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5146B - 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55146B
CN114655146B CN202110324957.1A CN202110324957A CN114655146B CN 114655146 B CN114655146 B CN 114655146B CN 202110324957 A CN202110324957 A CN 202110324957A CN 114655146 B CN114655146 B CN 1146551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ode
transportation mode
controll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49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55146A (zh
Inventor
马浩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249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55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55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5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55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5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B60R16/03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al cells or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包括: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的用电状态;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本发明方案,通过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整车的用电状态及时判断,并控制整车的用电需求,既能达到满足用户需求进行用电控制的目的,还能达到保证蓄电池能够满足长期停放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车辆在由厂家到销售门店运输的过程中会开启运输模式,从而防止蓄电池放电。传统的运输模式,一般采用断开蓄电池负极,以及通过增加运输保险来控制整车用电器的消耗,从而达到蓄电池不亏电的效果。
但是随着电器智能化的发展,可以实现远程操作以及实时监控车辆状态,此种断开蓄电池负极的操作已不能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处于运输模式下,断开蓄电池的操作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的用电状态;
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用电状态的指示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车辆电源是否启用;
车辆电源启用时长。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包括:
在所述用电状态表示所述车辆电源启用且启用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监测是否发生第一事件;
若所述第一事件未发生,且所述车辆电源的启用时长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目标车载电器断电。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还包括:
在所述用电状态表示所述车辆电源启用且启用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耗电提示信息。
可选地,确定所述第一事件发生的指示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高压上电信号;
接收模式切换信号;
接收断电信号。
可选地,所述目标车载电器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娱乐显示屏、鼓风机、后除霜装置、后视镜加热装置、防盗指示灯、智能迎宾装置、净风系统、座椅加热装置或座椅通风装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模式退出信号,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运输模式;
其中,所述模式退出信号的指示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一项:
制动踏板是否踩下;
报警开关是否开启;
超车灯是否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的用电状态;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用电状态的指示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车辆电源是否启用;
车辆电源启用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状态表示所述车辆电源启用且启用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监测是否发生第一事件;
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事件未发生,且所述车辆电源的启用时长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目标车载电器断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状态表示所述车辆电源启用且启用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耗电提示信息。
可选地,确定所述第一事件发生的指示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高压上电信号;
接收模式切换信号;
接收断电信号。
可选地,所述目标车载电器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娱乐显示屏、鼓风机、后除霜装置、后视镜加热装置、防盗指示灯、智能迎宾装置、净风系统、座椅加热装置或座椅通风装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模式退出信号,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运输模式;
其中,所述模式退出信号的指示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一项:
制动踏板是否踩下;
报警开关是否开启;
超车灯是否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案,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整车的用电状态及时判断,并控制整车的用电需求,既能达到满足用户需求进行用电控制的目的,还能达到保证蓄电池能够满足长期停放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车辆处于运输模式下,断开蓄电池的操作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的用电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身上的控制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车身控制器(body control module,BCM)执行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整车上电的状态下,车辆可以通过设置于娱乐显示屏单元上的虚拟按键,进入运输模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操作,比如通过连续快速踩踏制动踏板五次的方式,进入运输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上的用电状态信息主要由智能蓄电池传感器(Intelligent Battery Sensor,IBS)、被动进入及一键启动(Passive Entry PassiveStart,PEPS)系统进行监测,监测到的用电状态通过内部互联网络(Local InterconnectNetwork,LIN)或者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进行通讯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IBS与BCM之间通过LIN进行通讯,PEPS与BCM之间通过CAN进行通讯。BCM是LIN和CAN之间的网关,BCM将IBS的LIN报文路由到整车CAN网络上,BCM将CAN网络上的CAN报文路由到LIN上发送给IBS。不同CAN网段之间的路由是网关控制器(GatewayController,GW),两个CAN网段之间的信息是通过网关进行交互的。
步骤102: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BCM在根据用电需求,对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时,需要配合车辆上的其他控制器来进行,比如,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VCU)、直流转换控制器(DCDC)、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仪表系统(Instrumentcluster monitor,ICM)和安全性负载模块、舒适性负载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BCM与VCU、DCDC、BMS、ICM和安全性负载模块、舒适性负载模块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通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整车的用电状态及时判断,并控制整车的用电需求,既能达到满足用户需求进行用电控制的目的,还能达到保证蓄电池能够满足长期停放的需求。
可选地,所述用电状态的指示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车辆电源是否启用;
车辆电源启用时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电源是否启用以及车辆电源启用时长是通过IBS或PEPS进行监测的。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包括:
在所述用电状态表示所述车辆电源启用且启用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监测是否发生第一事件;
若所述第一事件未发生,且所述车辆电源的启用时长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目标车载电器断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车辆的运输模式下,提供两种模式,一种是“节电模式”,另一种是“负载限能模式”。
在车辆处于运输模式下,满足车辆未上高压电,车辆电源启用,且启用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车辆进入节电模式,在节电模式下,监测是否发生第一事件,检测第一事件的监测时长为五分钟,若是在五分钟内发生第一事件,则根据该第一事件,退出节电模式,进入其他的状态或者其他的模式,若第一事件未发生,则控制车辆进入负载限能模式,在车辆电源的启用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车辆上的用电器断电,达到蓄电池满足车辆长时间停放的需求。
在车辆处于负载限能模式下,BCM会向用电器发送限能模式指令,用电器接收到限能模式指令后,开始限制负载用电,在一段时间后,BCM向用电器发送最高等级的限能模式指令,根据最高等级的限能模式指令,用电器断电。
需要说明的是,车辆电源挡位处于ON挡位或者ACC挡位时,确定车辆电源启用。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阈值为五分钟,第二阈值为十二分钟,也就是在车辆电源启用且启用时长大于五分钟的情况下,车辆进入节电模式,在五分钟的时间内第一事件未发生,控制车辆进入负载限能模式,车辆进入负载限能模式后的两分钟后,控制用电器断电。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还包括:
在所述用电状态表示所述车辆电源启用且启用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耗电提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车辆进入节电模式的情况下,主要用于提示车辆当前处于限能状态,此时,BCM向仪表盘发送车辆处于节电模式的信号,仪表盘根据该信号,提示“电量消耗过多,请上电,否则系统将在五分钟内关闭”。
可选地,确定所述第一事件发生的指示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高压上电信号;
接收模式切换信号;
接收断电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高压上电信号是由BMS监测得到的,并发送至BCM,模式切换信号是由VCU监测得到的,并发送至BCM,断电信号是由BCM监测得到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车辆进入节电模式后,若是在五分钟内接收到高压上电信号,则控制车辆高压上电运行,若是接收到模式切换信号,则控制车辆进入对应的模式运行,若是接收到断电信号,则控制整车下电。若是在五分钟内未接收到高压上电信号、模式切换信号或者断电信号中的任一信号,则控制车辆进入负载限能模式。
可选地,所述目标车载电器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娱乐显示屏、鼓风机、后除霜装置、后视镜加热装置、防盗指示灯、智能迎宾装置、净风系统、座椅加热装置或座椅通风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娱乐显示屏、鼓风机、后除霜装置、后视镜加热装置、防盗指示灯、智能迎宾装置、净风系统、座椅加热装置和座椅通风装置均是车辆上的舒适性负载。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开启运输模式的情况下,BCM限制车辆上的上述舒适性负载,仅保留与安全功能有关的负载用电需求,达到保证车辆安全的同时,还能满足车辆上的蓄电池长期停放的要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车辆进入负载限能模式的两分钟后,向舒适性负载发送最高等级的限能模式指令,各舒适性负载接收最高等级的限能模式指令后,娱乐显示屏进入半休眠状态,娱乐显示屏关闭,鼓风机关闭,后除霜装置和后视镜加热装置关闭,防盗指示灯关闭,智能迎宾装置和净风系统关闭,座椅加热装置和座椅通风装置关闭。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车辆处于运输模式下,与车辆的用电状态有关的参数以及与用电器负载有关的参数上传至车联网系统(Telematics BOX,T-BOX),可以远程操作和实时监控车辆状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模式退出信号,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运输模式;
其中,所述模式退出信号的指示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一项:
制动踏板是否踩下;
报警开关是否开启;
超车灯是否开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车辆的BCM接收到模式退出信号后,控制车辆退出运输模式中的负载限能模式。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车辆接收到以下操作指令:五秒内踩下制动踏板两次,同时按两次紧急报警开关以及两次超车灯,车辆退出负载限能模式,进入客户模式。
下面结合图2,具体说明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
在整车上电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选择进入运输模式,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后,判断是否满足电源挡位是否处于ON挡位或者ACC挡位,且持续时长大于五分钟,若不满足的话,不发送节电模式指令,若是满足,则进入节电模式,并发送提示指令,仪表盘根据提示指令,提示“电量消耗过多,请上电,否则系统将在五分钟内关闭”,当在五分钟内,BCM接收到高压上电信号、模式转换信号或者断电信号中的任一信号时,发送退出节电模式的指令,若在五分钟内,未接收到高压上电信号、模式转换信号或者断电信号中的任一信号,则满足进入负载限能模式的条件,进入负载限能模式,发送限能模式指令,用电器接收限能模式指令开始限能,两分钟后,发送最高等级的限能模式指令,娱乐显示屏单元进入半休眠状态,鼓风机关闭,后除霜装置和后视镜加热装置关闭,防盗指示灯关闭,智能迎宾装置和净风系统关闭,座椅加热装置和座椅通风装置关闭。在BCM接收到五秒内踩下制动踏板两次,同时按两次紧急报警开关以及两次超车灯的信号时,车辆退出负载限能模式,进入客户模式。
下面结合图3,具体说明车辆运输模式控制系统的框图。
车辆运输模式控制系统主要由车身控制器BCM、仪表系统ICM、整车控制器VCU、智能蓄电池传感器IBS、直流转换控制器DCDC、舒适性用电模块和安全性负载模块组成。其中,车身控制器BCM与仪表系统ICM、整车控制器VCU、直流转换控制器DCDC、舒适性用电模块和安全性负载模块通过CAN总线进行通讯,车身控制器BCM与智能蓄电池传感器IBS通过LIN网络进行通讯,在车辆运输模式控制系统中,输入车身控制器BCM的信号主要有:由整车控制器VCU输入的整车模式信号、电源模式(PowerMode)信号、模式调试标志位信号、运输模式标志位信号和由智能蓄电池传感器IBS输入的其他模式充电请求信号。车身控制器BCM输出的信号有:向舒适性用电模块发送的负载限能指令信号,向整车控制器VCU发送的上高压请求信号和向仪表系统发送的“准备下电”仪表提醒信号。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的用电状态;
第一控制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装置,通过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整车的用电状态及时判断,并控制整车的用电需求,既能达到满足用户需求进行用电控制的目的,还能达到保证蓄电池能够满足长期停放的需求。
可选地,所述用电状态的指示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车辆电源是否启用;
车辆电源启用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状态表示所述车辆电源启用且启用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监测是否发生第一事件;
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事件未发生,且所述车辆电源的启用时长大于第二阈值,则控制目标车载电器断电。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状态表示所述车辆电源启用且启用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耗电提示信息。
可选地,确定所述第一事件发生的指示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高压上电信号;
接收模式切换信号;
接收断电信号。
可选地,所述目标车载电器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娱乐显示屏、鼓风机、后除霜装置、后视镜加热装置、防盗指示灯、智能迎宾装置、净风系统、座椅加热装置或座椅通风装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模式退出信号,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运输模式;
其中,所述模式退出信号的指示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一项:
制动踏板是否踩下;
报警开关是否开启;
超车灯是否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的装置,则上述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能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的用电状态;
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运输模式包括节电模式和负载限能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包括:
在所述车辆未上高压电、所述用电状态表示车辆电源启用且启用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所述节电模式,在所述节电模式下,监测是否发生第一事件;
若所述第一事件未发生,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所述负载限能模式,且在车辆电源的启用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则控制目标车载电器断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状态的指示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车辆电源是否启用;
车辆电源启用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还包括:
在所述用电状态表示所述车辆电源启用且启用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生成耗电提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事件发生的指示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接收高压上电信号;
接收模式切换信号;
接收断电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车载电器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娱乐显示屏、鼓风机、后除霜装置、后视镜加热装置、防盗指示灯、智能迎宾装置、净风系统、座椅加热装置或座椅通风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模式退出信号,控制所述车辆退出所述运输模式;
其中,所述模式退出信号的指示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一项:
制动踏板是否踩下;
报警开关是否开启;
超车灯是否开启。
7.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车辆进入运输模式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车辆的用电状态;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电状态,对所述车辆的用电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运输模式包括节电模式和负载限能模式;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车辆未上高压电、所述用电状态表示车辆电源启用且启用时长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所述节电模式,在所述节电模式下,监测是否发生第一事件;
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事件未发生,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所述负载限能模式,且在车辆电源的启用时长大于第二阈值时,则控制目标车载电器断电。
8.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
CN202110324957.1A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4655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4957.1A CN114655146B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4957.1A CN114655146B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5146A CN114655146A (zh) 2022-06-24
CN114655146B true CN114655146B (zh) 2024-03-26

Family

ID=8202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4957.1A Active CN114655146B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551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9776B (zh) * 2022-08-11 2024-05-14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8713A (zh) * 2014-09-26 2014-12-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运输模式控制装置及方法
JP2016020178A (ja) * 2014-07-15 2016-02-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CN107665047A (zh) * 2016-07-29 2018-02-06 苹果公司 用于在触敏副显示器处动态地提供用户界面控件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CN111923853A (zh) * 2020-10-14 2020-11-13 南京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警车用双电源警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020178A (ja) * 2014-07-15 2016-02-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制御システム
CN104228713A (zh) * 2014-09-26 2014-12-2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运输模式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7665047A (zh) * 2016-07-29 2018-02-06 苹果公司 用于在触敏副显示器处动态地提供用户界面控件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CN111923853A (zh) * 2020-10-14 2020-11-13 南京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警车用双电源警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5146A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1541B (zh) 基于唤醒源的电动汽车上电方法
CN108583478B (zh) 蓄电池低电量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CN110803025B (zh) 低压电源管理方法和系统及电动车辆和存储介质
CN210852338U (zh) 一种蓄电池防亏电控制系统及车辆
CN109249811A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上下电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05128783B (zh) 一种分布式的汽车电能调控方法
US9400543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node
CN106564402B (zh) 基于移动终端远程控制车辆的方法和系统及电动汽车
US9789771B2 (en) Single battery architecture for electrification vehicle
CN112078423B (zh) 一种车辆高压上电的控制方法、整车控制器、系统及车辆
CN110481501A (zh) 电动车辆的启动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2721833A (zh) 车辆低压供电电压监测方法与系统、存储介质、车辆
CN114655146B (zh) 一种车辆运输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91832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蓄电池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043970A (zh) 一种整车负载管理系统
CN112977159A (zh) 一种氢能汽车的低压电源智能保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11071B (zh) 混动车辆的电池包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14824580A (zh) 动力电池加热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和存储介质
EP4316938A1 (en)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vehicle
CN115220435A (zh) 一种车辆远程起动的控制系统
CN112706712A (zh) 一种车载主机的待机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1619354A (zh) 一种电动汽车上下电控制方法
EP4365015A1 (en)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vehicle
CN115991097A (zh) 一种车辆的监控配电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84310A (zh) 一种应用于车辆中的充电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