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3092A - 桥梁施工支撑方法 - Google Patents

桥梁施工支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3092A
CN114673092A CN202210311909.3A CN202210311909A CN114673092A CN 114673092 A CN114673092 A CN 114673092A CN 202210311909 A CN202210311909 A CN 202210311909A CN 114673092 A CN114673092 A CN 114673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fixed
shaped
arc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19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平
刘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3119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30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3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30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支撑前预调节:预先将支撑装置移动至需要支撑的位置,随后开启电机,该电机带动支撑座快速上升,直至支撑座内腔的底部与钢架桥底部的工字钢接触;步骤S2、支撑装置与桥梁之间固定:开启气泵,将空腔内的空气快速抽出,并保持真空状态,使支撑座内腔的底部与钢架桥底部的工字钢快速吸紧,随后向内侧移动加固板,直至加固板与工字钢接触,最后转动锁止螺栓,使其在螺母的辅助下旋转下移,对滑座限位,对工字钢进行二次固定;步骤S3、防护工作;步骤S4、对防护机构保护。

Description

桥梁施工支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工程指桥梁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的工作过程,以及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它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桥梁分为很多种,其中钢架桥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桥梁,在对钢架桥进行施工时,需要用到支撑装置对桥体进行预支撑,以便桥梁对接等工作可以正常进行。
然而传统桥梁施工支撑方法所大多仅仅具备支撑功能,无法对自身进行同步防护,导致外界车辆等会直接撞击到装置,易使装置断裂,从而会直接影响到对桥体的支撑工作,会给工程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提出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桥梁施工支撑方法无法对自身进行防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支撑前预调节:预先将支撑装置移动至需要支撑的位置,随后开启电机(7),该电机带动支撑座(6)快速上升,直至支撑座(6)内腔的底部与钢架桥底部的工字钢接触;
步骤S2、支撑装置与桥梁之间固定:开启气泵(19),将空腔(17)内的空气快速抽出,并保持真空状态,使支撑座(6)内腔的底部与钢架桥底部的工字钢快速吸紧,随后向内侧移动加固板(22),直至加固板(22)与工字钢接触,最后转动锁止螺栓(25),使其在螺母的辅助下旋转下移,对滑座(24)限位,对工字钢进行二次固定;
步骤S3、防护工作:移动方块(5)上移时同步带动提升板(101)上移,并在齿牙和弧形齿板(104)的辅助下,带动四组第一驱动板(102)同步向外侧翻转,从而带动弧形缓冲护板(108)同步向外侧扩展,同时对弹性防护网(106)进行拉伸,此时弧形缓冲护板(108)与支撑方柱(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对外界的车辆等进行阻隔防护,同时对行人进行阻隔防护;
步骤S4、对防护机构(10)保护:丝杆(4)上移时,带动十字支撑架(161)同步上移,利用连接绳索(162)带动转动板(164)向上摆动,进而带动弹性遮挡网(166)根据弧形缓冲护板(108)的伸展长度来改变自身的伸展长度,对桥梁施工时下落的杂物进行拦阻,同时减少坠物伤人,待支撑装置安装完毕后,即可开始对钢架桥的施工。
在本案中,所述支撑装置在支撑方柱(1)底端固定有十字底座(2),所述支撑方柱(1)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3),所述螺纹套筒(3)内螺纹连接有丝杆(4);所述丝杆(4)底端固定有移动方块(5),且移动方块(5)滑动设在支撑方柱(1)内,丝杆(4)上设有与防护机构(10)配合使用的遮挡机构(16);所述支撑方柱(1)一侧的顶部固定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圆柱齿轮(8);所述第一圆柱齿轮(8)的一侧啮合有第二圆柱齿轮(9),第二圆柱齿轮(9)的内圈套设在螺纹套筒(3)上,所述丝杆(4)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方柱(1)上设有防护机构(10)。
在本案中,所述防护机构(10)的提升板(101)顶部固定在移动方块(5)底部,所述提升板(101)内滑动设有定位柱(107),定位柱(107)的底端固定在十字底座(2)上;所述支撑方柱(1)表面的四周沿上下方向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板(102)和第二驱动板(103),所述第一驱动板(102)和第二驱动板(103)远离支撑方柱(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弧形缓冲护板(108),所述弧形缓冲护板(108)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有弹性防护网(106);
所述第一驱动板(102)上固定有弧形齿板(104),弧形齿板(104)远离第一驱动板(102)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方柱(1)内,所述提升板(101)表面的四周均固定有与弧形齿板(104)配合使用的齿牙,所述第二驱动板(103)上固定有弹簧(105),弹簧(105)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方柱(1)上。
在本案中,所述遮挡机构(16)包括十字支撑架(161),所述十字支撑架(161)的内圈固定在丝杆(4)上,所述十字支撑架(161)底部的四周均设有连接绳索(162);所述支撑方柱(1)表面顶部的四周沿上下方向依次固定有环形支座(163)和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64),所述转动板(164)顶部的外侧均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内转动连接有转轴(165);所述连接绳索(162)的一端贯穿环形支座(163)并固定在转轴(165)上,所述转动板(164)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弹性遮挡网(166)且弹性遮挡网(166)的内侧设在支撑方柱(1)上。
在本案中,所述支撑方柱(1)表面的四周沿上下方向对称开设有与弧形齿板(104)配合使用的弧形槽,且弧形槽内固定有与弧形齿板(104)配合使用的弧形辅助板(15)。
在本案中,所述支撑座(6)呈U型结构,所述支撑座(6)内腔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空腔(17),所述空腔(17)上设有密封环(18);
所述空腔(17)内腔的底部连通有竖管(20),所述竖管(20)的底端连通有连通架(21);所述支撑座(6)底部的左侧固定有气泵(19),气泵(19)的吸气端连通在连通架(21)上,所述气泵(19)的吸气端上连通有管道。
在所述步骤S1中,电机(7)带动第二圆柱齿轮(9)和螺纹套筒(3)进行转动,在移动方块(5)的滑动限位下,支撑座(6)快速上升。
有益效果:
1.本桥梁施工支撑方法通过电机使丝杆上升但不转动,便于根据现场高度来自由调节支撑座的高度,以便可更好的对桥梁进行支撑,同时通过设防护机构,移动方块在上移时会同步带动提升板上移,并在齿牙的辅助下,使四组弧形齿板可带动四组第一驱动板同步向外侧翻转,从而可带动弧形缓冲护板同步向外侧扩展,同时对弹性防护网进行拉伸,直至弧形缓冲护板的底部与十字底座接触,此时的弧形缓冲护板与支撑方柱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可有效对外界的车辆等进行阻隔,避免车辆直接撞击到支撑方柱,同时可对行人进行阻隔,使行人远离装置,避免高空坠物伤人,提高了支撑方法的整体防护性能。
2.本桥梁施工支撑方法通过遮挡机构的丝杆上移时,带动十字支撑架同步上移,从而带动四根连接绳索同步上移,进而对转动板进行拉扯,由于转动板与支撑方柱之间是转动连接关系,则连接绳索会带动转动板向上摆动,进而带动弹性遮挡网向上摆动,便于根据弧形缓冲护板的伸展长度来改变弹性遮挡网的伸展长度,从而有效对桥梁施工时下落的杂物进行拦阻,避免损坏下方防护机构,同时可减少坠物伤人。
3.本桥梁施工支撑方法通过设气泵,便于将空腔内的空气快速抽出,并保持真空状态,使支撑座内腔的底部与桥梁底部的工字钢快速吸紧,便于将装置快速与桥梁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采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采用支撑装置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采用支撑装置的支撑座的结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采用支撑装置的支撑座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所采用支撑装置的竖板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所采用支撑装置的弧形缓冲护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所采用支撑装置的防护机构的结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所示,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支撑前预调节:预先将支撑装置移动至需要支撑的位置,随后开启电机7,该电机带动支撑座6快速上升,直至支撑座6内腔的底部与钢架桥底部的工字钢接触;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8,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方柱1,支撑方柱1的底端固定有十字底座2。支撑方柱1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3,螺纹套筒3内螺纹连接有丝杆4。丝杆4的底端固定有移动方块5,移动方块5滑动设在支撑方柱1内。支撑方柱1一侧的顶部通过安装座固定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圆柱齿轮8,第一圆柱齿轮8的一侧啮合有第二圆柱齿轮9,第二圆柱齿轮9的内圈套设在螺纹套筒3上。丝杆4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座6,利用电机7提供驱动源,可使丝杆4同步上升但不转动,便于根据现场高度来自由调节支撑座6的高度,以便可更好的对桥梁进行支撑。
支撑方柱1上设有防护机构10,防护机构10的设计,可使弧形缓冲护板108与支撑方柱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可有效对外界的车辆等进行阻隔,避免车辆直接撞击到支撑方柱1;同时,可对行人进行阻隔,使行人远离装置,避免高空坠物伤人,提高了装置的整体防护性能。丝杆4上设有与防护机构10配合使用的遮挡机构16,遮挡机构16便于根据弧形缓冲护板108的伸展长度来改变弹性遮挡网166的伸展长度,从而可有效对桥梁施工时下落的杂物进行拦阻,避免损坏下方防护机构10,同时可减少坠物伤人,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8,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方柱1,支撑方柱1的底端固定有十字底座2。支撑方柱1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3,螺纹套筒3内螺纹连接有丝杆4。丝杆4的底端固定有移动方块5,移动方块5滑动设在支撑方柱1内。支撑方柱1一侧的顶部通过安装座固定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圆柱齿轮8,第一圆柱齿轮8的一侧啮合有第二圆柱齿轮9,第二圆柱齿轮9的内圈套设在螺纹套筒3上。丝杆4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座6,利用电机7提供驱动源,可使丝杆4同步上升但不转动,便于根据现场高度来自由调节支撑座6的高度,以便可更好的对桥梁进行支撑。
支撑座6呈U型结构,支撑座6内腔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空腔17,空腔17上设有密封环18,可使支撑座6与桥梁底座的工字钢贴合的更加紧密,空腔17内腔的底部连通有竖管20。竖管20的底端连通有连通架21,支撑座6底部的左侧通过支架固定有气泵19且气泵19的吸气端连通在连通架21上。气泵19的吸气端上连通有管道,且管道上设有阀门,气泵19将空腔17内的空气快速抽出,并保持真空状态,使支撑座6内腔的底部与桥梁底部的工字钢快速吸紧,便于将装置快速与桥梁固定,提高了装置的整体稳定性。
同时利用阀门可控制管道的闭合,以便快速解除空腔17的真空状态。
请参阅图2-8,支撑座6顶部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对称开设有滑道23,滑道23内滑动设有滑座24。滑座24的顶部固定有加固板22,加固板22的底部贴合在支撑座6上。支撑座6顶部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对称嵌设有螺母,且螺母内螺纹连接有与滑座24配合使用的锁止螺栓25。在滑道23和滑座24的辅助下,可对加固板22的位置进行改变,便于快速将加固板22与桥梁底部的工字钢快速卡接,并在螺母的辅助下,使锁止螺栓25旋转下移,并对滑座24进行限位,从而可对加固板22进行限位,提高了支撑座6和桥梁之间的稳定性。
支撑方柱1上设有防护机构10,防护机构10包括提升板101,提升板101的顶部固定在移动方块5的底部。提升板101内滑动设有定位柱107且定位柱107的底端固定在十字底座2上,支撑方柱1表面的四周沿上下方向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板102和第二驱动板103,第一驱动板102和第二驱动板103远离支撑方柱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弧形缓冲护板108。弧形缓冲护板108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有弹性防护网106。第一驱动板102上固定有弧形齿板104,弧形齿板104远离第一驱动板102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方柱1内。支撑方柱1表面的四周沿上下方向对称开设有与弧形齿板104配合使用的弧形槽,弧形槽内固定有与弧形齿板104配合使用的弧形辅助板15。弧形辅助板15对弧形齿板104进行限位,提高了弧形齿板104移动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8,提升板101表面的四周均固定有与弧形齿板104配合使用的齿牙,第二驱动板103上固定有弹簧105且弹簧105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方柱1上。防护机构10可使弧形缓冲护板108与支撑方柱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可有效对外界的车辆等进行阻隔,避免车辆直接撞击到支撑方柱1,同时可对行人进行阻隔,使行人远离装置,避免高空坠物伤人,提高了装置的整体防护性能。
支撑方柱1表面底部的四周竖向开设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内沿上下方向滑动设有移动座12,移动座12的一侧固定有竖板13且竖板13的内侧贴合在支撑方柱1上。竖板13远离支撑方柱1的一侧沿上下方向对称固定有伸缩柱14且伸缩柱14的一端固定在弧形缓冲护板108上。在移动座12和定位槽11的辅助下,可使竖板13带动伸缩柱14平稳上下移动,同时利用伸缩柱14的可伸缩性能,可使伸缩柱14在上下移动的同时可左右拉伸,从而可对弧形缓冲护板108进行限位,使其平稳向外侧扩展。
请参阅图2-8,丝杆4上设有与防护机构10配合使用的遮挡机构16,遮挡机构16包括十字支撑架161,十字支撑架161的内圈固定在丝杆4上,十字支撑架161底部的四周均设有连接绳索162。支撑方柱1表面顶部的四周沿上下方向依次固定有环形支座163和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64,转动板164顶部的外侧均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内转动连接有转轴165,连接绳索162的一端贯穿环形支座163并固定在转轴165上。转动板164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弹性遮挡网166,弹性遮挡网166的内侧设在支撑方柱1上。遮挡机构16便于根据弧形缓冲护板108的伸展长度来改变弹性遮挡网166的伸展长度,从而可有效对桥梁施工时下落的杂物进行拦阻,避免损坏下方防护机构10,同时可减少坠物伤人,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电机7和气泵19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步骤S2、支撑装置与桥梁之间固定:开启气泵19,将空腔17内的空气快速抽出,并保持真空状态,使支撑座6内腔的底部与钢架桥底部的工字钢快速吸紧,随后向内侧移动加固板22,直至加固板22与工字钢接触,最后转动锁止螺栓25,使其在螺母的辅助下旋转下移,对滑座24限位,对工字钢进行二次固定;
步骤S3、防护工作:移动方块5上移时同步带动提升板101上移,并在齿牙和弧形齿板104的辅助下,带动四组第一驱动板102同步向外侧翻转,从而带动弧形缓冲护板108同步向外侧扩展,同时对弹性防护网106进行拉伸,此时弧形缓冲护板108与支撑方柱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对外界的车辆等进行阻隔防护,同时对行人进行阻隔防护;
步骤S4、对防护机构10保护:丝杆4上移时,带动十字支撑架161同步上移,利用连接绳索162带动转动板164向上摆动,进而带动弹性遮挡网166根据弧形缓冲护板108的伸展长度来改变自身的伸展长度,对桥梁施工时下落的杂物进行拦阻,同时减少坠物伤人,待支撑装置安装完毕后,即可开始对钢架桥的施工。

Claims (7)

1.一种桥梁施工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支撑前预调节:预先将支撑装置移动至需要支撑的位置,随后开启电机(7),该电机带动支撑座(6)快速上升,直至支撑座(6)内腔的底部与钢架桥底部的工字钢接触;
步骤S2、支撑装置与桥梁之间固定:开启气泵(19),将空腔(17)内的空气快速抽出,并保持真空状态,使支撑座(6)内腔的底部与钢架桥底部的工字钢快速吸紧,随后向内侧移动加固板(22),直至加固板(22)与工字钢接触,最后转动锁止螺栓(25),使其在螺母的辅助下旋转下移,对滑座(24)限位,对工字钢进行二次固定;
步骤S3、防护工作:移动方块(5)上移时同步带动提升板(101)上移,并在齿牙和弧形齿板(104)的辅助下,带动四组第一驱动板(102)同步向外侧翻转,从而带动弧形缓冲护板(108)同步向外侧扩展,同时对弹性防护网(106)进行拉伸,此时弧形缓冲护板(108)与支撑方柱(1)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对外界的车辆等进行阻隔防护,同时对行人进行阻隔防护;
步骤S4、对防护机构(10)保护:丝杆(4)上移时,带动十字支撑架(161)同步上移,利用连接绳索(162)带动转动板(164)向上摆动,进而带动弹性遮挡网(166)根据弧形缓冲护板(108)的伸展长度来改变自身的伸展长度,对桥梁施工时下落的杂物进行拦阻,同时减少坠物伤人,待支撑装置安装完毕后,即可开始对钢架桥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在支撑方柱(1)底端固定有十字底座(2),所述支撑方柱(1)内腔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3),所述螺纹套筒(3)内螺纹连接有丝杆(4);所述丝杆(4)底端固定有移动方块(5),且移动方块(5)滑动设在支撑方柱(1)内,丝杆(4)上设有与防护机构(10)配合使用的遮挡机构(16);所述支撑方柱(1)一侧的顶部固定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圆柱齿轮(8);所述第一圆柱齿轮(8)的一侧啮合有第二圆柱齿轮(9),第二圆柱齿轮(9)的内圈套设在螺纹套筒(3)上,所述丝杆(4)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方柱(1)上设有防护机构(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0)的提升板(101)顶部固定在移动方块(5)底部,所述提升板(101)内滑动设有定位柱(107),定位柱(107)的底端固定在十字底座(2)上;所述支撑方柱(1)表面的四周沿上下方向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板(102)和第二驱动板(103),所述第一驱动板(102)和第二驱动板(103)远离支撑方柱(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弧形缓冲护板(108),所述弧形缓冲护板(108)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有弹性防护网(106);
所述第一驱动板(102)上固定有弧形齿板(104),弧形齿板(104)远离第一驱动板(102)的一端贯穿至支撑方柱(1)内,所述提升板(101)表面的四周均固定有与弧形齿板(104)配合使用的齿牙,所述第二驱动板(103)上固定有弹簧(105),弹簧(105)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方柱(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机构(16)包括十字支撑架(161),所述十字支撑架(161)的内圈固定在丝杆(4)上,所述十字支撑架(161)底部的四周均设有连接绳索(162);所述支撑方柱(1)表面顶部的四周沿上下方向依次固定有环形支座(163)和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64),所述转动板(164)顶部的外侧均固定有固定座,且固定座内转动连接有转轴(165);所述连接绳索(162)的一端贯穿环形支座(163)并固定在转轴(165)上,所述转动板(164)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弹性遮挡网(166)且弹性遮挡网(166)的内侧设在支撑方柱(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方柱(1)表面的四周沿上下方向对称开设有与弧形齿板(104)配合使用的弧形槽,且弧形槽内固定有与弧形齿板(104)配合使用的弧形辅助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6)呈U型结构,所述支撑座(6)内腔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空腔(17),所述空腔(17)上设有密封环(18);
所述空腔(17)内腔的底部连通有竖管(20),所述竖管(20)的底端连通有连通架(21);所述支撑座(6)底部的左侧固定有气泵(19),气泵(19)的吸气端连通在连通架(21)上,所述气泵(19)的吸气端上连通有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施工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电机(7)带动第二圆柱齿轮(9)和螺纹套筒(3)进行转动,在移动方块(5)的滑动限位下,支撑座(6)快速上升。
CN202210311909.3A 2022-03-28 2022-03-28 桥梁施工支撑方法 Pending CN1146730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1909.3A CN114673092A (zh) 2022-03-28 2022-03-28 桥梁施工支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1909.3A CN114673092A (zh) 2022-03-28 2022-03-28 桥梁施工支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3092A true CN114673092A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75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1909.3A Pending CN114673092A (zh) 2022-03-28 2022-03-28 桥梁施工支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30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7883A (zh) * 2022-03-28 2022-06-24 姚平 一种桥梁工程领域的桥梁施工用支撑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57883A (zh) * 2022-03-28 2022-06-24 姚平 一种桥梁工程领域的桥梁施工用支撑设备
CN114657883B (zh) * 2022-03-28 2024-04-09 姚平 一种桥梁工程领域的桥梁施工用支撑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05574B (zh) 一种黄土隧道施工支撑装置
CN114673092A (zh) 桥梁施工支撑方法
CN100538006C (zh) 硬岩掘进机
US9279262B2 (en) Chimney demolition vehicle
CN114657883A (zh) 一种桥梁工程领域的桥梁施工用支撑设备
CN111609209B (zh) 一种顶管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11448690U (zh) 一种用于盾构隧道管片拆除的工作平台
CN116971718A (zh) 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爆破的开孔装置
CN211847050U (zh) 多功能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
CN108825588A (zh)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油缸
CN210616966U (zh) 一种桥梁建设用钻孔装置
CN106627825A (zh) 堵决口机器人
CN116281679B (zh) 一种随车起重机及其伸展系统
CN218893342U (zh) 一种电梯安全防护平台
CN217335322U (zh) 一种抽油机电机高度调整装置
CN216689384U (zh) 一种桩架及组合式油缸伸缩装置
CN211847006U (zh) 一种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
CN220505069U (zh) 一种隧道围岩加固结构
KR102299771B1 (ko) 길이 조절구조의 붐대를 갖는 굴삭기
CN213925856U (zh) 一种桥梁检测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20117690U (zh) 一种组合式施工平台
CN217350597U (zh) 一种稳定上升防晃动的升降机及平台
CN113998027B (zh) 一种机器人的救援方法
CN217673127U (zh) 一种离心喷水推进装置安装拆卸用可移动辅具
CN111792587B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小型升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