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0462A - 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装置、显示模组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装置、显示模组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0462A
CN114690462A CN202011558840.1A CN202011558840A CN114690462A CN 114690462 A CN114690462 A CN 114690462A CN 202011558840 A CN202011558840 A CN 202011558840A CN 114690462 A CN114690462 A CN 114690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parent electrode
impact protection
protection layer
electrod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88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中元
代晓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588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04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0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04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11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organic films, e.g. polymeric films
    • G02F1/133723Polyimide, polyamide-im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ome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装置、显示模组和终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以在不同场景下提高抗冲击性能或者提高可弯折性能,以对显示模组提供更可靠的保护。冲击防护层,用于显示模组,冲击防护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层、电致增强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电致增强层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电致增强层为透明膜层,电致增强层的杨氏模量与穿过电致增强层的电场强度正相关。

Description

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装置、显示模组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装置、显示模组、电致增强层的制备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为了使终端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占据更小物理空间,出现了具有折叠屏的终端。终端具有用于支撑显示模组的背板,然而,对于可折叠的显示模组来说,其中背板的抗冲击性和弯折性是矛盾体,其中弯折性要求杨氏模量低、易弯折形变;而抗冲击性要求杨氏模量高、屈服强度高、不易变形。因此,对于具有折叠屏的终端,使背板在提高抗冲击性的同时易于弯折,是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种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装置、显示模组、电致增强层的制备方法和终端,可以在不同场景下提高抗冲击性能或者提高可弯折性能,以对显示模组提供更可靠的保护。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冲击防护层,用于显示模组,冲击防护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层、电致增强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电致增强层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电致增强层为透明膜层,电致增强层的杨氏模量与穿过电致增强层的电场强度正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致增强层为二氧化硅材料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致增强层包括透明基材和贴附于透明基材表面的电致增强粒子,电致增强粒子为纳米球、纳米管或石墨烯气凝胶,纳米球或纳米管为二氧化硅或石墨烯材料。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致增强层由透明基材和电致增强纤维的混合材料制成,电致增强纤维由二氧化硅或石墨烯制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中的任意一者包括透明基材和贴附于透明基材表面的导电网格;
导电网格为金属、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和导电聚合物中的任意一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透明基材为环烯烃聚合物材料、聚酰亚胺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或三醋酸纤维薄膜。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用于终端,终端包括第一方面的冲击防护层,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周期性确定终端是否处于跌落状态,若是,则向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由于电压差而产生电场,若否,则停止向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不会由于电压差而产生电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还包括:周期性确定终端是否处于展平状态,若是,则向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由于电压差而产生电场,若否,则停止向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不会由于电压差而产生电场。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条指令,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以实现第二方面的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和冲击防护层,冲击防护层为第一方面的冲击防护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还包括:圆偏光片和盖板,圆偏光片位于盖板和显示面板之间,冲击防护层位于圆偏光片和显示面板之间;盖板包括保护层和硬涂层,保护层位于硬涂层和圆偏光片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还包括:圆偏光片和硬涂层,圆偏光片位于硬涂层和显示面板之间,冲击防护层位于圆偏光片和硬涂层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冲击防护层包括第一冲击防护层和第二冲击防护层,第一冲击防护层位于圆偏光片和硬涂层之间,第二冲击防护层位于显示面板远离硬涂层的一侧。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第四方面的显示模组;第三方面的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增强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1,1-双(对氯苯基)-2,2-二氯乙烯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形成溶液;在溶液中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并搅拌,形成聚丙烯酸溶液;在聚丙烯酸溶液中加入四乙氧基硅烷并搅拌,形成聚酰亚胺前体;将聚酰亚胺前体涂布于二氧化硅层表面,对涂布于二氧化硅表面的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形成聚酰亚胺与二氧化硅的复合膜层。
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装置、显示模组、电致增强层的制备方法和终端,通过设置两个透明电极层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电致增强层,由于电致增强层具有杨氏模量与穿过其的电场强度正相关的特性,因此可以在终端处于跌落状态时通过向两个透明电极层提供电压差,而提高电致增强层的杨氏模量,以提高冲击防护层的抗冲击性能;在终端处于非跌落状态时通过不向两个透明电极层提供电压差,而提高冲击防护层的可弯折性能。即通过在不同场景下提高抗冲击性能或可弯折性能,以对显示模组提供更可靠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冲击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包括冲击防护层和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施加在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上的一种电压信号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导电网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导电网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显示模组制作工艺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发现过程进行说明。对于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可弯折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是一对矛盾体,在显示模组中起保护作用的膜层,杨氏模量越高,则抗冲击性能越好,弯折不易产生折痕,但是弯折应力大,即可弯折性能差;反之杨氏模量越低,则可弯折性能越好,易于弯折,但是抗冲击性能差。显示模组可以使用聚酰亚胺实现对显示面板的保护作用,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包括盖板01和显示面板02,其中盖板01由硬涂层011和聚酰亚胺层012组成,聚酰亚胺层012的杨氏模量低,可弯折性能好,但是抗冲击性能差,在冲击下难以提供足够的防护,容易导致显示面板02开裂而产生亮点、黑斑等显示不良。另外,显示模组还可以使用超薄玻璃(Ultra Thin Glass,UTG)实现对显示面板的保护作用,如图2所示,显示模组包括盖板01和显示面板02,其中盖板01依次包括硬涂层011、聚酰亚胺层012、超薄玻璃层013和涤纶树脂层014,聚酰亚胺层012可以通过胶层015粘接于超薄玻璃层013,超薄玻璃层013可以通过胶层015粘接于涤纶树脂层014,由于盖板01中包括超薄玻璃层013,因此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抗冲击性能好,但是弯折应力大,即弯折性能差,不易弯折,冲击下容易脆性断裂。针对上面的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技术方案,以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防护层,用于显示模组,如图3所示,冲击防护层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层11、电致增强层10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电致增强层10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之间,电致增强层10为透明膜层,电致增强层10的杨氏模量与穿过电致增强层10的电场强度正相关。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冲击防护层1用于设置在终端的显示模组中,以实现显示模组的冲击防护,冲击防护层1在使用时,需要与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配合使用,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具体可以为终端中的电源管理芯片,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分别电连接于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的两个电源引脚,例如,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中电源引脚的正极电连接于第一透明电极层11,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中电源引脚的负极电连接于第二透明电极层12。电致增强层10具有电致增强特性,即,该电致增强层10在无电场作用下具有较低的杨氏模量,例如在[10Mpa,500Mpa]范围内的杨氏模量,而在电场作用下,该电致增强层10的杨氏模量随着穿透该电致增强层10的电场强度的增大而按照函数关系增大,该函数关系与实际的材料有关,例如,每增大1V/cm的电场强度,杨氏模量提高范围为[0.1Gpa,5Gpa],即电致增强层10的杨氏模量与穿过电致增强层10的电场强度正相关。
例如,如表1所示,表1示意了二氧化硅制作的电致增强层10在不同电场强度下的杨氏模量,可见,每增大1V/cm的电场强度,二氧化硅的杨氏模量提高1GPa。
表1
电场强度(单位:kV/cm) 杨氏模量(单位:GPa)
0 55.1
54.5 113.4
109 156.1
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响应于相应的指令为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提供电压差,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在电压差作用下会产生穿过电致增强层10的电场,以实现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电致增强层10具有不同的杨氏模量。例如,当判断终端处于跌落状态的场景下,需要防护跌落时外力对显示模组的冲击,此时,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可以根据终端处于跌落状态的指令向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分别提供不同的电压值,以使两者之间具有电压差,从而产生电场,以使电致增强层10具有较大的杨氏模量,以提高抗冲击性;当判断终端处于非跌落状态的场景下,此时,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可以根据终端处于非跌落状态的指令控制停止向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提供不同的电压值,即停止使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产生电压差,即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不会产生电场,此时,电致增强层10具有较小的杨氏模量,弯折应力较小,即具有较好的弯折性能,易于弯折,从而便于实现显示模组的弯折功能。以下通过两个具体例子对冲击防护层1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当确定终端处于非跌落状态时,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不向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通电,即不会在两者之间产生电场,电致增强层10具有较低的杨氏模量、较好的弯折性能;当终端跌落时,终端会处于例如0.1~5s范围内的跌落状态,在终端跌落起始时刻,确定终端处于跌落状态,此时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向第一透明电极层11提供100~300V范围内的高电压方波、向第二透明电极层12提供-100~-300V范围内的低电压方波,即使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之间具有200~600V范围内的电压差,以使两者之间产生电场,电致增强层10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较差的弯折性能;在从终端跌落结束时刻开始,终端处于非跌落状态,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不向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通电,即不会在两者之间产生电场,电致增强层10具有较低的杨氏模量、较好的弯折性能。如图3和图4所示,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也可以始终使第二透明电极层12接地,当确定终端处于跌落状态时,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向第一透明电极层11提供100~300V范围内的高电压方波,即使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之间具有100~300V范围内的电压差,以使两者之间产生电场,电致增强层10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较差的弯折性能;当确定终端处于非跌落状态时,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停止向第一透明电极层11通电,即不会在两者之间产生电场,电致增强层10具有较低的杨氏模量、较好的弯折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冲击防护层,通过设置两个透明电极层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电致增强层,由于电致增强层具有杨氏模量与穿过其的电场强度正相关的特性,因此可以在终端处于跌落状态时通过向两个透明电极层提供电压差,而提高电致增强层的杨氏模量,以提高冲击防护层的抗冲击性能;在终端处于非跌落状态时通过不向两个透明电极层提供电压差,而提高冲击防护层的可弯折性能。即通过在不同场景下提高抗冲击性能或可弯折性能,以对显示模组提供更可靠的保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致增强层10为二氧化硅材料层,即可以通过均质的单一材料来制作电致增强层10,这种单一材料制作得到的电致增强层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致增强层1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致增强层10包括透明基材和贴附于透明基材表面的电致增强粒子,电致增强粒子为纳米球、纳米管或石墨烯气凝胶,纳米球或纳米管为二氧化硅或石墨烯材料,这种通过层叠设置的两种材料膜层制作得到的复合膜层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致增强层1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致增强层10由透明基材和电致增强纤维的混合材料制成,电致增强纤维由二氧化硅或石墨烯制成,这种通过两种材料混合制作得到的复合膜层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致增强层1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可以为均质的透明导电薄膜,例如由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材料制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中的任意一者包括透明基材和贴附于透明基材表面的导电网格;导电网格为金属、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和导电聚合物中的任意一者。导电网格例如可以为如图6和图7所示的正方形或菱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二种电致增强层10和第三种电致增强层10中,透明基材可以为环烯烃聚合物材料(Cyclo Olefin Polymer,COP)、聚酰亚胺(Polyimide,PI)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材料或三醋酸(Triacetyl Cellulose,TAC)纤维薄膜。
如图4和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用于终端,终端上述的冲击防护层1,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
步骤S101、周期性确定终端是否处于跌落状态,若是,则进入步骤S102,若否,则进入步骤S103;
步骤S102、向冲击防护层1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冲击防护层1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之间由于电压差而产生电场;
步骤S103、停止向冲击防护层1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冲击防护层1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之间不会由于电压差而产生电场。
具体地,在步骤S101中对于终端是否处于跌落状态,具体可以通过终端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来判断。冲击防护层1的具体结构和原理以及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的具体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的记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两个透明电极层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电致增强层,由于电致增强层具有杨氏模量与穿过其的电场强度正相关的特性,因此可以在终端处于跌落状态时通过向两个透明电极层提供电压差,而提高电致增强层的杨氏模量,以提高冲击防护层的抗冲击性能;在终端处于非跌落状态时通过不向两个透明电极层提供电压差,而提高冲击防护层的可弯折性能。即通过在不同场景下提高抗冲击性能或可弯折性能,以对显示模组提供更可靠的保护。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9所示,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1、周期性确定终端是否处于展平状态,若是,则进入步骤S202,若否,则进入步骤S203;
步骤S202、向冲击防护层1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层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冲击防护层1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之间由于电压差而产生电场;
步骤S203、停止向冲击防护层1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冲击防护层1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之间不会由于电压差而产生电场。
具体地,展平状态是与弯折相对的两种状态,在展平状态下,原本折叠的显示模组会展平,以具有一个更大的显示平面,因此可以进入步骤S202,提高电致增强层的杨氏模量,使冲击防护层不易发生变形,可以抵抗在展平状态下由于终端中转轴微错动导致的折痕和不平整现象,利于终端保持稳定的展平状态;在非展平状态下,需要使显示模组折叠使用,因此可以进入步骤S203,提高冲击防护层的可弯折性能,以便于弯折。其中步骤S202的具体过程和原理可以与上述步骤S102相同,步骤S203的具体过程和原理可以与上述步骤S10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条指令,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以实现上述的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
其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以及必要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2和冲击防护层1,冲击防护层1为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冲击防护层1。冲击防护层1用于防护冲击对显示面板2的不良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圆偏光片3和盖板4,圆偏光片3位于盖板4和显示面板2之间,冲击防护层1位于圆偏光片3和显示面板2之间;4盖板包括保护层41和硬涂层(Hard Coating,HC)42,保护层41位于硬涂层42和圆偏光片3之间。
具体地,如图10所示,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位于盖板4和圆偏光片3之间的第一胶层51,使盖板4通过第一胶层51粘接于圆偏光片3;位于圆偏光片3和冲击防护层1之间的第二胶层52,使圆偏光片3通过第二胶层52粘接于冲击防护层1;位于显示面板2远离盖板4一侧的显示基底层6、缓冲层7和背板8,其中,显示基底层6用于作为显示面板2制备过程中的基底,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缓冲层7起到缓冲作用,背板8起到支撑保护作用;位于显示面板2和显示基底层6之间的第三胶层53,使显示面板2通过第三胶层53粘接于显示基底层6;位于显示基底层6和缓冲层7之间的第四胶层54,使显示基底层6通过第四胶层54粘接于缓冲层7;位于缓冲层7和背板8之间的第五胶层55,使缓冲层7粘接于背板8。其中,显示面板2为柔性显示面板,以实现折叠功能,且显示面板2除了具有显示功能还具有触控功能。第一胶层51和第二胶层52可以为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第三胶层53、第四胶层54和第五胶层55可以为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例如,硬涂层42的厚度可以为3μm,保护层41的厚度可以为30~80μm,保护层41可以为聚酰亚胺材料或超薄玻璃(Ultra-Thin Glass,UTG),第一胶层51的厚度可以为25μm,圆偏光片3的厚度可以为45μm,第二胶层52的厚度可以为30μm,第一透明电极层11的厚度可以为5~10μm,电致增强层10的厚度可以为5~20μm,第二透明电极层12的厚度可以为5~10μm,显示面板2的厚度可以为33μm,第三胶层53的厚度可以为30μm,显示基底层6的厚度可以为20μm,第四胶层54的厚度可以为15μm,缓冲层7的厚度可以为130μm,第五胶层55的厚度可以为5μm,背板8的厚度可以为30μm~50μm。在图10所示的结构中,冲击防护层1与盖板4之间的距离较大,可以减小对于触控的屏蔽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圆偏光片3和硬涂层42,圆偏光片3位于硬涂层42和显示面板2之间,冲击防护层1位于圆偏光片3和硬涂层42之间。其中,圆偏光片3通过第一胶层51粘接于冲击防护层1,圆偏光片3通过第二胶层52粘接于显示面板2,显示面板2远离硬涂层42一侧的结构和图1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也就是说,图11与图10相比,将冲击防护层1替换了盖板中的保护层,即冲击防护层1更加靠近表面的硬涂层42,而更加远离显示面板2,由于显示面板2中具有触控器件,因此,这样可以减小冲击防护层1对于触控噪声的不良影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圆偏光片3和硬涂层42,圆偏光片3位于硬涂层42和显示面板2之间,冲击防护层1位于圆偏光片3和硬涂层42之间。其中,硬涂层42与冲击防护层1之间还设置有保护层41,保护层41和冲击防护层1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层51,其他结构可参照图11或图10中的结构。以下结合图13对图12中的显示模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301、制作冲击防护层1;
步骤S302、在冲击防护层1上贴盖板4;
步骤S303、制作显示面板2;
步骤S304、在显示面板2上贴附圆偏光片3;
步骤S305、将冲击防护层1和圆偏光片3贴合;
步骤S306、在显示面板2远离盖板4的一侧贴附缓冲层7和背板8;
步骤S307、通过端子弯折(Pad Bending)工艺实现部分结构的弯折;
步骤S308、组装以及检查。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301~S308的过程中,除了步骤S301的冲击防护层制备过程以及相关的工艺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外,其他步骤均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冲击防护层1的具体结构和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冲击防护层包括第一冲击防护层1A和第二冲击防护层1B,第一冲击防护层1A位于圆偏光片3和硬涂层42之间,第二冲击防护层1B位于显示面板2远离硬涂层42的一侧。
具体地,如图14所示,第一冲击防护层1A与第二冲击防护层1B的结构相同,均具有第一透明电极层11、第二透明电极层12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电致增强层10,图14与图11类似,区别在于,增加了第二冲击防护层1B,使第二冲击防护层1B替换了图11中的缓冲层7,该结构下,通过分别位于显示面板2两侧的两个冲击防护层,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显示面板2的冲击防护效果。
如图1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30;上述的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电连接于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其中,显示模组30的具体结构和原理以及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20的具体控制过程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终端可以是例如显示器、手机、电视、平板电脑、导航仪、手表、手环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面板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表2所示,表2示意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电致增强层制备过程中的各叠层和厚度关系,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致增强层10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第一种电致增强层10。
表2
叠层 厚度/μm
第二层OCA(涂布) 10
二氧化硅薄膜(贴合) 5~10
第一层OCA 10
表2所示的电致增强层10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401、将二氧化硅薄膜贴合在第一层OCA表面;
步骤S402、在二氧化硅薄膜远离第一层OCA一侧的表面涂布第二层OCA,涂布厚度大于二氧化硅薄膜的厚度;
步骤S403、对步骤S402得到的结构进行烘烤、熟化工艺,使第二层OCA固化完成;
步骤S404、在第一层OCA远离二氧化硅薄膜的一侧贴合离型膜,在第二层OCA远离二氧化硅薄膜的一侧贴合离型膜。
具体地,两层离型膜用于防止在运输等工艺过程中的污染,在需要将二氧化硅薄膜作为电致增强层10应用在显示模组中时,需要先将离型膜剥离,然后将二氧化硅薄膜与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表3所示,表3示意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电致增强层制备过程中的各叠层和厚度关系,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致增强层10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第三种电致增强层10。
表3
叠层 厚度/μm
轻离型膜 10
OCA+二氧化硅纳米管 25~50
重离型膜 10
表3所示的电致增强层10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501、将二氧化硅纳米管与OCA原料混合,得到混合物;
步骤S502、以重离型膜为基板将步骤S50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喷涂、烘烤、熟化,形成电致增强层;
步骤S503、在步骤S502中形成的电致增强层远离重离型膜的一侧贴合轻离型膜。
具体地,两层离型膜用于防止在运输等工艺过程中的污染,在需要将电致增强层应用在显示模组中时,需要先将离型膜剥离,然后将电致增强层10与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表4所示,表4示意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电致增强层制备过程中的各叠层和厚度关系,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致增强层10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第二种电致增强层10。
表4
叠层 厚度/μm
聚酰亚胺前体 10~25
二氧化硅层 10
表3所示的电致增强层10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601、将1,1-双(对氯苯基)-2,2-二氯乙烯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搅拌至充分溶解,形成溶液;
步骤S602、在溶液中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并搅拌至充分溶解,形成聚丙烯酸溶液;
步骤S603、在聚丙烯酸溶液中加入四乙氧基硅烷并搅拌至充分溶解,形成聚酰亚胺前体;
步骤S604、将聚酰亚胺前体涂布于二氧化硅层表面,对涂布于二氧化硅表面的聚酰亚胺前体在100~300℃环境进行酰亚胺化,形成聚酰亚胺与二氧化硅的复合膜层;
步骤S605、在复合膜层的上下两个表面贴合离型膜。
具体地,两层离型膜用于防止在运输等工艺过程中的污染,在需要将复合膜层作为电致增强层应用在显示模组中时,需要先将离型膜剥离,然后将电致增强层10与第一透明电极层1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12贴合。本工艺中制作得到的复合膜层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几种电致增强层的制备方法仅为举例,本申请实施例对于电致增强层的制备方法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冲击防护层,用于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防护层包括:
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层、电致增强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电致增强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所述电致增强层为透明膜层,所述电致增强层的杨氏模量与穿过所述电致增强层的电场强度正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防护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致增强层为二氧化硅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防护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致增强层包括透明基材和贴附于所述透明基材表面的电致增强粒子,所述电致增强粒子为纳米球、纳米管或石墨烯气凝胶,所述纳米球或纳米管为二氧化硅或石墨烯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防护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致增强层由透明基材和电致增强纤维的混合材料制成,所述电致增强纤维由二氧化硅或石墨烯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防护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的任意一者包括透明基材和贴附于所述透明基材表面的导电网格;
所述导电网格为金属、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和导电聚合物中的任意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防护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基材为环烯烃聚合物材料、聚酰亚胺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或三醋酸纤维薄膜。
7.一种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防护层,所述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
周期性确定所述终端是否处于跌落状态,若是,则向所述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所述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由于电压差而产生电场,若否,则停止向所述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所述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不会由于电压差而产生电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周期性确定所述终端是否处于展平状态,若是,则向所述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所述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由于电压差而产生电场,若否,则停止向所述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分别施加不同的电压,以使所述冲击防护层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不会由于电压差而产生电场。
9.一种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以实现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
10.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层叠设置的显示面板和冲击防护层,所述冲击防护层为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防护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圆偏光片和盖板,所述圆偏光片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冲击防护层位于所述圆偏光片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盖板包括保护层和硬涂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硬涂层和所述圆偏光片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圆偏光片和硬涂层,所述圆偏光片位于所述硬涂层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冲击防护层位于所述圆偏光片和所述硬涂层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防护层包括第一冲击防护层和第二冲击防护层,所述第一冲击防护层位于所述圆偏光片和所述硬涂层之间,所述第二冲击防护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硬涂层的一侧。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防护层控制装置。
15.一种电致增强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1,1-双(对氯苯基)-2,2-二氯乙烯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形成溶液;
在所述溶液中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并搅拌,形成聚丙烯酸溶液;
在所述聚丙烯酸溶液中加入四乙氧基硅烷并搅拌,形成聚酰亚胺前体;
将所述聚酰亚胺前体涂布于二氧化硅层表面,对涂布于二氧化硅表面的所述聚酰亚胺前体进行酰亚胺化,形成聚酰亚胺与二氧化硅的复合膜层。
CN202011558840.1A 2020-12-25 2020-12-25 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装置、显示模组和终端 Pending CN1146904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8840.1A CN114690462A (zh) 2020-12-25 2020-12-25 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装置、显示模组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8840.1A CN114690462A (zh) 2020-12-25 2020-12-25 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装置、显示模组和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0462A true CN114690462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9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8840.1A Pending CN114690462A (zh) 2020-12-25 2020-12-25 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装置、显示模组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04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09675A (zh) * 2023-12-12 2024-01-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8152A (zh) * 2005-02-19 2008-07-0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基于活性材料节点的可重构结构
CN103489380A (zh) * 2012-06-11 2014-01-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US20160306392A1 (en) * 2015-04-16 2016-10-2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6170030A (zh) * 2016-09-06 2016-11-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跌落保护装置及终端
CN106228094A (zh) * 2016-09-06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跌落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JP2017097438A (ja) * 2015-11-18 2017-06-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触感提供装置、及び、触感提供システム
CN107395855A (zh) * 2017-06-05 2017-11-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防护方法、防护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20917A (zh) * 2018-05-31 2018-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US20190217573A1 (en) * 2018-01-18 2019-07-18 Postech Academy-Industry Foundation Flexible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166601A (zh) * 2019-05-28 2019-08-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应用于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
CN110537154A (zh) * 2017-06-08 2019-12-03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薄的高模量层的可折叠显示器中性轴管理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8152A (zh) * 2005-02-19 2008-07-0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基于活性材料节点的可重构结构
CN103489380A (zh) * 2012-06-11 2014-01-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US20160306392A1 (en) * 2015-04-16 2016-10-2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JP2017097438A (ja) * 2015-11-18 2017-06-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触感提供装置、及び、触感提供システム
CN106170030A (zh) * 2016-09-06 2016-11-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跌落保护装置及终端
CN106228094A (zh) * 2016-09-06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跌落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395855A (zh) * 2017-06-05 2017-11-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防护方法、防护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7154A (zh) * 2017-06-08 2019-12-03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薄的高模量层的可折叠显示器中性轴管理
US20190217573A1 (en) * 2018-01-18 2019-07-18 Postech Academy-Industry Foundation Flexible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520917A (zh) * 2018-05-31 2018-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10166601A (zh) * 2019-05-28 2019-08-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应用于终端的屏幕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09675A (zh) * 2023-12-12 2024-01-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7409675B (zh) * 2023-12-12 2024-04-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6274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US1086361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423529B1 (ko) 표시 장치
TWI783170B (zh) 顯示裝置
US10309616B2 (en) Display panel for releasing static electricity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808012B (zh)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US11163205B1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00072643A (ko) 표시장치
CN106647069B (zh) 双面显示装置
CN102693036A (zh) 制造用于触摸屏的透明电路基板的方法
TW201413512A (zh) 觸控顯示裝置以及觸控面板
KR102697819B1 (ko) 표시장치
US20230040918A1 (en) Display module stack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238976B (zh) 光学膜、偏光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383297A (zh)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12002227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设备
CN10635433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JP2015189164A (ja) 積層体、タッチパネル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14690462A (zh) 冲击防护层、控制方法、装置、显示模组和终端
KR20210091385A (ko) 표시모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3794027B (zh) 电池盖及电子设备
CN106547135B (zh) 胶材及制备方法、液晶模组的制程方法及液晶模组
CN210323941U (zh)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106773386B (zh) 双面显示装置
KR20220065947A (ko)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