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4987A - 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4987A
CN114694987A CN202210378326.2A CN202210378326A CN114694987A CN 114694987 A CN114694987 A CN 114694987A CN 202210378326 A CN202210378326 A CN 202210378326A CN 114694987 A CN114694987 A CN 114694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terminal
fixing piece
moving contact
phas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83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4987B (zh
Inventor
曾广移
吕毅
徐浩
弟泽龙
黄小凤
赵伟涛
凌鹏
吕军玲
贺儒飞
董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ak and Frequency Regulation Power Generation Co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Xian XD Switchgear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ak and Frequency Regulation Power Generation Co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Xian XD Switchgea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ak and Frequency Regulation Power Generation Co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Xian XD Switchgear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ak and Frequency Regulation Power Generation Co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783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4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4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4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4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4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46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using rod or lever linkage, e.g. tog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 H01H9/24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interlocking two or more parts of the mechanism for operat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Keying Circuit Devices (AREA)
  • Slid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在箱体内移动,能够使集约型换相开关在所述发电状态、所述抽水状态和所述分闸状态之间切换,由于本申请的B相开关动触头和所述C相开关动触头均设置在第二固定件,因此,在第二固定件移动时,B相开关动触头和所述C相开关动触头会跟随第二固定件移动,B相开关动触头和所述C相开关动触头不会出现一个向上移动,一个向下移动的可能性,因此,不会产生V’出线侧端子同时与V进线侧端子和W进线侧端子导通,也不会产生W’出线侧端子同时与V进线侧端子和W进线侧端子导通,故而本申请相较于现有的三相集约型换相开关,不仅结构简单,传动效率更高,且更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抽水蓄能电站领域,具体为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
背景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用换相开关,可根据换相实现方式不同分为两种结构型式,一种是三相五极独立型式,另一种是三相集约型式。这两种型式换相开关均可与其他开关组成抽蓄成套开关设备,但两种组合整体结构差异明显。随着我国越来越多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用户对于该成套开关设备的功能要求基本稳定,并且在换相开关满足抽水蓄能电站基本参数要求的前提下,用户期望其更经济、更简便、更可靠,而采用三相集约型式换相开关的成套设备更趋向于符合用户需求。
现有三相集约型换相开关的进出线两侧均只有三相母线连接,通过内部触头不同合闸位置组合引起的三相导流回路改变进而实现发电电动机出口母线相序转换。在现有三相集约型换相开关的内部,触头动作位置在发电工况与电动工况设置机械互锁。
但是,对于现有的三相集约型换相开关,其ABC三相在布局空间上仍存在一定的可压缩性,其承担换相功能的两相传动关联,且传动关联结构较为复杂,机械联锁性能较差,因此,急需一种承担换相功能的两相传动关联,且传动关联结构简单,机械联锁性好的三相集约型换相开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以解决现有集约型换相开关传动关联结构复杂,机械联锁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所述集约型换相开关安装于水轮发电机和变压器之间,集约型换相开关具有发电状态、抽水状态和分闸状态;
集约型换相开关包括:箱体、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A相开关动触头、B相开关动触头、C相开关动触头、U进线侧端子、U’出线侧端子、V’出线侧端子、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V进线侧端子、W’出线侧端子、W进线侧端子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
U进线侧端子、U’出线侧端子、V’出线侧端子、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W进线侧端子、W’出线侧端子、V进线侧端子和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设置于箱体内;
V’出线侧端子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相导通;
A相开关动触头设置于第一固定件;
B相开关动触头和C相开关动触头设置于第二固定件;
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可移动设置于箱体内,以使集约型换相开关能够在发电状态、抽水状态和分闸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固定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移动,第二固定件可在第三位置、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一固定件处于第一位置,U’出线侧端子与U进线侧端子断开;第一固定件处于第二位置,A相开关动触头将U’出线侧端子与U进线侧端子连通;第二固定件处于第三位置,V进线侧端子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和W’出线侧端子均断开,以及W进线侧端子与W’出线侧端子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均断开;第二固定件处于第四位置,B相开关动触头将V进线侧端子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导通,C相开关动触头将W进线侧端子与W’出线侧端子导通;第二固定件处于第五位置,B相开关动触头将V进线侧端子与W’出线侧端子导通,C相开关动触头将W进线侧端子与第二V’出线侧端子导通。
优选的,
集约型换相开关在分闸状态,第一固定件处于第一位置,第二固定件处于第三位置;
集约型换相开关在发电状态,第一固定件处于第二位置,第二固定件处于第四位置;
集约型换相开关在抽水状态,第一固定件处于第二位置,第二固定件处于第五位置。
优选的,箱体包括第一箱室和第二箱室;
A相开关动触头、V’出线侧端子、U进线侧端子和U’出线侧端子设置于第一箱室;
B相开关动触头、C相开关动触头、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V进线侧端子、W’出线侧端子、W进线侧端子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设置于第二箱室。
优选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为绝缘拉杆,将第一固定件竖直设置于箱体的一侧,第二固定件竖直设置于箱体的另一侧。
优选的,V’出线侧端子通过导电板分别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相连。
优选的,箱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前面板和后面板;
第一侧板的两侧分别与前面板的第一侧和后面板的第一侧相连,第二侧板的两侧分别与前面板的第二侧和后面板的第二侧相连;
U进线侧端子、V进线侧端子和W进线侧端子通过绝缘支撑板设置于箱体的第一侧板;
U’出线侧端子、V’出线侧端子和W’出线侧端子通过绝缘支撑板设置于箱体的第二侧板。
优选的,箱体的第一侧板开设有多个进线孔,第二侧板开设有多个出线孔。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固定件沿箱体纵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固定件沿箱体纵向移动。
优选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箱体的下端。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通过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在箱体内移动,能够使集约型换相开关在发电状态、抽水状态和分闸状态之间切换,由于本申请的B相开关动触头和C相开关动触头均设置在第二固定件,因此,在第二固定件移动时,即在第三位置、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之间移动时,B相开关动触头和C相开关动触头会跟随第二固定件移动,进而在B相开关动触头将U’出线侧端子与U进线侧端子导通时,C相开关动触头必将V进线侧端子也会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导通;或者,B相开关动触头将V进线侧端子与W’出线侧端子导通,C相开关动触头必将W进线侧端子与第二V’出线侧端子导通;或者,V进线侧端子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和W’出线侧端子均断开,以及W进线侧端子与W’出线侧端子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均断开;即B相开关动触头和C相开关动触头不会出现一个向上移动,一个向下移动的可能性,因此,不会产生V’出线侧端子同时与V进线侧端子和W进线侧端子导通,也不会产生W’出线侧端子同时与V进线侧端子和W进线侧端子导通,故而本申请相较于现有的三相集约型换相开关,不仅结构简单,传动效率更高,且更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另一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状态下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抽水状态下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约型换相开关在分闸状态的电气原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约型换相开关在发电状态的电气原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集约型换相开关在抽水状态的电气原理图。
其中,1-第一固定件;2-A相开关动触头;3-U进线侧端子;4-U'出线侧端子;5-绝缘支撑板;6-V'出线侧端子;7-箱体;8-导电板;9-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10-V进线侧端子;11-B相开关动触头;12-W'出线侧端子;13-W进线侧端子;14-C相开关动触头;15-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16-第二固定件、17-进线孔、18-出线孔、19-第一驱动机构、20-第二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参见图1至图11,图1为集约型换相开关的结构示意图,该集约型换相开关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集约型换相开关安装于水轮发电机和变压器之间,集约型换相开关具有发电状态、抽水状态和分闸状态;
集约型换相开关包括:第一固定件1、第二固定件16、A相开关动触头2、B相开关动触头11、C相开关动触头14、U进线侧端子3、U’出线侧端子4、V’出线侧端子6、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V进线侧端子10、W’出线侧端子12、W进线侧端子13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15;
U进线侧端子3、U’出线侧端子4、V’出线侧端子6、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15、W进线侧端子13、W’出线侧端子12、V进线侧端子10和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设置于箱体7内;
V’出线侧端子6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15相导通;
A相开关动触头2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
B相开关动触头11和C相开关动触头14设置于第二固定件16;
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16可移动设置于箱体7内,以使集约型换相开关能够在发电状态、抽水状态和分闸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固定件1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移动,第二固定件16可在第三位置、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一固定件1处于第一位置,U’出线侧端子4与U进线侧端子3断开;第一固定件1处于第二位置,A相开关动触头2将U’出线侧端子4与U进线侧端子3连通;第二固定件16处于第三位置,V进线侧端子10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和W’出线侧端子12均断开,以及W进线侧端子13与W’出线侧端子12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6均断开;第二固定件16处于第四位置,B相开关动触头11将V进线侧端子10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导通,C相开关动触头14将W进线侧端子13与W’出线侧端子12导通;第二固定件16处于第五位置,B相开关动触头11将V进线侧端子10与W’出线侧端子12导通,C相开关动触头14将W进线侧端子13与第二V’出线侧端子6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在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16在箱体7内移动,能够使集约型换相开关在发电状态、抽水状态和分闸状态之间切换,由于本申请的B相开关动触头11和C相开关动触头14均设置在第二固定件16,因此,在第二固定件16移动时,即在第三位置、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之间移动时,B相开关动触头11和C相开关动触头14会跟随第二固定件16移动,进而在B相开关动触头11将U’出线侧端子4与U进线侧端子3导通时,C相开关动触头14必将V进线侧端子10也会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导通;或者,B相开关动触头11将V进线侧端子10与W’出线侧端子12导通,C相开关动触头14必将W进线侧端子13与第二V’出线侧端子6导通;或者,V进线侧端子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和W’出线侧端子12均断开,以及W进线侧端子13与W’出线侧端子12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6均断开;即B相开关动触头11和C相开关动触头14不会出现一个向上移动,一个向下移动的可能性,因此,不会产生V’出线侧端子6同时与V进线侧端子10和W进线侧端子13导通,也不会产生W’出线侧端子12同时与V进线侧端子10和W进线侧端子13导通,故而本申请相较于现有的三相集约型换相开关,不仅结构简单,传动效率更高,且更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的V’出线侧端子6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15相导通,因此,能够实现两端接头均可与V’出线侧端子6连通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通过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16的移动,能够分别控制不同端头的导通,进而实现集约型换相开关在分闸状态、发电状态和抽水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的,如图1所示,集约型换相开关在分闸状态,第一固定件1处于第一位置,第二固定件16处于第三位置;
如图7所示,集约型换相开关在发电状态,第一固定件1处于第二位置,第二固定件16处于第四位置;
如图8所示,集约型换相开关在抽水状态,第一固定件1处于第二位置,第二固定件16处于第五位置。
参考图9至图11,图9为分闸状态下电气原理图,图10为发电状态下电气原理图,图11为抽水状态下电气原理图。
具体的,箱体7包括第一箱室和第二箱室;
A相开关动触头2、V’出线侧端子6、U进线侧端子3和U’出线侧端子4设置于第一箱室;
B相开关动触头11、C相开关动触头14、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V进线侧端子10、W’出线侧端子12、W进线侧端子13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15设置于第二箱室。
需要说明的是,将箱体7分成第一箱室和第二箱室,并将A相开关动触头2、V’出线侧端子6、U进线侧端子3和U’出线侧端子4设置在第一箱室,B相开关动触头11、C相开关动触头14、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V进线侧端子10、W’出线侧端子12、W进线侧端子13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15设置在第二箱室,进而减少集约型换相开关的体积,提高了经济性。
具体的,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16为绝缘拉杆。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16为绝缘拉杆,并将第一固定件1竖直设置于箱体7的一侧,第二固定件16竖直设置于箱体7的另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16为绝缘拉杆,并将第一固定件1竖直设置于箱体7的一侧,第二固定件16竖直设置于箱体7的另一侧,使得第一固定件1和第二固定件16沿纵向方向移动,进而第一固定件1控制U’出线侧端子4与U进线侧端子3断开或导通;第二固定件16控制V进线侧端子10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和W’出线侧端子12均断开,以及W进线侧端子13与W’出线侧端子12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6均断开;或者V进线侧端子10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或W’出线侧端子12导通,以及W进线侧端子13与W’出线侧端子12或第二V’出线侧端子6均导通。
进一步,V’出线侧端子6通过导电板8分别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15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将V’出线侧端子6通过导电板8分别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15相连,提高了V’出线侧端子6与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15的连接强度,进而保证了集约型换相开关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具体的,箱体7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前面板和后面板;
第一侧板的两侧分别与前面板的第一侧和后面板的第一侧相连,第二侧板的两侧分别与前面板的第二侧和后面板的第二侧相连;
U进线侧端子3、V进线侧端子10和W进线侧端子13通过绝缘支撑板5设置于箱体7的第一侧板;
U’出线侧端子4、V’出线侧端子6和W’出线侧端子12通过绝缘支撑板5设置于箱体7的第二侧板。
需要说明的是,U进线侧端子3、V进线侧端子10和W进线侧端子13通过绝缘支撑板5设置于箱体7的第一侧板;U’出线侧端子4、V’出线侧端子6和W’出线侧端子12通过绝缘支撑板5设置于箱体7的第二侧板,方便进出线接入系统时连接两侧母线,进而起到节省占用空间作用。
具体的,箱体7的第一侧板开设有多个进线孔17,第二侧板开设有多个出线孔18。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箱体7的第一侧板开设有多个进线孔17,第二侧板开设有多个出线孔18,方便外部连接线通过进线孔17与U进线侧端子3、V进线侧端子10和W进线侧端子13连接,以及通过出线孔18与U’出线侧端子4、V’出线侧端子6和W’出线侧端子12连接。
优选的,如图2至图4所示,出线孔18数量为3个,进线孔17数量为3个。
进一步,集约型换相开关,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9和第二驱动机构20;
第一驱动机构19用于驱动第一固定件1沿箱体7纵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20用于驱动第二固定件16沿箱体7纵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一驱动机构19和第二驱动机构20,进而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9驱动第一固定件1沿箱体7纵向移动,以及控制第二驱动机构20驱动第二固定件16沿箱体7纵向移动,进而实现远程操作。
具体的,第一驱动机构19和第二驱动机构20设置于箱体7的下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可以将第一驱动机构19和第二驱动机构20同时设置在箱体7的下端,也可以同时将第一驱动机构19和第二驱动机构20同时设置在箱体7的上端,还可以将第一驱动机构19和第二驱动机构20分开设置在箱体7的上下两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设置。
基于上述方案,本发明主要有以下创新点:
1、V’出线侧端子6通过导电板8同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9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15连接起来,实现了两端接头均可和V’出线侧端子6连通的目标,而且V’出线侧端子6和U进线侧端子3及U’出线侧端子4可集成于一个箱体7内,因此可以简化运动结构,减少设备体积,提高了经济性。
2、将B相开关动触头和C相开关动触头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一个驱动机构驱动两相开关,能够减少一套驱动机构或一套联动机构,传动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强。
3、将B相开关动触头11和C相开关动触头14通过第二固定件16固定连接在一起,两相开关动触头同时向上或向下运动,不存在一个向上且同时一个向下运动的可能性。因此就不会产生V’出线侧端子6和V进线侧端子10以及W进线侧端子13同时接通的可能性,也不会产生W’出线侧端子12和V进线侧端子10以及W进线侧端子13同时接通的可能性,联动的两相具有可靠的互锁性能。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所述集约型换相开关安装于水轮发电机和变压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约型换相开关具有发电状态、抽水状态和分闸状态;
所述集约型换相开关包括:箱体、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A相开关动触头、B相开关动触头、C相开关动触头、U进线侧端子、U’出线侧端子、V’出线侧端子、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V进线侧端子、W’出线侧端子、W进线侧端子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
所述U进线侧端子、所述U’出线侧端子、所述V’出线侧端子、所述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所述W进线侧端子、所述W’出线侧端子、所述V进线侧端子和所述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设置于所述箱体内;
所述V’出线侧端子与所述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和所述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相导通;
所述A相开关动触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
所述B相开关动触头和所述C相开关动触头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以使所述集约型换相开关能够在所述发电状态、所述抽水状态和所述分闸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一固定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移动,所述第二固定件可在第三位置、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U’出线侧端子与所述U进线侧端子断开;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A相开关动触头将所述U’出线侧端子与所述U进线侧端子连通;所述第二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V进线侧端子与所述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和所述W’出线侧端子均断开,以及所述W进线侧端子与所述W’出线侧端子和第二V’出线侧端子均断开;所述第二固定件处于所述第四位置,所述B相开关动触头将所述V进线侧端子与所述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导通,所述C相开关动触头将所述W进线侧端子与所述W’出线侧端子导通;所述第二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五位置,所述B相开关动触头将所述V进线侧端子与所述W’出线侧端子导通,所述C相开关动触头将所述W进线侧端子与所述第二V’出线侧端子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型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约型换相开关在所述分闸状态,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所述集约型换相开关在所述发电状态,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固定件处于所述第四位置;
所述集约型换相开关在所述抽水状态,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固定件处于所述第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型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室和第二箱室;
所述A相开关动触头、所述V’出线侧端子、所述U进线侧端子和所述U’出线侧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箱室;
所述B相开关动触头、所述C相开关动触头、所述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所述V进线侧端子、所述W’出线侧端子、所述W进线侧端子和所述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二箱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型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为绝缘拉杆,将所述第一固定件竖直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件竖直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型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V’出线侧端子通过导电板分别与所述第一V’出线侧端子接头和所述第二V’出线侧端子接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型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前面板和后面板;
所述第一侧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前面板的第一侧和所述后面板的第一侧相连,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前面板的第二侧和所述后面板的第二侧相连;
所述U进线侧端子、所述V进线侧端子和所述W进线侧端子通过绝缘支撑板设置于箱体的第一侧板;
所述U’出线侧端子、所述V’出线侧端子和所述W’出线侧端子通过绝缘支撑板设置于箱体的第二侧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约型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板开设有多个进线孔,第二侧板开设有多个出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型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固定件沿所述箱体纵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固定件沿所述箱体纵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约型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端。
CN202210378326.2A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 Active CN114694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8326.2A CN114694987B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8326.2A CN114694987B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4987A true CN114694987A (zh) 2022-07-01
CN114694987B CN114694987B (zh) 2024-01-23

Family

ID=82143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8326.2A Active CN114694987B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498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76191B (de) * 1963-09-18 1968-08-29 Reinhausen Maschf Scheubeck Stufenschalteinrichtung fuer Regeltransformatoren
CN106575590A (zh) * 2014-07-29 2017-04-19 伊顿工业(奥地利)有限公司 开关装置
CN206819953U (zh) * 2017-04-26 2017-12-29 秦传勇 智能换相开关
CN109038621A (zh) * 2018-07-27 2018-12-18 秦传勇 一种智能换相开关
CN209015994U (zh) * 2018-02-05 2019-06-21 秦峥 一种智能换相开关
CN110060897A (zh) * 2019-05-23 2019-07-26 科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开关
CN214337573U (zh) * 2020-12-01 2021-10-01 北京博瑞莱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换相开关结构
CN113539708A (zh) * 2020-04-15 2021-10-22 天津首瑞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换相开关
CN113539736A (zh) * 2020-04-15 2021-10-22 天津首瑞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76191B (de) * 1963-09-18 1968-08-29 Reinhausen Maschf Scheubeck Stufenschalteinrichtung fuer Regeltransformatoren
CN106575590A (zh) * 2014-07-29 2017-04-19 伊顿工业(奥地利)有限公司 开关装置
CN206819953U (zh) * 2017-04-26 2017-12-29 秦传勇 智能换相开关
CN209015994U (zh) * 2018-02-05 2019-06-21 秦峥 一种智能换相开关
CN109038621A (zh) * 2018-07-27 2018-12-18 秦传勇 一种智能换相开关
CN110060897A (zh) * 2019-05-23 2019-07-26 科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开关
CN113539708A (zh) * 2020-04-15 2021-10-22 天津首瑞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换相开关
CN113539736A (zh) * 2020-04-15 2021-10-22 天津首瑞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装置
WO2021254004A1 (zh) * 2020-04-15 2021-12-23 天津首瑞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换相开关
CN214337573U (zh) * 2020-12-01 2021-10-01 北京博瑞莱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换相开关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4987B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24230B2 (ja) ガス絶縁スイッチギヤ
CN101911412B (zh) 用于中压面板的三位置隔离开关
US8164013B2 (en) Contact device for a high resistive power contactor
KR101762407B1 (ko) 컨버터의 접지를 위한 단락장치
RU2535916C2 (ru) Выключатель среднего напряжения
CN114694987A (zh) 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
CN107918038B (zh) 开关式相序切换联合接线盒
CN201274252Y (zh) 直流超高压隔离开关
CN114156763B (zh) 一种适用风电的经济型开关设备
CN216719763U (zh) 一种集约型换相开关
CN211266805U (zh) 一种软起动器及其软起动柜
CN113488344A (zh) 一种开关储能结构及旋转式电气开关
CN103635985B (zh) 模块化电气开关
CN219696321U (zh) 隔离接地开关、开关设备和风电装置
CN215451271U (zh) 一种适用于环保柜的断路器
CN217903700U (zh) 开关柜的管型母线上出线结构
CN201773682U (zh) 一种正反调笼形无励磁分接开关
CN214384855U (zh) 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
CN218887050U (zh) 一种通流结构及水平开启式直流隔离开关
CN219304195U (zh) 一种船用中压自耦变压器配电装置
CN216648184U (zh) 一种通用型导电触臂座
CN214625461U (zh) 一种三相共箱主母线内部的导体连接结构
CN215071321U (zh) 一种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CN214337206U (zh) 一种高低压配电开关柜
CN210925800U (zh) 一种清洗机用电器开关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