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0934A - 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0934A
CN114670934A CN202210397478.7A CN202210397478A CN114670934A CN 114670934 A CN114670934 A CN 114670934A CN 202210397478 A CN202210397478 A CN 202210397478A CN 114670934 A CN114670934 A CN 114670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ydraulic
communicated
valve
electromagnetic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74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0934B (zh
Inventor
张凯
秦贞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ui Chutia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ui Chutia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ui Chutia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ui Chutia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974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0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0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0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0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0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3Drivers' cabs movable from one position into at least one other position, e.g. tiltable, pivo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displaceable from one side of the vehicle to the other
    • B62D33/067Drivers' cabs movable from one position into at least one other position, e.g. tiltable, pivo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displaceable from one side of the vehicle to the other til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18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3Drivers' cabs movable from one position into at least one other position, e.g. tiltable, pivo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displaceable from one side of the vehicle to the other
    • B62D33/073Drivers' cabs movable from one position into at least one other position, e.g. tiltable, pivo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displaceable from one side of the vehicle to the othe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adaptations of vehicle contro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该车辆控制系统包括动力单元、第一电磁阀、至少一个第一控制组件,以及第二控制组件,动力单元用于输送油箱内的液压油。其中,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二电磁阀和液压缸,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能够控制动力单元和液压缸连通,第二电磁阀还通过第一油路和油箱连通,液压缸的输出端与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第二控制组件包括接头,第一电磁阀还能够控制动力单元和接头连通,接头通过第二油路和制动器的输入油口连通。该车辆控制系统,既能用于控制翻转车辆的驾驶室和/或底护板,又能用于控制拖车,通用性和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对于车辆而言,当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有时会需要拆卸车辆的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但由于车辆的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的重量和体积一般都比较大,故通常采用液压控制系统完成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的翻转,具体地,液压控制系统是以液压为动力,通过液压缸的伸缩,使驾驶室绕翻转轴有限度的转动,从而完成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的翻转。但现有的液压控制系统仅能用于控制翻转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通用性和实用性差。
当车辆故障严重,在故障现场无法修复时,则需要将车辆转运至维修车间维修,但此时车辆的制动器处于抱死状态,需要拔出车辆的中央传动输出轴才可以拖车,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控制系统仅能用于控制翻转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而不能用于解除车辆制动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其包括动力单元、第一电磁阀、至少一个第一控制组件,以及第二控制组件,所述动力单元用于输送油箱内的液压油;
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二电磁阀和液压缸,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能够控制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液压缸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还通过第一油路和所述油箱连通,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接头,所述第一电磁阀还能够控制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接头连通,所述接头通过第二油路和制动器的输入油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磁阀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一输油口和第二输油口,所述动力单元通过第三油路和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包括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一输油口通过第四油路和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输油口通过第五油路和所述接头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第五油路通过第一溢流阀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还包括液压锁,所述第二电磁阀还包括第三输油口、第四输油口和第五输油口,所述第三输油口通过第六油路和所述液压锁连通,所述第四输油口通过第七油路和所述液压锁连通,所述第五输油口通过所述第一油路和所述油箱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缸包括有杆腔、无杆腔和液压杆,所述无杆腔通过第八油路和所述液压锁连通,所述有杆腔通过第九油路和所述液压锁连通,所述液压杆与所述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供油支路和第二供油支路,所述第一供油支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供油支路的一端均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第一供油支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油路和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供油支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油路和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供油支路依次设置有液压泵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供油支路还包括与所述液压泵传动连接的电动机,以及第二溢流阀,所述液压泵相对所述第一单向阀靠近所述油箱,所述第二溢流阀连通位于所述液压泵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的第一供油支路,所述第二溢流阀还连通所述油箱。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供油支路依次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手动泵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供油支路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供油支路连通的截止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手动泵和所述第三单向阀均位于所述截止阀与所述第二供油支路的两个连接处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为三位四通电磁阀。
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车辆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该车辆控制系统包括动力单元、第一电磁阀、至少一个第一控制组件,以及第二控制组件,动力单元用于输送油箱内的液压油。具体地,当需要翻转车辆的驾驶室和/或底护板时,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使得动力单元和液压缸连通,具体地的,动力单元输送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输送至液压缸的其中一个油腔,带动液压缸动作,液压缸的输出端与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从而翻转被翻转结构,与此同时,液压缸的另一个油腔内的液压油依次流经第二电磁阀和第一油路流回至油箱,其中,设置第一控制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第一控制组件的液压缸的输出端与一个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从而通过该车辆控制系统可同时翻转多个被翻转结构,通用性和实用性好;其次,当车辆故障严重,在故障现场无法修复时,控制第一电磁阀连通动力单元和接头,其中,接头通过第二油路和制动器的输入口连通,动力单元输送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电磁阀、接头和第二油路输送至制动器的输入油口,以解除车辆制动进行拖车。从而该车辆控制系统既能用于控制翻转车辆的驾驶室和/或底护板,又能用于控制拖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应用上述的车辆控制系统,既能控制翻转车辆的驾驶室和/或底护板,又能控制拖车,通用性和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控制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油箱;
1、动力单元;11、第一供油支路;111、液压泵;112、第一单向阀;113、电动机;114、第二溢流阀;12、第二供油支路;121、第二单向阀;122、手动泵;123、第三单向阀;124、截止阀;
2、第一电磁阀;
31、第二电磁阀;32、液压锁;33、液压缸;331、无杆腔;332、有杆腔;333、液压杆;34、第一油路;35、第四油路;36、第六油路;37、第七油路;38、第八油路; 39、第九油路;
41、接头; 42、第五油路; 43、第一溢流阀;
5、第三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现有的液压控制系统是以液压为动力,通过液压缸的伸缩,使驾驶室绕翻转轴有限度的转动,从而完成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的翻转。但现有的液压控制系统仅能用于控制翻转驾驶室或底护板等结构,通用性和实用性差;当车辆故障严重,在故障现场无法修复时,则需要将车辆转运至维修车间维修,但此时车辆的制动器处于抱死状态,需要拔出车辆的中央传动输出轴才可以拖车,费时费力。
故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该车辆控制系统,既能用于控制翻转车辆的驾驶室和/或底护板,又能用于控制拖车。
如图1所示,该车辆控制系统包括动力单元1、第一电磁阀2、至少一个第一控制组件,以及第二控制组件。其中,动力单元1用于输送油箱100内的液压油,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二电磁阀31和液压缸33,第一电磁阀2和第二电磁阀31能够控制动力单元1和液压缸33连通,第二电磁阀31还通过第一油路34和油箱100连通,液压缸33的输出端与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第二控制组件包括接头41,第一电磁阀2还能够控制动力单元1和接头41连通,接头41通过第二油路和制动器的输入油口连通。
具体地,如图1所示,当需要翻转车辆的驾驶室和/或底护板时,控制第一电磁阀2和第二电磁阀31,使得动力单元1和液压缸33连通,具体地的,动力单元1输送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电磁阀2和第二电磁阀31输送至液压缸33的其中一个油腔,带动液压缸33动作,液压缸33的输出端与被翻转结构连接,从而翻转被翻转结构,与此同时,液压缸33的另一个油腔内的液压油依次流经第二电磁阀31和第一油路34流回至油箱100,其中,设置第一控制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第一控制组件的液压缸33的输出端与一个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从而通过该车辆控制系统可同时翻转多个被翻转结构,通用性和实用性好;其次,当车辆故障严重,在故障现场无法修复时,控制第一电磁阀2连通动力单元1和接头41,其中,接头41通过第二油路和制动器的输入口连通,动力单元1输送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电磁阀2、接头41和第二油路输送至制动器的输入油口,以解除车辆制动进行拖车。从而该车辆控制系统既能用于控制翻转车辆的驾驶室和/或底护板,又能用于控制拖车。
其中,接头41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电磁阀2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一输油口和第二输油口,动力单元1通过第三油路5和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二电磁阀31包括第二进油口,第一输油口通过第四油路35和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二输油口通过第五油路42和接头41连通。如此设置,当需要翻转车辆的驾驶室和/或底护板时,控制第一电磁阀2的左工位工作,第四油路35将第一电磁阀2和第二电磁阀31连通,以便于通过控制第一控制组件翻转车辆的驾驶室和/或底护板;当需要解除车辆制动进行拖车时,控制第一电磁阀2的右工位工作,通过第五油路42将第一电磁阀2和接头41连通,以便于通过第二控制组件解除车辆制动进行拖车。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油路34和第五油路42通过第一溢流阀43连通。具体地,当需要解除车辆制动进行拖车时,控制第一电磁阀2的右工位工作,动力单元1输送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电磁阀2、第五油路42、接头41和第二油路输送至制动器的输入油口,在此过程中,第一溢流阀43处于常闭状态,仅当第五油路42中的液压油的压力大于设定压力值,第一溢流阀43打开泄压,使得液压油通过第一油路34回流至油箱100,从而实现通过第一溢流阀43稳定第五油路42中的液压油的油压。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2为两位三通电磁阀。
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控制组件还包括液压锁32,第二电磁阀31还包括第三输油口、第四输油口和第五输油口,第三输油口通过第六油路36和液压锁32连通,第四输油口通过第七油路37和液压锁32连通,第五输油口通过第一油路34和油箱100连通。具体地,当需要翻转被翻转结构时,控制第一电磁阀2的左工位工作,控制第二电磁阀31的左工位工作,动力单元1和第一电磁阀2的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一电磁阀2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一输油口连通,第一输油口通过第四油路35和第二电磁阀31的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二电磁阀31的第二进油口和第二电磁阀31的第三输油口连通,第三输油口通过第六油路36和液压锁32连通,液压锁32和液压缸33连通,从而带动液压缸33动作,液压缸33的输出端与被翻转结构连接,从而翻转被翻转结构;当需要让被翻转结构回到初始位置时,控制第二电磁阀31的右工位工作,动力单元1和第一电磁阀2的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一电磁阀2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一输油口连通,第一输油口通过第四油路35和第二电磁阀31的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二电磁阀31的第二进油口和第二电磁阀31的第四输油口连通,第四输油口通过第七油路37和液压锁32连通,液压锁32和液压缸33连通,从而带动液压缸33动作,液压缸33的输出端与被翻转结构连接,从而带动被翻转结构回到初始位置;当需要解除车辆制动进行拖车时,控制第一电磁阀2的右工位工作,控制第二电磁阀31的中间工位工作,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第二电磁阀31处于关闭状态,第二电磁阀31将第一电磁阀2和液压锁32断开,动力单元1和第一电磁阀2的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输油口连通,第二输油口通过第五油路42和接头41连通,接头41通过第二油路和制动器的输入油口连通,从而解除车辆制动进行拖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磁阀31为三位四通电磁阀。
具体地,如图1所示,液压缸33包括有杆腔332、无杆腔331和液压杆333,无杆腔331通过第八油路38和液压锁32连通,有杆腔332通过第九油路39和液压锁32连通,液压杆333与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具体地,当需要翻转被翻转结构时,控制第二电磁阀31的左工位工作,第二电磁阀31的第二进油口和第三输油口连通,第三输油口通过第六油路36和液压锁32连通,液压锁32通过第八油路38和液压缸33的无杆腔331连通,从而向液压缸33的无杆腔331内输送液压油,无杆腔331内的液压油推动液压杆333沿第一方向运动,液压杆333和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从而推动被翻转结构翻转,其中,输送至液压缸33的无杆腔331内的液压油推动液压杆333沿第一方向运动的同时,有杆腔332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九油路39输送至液压锁32,液压锁32通过第七油路37和第四输油口连通,第二电磁阀31的第四输油口和第五输油口连通,第五输油口通过第一油路34和油箱100连通,从而使得有杆腔332内的液压油回流至油箱100;当需要让被翻转结构回到初始位置时,控制第二电磁阀31的右工位工作,第二电磁阀31的第二进油口和第四输油口连通,第四输油口通过第七油路37和液压锁32连通,液压锁32通过第九油路39和液压缸33的有杆腔332连通,从而向液压缸33的有杆腔332内输送液压油,有杆腔332内的液压油推动液压杆333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液压杆333和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从而带动被翻转结构回到初始位置,其中,输送至液压缸33的有杆腔332内的液压油推动液压杆333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的同时,无杆腔331内的液压油通过第八油路38输送至液压锁32,液压锁32通过第六油路36和第三输油口连通,第二电磁阀31的第三输油口和第五输油口连通,第五输油口通过第一油路34和油箱100连通,从而使得无杆腔331内的液压油回流至油箱10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液压缸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液压缸33的无杆腔331通过管路连通,且与第八油路38连通;两个液压缸33的有杆腔332通过管路连通,且与第九油路39连通。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依据实际工况适应性的调整液压缸3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液压缸33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液压缸33的无杆腔331通过管路均连通,且与第八油路38连通;多个液压缸33的有杆腔332通过管路连通,且与第九油路39连通。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动力单元1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供油支路11和第二供油支路12,第一供油支路11的一端和第二供油支路12的一端均与油箱100连通,第一供油支路1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油路5和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二供油支路1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油路5和第一进油口连通。如此设置,使得该车辆控制系统既可以通过第一供油支路11向第三油路5供油,也可通过第二供油支路12向第三油路5供油,以形成冗余保护,可以理解的是,即使第一供油支路11和第二供油支路12的其中一个发生故障,另一个供油支路也能有效向第三油路5供油,确保车辆发生故障时车辆控制系统能够翻转被翻转结构和/或解除车辆制动。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供油支路11依次设置有液压泵111和第一单向阀112,第一供油支路11还包括与液压泵111传动连接的电动机113,以及第二溢流阀114,液压泵111相对第一单向阀112靠近油箱100,第二溢流阀114连通位于液压泵111和第一单向阀112之间的第一供油支路11,第二溢流阀114还连通油箱100。具体地,当需要向第三油路5供油时,电动机113带动液压泵111工作,以将油箱100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一供油支路11泵送至第三油路5;其中,通过在第一供油支路11上设置第一单向阀112,并设置第一单向阀112相对液压泵111远离油箱100,以使通过液压泵111向第三油路5泵送液压油的过程中,液压油不会回流至油箱100,以提高液压泵111泵送液压油的工作效率;其中,通过将第二溢流阀114连通位于液压泵111和第一单向阀112之间的第一供油支路11,在通过液压泵111向第三油路5泵送液压油的过程中,第二溢流阀114能够稳定第一供油支路11中液压油的油压,可以理解的是,当通过液压泵111向第三油路5输送的液压油的油压过大时,第二溢流阀114打开泄压,液压油通过管路回流至油箱10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液压泵111为齿轮泵。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供油支路12依次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21、手动泵122和第三单向阀123,第二供油支路12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第二供油支路12连通的截止阀124,第二单向阀121、手动泵122和第三单向阀123均位于截止阀124与第二供油支路12的两个连接处之间。具体地,当需要向第三油路5供油时,通过手动泵122将油箱100内的液压油泵送至第三油路5;其中,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121和第三单向阀123,第二单向阀121和第三单向阀123共同作用,防止通过手动泵122泵送的液压油回流至油箱100,以提高通过第二供油支路12向第三油路5泵送液压油的工作效率;其中,通过设置截止阀124,截止阀124用于切断第二供油支路12和油箱100的连通状态。
可以理解是,第一供油支路11通过电动的方式向第三油路5泵送液压油,第二供油支路12通过手动的方式向第三油路5泵送液压油。优选地,优先选用第一供油支路11向第三油路5泵送液压油。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以第一供油支路11供油为例,该车辆控制系统工作时的具体过程如下:
当需要翻转被翻转结构时,控制第一电磁阀2的左工位工作,控制第二电磁阀31的左工位工作,电动机113带动液压泵111工作,油箱100内的液压依次经过第一供油支路11的液压泵111和第一单向阀112输送至第三油路5,第三油路5和第一电磁阀2的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一电磁阀2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一输油口连通,第一输油口通过第四油路35和第二电磁阀31的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二电磁阀31的第二进油口和第二电磁阀31的第三输油口连通,第三输油口通过第六油路36和液压锁32连通,液压锁32通过第八油路38和液压缸33的无杆腔331连通,从而向液压缸33的无杆腔331内输送液压油,无杆腔331内的液压油推动液压杆333沿第一方向运动,液压杆333和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从而推动被翻转结构翻转,其中,输送至液压缸33的无杆腔331内的液压油推动液压杆333沿第一方向运动的同时,有杆腔332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九油路39输送至液压锁32,液压锁32通过第七油路37和第四输油口连通,第二电磁阀31的第四输油口和第五输油口连通,第五输油口通过第一油路34让液压油输送至油箱100,从而使得有杆腔332内的液压油回流至油箱100。
当需要让被翻转结构回到初始位置时,控制第二电磁阀31的右工位工作,第一电磁阀2保持左工位工作,电动机113带动液压泵111工作,油箱100内的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一供油支路11的液压泵111和第一单向阀112输送至第三油路5,第三油路5和第一电磁阀2的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一电磁阀2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一输油口连通,第一输油口通过第四油路35和第二电磁阀31得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二电磁阀31的第二进油口和第二电磁阀31的第四输油口连通,第四输油口通过第七油路37和液压锁32连通,液压锁32通过第九油路39和液压缸33的有杆腔332连通,从而向液压缸33的有杆腔332内输送液压油,有杆腔332内的液压油推动液压杆333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液压杆333和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从而带动被翻转结构回到初始位置,其中,输送至液压缸33的有杆腔332内的液压油推动液压杆333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的同时,无杆腔331内的液压油通过第八油路38输送至液压锁32,液压锁32通过第六油路36和第三输油口连通,第二电磁阀31的第三输油口和第五输油口连通,第五输油口通过第一油路34和油箱100连通,从而使得无杆腔331内的液压油回流至油箱100。
当需要解除车辆制动进行拖车时,控制第一电磁阀2的右工位工作,控制第二电磁阀31的中件工位工作,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第二电磁阀31处于关闭状态,第二电磁阀31将第一电磁阀2和液压锁32断开,电动机113带动液压泵111工作,油箱100内的液压依次经过第一供油支路11上的液压泵111和第一单向阀112输送至第三油路5,第三油路5和第一电磁阀2的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输油口连通,第二输油口通过第五油路42和接头41连通,接头41通过第二油路和制动器的输入油口连通,从而解除车辆制动进行拖车。其中,液压锁32、溢流阀和截止阀124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控制系统。应用上述控制系统既能用于控制翻转车辆的驾驶室和/或底护板,又能用于控制拖车,通用性和实用性好。
具体地,车辆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与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1,以及电动机113均电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1,以及电动机113的工作状态。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单元(1)、第一电磁阀(2)、至少一个第一控制组件,以及第二控制组件,所述动力单元(1)用于输送油箱(100)内的液压油;
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二电磁阀(31)和液压缸(33),所述第一电磁阀(2)和所述第二电磁阀(31)能够控制所述动力单元(1)和所述液压缸(33)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31)还通过第一油路(34)和所述油箱(100)连通,所述液压缸(33)的输出端与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接头(41),所述第一电磁阀(2)还能够控制所述动力单元(1)和所述接头(41)连通,所述接头(41)通过第二油路和制动器的输入油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2)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一输油口和第二输油口,所述动力单元(1)通过第三油路(5)和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31)包括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一输油口通过第四油路(35)和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输油口通过第五油路(42)和所述接头(4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34)和所述第五油路(42)通过第一溢流阀(4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还包括液压锁(32),所述第二电磁阀(31)还包括第三输油口、第四输油口和第五输油口,所述第三输油口通过第六油路(36)和所述液压锁(32)连通,所述第四输油口通过第七油路(37)和所述液压锁(32)连通,所述第五输油口通过所述第一油路(34)和所述油箱(10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33)包括有杆腔(332)、无杆腔(331)和液压杆(333),所述无杆腔(331)通过第八油路(38)和所述液压锁(32)连通,所述有杆腔(332)通过第九油路(39)和所述液压锁(32)连通,所述液压杆(333)与所述被翻转结构机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1)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供油支路(11)和第二供油支路(12),所述第一供油支路(1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供油支路(12)的一端均与所述油箱(100)连通,所述第一供油支路(1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油路(5)和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供油支路(1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油路(5)和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油支路(11)依次设置有液压泵(111)和第一单向阀(112),所述第一供油支路(11)还包括与所述液压泵(111)传动连接的电动机(113),以及第二溢流阀(114),所述液压泵(111)相对所述第一单向阀(112)靠近所述油箱(100),所述第二溢流阀(114)连通位于所述液压泵(111)和所述第一单向阀(112)之间的第一供油支路(11),所述第二溢流阀(114)还连通所述油箱(1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油支路(12)依次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21)、手动泵(122)和第三单向阀(123),所述第二供油支路(12)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供油支路(12)连通的截止阀(124),所述第二单向阀(121)、所述手动泵(122)和所述第三单向阀(123)均位于所述截止阀(124)与所述第二供油支路(12)的两个连接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2)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31)为三位四通电磁阀。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
CN202210397478.7A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114670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7478.7A CN114670934B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7478.7A CN114670934B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0934A true CN114670934A (zh) 2022-06-28
CN114670934B CN114670934B (zh) 2023-08-25

Family

ID=82078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7478.7A Active CN114670934B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093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93917A1 (en) * 2006-10-16 2008-04-24 Cnh America, Llc Parking brake with safety device
CN103978864A (zh) * 2014-04-30 2014-08-13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双胎提升桥液压举升控制系统
CN206144887U (zh) * 2016-10-21 2017-05-03 江苏真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收割机底盘升降液压控制系统
CN109236771A (zh) * 2018-11-26 2019-01-18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调平液压系统及工程车辆
CN209309036U (zh) * 2018-11-26 2019-08-27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静压调平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N210068608U (zh) * 2019-06-05 2020-02-14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煤矿专用设备试验站液压装置
CN113653690A (zh) * 2020-12-24 2021-11-16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一种可实现多种应急功能的液压控制系统及压路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93917A1 (en) * 2006-10-16 2008-04-24 Cnh America, Llc Parking brake with safety device
CN103978864A (zh) * 2014-04-30 2014-08-13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双胎提升桥液压举升控制系统
CN206144887U (zh) * 2016-10-21 2017-05-03 江苏真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收割机底盘升降液压控制系统
CN109236771A (zh) * 2018-11-26 2019-01-18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调平液压系统及工程车辆
CN209309036U (zh) * 2018-11-26 2019-08-27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静压调平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N210068608U (zh) * 2019-06-05 2020-02-14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煤矿专用设备试验站液压装置
CN113653690A (zh) * 2020-12-24 2021-11-16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一种可实现多种应急功能的液压控制系统及压路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0934B (zh) 2023-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8361B (zh) 液压系统
CN103442923B (zh) 液压静力驱动装置
CN101155997B (zh) 静液压驱动机构
CN202482016U (zh) 具有安全保护机构的内燃叉车液压系统
CN114506385A (zh) 转向系统和工程机械
WO2014044000A1 (zh) 双缸泵送系统防窜动停机方法、双缸泵送系统及泵送设备
CN114670934A (zh) 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及车辆
WO2024001145A1 (zh) 液压动力系统、作业机械及液压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2483975U (zh) 一种液压系统
CN114873461B (zh) 一种单轨吊机车起吊梁液压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6916006U (zh) 转向系统和工程机械
WO2012113208A1 (zh) 混凝土泵送设备的动力驱动装置和混凝土泵送设备
CN105114687A (zh) 一种多液动蝶阀启闭控制液压控制系统
CN103661340B (zh) 车辆制动系统及车辆
CN1256511C (zh) 车载式混凝土输送泵
CN202338524U (zh) 泵送装置的闭式液压系统
CN115013210A (zh) 一种防爆柴油机启动控制系统
CN201437803U (zh) 驱动液压执行器的电液式液压动力泵站
CN202431647U (zh) 机尾渡车液压泵站
CN214616871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制动系统
CN105626606A (zh) 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液压系统及混凝土泵送设备
WO2023115747A1 (zh) 阀盖组件、液压阀组、液压驱动系统和作业车辆
CN116877526B (zh) 带应急控制的多负载组液压系统和挖掘机
CN113915058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制动系统
CN215566327U (zh) 一种特种装备、动力附件系统及双油箱供油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