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57501A - 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57501A
CN111757501A CN201911084069.6A CN201911084069A CN111757501A CN 111757501 A CN111757501 A CN 111757501A CN 201911084069 A CN201911084069 A CN 201911084069A CN 111757501 A CN111757501 A CN 111757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determining
time domain
preset
m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40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霏菲
王轶
付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 R&D Center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KR1020200036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KR20200115297A/ko
Priority to US16/831,387 priority patent/US11553471B2/en
Priority to EP23178579.1A priority patent/EP4236549A3/en
Priority to EP20166275.6A priority patent/EP3726768B1/en
Publication of CN111757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57501A/zh
Priority to US18/064,167 priority patent/US20230105623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然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以及传输块大小,其中,所述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然后基于所述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解决由于在每次实际的预设传输中采用的符号长度不等而导致每次预设传输的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等传输格式确定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5G中提出的高可靠低延时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对延时和可靠性同时提出了需求,3GPP Rel-15可以支持小于1ms的端到端延时和10-5的误块率。随着工业物联网(Industry Internet of things)、AR以及VR等业务的增长,也为URLLC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例如,3GPP Rel-16对更高要求的URLLC进行了学习,其中,要求支持0.5ms~1ms的端到端延时以及10-6的误块率,这给无线接入网(New Radio,NR)的通信系统带来了挑战。Rel-15 NR系统目前在一个时隙(slot)中,只支持一次重复传输/传输(重复传输和/或传输),在多个时隙的重复只能占用与首次传输相同的符号,无法同时满足高可靠性的要求。在Rel-16对URLLC的学习中,提出了支持在一个时隙中多次重复传输/传输的方法。然而,由于一次传输不允许跨越时隙边界,以及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在不同时隙可能存在不同的配置,并且可以通过动态的方式更改这些配置,因此会造成不同的传输所占用的符号长度可能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调制解调方式,如何进行时域资源分配以及映射等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进而导致可能为数据传输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可以解决如何确定调制解调方式、如何进行时域资源分配以及映射等,以及为数据传输带来的困难。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
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传输块大小,其中,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
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
根据高层信令,确定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其中,TDRA集合中的至少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用于指示时域资源;
根据DCI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并根据该项中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确定预设传输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高层信令,确定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以及根据DCI和TDRA集合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其中,TDRA集合中的至少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
根据DCI和/或高层信令中指示预设传输次数的指示信息,确定预设传输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重复传输与全部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全部数据k次;
当确定出的预设传输次数k大于确定出的TDRA集合中的一项中所包括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时,根据预先定义或者基站预先配置的规则,重复传输与部分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数据;
当确定出预设传输次数k不大于确定出的TDRA集合中的一项中所包括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时,传输与TDRA集合中前k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
获取基站预先配置的备用集合,备用集合包含多个预设组合,预设组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隙偏差、起始和长度的指示SLIV的组合、起始位置S以及时域长度L,其中,各个预设组合均设置有对应的编号;
获取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设组合对应的编号中的一个;
基于基站预先配置的备用集合,以及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获取基站发送的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其中,TDRA集合中每一项包括一个或多个的指示信息。
具体地,指示信息是由基站采用预设个数比特进行指示的,预设个数为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031
m为备用集合中包含的预设组合的个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
当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参数时,根据每套时域资源参数中的每一次预设传输的相对起始位置,确定用于该次数据传输的第一个调制解调信号DMRS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固定的调制方式,固定的调制方式为各次预设传输均采用的调制方式;
根据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确定至少一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通过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获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
获取DCI和/或高层信令中指示的调制与编码方式MCS序号;
根据MCS序号,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MCS序号,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为MCS序号在MCS序号表中对应的调制方式;
若MCS序号对应的码率在用于首次预设传输时大于预设门限,则调整调制阶数,并基于调整后的调制阶数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确定至少一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包括:
确定传输块的大小TBS,TBS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对应的传输块或者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对应的传输块;
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
TBS、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实际传输的符号数;
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调制方式:
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
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频谱效率、
预先定义的TBS表、
编码率门限、
频谱效率门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频谱效率以及预先定义的TBS表,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调制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在预先定义的TBS表中确定第一编码率和/或第一频谱效率所在的行;
根据第一编码率和/或第一频谱效率所在的行中指示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调整方式;
其中,第一编码率和/或第一频谱效率为:在预先定义的TBS表中与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距离最近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对应的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根据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确定全部预设传输中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位置或者任一次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位置;
根据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以及时间集合,确定PUSCH的PT-RS时频资源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频谱效率和/或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通过DCI调度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根据任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和/或实际频谱效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根据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频谱效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和/或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根据导频密度参数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导频密度参数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或者DCI配置;
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为预设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DCI调度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包括:获取至少一个MCS表以及每个MCS表对应的至少一个PT-RS的时域密度门限;从获取到的至少一个MCS表中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MCS表;根据DCI调度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MCS序号,以及确定出的MCS表所对应的至少一个PT-RS的时域密度门限,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频谱效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和/或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包括:
在MCS表中查找与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频谱效率最接近的频谱效率对应的MCS序号和/或在MCS表中查找与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码率最接近的码率对应的MCS序号;
根据查找到的MCS序号以及基站配置的门限值,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通过DCI调度或者RRC配置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包括:
通过DCI调度或者RRC配置的MCS序号以及基站配置的门限值,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根据任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和/或实际频谱效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包括:
在MCS表中查找与任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最接近的码率所对应的MCS序号和/或在MCS表中查找与任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频谱效率最接近的频谱效率所对应的MCS序号;
根据查找到的MCS序号以及基站配置的门限值,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根据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频谱效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和/或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包括:
在MCS表中查找与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最接近的码率所对应的MCS序号和/或在MCS表中查找与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频谱效率最接近的频谱效率所对应的MCS序号;
根据查找到的MCS序号以及基站配置的门限值,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确定全部预设传输中PT-RS的时域位置或者任一次预设传输中PT-RS的时域位置,包括:
根据重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以及第一次预设传输所占用的起始符号,确定全部预设传输中的PT-RS的时域位置;或者,
根据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以及任一次预设传输所占用的起始符号,确定任一次预设传输中PT-RS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时间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多次中的任意一次预设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或者第一次预设传输的起始位置,或者在全部PUSCH预设传输中连续符号集合的起始位置和/或时隙起始位置;
多次中的任意一次预设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或者任意一次预设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或者PUSCH实际发送的全部预设传输的时域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DCI的指示信息,确定传输的传输格式处理方式属于第一资源处理方式或者第二资源处理方式,资源处理方式包括:资源分配方式和/或资源映射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DCI的指示信息,确定基站配置的资源处理方式属于第一资源处理方式或者第二资源处理方式,包括:
根据TDRA表中所指示的行的序列,确定基站配置的资源处理方式属于第一资源处理方式或者第二资源处理方式;和/或,
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基站配置的资源处理方式属于第一资源处理方式或者第二资源处理方式:
通过在DCI中添加的特定域;
在预设域中设置的指示值;
DCI格式;
用于加扰的RNTI;
搜索空间;
DCI负载大小以及控制资源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潜在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并根据用于指示数据信道传输的DCI中的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映射回避资源;
根据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数据映射回避集合;
通过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潜在数据映射回避集合,并根据分组共享DCI确定数据映射回避资源。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模块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以及传输块大小,其中,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
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高层信令,确定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其中,TDRA集合中的至少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用于指示时域资源;
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DCI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并根据该项中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确定预设传输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高层信令,确定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以及根据DCI和TDRA集合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其中,TDRA集合中的至少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和/或,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DCI和/或高层信令中指示预设传输次数的指示信息,确定预设传输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具体用于重复传输与全部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全部数据k次;和/或,
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当确定出的预设传输次数k大于确定出的TDRA集合中的一项中所包括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时,根据预先定义或者基站预先配置的规则,重复传输与部分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数据;和/或,
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当确定出预设传输次数k不大于确定出的TDRA集合中的一项中所包括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时,传输与TDRA集合中前k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以及第一确定单元,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基站预先配置的备用集合,备用集合包含多个预设组合,预设组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隙偏差、起始和长度的指示SLIV的组合、起始位置S以及时域长度L,其中,各个预设组合均设置有对应的编号;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组合对应的编号中的一个;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基站预先配置的备用集合,以及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基站发送的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其中,TDRA集合中每一项包括一个或多个的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当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参数时,根据每套时域资源参数中的每一次预设传输的相对起始位置,确定用于该次数据传输的第一个调制解调信号DMRS的时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固定的调制方式,固定的调制方式为各次预设传输均采用的调制方式;和/或,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还用于根据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确定至少一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通过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获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三获取单元以及第二确定单元,其中,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DCI和/或高层信令中指示的调制与编码方式MCS序号;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三获取单元获取的MCS序号,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为MCS序号在MCS序号表中对应的调制方式;和/或,
第二确定单元,具体还用于当MCS序号对应的码率在用于首次预设传输时大于预设门限时,调整调制阶数,并基于调整后的调制阶数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传输块的大小TBS,TBS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对应的传输块或者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对应的传输块;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还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
TBS、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实际传输的符号数;
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调制方式:
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
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频谱效率、
预先定义的TBS表、
编码率门限、
频谱效率门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具体还用于根据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在预先定义的TBS表中确定第一编码率和/或第一频谱效率所在的行;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还用于根据第一编码率和/或第一频谱效率所在的行中指示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调整方式;
其中,第一编码率和/或第一频谱效率为:在预先定义的TBS表中与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距离最近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和/或,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确定全部预设传输中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位置或者任一次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位置;和/或,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以及时间集合,确定PUSCH的PT-RS时频资源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频谱效率和/或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和/或,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通过DCI调度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和/或,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任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和/或实际频谱效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和/或,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频谱效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和/或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和/或,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导频密度参数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导频密度参数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或者DCI配置;和/或,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为预设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在通过DCI调度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时,具体用于:获取至少一个MCS表以及每个MCS表对应的至少一个PT-RS的时域密度门限;从获取到的至少一个MCS表中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MCS表;根据DCI调度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MCS序号,以及确定出的MCS表所对应的至少一个PT-RS的时域密度门限,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时间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多次中的任意一次预设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或者第一次预设传输的起始位置,或者在全部PUSCH预设传输中连续符号集合的起始位置和/或时隙起始位置;
多次中的任意一次预设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或者任意一次预设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或者PUSCH实际发送的全部预设传输的时域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潜在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并根据用于指示数据信道传输的DCI中的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映射回避资源;和/或,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和/或,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通过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潜在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并根据分组共享DCI确定数据映射回避资源。
第三方面,提供了用户设备UE,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由基站执行,包括:
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发送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发送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第七方面,提供了基站,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第四方面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所示的数据传输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以及数据传输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然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以及传输块大小,其中,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然后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即用户设备UE可以接收基站配置的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传输块大小中的至少一项,并根据从基站接收到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可以解决由于在每次实际的预设传输中采用的符号长度不等而导致每次预设传输的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等传输格式确定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站以及数据传输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然后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发送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然后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即本申请中在基站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时,可以通过DCI和/或高层信令向用户设备UE发送确定出的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从而可以使得用户设备获取数据传输所需的传输格式,并且在获取传输格式之后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每次实际的预设传输中采用的符号长度不等而导致每次预设传输的调制方式、参考信息、资源位置等传输格式确定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传输格式并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示例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传输格式并进行数据传输的另一种示例图;
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传输格式并进行数据传输的又一种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传输格式并进行数据传输的另一种示例图;
图5a、图5b及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PT-RS时域密度的示意图;
图5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实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实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用于实现本申请的用户设备或者基站的计算系统的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code rate)分别确定每次重复传输/传输的调制方式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数据传输资源映射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示例,其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基础设施单元,形成分布在一个地理区域的网络。基础设施单元可以包括AP(Access Point,接入点)、AT(Access Terminal,接入终端)、BS(基站)、Node-B(节点B)、eNB(evolved NodeB,演进型基站)和gNB(下一代基站)等。
如图1所示,基础设施单元101和基础设施单元102为服务区域中的若干MS(mobilestation,移动台)或UE或终端设备或用户设备103和用户设备104提供服务,服务区域为小区或小区扇区范围内。在一些系统中,一个或多个BS可通信地耦接(couple to)到形成接入网络的控制器上,该控制器可通信地耦接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本示例并不限于任何一种特定的无线通信系统。
在时域和/或频域,基础设施单元101和基础设施单元102分别向MS或用户设备103和用户设备104传输DL(Downlink,下行链路)通信信号112和DL通信信号113。MS或用户设备103通过UL(Uplink,上行链路)通信信号111和114与基础设施单元101通信,MS或用户设备104通过UL通信信号114与基础设施单元102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系统100是一个包含多个基站和多个UE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OFDMA(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复用多址)系统,多个基站包括基站101、基站102,多个UE包括UE 103和UE 104。基站101与UE 103通过UL通信信号111和DL通信信号112进行通信。
当基站有下行链路分组要发送给UE时,每个UE都会获得一个下行链路分配(资源),如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一组无线资源。当UE需要在上行链路中向基站发送分组时,UE从基站获得授权,其中该授权分配包含一组上行链路无线资源的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该UE从专门针对自己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获取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上行链路调度信息。PDCCH承载的下行链路信息(包括: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和其它控制信息)或上行链路信息(包括: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和其它控制信息),称为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图1还示出了下行链路112和上行链路111示例的不同物理信道。下行链路112包括PDCCH 121、PDSCH 122、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123和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Signal,第二同步信号或辅同步信号)124。其中,5G NR中,PSS、SSS和PBCH共同构成一个SSB(SS/PBCH block)125。PDCCH 121向UE发送DCI120,即DCI 120通过PDCCH 121承载。PDSCH122向UE发送下行数据信息。PBCH承载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信息块),用于UE早期发现和小区全覆盖(cell-wide coverage)。上行链路111包括承载UCI(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链路控制信息)130的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131、承载上行数据信息的PUSCH 132和承载随机接入信息的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133。
除了传统的蜂窝组网方式,本申请还可适用于旁路(sidelink)传输的资源分配方法。旁路传输是指终端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网络100使用OFDMA或多载波架构,包括下行链路上的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适应调制编码)以及用于UL传输的下一代单载波FDMA架构或用于UL传输的多载波OFDMA架构。基于FDMA单载波架构包括IFDMA(Interleaved FDMA,交织频分多址)、LFDMA(Localized FDMA,集中式频分多址)、IFDMA以及LFDMA的DFT-SOFDM(DFT-spread OFDM,扩展离散傅里叶变换正交频分复用)中至少一项。此外,还包括OFDMA系统的各种增强型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非正交多址接入)架构。
示例的OFDMA协议包括3GPP UMTS标准中的发展的LTE和5G NR,以及IEEE标准中的IEEE 802.16等系列标准。该架构也可以包括传输技术的使用,如MC-CDMA(multi-carrierCDMA,多载波CDMA)、MC-DS-CDMA(multi-carrier direct sequence CDMA,多载波直接序列码分多址)、OFCDM(Orthogonal Frequency 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一维或二维传输的正交频率码分复用)。或者,可以采用更简单的时分复用和/或频分复用多址接入技术,或这些技术的任意组合。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其它蜂窝通信系统协议,包括但不限于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或直接序列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
在NR系统中,上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格式和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格式(如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传输块大小等)通过DCI或者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来指示(如Type 1上行配置授权(configuredgrant,GC)),其中Type2上行配置授权和下行半永久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SPS)的部分参数通过激活DCI来指示,对于动态授权(dynamic grant)的上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格式和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格式分别通过用于指示上行数据信道的DCI格式和下行数据信道的DCI格式指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数据信道的传输格式的一个或者多个参数均可以通过DCI或RRC来指示。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特别是提供了一种进行预设传输的传输方法,如图2a所示,包括:
步骤S201、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
步骤S202、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以及传输块大小,其中,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
步骤S203、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步骤S201、步骤S202以及步骤S203并不限定于图2a中所示的执行顺序,任何可能的执行顺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202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2021(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2022(图中未示出),其中,
步骤S2021、根据高层信令,确定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
其中,TDRA集合中的至少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用于指示时域资源;
步骤S2022、根据DCI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并根据该项中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确定预设传输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203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2031a(图中未示出)、步骤S2031b(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2032(图中未示出)中的至少一项,其中,
步骤S2031a、重复传输与全部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全部数据k次。
步骤S2301b、当确定出的预设传输次数k大于确定出的TDRA集合中的一项中所包括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时,根据预先定义或者基站预先配置的规则,重复传输与部分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数据。
步骤S2032、当确定出预设传输次数k不大于确定出的TDRA集合中的一项中所包括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时,传输与TDRA集合中前k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202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2023(图中未示出)和步骤S2024(图中未示出)中的至少一项,其中,
步骤S2023、根据高层信令,确定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以及根据DCI和TDRA集合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
其中,TDRA集合中的至少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
步骤S2024、根据DCI和/或高层信令中指示预设传输次数的指示信息,确定预设传输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202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2025(图中未示出)、步骤S2026(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2027(图中未示出),其中,
步骤S2025、获取基站预先配置的备用集合。
其中,备用集合包含多个预设组合,预设组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隙偏差、起始和长度的指示SLIV的组合、起始位置S以及时域长度L;其中,各个预设组合均设置有对应的编号。
步骤S2026、获取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
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设组合对应的编号中的一个。
具体地,获取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包括:获取基站发送的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
其中,TDRA集合中每一项包括一个或多个的指示信息。
步骤S2027、基于基站预先配置的备用集合,以及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202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2028(图中未示出),其中,
步骤S2028、当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参数时,根据每套时域资源参数中的每一次预设传输的相对起始位置,确定用于该次数据传输的第一个调制解调信号DMRS的时域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202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2029(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202a(图中未示出)中的至少一项,其中,
步骤S2029、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固定的调制方式。
其中,固定的调制方式为各次预设传输均采用的调制方式。
步骤S202a、根据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确定至少一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
其中,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通过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获得。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202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202b(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202c(图中未示出),其中,
步骤S202b、获取DCI和/或高层信令中指示的调制与编码方式MCS序号。
步骤S202c、根据MCS序号,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202c具体可以包括: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包括: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为MCS序号在MCS序号表中对应的调制方式;和/或,若MCS序号对应的码率在用于首次预设传输时大于预设门限,则调整调制阶数,并基于调整后的调制阶数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202a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202a1(图中未示出)、步骤S202a2(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202a3(图中未示出),其中,
步骤S202a1、确定传输块的大小TBS。
其中,TBS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对应的传输块或者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对应的传输块。
步骤S202a2、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
TBS、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实际传输的符号数。
步骤S202a3、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调制方式:
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频谱效率、预先定义的TBS表、编码率门限、频谱效率门限。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频谱效率以及预先定义的TBS表,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调制方式,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在预先定义的TBS表中确定第一编码率和/或第一频谱效率所在的行;根据第一编码率和/或第一频谱效率所在的行中指示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调整方式。
其中,第一编码率和/或第一频谱效率为:在预先定义的TBS表中与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距离最近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202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202d(图中未示出)、步骤S202e(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202f(图中未示出)中的至少一项,其中,
步骤S202d、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步骤S202e、根据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确定全部预设传输中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位置或者任一次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位置。
步骤S202f、根据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以及时间集合,确定PUSCH的PT-RS时频资源的位置。
其中,时间集合包括:多次中的任意一次预设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或者第一次预设传输的起始位置,或者在全部PUSCH预设传输中连续符号集合的起始位置和/或时隙起始位置;和/或,多次中的任意一次预设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或者任意一次预设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或者PUSCH实际发送的全部预设传输的时域资源。
上述方法(如S202d,S202e,S202f)同样适用于PDSCH中的PT-RS。
具体地,步骤S202d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202d1(图中未示出)、步骤S202d2(图中未示出)、步骤S202d3(图中未示出)、步骤S202d4(图中未示出)、步骤S202d5(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202d6(图中未示出)中至少一项,其中,
步骤S202d1、根据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频谱效率和/或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步骤S202d2、通过DCI调度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步骤S202d3、根据任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和/或实际频谱效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步骤S202d4、根据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频谱效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和/或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步骤S202d5、根据导频密度参数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导频密度参数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或者DCI配置。
步骤S202d6、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为预设值。
具体地,步骤S202d2可以进一步包括:获取至少一个MCS表以及每个MCS表对应的至少一个PT-RS的时域密度门限;从获取到的至少一个MCS表中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MCS表;根据DCI调度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MCS序号,以及确定出的MCS表所对应的至少一个PT-RS的时域密度门限,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202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202g(图中未示出)、步骤S202h(图中未示出)以及步骤S202i(图中未示出)中的至少一项,其中,
步骤S202g、根据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潜在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并根据用于指示数据信道传输的DCI中的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映射回避资源。
步骤S202h、根据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
步骤S202i、通过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潜在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并根据分组共享DCI确定数据映射回避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然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以及传输块大小,其中,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然后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即用户设备UE可以接收基站配置的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以及传输块大小中的至少一项,并根据从基站接收到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可以解决由于在每次实际的预设传输中采用的符号长度不等而导致每次预设传输的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等传输格式决定困难等问题。
此外,预设传输(传输和/或重复传输)可以为实际传输或者基准(nominal)传输。其中,基准传输为基站向UE配置的传输。实际传输为一次基准传输在遇到存在不可传输资源的情况下,将除不可传输资源外的其他传输资源分割(segement)为至少两个传输块而进行的传输。此外,在基准传输跨越时隙边界时,也可以以时隙边界分割为两个传输块而进行传输。例如,半静态或者动态配置的与该传输方向相反的符号,或者灵活符号,或基站配置的不可以用于上行或下行传输的资源等。其中,灵活符号为可以被改写方向的符号。如,可以通过动态指示将灵活符号改写为上行或者下行符号或者保持为灵活符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由基站执行,如图2b所示,包括:
步骤S301、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步骤S302、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发送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步骤S303、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以及传输块大小,其中,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301、步骤302以及步骤S303的执行顺序不限定于如图2b所示的执行顺序,任何可能的执行顺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然后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发送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然后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站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时,可以通过DCI和/或高层信令向用户设备UE发送确定出的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从而可以使得用户设备获取数据传输所需的传输格式,并且在获取传输格式之后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每次实际的预设传输中采用的符号长度不等而导致每次预设传输的调制方式、参考信息、资源位置等传输格式确定困难的问题。
下述通过具体的实施例介绍数据传输的方法,具体如下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介绍了如何在时域资源分配(time domain resourceallocation,TDRA)中指示起始符号S和长度L(联合编码)的起始和长度指示(start andlength indicator,SLIV),其中,
在NR系统中,基站通过RRC配置用于TDRA的集合,再进一步通过DCI来动态指示其中之一。Rel-15 NR系统中,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TDRA的集合中的每项包括:时隙偏差K2(用于决定PUSCH传输的起始时隙),映射类型(DMRS映射的类型Type A以及TypeB),用于指示提供起始符号S和长度L(联合编码)的起始和长度指示(start and length indicator,SLIV)或者直接指示起始符号S和长度L,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位置(NR协议中为dmrs-TypeA-Positon)。
下面以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为例进行阐述,同样方法适用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251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261
-UE传输PUSCH的slot通过K2确定为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262
其中,n为调度DCI所在的slot,K2基于PUSCH的数值(numerology)决定,并且μPUSCH和μPDCCH分别为PUSCH和PDCCH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且
-分配给PUSCH的相对于起始时隙的起始符号S,和从符号S计算的连续符号个数L通过以下方式并根据该索引的行对应的起始和长度的指示(SLIV)决定:
如果(L-1)≤7则SLIV=14·(L-1)+S,
否则SLIV=14·(14-L+1)+(14-1-S),
其中0<L≤14-S,且
-根据该索引的行对应的映射类型基于协议TS 38.211中6.4.1.1.3节定义的TypeA和Type B方式的PUSCH映射(mapping)类型设置PUSCH的映射类型。
为了降低延时并且保证可靠性,与此同时,可以处理不同时隙中可能存在的不同的UL/DL符号配置,不同上下行时隙配置,可以设计一个TDRA集合中可以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其中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包括:SLIV或直接指示起始位置S和分配(allocation)长度L,和/或时隙偏差K2值和/或映射类型。例如,可以通过RRC配置出如表1所示的配置,其中无需为每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分别指示PUSCH映射类型。这样,基站可以有足够的灵活度来根据目前系统中正在使用的UL/DL配置,SRS配置等因素选择一组适合的配置。由于全部参数均可以通过RRC配置,这种方法可以支持在一个时隙中的多次传输,以及跨不同时隙的重复等多种场景。在表1中,每套参数包括时隙偏差K2和分别配置的起始位置S以及分配长度L,而数据映射类型相同。在另外一个例子中,数据的映射类型可以不同。此外,系统中配置资源分配表或者通过RRC配置的一套或者多套资源分配参数,其中,直接指示的起始位置S和分配(allocation)长度L也可以通过SLIV指示。进一步,表1可以扩展到更多套参数。其中,参数的套数可以由RRC配置。
表1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271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281
在Rel-15 NR系统中,重复次数k是通过RRC配置的,在LTE系统中,重复次数k是通过DCI动态指示的。对于一个TDRA集合中的每一个序号中可能包括至少一套或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方法,重复次数k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指示:
方法A:根据TDRA集合中包括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确定。
具体的,例如表1中,序号1~10中有两套参数,而序号11~16中仅有一套参数,那么对于序号1~10,则表示有k=2次重复,对于序号11~16则表示有k=1次重复。
方法B:基站通过DCI或RRC中其他域或其他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IE)指示。
在这种情况下,TDRA集合中的每项中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可能不同于基站配置的重复次数k。此时,实际用于传输的重复次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中的至少一项确定:
方法一:整体重复通过整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所指示的全部数据传输。
例如图3a所示,TDRA集合中的一项指示了2套时域资源,分别在slot n中的符号1~4和slot n中的5~13传输。此外,UE从基站获得重复次数k=2,整体重复通过整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所指示的全部传输。重复传输可以连续进行(即从下一个可用符号开始)。或者,如图3a所示,可以在下一个Slot n+1上的相同资源上进行重复,即在slot n+1的符号1~4上重复传输第1套时域资源指示的传输以及符号5~13上传输第2套时域资源指示的数据。此时,实际传输的数据的次数为TDRA集合中该项所指示的套数m乘以重复次数k。
方法二:根据预先定义或者基站配置的规则,重复部分PUSCH传输。
例如,仅重复最后X套参数指示的数据传输,其中X预先定义在标准中或者通过信令配置。或者,基站根据每个时隙的剩余符号数,选择重复其中某一套或者几套参数指示的数据传输。
具体地,如图3b所示,TDRA集合中的一项指示了2套时域资源,分别在slot n中的符号5~11和slot n+1中的1~11传输。重复次数k=4,那么根据基站配置或者标准中的预先规定,仅重复最后k-1套参数。则,第1次套参数指示的传输为第一次重复传输,第2套参数指示的传输为第二次重复传输,而后面两次重复根据第2套参数指示的资源确定。即,第三次重复传输占用Slot n+2中的符号1~11,第三次重复传输占用Slot n+3中的符号1~11。类似的,当TDRA中指示用于传输的项中的时域资源参数套数m小于k时,前m次根据TDRA中的指示传输,后k-m次依照第m套的参数指示进行传输。后k-m套可以在下k-m时隙上与第m套参数指示的起始符号位置S以及符号长度L的位置进行传输。或者,也可以依照第m套参数中符号长度L作为一次传输,在下一个可用的符号进行连续传输。
方法三:当重复次数k不大于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时,根据前k套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或者,可以通过协议限定,不支持重复次数k不等于和/或大于参数套数的场景。那么此时,可以结合当重复次数k大于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时,根据前k套参数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另外还可以配置一套TDRA集合来指示更多的场景。此时,k可以通过DCI动态指示,可以更好的适应信道的变化以及业务的要求。但是,这种方法需要额外的开销来指示重复次数k(例如RRC或者DCI)。如果利用同样的开销,对于方法A也可以通过增加TDRA集合中的项数来获得类似的效果。例如,可以扩展4比特的TDRA指示到5或者6比特来指示32或者64中状态。
然而,通过更多的比特数来构造更灵活的TDRA集合会额外带来更多的RRC开销。例如,原本16项,每项中两套参数需要两个7比特来指示SLIV,那么总共需要16*7=112比特来完成(暂时不计算其他开销),那么扩展到32项则需要两倍的RRC开销来完成。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TDRA的信令进行配置的方法:配置一个多套备用参数的组合;指示该组合中的至少一项作为TDRA集合中的每项。
具体地,
·预先配置备用的{K2,SLIV}集合,并且从0~m-1进行编号(indexing)
·采用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301
个比特指示所述备用集合中的一个{k2,SLIV}的组合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RRC信令开销,其中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302
为上取整操作。
此外,这种方法可以限定S+L<=14以及L<=14来控制SLIV的比特数。
下述实施例中主要介绍了如何确定DMRS的位置,具体如下所示:
在NR中,用于决定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的时域位置的参考点l和第一个DMRS符号的位置l0根据以下方式决定:
对于PUSCH映射Type A:
-如果频域跳频没有开启(disabled),则l定义为slot的始位置;如果频域跳频开启,则l定义为相对于每次跳频的起始位置;
-l0根据高层参数dmrs-TypeA-Position给出;
对于PUSCH映射Type B:
-如果频域跳频没有开启(disabled),则l定义为调度的PUSCH资源起始位置,如果频域跳频开启,则l定义为相对于每次跳频的起始位置;
-l0=0;
对于PUSCH映射Type B,由于第一个DMRS的位置由实际传输的起始位置决定,那么当配置多套时域资源参数时,则l定义每套时域资源参数中的每一次重复传输/传输(连续若干个符号)中的相对起始位置。
如图3c所示,UE获取DCI指示TDRA表中的第4列,根据第一套参数中的K2的值,确定第一次PUSCH重复为slot n,起始位置S为符号1,L长度为10;根据第二套参数中的K2的值确定第二次PUSCH重复为slot n+1,起始位置S为符号0,L长度为8。此外,TDRA中的PUSCH映射类型对两套参数是共享的(即相同的),为映射Type B。根据上述规则,参考点l分别为每次PUSCH重复的相对起始位置,且DMRS传输位置l0=0。此时,第一次PUSCH重复的第一个DMRS在slot n的符号1上发送,第二次PUSCH重复的第一个DMRS在Slot n+1的符号0上发送。此外,基站还向UE配置了一个额外DMRS,通过高层参数dmrs-AdditionalPosition指示。那么,此时分别根据每次PUSCH重复所占用的符号个数决定额外DMRS的位置。根据3GPP TS38.211中表6.4.1.1.3-3,当L=10时,额外导频在第8个符号上传输,当L=8时,额外DMRS在第6个符号上传输。
对于PUSCH映射Type A,在Rel-15NR中仅认为S=0,L>=4且4<=S+L<=14是有效的(当配置为正常CP(cyclic prefix)长度时),如表2所示。类似地,对于上述多套SLIV值的方法可以同样适用表2所示的限制。
表2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311
可选地,对于Type A PUSCH映射,DMRS的位置由一个slot中全部PUSCH占用的符号的起始位置以及结束位置决定,且当每次传输中均存在DMRS为有效配置。即UE不期待任意一次传输/重复中根据Type A配置的PUSCH传输没有DMRS。具体的配置方式,可以由基站决定。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比较容易将不同UE的导频位置进行对齐。对一个slot中有多次PUSCH传输时,基站可以通过配置额外导频以及挑选每次PUSCH的传输位置来确保每次PUSCH均有DMRS。
如果图4所示,UE获取DCI指示TDRA表中的第2列,根据第一套参数中的K2的值,确定第一次PUSCH重复为slot n,起始位置S为符号0,L长度为7;根据第二套参数中的K2的值确定第二次PUSCH重复也为slot n,起始位置S为符号7,L长度为4。此外,TDRA中的PUSCH映射类型对两套参数是共享的(即相同的),为映射Type A。根据上述规则,参考点l为每次slot的起始位置,高层参数dmrs-TypeA-Position给出的第一个DMRS传输位置为“pos2”,并且高层参数dmrs-AdditionalPosition指示为“pos1”。此时,第一个DMRS在slot n的符号2上发送,第二个DMRS在Slot n的符号9上发送。由于两次PUSCH的传输中均存在DMRS,则认为此配置是有效的。
下述实施例介绍了如何在多种重复传输规则间进行切换的方法,具体如下所示:
上述方法是不同于Rel-15 NR中PUSCH时域资源分配和/或映射方法或PDSCH时域资源分配和/或映射方法。UE需要确定如何进行现有Rel-15中时域资源分配的方法(仅需要一套参数)和上述方法或其他方法(如根据第一次PUSCH重复进行连续的其他PUSCH重复映射的方法等)进行切换。
其中,用于确定多种时域资源分配和/或映射方法,可为至少以下至少一项:
·方法1:根据TDRA表中所指示的行的序列(indexed of the row)确定为现有Rel-15中的资源分配方法还是支持多套TDRA参数的新的方法。
例如,表1中的1-10行有两套TDRA参数,而表1中的11-16行有一套TDRA参数,那么如果DCI动态指示了1-10行中的任一行,则表示采用前文所述的新的时域资源分配和/或映射方法;如果DCI动态指示了11-16行中的任一行,则表示采用现有Rel-15中的时域资源分配和/或映射方法。特别的,通过RRC配置的全部TDRA集合可以全部配置为一套TDRA参数或者多套TDRA参数。此时,无需特别区分是Rel-15中的方法还是Re-16中的方法。
·方法2:通过DCI指示多种不同时域资源分配和/或映射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时域资源分配和/或映射的方法。
具体地,可以通过在DCI中添加特定域,或者将特定域设置为特定值,或者不同的DCI格式,不同的用于加绕的RNTI,不同的搜索空间(search space),不同的DCI负载大小(payload),不同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中的至少一种确定。具体地,回落(fallback)DCI指示的资源分配方法为现有Rel-15的方法,而其他DCI指示的资源分配方法为新方法。基站通过RRC向UE配置每种不同DCI所对应的时域资源分配和/或映射的方法。
上述两种方法均可以通过DCI动态切换。如果所有的DCI相关的参数均配置为同一种时域资源分配和/或映射方法,则不需要进行DCI动态切换。如果基站需要切换为不同方法,可以通过RRC进行重新配置(记做方法3)。
下述实施例主要介绍了调制方式和/或码率的确定方式,具体如下所示:
为了达到低延时高可靠的性能,并且可以避开slot边界(boundary)和不能用于上行传输的符号和/或时隙,可能会导致承载在同一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的PUSCH或PDSCH的每次重复传输/传输的符号长度不同。其中重复传输/传输可以包括:重复传输和/或传输,这些重复传输/传输可以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产生(例如当遇到不能用于上行传输的符号或者slot边界时分割(segment)成两次或多次重复传输/传输时),或者由于多套TDRA参数调度而产生(如前文所述的时域资源分配方法)。由于不同的重复传输/传输需要传输相同的TBS(transport block size),然而每次重复传输/传输的符号个数不同,会导致每次重复传输/传输的实际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不同。在Rel-15的MCS表中,不同频谱效率对应的调制方式不同。具体地,可以确定每次重复传输/传输调制方式相同(可以确定每次重复传输/传输调制方式为固定的调制方式),或者根据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code rate)分别确定各次重复传输/传输的调制方式。
当每次重复传输/传输采用相同的调制方式时:UE确定用于首次重复传输/传输的调制方式,然后UE确定其余重复的调制方式与所述用于首次重复的调制方式相同。
其中,UE确定用于首次重复传输/传输的调制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UE获取MCS序号,并且根据MCS序号在MCS序号表中对应的调制方式对每次PUSCH或PDSCH的重复传输/传输进行调制;或者
UE获取MCS序号,并且判定其对应的码率在用于第一次重复传输/传输时是否高过门限,如果超过门限,则调整调制阶数,并根据调整后的调制阶数确定用于首次重复传输/传输的调制方式。
其中,调整调制阶数可以为升高调制阶数或者降低调制阶数。
进一步地,UE获取MCS序号,并且判定其对应的码率在用于第一次重复是否高过门限,包括:UE判断冗余版本号(redundancyversion,RV)是否为特定RV;或者UE判定第一次重复或每次重复是否需要支持自解码(self-decodable)。
基站在配置调制方式时可以采用上述几种方法中的任一种。
具体地,表3为MCS序号表,UE通过DCI中MCS/TBS域或RRC配置的上行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获取MCS序号为15,则判断其调制方式为QPSK,目标码率R×1024=679;UE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和时域频域资源配置,确定TBS。然而,由于每次实际重复的符号个数可能会不同,会导致有一些符号较少,从而导致实际频谱效率高于MCS表中序号15对应的效率1.3262,甚至超过MCS序号16对应的效率1.4766(MCS序号16对应的调制方式为16QAM),但是仍旧采用QPSK调制方式。反之亦然,UE获取DCI或RRC指示的MCS序号为16,并确定MCS为16QAM;UE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和时域频域资源配置,确定TBS。然而,由于在实际重复的实际频谱效率低于MCS表中序号16对应的效率1.4766,甚至低于MCS序号15对应的效率1.3262,但是仍旧采用16QAM调制。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如果一次重复中的符号长度过于少(假设采用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的方法应对每次重复中传输占用符号长度不同的情况),会导致实际编码率过高,甚至无法自解码(self-decodable)。这种情况会影响解调性能,并且可能会影响延时(需要与其他重复传输/传输共同进行解码)。但是这种确定调制方式的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并且可以避免针对不同调制方式导致对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射频(radio frond-end,RF)的额外要求,例如不同调制方式需要的功率回退(power back off)不同,从而导致实际在每个重复传输/传输采用的实际传输功率不同等情况。
根据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code rate)分别确定每次重复传输/传输的调制方式,可以由基站或者用户设备UE执行,如图10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S1001、确定PUSCH传输块的大小或PDSCH传输块的大小(TBS);
步骤S1002、至少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多次重复传输/传输中的至少一次重复传输/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
确定的TBS,所述至少一次重复传输/传输实际传输的符号数L;
步骤S1003、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每次重复传输/传输的调制方式:
所述至少一次重复传输/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所述至少一次重复传输/传输所采用的频谱效率,预先定义的TBS表,编码率门限,频谱效率门限。
其中,编码率门限可以在协议中预先定义或者通过基站配置(例如通过RRC或DCI),频谱效率门限也可以在协议中预先定义或者通过基站配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其中,预先定义的TBS表由若干行组成,其中任一行包括调制阶数、目标码率乘以1024以及频谱效率中一项或者多项的集合。
具体地,根据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在预先定义的TBS表中查找与之对应的编码率和/或对应的频谱效率所在的行,并根据该行中指示的调制阶数确定调制方式。其中,找到对应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最近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大于或者等于最近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小于或者等于最近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步骤S1001、步骤S1002以及步骤S1003并不限定为如图10所示的执行顺序,任何其它执行顺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4所示,UE确定PUSCH或PDSCH的TBS为M,以及第一次重复的符号数L1=7,第二次重复的符号数L2=4。UE根据符号数L1,导频开销以及频域的资源配置等参数计算出可进行PUSCH或PDSCH数据映射的资源粒子(resource element,RE)数,并且根据该粒子资源数和PUSCH或PDSCH的TBS(M),计算出第一次重复的实际传输效率E1=1.18,并且根据实际传输效率E1和MCS序列表3,推断出对应与实际传输效率E1相对应的MCS序列IMCS=14,IMCS=14指示的调制方式为QPSK作为第一次重复所采用的的调制方式。同理,UE根据符号数L2,、导频开销,以及频域的资源配置等参数计算出可进行PUSCH或PDSCH数据映射的资源粒子(resource element,,RE)数,并且根据该粒子资源数,和PUSCH或PDSCH的TBS(M)TBS M,计算出第一次重复的实际传输效率E2=2.36,并确定为MCS序列IMCS=19所指示的16QAM为第二次重复所采用的调制方式。
再例如,基站配置或者预先定义一个或多个编码率的门限以及与门限对应的调制方式,UE计算潜在码率和/或实际传输效率,并根据潜在码率和/或实际传输效率以及相对应的码率和/或传输效率的门限,确定调制方式。其中,潜在的码率根据至少以下参数之一计算得到:一次重复的符号数L,导频开销,TBS,和MCS序列IMCS指示的调制方式。具体地,基站定义码率的门限为0.93,如图4所示,第一次重复符号数L1=7,DMRS开销为1个符号,TBS为M,以及MCS序列IMCS14指示的调制方式为QPSK计算出的潜在码率为0.588;第二次重复符号数L2=4,TBS为M,和MCS序列IMCS14指示的调制方式为QPSK计算出的潜在码率为1.176(大于门限0.93),则需要升高调制方式为16QAM。此外,如果升高后的调阶数式对应的潜在码率仍旧大于门限,则进一步提升调制阶数直到最大可用调制阶数。
上述方法同样适用于基站确定解调采用的调制方式。
上述两种方法可以通过RRC半静态或者DCI动态调整配置其中一种。或者可以通过预先定义的规则。例如,若UE判定潜在码率在用于第一次重复传输/传输高过门限,并且RV版本号为全0或者{0,3},则进行动态调整调制方式以确保每次传输均能保证被独立解码。
表3:MCS序号表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371
下述实施例主要介绍了用于相位跟踪(phase tracking)的参考信号PT-RS(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的时域密度、时域位置以及时频资源的位置,具体如下所示:
Rel-15 NR系统设计了用于相位跟踪(phase tracking)的参考信号PT-RS(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当采用OFDM作为载波调制方式时,PT-RS时域密度根据MCS确定。以采用循环前缀的正交频分复用(Cyclic Prefix-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CP-OFDM)的上行为例,在PTRS-UplinkConfig高层信令中的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timeDensity和frequencyDensity分别指示门限值ptrs-MCSi(其中i=1,2,3)以及NRB,i(其中i=0,1)。当通过上述高层信令进行配置的时候,UE假设(assume)PT-RS天线端口(antenna port(s))出现并且其图样(pattern)是与相应调度的MCS和调度带宽中的相关的。表4为PT-RS的时域密度与调度的MCS的之间的函数关系。
表4
调度MCS 时域密度(L<sub>PT-RS</sub>)
I<sub>MCS</sub>&lt;ptrs-MCS<sub>1</sub> PT-RS is not present
ptrs-MCS1≤I<sub>MCS</sub>&lt;ptrs-MCS2 4
ptrs-MCS2≤I<sub>MCS</sub>&lt;ptrs-MCS3 2
ptrs-MCS3≤I<sub>MCS</sub>&lt;ptrs-MCS4 1
对于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SpreadSpectru-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DFT-S-OFDM)的上行,基站会直接向UE配置采样频率(sample density)以及时域密度(timedensity)。其中,时域密度为LPT-RS=1或者LPT-RS=2。
图5a、图5b以及图5c为PT-RS时域密度的示意图。如图5a、图5b以及图5c所示,对于进行PT-RS传输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PT-RS占用子载波0进行传输,OFDM符号0被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DMRS天线端口a和天线端口b占用OFDM符号2。在图5a、图5b以及图5c中,PT-RS分别以时域密度(LPT-RS)为1,2,4进行传输。以下行为例,PT-RS在时域的映射需要避开下行控制信道区域以及DMRS,并且不将该符号计算在其中。例如如图5c所示,PT-RS的时域密度为4,则占用符号1,以及跨越符号2后的第4个符号(符号6)上传输,以及后面的符号10上传输。如前文所述,当每次重复传输/传输且符号的长度不同时,会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MCS,同时每次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频谱效率也可能不同。因此,如何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LPT-RS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LPT-RS
方法1:根据全部重复传输/传输所对应的平均频谱效率和/或平均码率,在所对应的MCS表中的序号IMCS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LPT-RS
具体地,UE计算出全部重复传输/传输所对应的平均频谱效率E’和/或平均码率R’;UE根据计算出的E’和/或R’,在预先定义的MCS表中查找出最接近的码率和/或频谱效率所对应的MCS序列号IMCS,并与基站配置的门限值进行对比,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LPT-RS
方法2:根据DCI调度或RRC配置的MCS序号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LPT-RS
具体地,UE根据DCI或RRC获得MCS序号IMCS,并与基站配置的以MCS为函数的门限值进行对比,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LPT-RS。此方法等同于根据基准传输(重复传输/传输)的MCS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LPT-RS
方法3:根据任一次重复传输/传输的实际码率Ri和/或实际频谱效率Ei在MCS表中查找与Ri和/或Ei最接近的码率和/或频谱效率对应的序号IMCS,i,并基于IMCS,i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LPT-RS。此时,每次重复传输/传输中的实际PT-RS的导频密度可能不同。
具体地,UE计算出任一次重复传输/传输的平均频谱效率E’和/或码率R’;UE根据计算出的E’和/或R’,在预先定义的MCS表中查找出最接近的码率和/或频谱效率所对应的MCS序列号IMCS,并与基站配置的门限值进行对比,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LPT-RS
如果每一次重复传输/传输均需要插入PT-RS,则为每次重复传输/传输分别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LPT-RS
方法4:根据第一次重复传输/传输的实际频谱效率和/或实际码率,以及所对应的MCS表中的序号IMCS决定。
具体地,UE计算出第一次重复传输/传输的频谱效率E1和/或码率R1;UE根据计算出的E1和/或R1,在预先定义的MCS表中查找出最接近的码率和/或频谱效率所对应的MCS序列号IMCS,并与基站配置的门限值进行对比,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LPT-RS
尤其对于当一次传输为实际传输时,方法4会与方法2可能会确定出不同的PT-RS密度。具体的,例如,第一次传输被切割成多个实际传输时,实际第一次传输的实际频谱效率和/或实际码率会高于方法2中基站向UE配置的MCS所对应的频谱效率和/或码率。
方法5:根据基站通过RRC或者DCI配置的导频密度参数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LPT-RS,或者将PT-RS的时域密度确定为预定值。
例如,基站可以直接配置PT-RS的密度为2,或者在协议中固定为2。或者不配置该导频密度,则不进行PT-RS传输。
在一个系统中,基站可以向UE配置多个MCS表。例如,为了节省DCI开销,而重新配置一个需要较少MCS比特数的表。那么基站可以为不同的MCS表分别配置用于决定PT-RS的时域密度的门限。例如,第一个MCS需要5比特指示(如表3所示),第二个MCS表需要4比特指示(如表5所示)。
对于第一个MCS表(如表3),基站可以配置三个门限,例如ptrs-MCS1i分别为6,16,24。
对于第二个MCS表(如表5),基站可以配置三个门限,例如,ptrs-MCS2i分别为2,4,6。
当UE收到对应第一个MCS表的资源分配时(通过DCI或者RRC或者MAC收到对应第一个MCS表的资源分配时),根据与第一个MCS表对应的门限值ptrs-MCS1i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当UE收到对应第二个MCS表的资源分配时(通过DCI或者RRC或者MAC收到对应第二个MSC表的资源分配时),则根据与第二个MCS表对应的门限值ptrs-MCS2i确定PT-RS的时域密度。
此外,对不同的MSC表或者不同的门限值,可以预先在协议中定义或者配置不同的MCS和PT-RS时域密度的对应表。例如,对于第二个MCS表,可以只配置或定义由一个或者两个门限值构成的MCS和PT-RS时域密度的对应表。此时,基站只需要为其配置一个或者两个门限值即可。
第二个MCS表可能是第一个MCS表的一个子集。例如表5所示,表5中的每一个MCS序号IMCS1均包含在第一个MCS表对应的MCS序号IMCS中。那么,可以根据用于第一个MCS表的ptrs-MCS1i以及,第二个MCS表中所指示的MCS序号(如表5中的IMCS1)所对应的第一个MCS表中的序号(如表5中的IMCS1与表3对应的MCS序号IMCS)来决定PR-RS的密度。其中,根据表5中一个MCS序号对应的码率和/或频谱效率可以在另一个表中确定对应的频谱序号。
具体地,基站配置的对应第二个MCS表(表5)的序号为IMCS1=1,对应第一个MCS表(表3)中的MCS序号IMCS=4。基站为第一个MCS表配置的门限分别为6,16,24。那么此时,IMCS=4<ptrs-MCS11=6,根据表4,可以决定不进行PT-RS传输。
在另外一种情况,对于配置第二个MSC表的情况,可以设置缺省(default)方法(如果没有配置第二个MSC表对应的门限时)为采用第一个MCS表中的门限,如果配置第二个MCS表的门限则采用第二MSC表的门限。
表5:MCS序号表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421
在另外一个例子中,多个MCS表的对应关系没有直接给出,而需要根据码率或者频谱效率间接推断出。那么,可以根据第二个MSC表中至少一行对应的码率和/或频谱效率,与第一个MCS表中的码率和/或频谱效率进行匹配,从而找到对应的第一个MCS表中的MCS序号。其中,进行匹配的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码率和/或频谱效率相等,码率和/或频谱效率最接近,码率和/或频谱效率最接近且不大于,码率和/或频谱效率最接近且不大于等于,码率和/或频谱效率最接近且不小于,码率和/或频谱效率最接近且不小于等于。
第二个MCS表可以在协议中直接定义,或者根据基站配置(如,直接配置第一个MCS表中的一列或者多列),或者根据规则计算。如果基站直接用第一个MCS表中某一列配置第二个MCS表中的一列,那么基站可以直接根据该配置关系得出该列对应在第一个MCS表中的序号。根据规则计算的方法可以包括:根据第一参数和/或第二参数计算第一个MCS表和第二MCS表的对应关系。其中,参数根据基站配置,或者根据用于指示每张表的比特位数获得。具体的,基站配置第一参数为4,即第一个MCS表中的每4行中的一行作为第二个MSC表中的一行。进一步,基站配置或者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获得第二参数为0,则表示选取第一个MCS表中满足IMCS mod 4=0的行,构成第二个MSC表。
另外一个例子中,第一个MCS表用a1=5比特指示,第二个MCS表用a2=3比特指示,那么推断(第一参数为2^(a1-a2))得出,第一个MCS表中的每4行中的一行作为第二个MSC表中的一行,即第一参数为4。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上述方法合并使用。例如,如果基站没有通过高层信令配置MCS表,则根据预定义的规则构建第二个MCS表。
当第二个MCS表所用的比特数较少时,则很难保留全部用于重传的MCS序号28-31(其中,每个序号指示一个调制方式)。那么,为了能够调整用于重传的调制方式,可以用其他MCS值表示。当UE接收到用于重传的DCI时,只根据MCS序号判断其调制方式,不根据该MCS计算用于重传的传输块大小(或码率/传输效率)。但是,此时可以根据该MCS动态调整此次重传所采用的PT-RS时域密度。
在一种实现方法中,不同的DCI格式,和/或搜索空间,和/或CORESET,和/或加绕序列(RNTI等),可以对应不同的MSC表和/或导频密度门限。UE可以根据检测到的DCI格式,和/或搜索空间,和/或CORESET,和/或加绕序列确定相应的MSC表和/或导频密度门限。特别的,即使MCS表比特数相同的情况下,基站也可以为不同的DCI格式,和/或搜索空间,和/或CORESET,和/或加绕序列(RNTI等)配置不同的导频密度门限。这样可以适应不同的传输要求(如更高的可靠性等)。
如果一个系统支持多种的上下行数据信道的传输格式,基站可以通常为不同的传输格式分别配置相应的MSC表和/或导频密度门限。
进一步,UE根据确定的PT-RS的时域密度LPT-RS从第一次重复传输/传输起始符号确定全部重复传输/传输中的PT-RS的时域位置。或者,UE根据确定的PT-RS的时域密度LPT-RS从每一次重复传输/传输起始符号分别决定每一次重复传输/传输中的PT-RS的时域位置。或者,全部PUSCH重复传输/传输中时隙起始位置。其中,每一次重复传输/传输可以为实际传输或基准传输。
进一步地,以PUSCH为例,确定PUSCH的PT-RS时频资源位置的方法包括:当以下所有的条件都满足的时候,PUSCH的PT-RS根据以下公式映射到RE上: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441
其中,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442
-时间序号l传输在为PUSCH所分配的OFDM符号中。当PUSCH有多次重复传输/传输时,l应在任意一次为PUSCH所分配的OFDM符号中;
-资源粒子(k,l)没有被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占用;
-k′和Δ对应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443
其中数量k′和Δ在3GPP TS38.211表6.4.1.1.3-1和6.4.1.1.3-2给出,配置类型通过高层参数DMRS-UplinkConfig配置,预编码矩阵W在3GPPTS38.211第6.3.1.5章节给出。数量βPTRS是一个幅度的缩放因子,表示发送功率。
时间序号l的集合定义为相对于多次中的任意一次重复传输/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或者第一次重复传输/传输的起始位置,或者在全部PUSCH重复传输/传输中连续符号集合的起始位置和/或时隙起始位置:
1.设置i=0and lref=0;
2.如果任何在间隔max(lref+(i-1)LPT-RS+1,lref),...,lref+iLPT-RS中与DMRS重复,则,
-设置i=1;
-如果单符号的DM-RS,设置lref为DM-RS的符号序号,或者,双符号的DM-RS中的第二个DM-RS符号;
-只要lref+iLPT-RS在多次中的该任意一次重复传输/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分配中或者任意一次重复传输/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分配中,或者PUSCH实际发送的全部重复传输/传输的任意时域资源中,则重复步骤2;
3.增加lref+iLPT-RS到PT-RS的时域序号集合中;
4.将i加1;
5.只要lref+iLPT-RS在多次中的该任意一次重复传输/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分配中或者任意一次重复传输/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分配中,或者PUSCH实际发送的全部重复传输/传输的任意时域资源中,则重复步骤2。
其中,LPT-RS∈{1,2,4}如表4所示。
具体的,如图3c所示,时间序号l的集合定义为:2次传输中第1次重复传输/传输的PUSCH的时域起始位置为slot n的符号1以及2次传输中第2次重复传输/传输的PUSCH的时域起始位置为slot n+1的符号0。或者,第1重复传输的起始位置为slot n的符号1。或者,在全部2次PUSCH重复传输/传输中第一组连续符号集合的起始位置为slot n的符号1,第二组连续符号集合的起始位置为slot n+1的符号0。此时,第二组连续符号集合的起始位置刚好为slot的起始位置(即第一个符号)。
上述步骤5的一个实施例(同样适用于步骤2中的最后一步):判断lref+iLPT-RS是否在2次中的第1次重复传输/传输PUSCH时域资源分配Slot n的符号1至符号10中或者在2次重复中的第2次重复传输/传输PUSCH时域资源分配Slot n+1的符号0至符号7中。这时,适用于以多次重复中的第一次重复的起始位置或者全部PUSCH传输的起始位置作为计算时间序号l集合的相对位置。
上述步骤5的另一个实施例(同样适用于步骤2中的最后一步):当采用相对于每次PUSCH传输的起始位置作为计算时间序号l集合的相对位置时,对于第1次重复传输,判断lref+iLPT-RS是否在该次重复传输/传输PUSCH时域资源分配Slot n的符号1至符号10中。对于第2次重复同理。
同样方法也适用于PDSCH中插入PT-RS。
下述实施例主要介绍了用于确定本UE以及其他UE用于上行传输,如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资源位置和/或上行控制信号(uplink controlinformation,UCI)资源位置,并最终决定本UE用于传输的信道的映射方式,具体如下所示:
在LTE系统中,SRS只能配置在每个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在NR系统中,基站可以为UE配置多个SRS资源集,每个SRS资源集包括1到多个SRS资源,每个SRS资源包括1、2或4个SRS端口。每个SRS资源可以配置在一个时隙的最后6个OFDM符号中的1、2或4个连续符号。此外,NR的UCI可以传输在一个slot中的任意符号位置。在Rel-15版本的NR中,仅支持以时隙为单位的重复传输,那么基站可以通过每个时隙内的时域资源分配避免与潜在的SRS(本UE或者其他UE的SRS)或者其他UE的UCI碰撞。然而,为了减小延时并且保证可靠性,Rel-16版本的NR中正在讨论支持连续重复传输的方式。例如,支持以微时隙(mini-slot)为单位的重复传输。或者,当遇到不可用于上行传输的符号或时隙(例如,用于下行传输的符号或时隙,和/或灵活符号或时隙等)或时隙边界(boundary)时,需要分割(segment)成两次重复传输。这些规则可能是预先在协议中规定好的。那么,当本UE或者其他UE需要进行上行传输时,基站需要可以通知UE,在传输时,绕开潜在上行传输的资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方法二以及方法三)至少之一:
方法一:通过RRC配置潜在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并且通过指示数据信道传输的DCI动态指示需要数据映射回避的资源。
具体地,基站通过RRC向UE配置潜在SRS或UCI的资源集合包括:以时隙为单位的周期和偏移量(例如SRS-periodicityAndOffset),时隙内的起始位置(startPosition),符号个数(nrofSymbols)。具体的,其RRC参数为可以配置为: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461
其中,nrofSymbols指示OFDM符号的位置(N=1,2or 4个符号),startPosition指示其起始位置,SRSSymbolStartPosition=0..5;"0"表示该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1"表示倒数第二个符号。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462
Figure BDA0002264847470000471
其中,sl1指示周期为1个slot,sl2表示周期为2个slot,以此类推。对于每个周期,对应一个以时隙为单位的偏移量。对于s11,其偏移量为0。
在另一个例子里,基站通过RRC向UE配置潜在SRS或UCI的资源集合可以包括:以时隙为单位的周期和偏移量(例如SRS-periodicityAndOffset),时隙内比特映射(bitmap)指示的符号位置。
如果对于一个数据信道重复传输次数很多或长度很长,可能跨过几个映射回避资源的时隙周期,那么此时需要通过映射回避资源时隙周期和偏移量参数来推断出哪几个时隙中可能会出现SRS和/或UCI传输。或者,可以通过DCI直接指示在数据信道跨越的时隙中的第几个或者哪几个存在SRS和/或UCI传输。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基站可以通过RRC配置几个潜在SRS和/或UCI传输的集合{时隙序号,符号起始位置,符号长度}。并通过DCI数据映射域动态指示了集合中的一个:{时隙序号0,符号起始位置3,符号长度2}。由于DCI所指示的数据传输从slot n的符号1开始,延续到slot n+1的符号7,由于DCI中数据映射域指示数据传输的第一个时隙(即slot n)中的倒数第4个符号开始2个符号不能进行数据映射,则实际DCI指示的数据传输从slot n的符号1开始映射至slot n的符号9,在slot n的符号10和11上不进行映射,从slot n的符号11继续开始映射,直至slot n+1的符号7结束。
如果一个数据信道重复传输次数不多,则无需提供映射回避资源的时隙周期和偏移量参数。
方法二:直接通过RRC配置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这种方法可以通过重用上行下行符号和/或时隙方向的方式,或者引入新的用于指示数据映射回避的方式。具体RRC的配置例子如上,基站通过RRC向UE配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包括:以时隙为单位的数据映射回避资源的周期和偏移量(例如SRS-periodicityAndOffset),时隙内的起始位置(startPosition),符号个数(nrofSymbols)。
在另一个例子里,基站通过RRC向UE配置潜在SRS或UCI的资源集合可以包括:以时隙为单位的周期和偏移量,时隙内比特映射(bitmap)指示的符号位置。
方法二无需DCI的动态参与,丢失了一定的灵活性,但是节省的DCI开销。此外,方法二更适用于配置授权(configured grant)的或半永久(semi-persistant schedule,SPS)数据传输。
方法三:通过RRC配置潜在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并且通过分组共享(groupcommon)DCI动态在指示数据映射回避资源资源。其中,多个用户可以同时接收分组共享DCI,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动态调度的数据传输或者配置授权或SPS数据传输。特别的,可以通过用于指示时隙指示SFI(slot format indicator)的分组共享DCI将用于上行或者下行传输的时隙改写为不能用于上行或者下行传输的时隙来实现。
上述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时隙也可以为除时隙外的其它时间单元,同样上述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符号也可以为除符号外的其它时间单元,本申请实施例中介绍的时隙和符号并不作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上述实施例从方法流程的角度介绍了数据传输的方法,下述从虚拟模块的角度介绍用户设备以及基站,其中用户设备以及基站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方法,具体如下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如图5d所示,包括:接收模块51、第一确定模块52以及第一数据传输模块53,其中,
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
第一确定模块5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51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其中,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以及传输块大小,其中,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
第一数据传输模块53,用于基于第一确定模块52确定的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高层信令,确定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
其中,TDRA集合中的至少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用于指示时域资源。
第一确定模块52,还用于根据DCI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并根据该项中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确定预设传输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高层信令,确定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以及根据DCI和TDRA集合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其中,TDRA集合中的至少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和/或,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DCI和/或高层信令中指示预设传输次数的指示信息,确定预设传输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数据传输模块53,具体用于重复传输与全部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全部数据k次;和/或;和/或,第一数据传输模块53,具体用于当确定出的预设传输次数k大于确定出的TDRA集合中的一项中所包括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时,根据预先定义或者基站预先配置的规则,重复传输与部分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数据;和/或,第一数据传输模块53,具体用于当确定出预设传输次数k不大于确定出的TDRA集合中的一项中所包括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时,传输与TDRA集合中前k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确定模块52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二获取单元以及第一确定单元,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基站预先配置的备用集合.
其中,备用集合包含多个预设组合,预设组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隙偏差、起始和长度的指示SLIV的组合、起始位置S以及时域长度L,其中,各个预设组合均设置有对应的编号。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
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预设组合对应的编号中的一个。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基站预先配置的备用集合,以及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基站发送的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
其中,TDRA集合中每一项包括一个或多个的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当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参数时,根据每套时域资源参数中的每一次预设传输的相对起始位置,确定用于该次数据传输的第一个调制解调信号DMRS的时域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固定的调制方式,固定的调制方式为各次预设传输均采用的调制方式;和/或,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还用于根据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确定至少一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通过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获得。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确定模块52包括:第三获取单元以及第二确定单元,其中,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DCI和/或高层信令中指示的调制与编码方式MCS序号。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三获取单元获取的MCS序号,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为MCS序号在MCS序号表中对应的调制方式;和/或,第二确定单元,具体还用于当MCS序号对应的码率在用于首次预设传输时大于预设门限时,调整调制阶数,并基于调整后的调制阶数确定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确定传输块的大小TBS,TBS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对应的传输块或者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对应的传输块。
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还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
TBS、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实际传输的符号数。
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还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调制方式:
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频谱效率、预先定义的TBS表、编码率门限、频谱效率门限。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在预先定义的TBS表中确定第一编码率和/或第一频谱效率所在的行。
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还用于根据第一编码率和/或第一频谱效率所在的行中指示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调整方式。
其中,第一编码率和/或第一频谱效率为:在预先定义的TBS表中与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距离最近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和/或,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确定全部预设传输中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位置或者任一次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位置;和/或,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以及时间集合,确定PUSCH的PT-RS时频资源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频谱效率和/或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和/或,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通过DCI调度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和/或,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任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和/或实际频谱效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和/或,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频谱效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和/或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和/或,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导频密度参数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导频密度参数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或者DCI配置;和/或,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为预设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确定模块52在通过DCI调度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时,具体用于:获取至少一个MCS表以及每个MCS表对应的至少一个PT-RS的时域密度门限;从获取到的至少一个MCS表中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MCS表;根据DCI调度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MCS序号,以及确定出的MCS表所对应的至少一个PT-RS的时域密度门限,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时间集合包括:
多次中的任意一次预设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分配的起始位置或者第一次预设传输的起始位置,或者在全部PUSCH预设传输中连续符号集合的起始位置和/或时隙起始位置;和/或,
多次中的任意一次预设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或者任意一次预设传输的PUSCH时域资源,或者PUSCH实际发送的全部预设传输的时域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潜在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并根据用于指示数据信道传输的DCI中的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映射回避资源;和/或,第一确定单元52,具体用于根据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和/或,第一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通过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潜在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并根据分组共享DCI确定数据映射回避的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然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以及传输块大小,其中,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然后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即用户设备UE可以接收基站配置的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传输块大小中的至少一项,并根据从基站接收到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可以解决由于在每次实际的预设传输中采用的符号长度不等而导致每次预设传输的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等传输格式确定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适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如图6所示,包括:第二确定模块61、发送模块62以及第二数据传输模块63,其中,
第二确定模块61,用于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发送模块62,用于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发送所述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第二数据传输模块63,用于基于所述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以及传输块大小,其中,所述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然后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发送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然后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站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时,可以通过DCI和/或高层信令向用户设备UE发送确定出的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从而可以使得用户设备获取数据传输所需的传输格式,并且在获取传输格式之后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每次实际的预设传输中采用的符号长度不等而导致每次预设传输的调制方式、参考信息、资源位置等传输格式确定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适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分别介绍了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用户设备UE的虚拟装置实施例以及基站的虚拟装置实施例,下面介绍用户设备UE的实体装置实施例以及基站的实体装置实施例,具体如下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如图7所示,图7所示的用户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3。其中,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3相连,如通过总线702相连。可选地,用户设备UE7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704,通信接口包括天线。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通信接口704不限于一个,该用户设备UE7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701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7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7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702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7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703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7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然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传输块大小,其中,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然后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即用户设备UE可以接收基站配置的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传输块大小中的至少一项,并根据从基站接收到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可以解决由于在每次实际的预设传输中采用的符号长度不等而导致每次预设传输的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等传输格式确定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如图8所示,图8所示的基站800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3。其中,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3相连,如通过总线802相连。可选地,基站8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804,通信接口包括天线。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通信接口804不限于一个,该基站8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801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8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8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802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8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803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8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8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存储器8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然后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发送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然后基于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即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站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时,可以通过DCI和/或高层信令向用户设备UE发送确定出的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从而可以使得用户设备获取数据传输所需的传输格式,并且在获取传输格式之后可以进行数据传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在每次实际的预设传输中采用的符号长度不等而导致每次预设传输的调制方式、参考信息、资源位置等传输格式确定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适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用于实现本申请的用户设备、或者基站的计算系统的框图。
如图9所示,计算系统900包括处理器91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20、输出接口930、以及输入接口940。该计算系统900可以执行上面参考图1描述的方法,以实现用户设备从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参数,并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处理器910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910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910可以是用于执行参考图2a或图2b描述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20,例如可以是能够包含、存储、传送、传播或传输指令的任意介质。例如,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器件或传播介质。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示例包括:磁存储装置,如磁带或硬盘(HDD);光存储装置,如光盘(CD-ROM);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闪存;和/或有线/无线通信链路。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20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代码/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在由处理器91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910执行例如上面结合图2a或图2b所描述的方法流程及其任何变形。
计算机程序可被配置为具有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模块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例如,在示例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中的代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例如包括模块1、模块2、……。应当注意,模块的划分方式和个数并不是固定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程序模块或程序模块组合,当这些程序模块组合被处理器91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910可以执行例如上面结合图2a或图2b所描述的方法流程及其任何变形。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处理器910可以使用输出接口930和输入接口940来执行上面结合图2a或图2b所描述的方法流程及其任何变形。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任意系统,包括但不限于5G NR系统。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用户设备UE执行,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
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以及传输块大小,其中,所述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
基于所述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高层信令,确定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根据DCI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并根据该项中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确定预设传输次数,其中,TDRA集合中的至少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所述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用于指示所述时域资源;
根据高层信令,确定时域资源分配TDRA集合,以及根据DCI和所述TDRA集合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其中,TDRA集合中的至少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分配参数;
根据DCI和/或高层信令中指示预设传输次数的指示信息,确定预设传输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重复传输与全部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全部数据k次;
当确定出的预设传输次数k大于确定出的TDRA集合中的一项中所包括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时,根据预先定义或者基站预先配置的规则,重复传输与部分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数据;
当确定出预设传输次数k不大于确定出的TDRA集合中的一项中所包括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的套数时,传输与TDRA集合中前k套的时域资源分配参数对应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
获取基站预先配置的备用集合,所述备用集合包含多个预设组合,所述预设组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隙偏差、起始和长度的指示SLIV的组合、起始位置S以及时域长度L,其中,各个预设组合均设置有对应的编号;
获取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组合对应的编号中的一个;
基于所述基站预先配置的备用集合,以及所述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
当确定TDRA集合中的一项包括多套时域资源参数时,根据每套时域资源参数中的每一次预设传输的相对起始位置,确定用于该次数据传输的第一个调制解调信号DMRS的时域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固定的调制方式,所述固定的调制方式为各次预设传输均采用的调制方式;
根据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确定至少一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所述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通过所述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获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
获取DCI和/或高层信令中指示的调制与编码方式MCS序号;
根据所述MCS序号,确定所述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MCS序号,确定所述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确定所述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为MCS序号在MCS序号表中对应的调制方式;
若MCS序号对应的码率在用于首次预设传输时大于预设门限,则调整调制阶数,并基于调整后的调制阶数确定所述首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传输效率和/或编码率,确定至少一次预设传输采用的调制方式,包括:
确定传输块的大小TBS,所述TBS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对应的传输块或者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对应的传输块;
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和/或频谱效率:
所述TBS、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实际传输的符号数;
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调制方式:
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编码率、
所述至少一次预设传输所采用的频谱效率、
预先定义的TBS表、
编码率门限、
频谱效率门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对应的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根据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确定全部预设传输中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位置或者任一次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位置;
根据预设传输所对应的PT-RS的时域密度以及时间集合,确定PUSCH的PT-RS时频资源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根据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频谱效率和/或全部预设传输所对应的平均码率在所述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通过DCI调度或者高层信令配置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根据任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和/或实际频谱效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根据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频谱效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和/或第一次预设传输的实际码率在MCS表中对应的MCS序号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
根据导频密度参数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所述导频密度参数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或者DCI配置;
确定预设传输所对应的相位跟踪的参考信号PT-RS的时域密度为预设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接收到的DCI和/或高层信令,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潜在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并根据用于指示数据信道传输的DCI中的指示信息确定数据映射回避资源;
根据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
通过高层信令中的配置信息确定潜在数据映射回避资源集合,并根据分组共享DCI确定数据映射回避资源。
13.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基站执行,包括:
确定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和/或高层信令发送所述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
基于所述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传输格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时域资源、频域资源、预设传输次数、调制方式、参考信号资源位置以及传输块大小,其中,所述预设传输次数包括:传输次数和/或重复传输次数。
14.一种用户设备UE,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的方法。
1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的方法。
CN201911084069.6A 2019-03-29 2019-11-07 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Pending CN1117575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36427A KR20200115297A (ko) 2019-03-29 2020-03-25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6/831,387 US11553471B2 (en) 2019-03-29 2020-03-2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EP23178579.1A EP4236549A3 (en) 2019-03-29 2020-03-2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tting data
EP20166275.6A EP3726768B1 (en) 2019-03-29 2020-03-2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tting data
US18/064,167 US20230105623A1 (en) 2019-03-29 2022-12-0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2095 2019-03-29
CN2019102520959 2019-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7501A true CN111757501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72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84069.6A Pending CN111757501A (zh) 2019-03-29 2019-11-07 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200115297A (zh)
CN (1) CN11175750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0336A (zh) * 2020-10-14 2021-02-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配置方法、传输配置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219059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4696967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WO2022151434A1 (zh) * 2021-01-15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51119A1 (zh) * 2021-01-14 2022-07-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60241A1 (zh) * 2022-09-23 2024-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域资源分配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4933A1 (ko) * 2022-08-10 2024-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7694A (zh) * 2013-02-21 2013-07-31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通知、解码方法与装置
US20150257088A1 (en) * 2014-03-06 2015-09-10 Mediatek Inc. Smart Congestion Control for RRC Idle Mode in LTE Systems
CN105009671A (zh) * 2013-03-06 2015-10-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子帧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66027A (zh) * 2014-01-24 2016-07-13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通信系统、访问控制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6992847A (zh) * 2016-01-20 2017-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7734581A (zh) * 2014-09-24 2018-02-23 英特尔公司 授权共享接入的频谱释放时的切换
WO2018101574A1 (ko) * 2016-11-29 2018-06-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Ps 데이터 오프 기능을 사용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CN108282879A (zh) * 2017-01-06 2018-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90053211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Procedures, base stations and user equipment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without grant
CN109391448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479314A (zh) * 2016-07-29 2019-03-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下一代通信系统中的冲突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7694A (zh) * 2013-02-21 2013-07-31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通知、解码方法与装置
CN105009671A (zh) * 2013-03-06 2015-10-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子帧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66027A (zh) * 2014-01-24 2016-07-13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通信系统、访问控制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20150257088A1 (en) * 2014-03-06 2015-09-10 Mediatek Inc. Smart Congestion Control for RRC Idle Mode in LTE Systems
CN107734581A (zh) * 2014-09-24 2018-02-23 英特尔公司 授权共享接入的频谱释放时的切换
CN106992847A (zh) * 2016-01-20 2017-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9479314A (zh) * 2016-07-29 2019-03-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下一代通信系统中的冲突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101574A1 (ko) * 2016-11-29 2018-06-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Ps 데이터 오프 기능을 사용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CN108282879A (zh) * 2017-01-06 2018-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90053211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Procedures, base stations and user equipment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without grant
CN109391448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2-1801166 EmailDisc RAN2-100-30 CSI-RS Configuration cleanup"", 3GPP TSG_RAN\\WG2_RL2, 23 January 2018 (2018-01-23) *
NOKIA, NOKIA SHANGHAI BELL: ""R1-1903797_Summary of Friday offline discussion on 7.2.6.1.3_URLLC PUSCH enh"", 3GPP TSG_RAN\\WG1_RL1, 4 March 2019 (2019-03-04), pages 4 *
VIVO: "R1-1812314 "PUSCH enhancements for URLLC"", 3GPP TSG_RAN\\WG1_RL1, no. 1, 3 November 2018 (2018-11-03), pages 2 *
YUE LI等: ""Cooperative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ith Network Coding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VOLUME: 17, ISSUE: 1, JANUARY 2018)》, 27 October 2017 (2017-10-27) *
杨士霄等: ""5G新空口下eMBB与URLLC业务复用技术的研究"",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5 August 2018 (2018-08-15)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9059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2400336A (zh) * 2020-10-14 2021-02-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配置方法、传输配置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077265A1 (zh) * 2020-10-14 2022-04-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配置方法、传输配置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96967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增强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WO2022151119A1 (zh) * 2021-01-14 2022-07-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51434A1 (zh) * 2021-01-15 2022-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60241A1 (zh) * 2022-09-23 2024-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频域资源分配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115297A (ko) 202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7501A (zh) 用户设备、基站及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10582952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7481514B2 (ja) Mu-mimoにおいて協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されるdmrsポートを示すためのシグナリング態様
KR101926282B1 (ko) 협대역 배치를 위한 pdcch 설계
EP3726768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tting data
AU2019429440B2 (en) Multiple transmission schem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9995491B (zh) 测量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1099830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99829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82244A1 (zh) 一种配置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2486081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BR112012012995A2 (pt) método para uma configuração de sinalização de um sinal de referência sonoro, estação base para uma configuração de sinalização de um sinal de referência sonoro, e,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para uma configuração de sinalização de um sinal de referência sonoro
EP2062409A2 (en)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8632011B (zh) 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6658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数据接收和harq-ack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2115472A2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7683624B (zh) 指示资源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7710853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4070535A (zh) 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发送和接收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12753191A (zh) 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包括小区信息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601886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2867151A (zh) 资源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658413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5118380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110015775A (ko)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단말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