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1542A - 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51542A
CN114651542A CN202210137566.3A CN202210137566A CN114651542A CN 114651542 A CN114651542 A CN 114651542A CN 202210137566 A CN202210137566 A CN 202210137566A CN 114651542 A CN114651542 A CN 114651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seed
rotary tillage
primary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75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51542B (zh
Inventor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1375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51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51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1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51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1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49/00Combined machines
    • A01B49/04Combinations of soil-working tools with non-soil-working tools, e.g. planting tools
    • A01B49/06Combinations of soil-working tools with non-soil-working tools, e.g. planting tools for sowing or fertilising
    • A01B49/065Combinations of soil-working tools with non-soil-working tools, e.g. planting tools for sowing or fertilising the soil-working tools being actively 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其中播种机包括机架、旋耕刀组、二次碎土旋转刀组、一次镇压机构、二次镇压机构和多个种箱,机架的前端下方设置有挡土围挡;旋耕刀组和二次镇压机构分别位于挡土围挡的内外;一次镇压机构位于挡土围挡的下方;二次碎土旋转刀组设置于挡土围挡内且位于一次镇压机构的上方位置;每个种箱连接有一根排种管,多个种箱的排种管的输出口形成种子输出口排,能够成排输出种子。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该播种机集旋耕、施肥、播深控制和土壤塑形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能够一次性完成补水、施肥、播种、齐垅塑形等多个作业环节,精确控制播种深度,提高小麦种植作业效率和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背景技术
播深控制是实现小麦精量播种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培育壮苗、夺取高产的基本保证。主茎与分孽并重成穗是小麦高产栽培的主要途径,播种过深,出苗缓慢,叶窄苗瘦,单根独苗,分孽晚,成穗少,难夺高产;播深得当能充分发挥小麦的分孽特性,促进冬前低位分孽早生快发,提高成穗率。一般要求播深2~4厘米,播后要及时镇压,以减少土壤水分挥发损失,让麦粒和土壤紧密结触,确保一播全苗。
然而,现有小麦播种机主要通过开沟器深度来控制播深,由于地势的起伏及未充分粉碎的秸秆造成播深起伏较大,播深一致性差,造成出苗时间、分蘖差异大,壮苗率低,影响小麦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通过旋耕、二次碎土及二次覆土镇压塑形,精确控制播种深度,提高小麦产量,解决了现有小麦播种过程中出现的播深一致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包括机架、旋耕刀组、二次碎土旋转刀组、一次镇压机构、二次镇压机构和多个种箱,所述机架的前端下方设置有挡土围挡;所述旋耕刀组和所述二次镇压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挡土围挡的内外;所述一次镇压机构位于所述挡土围挡中部的下方;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设置于所述挡土围挡内且位于所述一次镇压机构的上方位置;每个种箱连接有一根排种管,多个种箱的排种管的输出口形成种子输出口排,能够成排输出种子;所述旋耕刀组、所述一次镇压机构、种子输出口排和所述二次镇压机构从前至后依次接触地面分布;其中,所述旋耕刀组破土并将土向后扬起,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土顺着所述旋耕刀组翻转后直接落下,先落入至一次镇压机构的前方,被所述一次镇压机构镇压,形成平整一致的种床,种子从种子输出口排的排种管的输出口输出后,落入在种床上;另一部分扬起的土在空中被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粉碎后,再从一次镇压机构的后方落入,覆盖种床上的种子表面,最终由所述二次镇压机构镇压。
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底板、悬挂架、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挡板,所述三点悬挂连接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前端,用于与拖拉机对接;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前端下方的两侧;所述后挡板设置于底板的下方且位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所述底板及所述后挡板共同形成了所述挡土围挡,用于阻挡扬起的土壤向两侧和后方运动。
优选地,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向后延伸、所述后挡板向后下方延伸并配置有多个隔板形成多个二次碎土通道,多个二次碎土通道成排设置,形成二次碎土通道排,位于种子输出口排的前方,且二次碎土通道与排种管的输出口一一对应;所述旋耕刀组、所述一次镇压机构、种子输出口排、二次碎土通道排和所述二次镇压机构从前至后依次接触或靠近地面分布。
优选地,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动力换向装置、主传动轴、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所述动力换向装置固定于所述底板前端的上表面,所述主传动轴穿设于所述动力换向装置内,所述动力换向装置的动力输入端用于与对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所述旋耕刀组包括旋耕刀组动力轴,所述旋耕刀组动力轴的端部与所述主传动轴的端部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包括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的端部与所述主传动轴的端部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耕刀组动力轴设置于挡土围挡的前部,所述旋耕刀组动力轴上呈螺旋线排布设有多个旋耕刀;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设置于挡土围挡的后部的上方,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上呈螺旋线排布设有多个旋转刀;所述一次镇压机构包括一次镇压轴,所述一次镇压轴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一次镇压轮,能够对经旋耕刀组破土后的土壤进行镇压,形成平整一致的多条种床;所述二次镇压机构包括二次镇压轴,所述二次镇压轴的两端设置有盘式开沟覆土轮,两个盘式开沟覆土轮组成一个盘式开沟覆土轮组,所述二次镇压轴上间隔套设有多个盘式开沟覆土轮组和多个二次镇压轮。
优选地,所述一次镇压轮、所述种箱、所述二次碎土通道和所述二次镇压轮的数量相等且分别一一对应,其中一个一次镇压轮镇压过形成一条种床,每条种床上方对应有一个排种管的输出口进行播种作业,每根排种管的输出口对应有一个二次碎土通道进行覆土作业,每个二次碎土通道对应有一个二次镇压轮,紧随其后进行镇压作业。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肥箱,所述肥箱连接有多根排肥管,排肥管与排种管的数量相等且成对设置,每对排肥管与排种管的输出口对应于一个一次镇压轮镇压形成的种床。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水箱和肥箱,所述水箱连接有多根排水管,所述肥箱连接有多根排肥管,每根排水管和每根排肥管汇合形成一个水肥混合液出口,每个水肥混合料出口与一个排种管的出口绑扎在一起形成一个管束,一个管束对应于一个一次镇压轮镇压形成的种床;多个管束在机架下方成排设置形成混合料出口排;所述管束排靠近地面且位于所述一次镇压机构之后、所述二次碎土通道之前,不仅能够成排输出种子,还能成排输出水、肥的混合溶液。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播种方法,采用上述的多功能播种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三点悬挂连接架与拖拉机对接,动力换向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对接,启动拖拉机,由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向前移动;同时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带动主传动轴旋转,进而带动旋耕刀组动力轴和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的旋转;
步骤S2:在播种机行进过程中,所述旋耕刀组旋耕、灭茬并将土向后扬起,土壤分为两部分,大部分土顺着所述旋耕刀组翻转后回落至地面,且位于一次镇压机构的前方,被所述一次镇压机构镇压后起垄形成平整一致的种床,水箱的水与肥箱的肥汇合并从水肥混合料出口流出,同时种箱的种子从排种管的出口流出,共同落入种床的垄间;
另一小部分扬起的土壤,被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粉碎后,从二次碎土通道流出落至地面,且位于一次镇压机构的后方,覆盖种床垄间的种子表面;
步骤S3:二次镇压机构对麦种覆土后,进行镇压及齐垅塑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旋耕刀组对土壤及秸秆进行一次粉碎,破土并将土向后扬起,扬起的土壤一部分土顺着旋耕刀组翻转,先向下落入至一次镇压机构的前方,经一次镇压机构镇压后形成平整一致的种床;种子从种箱通过排种管流至种床的垄间后;另一部分扬起的土壤,被二次碎土旋转刀组粉碎后,再从一次镇压机构的后方落入,覆盖种床垄间的种子表面,最终由二次镇压机构镇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其中小麦播种机集旋耕、施肥、播深控制和土壤塑形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工作效率高,通过两次镇压,种床平整,播种深度一致,可大幅提高出苗率和苗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多功能播种机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机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机架的正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播种机的外部整体结构图;
图5为图1拆掉左侧板后能体现内部结构的播种机的侧面视图;
图6为图2拆掉传动机构后的播种机的侧面视图;
图7为图2的左前视角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播种机的前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播种机的后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播种机的底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0-底板,11-三点悬挂连接架,111-上悬挂点,112-下悬挂点,12-左侧板,13-右侧板,14-后挡板,15-二次碎土通道,16-水箱限位块,17-肥箱底座,18-种箱架,310-旋耕刀组动力轴孔,410-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孔,220-主传动轴孔;
2-传动机构,21-动力换向装置,22-主传动轴,23-第一传动带,24-第二传动带;
3-旋耕刀组,31-旋耕刀组动力轴,32-旋耕刀;
4-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1-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42-旋转刀;
5-一次镇压机构,51-一次镇压轴,52-一次镇压轮;
6-二次镇压机构,61-二次镇压轴,62-盘式开沟覆土轮,63-二次镇压轮;
71-水箱,72-肥箱,73-种箱,730-排种管;70-水肥混合液出口;
80-进土挡板,81-进土挡板调节杆;
91-一次镇压力调节杆,92-二次镇压力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机架1靠近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的一端为前端、以机架1靠近二次镇压机构6的一端为后端,图中箭头“←”表示从右往左的方向为“前”。
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播种机
实施例1提供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具有旋耕、施肥、播种等多种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该多功能播种机包括机架1、传动机构2、旋耕刀组3、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一次镇压机构5、二次镇压机构6、多个种箱73及播深控制机构。
机架1的前端下方设置有挡土围挡。具体地,挡土围挡是由底板10、后板14、左侧板12、右侧板13围成的后方和上方包围而前方和下方开口的挡土结构,如图2所示;
旋耕刀组3和二次镇压机构6分别位于挡土围挡的内部和外部;
一次镇压机构5设置于旋耕刀组3和二次镇压机构6之间,且一次镇压机构5位于挡土围挡中部的下方;
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设置于挡土围挡内,且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位于一次镇压机构5的上方;
多个种箱73并列成一排且设置于底板10的后端,每个种箱73连接有一根排种管730,多个种箱73的排种管730的输出口在机架1下方成排设置形成种子输出口排,能够成排输出种子;
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向后延伸、后挡板14向后下方延伸并配置有多个隔板形成多个二次碎土通道15,多个二次碎土通道15成排设置,形成二次碎土通道排,位于种子输出口排的前方,且二次碎土通道15与排种管730的输出口一一对应;
旋耕刀组3、一次镇压机构5、种子输出口排、二次碎土通道排和二次镇压机构6从前至后依次接触或靠近地面分布。
其中,旋耕刀组3破土并将土向后扬起,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土顺着旋耕刀组3翻转后直接落下,先落入至一次镇压机构5的前方,被一次镇压机构5镇压,形成平整一致的多条种床;
种子从种子输出口排的排种管730的输出口输出后,落入在种床上;
另一部分扬起的土在空中被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破碎后,分别从二次碎土通道15排出,覆盖种床上的种子表面;
二次镇压机构6对覆盖在种子上的覆土进行镇压,实现齐垅塑形。
继续参考图2,结合图2至图4,作为整个播种机的支撑结构,机架1还包括三点悬挂连接架11,三点悬挂连接架11设置于底板10的前端,参考图7,三点悬挂连接架11包括前三角架和后三角架,前三角架和的底边设置于底板10前端,后三角架的底边设置于底板10的后端,且前三角架和后三角架的顶点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块上设置有上悬挂点111,前三角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下悬挂点112,三点悬挂连接架11采用三点悬挂的方式,用于与拖拉机的三点悬挂对接。
具体地,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分别固定于底板10前端下方的两侧;后挡板14设置于底板10的下方且位于左侧板12和右侧板之间;左侧板12、右侧板13、底板10及后挡板14,共同形成了挡土围挡,用于阻挡扬起的土壤向两侧和后方运动。
参考图1、图4和图5,传动机构2包括动力换向装置21、主传动轴22、第一传动带23和第二传动带24,
动力换向装置21固定于底板10前端的上表面,主传动轴22穿设于动力换向装置21内,动力换向装置21的动力输入端用于与对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
具体地,参考图2,底板10两边分别设置有左垂耳和右垂耳,左垂耳和右垂耳上对称开设有主传动轴孔220,主传动轴22的两端分别穿设于左垂耳和右垂耳的主传动轴孔220上。
具体地,动力换向装置21为现有技术,包括齿轮传动箱和动力输入端,主传动轴22和动力输入端垂直设置于齿轮传动箱内的,主传动轴22和动力输入端均套接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主传动轴22的中部位于齿轮传动箱内部,动力输入端伸出齿轮传动箱外,动力换向装置21的动力输入端接收动力后,将其转动转向90度输出给主传动轴22。
旋耕刀组3设置于机架1下方的前部。
具体地,旋耕刀组3包括旋耕刀组动力轴31,旋耕刀组动力轴31设置于挡土围挡的前部,旋耕刀组动力轴31上呈螺旋线排布设有多个旋耕刀32,用于旋耕、灭茬并将土扬起至挡土围挡内部;
旋耕刀组动力轴31的端部与主传动轴22的端部通过第一传动带23连接。
更具体地,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前端分别设置有旋耕刀组动力轴孔310,旋耕刀组动力轴31的两端穿设于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的旋耕刀组动力轴孔310上。
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设置于机架1下方的中部。
具体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包括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41,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设置于挡土围挡的后部的上方,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41上呈螺旋线排布设有多个旋转刀42;
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41的端部与主传动轴22的端部通过第二传动带24连接。
更具体地,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后端分别设置有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孔410,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41的两端穿设于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的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孔410上。
参考图8,一次镇压机构5包括一次镇压轴51,一次镇压轴5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一次镇压轮52,能够对经旋耕刀组3破土后的土壤进行镇压,形成平整一致的多条种床。
参考图9,二次镇压机构6包括二次镇压轴61,二次镇压轴61的两端设置有盘式开沟覆土轮62,两个盘式开沟覆土轮62组成一个盘式开沟覆土轮组,二次镇压轴61上间隔套设有多个盘式开沟覆土轮组和多个二次镇压轮63。
具体地,一次镇压轮52、种箱73、二次碎土通道15和二次镇压轮63的数量相等且分别一一对应,其中一个一次镇压轮52镇压过形成一条种床,每条种床上方对应有一个排种管730的输出口进行播种作业,每根排种管730的输出口对应有一个二次碎土通道15将二次碎土的土壤铺至种床表面,盘式开沟覆土轮组进行覆土作业,每个二次碎土通道15对应有一个二次镇压轮63,紧随其后进行镇压作业。
为了给种子施肥,底板10上设置有肥箱72,肥箱72连接有多根排肥管,排肥管与排种管730的数量相等且成对设置,每对排肥管与排种管730的输出口对应于一个一次镇压轮52镇压形成的种床。
底板10上还设置有水箱71和肥箱72,水箱71连接有多根排水管,肥箱72连接有多根排肥管,每根排水管和每根排肥管730汇合形成一个水肥混合料出口70,每个水肥混合料出口70与一个排种管730的出口绑扎在一起形成一个管束,一个管束对应于一个一次镇压轮52镇压形成的种床;多个管束在机架1下方成排设置形成混合料出口排;管束排靠近地面且位于一次镇压机构5之后、二次碎土通道15之前,不仅能够成排输出种子,还能成排输出水、肥的混合溶液。
参考图1,水箱71、肥箱72和种箱73从前至后依次设于机架1的底板10的中后部上。
具体地,底板10中后部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水箱放置区、肥箱放置区和种箱放置区,参考图2,水箱放置区上固定有多个水箱限位块16,水箱限位块16为角钢,当水箱71放置于水箱放置区时,多个水箱限位块16卡设于水箱71的边角,限制了水箱71的活动;肥箱放置区上设置有肥箱底座17,肥箱72固定于肥箱底座17上;种箱放置区位于底板10的后端,种箱放置区上设置有种箱架18,由图1可知,种箱架18上成排设置有6个种箱孔,6个种箱73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6个种箱孔内。
更具体地,分别由图8、图1、图3、图9和图10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次镇压轮52的数量为6个、种箱73的数量为6个、二次碎土通道15的数量为6个、二次镇压轮63的数量为6个,以及由水肥混合料出口70与排种管730的出口绑扎形成的管束的数量也为6个。
实施例2:一种播深控制机构
实施例2提供一种播深控制机构,设置于实施例1提供的多功能播种机上,下面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该播深控制机构包括土量分配机构、覆土深度调节机构和种床深度调节机构,
参考图2至3以及图4至图7,土量分配机构包括进土挡板80和两根进土挡板调节杆81,
进土挡板80为长方形板,进土挡板80设置于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41与旋耕刀组动力轴31之间,通过调节阻挡旋耕刀组3翻转扬起的土进入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的倾斜角,从而调节经旋耕刀组3破土后扬起的土的分配。
具体地,进土挡板80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且进土挡板80的左端固定于旋耕刀组动力轴孔310和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41之间的左侧板12的内侧面上,进土挡板80的右端固定于旋耕刀组动力轴孔310和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41之间的右侧板13的内侧面上;多个二次碎土通道15的进料口并列成排且与进土挡板80后侧的长边紧靠。
当进土挡板80被旋转至竖直状态时,进土挡板80中阻挡旋耕刀组3翻转扬起的土的有效面积最大,此时在空中被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破碎后进入二次碎土通道15的土量最少;当进土挡板80被旋转至水平状态时,进土挡板80中阻挡旋耕刀组3翻转扬起的土的有效面积最小,此时在空中被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破碎后进入二次碎土通道15的土量最大;当进土挡板80的倾斜角度介于竖直状态与水平状态之间时,进土挡板80中阻挡旋耕刀组3翻转扬起的土的有效面积介于有效面积最大值和有效面积最小值之间,此时在空中被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破碎后进入二次碎土通道15的土量也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两根进土挡板调节杆81分别设置于后挡板14两侧,且进土挡板调节杆81的顶端与后挡板14固定连接,进土挡板调节杆81的底端与进土挡板80固定连接,
进土挡板调节杆81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件,通过改变进土挡板调节杆81的长度,进而调整进土挡板80的倾斜度,从而调节经旋耕刀组3破土后扬起的土的分配,若增大进入二次碎土通道15的土量,同时减少下落入至一次镇压机构5的前方的土量,进入二次碎土通道15的土量越多,意味着种子上方的覆土越多,即播种深度越深;若减少进入二次碎土通道15的土量,同时增大下落入至一次镇压机构5的前方的土量,进入二次碎土通道15的土量越少,意味着种子上方的覆土越少,即播种深度越浅,进而实现播种深度的控制。
参考图4至图7,覆土深度调节机构包括两根二次镇压力调节杆92,二次镇压力调节杆92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件,两根二次镇压力调节杆92分别设置于二次镇压机构6的二次镇压轴61的两端,二次镇压力调节杆92的一端与二次镇压轴61通过轴承及连接杆连接,二次镇压力调节杆92的另一端与机架1的后端固定连接。
通过改变二次镇压力调节杆92的长度,调整二次镇压轴61的高度,调节旋耕刀组3破土的总体量,进而增大或减少了进入二次碎土通道15的土量,同时减少或增大了落入至一次镇压机构5的后方的土量,其中,播种深度取决于种子上方的覆土,当进入二次碎土通道15的土量增大时,相应地,播种深度大;当进入二次碎土通道15的土量减少时,相应地,播种深度小。
参考图4、5和7,种床深度调节机构包括两根一次镇压力调节杆91,一次镇压力调节杆91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杆件,两根一次镇压力调节杆91分别设置于一次镇压轴51的两端,且一次镇压力调节杆91的一端与一次镇压轴51通过轴承及连接杆连接,一次镇压力调节杆91的另一端与机架1的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固定连接。
通过改变一次镇压力调节杆91的长度,进而调整一次镇压轴51的高度。
当一次镇压轴51越高且距离旋耕刀组3越远时,一次镇压轴51对种床的压实作用越弱,种床就会越松软;相反,当一次镇压轴51越低且距离旋耕刀组3越近时,一次镇压轴51对种床的压实作用越强,种床就会越结实,调整一次镇压调节杆91的长度,可以获得合适的种床压实效果,实现种床的土壤塑形效果。
由于旋耕刀组3破土后扬起的土的总量可以认为是一定的,当越多的土转换成种床,意味着越少的土能转换为种子表面的覆土,进一步提高播种深度控制的精准度。
实施例3:一种小麦播种方法
实施例3提供一种小麦播种方法,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多功能播种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三点悬挂连接架11与拖拉机对接,动力换向装置21的动力输入端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对接,启动拖拉机,由拖拉机牵引小麦播种机向前移动;同时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带动主传动轴22旋转,进而带动旋耕刀组动力轴31和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41的旋转;
步骤S2:在小麦播种机行进过程中,旋耕刀组3旋耕、灭茬并将土向后扬起,土壤分为两部分,大部分土顺着旋耕刀组3翻转后回落至地面,且位于一次镇压机构5的前方,被一次镇压机构5镇压后起垄形成平整一致的种床,水箱71的水与肥箱72的肥汇合并从水肥混合料出口70流出,同时种箱73的种子从排种管730的出口流出,共同落入种床的垄间;
另一小部分扬起的土壤,被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粉碎后,从二次碎土通道15流出落至地面,且位于一次镇压机构5的后方,覆盖种床垄间的种子表面;
步骤S3:二次镇压机构6对麦种覆土后,进行镇压及齐垅塑形。
在步骤S3中,改变进土挡板调节杆81的长度,进而调整进土挡板80的高度及倾斜度,从而调整进入二次碎土通道15的土量,进而实现播种深度的控制。
覆土量决定了镇压后的播种深度,麦种上表面覆土量可通过调节进土挡板80的倾斜角和高度控制,因此,通过调节进土挡板80的倾斜角和高度,可实现播种深度的精确控制。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旋耕刀组(3)、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一次镇压机构(5)、二次镇压机构(6)和多个种箱(73),
所述机架(1)的前端下方设置有挡土围挡;
所述旋耕刀组(3)和所述二次镇压机构(6)分别位于所述挡土围挡的内外;
所述一次镇压机构(5)位于所述挡土围挡中部的下方;
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设置于所述挡土围挡内且位于所述一次镇压机构(5)的上方位置;
每个种箱(73)连接有一根排种管(730),多个种箱(73)的排种管(730)的输出口形成种子输出口排,能够成排输出种子;
所述旋耕刀组(3)、所述一次镇压机构(5)、种子输出口排和所述二次镇压机构(6)从前至后依次接触地面分布;
其中,所述旋耕刀组(3)破土并将土向后扬起,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土顺着所述旋耕刀组(3)翻转后直接落下,先落入至一次镇压机构(5)的前方,被所述一次镇压机构(5)镇压,形成平整一致的种床,种子从种子输出口排的排种管(730)的输出口输出后,落入在种床上;另一部分扬起的土在空中被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粉碎后,再从一次镇压机构(5)的后方落入,覆盖种床上的种子表面,最终由所述二次镇压机构(6)镇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底板(10)、悬挂架(11)、左侧板(12)、右侧板(13)和后挡板(14),
所述三点悬挂连接架(11)设置于所述底板(10)的前端,用于与拖拉机对接;
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3)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10)前端下方的两侧;
所述后挡板(14)设置于底板(10)的下方且位于左侧板(12)和右侧板之间;
所述左侧板(12)、所述右侧板(13)、所述底板(10)及所述后挡板(14)共同形成了所述挡土围挡,用于阻挡扬起的土壤向两侧和后方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3)向后延伸、所述后挡板(14)向后下方延伸并配置有多个隔板形成多个二次碎土通道(15),多个二次碎土通道(15)成排设置,形成二次碎土通道排,位于种子输出口排的前方,且二次碎土通道(15)与排种管(730)的输出口一一对应;
所述旋耕刀组(3)、所述一次镇压机构(5)、种子输出口排、二次碎土通道排和所述二次镇压机构(6)从前至后依次接触或靠近地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机构(2),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动力换向装置(21)、主传动轴(22)、第一传动带(23)和第二传动带(24),
所述动力换向装置(21)固定于所述底板(10)前端的上表面,所述主传动轴(22)穿设于所述动力换向装置(21)内,所述动力换向装置(21)的动力输入端用于与对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
所述旋耕刀组(3)包括旋耕刀组动力轴(31),所述旋耕刀组动力轴(31)的端部与所述主传动轴(22)的端部通过第一传动带(23)连接;
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包括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41),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41)的端部与所述主传动轴(22)的端部通过第二传动带(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耕刀组动力轴(31)设置于挡土围挡的前部,所述旋耕刀组动力轴(31)上呈螺旋线排布设有多个旋耕刀(32);
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设置于挡土围挡的后部的上方,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41)上呈螺旋线排布设有多个旋转刀(42);
所述一次镇压机构(5)包括一次镇压轴(51),所述一次镇压轴(5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一次镇压轮(52),能够对经旋耕刀组(3)破土后的土壤进行镇压,形成平整一致的多条种床;
所述二次镇压机构(6)包括二次镇压轴(61),所述二次镇压轴(61)的两端设置有盘式开沟覆土轮(62),两个盘式开沟覆土轮(62)组成一个盘式开沟覆土轮组,所述二次镇压轴(61)上间隔套设有多个盘式开沟覆土轮组和多个二次镇压轮(6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次镇压轮(52)、所述种箱(73)、所述二次碎土通道(15)和所述二次镇压轮(63)的数量相等且分别一一对应,其中一个一次镇压轮(52)镇压过形成一条种床,每条种床上方对应有一个排种管(730)的输出口进行播种作业,每根排种管(730)的输出口对应有一个二次碎土通道(15)进行覆土作业,每个二次碎土通道(15)对应有一个二次镇压轮(63),紧随其后进行镇压作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设置有肥箱(72),所述肥箱(72)连接有多根排肥管,排肥管与排种管(730)的数量相等且成对设置,每对排肥管与排种管(730)的输出口对应于一个一次镇压轮(52)镇压形成的种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还设置有水箱(71)和肥箱(72),所述水箱(71)连接有多根排水管,所述肥箱(72)连接有多根排肥管,每根排水管和每根排肥管汇合形成一个水肥混合液出口(70),每个水肥混合料出口(70)与一个排种管(730)的出口绑扎在一起形成一个管束,一个管束对应于一个一次镇压轮(52)镇压形成的种床;多个管束在机架(1)下方成排设置形成混合料出口排;所述管束排靠近地面且位于所述一次镇压机构(5)之后、所述二次碎土通道(15)之前,不仅能够成排输出种子,还能成排输出水、肥的混合溶液。
9.一种播种方法,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三点悬挂连接架(11)与拖拉机对接,动力换向装置(21)的动力输入端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对接,启动拖拉机,由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向前移动;同时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带动主传动轴(22)旋转,进而带动旋耕刀组动力轴(31)和二次碎土旋转刀组动力轴(41)的旋转;
步骤S2:在播种机行进过程中,所述旋耕刀组(3)旋耕、灭茬并将土向后扬起,土壤分为两部分,大部分土顺着所述旋耕刀组(3)翻转后回落至地面,且位于一次镇压机构(5)的前方,被所述一次镇压机构(5)镇压后起垄形成平整一致的种床,水箱(71)的水与肥箱(72)的肥汇合并从水肥混合料出口(70)流出,同时种箱(73)的种子从排种管(730)的出口流出,共同落入种床的垄间;
另一小部分扬起的土壤,被所述二次碎土旋转刀组(4)粉碎后,从二次碎土通道(15)流出落至地面,且位于一次镇压机构(5)的后方,覆盖种床垄间的种子表面;
步骤S3:二次镇压机构(6)对麦种覆土后,进行镇压及齐垅塑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中,改变进土挡板调节杆(81)的长度,进而调整进土挡板(80)的高度及倾斜度,从而调整进入二次碎土通道(15)的土量,进而实现播种深度的控制。
CN202210137566.3A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Active CN114651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7566.3A CN114651542B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7566.3A CN114651542B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1542A true CN114651542A (zh) 2022-06-24
CN114651542B CN114651542B (zh) 2023-06-16

Family

ID=82027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7566.3A Active CN114651542B (zh) 2022-02-15 2022-02-15 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515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3450A (zh) * 2022-09-14 2022-12-02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谷物条播机及其播种深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04293A1 (de) * 1998-02-04 1999-08-05 Amazonen Werke Dreyer H Sävorrichtung
DE19855937A1 (de) * 1998-02-04 2000-06-08 Amazonen Werke Dreyer H Landwirtschaftliche Bestellkombination
CN102687611A (zh) * 2012-06-16 2012-09-26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小麦旋耕施肥播种机
CN102893718A (zh) * 2012-09-07 2013-01-30 中国农业大学 带状旋耕播种机主动覆土方法
JP2013039086A (ja) * 2011-08-18 2013-02-28 Yanmar Co Ltd ゴボウ播種成型機
CN204518362U (zh) * 2015-01-22 2015-08-05 南京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腐熟剂撒施与秸秆还田旋耕开沟施肥播种一体机
CN106171083A (zh) * 2016-07-15 2016-12-07 柳州好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耕施肥播种机
CN110393049A (zh) * 2019-08-21 2019-11-01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可旋耕碎杆镇压反旋开沟施肥的播种机及其工作方法
US20200236839A1 (en) * 2018-08-01 2020-07-30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Straw Crushing and Inter-Furrow Collecting-Mulching No-Tillage Seede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04293A1 (de) * 1998-02-04 1999-08-05 Amazonen Werke Dreyer H Sävorrichtung
DE19855937A1 (de) * 1998-02-04 2000-06-08 Amazonen Werke Dreyer H Landwirtschaftliche Bestellkombination
JP2013039086A (ja) * 2011-08-18 2013-02-28 Yanmar Co Ltd ゴボウ播種成型機
CN102687611A (zh) * 2012-06-16 2012-09-26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小麦旋耕施肥播种机
CN102893718A (zh) * 2012-09-07 2013-01-30 中国农业大学 带状旋耕播种机主动覆土方法
CN204518362U (zh) * 2015-01-22 2015-08-05 南京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腐熟剂撒施与秸秆还田旋耕开沟施肥播种一体机
CN106171083A (zh) * 2016-07-15 2016-12-07 柳州好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耕施肥播种机
US20200236839A1 (en) * 2018-08-01 2020-07-30 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Straw Crushing and Inter-Furrow Collecting-Mulching No-Tillage Seeder
CN110393049A (zh) * 2019-08-21 2019-11-01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可旋耕碎杆镇压反旋开沟施肥的播种机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3450A (zh) * 2022-09-14 2022-12-02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谷物条播机及其播种深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5413450B (zh) * 2022-09-14 2023-08-18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谷物条播机及其播种深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1542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6885A (zh) 一种智能型免耕精量施肥播种机
CN205726998U (zh) 一种农业生产用播种机
CN107278439A (zh) 宽苗带小麦精密播种施肥机单体
CN109644632A (zh) 一种排种轮装置及其整地弧形垄铺膜播种机
CN114651542A (zh) 一种多功能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CN210491644U (zh) 一种仿形播种机
CN207885169U (zh) 一种适用于高留茬稻田的绿肥播种开沟一体机
CN210491593U (zh) 立旋整地双镇压小麦精量播种机
CN117461418A (zh) 一种小麦等深匀播机及工作方法
CN209345515U (zh) 一种小麦立体匀播机
CN217011676U (zh) 一种播深控制机构
CN111955108A (zh) 适用于小粒作物的种肥分离播种机
CN215601860U (zh) 双料仓分层施肥玉米播种一体机
CN210406123U (zh) 小麦匀播等深覆土装置
CN211745272U (zh) 一种双条气吸式耕种施肥播种机
CN210406122U (zh) 小麦匀播机的旋耕播种覆土机构
CN109362262A (zh) 一种小麦立体匀播机
CN209768186U (zh) 一种小麦窄行播种机
CN208850155U (zh) 水肥播种机
CN107079637A (zh) 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
CN112806117A (zh) 一种免耕播种机用的带状清茬碎土深松分层施肥装置
CN108633361B (zh) 一种玉米免耕苗带粉沟沟种播种机
CN106211873A (zh) 一种耧腿疏堵器及装有该疏堵器的宽距播种机
CN114946297B (zh) 适用于秸秆残茬覆盖地的防堵播种机
CN218302127U (zh) 一种玉米拉巴豆间作播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