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6659A - 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 Google Patents

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86659A
CN114686659A CN202210382350.3A CN202210382350A CN114686659A CN 114686659 A CN114686659 A CN 114686659A CN 202210382350 A CN202210382350 A CN 202210382350A CN 114686659 A CN114686659 A CN 114686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quenching
vacuum
vacuum chamber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823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束东方
周海
韩伯群
朱海林
李健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ngdong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ngdong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ngdong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ngdong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823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866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86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66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74Methods of treatment in inert gas, controlled atmosphere, vacuum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62Quenching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74Methods of treatment in inert gas, controlled atmosphere, vacuum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 C21D1/773Methods of treatment in inert gas, controlled atmosphere, vacuum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under reduced pressure or vacu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62Heat-treating apparatus with a cooling or quenching zo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该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包括依次接合且选择性导通的真空室、淬火室和加热室,在实际进行热处理时,首先将第一个工件送入加热室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工件进入淬火槽进行淬火,淬火过程中,第二个工件放入真空室,同样真空置换后送入加热室进行加热,淬火完成后的第一个工件送入真空室,并送出,第二工件加热后完成淬火,进入下一个动作循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了三个功能腔室,并利用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的配合,在其中一个工件淬火的同时实现另一个工件的加热,使得整个装置始终能够保持两个工件的处理状态,大幅提升了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加热室使用保护气氛加热,前室前门口使用火帘管防止气体进入设备内部,该类型设备热处理效率低,密封性差,操作不当易引起前室淬火油着火。真空热处理炉热处理效率高,但使用成本及维修成本大。两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吸取了两种加热炉的优点,工件在少、无氧化的条件下进行加热,淬火或缓冷,处理的工件光亮、品质好;由于前室采用预抽真空及氮气置换方式,避免了气体对气氛的扰动,减少了工件在升温及降温过程中的晶间内氧化。
然而,两室预抽真空热处理炉,由于腔室限制,淬火的时无法同时进行真空置换和加热,导致只能实现单个工件的热处理进程,使得热处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其能够在淬火的同时完成真空置换和加热动作,实现两个工件同时进行热处理进程,缩短了每炉的加工周期,大幅提升了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包括依次接合且选择性导通的真空室、淬火室和加热室,所述真空室用于接收或送出工件,且所述真空室上设置有预抽真空装置,所述预抽真空装置用于抽出所述真空室内的气体,以使所述真空室内的氧含量低于预设值,且所述真空室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真空室和所述淬火室之间实现所述工件的转运;
所述加热室用于加热所述工件;
所述淬火室内设置有中转平台和升降机构,所述中转平台上设置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真空室和所述淬火室之间实现所述工件的转运,所述中转平台下方还设置有淬火槽,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加热后的所述工件送入所述淬火槽进行淬火;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用于在其中一个所述工件进行淬火时,将另一个所述工件由所述真空室经过所述淬火室后送入所述加热室进行加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室远离所述淬火室的一侧设置有前门,所述前门用于选择性导通所述真空室与外部空间,所述真空室和所述淬火室之间设置有中门,所述中门用于在所述真空室内的氧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打开,以选择性地导通所述真空室和所述淬火室,所述淬火室和所述加热室之间设置有断热门,所述断热门用于在加热时关闭,以热隔离所述淬火室和所述加热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门远离所述淬火室的一侧还设置有上料架,所述上料架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工件送入或送出所述真空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抽真空装置包括抽真空管道、真空泵、真空阀和油雾过滤器,所述抽真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真空室连接,所述真空泵设置在所述抽真空管道上,用于通过所述抽真空管道抽出所述真空室内的气体,所述真空阀设置在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室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油雾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抽真空管道远离所述抽真空管道的一端,用于过滤抽出的所述气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件和承载架,所述升降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淬火室上,并伸入所述淬火室,所述承载架与所述升降驱动件伸入所述淬火室的部分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升降驱动件的带动下上升至与所述中转平台相平齐或下降至所述淬火槽内,所述承载架用于承载加热后的所述工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淬火槽内装有淬火油,且所述淬火槽还设置有油槽搅拌器,所述油槽搅拌器用于搅拌所述淬火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多个加热辐射管,所述加热辐射管用于加热所述加热室内的气体,所述加热室上还设置有加热搅拌器,所述加热搅拌器伸入所述加热室,用于搅动所述加热室内的气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室的顶部还设置有空冷装置,所述空冷装置部分伸入所述真空室,用于对所述真空室内的气体进行冷却,以实现工件的缓冷。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冷装置包括空冷驱动件、空冷风叶和热交换器,所述空冷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真空室的顶部外侧,并具有一伸入所述真空室内部的驱动输出轴,所述空冷风叶和所述热交换器均设置在所述真空室内,且所述空冷风叶与所述驱动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空冷风叶下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冷装置还包括引风罩,所述引风罩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空冷风叶之间,并罩设在所述热交换器上,用于将所述空冷风叶吹出的风引导至所述热交换器并集中向下吹出。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通过在真空室上设置预抽真空装置来实现真空置换,并且在真空室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在淬火室内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实现工件在各个腔室之间的转运。在实际进行热处理时,首先将第一个工件放入真空室,通过预抽真空装置进行抽真空后,由第一驱动机构送入淬火室,再由第二驱动机构送入加热室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工件由第二驱动机构送入淬火室,然后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井进入淬火槽进行淬火,淬火过程中,第二个工件放入真空室,同样真空置换后由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送入加热室进行加热,淬火完成后的第一个工件由升降机构抬升至中转台,再经由第一驱动机构送入真空室,并送出,第二工件加热后完成淬火,进入下一个动作循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了三个功能腔室,并利用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的配合,在其中一个工件淬火的同时实现另一个工件的加热,使得整个装置始终能够保持两个工件的处理状态,大幅提升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预抽真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110-真空室;111-前门;112-中门;113-皮拉尼测量球;114-氧含量指示计;120-淬火室;121-淬火槽;122-油槽搅拌器;123-油槽加热器;130-加热室;131-断热门;132-加热辐射管;133-加热搅拌器;134-废气燃烧装置;140-第一驱动机构;150-第二驱动机构;160-升降机构;161-升降驱动件;162-承载架;170-预抽真空装置;171-真空管道;172-真空泵;173-真空阀;174-油雾过滤器;175-电磁阀;180-空冷装置;181-空冷驱动件;182-空冷风叶;183-热交换器;184-引风罩;190-上料架;191-第三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具体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100,其能够在淬火的同时完成真空置换和加热动作,实现两个工件同时进行热处理进程,缩短了每炉的加工周期,大幅提升了加工效率。同时采用真空置换法,能够大幅降低用气量,且停炉、开炉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100,包括依次接合且选择性导通的真空室110、淬火室120和加热室130,真空室110用于接收或送出工件,且真空室110上设置有预抽真空装置170,预抽真空装置170用于抽出真空室110内的气体,以使真空室110内的氧含量低于预设值,且真空室110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140,第一驱动机构140用于在真空室110和淬火室120之间实现工件的转运;加热室130用于加热工件;淬火室120内设置有中转平台和升降机构160,中转平台上设置第二驱动机构150,第二驱动机构150用于在真空室110和淬火室120之间实现工件的转运,中转平台下方还设置有淬火槽121,升降机构160用于将加热后的工件送入淬火槽121进行淬火;其中,第一驱动机构140和第二驱动机构150还用于在其中一个工件进行淬火时,将另一个工件由真空室110经过淬火室120后送入加热室130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140和第二驱动机构150均可以采用传送带或链条式输送机构,能够实现工件的平稳运输。其中,中转平台上设置有让位口,升降机构160设置在该让位口内,升降机构160具有上层承载轨道和下层承载轨道,当升降机构160上升时,下层承载轨道移动至与中转平台相平齐的位置,当升降机构160下降时,上层承载轨道移动至与中转平台相平齐的位置。具体地,当工件完成加热后,升降机构160上升,第二驱动机构150将工件从加热室130转运至下层承载轨道,然后升降机构160下降,将工件送入淬火槽121,此时上层承载轨道配合第一驱动机构140和第二驱动机构150完成另一个工件的转运。
在本实施例中,真空室110远离淬火室120的一侧设置有前门111,前门111用于选择性导通真空室110与外部空间,真空室110和淬火室120之间设置有中门112,中门112用于在真空室110内的氧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打开,以选择性地导通真空室110和淬火室120,淬火室120和加热室130之间设置有断热门131,断热门131用于在加热时关闭,以热隔离淬火室120和加热室130。具体地,前门111、中门112和断热门131均采用油缸进行驱动,且前门111和中门112均保证了优良的密闭性,从而使得真空室110、淬火室120均能够形成密闭腔室,有利于完成真空置换。
在本实施例中,前门111远离淬火室120的一侧还设置有上料架190,上料架190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191,第三驱动机构191用于将工件送入或送出真空室110。具体地,第三驱动机构191也可以是传送带或链条等转运结构,其用于将工件送入真空室110。
结合参见图5,预抽真空装置170包括抽真空管道171、真空泵172、真空阀173和油雾过滤器174,抽真空管道171的一端与真空室110连接,真空泵172设置在抽真空管道171上,用于通过抽真空管道171抽出真空室110内的气体,真空阀173设置在真空泵172与真空室110之间的管道上,油雾过滤器174设置在抽真空管道171远离抽真空管道171的一端,用于过滤抽出的气体。具体地,真空阀173与真空泵172之间还设置有真空波纹管,油雾过滤器174的末端还设置有电磁阀175,该电磁阀175用于排出过滤后的气体,当未进行真空置换动作时,该电磁阀175可以关闭,从而保证真空室110的气密性。
在进行真空置换时,首先将工件送入真空室110,然后关闭前门111和中门112,使得真空室110保持气密性,再打开真空泵172,在2s后打开真空阀173,真空室110内的气体通过真空波纹管,经真空泵172处理,同时气体中含有的油气通过有误过滤器过滤,并最终通过电磁阀175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真空室110上还设置有皮拉尼测量球113和氧含量指示计114,该皮拉尼测量球113用于测定真空室110内的压力,氧含量指示计114则用于检测真空室110内的氧含量。具体地,在使得真空室110内的氧含量低于预设值的过程中,首先可以设定预设压力,随着真空泵172的运行,通过皮拉尼测量球113测出真空室110内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停止真空泵172动作,然后再通过氧含量指示计114测量真空室110内的氧含量是否低于预设值,若未达到要求,则继续进行抽空换气法进行重复操作,直至氧含量达到标准。
在预抽真空动作完成后,可以打开中门112,工件在第一驱动机构140的驱动下进入淬火室120,到位后,第一驱动机构140复位,中门112关闭,断热门131打开,工件在第二驱动机构150的驱动下进入加热室130,到加热位置后,第二驱动机构150再复位,断热门131关闭,此时加热室130实现对工件的加热。在加热完成后,升降机构160上升,使得下层承载轨道与中转平台平齐,第二驱动机构150将工件取出,并送入升降机构160的下层承载轨道,升降机构160再下降,使得工件进入淬火槽121进行淬火,淬火过程中另一个工件重复完成上述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160包括升降驱动件161和承载架162,升降驱动件161设置在淬火室120上,并伸入淬火室120,承载架162与升降驱动件161伸入淬火室120的部分传动连接,用于在升降驱动件161的带动下上升至与中转平台相平齐或下降至淬火槽121内,承载架162用于承载加热后的工件。具体地,承载架162可以是矩形框架,上层承载轨道位于承载架162的顶部,下层承载轨道位于承载架162的底部,通过升降驱动件161的带动,承载架162上下运动,从而实现了工件的升降。其中,升降驱动件161可以是油缸,通过油缸带动承载架162上下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淬火槽121内装有淬火油,且淬火槽121还设置有油槽搅拌器122,油槽搅拌器122用于搅拌淬火油。具体地,油槽搅拌器122可以是两台,通过设置油槽搅拌器122,能够搅拌淬火油,使得淬火油的油温更加均匀。同时,淬火槽121还设置有油槽加热器123,油槽加热器123将油温保证在一定温度内,以达到工艺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室130内设置有多个加热辐射管132,加热辐射管132用于加热加热室130内的气体,加热室130上还设置有加热搅拌器133,加热搅拌器133伸入加热室130,用于搅动加热室130内的气体。具体地,加热搅拌器133可以器风叶搅拌结构,能够对加热室130内的气体进行搅拌,保证加热室130内气体温度的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真空室110的顶部还设置有空冷装置180,空冷装置180部分伸入真空室110,用于对真空室110内的气体进行冷却,以实现工件的缓冷。具体地,在正常加热工件时,空冷装置180可以不启动,当需要对工件进行空气缓冷时,这可以将工件停留在真空室110内,实现缓冷,从而使得整个热处理系统的功能性更强,适用性更广。
空冷装置180包括空冷驱动件181、空冷风叶182和热交换器183,空冷驱动件181设置在真空室110的顶部外侧,并具有一伸入真空室110内部的驱动输出轴,空冷风叶182和热交换器183均设置在真空室110内,且空冷风叶182与驱动输出轴传动连接,热交换器183设置在空冷风叶182下方。具体地,空冷驱动件181可以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输出轴伸入真空室110,且伸入部分采用密封处理,保证真空室110的气密性,通过空冷风叶182吹出气体,与热交换器183进行热交换后对工件进行冷却。
在本实施例中,空冷装置180还包括引风罩184,引风罩184设置在热交换器183和空冷风叶之间,并罩设在热交换器183上,用于将空冷风叶吹出的风引导至热交换器183并集中向下吹出。通过设置引风罩184,能够实现引风效果,使得气体能够更加精准地向下喷出,以实现精准换热。
在本实施例中,淬火室120和加热室130之间还设置有户袋结构,户袋侧上方还安装有废气燃烧装置134,该废气燃烧装置134用于将加热室130和真空室110的废气燃烧排出。具体地,因为断热门131为非密封结构,一方面通过管道将甲醇丙烷等气体混合通入加热室130内,另一方面将这些裂解反应后的废气源源不断排出,来保证加热室130内的碳浓度动态平衡,微正压状态,这些废气气体通过断热门131户袋侧设置的废气燃烧装置134燃烧后排出。另外真空室110被抽出的气体,也可以在此处进行燃烧再排出。废气口处不可以有空气反向进入,一旦压力开关检测到负压,废气口单向阀会立即关闭,发出报警,保证了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废气燃烧口由排气管(与设备法兰连接,便于以后拆卸清理),经过单向阀及单向阀板(该处结构利用阀板的重力作用与废气的出口压力平衡的原理,通过控制阀板的重量,可以保证户袋的正压,卡簧则对板上下位置限制),到达排气管上侧后,排气口火圈为长明火,压盖可将废气沿着管壁四周排出,更贴近火圈的长明火,不锈钢网片既可以加废气与热源的接触面积,也可防止杂物掉入,废气最终通过排烟罩排出。同时,为了维持加热室130内的碳浓度动态平衡,微正压状态,一方面通过管道将甲醇丙烷等气体混合通入炉内,另一方面将这些裂解反应后的废气源源不断排出。废气具体排出路径是:通过断热门131传递到淬火室120,再到淬火室120前面的废气燃烧装置134燃烧后排出。燃烧口并配有自动点火装置,一旦火焰熄灭会自动点火,保证火焰的燃烧。另外真空室110被真空抽出的气体,也在此处进行燃烧再排出,保证了设备排出气体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的压力系统由真空室110的三个不同量产压力开关及淬火室120的压力开关组成。同时,淬火室120上还设置有防爆口,其中废气燃烧装置134与压力开关、防爆口共同组成了设备的安全系统。该安全系统具体工作原理与常规安全系统类似,在此不再过多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100,其热处理原理如下:
真空室110的预抽真空装置170包含3个换气过程。工件从真空室110的前门111进入真空室110,首先打开真空泵172,2秒后打开真空阀173,炉内气体通过真空波纹管,经真空泵172处理,气体中含有的油气通过油雾过滤器174过滤,并通过电磁阀175排出。通过皮拉尼测量球113测出炉内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停止真空泵172动作,此时通过氧含量指示计114,测量炉内气体氧含量是否达到要求,如果未达到要求,继续进行抽空换气法进行重复操作,直到氧含量达到标准。然后打开中门112,工件在第一驱动机构140的驱动下进入淬火室120,到位后,第一驱动机构140复位,中门112关闭,断热门131打开,工件在第二驱动机构150的驱动下进入加热室130,到加热位置后,第二驱动机构150复位,断热门131关闭。工件在保护气氛下进行加热及表面性能改善出理。这时第二个或第二批工件进入真空室110进行真空置换。在第一个或第一批工件工艺完成后,升降机构160上升,断热门131打开,第一个或第一批工件在第二驱动机构150的驱动下,进入升降机构160的下层,到位后,断热门131关闭,升降机构160下降,进入淬火槽121淬火。淬火过程中,打开中门112,第二个或第二批工件在第一驱动机构140的驱动下进入淬火室120,然后中门112关闭,断热门131打开,工件在第二驱动机构150的驱动下进入加热室130,进入下一个动作循环。
在第二个或第二批工件进入真空室110进行预抽真空置换后,先通过氧含量指示计114检测氧含量,判断否在要求范围内,如不在范围内,则要进行第二次抽空换气处理,使真空室110达到要求,换气过程与上述过程一致;真空室110达到要求后,等待第一批工件进入淬火槽121进行淬火后打开中门112,将工件送至淬火室120。此时真空室110压力会加大,通过压力开关,可打开空气动作阀进行排气,同时通入N2背压,工件淬火时,炉内压力会降低,再次通入N2复压,使炉内压力达到设定值(通过压力检测开关检测)。在工件搬出真空室110设备之前,进行第三次抽空换气,此时炉内保证搬出时压力大于大气压,防止空气进入真空室110,保证过程中安全性。每次开中门112前都进行氧浓度的检测,是为了防止淬火室120可燃气气体与大氧浓度的真空室110气体混合,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比,产生危险。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100,通过在真空室110上设置预抽真空装置170来实现真空置换,并且在真空室110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140,在淬火室120内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150和升降机构160,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40和第二驱动机构150实现工件在各个腔室之间的转运。在实际进行热处理时,首先将第一个工件放入真空室110,通过预抽真空装置170进行抽真空后,由第一驱动机构140送入淬火室120,再由第二驱动机构150送入加热室130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工件由第二驱动机构150送入淬火室120,然后在升降机构160的带动下井进入淬火槽121进行淬火,淬火过程中,第二个工件放入真空室110,同样真空置换后由第一驱动机构140和第二驱动机构150送入加热室130进行加热,淬火完成后的第一个工件由升降机构160抬升至中转台,再经由第一驱动机构140送入真空室110,并送出,第二工件加热后完成淬火,进入下一个动作循环。
本实施例采用了三个功能腔室,并利用升降机构160和驱动机构的配合,在其中一个工件淬火的同时实现另一个工件的加热,使得整个装置始终能够保持两个工件的处理状态,大幅提升了加工效率,在上一炉次工件进行淬火时前下一批处理品已经进入真空室110完成真空置换,并通过升降机构160上部轨道进炉,这样可以缩短每炉的加工周期(约60分钟),提高加工效率。此外,本实施例采用抽空换气法对真空室110进行换气,即一开始先用机械真空泵172将炉中被置换的气体抽走,一般抽至一定压力后,再冲入冲洗气体(一般为氮气)。如果充入冲洗气体后,残留气体含量仍然较高,可以反复交替进行抽空-充气过程。抽空换气法比充气置换法用气量小,能显著的节约冲洗气体并减少换气时间,当炉内残余炉气的体积比例满足小于1%时,大量实验证明,抽空换气法所使用的冲洗气体约为充气法换气体积的1/5,并且由于气氛不进真空室110,甲醇、富化气、氨气等气氛原料气用量比传统多用炉至少降低30%。并且,本申请独特的真空气密结构使得停炉、开炉更为方便,只需用氮气置换,不须烧碳,随时可停炉、开炉,减少了炉内高温氧化,延长了炉膛、辐射管、氧探头、热电偶等的使用寿命。重新开炉,碳势恢复快,预渗时间只有传统多用炉的1/8至1/6。最后,本实施例不用火帘,解决了传统多用炉火帘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温度升高的缺陷,同时避免了带油的出炉工件燃烧产生的油烟,作业环境清洁,可与机械加工设备配线改善物流,体现了环保意识。且真空室110预抽真空可以防止空气及水气进入真空室110,可以减少淬火油老化,延长淬火油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接合且选择性导通的真空室、淬火室和加热室,所述真空室用于接收或送出工件,且所述真空室上设置有预抽真空装置,所述预抽真空装置用于抽出所述真空室内的气体,以使所述真空室内的氧含量低于预设值,且所述真空室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真空室和所述淬火室之间实现所述工件的转运;
所述加热室用于加热所述工件;
所述淬火室内设置有中转平台和升降机构,所述中转平台上设置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真空室和所述淬火室之间实现所述工件的转运,所述中转平台下方还设置有淬火槽,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加热后的所述工件送入所述淬火槽进行淬火;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用于在其中一个所述工件进行淬火时,将另一个所述工件由所述真空室经过所述淬火室后送入所述加热室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远离所述淬火室的一侧设置有前门,所述前门用于选择性导通所述真空室与外部空间,所述真空室和所述淬火室之间设置有中门,所述中门用于在所述真空室内的氧含量低于预设值时打开,以选择性地导通所述真空室和所述淬火室,所述淬火室和所述加热室之间设置有断热门,所述断热门用于在加热时关闭,以热隔离所述淬火室和所述加热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远离所述淬火室的一侧还设置有上料架,所述上料架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工件送入或送出所述真空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抽真空装置包括抽真空管道、真空泵、真空阀和油雾过滤器,所述抽真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真空室连接,所述真空泵设置在所述抽真空管道上,用于通过所述抽真空管道抽出所述真空室内的气体,所述真空阀设置在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室之间的管道上,所述油雾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抽真空管道远离所述抽真空管道的一端,用于过滤抽出的所述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件和承载架,所述升降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淬火室上,并伸入所述淬火室,所述承载架与所述升降驱动件伸入所述淬火室的部分传动连接,用于在所述升降驱动件的带动下上升至与所述中转平台相平齐或下降至所述淬火槽内,所述承载架用于承载加热后的所述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槽内装有淬火油,且所述淬火槽还设置有油槽搅拌器,所述油槽搅拌器用于搅拌所述淬火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内设置有多个加热辐射管,所述加热辐射管用于加热所述加热室内的气体,所述加热室上还设置有加热搅拌器,所述加热搅拌器伸入所述加热室,用于搅动所述加热室内的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的顶部还设置有空冷装置,所述空冷装置部分伸入所述真空室,用于对所述真空室内的气体进行冷却,以实现工件的缓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装置包括空冷驱动件、空冷风叶和热交换器,所述空冷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真空室的顶部外侧,并具有一伸入所述真空室内部的驱动输出轴,所述空冷风叶和所述热交换器均设置在所述真空室内,且所述空冷风叶与所述驱动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空冷风叶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装置还包括引风罩,所述引风罩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空冷风叶之间,并罩设在所述热交换器上,用于将所述空冷风叶吹出的风引导至所述热交换器并集中向下吹出。
CN202210382350.3A 2022-04-12 2022-04-12 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Pending CN1146866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2350.3A CN114686659A (zh) 2022-04-12 2022-04-12 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2350.3A CN114686659A (zh) 2022-04-12 2022-04-12 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6659A true CN114686659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43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82350.3A Pending CN114686659A (zh) 2022-04-12 2022-04-12 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8665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10741A (en) * 1957-10-02 1962-11-21 Efco Furnaces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batch-type controlled-atmosphere heat-treatment furnaces
JPH0790361A (ja) * 1993-09-24 1995-04-04 Daido Steel Co Ltd バッチ式雰囲気熱処理炉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H08178535A (ja) * 1994-12-20 1996-07-12 Koyo Rindobaagu Kk 多室熱処理炉
US20050104266A1 (en) * 2003-11-13 2005-05-19 Iq Technologies, Inc. Vacuum furnace with pressurized intensive water quench tank
CN203393189U (zh) * 2013-08-22 2014-01-15 爱协林天捷热处理系统(唐山)有限公司 新型多用炉升降台
CN113774205A (zh) * 2021-09-15 2021-12-10 江苏丰东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10741A (en) * 1957-10-02 1962-11-21 Efco Furnaces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batch-type controlled-atmosphere heat-treatment furnaces
JPH0790361A (ja) * 1993-09-24 1995-04-04 Daido Steel Co Ltd バッチ式雰囲気熱処理炉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H08178535A (ja) * 1994-12-20 1996-07-12 Koyo Rindobaagu Kk 多室熱処理炉
US20050104266A1 (en) * 2003-11-13 2005-05-19 Iq Technologies, Inc. Vacuum furnace with pressurized intensive water quench tank
CN203393189U (zh) * 2013-08-22 2014-01-15 爱协林天捷热处理系统(唐山)有限公司 新型多用炉升降台
CN113774205A (zh) * 2021-09-15 2021-12-10 江苏丰东热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74205B (zh) 一种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JP2546924B2 (ja) 有害物質を発生する物品を焼却、除染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926249B (zh) 双室型热处理炉
US3198503A (en) Furnace
US5452671A (en) Equipment and process for ultra hazardous liquid and gas molecular decomposition
KR100727736B1 (ko) 상자소둔 열처리를 위한 모사장치 및 시험방법
CN114686659A (zh) 三室预抽真空可控气氛热处理炉
CN110158021A (zh) 一种渗碳设备以及渗碳方法
CN105331780B (zh) 低温保护气氛脱脂退火炉
KR20020070056A (ko) 고능률 냉각식 열처리장치
KR20100007445U (ko) 백탄 제조장치
US2008002389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eat Treating, in Particular, Metallic Workpieces
CN107002159A (zh) 热处理装置
CN109696059A (zh) 一种回收高温固体料余热的装置
JP2003014376A (ja) ローラハース式真空炉
JP2004327653A (ja) 真空処理装置
JP3526980B2 (ja) 真空・ガス雰囲気熱処理炉
CN208218942U (zh) 一种气体氮化炉
CN113654350A (zh) 一种高温纯氢气保护气氛推舟炉设备及其工艺方法
CN209093043U (zh) 一种高温废气rto焚烧净化装置
CN216274248U (zh) 一种节能型铝型材退火炉
CN210548673U (zh) 加热炉
CN113430340A (zh) 一种可在空气中实现材料淬火实验的系统
CN113957216A (zh) 一种多用热处理炉
CN106840949B (zh) 一种快速切换电加热天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