数的计算模式为,根据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所设定的计算模式。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重复传输控制模块用于:
启动数据重复传输;
计算重复传输次数,其中,用于计算重复传输次数的计算模式为,根据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所设定的计算模式;
当重复传输次数达到重复传输次数时,停止数据重复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在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装置在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检测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装置(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通信芯片,该芯片可以安装在通信设备中(例如,通信基站,或者,通信基站下属的通信节点)。通信芯片包括:
处理器,其用于执行保存在存储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通信芯片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电子设备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上述指令被上述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步骤。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可以是片上装置SOC,该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类型的处理器。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可以是PWM控制芯片。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涉及的处理器可以例如包括CPU、DSP、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还可包括G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 Units,NPU)和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ing,ISP),该处理器还可包括必要的硬件加速器或逻辑处理硬件电路,如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技术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等。此外,处理器可以具有操作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的功能,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还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
具体的,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和存储器可以合成一个处理装置,更常见的是彼此独立的部件,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具体实现时,该存储器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或者,独立于处理器。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阐明的设备、装置、模块,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任一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具体的,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描述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覆盖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重复传输指示次数;
基于所述重复传输指示次数,进行数据重复传输,在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期间,计算重复传输次数,其中:
用于计算所述重复传输次数的计算模式为,根据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所设定的计算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式包括第一计算模式,在所述第一计算模式中,所述重复传输次数为,所述数据重复传输启动后,有效传输时隙的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式包括第二计算模式,在所述第二计算模式中,所述重复传输次数为,所述数据重复传输启动后,传输时隙的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式包括第三计算模式,在所述第三计算模式中,所述重复传输次数为,所述数据重复传输启动后,传输时隙的个数按照预设的衰减策略衰减后得到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由下行控制信息中的信息域来承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由时域资源分配信息域来承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由重复传输次数指示域来承载,所述重复传输次数指示域用于指示所述重复传输指示次数。
8.一种覆盖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重复传输次数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重复传输指示次数;
重复传输控制模块,其用于:
基于所述重复传输指示次数,进行数据重复传输,在所述数据重复传输期间,计算重复传输次数,其中:
用于计算所述重复传输次数的计算模式为,根据重复传输次数计算模式指示信息所设定的计算模式。
9.一种通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芯片包括:
处理器,其用于执行保存在存储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通信芯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627716.6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6969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7716.6A CN114696967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PCT/CN2021/134423 WO2022142965A1 (zh) 2020-12-31 2021-11-30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7716.6A CN114696967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6967A true CN114696967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34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7716.6A Pending CN114696967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6967A (zh)
WO (1) WO202214296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2695A (zh) * 2019-11-05 2020-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重传次数确定方法、指示方法、装置、终端、通信节点及介质
CN111182634A (zh) * 2018-11-22 2020-05-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278056A (zh) * 2019-01-02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757501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58044A4 (en) * 2018-09-28 2022-06-29 INTEL Corporation Time-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repeated transmissions in new radio
CN111756477B (zh) * 2019-03-29 2023-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1225444B (zh) * 2020-01-03 2022-08-30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2634A (zh) * 2018-11-22 2020-05-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278056A (zh) * 2019-01-02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757501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11092695A (zh) * 2019-11-05 2020-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重传次数确定方法、指示方法、装置、终端、通信节点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42965A1 (zh)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44082B (zh) 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测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JP5291125B2 (ja) Pdcchを通じた制御情報送受信方法
CN114080067B (zh) 非连续接收drx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601804B (zh) 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535333B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21516920A (ja) チャネルブラインド検出方法、信号伝送方法及び関連機器
JP6845350B2 (ja) 資源割り当て方法、第一のノードおよび第二のノード
US2018024153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629394B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14696967A (zh)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WO2020224512A1 (zh) 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6664695B (zh) 一种配置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01808A (zh) 参数信息确定方法、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CN111131121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9192304A1 (zh) 信道盲检方法、信号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0138521B (zh) eNB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eNB
CN102957494B (zh) 一种盲检校验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3037422B (zh) 小区参考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391889B (zh) 一种时隙格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702149B (zh) 一种配置导频序列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50869B (zh) 一种水下光地址码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US11863461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CN108882389B (zh) 一种多用户信号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21017673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PDCCH Resources
CN108667583B (zh) 一种用户特征图样生成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