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7224A - 带有硬性外胎圈产品的卡车轮胎 - Google Patents

带有硬性外胎圈产品的卡车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7224A
CN114667224A CN201980102121.8A CN201980102121A CN114667224A CN 114667224 A CN114667224 A CN 114667224A CN 201980102121 A CN201980102121 A CN 201980102121A CN 114667224 A CN114667224 A CN 114667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d
layer
stiffness
tire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21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67224B (zh
Inventor
C·巴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Original Assignee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filed Critical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SCA
Publication of CN114667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7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67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7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15/0603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bead filler or apex
    • B60C15/0607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bead filler or apex comprising several parts, e.g. made of different rub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15/0628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bead reinforcing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4Bead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2015/0617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cushion rubber other than the chafer or clinch rub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2015/0617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cushion rubber other than the chafer or clinch rubber
    • B60C2015/0621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cushion rubber other than the chafer or clinch rubber adjacent to the carcass turnup por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5/00Tyre beads, e.g. ply turn-up or overlap
    • B60C15/06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 B60C15/0628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bead reinforcing layer
    • B60C2015/065Flipper strips, fillers, or chafing strips and reinforcing layer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d comprising a bead reinforcing layer at the axially outer side of the carcass turn-up portion not wrapped around the bead c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06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heavy duty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重型卡车轮胎具备胎圈设计,所述胎圈设计具有胎圈芯和缠绕在所述胎圈芯的区段周围并且具有返回外胎帘布层的增强帘布层。存在的胎圈填充物具有从所述胎圈芯径向向外并且在所述返回外胎帘布层的轴向内侧的部分。存在的加强层具有位于所述返回外胎帘布层的外侧的部分。胎圈具有带有在所述返回外胎帘布层和所述加强层之间的部分的第一胎圈层和具有在所述加强层的外侧的部分的第二胎圈层。所述第一和第二胎圈层的刚度为8MPa至14MPa。所述胎圈填充物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胎圈层的刚度。

Description

带有硬性外胎圈产品的卡车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主题涉及一种卡车轮胎,其具有带有硬性外胎圈产品的胎圈设计。更具体地说,本申请涉及一种胎圈设计,其特征在于硬性产品被策略性地放置以减少或消除弯曲热点并且改善耐热性。
背景技术
重型商用卡车轮胎具有与路面接合的胎面区域,以及带有从胎面区域延伸的胎壁的胎体。胎壁终止于设计成与车轮的轮缘接合的胎圈中。胎圈包含由钢和可由橡胶构成的其它胎圈组织制成的胎圈芯。为了改善卡车轮胎的性能,期望减轻胎圈芯的重量,例如通过减少胎圈芯的杆条的数量。然而,胎圈芯尺寸的减小导致轮胎出现更多的弯曲。为了补偿这种弯曲,胎圈芯径向上方的区域,有时称为胎圈填充物,包含更硬性的橡胶部分。此胎圈填充物被共挤出,使得更硬性的橡胶第一部分在轴向方向上在轮胎的内侧,而更柔性的第二部分在轴向方向上在轮胎的外侧。然而,使用两区胎圈填充物需要经由共挤出形成这些产品,这可增加制造过程的成本和复杂性。此外,使用两区胎圈填充物并不能消除由胎圈芯引起的弯曲幅度,而是简单地将这种弯曲移动到在径向方向上更向外的位置。通过这种设计,在径向方向上外侧的额外产品,有时称为第一胎圈层和第二胎圈层,由具有与柔性第二部分相同的刚度的橡胶材料制成。
第一和第二胎圈层由比胎圈填充物的硬性第一部分更柔性的材料制成,并且可具有3.6的刚度和相当高的内聚性。还已知提供在5.5MPa下具有更高刚度的第一和第二胎圈层,其实现更低的滞后但以更低的内聚力为代价。即使在5.5MPa下,构成此型式的胎圈层的材料仍然比胎圈填充物的更硬性的橡胶第一部分中的更硬性的混合物更柔性。除了共挤出的两部分胎圈芯外,还包含完全缠绕在胎圈芯周围的胎圈包布。这些配置难以构建、价格昂贵并且使反卷帘布层的端部暴露。因此,需要减少或消除重型卡车轮胎中的弯曲热点,并且在不显著增加轮胎成本的情况下改善轮胎的加热轮缘性能。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本说明书中阐述了涉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本发明的完整且可行的公开(包含其最佳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重型卡车轮胎的透视图。
图2为卡车轮胎的径切面的横截面视图,其中所有物品的横截面都为轮胎在安装到轮缘上时的样子。
图3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胎圈在安装到轮缘上时的样子的横截面视图。
图4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第一和第二柔性层的胎圈的横截面视图。
图5为根据又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在胎圈芯下方延伸的第二胎圈层的胎圈的横截面视图。
图6为根据又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第三胎圈层的胎圈的横截面视图。
在不同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实例在附图中说明。提供每个实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限制。举例来说,作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说明或描述的特征可以与另一个实施例一起使用,以得到第三实施例。本发明旨在包含这些和其它修改和变型。
本发明提供重型卡车轮胎10的胎圈24设计,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胎圈层40、42比胎圈24的胎圈填充物36部分更硬性。第一和第二胎圈层40、42的刚度为8MPa至14Mpa。胎圈24的这种配置减少或消除在胎圈芯28正上方可或可不存在的弯曲热点。另外,这种配置可在轮胎10中实现更高的耐热性,如改善的加热轮缘性能。所提供的设计实现在高热和高负荷下的外胎帘布层展开,同时在胎圈区中提供对外胎帘布层疲劳的改善的抵抗力。所提供的配置提供一种避免在胎圈芯28下方延伸胎圈包布帘布层的方式,这造成包含一致性的显著制造问题,这增加制造成本。
图1示出了轮胎10,其为重型卡车轮胎10。在这点上,轮胎10不是设计用于汽车、摩托车或轻型卡车(有效载荷容量小于4,000磅),而是为重型卡车(如18轮车、垃圾车或箱式卡车)设计并且与重型卡车一起使用。轮胎10可以是转向轮胎、驱动轮胎、拖车轮胎或全位置轮胎。轮胎10包含其上设置有胎面20的外胎22。胎圈24为在外胎22的最靠近中心轴线12的内径向端部处的外胎22的一部分。轮胎10的中心轴线12延伸穿过外胎22的中心,并且轮胎10的轴向方向16平行于中心轴线12。轮胎10的径向方向14垂直于中心轴线12,并且在径向方向14上,相比于外胎22,胎面20位于离中心轴线12更远的位置。胎面20在轮胎10的圆周方向18上完全在外胎22周围延伸,并且360度围绕中心轴线12。
图2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轮胎10的径切面。整个轮胎10中可存在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各种组织,有时称为产品。轮胎10的胎面20被示为在径向方向14上距轮胎10的轴向中心最远。第一带束层64和第二带束层66在径向方向14上位于胎面20下方,并且包括用于增强并且保持轮胎10的形状的带束。层64、66的增强带束可彼此交叉,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对于彼此成20度的角度布置。外胎22或胎体从胎面20延伸并且包含轮胎10的胎壁,所述胎壁终止于被布置成用于安装到车辆的车轮的轮缘上的一对胎圈24中。胎圈芯28位于每个胎圈24中,并且存在以在胎圈24中提供强度和夹持力以保持在轮缘上。左侧胎圈24可为右侧胎圈24的镜像,并且两个胎圈24可具有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产品。一些组织/产品仅位于胎圈24中,而其它组织/产品位于胎圈24中并且从其延伸。例如,内衬层68在胎圈24的内部并且延伸到胎圈24的内、外侧,之后沿外胎22的胎壁向上延伸。然后,内衬层68在轴向方向16上延伸横跨胎冠的整个内侧,之后延伸进入并且形成外胎22的右侧胎壁的内侧。然后,内衬层68终止于右侧胎圈24的内部,并且以与其在左侧胎圈24中的存在相似的镜像方式布置。因此,内衬层68为轮胎10的产品,所述内衬层从一个胎圈24一直延伸到另一胎圈24并且由不透流体的材料制成,从而将轮胎10和轮缘之间的流体维持在其中以维持轮胎10的充气压力。
轮胎10包含表示为增强帘布层32的组织,其位于胎圈18中的一个内并且延伸穿过外胎12和胎冠而到达另一胎圈18。增强帘布层32缠绕在胎圈芯20周围,并且在轴向方向28上在胎圈芯20向外的位置表示为返回外胎帘布层34。轮胎10中的其它组织,如加强层40和胎圈填充物42不延伸到外胎12或胎冠的胎壁中,而是仅位于胎圈18中。在轴向方向16上的相对位置可相对于内侧和外侧位置来描述。轮胎10的最内侧点可为图2所示的径向方向线14,因为它在轴向方向16上位于轮胎10的中心。轮胎10的中心在轴向方向16上在两个胎圈24的内侧。作为另一实例,第二胎圈层42在轴向方向16上在胎圈芯28的外侧。
图3为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左侧胎圈24的特写视图。胎圈芯28由一根或多根钢杆条构成。胎圈芯28被填充胶30包围,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被填充胶30全方位完全包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包围胎圈芯28的是可由尼龙制成的缠绕组织44。构成胎圈芯28的杆条被示为单件并且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形状。这个单件实际上可为以长方形布置在一起的许多杆条。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胎圈芯28可由多个部件制成并且这些部件可具有任何横截面形状。缠绕组织44缠绕在填充胶30周围,并且自身重叠以形成重叠部分。缠绕组织44可具有14MPa的刚度并且可由混炼胶和在某些情况下可为尼龙帘布层的织物制成,填充胶30可为混炼胶并且可具有28MPa的刚度,并且胎圈芯28可由钢或铝制成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具有30,000,000MPa的刚度。胎圈芯28可减轻,使得可使用更小的杆条来改善轮胎10的性能特性。
胎圈24包含胎圈填充物36,有时称为胶填料,其在增强帘布层32和返回外胎帘布层34之间并且与两者接合。缠绕组织44接合胎圈填充物36、增强帘布层32和返回外胎帘布层34。缠绕组织44用于稳定填充胶30和胎圈芯28的几何形状。如果不存在缠绕组织44,那么填充胶30成形时将呈现为更像正方形的形状,并且在轮胎10被使用时将呈现为更像椭圆的形状。因此,缠绕组织44使胎圈24的组织期望地成形,使得所述组织可以预期的方式起作用。应理解,其它卡车轮胎10可在没有缠绕组织44的情况下制成,并且可以完全正常并且安全的方式起作用。与胎圈24中不存在缠绕组织44的那些情况相比,添加缠绕组织44可提供甚至更高的胎圈24耐久性能。然而,存在各种功能齐全并且安全的卡车轮胎10设计,既有包含缠绕组织44的设计,也有不包含所述缠绕组织的设计。
胎圈填充物36为不同于构成填充胶30的混炼胶的混炼胶。构成胎圈填充物36的材料比构成填充胶30的材料更柔性。胎圈填充物36可具有3.6MPa至5.6MPa的刚度。胎圈填充物36接合缠绕组织44、增强帘布层32和返回外胎帘布层34,并且可在轴向方向16上从增强帘布层32延伸到返回外胎帘布层34。胎圈填充物36可为在所有点处具有相同刚度的材料或复合材料,这与具有更硬性的部分和更柔性的部分的两区胎圈填充物36不同。胎圈24的配置提供一种使用更软橡胶的方式,这对于抗冲击性和抗老化性而言为期望的。胎圈填充物36为非共挤出的产品,并且其与胎圈24的一些其它更硬性的产品相比可为单一的柔软产品。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没有胎圈24的产品/部分通过共挤出形成或者为共挤出产品。返回外胎帘布层34为增强帘布层32的一部分,其在轴向方向16上在胎圈芯28的外侧。返回外胎帘布层34可在径向方向14上在增强帘布层32的最向内部分处开始。胎圈填充物36终止于胎圈24中或在某些情况下可为延伸到轮胎10的胎壁中的产品。然而,胎圈填充物36并未在带束层64、66下方一直延伸到轮胎10的另一胎壁。增强帘布层32为包含金属帘线和混炼胶的复合材料。增强帘布层32在其帘线的方向上比缠绕组织44、胎圈填充物36和填充胶30更硬性。增强帘布层32从胎圈24,穿过胎壁,在带束层64、66下方延伸,并且然后进入相对的胎壁并且向下进入轮胎10右侧的胎圈24。
加强层38在轴向方向16上位于返回外胎帘布层34的外侧,并且沿其长度的部分接触返回外胎帘布层34。加强层38终止于胎圈24中使得所述加强层中的一些在径向方向14上从胎圈芯28向内定位。加强层38的其它部分在径向方向14上从胎圈芯28向外。加强层38可由钢和橡胶的组合制成,并且这种橡胶可具有10MPa的刚度。胎圈24包含在胎圈24的外侧上并且被设计成接合轮缘的耐磨条46。耐磨条46接合加强层38,但不需要其它布置。图3中的加强层38在径向方向14上向外延伸,以在径向方向14上具有在胎圈芯28和返回外胎帘布层34的外侧的部分。
第一胎圈层40为由橡胶制成的轮胎10的产品,其一部分在轴向方向16上位于返回外胎帘布层34和加强层38之间并且与其接合。第一胎圈层40在径向方向14上向外延伸并且接合胎圈填充物36。第一胎圈层40终止于在径向方向14上位于胎圈填充物36的一部分的内侧的向外径向终端54。第一胎圈层40可终止于胎圈24中,并且可或可不延伸到轮胎10的胎壁。然而,第一胎圈层40不延伸到带束层64、66下方,并且不延伸到右侧胎壁或右手胎圈24。第二胎圈层42同样为由橡胶制成的轮胎10的产品,并且具有在加强层38和耐磨条46之间并且与其接合的部分。第二胎圈层42在径向方向14上向外延伸并且接合第一胎圈层40,终止于比向外径向终端54短的向外径向终端56,使得第一胎圈层40的一部分在径向方向14上从整个第二胎圈层42向外。向外径向终端54在径向方向14上从向外径向终端56向外。第二胎圈层42的相对的内径向终端60位于加强层38的内径向终端并且在轴向方向16上在胎圈芯28的外侧。与第一胎圈层40一样,第二胎圈层42可延伸到轮胎10的胎壁,但不延伸到轮胎10的第二胎壁或右侧胎圈24。第二胎圈层42接合在胎壁中并且可具有3.6至5.6MPa的刚度的胎壁产品70。第一胎圈层40和第二胎圈层42两者均为轮胎10的内部产品,并且不具有形成轮胎10的外表面的任何部分。
第一胎圈层40具有8-14MPa的刚度。同样,第二胎圈层42具有8-14MPa的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胎圈层40的刚度与第二胎圈层42的刚度相同。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胎圈层42的刚度不同于第一胎圈层40的刚度。根据某些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胎圈层40的刚度可为8MPa、8.5MPa、14MPa、10MPa、11MPa、12MPa、9-13MPa、10-12MPa或9.5-11.5MPa。根据某些示例性实施例,第二胎圈层42的刚度可为8MPa、8.5MPa、14MPa、10MPa、11MPa、12MPa、9-13MPa、10-12MPa或9.5-11.5MPa。第一胎圈层40的刚度和第二胎圈层42的刚度均大于胎圈填充物36的刚度,使得第一胎圈层40和第二胎圈层42各自比胎圈填充物36更硬性。尽管提供用于第一和第二胎圈层40、42的各种刚度量,但优选实施例采用具有8.5MPa刚度的第一胎圈层40和具有8.5MPa刚度的第二胎圈层42。
第一和第二胎圈层40、42延伸以便在径向方向14上具有在返回外胎帘布层34的最内径向范围的内侧的部分。第一胎圈层40完全填充在返回外胎帘布层34和有时称为胎圈包布的加强层38之间可以除了条带48之外的空隙。第二胎圈层42应该完全填充在加强层38和耐磨条46之间可以除了条带48之外的空隙。因此,所提供的设计在胎圈24的外侧区中利用更硬性的产品40、42。另外,所提供的设计不使用硬性产品直接抵靠增强帘布层32的内侧(在轴向方向16上的内侧)。当前的设计将来自轮缘凸缘的静水应力扩散到比硬性层紧靠增强帘布层32时更大的区上。这种扩散减少增强帘布层32中在胎圈24的整个区域上的集中弯曲点,从而改善增强帘布层32的疲劳性能。由于刚性和内聚的第一胎圈层40相对于外胎帘布层的返回侧进行剪切,因此本发明的配置提供对外胎帘布层展开的抵抗力。第一胎圈层40和第二胎圈层42还为外胎帘布层的工作(内侧)提供刚性以抵抗疲劳。
本申请描述产品或材料的刚度。所指的刚度为杨氏模量,它为弹性材料的刚度或弹性模量。提供的刚度以兆帕(MPa)为单位进行测量。所指的所讨论的刚度材料特性为MA10。可使用1988年9月的法国标准NF T 46-002计算此刚度特性。
条带48位于胎圈24中并且接合第二胎圈层42、加强层38和第一胎圈层40。当加强层38在固化之前组装到生轮胎10中时,条带48可存在于加强层38的端部上。在这点上,在将加强层38组装到轮胎10中之前和之后,条带可缠绕在向外径向终端58周围。尽管条带48被示为存在,但应理解,在轮胎10的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条带48不存在于轮胎10中。所提供的胎圈24的配置允许消除在所有产品的端部处的条带48,从而降低轮胎10的成本并且降低轮胎10的复杂性。
图4中说明胎圈24的替代设计,其再次示出左侧胎圈24(右侧胎圈24为镜像)的横截面。图4设计的产品以及其布置与前面讨论的相同,不需要重复此信息。然而,第一胎圈层40和第二胎圈层42的配置存在一些差异。胎圈层40、42的长度在径向方向14上缩短,使得它们在图4实施例中比在图3实施例中更短。胎圈层40、42在径向方向14上延伸,使得向外径向终端54、56在径向方向14上终止于加强层38的向外径向终端58。该终止可恰好在端部58的径向位置,或者三个端部54、56、58在径向方向14上可不完全在同一位置,但可彼此非常接近,如在径向方向14上彼此相距几毫米。因此,当描述为具有终止于同一径向位置的端部时,应理解在这方面可存在一些公差,并且端部54、56、58在径向方向14上的位置差异可至多达7毫米,但由于非常接近,仍然被认为终止于同一径向位置。
同样,图4实施例与图3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存在作为第一柔性层50的产品,其接合向外径向终端54并且在径向方向14上向外延伸以接合胎圈填充物36、胎壁产品70和第二柔性层52。第一柔性层50在径向方向14上比第二柔性层52更向外延伸。第二柔性层52接合向外径向终端56并且在径向方向14上向外延伸,在短于第一柔性层50的终止点处终止。第二柔性层52另外接合第一柔性层50、胎壁产品70和耐磨条46。第二柔性层52的大部分在轴向方向16上位于第一柔性层50的外侧。
第一柔性层50的刚度小于第一胎圈层40的刚度和第二胎圈层42的刚度。同样,第二柔性层52的刚度小于层40和42的刚度。第一柔性层50的刚度为3.6-5.6MPa,并且第二柔性层52的刚度为3.6-5.6MPa。第一和第二柔性层50、52比层40和42更柔软并且具有更低的滞后。第一柔性层50的刚度可与第二柔性层52的刚度相同,或者它们可彼此不同。胎圈填充物36的刚度可与第一柔性层50的刚度相同,并且可与第二柔性层52的刚度相同,或者可与这些层50和52不同。图4中的配置仍然提供抵抗增强帘布层32疲劳和展开所需的内聚力和刚性,同时在存在更多偏转的胎圈24区的上部保持较低的滞后和刚性。在该上部区中,不需要刚性并且较高的滞后有助于轮胎10的较高滚动阻力,这为不期望的。
轮胎10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图5中示出,其包含被配置成类似于图4的那些的产品,使得不需要重复此信息。图5中的差异涉及与图3或4实施例相比第二胎圈层42在径向方向14上向内延伸更远的距离。此处,第二胎圈层42缠绕在胎圈芯28的一部分周围并且在径向方向14上在整个胎圈芯28、整个胎圈填充物36、整个第一胎圈层40和整个加强层38的内侧的位置处终止。如本文所述,当一个组件缠绕在另一个组件周围时,它可或可不接合所述组件。第二胎圈层42接合返回外胎帘布层34。如果第二胎圈层42延伸得足够远,那么可预期额外的外胎帘布层展开性能以及对安装损坏的抵抗力。图5中所说明的第二胎圈层42的布置可与本文中轮胎10的胎圈24的各种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一起使用,并且不必仅与图4实施例结合使用。
轮胎10的胎圈24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图6中示出,其包含作为第三胎圈层62的额外产品。第三胎圈层62在轴向方向16上位于胎圈填充物36和返回外胎帘布层34之间并且接合这两个产品,并且第三胎圈层62接合胎圈24的缠绕组织44并且在径向方向14上从胎圈24向外延伸。第三胎圈层62的刚度为8-14MPa。第三胎圈层62的刚度可与第一胎圈层40和第二胎圈层42的刚度相同,并且可大于胎圈填充物36以及在存在这些层50、52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二柔性层50、52的刚度。第三胎圈层62在径向方向14上向外延伸到返回外胎帘布层34的外终端并且在此处终止以共享在径向方向14上的同一位置。第三胎圈层62将增加额外的外胎22帘布层展开和疲劳性能。第三胎圈层62具有比胎圈填充物36的横截面尺寸小的横截面尺寸,并且在轴向方向16上位于胎圈24的外侧区域中,其中如本文所述战略性地采用刚度。尽管结合图5实施例示出,但第三胎圈层62可插入所示和所描述的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中。
尽管本发明的设计试图扩散外胎帘布层疲劳性能的应力,但观察到加热轮缘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加热轮缘性能有时可被称为外胎帘布层展开。有头轮缘性能可相当于使用织物或金属增强材料来实现期望水平的加热轮缘性能的其它设计。因此,可提供本发明的轮胎10使得不存在用于加热轮缘性能的织物或金属增强材料,尽管应理解它们实际上可存在于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关于具体实施例和其方法详细描述本主题,但是应了解,在理解前述内容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易于产生对此类实施例的改变、变化和等效物。因此,本公开的范围是通过实例而不是通过限制的方式,并且本公开不排除包含对本主题的显而易见的此类修改、变化和/或添加。

Claims (13)

1.一种重型卡车轮胎,其具有中心轴线、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所述重型卡车轮胎包括:
胎面;
承载所述胎面的外胎,其中所述外胎具有带有以下的胎圈:
具有杆条和填充胶的胎圈芯;
缠绕在所述胎圈芯的区段周围的增强帘布层,其中所述增强帘布层具有返回外胎帘布层,所述返回外胎帘布层的一部分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在所述胎圈芯的外侧;
胎圈填充物,其具有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从所述胎圈芯径向向外并且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在所述返回外胎帘布层的轴向内侧的部分;
加强层,其具有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返回外胎帘布层的外侧的部分;
第一胎圈层,其具有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在所述返回外胎帘布层和所述加强层之间的部分;
第二胎圈层,其具有在所述加强层的外侧的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胎圈层的刚度为8MPa至14MPa;
其中所述第二胎圈层的刚度为8MPa至14Mpa;
其中所述胎圈填充物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一胎圈层的刚度,并且其中所述胎圈填充物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二胎圈层的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胎圈填充物的刚度为3.6至5.6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胎圈具有接合所述胎圈芯的填充胶,并且具有接合所述填充胶并且在所述胎圈芯周围延伸的缠绕组织,其中在所述增强帘布层缠绕在所述胎圈芯的所述区段周围时所述缠绕组织接合所述增强帘布层,其中所述胎圈芯不与所述增强帘布层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一胎圈层的刚度与所述第二胎圈层的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胎圈具有耐磨条,所述耐磨条具有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胎圈层的外侧的部分,其中所述耐磨条具有从所述胎圈芯径向向内定位的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胎圈层的一部分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加强层和所述耐磨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胎圈具有接合所述第一胎圈层、所述第二胎圈层和所述返回外胎帘布层的条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胎圈具有第一柔性层,所述第一柔性层接合所述第一胎圈层并且具有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从所述第一胎圈层向外定位的部分,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的刚度为3.6至5.6Mpa;并且
其中所述胎圈具有第二柔性层,所述第二柔性层接合所述第二胎圈层并且具有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从所述第二胎圈层向外定位的部分,其中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刚度为3.6至5.6Mp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一胎圈层和所述第二胎圈层在所述径向方向上延伸,以终止于与所述加强层的向外径向终端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位于同一位置处的向外径向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和所述第二柔性层的刚度与所述胎圈填充物的刚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接合所述胎圈填充物,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层接合所述第二柔性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胎圈层接合所述返回外胎帘布层,其中所述第二胎圈层具有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从整个胎圈芯、整个第一胎圈层和整个胎圈填充物向内定位的内径向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胎圈具有第三胎圈层,所述第三胎圈层接合所述返回外胎帘布层并且接合所述胎圈填充物,其中所述第三胎圈层相对于所述返回外胎帘布层的一部分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位于内侧,其中所述第三胎圈层相对于所述胎圈填充物的一部分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位于外侧,其中所述第三胎圈层的刚度为8MPa至14Mpa。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三胎圈层的刚度与所述第一胎圈层的刚度相同,并且其中所述第三胎圈层的刚度与所述第二胎圈层的刚度相同。
CN201980102121.8A 2019-12-18 2019-12-18 带有硬性外胎圈产品的卡车轮胎 Active CN1146672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9/067132 WO2021126187A1 (en) 2019-12-18 2019-12-18 Truck tire with stiff outer bead produc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7224A true CN114667224A (zh) 2022-06-24
CN114667224B CN114667224B (zh) 2023-06-20

Family

ID=69187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2121.8A Active CN114667224B (zh) 2019-12-18 2019-12-18 带有硬性外胎圈产品的卡车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0638A1 (zh)
EP (1) EP4076997A1 (zh)
CN (1) CN114667224B (zh)
BR (1) BR112022008025A2 (zh)
WO (1) WO20211261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9324B1 (fr) 2021-11-25 2024-04-05 Michelin & Cie Pneumatique présentant des performances en termes de résistance au roulement améliorées
FR3129323A1 (fr) 2021-11-25 2023-05-26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présentant des performances en termes de résistance au roulement améliorées
FR3129321A1 (fr) * 2021-11-25 2023-05-26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présentant des performances en termes de résistance au roulement améliorées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7563A (en) * 1977-04-07 1980-10-14 Uniroyal Gmbh Bead construction for a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EP0287497A2 (en) * 1987-04-17 1988-10-19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 pneumatic tire
US6422280B1 (en) * 1997-01-30 2002-07-2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Heavy duty tire with specified bead design
CN101815625A (zh) * 2007-10-03 2010-08-25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具有改进的胎圈结构的轮胎
CN102975580A (zh) * 2011-09-06 2013-03-20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飞机轮胎
CN108297626A (zh) * 2017-01-13 2018-07-2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WO2019108207A1 (en) * 2017-11-30 2019-06-06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c tire
CN110014790A (zh) * 2017-12-15 2019-07-16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结实的帘布层结尾结构的充气轮胎
CN110014789A (zh) * 2017-12-15 2019-07-16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结实的胎圈区域结构的充气轮胎
US20210213787A1 (en) * 2018-05-30 2021-07-15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Truck tire with contention armature overlap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2339B1 (en) * 2006-09-11 2008-01-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Apparent torque reserve at idle for direct injected engines
CN110799356B (zh) * 2017-06-27 2021-11-30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轻质轮胎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7563A (en) * 1977-04-07 1980-10-14 Uniroyal Gmbh Bead construction for a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EP0287497A2 (en) * 1987-04-17 1988-10-19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 pneumatic tire
US6422280B1 (en) * 1997-01-30 2002-07-23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Heavy duty tire with specified bead design
CN101815625A (zh) * 2007-10-03 2010-08-25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具有改进的胎圈结构的轮胎
CN102975580A (zh) * 2011-09-06 2013-03-20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飞机轮胎
CN108297626A (zh) * 2017-01-13 2018-07-2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WO2019108207A1 (en) * 2017-11-30 2019-06-06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c tire
CN110014790A (zh) * 2017-12-15 2019-07-16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结实的帘布层结尾结构的充气轮胎
CN110014789A (zh) * 2017-12-15 2019-07-16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结实的胎圈区域结构的充气轮胎
US20210213787A1 (en) * 2018-05-30 2021-07-15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Truck tire with contention armature overla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26187A1 (en) 2021-06-24
US20220410638A1 (en) 2022-12-29
EP4076997A1 (en) 2022-10-26
BR112022008025A2 (pt) 2022-07-12
CN114667224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4666B2 (ja)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667224B (zh) 带有硬性外胎圈产品的卡车轮胎
JP5687063B2 (ja) 追加のサイドウォール補強材を備えたランフラット型タイヤ
JPS62255205A (ja) 空気入り安全タイヤ
US3722568A (en) Lower sidewall reinforcement for a radial tire
US20090095397A1 (en) Floating two-ply tire
JP652145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476540B (zh) 充气轮胎
EP2768682B1 (en) All steel fabric radial construction for agricultural tires
CN109476189B (zh) 具有减轻重量胎圈区域的轮胎
EP3725565B1 (en) Pneumatic tire with bead filler applied with multiple rubber layer
JP4130530B2 (ja) ロックビード構造
JP2007045375A (ja) 重荷重用チューブレスタイヤ
JP3180058B2 (ja) 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909097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2166044B (zh) 具有冲撞防护件重叠部分的卡车轮胎
KR100902024B1 (ko) 중하중 차량용 타이어
JP2006512243A (ja) 可変剛性の側壁部を備えた延長移動性のタイヤ
JP7172215B2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176005A1 (en) A bidirectional monobelt construction for a pneumatic tire
JP2005067471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107950A (ja)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EP4074524A1 (en) Run-flat tire
JP723823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4163096A1 (en) A tire comprising a drop shaped bead core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