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7021A -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7021A
CN114667021A CN202210494140.3A CN202210494140A CN114667021A CN 114667021 A CN114667021 A CN 114667021A CN 202210494140 A CN202210494140 A CN 202210494140A CN 114667021 A CN114667021 A CN 114667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nt layer
parts
layer
housing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941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941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70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7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70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multicolour or other optical effects
    • B05D5/061Special surface effec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壳体包括本体、第一漆层和第二漆层,其中,第一漆层设于本体的一侧,第一漆层中含有绒毛粉;第二漆层设于第一漆层远离本体的一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通过在第一漆层中设置绒毛粉,能够使壳体的外观呈现出斑驳的砂岩效果,具有较高的美观度,另外,通过在第一漆层远离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二漆层,能够利用第二漆层对第一漆层中的绒毛粉进行包裹,防止绒毛粉直接裸露于壳体的外侧,从而使得壳体的外表面更加光滑,不容易粘附脏污,当脏污附着于壳体的外表面时也容易被擦拭掉,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具有较好的耐脏污性能。

Description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用户对于电子设备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不同效果质感的电子设备壳体中,具有砂岩效果的壳体受到部分用户的喜爱。然而,现有的具有砂岩效果的壳体通常容易粘附脏污,并且当脏污附着于壳体的外表面时也不容易被擦拭掉,从而导致壳体的耐脏污性能较差,进而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该壳体的外观呈现出斑驳的砂岩效果,具有较高的美观度,并且具有较好的耐脏污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包括:
本体;
第一漆层,设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漆层中含有绒毛粉;
第二漆层,设于所述第一漆层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本体;
在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一漆层,所述第一漆层中含有绒毛粉;
在所述第一漆层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二漆层,得到壳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或者如上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制得的壳体。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以重量份计,所述树脂组合物包括: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24~34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份和有机硅材料5~15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通过在第一漆层中设置绒毛粉,能够使壳体的外观呈现出斑驳的砂岩效果,具有较高的美观度,另外,通过在第一漆层远离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二漆层,能够利用第二漆层对第一漆层中的绒毛粉进行包裹,防止绒毛粉直接裸露于壳体的外侧,从而使得壳体的外表面更加光滑,不容易粘附脏污,当脏污附着于壳体的外表面时也容易被擦拭掉,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具有较好的耐脏污性能;当该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时可以同时提升电子设备的美观度和耐脏污性能,从而改善用户体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照片。
图4为图3的壳体的外表面的局部区域放大后的照片。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一漆层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一漆层后的照片。
图8为图7所示的第一漆层的局部区域放大后的照片。
图9为图8所示的第一漆层的局部区域放大后的照片。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110,包括本体10、第一漆层30和第二漆层50,其中,第一漆层30设于本体10的一侧,第一漆层30中含有绒毛粉;第二漆层50设于第一漆层30远离本体10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110,通过在第一漆层30中设置绒毛粉,能够使壳体110的外观呈现出斑驳的砂岩效果,具有较高的美观度,另外,通过在第一漆层30远离本体10的一侧设置第二漆层50,能够利用第二漆层50对第一漆层30中的绒毛粉进行包裹,防止绒毛粉直接裸露于壳体110的外侧,从而使得壳体110的外表面更加光滑,不容易粘附脏污,当脏污附着于壳体110的外表面时也容易被擦拭掉,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110具有较好的耐脏污性能;当该壳体110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时可以同时提升电子设备的美观度和耐脏污性能,从而改善用户体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请结合图1,第一漆层30包括层叠设置的数个单元层31,每个单元层31内均含有绒毛粉。本申请实施例中,数个可以指一个或多个,多个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等。示例性地,第一漆层3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两个单元层31。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漆层30由多个层叠设置的单元层31构成时,由于每个单元层31中均含有绒毛粉,因此,多个单元层31叠加可以增强第一漆层30表面的颗粒感和粗糙感,进而增强壳体110的砂岩效果。
示例性地,每个单元层31可以通过一次喷涂制程完成,数个单元层31通过数次喷涂制程完成。
示例性地,每个单元层31中的绒毛粉的质量百分比为5wt%~11wt%,例如5wt%、6wt%、7wt%、8wt%、9wt%、10wt%、11wt%等;示例性地,绒毛粉的粒径为20μm~36μm,例如20μm、22μm、24μm、26μm、28μm、30μm、32μm、34μm、36μm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单元层31中的绒毛粉的质量百分比为8wt%,绒毛粉的粒径为28μm。
示例性地,每个单元层31中添加的绒毛粉可以包括黑色绒毛粉和白色绒毛粉,通过黑色绒毛粉和白色绒毛粉的颜色交错呈现出斑驳感,进而使壳体110呈现出砂岩效果。示例性地,每个单元层31中添加的绒毛粉的黑色绒毛粉和白色绒毛粉的体积比(或质量比)可以为1:1。
示例性地,第一漆层30中,每个单元层31的厚度为8μm~12μm,例如8μm、8.5μm、9μm、9.5μm、10μm、10.5μm、11μm、11.5μm、12μm等。需要说明的是,单元层31的厚度指的是单元层31上的平坦区域(即未设置绒毛粉的区域)的厚度。由于绒毛粉的粒径大于单元层31的厚度,因此绒毛粉会凸出于单元层31的表面,使得第一漆层30的表面呈现出颗粒感和粗糙感。
示例性地,第二漆层50的厚度为20μm~30μm,例如20μm、21μm、22μm、23μm、24μm、25μm、26μm、27μm、28μm、29μm、30μm等。
示例性地,以重量份计,第二漆层50的材料可以包括: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24~34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份和有机硅材料5~15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漆层50的材料中,通过添加有机硅材料,可以降低第二漆层50的表面能,提升第二漆层50的表面疏水性,使得第二漆层50的表面不容易粘附脏污,当脏污附着于第二漆层50的表面时也容易被擦拭掉,由于第二漆层50的表面即为壳体110的外表面,因此可以进一步提升壳体110的耐脏污性能,并且,第二漆层50的表面(壳体110的外表面)具有更爽滑的手感,当用户手持包含该壳体110的电子设备时,手感更加舒适,可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漆层50的材料中,通过添加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由于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中包含有机硅基团,因此与有机硅材料之间具有更好的兼容效果,有利于使有机硅材料在第二漆层50中均匀分散,提升第二漆层50的膜层均匀性,保证第二漆层50的表面各区域的耐脏污性能一致。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漆层50的材料中,通过添加聚氨酯丙烯酸酯,可以起到提升油漆交联密度的效果,由于油漆交联密度直接影响聚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和机械强度,也即是说,通过添加聚氨酯丙烯酸酯,可以提升第二漆层50的耐热性能和机械强度。
示例性地,以重量份计,第二漆层50中,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的份数可以为24份、26份、28份、29份、30份、32份、34份等;聚氨酯丙烯酸酯的份数可以为20份、22份、24份、25份、26份、28份、30份等;有机硅材料的份数可以为5份、8份、10份、13份、15份等。
示例性地,有机硅材料可以为有机聚硅氧烷。
示例性地,有机硅材料呈粉状,有机硅材料的粒径可以为0.1μm~30μm,例如0.1μm、0.2μm、0.5μm、1μm、3μm、5μm、8μm、10μm、13μm、15μm、18μm、20μm、23μm、25μm、28μm、30μm等。
示例性地,以重量份计,第二漆层50的材料还可以包括:哑光材料2~8份。通过在第二漆层50中添加哑光材料,可以降低第二漆层50的表面的反射性能,使第二漆层50的表面(壳体110的外表面)呈现出柔和的光泽。
示例性地,以重量份计,第二漆层50中添加的哑光材料的份数可以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等。
示例性地,哑光材料可以包括二氧化硅、滑石粉、硬脂酸铝、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示例性地,哑光材料呈粉状,哑光材料的粒径可以为0.1μm~18μm,例如0.1μm、0.2μm、0.5μm、1μm、3μm、5μm、8μm、10μm、13μm、15μm、18μm、23μm、25μm、28μm、30μm等。
示例性地,第二漆层50的材料还可以包括:助剂0.1~1份,例如0.1份、0.3份、0.5份、0.7份、1份等。示例性地,助剂可以包括流平剂,可以理解的是,当助剂包括流平剂时,在喷涂第二漆层50时,可以形成平整、光滑、均匀的涂膜,以提升膜层的厚度均匀性和表面平整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漆层50的材料包括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29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5份、有机硅材料10份、哑光材料5份、助剂0.3份。
示例性地,本体10的材料可以为树脂材料,例如聚碳酸酯、环氧树脂、亚克力树脂等。
请结合图1,壳体110还可以包括标记物40,标记物40可以设置于第一漆层30和第二漆层50之间,标记物40可以为产品的logo(标识、徽标或商标)或字符等,标记物40的材料可以为油墨材料,标记物40可以通过转印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漆层30上。
请结合图1,壳体110还可以包括第三漆层20,第三漆层20设于第一漆层30和本体10之间,第三漆层20作为底漆,可以遮盖本体10的表面缺陷以及提高第一漆层30与本体10之间的附着力,此时,第一漆层30为中漆,第二漆层50为面漆。示例性地,第三漆层20的厚度为4μm~12μm,例如4μm、6μm、8μm、10μm、12μm等。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壳体110还可以包括防火油墨层60,防火油墨层60设于本体10上远离第一漆层30的一侧,通过设置防火油墨层60,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能。示例性地,防火油墨层60的厚度可以为20μm~30μm,例如20μm、22μm、25μm、28μm、30μm等。
请结合图2,壳体110还可以包括脱模油墨层70,脱模油墨层70设于防火油墨层60远离本体10的一侧,脱模油墨层70的表面粗糙不平,因此对胶水或双面胶具有较强的粘附力,当需要将壳体110与中框等部件进行粘接时,由于壳体110的粘接面(即脱模油墨层70的表面)对胶水或双面胶具有较强的粘附力,因此可以提升壳体110与中框的粘接效果。示例性地,脱模油墨层70的厚度可以为10μm~20μm,例如10μm、12μm、15μm、17μm、20μm等。
示例性地,壳体110上还可以设置有开孔,以容置摄像头等部件。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照片,图4为图3的壳体的外表面的局部区域放大后的照片。从图4可以看出,由于第一漆层30中添加有黑色绒毛粉和白色绒毛粉,因此壳体110呈现出黑白交错的斑驳感,具有砂岩效果,另外,可以看出,由于第一漆层3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漆层50,以包覆第一漆层30中的绒毛粉,因此第一漆层30中的绒毛粉并没有直接裸露于壳体110的外表面,因此壳体110的外表面较为光滑。
相关技术中,手机电池盖的砂岩效果工艺方案是在电池盖的面漆中添加绒毛粉,由于绒毛粉直接裸露在电池盖的表面,并且绒毛粉的表面容易吸附脏污(例如手汗、吃饭油污、口袋脏污等),从而导致电池盖表面的耐脏污性能较差,另外,面漆本身的材质爽滑效果较差,易粘脏污。本申请实施例首先通过在第一漆层30中设置绒毛粉,并且在第一漆层30的上方设置第二漆层50,能够利用第二漆层50对第一漆层30中的绒毛粉进行包裹,防止绒毛粉直接裸露于壳体110的外侧,从而使得壳体110的外表面更加光滑,不容易粘附脏污;其次,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二漆层50的材料中添加有机硅材料,可以降低第二漆层50的表面能,使得第二漆层50的表面更加爽滑,不容易粘附脏污;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上两种技术手段显著提升了壳体110的耐脏污性能。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还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该制作方法可以用于制备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壳体110,壳体的制作方法包括:
S100,提供本体。
示例性地,本体的材料可以为树脂材料,例如聚碳酸酯、环氧树脂、亚克力树脂等。
示例性地,“提供本体”具体可以包括:采用注塑压缩成型的方式来制备本体,可以理解的是,采用注塑压缩成型的方式制得的本体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例如2D、2.5D、3D等。
S200,在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一漆层,第一漆层中含有绒毛粉。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壳体的一侧设置第一漆层后的示意图。“在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一漆层”具体可以包括:在本体10的一侧依次设置数个单元层31,每个单元层31内均含有绒毛粉。
示例性地,每个单元层31可以通过一次喷涂制程完成,数个单元层31通过数次喷涂制程完成。
示例性地,每个单元层31中添加的绒毛粉可以包括黑色绒毛粉和白色绒毛粉,通过黑色绒毛粉和白色绒毛粉的颜色交错呈现出斑驳感,进而使壳体110呈现出砂岩效果。示例性地,每个单元层31中添加的绒毛粉的黑色绒毛粉和白色绒毛粉的体积比(或质量比)可以为1:1。
请参阅图7至图9,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一漆层后的照片,图8为图7所示的第一漆层的局部区域放大后的照片,图9为图8所示的第一漆层的局部区域放大后的照片。从图7可以看出,在本体10的一侧设置第一漆层30后,第一漆层30的表面呈现出颗粒感和粗糙感,具有砂岩效果,从图8中可以看出,第一漆层30中黑色绒毛粉和白色绒毛粉均匀分布,呈现出斑驳感,从图9中可以看出,第一漆层30中的绒毛粉凸出于第一漆层30的表面,使得第一漆层30的表面呈现出颗粒感。
请结合图6,在本体10的一侧设置第一漆层30之前,还可以在本体10上设置第三漆层20,之后将第一漆层30设置于第三漆层20远离本体10的一侧,第三漆层20作为底漆,可以遮盖本体10的表面缺陷以及提高第一漆层30与本体10之间的附着力。
S300,在第一漆层远离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二漆层。
请结合图1,“在第一漆层远离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二漆层”具体可以包括:
在第一漆层30远离本体10的一侧设置树脂组合物,以重量份计,树脂组合物包括: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24~34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份、有机硅材料5~15份、引发剂1~6份和溶剂22~34份;
对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得到第二漆层5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树脂组合物中,通过添加有机硅材料,可以降低由该树脂组合物制备的第二漆层50的表面能,提升第二漆层50的表面疏水性,使得第二漆层50的表面不容易粘附脏污,当脏污附着于第二漆层50的表面时也容易被擦拭掉,由于第二漆层50的表面即为壳体110的外表面,因此可以进一步提升壳体110的耐脏污性能,并且,第二漆层50的表面(壳体110的外表面)具有更爽滑的手感,当用户手持包含该壳体110的电子设备时,手感更加舒适,可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树脂组合物中,通过添加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由于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中包含有机硅基团,因此与有机硅材料之间具有更好的兼容效果,有利于使有机硅材料在树脂组合物中均匀分散,提升由该树脂组合物制备的第二漆层50的膜层均匀性,保证第二漆层50的表面各区域的耐脏污性能一致。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树脂组合物中,通过添加聚氨酯丙烯酸酯,可以起到提升油漆交联密度的效果,由于油漆交联密度直接影响聚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和机械强度,因此,通过添加聚氨酯丙烯酸酯,可以提升由该树脂组合物制备的第二漆层50的耐热性能和机械强度。
示例性地,以重量份计,树脂组合物中,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的份数可以为24份、26份、28份、29份、30份、32份、34份等,聚氨酯丙烯酸酯的份数可以为20份、22份、24份、25份、26份、28份、30份等,有机硅材料的份数可以为5份、8份、10份、13份、15份等,引发剂的份数可以为1份、2份、3.5份、4份、5份、6份等,溶剂的份数可以为22份、22份、24份、26份、27.2份、28份、30份、32份、34份等。
示例性地,有机硅材料可以为有机聚硅氧烷。
示例性地,有机硅材料呈粉状,有机硅材料的粒径可以为0.1μm~30μm,例如0.1μm、0.2μm、0.5μm、1μm、3μm、5μm、8μm、10μm、13μm、15μm、18μm、20μm、23μm、25μm、28μm、30μm等。
示例性地,引发剂可以为UV引发剂。示例性地,UV引发剂可以包括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4-二甲胺基-苯甲酸乙酯、异丙基硫杂蒽酮、1-羟基环已基苯基甲酮,二苯基碘鎓盐六氟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溶剂的作用在于溶解其它原料,提升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从而方便采用喷涂等手段将树脂组合物设置于第一漆层30上。示例性地,溶剂可以包括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二醇醚、甲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邻苯二甲酸酯、己二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示例性地,以重量份计,树脂组合物还可以包括:哑光材料2~8份。通过在第二漆层50中添加哑光材料,可以降低第二漆层50的表面的反射性能,使第二漆层50的表面(壳体110的外表面)呈现出柔和的光泽。
示例性地,以重量份计,树脂组合物中添加的哑光材料的份数可以为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等。
示例性地,哑光材料可以包括二氧化硅、滑石粉、硬脂酸铝、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示例性地,哑光材料呈粉状,哑光材料的粒径可以为0.1μm~18μm,例如0.1μm、0.2μm、0.5μm、1μm、3μm、5μm、8μm、10μm、13μm、15μm、18μm、23μm、25μm、28μm、30μm等。
示例性地,树脂组合物还可以包括:助剂0.1~1份,例如0.1份、0.3份、0.5份、0.7份、1份等。示例性地,助剂可以包括流平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树脂组合物包括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29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5份、有机硅材料10份、引发剂3.5份、溶剂27.2份、哑光材料5份、助剂0.3份。
示例性地,可以采用喷涂的方式在第一漆层30远离本体10的一侧设置树脂组合物。
示例性地,当引发剂为UV引发剂时,可以采用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对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
请结合图1,在第一漆层30远离本体10的一侧设置第二漆层50之前,在第一漆层30远离本体10的一侧表面设置标记物40。示例性地,标记物40可以为产品的logo(标识、徽标或商标)或字符等,标记物40的材料可以为油墨材料,当标记物40的材料可以为油墨材料时,标记物40可以通过转印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漆层30上。
请结合图2,在第一漆层30远离本体10的一侧设置第二漆层50之后,还可以在本体10上远离第一漆层30的一侧设置防火油墨层60,通过设置防火油墨层60,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安全性能。
请结合图2,在本体10上远离第一漆层30的一侧设置防火油墨层60之后,还可以在防火油墨层60远离本体10的一侧设置脱模油墨层70,脱模油墨层70的表面粗糙不平,因此对胶水或双面胶具有较强的粘附力,当需要将壳体110与中框等部件进行粘接时,由于壳体110的粘接面(即脱模油墨层70的表面)对胶水或双面胶具有较强的粘附力,因此可以提升壳体110与中框的粘接效果。
示例性地,还可以采用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数控机床)在制得的壳体110上设置开孔以及切除不需要的边角等多余材料,开孔可以用于容置摄像头等部件。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壳体110或者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制得的壳体110。
示例性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还可以是游戏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显示屏的设备,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装饰等。以手机为例,壳体110可以为手机后盖(电池盖)。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第一漆层,设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漆层中含有绒毛粉;
第二漆层,设于所述第一漆层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漆层包括层叠设置的数个单元层,每个所述单元层内均含有绒毛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元层中的绒毛粉的质量百分比为5wt%~11wt%,所述绒毛粉的粒径为20μm~36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漆层中,每个所述单元层的厚度为8μm~12μm;所述第二漆层的厚度为20μm~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第二漆层的材料包括: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24~34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份和有机硅材料5~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第二漆层的材料还包括:哑光材料2~8份。
7.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本体;
在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一漆层,所述第一漆层中含有绒毛粉;
在所述第一漆层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二漆层,得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一漆层包括:在所述本体的一侧依次设置数个单元层,每个所述单元层内均含有绒毛粉。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漆层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二漆层包括:
在所述第一漆层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树脂组合物,以重量份计,所述树脂组合物包括: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24~34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份、有机硅材料5~15份、引发剂1~6份和溶剂22~34份;
对所述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得到第二漆层。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或者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制得的壳体。
1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树脂组合物包括:有机硅聚氨酯丙烯酸酯24~34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30份和有机硅材料5~15份。
CN202210494140.3A 2022-05-05 2022-05-05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6670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4140.3A CN114667021A (zh) 2022-05-05 2022-05-05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94140.3A CN114667021A (zh) 2022-05-05 2022-05-05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7021A true CN114667021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7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94140.3A Pending CN114667021A (zh) 2022-05-05 2022-05-05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702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8920A1 (en) * 2008-10-17 2010-04-22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Device housing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9762461A (zh) * 2019-01-29 2019-05-17 湖南邦弗特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耐磨抗污uv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0959082U (zh) * 2019-10-22 2020-07-0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后盖和电子设备
CN113498285A (zh) * 2020-04-08 2021-10-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1238402A1 (zh) * 2020-05-25 2021-1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壳体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6330616U (zh) * 2020-09-22 2022-04-19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板及电子产品外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8920A1 (en) * 2008-10-17 2010-04-22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Device housing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9762461A (zh) * 2019-01-29 2019-05-17 湖南邦弗特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耐磨抗污uv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0959082U (zh) * 2019-10-22 2020-07-0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后盖和电子设备
CN113498285A (zh) * 2020-04-08 2021-10-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1238402A1 (zh) * 2020-05-25 2021-1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壳体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6330616U (zh) * 2020-09-22 2022-04-19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板及电子产品外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28037B1 (en) Case fr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20259359A1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US20090239068A1 (en) Housing for mobile devices
CN106893132B (zh) 一种有机曲面壳体加工方法和有机曲面壳体
CN109996409B (zh) 电子装置的壳体、电子装置及壳体的制造方法
CN111901996A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2223771B (zh) 电子装置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KR102515046B1 (ko) 커버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커버 부재 제조 방법
CN109327582B (zh)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KR101814469B1 (ko) 모바일기기의 곡면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화면보호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970919A (zh) 光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窗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11314509A (zh) 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
CN105109170A (zh) 一种具有抗彩虹环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82081B1 (ko) 모바일기기용 커버 액세서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099096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移动终端
CN114667021A (zh) 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2297538B (zh) 仿陶瓷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10959082U (zh) 后盖和电子设备
CN114126282A (zh)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13677125A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935346A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US20080081159A1 (en) Cover with a soft surface
CN204605045U (zh) 一种防爆膜
CN101463215A (zh) 保护膜片及其制造方法
WO2011126333A2 (ko) 성형가공 후에도 높은 광택을 가지는 성형용 적층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