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4855U - 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4855U
CN214384855U CN202120618560.9U CN202120618560U CN214384855U CN 214384855 U CN214384855 U CN 214384855U CN 202120618560 U CN202120618560 U CN 202120618560U CN 214384855 U CN214384855 U CN 214384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witch
phase
disconnecting link
conduct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85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波
吴忠平
李毅
杨伟
彭沛博
余文强
赵威
冯波
郭靖
付小伟
李宜彬
刘天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u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u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u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206185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4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4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4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包含有构架基础、开关系统、刀闸系统、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架基础包含有主刀闸底座、角铁支架、槽钢横梁、开关底座、钢支架;开关系统包含有进线开关及进线开关和中间开关;刀闸系统包含有七个主刀闸;母线系统包含有第一输出A、B、C相导电排、第二输出A、B、C相导电排。本申请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采用了临时的负荷转移配电装置,将所有用户用电负荷改接转移至此装置内,确保了用户的可靠供电,缩短了因变电站设备改造更迭而造成的客户停电及用电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10kV开关柜改造时,由于采用的是单母线接线方式,设备间间隔小,在开关柜拆除时无法转移负荷,需较长时间停电,无法满足一部分用户的用电需求,给用户的生产生活等带来极大的不便。
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在有分段母线的情况下,可利用分段母线来转移负荷,减少停电时间,但依然存在停电次数较多、停电时间长等问题。
对于国内的变电站改造来说,特别是负荷增长较快及比较老旧急需改造的变电站而言,通常10kV出线都是单电源供电,要在不间断用户用电的情况下进行设备改造或更换,负荷转移一直是一项难题,为此申请人对于所辖区范围内的变电站进行了研究,研制了本申请的装置,来减少停电时间和提高供电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一直困惑所在技术领域的问题,申请人特意成立了研发及QC小组,在确定技术方案前,申请人进行了无数次的方案确认及验证,后小组成员从医疗技术领域得到灵感,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后类比应用到电力工程实际中,发现此种替代方法的优点是操作便捷、节约时间、能重复使用。综合考虑,故小组一致认为此方法对电力系统中负荷的转移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包含有构架基础、开关系统、刀闸系统、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基础包含有主刀闸底座、角铁支架、槽钢横梁、开关底座、钢支架,构架基础上端呈倒置的日字形,倒置后呈相连接的左右两个口字;所述开关系统包含有第一进线开关、第二进线开关、第一出线开关、第二出线开关、第三出线开关、第四出线开关、中间开关,进线开关、出线开关、中间开关都为三相的;所述刀闸系统包含有七个主刀闸;所述母线系统包含有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多根钢支架分开后支撑在底板上,开关底座安装在钢支架上方,槽钢横梁安装在开关底座上方,角铁支架安装在开关底座上方,主刀闸底座安装在角铁支架上;主刀闸安装在主刀闸底座上,主刀闸为三相的,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左侧口字下方逆时针方向至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右侧口字下方的主刀闸分别称为第一主刀闸、第二主刀闸、第三主刀闸、第四主刀闸、第五主刀闸、第六主刀闸,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中间附近的主刀闸称为第七主刀闸;第一进线开关安装在开关底座上,第二进线开关安装在开关底座上,第一进线开关与第二进线开关分别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左、右侧口字下边的近中央;第一出线开关安装在开关底座上且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左侧口字左边的近中央;第四出线开关安装在开关底座上且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右侧口字右边的近中央;第二出线开关安装在开关底座上且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左侧口字上边的近中央;第三出线开关安装在开关底座上且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右侧口字上边的近中央;中间开关安装在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中间的开关底座上;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都各自由两段相互垂直的两根构成;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两两互不相连通;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两两互不相连通;第一进线开关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第一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左至右分别连接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二出线开关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三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第三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从左至右分别连接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二进线开关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六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第六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左至右分别连接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三出线开关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四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第四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从左至右分别连接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二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一出线开关的三个输出端,第二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的第二根的一端,中间开关的三个输入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的第二根的另一端;中间开关的三个输出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七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第七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五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五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四出线开关的三个输入端。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或电不连通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或电不连通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或电不连通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或电不连通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或电不连通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或电不连通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最高处的角铁支架的边角上安装有驱鸟器。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警示牌。
本申请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采用了临时的负荷转移配电装置,将所有用户用电负荷改接转移至此装置内,确保了用户的可靠供电,缩短了因变电站设备改造更迭而造成的客户停电及用电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钢支架等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主刀闸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主刀闸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主刀闸片于分闸状态时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及第二进线开关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及第二进线开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及第二进线开关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所在技术领域人员能更准确、清楚地理解及实施本申请,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于附图标记作进一步说明,图中:3—主刀闸底座、4—角铁支架、5—槽钢横梁、6—开关底座、7—钢支架、11—第一进线开关、12—第二进线开关、21—第一出线开关、22—第二出线开关、23—第三出线开关、24—第四出线开关、81—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2—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3—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91—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2—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3—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到图10,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包含有构架基础、开关系统、刀闸系统、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基础包含有主刀闸底座3、角铁支架4、槽钢横梁5、开关底座6、钢支架7,构架基础上端呈倒置的日字形,倒置后呈相连接的左右两个口字;所述开关系统包含有第一进线开关11、第二进线开关12、第一出线开关21、第二出线开关22、第三出线开关23、第四出线开关24、中间开关,进线开关、出线开关、中间开关都为三相的;所述刀闸系统包含有七个主刀闸;所述母线系统包含有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多根钢支架7分开后支撑在底板上,开关底座6安装在钢支架7上方,槽钢横梁5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方,角铁支架4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方,主刀闸底座3安装在角铁支架4上;主刀闸安装在主刀闸底座3上,主刀闸为三相的,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左侧口字下方逆时针方向至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右侧口字下方的主刀闸分别称为第一主刀闸、第二主刀闸、第三主刀闸、第四主刀闸、第五主刀闸、第六主刀闸,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中间附近的主刀闸称为第七主刀闸;第一进线开关11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第二进线开关12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第一进线开关11与第二进线开关12分别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左、右侧口字下边的近中央;第一出线开关21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且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左侧口字左边的近中央;第四出线开关24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且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右侧口字右边的近中央;第二出线开关22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且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左侧口字上边的近中央;第三出线开关23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且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右侧口字上边的近中央;中间开关安装在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中间的开关底座6上;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都各自由两段相互垂直的两根构成;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两两互不相连通;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两两互不相连通;第一进线开关11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第一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左至右分别连接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二出线开关22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三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第三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从左至右分别连接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二进线开关12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六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第六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左至右分别连接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三出线开关23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四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第四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从左至右分别连接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二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一出线开关21的三个输出端,第二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的第二根的一端,中间开关的三个输入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的第二根的另一端;中间开关的三个输出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七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第七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五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五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四出线开关24的三个输入端。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
上述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最高处的角铁支架的边角上安装有驱鸟器。
现有技术中,在10kV高压室内放置多个高压开关柜,每个高压开关柜上连接高压电缆,高压电缆引出到10kV线路上并供给下游的负荷使用,每个高压开关柜的进线入连线进线高压电缆,进线高压电缆的另一端连接主变压器的输出端,由于高压开关柜并列安装、且体积庞大、重量重,根本不易拆卸和更换及维修,因此,发生故障或日常维护/维修时要大面积停电,不仅影响了用户的用电,而且造成了供电公司少用电的经济损失;而采用本申请的装置后,工作的原理是:首先在10kV高压室外放置或构建本装置,由于本装置相对于高压室来说体积小、重量轻、占地面积少、易组装及拆卸;故搭建非常方便;搭建好以后,将本来接入高压室输入端的高压电缆接到第一进线开关11或/及第二进线开关12的输入端,将原来从高压室引出的高压电缆分别接到第一出线开关21、第二出线开关22、第三出线开关23、第四出线开关24的输出端,当然连接时要注意开关及主刀闸的位置,确保连接时安全不触电,这样即可以进入高压室内高压开关柜的快速检修,只要在接入本装置时停一下电,完成后,再停一次电,完成后,接回高压室即可,相比于现有技术同样的检修要停电五次来说,大量的节省了时间、使供电公司的供电时间更多、用电量更多、经济损失更少,同时方便了用户,上述所述停电一次是指连续的八个小时。
本申请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采用了临时的负荷转移配电装置,将所有用户用电负荷改接转移至此装置内,确保了用户的可靠供电,缩短了因变电站设备改造更迭而造成的客户停电及用电损失。
申请人对于构架基础的研发主要分为三部分,支柱结构、支撑布局、支柱材料的选择;支柱结构:对比分析单台独立式和整体式构架所需材料及费用、安装时间、支撑强度这几个方面,整体式构架优于单台独立式,因此研发小组选用整体式作为负荷转移配电装置的支柱架构方式;架构布局:系统布局分为“一”字型和“日”字型两种,从占用面积来看,“日”字型布局优于“一”字型布局,因此小组选用“日”字型布局作为负荷转移配电装置中架构基础的首选布局方式;支柱材料:从安装工期及安装成本来看,选用钢柱作为支柱材料优于水泥柱。因此研发小组选用钢柱作为负荷转移配电装置中架构基础的支柱材料。
申请人的研发小组对于开关系统的主要研究为:从保护恢复时间,断路器优于普通负荷开关和熔断器。因此小组选择将断路器作为负荷转移配电装置中开关的首选类型;从施工时间、安装工序和供电可靠性来看,带配网自动化的断路器优于不带配网自动化的断路器。因此研发小组选择将带配网自动化的断路器作为负荷转移配电装置中断路器的首选类型;开关安装选择: 从经济性方面来看,使用开关反接节省了PT优于另外加装1个PT,因此研发小组选择用开关反接作为负荷转移配电装置中开关安装的首选类型。
申请人对于刀闸系统进行了以下研发:刀闸选型: 隔离开关主要是用来隔离电路,在分段情况下有明显的断口,在关合状态下导电系统可通过正常的工作电流和故障下的短路电流。其没有灭弧装置,不能开断负荷电流及短路电流,但隔离开关必须具备一定的动、热稳定性。目前,10kv隔离开关有单相操作型和三相联动型两种。研发小组从成本费用和安装工时两方面对两种隔离开关进行对比。分别对一个间隔中安装单相操作型隔离开关和三相联动型隔离开关进行成本费用对比。单相操作型隔离开关设备费600元,三相联动型隔离开关2500元,安装工时单相操作型隔离开关8工时,三相联动型隔离开关32工时,三相联动型隔离开关需要有三相连接、操作杆,耗费材料多,占用空间较大;且实现三相联动需要进行三相调试,要耗费较长时间。单相操作型隔离开关只需绝缘杆就可以进行刀闸的拉合,省掉连杆和操作杆,且可操作性强;总体来说单相操作型隔离开关价格便宜、结构轻便、安装操作方便。从安装工序方面来看,单相操作型隔离开关优于三相联动型隔离开关。选择将单相操作型隔离刀闸作为负荷转移配电装置中刀闸的首选类型;从可靠性安全性来说三相联动型隔离开关也是优先的选择。刀闸安装: 研发小组对两种方式隔离开关进行分合闸操作实验,统计推顶触头合闸到位次数及准确率,发现倾斜式安装的隔离开关的分合闸的准确率要低于水平式安装的隔离开关。倾斜式安装的隔离开关在推顶其动触头时会出现操作死角,出现对不准的情况,需多次推顶方能确保合闸到位,影响操作效率的同时也对设备造成磨损伤害。水平式安装的隔离开关刀闸触头处视野开阔,不存在视觉盲区,操作准确率较高。从操作准确率看,水平式安装方式优于倾斜式安装。故研发小组选择将隔离开关水平式安装作为负荷转移配电装置中刀闸的首选安装方式。
申请人对于母线系统进行了以下研发:母线架构从平面型、立体型进行对比,平面型和立体型架构方式在安全性、架设高度、材料耗费、施工及检修难度等方面的优缺点,平面型母线架构优于立体型母线架构,因此选用平面型作为负荷转移配电装置中架构方式。母线类型从软母线、硬母线进行对比,对比软母线和硬母线,硬母线在安全性能及成本花费上都明显优于软母线,故选用硬母线作为负荷转移配电装置中的母线类型。母线支撑从绝缘子支撑、设备支撑进行对比,性能和成本,在满足基本的支撑功能及安全性能的情况下,设备支撑在花费上都明显优于绝缘子支撑,故研发小组选用设备支撑作为负荷转移配电装置中的母线支撑方式。
本申请中,采用的开关的型号规格为:ZW32-12/630或GW9-12G/630A。
本申请中,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的材料都是采用铜,简称铜排,且铜排的宽度范围为50±3mm,铜排的厚度范围为5±0.5mm。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包含有构架基础、开关系统、刀闸系统、母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基础包含有主刀闸底座(3)、角铁支架(4)、槽钢横梁(5)、开关底座(6)、钢支架(7),构架基础上端呈倒置的日字形,倒置后呈相连接的左右两个口字;所述开关系统包含有第一进线开关(11)、第二进线开关(12)、第一出线开关(21)、第二出线开关(22)、第三出线开关(23)、第四出线开关(24)、中间开关,进线开关、出线开关、中间开关都为三相的;所述刀闸系统包含有七个主刀闸;所述母线系统包含有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多根钢支架(7)分开后支撑在底板上,开关底座(6)安装在钢支架(7)上方,槽钢横梁(5)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方,角铁支架(4)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方,主刀闸底座(3)安装在角铁支架(4)上;主刀闸安装在主刀闸底座(3)上,主刀闸为三相的,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左侧口字下方逆时针方向至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右侧口字下方的主刀闸分别称为第一主刀闸、第二主刀闸、第三主刀闸、第四主刀闸、第五主刀闸、第六主刀闸,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中间附近的主刀闸称为第七主刀闸;第一进线开关(11)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第二进线开关(12)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第一进线开关(11)与第二进线开关(12)分别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左、右侧口字下边的近中央;第一出线开关(21)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且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左侧口字左边的近中央;第四出线开关(24)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且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右侧口字右边的近中央;第二出线开关(22)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且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左侧口字上边的近中央;第三出线开关(23)安装在开关底座(6)上且位于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右侧口字上边的近中央;中间开关安装在倒置的日字形构架基础的中间的开关底座(6)上;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都各自由两段相互垂直的两根构成;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两两互不相连通;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两两互不相连通;第一进线开关(11)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第一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左至右分别连接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二出线开关(22)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三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第三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从左至右分别连接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二进线开关(12)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第六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第六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左至右分别连接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的第一根的一端,第三出线开关(23)的三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四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第四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从左至右分别连接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的第一根的另一端;第二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一出线开关(21)的三个输出端,第二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的第二根的一端,中间开关的三个输入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的第二根的另一端;中间开关的三个输出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七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第七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的第二根的一端;第五主刀闸的三个输入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的第二根的另一端,第五主刀闸的三个输出端从上至下分别连接第四出线开关(24)的三个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A相导电排(81)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B相导电排(82)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C相导电排(83)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输出A相导电排(91)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输出B相导电排(92)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输出C相导电排(93)相互垂直的两根之间是电连通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最高处的角铁支架的边角上安装有驱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警示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进线开关的型号是ZW32-12/630或GW9-12G/630A。
CN202120618560.9U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 Active CN214384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8560.9U CN214384855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8560.9U CN214384855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4855U true CN214384855U (zh) 2021-10-12

Family

ID=77992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8560.9U Active CN214384855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4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75601Y (zh) 一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CN202957180U (zh) 一种熔断式隔离开关
CN214384855U (zh) 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
CN201298670Y (zh) 封闭式双母线开关装置
CN113067332A (zh) 一种10kV负荷临时转移装置
CN215497959U (zh) 一种环网柜气箱和环网柜
CN115275855A (zh) 一种空气绝缘环网柜
CN211016889U (zh) 一种充气柜负荷开关
CN210577028U (zh) 一种用于双母线柜的隔离开关组
CN111564785A (zh) 一种手车式直流断路器开关柜
CN201674138U (zh) 箱型固定式环网高压开关设备
CN219287022U (zh) Hgis设备及变电站
CN212210276U (zh) 一种磁耦合型配网机械式负荷开关柜
CN219575478U (zh) 一种110kV隔离开关
CN219203018U (zh) 户内高压接地开关一体式动触头
CN217823943U (zh) 一种便于解体检修的环保型充气柜
CN216749706U (zh) 一种隔离开关
CN216450557U (zh) 一种新型一二次融合柱上成套断路器
CN112490923B (zh) 一种变电站用紧凑型高压开关柜
CN216562913U (zh) 一种带隔离功能的真空断路器
CN214542015U (zh) 一种双断口永磁真空断路器
CN220325112U (zh) 一种40.5kV大电流环保组合电器
CN219979417U (zh) 一种双极高压隔离开关
CN220381996U (zh) 风电装备用c-gis断路器的绝缘安装结构
CN219553508U (zh) 一种三相纵向布置带隔离开关的真空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