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3907A - 一种显示装置及支撑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支撑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3907A
CN114673907A CN202210285527.8A CN202210285527A CN114673907A CN 114673907 A CN114673907 A CN 114673907A CN 202210285527 A CN202210285527 A CN 202210285527A CN 114673907 A CN114673907 A CN 114673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ing
slider
sliding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855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3907B (zh
Inventor
张凯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8552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3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3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3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3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3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05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integral with the apparatus or articles to be suppor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及支撑组件,其中,该支撑组件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支撑部件和柔性支撑部件,所述固定支撑部件具有第一支撑面和周向侧面,所述支撑面包括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柔性支撑部件安装于所述周向侧面,所述柔性支撑部件具有第二支撑面;所述柔性支撑部件具有展开形态和收起形态,在所述展开形态下,所述支撑面包括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支撑面,且所述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支撑面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增大所述支撑面的尺寸;在所述收起形态下,所述支撑面不包括所述第二支撑面。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具有较佳的支撑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支撑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装置的应用逐步推广开来,且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柔性显示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常见的柔性显示屏包括伸缩屏、折叠屏等,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屏幕进行操作,可以扩大屏幕的显示面积,使得显示屏可以具备更多的显示形态,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除此之外,拼接屏也可以实现对于显示形态和显示面积的改变。
对应于显示屏显示面积的变化,搭配使用的支撑组件同样需要具备可以变形调节的功能,以便对不同显示形态下的显示屏进行支撑。但是,现有的可调支撑组件普遍是框架式结构,导致对于显示屏的支撑区域较少,尤其是在对需要进行触控操作的显示屏进行支撑时,容易存在支撑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支撑组件,其中,该支撑组件具有较佳的支撑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支撑部件和柔性支撑部件,所述固定支撑部件具有第一支撑面和周向侧面,所述支撑面包括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柔性支撑部件安装于所述周向侧面,所述柔性支撑部件具有第二支撑面;所述柔性支撑部件具有展开形态和收起形态,在所述展开形态下,所述支撑面包括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支撑面,且所述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支撑面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增大所述支撑面的尺寸;在所述收起形态下,所述支撑面不包括所述第二支撑面。
如此设置,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具备根据待支撑部件的大小调整支撑区域大小的功能,可以较好地对可变面积的待支撑部件进行支撑。当待支撑部件具有较小的面积时,支撑组件的支撑面可以仅包括第一支撑面,以通过第一支撑面对待支撑部件进行支撑。当待支撑部件的面积扩大至第一支撑面不足以支撑时,柔性支撑部件的第二支撑面可以参与形成支撑面,以对面积增大后的待支撑部件进行更好地支撑。并且,柔性支撑部件可以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增大支撑面的尺寸,使得支撑面的形状可以更为接近面积增大后的待支撑部件,待支撑部件下方的镂空区域可以较少,支撑性能可以更佳。
实际上,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中的固定支撑部件和柔性支撑部件均非框架式结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均为完整的面,二者均不存在框架式结构中的大面积镂空,支撑面积本身就较大,再加上柔性支撑部件可以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增大支撑面的尺寸,使得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的支撑性能相比于现有技术获得巨大的提高,更有利于保证待支撑部件的正常使用。
可选地,在所述展开形态下,所述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共面;在所述收起形态下,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一支撑面异面。
可选地,所述柔性支撑部件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进行滑动;在所述滑动方向上,所述支撑单元在所述展开形态下的尺寸大于所述收起形态下的尺寸。
可选地,所述支撑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支撑单元依次转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位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一侧,所述驱动部件被配置为能够驱使所述柔性支撑部件在所述展开形态和所述收起形态之间进行切换。
可选地,所述柔性支撑部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柔性支撑部件沿所述固定支撑部件的周向布置,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二滑动件,周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柔性支撑部件的两所述第一滑动件与同一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第二滑动件相连;在所述展开形态下,参与形成所述支撑面的所述柔性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件朝向所述固定支撑部件的一侧,在所述收起形态下,所述柔性支撑部件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件背离所述固定支撑部件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动件背离所述固定支撑部件的面部、所述第二滑动件朝向所述固定支撑部件的面部以及所述第二滑动件的端部设置有相连通的滑槽,所述第一滑动件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装配于所述滑槽。
可选地,周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柔性支撑部件的两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两所述滑块装配于同一所述滑槽。
可选地,所述滑块包括铰接部、圆柱部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铰接部和所述圆柱部,所述铰接部铰接装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所述圆柱部插接装配于所述滑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动件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轮面配置有若干沿所述滚轮的周向布置的轮齿,所述第一滑动件朝向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一面设置有链条,所述滚轮通过所述轮齿与所述链条相咬合。
可选地,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件,两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反,一个支撑单元的两所述第一滑动件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单元的所述第二滑动件相连。
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多个所述第二滑动件,各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不同。
可选地,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滑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底板部、插条部和连接部,所述插条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板部相连,且所述插条部与所述底板部之间形成插接间隙;所述第一滑动件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条部插接装配于所述插槽,所述第一滑动件插接装配于所述插接间隙。
可选地,所述柔性支撑部件包括若干支撑单元,各所述支撑单元均转动连接,且各所述支撑单元均包括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一滑动件。
可选地,还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位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一侧,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三滑动件;在所述展开形态下,所述第三滑动件用于对所述柔性支撑部件中参与形成所述支撑面的部分进行支撑。
可选地,所述支撑体还包括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位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一侧,所述第三滑动件与所述第三固定件滑动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和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上述的支撑组件。
由于上述的支撑组件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支撑组件的显示装置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收起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展开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在第一方向上的结构简图;
图4为图2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向上的结构简图;
图5为图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向上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展开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展开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展开形态下的立体图;
图9为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固定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第二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滑块与第二滑动件的连接结构图;
图16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第二滑动件与柔性支撑部件的连接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所提供显示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17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显示模块、200支撑模块;
1固定支撑部件、1a第一支撑面、1b周向侧面;
2柔性支撑部件、2a第二支撑面、21支撑单元,211第一固定件、211a底板部、211b插条部、211c连接部、211d插接间隙、212第一滑动件、212a插槽、213滑块、213a铰接部、213b圆柱部、213c弯折部、214链条;
3驱动部件,31驱动单元、311第二滑动件、311a滑槽、311b滚轮、311b-1轮齿、312第二固定件;
4支撑体、41第三滑动件、42第三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在数量上的相互关系。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者部件,并不表示对于顺序和/或重要性的某种特殊限定。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伸缩屏、折叠屏、拼接屏等能够改变显示面积的显示屏的应用逐渐推广开来,为了与之相适应,和显示屏搭配使用的支撑组件也同样要求具备变形调节的功能。但是,现有的支撑组件多为框架式结构,其存在大量的镂空区域,导致对于显示屏的支撑区域较少,支撑性能会较差;这个缺陷对于需要触控操作的显示屏而言尤其突出,使用过程中,若用户触控操作的力较大,甚至可能会引发显示屏的变形,这显然是不利的。
针对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组件,其包括固定支撑部件和柔性支撑部件,固定支撑部件能够提供固定的支撑区域,柔性支撑部件可以提供可变的支撑区域;在显示屏的显示面积变大时,柔性支撑部件可以适时、适量地参与对显示屏的支撑,以适应显示屏显示面积的变化。且不同于传统的框架式结构,固定支撑部件和柔性支撑部件均具有完整的支撑平面,支撑性能可以较佳。
请参考图1-图7,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收起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展开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在第一方向上的结构简图,图4为图2的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向上的结构简图,图5为图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向上的结构简图,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展开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展开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具有支撑面,该支撑组件可以通过支撑面对显示屏等待支撑部件进行支撑。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的设计初衷是针对显示屏的有效支撑问题,但显然,该支撑组件所能够支撑的部件并不限于显示屏;换而言之,应用领域实际上并不能够作为对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的实施范围的限定,上述的待支撑部件并不限于显示屏。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仅是以对显示屏进行支撑为例来阐述该支撑组件的结构。
如图1-图5所示,该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支撑部件1和柔性支撑部件2,固定支撑部件1大体可以呈现为板状,其具有第一支撑面1a和周向侧面2a,周向侧面2a可以环绕第一支撑面1a设置;第一支撑面1a为固定支撑面,其支撑区域的大小是不变的,支撑组件的支撑面至少可以包括该第一支撑面1a。柔性支撑部件2安装于周向侧面2a,柔性支撑部件2具有第二支撑面2a。
柔性支撑部件2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在具体使用中,柔性支撑部件2可以具有展开形态和收起形态。在展开形态下,支撑面还包括至少部分的第二支撑面2a,也就是说,至少部分的第二支撑面2a可以参与形成支撑面,且参与形成支撑面的第二支撑面2a可以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增大支撑面的尺寸,以更大程度地增大支撑面积;在收起形态下,支撑面不包括第二支撑面2a,仅通过第一支撑面1a进行支撑。
如此设置,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具备根据显示屏的大小调整支撑区域大小的功能,可以较好地对可变显示面积的显示屏进行支撑。当显示屏具有较小的显示面积时,支撑组件的支撑面可以仅包括第一支撑面1a,以通过第一支撑面1a对显示屏进行支撑。当显示屏的显示面积扩大至第一支撑面1a不足以支撑时,柔性支撑部件2的第二支撑面2a可以参与形成支撑面,以对显示面积增大后的显示屏进行更好地支撑;并且,柔性支撑部件2可以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增大支撑面的尺寸,使得支撑面的形状可以更为接近面积增大后的显示屏,显示屏下方的镂空区域可以较少,支撑性能可以更佳。
实际上,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中的固定支撑部件1和柔性支撑部件2均非框架式结构,第一支撑面1a和第二支撑面2a均为完整的面,二者均不存在框架式结构中的大面积镂空,支撑面积本身就较大,再加上柔性支撑部件2可以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增大支撑面的尺寸,使得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的支撑性能相比于现有技术获得巨大的提高,更有利于保证显示屏的正常使用。
结合图4和图5,上述展开形态可以包括部分展开形态和全部展开形态,这具体是根据显示屏的大小进行确定。并且,在展开形态下,用于参与形成支撑面的第二支撑面2a和第一支撑面1a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多样的。
在图4和图5的实施方式中,参与形成支撑面的第二支撑面2a与第一支撑面1a可以共面。这样,第一支撑面1a和第二支撑面2a的支撑方向是一致的;这种设计主要适用于显示屏朝向支撑面的一面始终为平面的情形,即无论显示屏的显示面积是否发生变化,显示屏朝向支撑面的一面始终为一个平面。可以理解,这里的“共面”仅表示基本共面,其允许一定范围的误差;同样地,对于“平面”的定义亦是如此,其允许制造过程中所存在的误差。
除此之外,若显示屏在变形过程中,朝向支撑面的一面出现了错位设置、且平行的两个平面,那么,参与形成支撑面的第二支撑面2a与第一支撑面1a之间也可以是错位设置、且平行;或者,若显示屏在变形过程中,整体形态也发生了改变,使得显示屏朝向支撑面的一面包括了两个呈角度设置的平面,那么,用于参与形成支撑面的第二支撑面2a也可以与第一支撑面1a异面设置,并呈现出相匹配的夹角,进而可以保证对于显示屏的支撑性能。
以显示屏朝向支撑面的一面始终为平面作为示例(以下均是以此为例进行说明,后文中不再一一进行强调说明),在收起形态下,第二支撑面2a不参与形成支撑面。此时,第二支撑面2a与第一支撑面1a可以为异面设置,具体可以参见图3。
另外,在柔性支撑部件2处于展开形态下,第二支撑面2a可以是在两个方向上对支撑面的尺寸进行扩大,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2,第二支撑面2a可以分别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对支撑面的尺寸进行扩大。或者,第二支撑面2a也可以是在三个方向上对支撑面的尺寸进行扩大,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6,第二支撑面2a可以分别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对支撑面的尺寸进行扩大。再或者,第二支撑面2a也可以在四个方向上对支撑面的尺寸进行扩大,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7,第二支撑面2a可以分别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上对支撑面的尺寸进行扩大。
作为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采用在两个方向或者三个方向上对支撑面的尺寸进行扩大的方案,即图2或者图6中的方案。这样,固定支撑部件1的周向侧面中可以存在部分区域未设置柔性支撑部件2,可以方便对固定支撑部件1进行安装固定。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柔性支撑部件2的具体结构形式,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只要能够实现前述的技术效果即可。例如,该柔性支撑部件2可以采用本身具备较佳变形能力的橡胶等材料进行制备,此时,柔性支撑部件2的任何区域都可以具备一定的变形能力。
请参考图8-图12,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展开形态下的立体图,图9为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第一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固定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图11所示,柔性支撑部件2可以包括支撑单元21,支撑单元21可以包括第一固定件211和第一滑动件212,第一滑动件212能够相对第一固定件211进行滑动;在滑动过程中,随着第一滑动件212和第一固定件211相对位置的不同,第一滑动件212和第一固定件211所组合形成的支撑单元21在滑动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存在差异。如此设置,即可以对柔性支撑部件2在展开形态和收起形态下的尺寸进行调节。
具体而言,在滑动方向上,支撑单元21在展开形态下的尺寸要大于收起形态下的尺寸。
上述支撑单元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其中,图8示出了柔性支撑部件2包括三个支撑单元21的方案。当支撑单元21的数量为一个时,该支撑单元21可以与周向侧面1b进行转动连接;当支撑单元21的数量为多个时,各支撑单元21可以依次转动连接,即柔性支撑部件2中相邻的两支撑单元21可以转动连接,并且,最靠近固定支撑部件1的支撑单元21与周向侧面1b之间也为转动连接。
上述的转动连接具体可以通过各支撑单元21的第一固定件211进行转动连接。这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转动连接的具体形式,只要能够实现相邻两个第一固定件211之间的相对转动即可,例如,相邻的两第一固定件211可以通过合页进行连接,最靠近固定支撑部件1的支撑单元21可以通过合页与周向侧面1b进行连接。
如此设置,柔性支撑部件2在展开形态和收起形态之间进行切换时,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变化是依靠支撑单元21与固定支撑部件1之间的相对转动、以及相邻两支撑单元21之间的相对转动来实现。当支撑单元21的第二支撑面2a转动至与第一支撑面1a共面时,该支撑单元21的第二支撑面2a参与形成支撑面,并能够对支撑面的尺寸进行扩大。当支撑单元21的第二支撑面2a转动至与第一支撑面1a异面时,该支撑单元21的第二支撑面2a不参与形成支撑面,可以对支撑面的尺寸进行缩减。
在各支撑单元21进行转动的过程中,用于形成支撑面的支撑单元21的第一固定件211和第一滑动件212还可以产生相对滑动,这就可以在另一个方向上对支撑面的尺寸进行调节。这样,即可以实现两个方向上的尺寸调节。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固定件211和第一滑动件212之间的滑动配合结构,只要能够实现二者的相对滑动,并且二者在非滑动方向上不会分离即可。
在一种示例性的方案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固定件211可以包括底板部211a、插条部211b和连接部211c,插条部211b可以通过连接部211c与底板部211a相连,且插条部211b与底板部211a之间可以形成插接间隙211d;第一滑动件212可以设置有插槽212a,插条部211b可以插接装配于插槽212a,并且,第一滑动件212可以插接装配于插接间隙211d。结合图9,在装配状态下,插条部211b和底板部211a可以位于第一滑动件212的两侧,插条部211b可以插接在插槽212a中,这样,即可以实现对于第一固定件211和第一滑动件212的滑动导向,并且,还可以较好地避免第一固定件211和第一滑动件212在非滑动方向上的相互分离,以保证二者的可靠连接。
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固定件211、第一滑动件212的结构形式也可以相互替换。也就是说,第一固定件211可以采用图11所示出的结构形式,第一滑动件212可以采用图10所示出的结构形式,这并不影响支撑单元21的功能实现。
在图8和图9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单元21均只包括一个第一固定件211和一个第一滑动件212,采用这种方案,支撑单元21尺寸增大/缩小的方向是单方向的。以图9为视角,即支撑单元21只能够通过第一滑动件212的右向位移以增大支撑单元21的尺寸,且支撑单元21只能够通过第一滑动件212的左向位移以缩小支撑单元21的尺寸。
实际上,支撑单元21也可以包括一个固定件211和两个第一滑动件212,两第一滑动件212的滑动方向相反,这里的滑动方向相反是指两个第一滑动件212只能够相向滑动或者相背滑动,即在同一时刻两第一滑动件212的滑动方向是相反的。这样,在两个第一滑动件212相背滑动时,支撑单元21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尺寸增大;在两个第一滑动件212进行相向滑动时,支撑单元21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尺寸缩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还可以包括驱动部件3,驱动部件3可以位于固定支撑部件1背离第一支撑面1a的一侧,驱动部件3被配置为能够驱使柔性支撑部件2在展开形态和收起形态之间进行切换。
驱动部件3的驱动力来源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实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即可。
在一些方案中,该驱动力可以来源于动力部件,如电机、气缸、液压油缸等。这些动力部件可以在显示屏的尺寸发生变形时启动,以控制驱动部件3进行动作,进而控制柔性支撑部件2进行形态切换。动力部件和驱动部件3之间的连接结构在此不作限定,显示屏和动力部件之间的信号传递关系也不做限定。
在另一些方案中,该驱动力也可以来源于显示屏的变形。为方便变形力的传递,本发明所提供支撑组件还可以配置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框架式结构,在显示屏发生变形时,框架式结构也可以随之发生变形,框架式结构可以与驱动部件3相连,用于带动驱动部件3进行动作,进而控制柔性支撑部件2进行形态切换。框架式结构和驱动部件3之间的连接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柔性支撑部件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柔性支撑部件2的数量为多个时,各柔性支撑部件2可以沿固定支撑部件1的周向布置。驱动部件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31,驱动单元31包括第二滑动件311。
结合图8,周向上相邻的两柔性支撑部件2的两第一滑动件212可以与同一驱动单元31的第二滑动件311相连;这样,通过一个驱动单元31即可以对周向相邻的两个柔性支撑部件2的形态进行控制,有利于减少驱动单元31的使用数量,以简化结构。并且,这种方案还可以将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面2a中参与形成支撑面的部分连接起来,结合图2,最终所形成的支撑面在相邻的两个柔性支撑部件2之间可以不存在空隙,能够提供更大的支撑面积,可进一步地提高支撑性能。
结合图4和图5,在展开形态下,参与形成支撑面的柔性支撑部件2可以位于第二滑动件311朝向固定支撑部件1的一侧。结合图3,在收起形态下,柔性支撑部件2的部分可以位于第二滑动件311背离固定支撑部件1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收起状态下柔性支撑部件2的相对位置实际并不唯一,这具体与柔性支撑部件2的尺寸是存在关联的。如果柔性支撑部件2的尺寸较小,在收起形态下,柔性支撑部件2则不能延伸至第二滑动件311背离固定支撑部件1的一侧;这种实施方式可以参见图3,图3中是以打剖面线的部分表征尺寸较小的柔性支撑部件2。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驱动单元31还可以包括第二固定件312,第二固定件312可以位于固定支撑部件1背离第一支撑面1a的一侧,第二滑动件311可以与第二固定件312滑动配合,用于对第二滑动件311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引。
这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二滑动件311和第二固定件312之间的滑动配合结构,只要能够实现二者的相对滑动,并且二者在非滑动方向上不会分离即可。具体实践中,第二滑动件311和第二固定件312之间的滑动配合结构可以参照前述第一固定件211和第一滑动件212;或者,也可以参照附图进行设置。
第二固定件312与固定支撑部件1可以为一体成型。或者,第二固定件312与固定支撑部件1也可以分别进行制造,然后再将第二固定件312通过焊接、粘结、卡接、螺钉连接等机械连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与固定支撑部件1进行固连。
基于上述的设计,第二滑动件311的数量实际和柔性支撑部件2的数量存在关联。当采用图2所示方案时,柔性支撑部件2的数量为两个,第二滑动件3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以同时驱使这两个柔性支撑部件2进行形态切换。当采用图6所示方案时,柔性支撑部件2的数量为三个,第二滑动件31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这种方案中位于最上侧(图6中的方位和位置关系)的柔性支撑部件2的支撑单元21可以包括两个第一滑动件212,这样,每一个第二滑动件311均是连接两个第一滑动件212。当采用图7所示方案时,柔性支撑部件2的数量为四个,且这种方案中各柔性支撑部件2的支撑单元21均可以包括两个第一滑动件212,这样,每一个第二滑动件311均是连接两个第一滑动件212。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滑动件311的数量并不代表驱动单元31的数量。一个驱动单元31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二滑动件311,此时,驱动单元31和第二滑动件311在数量上是相一致的,一个驱动单元31即包括一个第二滑动件311和一个第二固定件312。或者,一个驱动单元31也可以包括多个的第二滑动件311,以采用图6中的方案作为示例,两个第二滑动件311可以属于同一个驱动单元31,该驱动单元31所包括的第二固定件312可以同时与两个第一滑动件311形成滑动配合,这在具体实践中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各第二滑动件311所连接的第一滑动件212不同,因此,各第二滑动件311的滑动方向也不相同。
第二滑动件311和第一滑动件212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实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只要能够实现上述的技术效果即可。
请参考图13-图15,图13为第二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滑块与第二滑动件的连接结构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3-图15所示,第二滑动件311背离固定支撑部件1的面部、第二滑动件311朝向固定支撑部件1的面部以及第二滑动件311的端部设置有相连通的滑槽311a,第一滑动件212可以设置有滑块213,滑块213可滑动地装配于滑槽311a。这样,在第二滑动件311进行滑动时,第一滑动件212可以通过滑块213在滑槽311a内进行滑动,进而可以调整第一滑动件212相对第二滑动件311的位置,以对柔性支撑部件2的形态进行切换。
滑块213以及滑槽311a的结构形式在此不作限定,只要滑块213能够在滑槽311a内进行滑动,且滑块213和第二滑动件311在非滑动方向上不会分离即可。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滑槽311a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截面的形状大致为L型,滑块213插入滑槽311a内的部分的形状与滑槽311a相适配。除此之外,滑槽311a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截面也可以设置为T型、X型、十字型、梯形等。
由于第二滑动件311要连接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柔性支撑部件2的两个第一滑动件212,因此,第二滑动件311可以设置有两个滑槽311a,两个第一滑动件212的滑块213可以分别插接在两个滑槽311a内。或者,周向上相邻的两柔性支撑部件2的两第一滑动件212的两滑块213也可以装配于同一滑槽311a,此时,第二滑动件311只需要设置一个滑槽311a,即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第二滑动件311所设置滑槽311a的数量可以较少,结构形式可以更为简单。
结合图14,滑块213可以包括铰接部213a、圆柱部213b和弯折部213c。其中,弯折部213c用于连接铰接部213a和圆柱部213b;铰接部213a可以铰接装配于第一滑动件212,使得滑块213可以相对第一滑动件212进行转动,以便适时地调整滑块213和第一滑动件212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较好地避免第二滑动件311带动第一滑动件212动作过程中的卡滞问题;圆柱部213b可以插接装配于滑槽311a,采用圆柱形结构可以提高滑块213在滑槽311a内滑动的顺畅性,也能够较好地避免第二滑动件311和第一滑动件212之间的滑动卡滞。
请参考图16,图16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第二滑动件与柔性支撑部件的连接结构图。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第二滑动件311可以设置有滚轮311b,滚轮311b的轮面可以配置有若干沿滚轮311b的周向布置的轮齿311b-1,第一滑动件212朝向第二滑动件311的一面可以设置有链条214,滚轮311b可以通过轮齿311b-1与链条214相咬合。如此设置,在第二滑动件311进行动作时,柔性支撑部件2的链条214可以沿着滚轮311b进行动作,进而可以带动各第一滑动件212进行动作,以对柔性支撑部件2的形态进行切换。
这个方案中,各第二滑动件311与链条214之间还可以通过磁力进行接合,以保证第二滑动件311与各支撑单元21的连接可靠性,使得各支撑单元21可以贴合着第二滑动件311进行位移。除了磁性连接的方案之外,也可以通过设置限位部件,以对各支撑单元21在脱离滚轮311b后的位置进行限定。
当第二滑动件311需要连接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滑动件212时,第二滑动件31可以设置有两个滚轮311b。
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支撑体4,支撑体4位于固定支撑部件1背离第一支撑面1a的一侧,支撑体4包括第三滑动件41;在展开形态下,第三滑动件41用于对柔性支撑部件2中参与形成支撑面的部分进行支撑,以提高柔性支撑部件2在展开形态下的稳定性。
第三滑动件41的动作可以与前述的第二滑动件311相同步,当第二滑动件311驱使柔性支撑部件2向展开形态进行切换时,第三滑动件41可以伸出,以对柔性支撑部件2进行支撑,当第二滑动件311驱使柔性支撑部件2向收起形态进行切换时,第三滑动件41可以逐步地缩回。基于此,第三滑动件41实际上可以是由第二滑动件311进行驱动,或者,第三滑动件41也可以与第二滑动件311共用同一驱动力,驱动力的具体来源参照前述描述,在此不做重复性的说明。
支撑体4还可以包括第三固定件42,第三固定件42可以位于固定支撑部件1背离第一支撑面1a的一侧,第三滑动件41可以与第三固定件42滑动连接,以用于导引第三滑动件41的位移方向。
第三固定件42的结构设置可以参照前述的第二固定件312。第三固定件42与固定支撑部件1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分体式结构。
请参考图17,图17为本发明所提供显示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100和支撑模块200。其中,显示模块100包括显示屏,该显示屏可以为伸缩屏、拼接屏、折叠屏等中的任意一种,以便能够根据需要改变显示面积;支撑模块200可以包括上述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支撑组件。
由于前述的支撑组件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支撑组件的显示装置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支撑组件,具有支撑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支撑部件(1)和柔性支撑部件(2),所述固定支撑部件(1)具有第一支撑面(1a)和周向侧面(2a),所述支撑面包括所述第一支撑面(1a),所述柔性支撑部件(2)安装于所述周向侧面(2a),所述柔性支撑部件(2)具有第二支撑面(2a);
所述柔性支撑部件(2)具有展开形态和收起形态,在所述展开形态下,所述支撑面还包括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支撑面(2a),且所述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支撑面(2a)在至少两个方向上增大所述支撑面的尺寸;在所述收起形态下,所述支撑面不包括所述第二支撑面(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开形态下,所述至少部分的所述第二支撑面(2a)与所述第一支撑面(1a)共面;在所述收起形态下,所述第二支撑面(2a)与所述第一支撑面(1a)异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件(2)包括支撑单元(21),所述支撑单元(21)包括第一固定件(211)和第一滑动件(212),所述第一滑动件(212)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固定件(211)进行滑动;
在所述滑动方向上,所述支撑单元(21)在所述展开形态下的尺寸大于所述收起形态下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21)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支撑单元(21)依次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部件(3),所述驱动部件(3)位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1)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面(1a)的一侧,所述驱动部件(3)被配置为能够驱使所述柔性支撑部件(2)在所述展开形态和所述收起形态之间进行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部件(2)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柔性支撑部件(2)沿所述固定支撑部件(1)的周向布置,所述驱动部件(3)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31),所述驱动单元(31)包括第二滑动件(311),周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柔性支撑部件(2)的两所述第一滑动件(212)与同一所述驱动单元(31)的所述第二滑动件(311)相连;
在所述展开形态下,参与形成所述支撑面的所述柔性支撑部件(2)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件(311)朝向所述固定支撑部件(1)的一侧,在所述收起形态下,所述柔性支撑部件(2)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件(311)背离所述固定支撑部件(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件(311)背离所述固定支撑部件(1)的面部、所述第二滑动件(311)朝向所述固定支撑部件(1)的面部以及所述第二滑动件(311)的端部设置有相连通的滑槽(311a),所述第一滑动件(212)设置有滑块(213),所述滑块(213)可滑动地装配于所述滑槽(311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周向上相邻的两所述柔性支撑部件(2)的两所述第一滑动件(212)的两所述滑块(213)装配于同一所述滑槽(311a)。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13)包括铰接部(213a)、圆柱部(213b)和弯折部(213c),所述弯折部(213c)连接所述铰接部(213a)和所述圆柱部(213b),所述铰接部(213a)铰接装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212),所述圆柱部(213b)插接装配于所述滑槽(311a)。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件(311)设置有滚轮(311b),所述滚轮(311b)的轮面配置有若干沿所述滚轮(311b)的周向布置的轮齿(311b-1),所述第一滑动件(212)朝向所述第二滑动件(311)的一面设置有链条(214),所述滚轮(311b)通过所述轮齿(311b-1)与所述链条(214)相咬合。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21)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滑动件(212),两所述第一滑动件(212)的滑动方向相反,一个支撑单元(21)的两所述第一滑动件(212)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单元(31)的所述第二滑动件(311)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31)包括多个所述第二滑动件(311),各所述第二滑动件(311)的滑动方向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31)还包括第二固定件(312),所述第二固定件(312)位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1)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面(1a)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动件(311)与所述第二固定件(312)滑动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3-13中任一项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11)包括底板部(211a)、插条部(211b)和连接部(211c),所述插条部(211b)通过所述连接部(211c)与所述底板部(211a)相连,且所述插条部(211b)与所述底板部(211a)之间形成插接间隙(211d);
所述第一滑动件(212)设置有插槽(212a),所述插条部(211b)插接装配于所述插槽(212a),所述第一滑动件(212)插接装配于所述插接间隙(211d)。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体(4),所述支撑体(4)位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1)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面(1a)的一侧,所述支撑体(4)包括第三滑动件(41);
在所述展开形态下,所述第三滑动件(41)用于对所述柔性支撑部件(2)中参与形成所述支撑面的部分进行支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4)还包括第三固定件(42),所述第三固定件(42)位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件(1)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面(1a)的一侧,所述第三滑动件(41)与所述第三固定件(42)滑动连接。
1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100)和支撑模块(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200)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支撑组件。
CN202210285527.8A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显示装置及支撑组件 Active CN114673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5527.8A CN114673907B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显示装置及支撑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85527.8A CN114673907B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显示装置及支撑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3907A true CN114673907A (zh) 2022-06-28
CN114673907B CN114673907B (zh) 2023-08-08

Family

ID=82074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85527.8A Active CN114673907B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显示装置及支撑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3907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47245A1 (en) * 2016-11-01 2018-12-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upport device for foldable flexible screen and a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19153256A1 (zh) * 2018-02-09 2019-08-1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209587601U (zh) * 2018-12-06 2019-11-05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及收纳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968503A (zh) * 2019-10-15 2020-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EP3767611A1 (en) * 2018-03-12 2021-01-20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Bending component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2908177A (zh) * 2021-02-04 2021-06-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035080A (zh) * 2021-03-31 2021-06-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1129641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112920A (zh) * 2021-04-09 2021-07-1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3879900U (zh) * 2021-01-12 2021-08-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3411428A (zh) * 2021-06-29 2021-09-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237853A1 (zh) * 2020-05-26 2021-12-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808492A (zh) * 2021-09-30 2021-1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20210405696A1 (en) * 2020-06-30 2021-12-3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4170911A (zh) * 2021-12-15 2022-03-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滑动的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347245A1 (en) * 2016-11-01 2018-12-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upport device for foldable flexible screen and a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19153256A1 (zh) * 2018-02-09 2019-08-15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EP3767611A1 (en) * 2018-03-12 2021-01-20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Bending component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209587601U (zh) * 2018-12-06 2019-11-05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及收纳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1968503A (zh) * 2019-10-15 2020-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073475A1 (zh) * 2019-10-15 2021-04-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129641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237853A1 (zh) * 2020-05-26 2021-12-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210405696A1 (en) * 2020-06-30 2021-12-3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213879900U (zh) * 2021-01-12 2021-08-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2908177A (zh) * 2021-02-04 2021-06-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035080A (zh) * 2021-03-31 2021-06-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112920A (zh) * 2021-04-09 2021-07-1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411428A (zh) * 2021-06-29 2021-09-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808492A (zh) * 2021-09-30 2021-12-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4170911A (zh) * 2021-12-15 2022-03-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滑动的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3907B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0794B (zh) 一種可折疊支撐裝置及可折疊柔性顯示裝置
WO2019153256A1 (zh) 柔性显示装置
KR20210089769A (ko) 회전축 기구 및 이동 단말
JP2019530897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支持装置及び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
CN109495621A (zh) 一种折叠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0138916A (zh) 一种旋转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14220354B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2143487A1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2767828A (zh) 一种可弯折装置
EP4318177A1 (en) Hing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673907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支撑组件
CN114251347A (zh) 转轴组件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KR20220148997A (ko) 표시 장치
WO2023093654A1 (zh) 折叠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210734B (zh) 一种折叠屏组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20300038A1 (en) Support structure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166853A1 (zh) 新型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2738308B (zh) 折叠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212750248U (zh) 内外弧弧度可调的led柔性屏
CN114627760A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2576587A (zh) 曲面屏的贴合治具及贴合方法
CN116030709A (zh) 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WO2023045337A1 (zh) 铰链部件和电子设备
CN114110013B (zh) 折叠支撑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4202972U (zh) 可折叠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