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6615B - 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6615B
CN114676615B CN202210603985.1A CN202210603985A CN114676615B CN 114676615 B CN114676615 B CN 114676615B CN 202210603985 A CN202210603985 A CN 202210603985A CN 114676615 B CN114676615 B CN 1146766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file
deformation
compensation
error
mold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39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6615A (zh
Inventor
邹尧
徐伟伟
蔡豫晋
成李冰
赵文琛
胡业勤
文友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39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66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6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6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6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66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8Manufacturability analysis or optimisation for manufactur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对需进行固化变形仿真和工装补偿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获得复合材料零件型面;对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网格划分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变形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根据所述变形仿真结果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对所述工装补偿结果文件进行处理,获得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获得第一型面构建误差;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所述补偿后型面和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实现了对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的准确评估。

Description

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为解决复合材料固化变形对构件最终成型质量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精确的复合材料固化变形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创建复合材料工装补偿型面,进而改善甚至消除复合材料固化变形影响的分析方法广受欢迎。工装补偿型面对复合材料固化变形的改善,是基于采用工装补偿型面制造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再在此补偿工装上制造复合材料零件,使得发生固化变形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形状符合预期的理论形状。
在现有的工装补偿型面设计中,在创建工装补偿模型时,对零件内部会处于出现型面波动、在余量区会出现翘曲、定位孔无法准确定位等问题,不能满足于工装补偿型面的工程应用。因此,亟需一种用于基于工程应用的复合材料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评估工装补偿型面是否满足气动外形误差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旨在对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包括:
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需进行固化变形仿真和工装补偿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获得复合材料零件型面;
利用仿真软件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网格划分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变形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
根据所述变形仿真结果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
利用所述几何处理软件对所述工装补偿结果文件进行处理,获得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
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获得第一型面构建误差;
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所述补偿后型面和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
可选地,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包括:所述变形前型面与所述理论复材零件型面的距离误差、周长误差、面积误差和定位孔位置误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所述补偿后型面和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包括:
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补偿后型面,获得第二型面构建误差;
根据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和所述第二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和所述第二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和所述第二型面构建误差,获得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值;
根据所述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值与误差阈值,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
可选地,所述第二型面构建误差,包括: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补偿后型面的距离误差、周长误差、面积误差和定位孔位置误差。
可选地,所述变形仿真结果包括理论复材零件型面所有网格节点的变形前节点坐标、变形后节点坐标及变形量;所述根据所述变形仿真结果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包括:
根据所述变形前节点坐标、所述变形后节点坐标及所述变形量,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补偿后节点坐标;
根据所述补偿后节点坐标和所述变形前节点坐标,获得所述工装补偿结果文件。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所述补偿后型面和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不满足预设误差条件,则返回所述利用仿真软件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网格划分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变形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的步骤,循环至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满足预设误差条件。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装置,包括:
第一型面创建模块,用于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需进行固化变形仿真和工装补偿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获得复合材料零件型面;
变形仿真模块,用于利用仿真软件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网格划分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变形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
工装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形仿真结果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
第二型面创建模块,用于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所述工装补偿结果文件进行处理,获得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
误差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获得第一型面构建误差;
误差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所述补偿后型面和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的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通过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需进行固化变形仿真和工装补偿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获得复合材料零件型面;利用仿真软件对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网格划分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变形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根据所述变形仿真结果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所述工装补偿结果文件进行处理,获得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获得第一型面构建误差;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所述补偿后型面和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也即,该方法将型面构建误差拆分出来,使其能够进行量化评估,避免由于工装补偿型面相对于原来的理论型面具有较大位移,无法直接评估这些位移是补偿量,还是型面误差。实现了对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的准确评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通过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需进行固化变形仿真和工装补偿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获得复合材料零件型面;利用仿真软件对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网格划分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变形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根据所述变形仿真结果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所述工装补偿结果文件进行处理,获得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获得第一型面构建误差;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所述补偿后型面和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
经分析发现,在型面补偿方法中,将处理的复材型面经过导入仿真软件--网格划分形成网格元素和节点--仿真计算--在结果中输出网格节点--在 CATIA 软件处理成型面的处理过程,过程中的网格划分和型面重新创建过程会对型面精度产生影响,包括:几何型面的光滑性、周长、定位孔位置等精度要求。而在复合材料零件设计制造过程中,特别是用于飞机气动型面的复材零件中,对几何型面光滑性等精度要求非常高,通常要求用于制造复材零件的成型工装型面误差≤0. lmm ,用于铣切复材零件的机加工装型面误差≤0.03mm,如果按照设计数模订制工装型面,能够满足复材零件型面精度要求,但如果采用经过工装补偿的几何型面,则型面精度与工装补偿型面创建误差息息相关,如果补偿型面误差过大,型面内部可能会产生凹陷、凸起或扭曲等缺陷,将会导致复材零件贴膜度不符合要求、数控铣切时型面内部或边缘出现缝隙导致漏真空无法铣切、甚至是影响飞机的气动布局等严重后果。因此,准确评估基于变形仿真进行工装补偿的型面构建误差,是工装补偿型面投入生产应用的关键环节。但在现有技术中,都只关注复合材料固化变形仿真计算、基于固化变形仿真计算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并未考虑如何去评估型面构建误差,原因在于增加了位移补偿量,导致工装补偿型面相对于原来的理论型面具有较大位移,无法直接评估这些位移是补偿量,还是型面误差。或是在现有的技术研究中,因为研究需求不涉及工程应用,没有必要考虑工程应用中才需要考虑的数控铣切型面及气动外形精度要求。在一般技术研究中,只需要考虑工装补偿的补偿效果,不涉及后续数控铣切及装配,没有评估型面构建误差的需求。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将型面构建误差拆分出来,使其能够进行量化评估,避免由于工装补偿型面相对于原来的理论型面具有较大位移,无法直接评估这些位移是补偿量,还是型面误差。实现了对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的准确评估。
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例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存储模块、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电子程序。
在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计算机设备中,所述计算机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装置,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
参照图2,基于前述实施例的硬件设备,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包括:
S102、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需进行固化变形仿真和工装补偿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获得复合材料零件型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在CATIA或其他几何处理软件中对需进行固化变形仿真和工装补偿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将型面、定位孔、丢层区域、余量线和零件线等特征以型面线条的形式进行标记和区分,得到适用于仿真分析的复合材料制件型面。
本实施例中所处理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通常指复材零件贴膜面,该复材零件贴膜面为复材零件经成型、切割等处理后的最终型面,需对零件内部及边界进行包括余量、耳片孔等特征在内的进一步处理,才能形成工装型面。
对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是指:为了解决工装补偿型面在余量边的翘曲问题,在型面处理时,需在已有的零件余量区域外沿进一步生成仿真余量区域,以到达将翘曲区域向外推移、保证零件区域及余量区域光滑过渡的需求;为了解决定位孔定位的问题,在型面处理时,采用CATIA中具有的分割功能,需在贴膜面上将定位孔轴线与贴膜面的交点进行标记。对于零件线、部分零件含有的丢层线等特征,采用CATIA具有的投影和切割功能对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
具体的,在CATIA中对需进行固化变形仿真和工装补偿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通过CATIA所具有的外插延伸功能,将复材零件余量线向外延伸一段距离作为仿真余量,保证在创建补偿型面时,余量附近型面具有足够多的节点来保证型面准确性。通过切割功能,将零件线、余量线和定位孔转化为型面的特征曲线,便于后续网格划分时能够进行识别。处理完成后,得到适用于网格划分和仿真建模的复合材料制件型面。
S104、利用仿真软件对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网格划分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变形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Abaqus或其他仿真分析软件中,将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按照变形仿真相应要求创建仿真模型并进行运算,得到复材制件的变形仿真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进行网格划分时,需要将步骤S102中所形成的零件线、余量线、定位孔位置等特征结构通过网格元素边界、网格密度稀疏等方式进行区分,以便后续能够准确识别。
具体的,将处理好的几何型面导入至仿真分析软件Abaqus中,通过mesh网格划分模块实现复材零件有限元网格划分,并设置材料参数、工艺参数和边界约束条件,对复材零件实现仿真分析,经变形仿真计算分析后,在后处理模块输出包括所有复材零件节点信息的数据文件。
S106、根据所述变形仿真结果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仿真软件后处理模块,将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计算结果导出形成变形仿真结果文件,通常情况下,该结果文件中包括了理论复材零件型面所有网格节点的变形前节点坐标、变形后节点坐标及变形量三组数据,按照工装补偿理论,计算补偿后节点坐标,并重新创建生成包括变形前节点坐标、补偿后节点坐标两组数据的工装补偿结果文件。
因此,具体的,所述变形仿真结果包括理论复材零件型面所有网格节点的变形前节点坐标、变形后节点坐标及变形量;所述根据所述变形仿真结果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变形前节点坐标、所述变形后节点坐标及所述变形量,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补偿后节点坐标;
根据所述补偿后节点坐标和所述变形前节点坐标,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
可以理解的是,工装补偿计算即为现有技术中的工装补偿,这里不再赘述。工装补偿结果文件中至少包括补偿后节点坐标和变形前节点坐标,变形前节点坐标和补偿后节点坐标用于后续生成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以用于后续误差计算。
S108、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所述工装补偿结果文件进行处理,获得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工装补偿结果文件导入至CATIA等型面处理软件,分别创建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
具体的,将变形前和变形后的网格节点坐标导入CATIA中,通过点云、网格、几何型面等功能生成几何型面,并处理生成零件线、余量线和定位孔位置等几何特征。
可以理解的是,无论采用何种型面建模方法,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的创建流程、操作步骤及构建参数须完全一致,以便于后续误差确定。
S110、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获得第一型面构建误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理论上,变形前型面与理论复材零件型面的变形计算值为0,两个型面应完全一致,但由于变形前型面是由理论复材零件型面经过网格划分、型面创建后重新生成型面,存在一定的型面构建误差。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方法将工装补偿型面的构建误差拆分为型面补偿量和型面构建误差。型面补偿量即为步骤S106中工装补偿时的补偿量,型面构建误差采用理论型面经过网格划分﹣计算﹣重新创建型面后,新创建的变形前型面相对于原理论型面的误差确定,即为第一型面构建误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变形前型面与所述理论复材零件型面的距离误差、周长误差、面积误差和定位孔位置误差。
具体的,比较变形前型面特征与理论复材零件型面对应特征之间的误差,可以包括型面之间的距离、零件线和余量线的周长、零件区和余量区的面积、定位孔位置等误差。
S112、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所述补偿后型面和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步骤S106中导出的工装补偿结果文件内,包括变形前节点坐标、变形后节点坐标,以及补偿后节点坐标,这些坐标点一一对应。在步骤S108中基于变形前节点坐标创建变形前型面、基于补偿后节点坐标创建补偿后型面,这两个型面的所有创建过程一致,位移不同的是补偿后型面相对于变形前型面含有位移补偿值。由于增加了位移补偿值,即使在同样的操作流程和构建参数下,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将这种差别记为第二型面构建误差。
因此,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所述补偿后型面和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补偿后型面,获得第二型面构建误差;
根据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和所述第二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和所述第二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和所述第二型面构建误差,获得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值;
根据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值与误差阈值,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误差阈值是指满足补偿要求的误差值,只要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值小于误差阈值,则可认为该次工装补偿操作合格,反之则不合格。
所述第二型面构建误差,包括: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补偿后型面的距离误差、周长误差、面积误差和定位孔位置误差。
因此,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第一型面构建误差+第二型面构建误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所述补偿后型面和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不满足预设误差条件,则返回所述利用仿真软件对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网格划分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变形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的步骤,循环至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满足预设误差条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预设误差条件是指工装补偿的误差要求,其可以是前述的误差阈值。如果满足要求,可进一步制造补偿工装,投入生产使用;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返回步骤S104对网格划分尺寸进行优化,或对型面创建参数进行优化,直到评估合格,保证型面曲率、零件线、余量线、定位孔位置和轴线等特征都符合工程应用的要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基于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通过上述描述不难发现,本实施例的方法通过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需进行固化变形仿真和工装补偿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获得复合材料零件型面;利用仿真软件对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网格划分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变形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根据所述变形仿真结果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所述工装补偿结果文件进行处理,获得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获得第一型面构建误差;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所述补偿后型面和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也即,该方法将型面构建误差拆分出来,使其能够进行量化评估,避免由于工装补偿型面相对于原来的理论型面具有较大位移,无法直接评估这些位移是补偿量,还是型面误差。实现了对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的准确评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流程步骤进行优化,减少仿真计算及补偿型面创建的复杂程度。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处理理论复材零件型面。
本实施例中,在CATIA中对需进行固化变形仿真和工装补偿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通过CATIA所具有的外插延伸功能,将复材零件余量线向外延伸一段距离作为仿真余量,保证在创建补偿型面时,余量附近型面具有足够多的节点来保证型面准确性。通过切割功能,将零件线、余量线和定位孔转化为型面的特征曲线,便于后续网格划分时能够进行识别。处理完成后,得到适用于网格划分和仿真建模的零件型面。
步骤S2:划分有限元网格及仿真计算。
本实施例中,将处理好的几何型面导入至仿真分析软件中,通过mesh网格划分模块实现复材零件有限元网格划分,并设置材料参数、工艺参数和边界约束条件,对复材零件实现仿真分析,经计算分析后,在后处理模块输出包括所有复材零件节点信息的数据文件。
本实施例中,计算分析过程相比前述实施例有所简化,可不完全执行变形仿真所需的所有计算步骤,只需要保证后处理模型中能够输出包含变形前网格节点数据即可,对变形后网格节点数据无要求。
步骤S3:计算结果处理。
本实施例中,在Abaqus后处理模块,将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计算结果导出形成变形仿真结果文件,通常情况下,该结果文件中包括了理论复材零件型面所有网格节点的变形前节点坐标、变形后节点坐标及变形量三组数据,提取变形前网格节点坐标即可。
步骤S4:创建变形前型面。
在本实施例中,将变形前网格节点坐标导入CATIA中,通过点云、网格、几何型面等功能生成几何型面,并处理生成零件线、余量线和定位孔位置等几何特征。
步骤S5:评估变形前型面的构建误差与评估。
本实施例中,比较变形前型面特征与设计数模中对应特征之间的误差,包括型面之间的距离、零件线和余量线的周长、零件区和余量区的面积、定位孔位置等误差,记为误差1。
步骤S6:利用变形前型面的构建误差评估补偿后型面构建误差。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前述实施例中在相同操作流程、步骤及参数条件下,变形后型面与变形前型面之间的距离、周长、面积、定位孔位置等误差2基本为0,可认为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误差1。
按照设计或工艺要求,评估零件线、余量线、定位孔等特征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如果满足要求,可进一步制造补偿工装,投入生产使用;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返回步骤S2对网格划分尺寸进行优化,或对型面创建参数进行优化,直到评估合格,保证型面曲率、零件线、余量线、定位孔位置和轴线等特征都符合工程应用的要求。
步骤S7:变形仿真运算。
本实施例中,在Abaqus中,按照仿真流程对上一步误差分析合格的网格元素模型创建仿真运算模型,并进行建模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
步骤S8:创建工装补偿型面。
本实施例中,在变形仿真计算完成后,按照工装补偿理论创建工装补偿模型,进一步制造补偿工装,投入生产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基于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通过上述描述不难发现,本实施例的方法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误差评估的步骤,减少仿真计算及补偿型面创建的复杂程度,进一步提高了误差评估的效率。
参照图3,基于相同的发明思路,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装置,包括:
第一型面创建模块,用于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需进行固化变形仿真和工装补偿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获得复合材料零件型面;
变形仿真模块,用于利用仿真软件对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网格划分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变形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
工装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形仿真结果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
第二型面创建模块,用于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所述工装补偿结果文件进行处理,获得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
误差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获得第一型面构建误差;
误差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所述补偿后型面和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装置中各模块是与前述实施例中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中的各步骤一一对应,因此,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达到的技术效果可参照前述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的实施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此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方法的步骤。
此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方法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闪存、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计算机可以是包括智能终端和服务器在内的各种计算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执行指令可以采用程序、软件、软件模块、脚本或代码的形式,按任意形式的编程语言来编写,并且其可按任意形式部署,包括被部署为独立的程序或者被部署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者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它单元。其中,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或者声明性或过程性语言。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以但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可以可被存储在保存其它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例如,存储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Markup Language)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中,存储在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同文件中,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部分的文件。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被部署为在一个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多媒体终端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光盘等,多媒体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电视接收机,或者网络设备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需进行固化变形仿真和工装补偿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获得复合材料零件型面;
利用仿真软件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网格划分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变形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
根据所述变形仿真结果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
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所述工装补偿结果文件进行处理,获得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
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获得第一型面构建误差;
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补偿后型面,获得第二型面构建误差;
根据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和所述第二型面构建误差,获得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值;
根据所述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值与误差阈值,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包括:所述变形前型面与所述理论复材零件型面的距离误差、周长误差、面积误差和定位孔位置误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面构建误差,包括: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补偿后型面的距离误差、周长误差、面积误差和定位孔位置误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仿真结果包括理论复材零件型面所有网格节点的变形前节点坐标、变形后节点坐标及变形量;所述根据所述变形仿真结果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包括:
根据所述变形前节点坐标、所述变形后节点坐标及所述变形量,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补偿后节点坐标;
根据所述补偿后节点坐标和所述变形前节点坐标,获得所述工装补偿结果文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所述补偿后型面和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不满足预设误差条件,则返回所述利用仿真软件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网格划分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变形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的步骤,循环至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满足预设误差条件。
6.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型面创建模块,用于利用几何处理软件对需进行固化变形仿真和工装补偿的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进行处理,获得复合材料零件型面;
变形仿真模块,用于利用仿真软件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网格划分后的复合材料零件型面进行变形仿真运算,得到变形仿真结果;
工装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形仿真结果进行工装补偿计算,获得工装补偿结果文件;
第二型面创建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几何处理软件对所述工装补偿结果文件进行处理,获得变形前型面和补偿后型面;
误差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理论复材零件型面,获得第一型面构建误差;
误差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形前型面和所述补偿后型面,获得第二型面构建误差;根据所述第一型面构建误差和所述第二型面构建误差,获得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值;根据所述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值与误差阈值,对所述复合材料零件型面的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进行评估。
7.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603985.1A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46766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3985.1A CN114676615B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3985.1A CN114676615B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6615A CN114676615A (zh) 2022-06-28
CN114676615B true CN114676615B (zh) 2022-09-20

Family

ID=82081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3985.1A Active CN114676615B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66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4997B (zh) * 2022-07-14 2022-12-13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舱门装配阶差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582A (zh) * 2011-12-30 2012-07-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复合材料构件热压罐成型工装型面设计方法
CN104608402A (zh) * 2015-02-13 2015-05-13 哈尔滨新科锐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飞机用复合材料型面精准成型变形补偿方法
JP2017211887A (ja) * 2016-05-26 2017-11-30 ファイフィット株式会社 有限要素法解析方法、有限要素法解析装置、解析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および有限要素法解析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2149324A (zh) * 2020-08-28 2020-12-29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工装补偿型面仿真验证的快速建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32622B2 (en) * 2017-12-27 2020-04-28 National Chung 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rror compensation device and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CN109048296B (zh) * 2018-08-29 2019-10-18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一种复合材料舱段被装配型面变形补偿调整方法
WO2020168211A1 (en) * 2019-02-14 2020-08-20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situ springback compensation in incremental sheet form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582A (zh) * 2011-12-30 2012-07-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复合材料构件热压罐成型工装型面设计方法
CN104608402A (zh) * 2015-02-13 2015-05-13 哈尔滨新科锐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飞机用复合材料型面精准成型变形补偿方法
JP2017211887A (ja) * 2016-05-26 2017-11-30 ファイフィット株式会社 有限要素法解析方法、有限要素法解析装置、解析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および有限要素法解析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2149324A (zh) * 2020-08-28 2020-12-29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工装补偿型面仿真验证的快速建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inite element based prediction of process-induced deformation of autoclaved composite structures using 2D process analysis and 3D structural analysis";G. Fernlund等;《Composite Structures》;20030620;第62卷(第2期);第223-234页 *
"复合材料构件固化变形分析及其模具结构优化";花蕾蕾;《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20210715(第7期);第B020-199页 *
复合材料V型构件的固化变形预测及其工装型面设计;王仁宇等;《材料导报》;20170131;第31卷(第1期);第130-135,141页 *
长桁类复材零件固化变形数值模拟与验证;邹尧等;《航空制造技术》;20201231;第63卷(第23/24期);第94-10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6615A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9085A (zh) 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系统及方法
US20220245305A1 (en) Hybrid measurement and simulation based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US20190325098A1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art model generation and analysis and part production and validation
CN114676615B (zh) 一种工装补偿型面构建误差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8370774B2 (en) Constructing mapping between model parameters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
CN106295032B (zh) 一种陶瓷瓷砖模具设计软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KR20150051908A (ko) 전역 또는 국부 형상 변화들을 반영하기 위한 cad 모델의 업데이트
CN112149324B (zh)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工装补偿型面仿真验证的快速建模方法
CN109684723B (zh) 一种二维结构内部声学性能分析方法
CN115222376A (zh) 一种飞机工装变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2686B (zh) 一种ebom到pbom的结构映射方法
WO20171410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pid prototyping via virtual simulation
CN116997901A (zh) 一种电路设计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3093031A (zh) 飞机蒙皮壁板类零件1级构件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17236111A (zh) 紧固件参数化建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452756A (zh) 三维场景局部自动化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1596A (zh) 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机车车辆结构仿真方法
CN103020375A (zh) 飞机长桁类零件1级构件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11914380A (zh) 零件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grawal et al. Conversion of a GIS surface data directly to a 3D STL part for terrain modeling
CN112706406B (zh) 快速成型制造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169172A (zh) 气体辅助成型工艺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78279A (zh) 一种建筑建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763927B (zh) 一种几何-网格孪生驱动的仿真模型自动更新方法
CN110502831A (zh) 一种风机隔音罩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