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8312B - 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8312B
CN114648312B CN202210374188.0A CN202210374188A CN114648312B CN 114648312 B CN114648312 B CN 114648312B CN 202210374188 A CN202210374188 A CN 202210374188A CN 114648312 B CN114648312 B CN 114648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approval
application form
approver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41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8312A (zh
Inventor
李妍
胡凯
张合适
张文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741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83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8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8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8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8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06F18/241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刻章申请表并基于刻章申请表建立刻章审批流程,将刻章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刻章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发起刻章审批,建立全线业务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建立用印申请表并基于用印申请表建立用印审批流程,将用印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加载相应的用印审批流程和用印材料发起用印审批,完成用印审批后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进行盖章操作。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管理员对不同印章保密性、安全性等管理问题,并解决了申请用印时选择印章的复杂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章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印章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通常是通过管理员对印章进行保管和授权使用,当印章数量过多时,会将印章分属到不同单位不同人员管理,由此衍生出来的用印业务需求场景则多达100多种或更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总部管理人员无法及时了解各个单位印章种数、保管人是否明确、不同种类的印章的安全性以及保密性。此外,用印申请审批是否规范化等各种问题,同样业务人员在日常申请用印时也存在当前业务资料需要哪些领导审批才是规范的、需要的印章应该找那个对口人员进行盖章等问题,不同的印章在不同单位不同人员手中保管,不同的印章对于用印有不同的要求,这对于业务人员申请用印时是十分复杂的挑战。由于用印流程没有规范化管理,容易发生越级用印,越权使用,以及印章假刻,错刻等问题,往往会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当前用印流程没有规范化管理,容易发生越级用印,越权使用,以及印章假刻,错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包括:
建立刻章申请表并基于刻章申请表建立刻章审批流程;
将刻章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刻章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发起刻章审批;
建立全线业务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
建立用印申请表并基于用印申请表建立用印审批流程;
将用印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加载相应的用印审批流程和用印材料发起用印审批;
完成用印审批后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进行盖章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建立刻章申请表并基于刻章申请表建立刻章审批流程包括:
调用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并在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保管人,印章保管人联系方式的信息数据生成刻章申请表;
根据刻章申请表在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流程名称,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并添加相关的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节点,各审批岗位ID和流程授权的项目ID,生成刻章审批流程,其中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为系统内置的标准用印审批模板,刻章申请表中的刻章申请数据和刻章审批流程各审批节点录入的刻章审批流程信息数据相互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建立用印申请表并基于用印申请表建立用印审批流程包括:
调用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并在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配置中录入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申请人和印章申请人联系方式的信息数据生成用印申请表;
根据用印申请表在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流程名称,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公司审批人和印章管理员,并添加相关的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公司审批人和印章管理员节点,各审批岗位ID和流程授权的项目ID,以及相关的用印材料,生成用印审批流程,其中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为系统内置的标准用印审批模板,用印申请表中的用印申请数据和用印审批流程的各审批节点录入的用章申请流程信息数据相互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建立全线业务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包括:
调用第三用印审批流程模板,在第三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其中第三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为系统内置的标准用印审批模板,材料信息数据分别与刻章审批流程的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和用印审批流程的用章申请流程信息数据相互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材料信息数据包括材料名称,材料主管部门,分公司层级审批岗位和片区负责人,公司层级审批岗位和片区负责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将刻章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刻章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发起刻章审批包括:
根据刻章审批指令从刻章审批表中加载印章ID并与印章管理库中的授权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刻章申请表中获取用印材料ID,当前单位,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保管人,审批岗位ID以及对应的审批人信息,并将当前审批节点的审批人自动切换为配置的主管部门的领导,分公司审批人与公司审批人进行审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将用印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加载相应的用印审批流程和用印材料发起用印审批包括:根据用印审批指令从用印申请表中加载印章ID并与印章管理库中的授权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用印申请表中获取用印材料ID,印章ID对应的印章保管员及其所在主管部门信息;
将用印材料ID与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材料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用印材料中获取配置的主管部门,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信息,并将当前审批节点的审批人自动切换为配置的主管部门的领导,分公司审批人与公司审批人进行审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完成用印审批后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进行盖章操作包括:
当完成用印审批后,系统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将用印申请表选中的印章ID与印章管理库中的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出所有审批中和审批完成的全部用印申请表,用印材料和印章保管员ID并在系统页面中显示,由印章保管员完成盖章操作。
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系统,包括:
刻章管理模块,用于建立刻章申请表并基于刻章申请表建立刻章审批流程,以及将刻章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刻章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发起刻章审批;
用印管理模块,用于建立用印申请表并基于用印申请表建立用印审批流程,以及将用印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加载相应的用印审批流程和用印材料发起用印审批;
资料分类模块,用于建立全线业务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
盖章管理模块,用于完成用印审批后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进行盖章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刻章及用印材料管理和审批流程的设计,不仅提高了不同印章保密性、安全性,而且降低了申请用印时选择印章的复杂性,通过设计用印自动化匹配流程,可根据用印申请审批规范自动识别出审批流程以及印章保管员并推送进行审批,通过印章使用权限的设计,使各层级业务人员申请用印时自动加载可选择的印章,减轻了申请用印时选择印章的复杂性。通过整理归纳用印材料业务分类,在材料分类配置时,支持配置业务归口部门、公司层级和分公司层级业务归口部门负责审批的岗位或片区负责人,便于业务人员在申请用印时,明确自己用印事务所属的业务分类,本发明适用于大量用印业务需求的应用场景,能够满足不同印章的用印和审批需求,将所有印章的保管责任明确到具体人员,总部管理人员可随时监控印章当前保管人员信息、印章保管人员变更记录,规避印章丢失、印章泄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刻章申请表和申请流程的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印申请表和用印申请流程的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印审批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用印审批流程管理系统框图。
附图标记:
1-刻章管理模块;2-用印管理模块;3-资料分类模块;4-盖章管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概念和思想,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应理解,本文给出的实施例都只是本发明可能具有的所有实施例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后,有能力对下述实施例的部分或整体作出改进、改造、或替换,这些改进、改造、或替换也都包含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在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和其它类似词语并不意在暗示任何顺序、数量和重要性,而是仅仅用于对不同的元件进行区分。在本文中,术语“一”、“一个”和其它类似词语并不意在表示只存在一个事物,而是表示有关描述仅仅针对事物中的一个,事物可能具有一个或多个。在本文中,术语“包含”、“包括”和其它类似词语意在表示逻辑上的相互关系,而不能视作表示空间结构上的关系。例如,“A包括B”意在表示在逻辑上B属于A,而不表示在空间上B位于A的内部。另外,术语“包含”、“包括”和其它类似词语的含义应视为开放性的,而非封闭性的。例如,“A包括B”意在表示B属于A,但是B不一定构成A的全部,A还可能包括C、D、E等其它元素。
在本文中,术语“实施例”、“本实施例”、“一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并不表示有关描述仅仅适用于一个特定的实施例,而是表示这些描述还可能适用于另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文中,任何针对某一个实施例所做的描述都可以与另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有关描述进行替代、组合、或者以其它方式结合,替代、组合、或者以其它方式结合所产生的新实施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结合图1-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包括:
S1:建立刻章申请表并基于刻章申请表建立刻章审批流程。
S2:将刻章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刻章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发起刻章审批。
S3:建立全线业务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
S4:建立用印申请表并基于用印申请表建立用印审批流程。
S5:将用印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加载相应的用印审批流程和用印材料发起用印审批。
S6:完成用印审批后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进行盖章操作。
具体的,步骤S1建立刻章申请表并基于刻章申请表建立刻章审批流程包括:
S11:调用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并在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保管人,印章保管人联系方式的信息数据生成刻章申请表,其中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为系统内置的标准用印审批模板。
S12:根据刻章申请表在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流程名称,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并添加相关的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节点,各审批岗位ID和流程授权的项目ID,生成刻章审批流程,其中刻章申请表中的刻章申请数据和刻章审批流程各审批节点录入的刻章审批流程信息数据相互关联。在生成刻章审批流程后,通过进入印章使用权限设置模块勾选授权选项公司、分公司和项目,并将设置结果保存到印章管理库,可对印章可申请范围进行授权。通过印章权限设计,让各层级业务人员申请用印时自动加载出他可选择的印章,减轻申请用印时选择印章的复杂性。如果需要变更或移交印章保管人信息,可通过进入印章管理员模块进行变更操作,系统将根据刻章申请表中的当前项目ID与刻章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获取匹配后的流程发起审批,审批完成后系统将会自动变更保管人信息并保存至印章管理库中。
具体的,步骤S2将刻章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刻章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发起刻章审批包括:
根据刻章审批指令从刻章审批表中加载印章ID并与印章管理库中的授权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刻章申请表中获取用印材料ID,当前单位,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保管人,审批岗位ID以及对应的审批人信息,并将当前审批节点的审批人自动切换为配置的主管部门的领导,分公司审批人与公司审批人进行审批。通过步骤S1和步骤S2实现了刻章自动化管理,通过设计刻章审批流程,系统可根据刻章申请审批规范自动识别出审批流程以及印章保管员并推送进行审批,实现了对不同印章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管理。
例如,当用户端发起刻章请求时,系统从开始节点分配三条流程分支,第一条流程分支配置的刻章类别为公章,第二条流程分支配置的刻章类别为其他章,第三条流程分支配置的刻章类别为财务章,当刻章申请发起时,从刻章申请表中读取选择的刻章类别与流程分支配置进行匹配,确定流程流转的分支路线。各流程节点配置有参与审批的岗位ID,当流程流转到该节点时会通过岗位ID查询人员所在岗位ID并加载出岗位ID对应的审批人员,当所有节点流转完成后,流程结束。
具体的,步骤S3建立全线业务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包括:
调用第三用印审批流程模板,在第三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其中第三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为系统内置的标准用印审批模板,材料信息数据分别与刻章审批流程的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和用印审批流程的用章申请流程信息数据相互关联,其中材料信息数据包括材料名称,材料主管部门,分公司层级审批岗位和片区负责人,公司层级审批岗位和片区负责人。在材料分类配置时,支持配置业务归口部门、公司层级和分公司层级业务归口部门负责审批的岗位或片区负责人,便于业务人员在申请用印时,明确自己用印事务所属的业务分类。
具体的,步骤S4建立用印申请表并基于用印申请表建立用印审批流程包括:
S41:调用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并在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配置中录入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申请人和印章申请人联系方式的信息数据生成用印申请表。
S42:根据用印申请表在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流程名称,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公司审批人和印章管理员,并添加相关的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公司审批人和印章管理员节点,各审批岗位ID和流程授权的项目ID,以及相关的用印材料,生成用印审批流程,其中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为系统内置的标准用印审批模板,用印申请表中的用印申请数据和用印审批流程的各审批节点录入的用章申请流程信息数据相互关联。
具体的,步骤S5将用印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加载相应的用印审批流程和用印材料发起用印审批包括:
S51:根据用印审批指令从用印申请表中加载印章ID并与印章管理库中的授权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用印申请表中获取用印材料ID,印章ID对应的印章保管员及其所在主管部门信息。在流程流转过程中,系统将根据用印申请时选择的印章ID与印章管理库中的授权印章ID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根据印章ID从印章管理库中获取用印材料ID,印章的保管人、保管人所在主管部门信息,当流程进入印章保管员节点时,审批人将自动切换为该保管人所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印章保管人。
S52:将用印材料ID与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材料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用印材料中获取配置的主管部门,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信息,并将当前审批节点的审批人自动切换为配置的主管部门的领导,分公司审批人与公司审批人进行审批。在流程流转过程中,系统将根据用印申请中选择的用印材料ID与流程中配置的材料ID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根据该材料ID从用印材料中获取配置的主管部门、分公司审批人、公司审批人信息,并将当前审批节点的审批人自动切换为配置的主管部门的领导、分公司审批人、公司审批人进行审批。
通过对用印材料管理和审批流程的设计,当需要进行用印申请时,进入用印申请后,系统将根据当前人所在层级跟印章配置的授权项进行匹配,将匹配的印章加载出来供申请人进行选择,同时加载对应的用印材料供申请人使用,如此使得各层级业务人员在申请用印时可自动加载可选择的印章,减轻申请用印时选择印章时的复杂性,通过用印自动化匹配流程,针对业务人员选择的印章和用印材料,系统可根据用印申请审批规范自动识别出审批流程以及印章保管员并推送进行审批,提高工作效率,且不容易出错。
具体的,步骤S6完成用印审批后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进行盖章操作包括:
当完成用印审批后,系统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将用印申请表选中的印章ID与印章管理库中的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出所有审批中和审批完成的全部用印申请表,用印材料和印章保管员ID并在系统页面中显示,由印章保管员完成盖章操作。印章保管员在接到纸质盖章资料后,将进入盖章管理功能中点击完成盖章按钮,同时结束整个用印申请过程。
例如,当用户端发起用印请求时,系统从开始节点分配4条流程分支,第1条流程分支配置的印章分类为人力,第2条流程分支配置的印章分类为商务,第3条流程分支配置的印章分类为办公室,第4条流程分支配置的印章分类为党群。当流程发起时从用印申请表中加载选择的印章ID,并将印章分类与流程分支配置分类进行匹配,确定流程流转的分支路线。流程节点中分管部门、分管领导节点将从用印申请表中获取用印材料ID,通过用印材料ID从用印材料中获取到主管部门ID,并读取部门人员以及部门分管领导ID加载到流程节点中作为审批人员,流程节点中的盖章节点将从用印申请表中加载选择的印章ID并从印章管理库中读取印章管理员ID加载到流程节点作为审批人员,盖章管理员可以完成盖章动作,其他节点配置有参与审批的岗位ID,当流程流转到该节点时通过岗位ID查询人员所在岗位ID并加载出岗位ID对应的审批人员,当所有节点流转完成后,流程结束。
实施例2
结合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系统,包括:刻章管理模块1,用印管理模块2,资料分类模块3和盖章管理模块4。
其中刻章管理模块1用于建立刻章申请表并基于刻章申请表建立刻章审批流程,具体包括调用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并在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保管人,印章保管人联系方式的信息数据生成刻章申请表,其中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为系统内置的标准用印审批模板。根据刻章申请表在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流程名称,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并添加相关的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节点,各审批岗位ID和流程授权的项目ID,生成刻章审批流程,其中刻章申请表中的刻章申请数据和刻章审批流程各审批节点录入的刻章审批流程信息数据相互关联。该模块可根据刻章申请审批规范自动识别出审批流程以及印章保管员并推送进行审批,解决了不同印章保密性、安全性等管理问题。
刻章管理模块1还用于将刻章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刻章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发起刻章审批,具体包括根据刻章审批指令从刻章审批表中加载印章ID并与印章管理库中的授权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刻章申请表中获取用印材料ID,当前单位,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保管人,审批岗位ID以及对应的审批人信息,并将当前审批节点的审批人自动切换为配置的主管部门的领导,分公司审批人与公司审批人进行审批。
刻章管理模块1还用于对印章的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在生成刻章审批流程后,通过进入印章使用权限设置模块勾选授权选项公司、分公司和项目,并将设置结果保存到印章管理库,可对印章可申请范围进行授权。通过印章权限设计,使各层级业务人员申请用印时自动加载出他可选择的印章,减轻申请用印时选择印章的复杂性。
刻章管理模块1还用于变更或移交保管人信息,当需要变更或移交印章保管人信息,可通过进入印章管理员模块进行变更操作,系统将根据刻章申请表中的当前项目ID与刻章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获取匹配后的流程发起审批,审批完成后系统将会自动变更保管人信息并保存至印章管理库中。
用印管理模块2用于建立用印申请表并基于用印申请表建立用印审批流程,具体包括调用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并在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配置中录入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申请人和印章申请人联系方式的信息数据生成用印申请表。根据用印申请表在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流程名称,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公司审批人和印章管理员,并添加相关的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公司审批人和印章管理员节点,各审批岗位ID和流程授权的项目ID,以及相关的用印材料,生成用印审批流程,其中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为系统内置的标准用印审批模板,用印申请表中的用印申请数据和用印审批流程的各审批节点录入的用章申请流程信息数据相互关联。
用印管理模块2还用于将用印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加载相应的用印审批流程和用印材料发起用印审批,具体包括:根据用印审批指令从用印申请表中加载印章ID并与印章管理库中的授权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用印申请表中获取用印材料ID,印章ID对应的印章保管员及其所在主管部门信息。将用印材料ID与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材料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用印材料中获取配置的主管部门,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信息,并将当前审批节点的审批人自动切换为配置的主管部门的领导,分公司审批人与公司审批人进行审批。
资料分类模块3用于建立全线业务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具体包括调用第三用印审批流程模板,在第三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其中第三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为系统内置的标准用印审批模板,材料信息数据分别与刻章审批流程的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和用印审批流程的用章申请流程信息数据相互关联,其中材料信息数据包括材料名称,材料主管部门,分公司层级审批岗位和片区负责人,公司层级审批岗位和片区负责人。资料分类模块3在材料分类配置时,支持配置业务归口部门、公司层级和分公司层级业务归口部门负责审批的岗位或片区负责人,便于业务人员在申请用印时,明确自己用印事务所属的业务分类。
盖章管理模块4用于完成用印审批后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进行盖章操作,具体包括当完成用印审批后,系统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将用印申请表选中的印章ID与印章管理库中的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出所有审批中和审批完成的全部用印申请表,用印材料和印章保管员ID并在系统页面中显示,由印章保管员完成盖章操作。印章保管员在接到纸质盖章资料后,将进入盖章管理功能中点击完成盖章按钮,同时结束整个用印申请过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刻章及用印材料管理和审批流程的设计,不仅提高了不同印章保密性、安全性,而且降低了申请用印时选择印章的复杂性,通过设计用印自动化匹配流程,可根据用印申请审批规范自动识别出审批流程以及印章保管员并推送进行审批,通过印章使用权限的设计,使各层级业务人员申请用印时自动加载可选择的印章,减轻了申请用印时选择印章的复杂性。通过整理归纳用印材料业务分类,在材料分类配置时,支持配置业务归口部门、公司层级和分公司层级业务归口部门负责审批的岗位或片区负责人,便于业务人员在申请用印时,明确自己用印事务所属的业务分类,本发明适用于大量用印业务需求的应用场景,能够满足不同印章的用印和审批需求,将所有印章的保管责任明确到具体人员,总部管理人员可随时监控印章当前保管人员信息、印章保管人员变更记录,规避印章丢失、印章泄露的问题。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实施例和实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概念、原理和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止上文给出的这几种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文件以后,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步骤、方法、系统、部件做出任何可能的改进、替换和等同形式,这些改进、替换和等同形式应视为落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6)

1.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刻章申请表并基于所述刻章申请表建立刻章审批流程,以及对所述刻章审批流程的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具体包括:
调用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并在所述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保管人,印章保管人联系方式的信息数据生成刻章申请表;
根据所述刻章申请表在所述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流程名称,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并添加相关的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节点,各审批岗位ID和流程授权的项目ID,生成刻章审批流程,进入印章使用权限设置模块勾选授权选项公司、分公司和项目对所述刻章审批流程的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为系统内置的标准用印审批模板,所述刻章申请表中的刻章申请数据和所述刻章审批流程各审批节点录入的刻章审批流程信息数据相互关联;
将所述刻章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所述刻章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发起刻章审批,具体包括:
根据刻章审批指令从所述刻章审批表中加载印章ID并与印章管理库中的授权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刻章申请表中获取用印材料ID,当前单位,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保管人,审批岗位ID以及对应的审批人信息,并将当前审批节点的审批人自动切换为配置的主管部门的领导,分公司审批人与公司审批人进行审批;
建立全线业务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
建立用印申请表并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表建立用印审批流程;
将所述用印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所述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加载相应的用印审批流程和用印材料发起用印审批,具体包括:
根据用印审批指令从所述用印申请表中加载印章ID并与印章管理库中的授权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用印申请表中获取用印材料ID,印章ID对应的印章保管员及其所在主管部门信息;
将所述用印材料ID与所述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材料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用印材料中获取配置的主管部门,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信息,并将当前审批节点的审批人自动切换为配置的主管部门的领导,分公司审批人与公司审批人进行审批;
完成用印审批后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进行盖章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用印申请表并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表建立用印审批流程包括:
调用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并在所述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配置中录入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申请人和印章申请人联系方式的信息数据生成用印申请表;
根据所述用印申请表在所述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流程名称,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公司审批人和印章管理员,并添加相关的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公司审批人和印章管理员节点,各审批岗位ID和流程授权的项目ID,以及相关的用印材料,生成用印审批流程,其中所述第二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为系统内置的标准用印审批模板,所述用印申请表中的用印申请数据和所述用印审批流程的各审批节点录入的用章申请流程信息数据相互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全线业务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包括:
调用第三用印审批流程模板,在所述第三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为系统内置的标准用印审批模板,所述材料信息数据分别与刻章审批流程的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和用印审批流程的用章申请流程信息数据相互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信息数据包括材料名称,材料主管部门,分公司层级审批岗位和片区负责人,公司层级审批岗位和片区负责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完成用印审批后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进行盖章操作包括:
当完成用印审批后,系统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将用印申请表选中的印章ID与印章管理库中的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出所有审批中和审批完成的全部用印申请表,用印材料和印章保管员ID并在系统页面中显示,由印章保管员完成盖章操作。
6.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刻章管理模块,用于建立刻章申请表并基于所述刻章申请表建立刻章审批流程,对所述刻章审批流程的使用权限进行设置,以及将所述刻章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所述刻章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发起刻章审批,具体包括:
调用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并在所述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保管人,印章保管人联系方式的信息数据生成刻章申请表;
根据所述刻章申请表在所述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中录入流程名称,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并添加相关的项目审批人,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节点,各审批岗位ID和流程授权的项目ID,生成刻章审批流程,进入印章使用权限设置模块勾选授权选项公司、分公司和项目对所述刻章审批流程的使用权限进行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用印审批流程模板为系统内置的标准用印审批模板,所述刻章申请表中的刻章申请数据和所述刻章审批流程各审批节点录入的刻章审批流程信息数据相互关联,以及
根据刻章审批指令从所述刻章审批表中加载印章ID并与印章管理库中的授权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刻章申请表中获取用印材料ID,当前单位,印章类别,印章全称,印章保管人,审批岗位ID以及对应的审批人信息,并将当前审批节点的审批人自动切换为配置的主管部门的领导,分公司审批人与公司审批人进行审批;
用印管理模块,用于建立用印申请表并基于所述用印申请表建立用印审批流程,以及将所述用印申请表的当前项目ID与所述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授权项目ID进行匹配,并基于匹配结果加载相应的用印审批流程和用印材料发起用印审批,具体包括:
根据用印审批指令从所述用印申请表中加载印章ID并与印章管理库中的授权印章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用印申请表中获取用印材料ID,印章ID对应的印章保管员及其所在主管部门信息;
将所述用印材料ID与所述用印审批流程中配置的材料ID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从用印材料中获取配置的主管部门,分公司审批人和公司审批人信息,并将当前审批节点的审批人自动切换为配置的主管部门的领导,分公司审批人与公司审批人进行审批;
资料分类模块,用于建立全线业务用印材料分类明细,并在各材料分类明细中添加材料信息数据;
盖章管理模块,用于完成用印审批后自动加载盖章管理功能模块进行盖章操作。
CN202210374188.0A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648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4188.0A CN114648312B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4188.0A CN114648312B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8312A CN114648312A (zh) 2022-06-21
CN114648312B true CN114648312B (zh) 2023-07-25

Family

ID=81997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4188.0A Active CN114648312B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83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4266B (zh) * 2023-06-19 2024-01-30 北京惠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金融签章安全管理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3404A (ja) * 2004-04-02 2005-10-20 Nextage:Kk 電子印鑑認証会計監査システム及び電子印鑑認証会計監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9557A (zh) * 2014-11-10 2015-02-25 北京东方金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印章监控装置
CN107392431A (zh) * 2017-06-26 2017-11-24 南京田中机电再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在线公章打印系统
CN108154351B (zh) * 2018-02-05 2021-07-06 胡金钱 物电一体化印章及事务审批实现方法、系统、介质
CN113077224A (zh) * 2020-01-06 2021-07-06 无疆(青岛)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印章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144852A (zh) * 2020-01-09 2020-05-12 袁鹏 一种印章管理溯源方法
CN111523861A (zh) * 2020-04-24 2020-08-11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化合同的线上签章流程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93404A (ja) * 2004-04-02 2005-10-20 Nextage:Kk 電子印鑑認証会計監査システム及び電子印鑑認証会計監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8312A (zh)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002885A1 (en) System, methods and software implemented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an organization's resources
US20060184457A1 (en) Computerized conflict checking system
US200602124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port control of technical documents
CN114648312B (zh) 一种用印审批流程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897596A (zh) 一种函证服务平台和电子设备
CN115170082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招聘自动筛选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5893212A (zh) 审计数据安全管控及展示系统
US2006021247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sing configurable activities
US200602123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user interface in an IP management system
CN112967012A (zh) 一种企业云平台账号的设计方法和系统
KR101310420B1 (ko) 사용자가 정의 가능한 업무 절차 기반 도시 계획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위한 기록매체
Burmeister et al. Leveraging architectural thinking for large-scale E-government projects
JP4431300B2 (ja) 電子文書回覧システム
Dias et al. Use basic quality tools to manage your processes
US200601904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rging messages in a legal information system
CN114240311A (zh) 一种发文管理方法及系统
Rotich et al. Records management as the basis for public accountability at the Kenya National Assembly
CN106658396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自组织方法及其装置
JP3909613B2 (ja) デザインレビュー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ザインレビュー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06019054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blic and private messages in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S2006021278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tivity management using independent docket items
Shore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oordinate transnational service operations: A case study in the European Union
CN10504643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Kokina et al. The Role of Governance and Attended and Unattended Bot Use in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 Performance–an Exploratory Study
US7178024B2 (en) Security service for an electronic marketpl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