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5438B - 一种烘干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干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5438B
CN114645438B CN202011522301.2A CN202011522301A CN114645438B CN 114645438 B CN114645438 B CN 114645438B CN 202011522301 A CN202011522301 A CN 202011522301A CN 114645438 B CN114645438 B CN 1146454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humidity
load level
determining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23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5438A (zh
Inventor
玄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223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54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5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5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5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5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2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4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58/36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for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 D06F58/38Control of operational steps, e.g. for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of drying, e.g. to achieve the target humidit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04Signal transfer or dat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2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4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58/46Control of the operating tim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28Air properties
    • D06F2103/34Humidit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28Electric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烘干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进入烘干阶段,开启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获取第一烘干时长,并在第一烘干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检测烘干设备内筒的湿度以获取第一湿度值;基于第一湿度值,确定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根据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并基于烘干结束条件继续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通过对待烘干对象预烘干后检测湿度值,基于湿度值确定负载等级大小,能够提高确定的负载等级的准确度,基于不同的负载等级确定不同的烘干结束条件,不仅能够提高烘干效率,而且能够确保待烘干对象不会出现烘干过度或未烘干的现象,保证烘干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烘干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烘干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干衣机是利用电加热来使洗好的衣物中的水分即时蒸发干燥的清洁类家用电器。对于北方的冬季和南方的“回南天”衣物难干的情况特别需要。随着干衣机的普及,人们对干衣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干衣机在烘干时,判断衣物湿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由用户主观判断衣物的湿度大小,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在控制面板上选择对应的控制按键以进行烘干;该种方式存在人工主观判断误差大,选择不当的控制按键易导致衣物未烘干或过干。另一种是先使用湿度传感器判断衣物的湿度大小,然后根据衣物湿度大小执行对应的烘干过程;该种方式是在烘干前检测衣物湿度,由于衣物初始时湿度比较大,且不同材质其含水量也不同,容易造成误判断,导致烘干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烘干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烘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进入烘干阶段,开启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获取第一烘干时长,并在所述第一烘干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烘干设备内筒的湿度以获取第一湿度值;
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
根据所述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并基于所述烘干结束条件继续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一负载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湿度阈值,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二负载等级,所述第二负载等级大于所述第一负载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三负载等级,所述第三负载等级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包括:
在所述负载等级为第一负载等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
在所述负载等级为第二负载等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
在所述负载等级为第三负载等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三烘干湿度阈值;
其中,第一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所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所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烘干湿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大于第三湿度阈值;
相应的,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包括: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大于第三湿度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结束所述烘干阶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烘干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烘干模块,用于确定进入烘干阶段,开启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烘干时长;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烘干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烘干设备内筒的湿度以获取第一湿度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
第二烘干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烘干结束条件继续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烘干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用于引起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烘干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进入烘干阶段,开启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获取第一烘干时长,并在所述第一烘干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烘干设备内筒的湿度以获取第一湿度值;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根据所述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并基于所述烘干结束条件继续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通过对待烘干对象预烘干后检测湿度值,基于湿度值确定负载等级大小,能够提高确定的负载等级的准确度,基于不同的负载等级确定不同的烘干结束条件,不仅能够提高烘干效率,而且能够确保待烘干对象不会出现烘干过度或未烘干的现象,保证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方法的另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方法的又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基于相关技术中的烘干设备,例如干衣机、洗碗机等存在烘干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烘干设备的烘干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的时候,完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方法中各个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由烘干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烘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进入烘干阶段,开启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本申请实施例中,烘干设备可以是任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设备,例如干衣机、烘鞋机、衣物护理机、洗碗机、洗干一体机等等,对应的待烘干对象可以为衣物、鞋包、碗筷等。下面以烘干设备为干衣机为例、待烘干对象以待烘干衣物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所述干衣机可以为热泵干衣机,也可为冷凝干衣机。
用户启动干衣机后,干衣机进入烘干阶段。由于衣物初始湿度比较大,且不同材质其含水量也不同,若此时直接检测衣物的湿度值,检测不同位置得到的湿度值差异较大,容易造成误判断。本申请实施例中,先开启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对衣物进行预烘干。在预烘干过程中,干衣机控制筒内衣物不断滚动,能够减小衣物不同位置的湿度差异,可大大提高湿度判断的准确度。
步骤S102,获取第一烘干时长。
这里,所述第一烘干时长为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预烘干的时长。在烘干开始后,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以获取第一烘干时长。
步骤S103,在所述第一烘干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烘干设备内筒的湿度以获取第一湿度值。
预设时长阈值为预先设定的预烘干时长。一般情况下,不同材质、不同量的待烘干衣物,将其不同位置的湿度差异减小到误差范围内时所需的预烘干时长不同。经过试验,大部分衣物在预烘干3至5分钟后,其不同位置的湿度差异可以减小到误差范围内,基于此,可将预设时长阈值设置为3至5分钟,例如3分钟。
干衣机对筒内衣物预烘干3分钟后,位于筒内的检测装置检测干衣机内筒的湿度以获取第一湿度值。这里,当干衣机筒内存在待烘干衣物时,内筒的湿度为待烘干衣物表面的湿度。当干衣机筒内不存在待烘干衣物时,此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干衣机筒内不存在衣物,即为空筒,此时内筒的湿度为筒内空气的湿度;另一种情况是干衣机筒内存在衣物,但这些衣物是已烘干衣物,即不存在未烘干衣物,此时内筒的湿度为筒内已烘干衣物表面的湿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烘干设备内筒湿度的检测装置可以为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烘干设备内筒的侧壁上。
步骤S104,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
对不同材质,不同量的待烘干对象进行相同时长的烘干,待烘干对象湿度的变化程度不同。一般的,吸水性差的材质、量少的待烘干对象的湿度变化,相对于吸水性好的材质、量大的待烘干对象的湿度变化更为明显。
例如,当待烘干衣物较多时,经过3分钟的预烘干后,内筒湿度仍然比较大;当待烘干衣物较少时,经过3分钟的预烘干后,内筒湿度相对比较小。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第一湿度值的大小来确定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基于第一湿度值将烘干设备的负载分为第一负载等级、第二的负载等级和第三负载等级。其中,第一负载等级小于第二负载等级,第二负载量小于第三负载等级。
步骤S105,根据所述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
在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确定后,进一步根据负载等级确定对不同负载等级的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时的烘干结束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烘干结束条件可根据干衣机内筒的湿度值确定,当待烘干衣物较多时,为了避免出现未烘干的现象,设置一个较小的烘干湿度阈值,当内筒湿度达到该较小的烘干湿度阈值时,结束烘干;当待烘干衣物较少时,为了避免出现烘干过度的现象,设置一个较大的烘干湿度阈值,当内筒湿度达到该较大的烘干湿度阈值时,结束烘干。
步骤S106,基于所述烘干结束条件继续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基于当前待烘干对象的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后,基于烘干结束条件继续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当达到烘干结束条件时,确定完成烘干阶段;当未达到烘干结束条件时,继续对待烘干衣物进行烘干。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方法,烘干设备确定进入烘干阶段,开启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获取第一烘干时长,并在所述第一烘干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烘干设备内筒的湿度以获取第一湿度值;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根据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并基于烘干结束条件继续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通过对待烘干对象预烘干后检测湿度值,基于湿度值确定负载等级大小,能够提高确定的负载等级的准确度,基于不同的负载等级确定不同的烘干结束条件,不仅能够提高烘干效率,而且能够确保待烘干对象不会出现烘干过度或未烘干的现象,保证烘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干衣机内筒的湿度来确定待烘干对象的负载等级。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104中的“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可以实现为以下步骤:
步骤S104a1,判断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
当第一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时,表明在预烘干之后,干衣机内的待烘干衣物的湿度值比较小,此时进入步骤S104a2;当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时,表明在预烘干之后,干衣机内的待烘干衣物的湿度比较大,此时进入步骤S104a3。
这里,所述第一湿度阈值可以设置为4000。例如,对待烘干衣物预烘干3分钟后,判断内筒的第一湿度值是否小于4000,若小于4000,表明待烘干衣物较少;若大于4000,表明待烘干衣物较多。
步骤S104a2,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一湿度等级。
在第一湿度值小于4000时,确定负载等级为第一负载等级,即确定筒内存在较少的待烘干衣物,干衣机的负载等级为小负载。
步骤S104a3,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大于所述第一湿度等级。
当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4000时,确定负载等级大于第一湿度等级,即确定筒内存在较多的待烘干衣物,干衣机的负载等级为大负载。
在步骤S104a3之后,执行上述步骤S105,以根据待烘干衣物不同的负载等级确定不同的烘干结束条件。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更精确的获取干衣机筒内的负载等级,当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4000时,可对负载等级进行进一步细分。此时,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104中的“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可以实现为以下步骤:
步骤S104b1,判断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
当第一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时,表明在预烘干之后,干衣机内的待烘干衣物的湿度值比较小,此时进入步骤S104b2;当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时,表明在预烘干之后,干衣机内的待烘干衣物的湿度比较大,此时进入步骤S104b3。
这里,所述第一湿度阈值可以设置为4000。
步骤S104b2,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一湿度等级。
在第一湿度值小于4000时,确定负载等级为第一负载等级,即确定筒内存在较少的待烘干衣物,干衣机的负载等级为小负载。
步骤S104b3,判断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湿度阈值。
当第一湿度值大于等于第一湿度阈值时,为了进一步细分负载等级,继续判断第一湿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湿度阈值。当第一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时,表明干衣机内筒存在中量的待烘干衣物,此时进入步骤S104b4;当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时,表明干衣机内筒存在大量的待烘干衣物,此时进入步骤S104b5。
这里,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将第二湿度阈值设置为5000。
步骤S104b4,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二负载等级。
这里,所述第二负载等级大于所述第一负载等级。
在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4000、且小于5000时,确定负载等级为第二负载等级,干衣机内筒存在中量待烘干衣物,即干衣机的负载等级为中负载。
步骤S104b5,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三负载等级。
这里,所述第三负载等级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等级。
在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5000时,确定负载等级为第三负载等级,干衣机内筒存在大量待烘干衣物,即干衣机的负载等级为大负载。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湿度值分别与第一湿度阈值和第二湿度阈值进行比较,实现对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的划分,能够更精确地确定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04之前,还可以基于第一湿度值判断筒内是否存在待烘干衣物,当预烘干后,筒内湿度已经达到烘干湿度,表明筒内不存在待烘干衣物;当预烘干后,筒内湿度大于烘干湿度时,继续执行步骤S104。“基于第一湿度值确定筒内是否存在待烘干衣物”可以实现为以下步骤:
步骤S13,确定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大于第三湿度阈值。
当第一湿度值大于第三湿度阈值时,表明筒内存在待烘干衣物,此时进入步骤S104;当第一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湿度阈值时,表明筒内不存在待烘干衣物,此时进入步骤S14。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预烘干后,第一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湿度阈值时,确定筒内不存在待烘干衣物,此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筒内不存在衣物,即空筒;另一种是筒内存在衣物,但这些衣物为已烘干衣物。
步骤S14,确定结束所述烘干阶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105“根据所述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可以实现为以下步骤:
步骤S1051,在所述负载等级为第一负载等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
步骤S1052,在所述负载等级为第二负载等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
步骤S1053,在所述负载等级为第三负载等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三烘干湿度阈值。
其中,第一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所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所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烘干湿度阈值。
当干衣机的负载等级较小时,待烘干衣物内外湿度差异较小,此时设置一个较大的烘干阈值即可,确保烘干衣物的前提下,不会损伤衣物。当干衣机的负载等级较大时,待烘干衣物内外湿度差异较大,此时为了保证烘干效果,设置一个较小的烘干阈值,确保外表面以及内部的待烘干衣物均被烘干。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将第一湿度阈值设置为1600,第一烘干湿度阈值设置为1500,第二烘干湿度阈值设置为1400,第三烘干湿度阈值设置为1300。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负载等级确定不同的烘干结束条件,能够在烘干衣物的前提下,不会损伤衣物,从而保证烘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烘干阶段结束后,可进一步对干衣机内筒吹入冷风,以降低衣物温度,避免打开干衣机门体时高温损伤用户皮肤。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方法的另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所述烘干方法应用于烘干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设备以干衣机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确定进入烘干阶段,开启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步骤S202,获取第一烘干时长。
步骤S203,判断所述第一烘干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阈值。
当第一烘干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时,进入步骤S204;当第一烘干时长小于预设时长阈值时,返回步骤S202重新获取第一烘干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长阈值可以设置为3分钟。
步骤S204,检测所述烘干设备内筒的湿度以获取第一湿度值。
步骤S205,判断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大于第三湿度阈值。
当第一湿度值大于第三湿度阈值时,进入步骤S206;当第一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湿度阈值时,进入步骤S216。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湿度阈值可以设置为1600。
步骤S206,判断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
当第一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时,进入步骤S207;当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时,进入步骤S209。
这里,所述第一湿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三湿度阈值。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湿度阈值可以设置为4000。
步骤S207,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一负载等级。
这里,所述第一负载等级表征干衣机筒内存在少量的待烘干衣物。
步骤S208,确定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可以设置为1500。进入步骤S214。
步骤S209,判断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湿度阈值。
当第一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时,进入步骤S210;当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时,进入步骤S212。
这里,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可以设置为5000。
步骤S210,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二负载等级。
这里,所述第二负载等级大于所述第一负载等级。
步骤S211,确定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可以设置为1400。进入步骤S214。
步骤S212,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三负载等级。
这里,所述第三负载等级大于所述第三负载等级。
步骤S213,确定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三烘干湿度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烘干湿度阈值可以设置为1300。
步骤S214,判断是否达到烘干结束条件。
在达到烘干结束条件时,进入步骤S217;在未达到烘干结束条件时,进入步骤S215继续烘干。
步骤S215,继续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返回步骤S214继续进行烘干结束的判断。
步骤S216,确定所述烘干设备内不存在待烘干对象。
步骤S217,关闭所述加热装置。
步骤S218,结束所述烘干阶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方法,确定进入烘干阶段,开启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获取第一烘干时长,并在所述第一烘干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烘干设备内筒的湿度以获取第一湿度值;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根据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并基于烘干结束条件继续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通过对待烘干对象预烘干后检测湿度值,基于湿度值确定负载等级大小,能够提高确定的负载等级的准确度,基于不同的负载等级确定不同的烘干结束条件,不仅能够提高烘干效率,而且能够确保待烘干对象不会出现烘干过度或未烘干的现象,保证烘干效果。
下面,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的示例性应用。
目前市场上干衣机常采用的湿度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人工检测湿度,由使用者自主判断衣物的湿度,通过选择面板上功能按键控制功率大小,从而实现烘干衣物。该方式存在人工选择误差,若功率选择不当则易导致衣物烘不干或过干。另一种是使用湿度传感器,先进行负载判定,然后根据负载大小进行烘干。由于衣物初始时湿度比较大,且不同材质其含水量也不同,容易导致误判断。使用该方法进行衣物烘干,只能对于一些小负载烘干效果较好,但对于大负载衣物例如棉被、四件套等,衣物外表面干燥,但内部仍是湿的,存在误判断,进而导致衣物烘不干,使得烘干效果不佳。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湿度传感器的自动判断负载及湿度判干方法,先进行烘干加热,再利用湿度传感器判断负载大小,确定负载是小负载、中负载还是大负载,然后进行判干。这种方法不仅避免了因手动选择功率带来的误差,减少了过干或烘不干现象,还可以更精准地判断负载大小,根据负载决定烘干结束条件,大大提高湿度判断精度,提高烘干效率。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方法的又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所述烘干方法应用于烘干设备,例如干衣机。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烘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启动干衣机,开始对干衣机筒内进行烘干。
步骤S302,判断烘干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阈值。
当烘干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T0时,进入步骤S303;当烘干时长未达到预设时长阈值T0时,继续执行步骤S302。
这里,所述预设时长阈值T0可以为3分钟。
步骤S303,判断筒内湿度是否大于第三湿度阈值。
当筒内湿度大于第三湿度阈值H0时,进入步骤S305;当筒内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湿度阈值H0时,进入步骤S304。
这里,所述第三湿度阈值H0可以设置为1600。
步骤S304,确定所述干衣机内筒为空筒。
进入步骤S316以结束烘干过程。
步骤S305,判断筒内湿度是否达到第一湿度阈值。
当筒内湿度达到第一湿度阈值H1时,即筒内湿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H1时,进入步骤S306;当筒内湿度未达到第一湿度阈值H1时,即筒内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湿度阈值H1时,进入步骤S309。
这里,所述第一湿度阈值H1可以设置为4000。
步骤S306,判定筒内负载为小负载。
步骤S307,继续烘干。
步骤S308,判断筒内湿度是否达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
当筒内湿度达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Hn1时,即筒内湿度小于第一烘干湿度阈值Hn1时,确定达到烘干结束条件,此时进入步骤S316;当筒内湿度未达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Hn1时,即筒内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烘干湿度阈值Hn1时,返回步骤S307继续烘干。
步骤S309,判断筒内湿度是否达到第二湿度阈值。
当筒内湿度达到第二湿度阈值H2时,即筒内湿度小于第二湿度阈值H2时,进入步骤S310;当筒内湿度未达到第二湿度阈值H2时,即筒内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湿度阈值H2时,进入步骤S313。
这里,所述第二湿度阈值H2可以设置为5000。
步骤S310,判定筒内负载为中负载。
步骤S311,继续烘干。
步骤S312,判断筒内湿度是否达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
当筒内湿度达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Hn2时,即筒内湿度小于第二烘干湿度阈值Hn2时,确定达到烘干结束条件,此时进入步骤S316;当筒内湿度未达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Hn2时,即筒内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烘干湿度阈值Hn2时,返回步骤S311继续烘干。
步骤S313,判定筒内负载为大负载。
步骤S314,继续烘干。
步骤S315,判断筒内湿度是否达到第三烘干湿度阈值。
当筒内湿度达到第三烘干湿度阈值Hn3时,即筒内湿度小于第三烘干湿度阈值Hn3时,确定达到烘干结束条件,此时进入步骤S316;当筒内湿度未达到第三烘干湿度阈值Hn3时,即筒内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三烘干湿度阈值Hn3时,返回步骤S314继续烘干。
步骤S316,结束烘干。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方法,在干衣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检测此时的湿度值进行负载判定,确定小、中、大不同负载,然后进行自动烘干,实时判断湿度值是否达到判干湿度值,不同的负载判干湿度值不同,若达到则烘干结束,否则进行自动烘干,直到达到判干湿度值。
具体设计如下:在程序中设置一个第三湿度阈值H0,干衣机烘干运行时长T0后,检测筒内此时的湿度值为第一湿度值,若第一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湿度阈值H0则认为是空筒,否则继续进行判断第一湿度值是否达到第一湿度阈值H1,若达到则认为是小负载,否则继续判断第一湿度值是否达到第二湿度阈值H2,若达到则为中负载,否则为大负载,以上为负载的判定;判断负载后,进行自动烘干,实时检测湿度,为保证烘干效果,根据不同负载烘干所达到的判干点不同,若为小负载则最终判干湿度点为第一烘干湿度阈值Hn1,若为中负载则最终判干湿度点为第二烘干湿度阈值Hn2,若为大负载则最终判干湿度点为第三烘干湿度阈值Hn3。达到判干湿度点则烘干结束,否则继续进行烘干,直到达到判干要求,烘干过程结束。
本申请实施例首先对衣物烘干一段时间,减少前期湿度误差,然后根据当前的湿度值判定负载分类,根据前面得到的负载不同,其最终判干点也不同,继续进行自动烘干,并实时检测湿度值是否达到判干值,完成烘干过程。本申请实施例先进行烘干,然后再根据当前的湿度进行负载判定,使得判定结果更加精准,根据衣物的负载不同,最终判干湿度点不同,以此保证不同负载的衣物都能既不过干也不会不干,达到较好的烘干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不仅避免了因手动选择功率带来的误差,减少了过干或烘不干现象,还可以更精准地判断负载大小,根据负载不同确定不同的最终判干湿度点,大大提高湿度判断精度,提高烘干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用于所有用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装置,例如用到烘干功能的干衣机、烘鞋机、护理机、洗碗机等,均可先运行一段时间再根据当前湿度进行负载判定,进行自动烘干,能够减少前期湿度的影响,并且不同负载等级的最终判干湿度点不同,大大提高湿度判断精度,提高烘干效率。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烘干装置,该装置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包括的各单元,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ing)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所述烘干装置应用于衣物处理设备,例如干衣机中,如图4所示,所述烘干装置400包括:
第一烘干模块401,用于确定进入烘干阶段,开启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第一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第一烘干时长;
第二获取模块403,用于在所述第一烘干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烘干设备内筒的湿度以获取第一湿度值;
第一确定模块404,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
第二确定模块405,用于根据所述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
第二烘干模块406,用于基于所述负载等级继续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404,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一负载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404,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湿度阈值,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二负载等级,所述第二负载等级大于所述第一负载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404,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三负载等级,所述第三负载等级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烘干模块406,还用于:
在所述负载等级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
在未达到烘干结束条件的情况下,继续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05,还用于:
在所述负载等级为第一负载等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
在所述负载等级为第二负载等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
在所述负载等级为第三负载等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三烘干湿度阈值;
其中,第一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所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所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烘干湿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400,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大于第三湿度阈值;
相应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05,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大于第三湿度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装置400,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结束所述烘干阶段。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烘干装置实施例项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烘干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烘干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烘干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烘干设备,例如干衣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烘干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根据图5示出的烘干设备500的示例性结构,可以预见烘干设备500的其他的示例性结构,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结构不应视为限制,例如可以省略下文所描述的部分组件,或者,增设下文所未记载的组件以适应某些应用的特殊需求。
图5所示的烘干设备500包括:一个处理器501、至少一个通信总线502、用户接口503、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504和存储器505。其中,通信总线502配置为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503可以包括显示屏,外部通信接口504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和无线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501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烘干方法的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方法中的步骤。
以上烘干设备和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烘干设备和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产品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进入烘干阶段,开启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获取第一烘干时长,并在所述第一烘干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烘干设备内筒的湿度以获取第一湿度值;
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
根据所述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并基于所述烘干结束条件继续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一负载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湿度阈值,所述第二湿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小于所述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二负载等级,所述第二负载等级大于所述第一负载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为第三负载等级,所述第三负载等级大于所述第二负载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包括:
在所述负载等级为第一负载等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
在所述负载等级为第二负载等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
在所述负载等级为第三负载等级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烘干结束条件为所述内筒的湿度达到第三烘干湿度阈值;
其中,第一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所述第一烘干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所述第二烘干湿度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烘干湿度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湿度值是否大于第三湿度阈值;
相应的,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包括: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大于第三湿度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湿度值小于或等于第三湿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结束所述烘干阶段。
8.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烘干模块,用于确定进入烘干阶段,开启烘干设备的加热装置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烘干时长;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烘干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阈值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烘干设备内筒的湿度以获取第一湿度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湿度值,确定所述烘干设备的负载等级;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载等级确定烘干结束条件;
第二烘干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烘干结束条件继续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
9.一种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用于引起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522301.2A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烘干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6454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2301.2A CN114645438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烘干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2301.2A CN114645438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烘干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5438A CN114645438A (zh) 2022-06-21
CN114645438B true CN114645438B (zh) 2023-11-24

Family

ID=81991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2301.2A Active CN114645438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烘干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543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0685A (zh) * 2015-08-31 2017-03-08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烘干方法及干衣机
CN106811945A (zh) * 2015-11-27 2017-06-09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干衣机及其负载量判断方法
CN109385865A (zh) * 2017-08-10 2019-02-26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方法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09385866A (zh) * 2017-08-10 2019-02-26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衣物烘干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衣物烘干设备
CN109629207A (zh) * 2018-12-29 2019-04-16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0685A (zh) * 2015-08-31 2017-03-08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烘干方法及干衣机
CN106811945A (zh) * 2015-11-27 2017-06-09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干衣机及其负载量判断方法
CN109385865A (zh) * 2017-08-10 2019-02-26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方法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09385866A (zh) * 2017-08-10 2019-02-26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衣物烘干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衣物烘干设备
CN109629207A (zh) * 2018-12-29 2019-04-16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5438A (zh)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9207B (zh)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2481977B (zh) 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及其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22077933A1 (zh) 一种干衣控制方法、装置、衣物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85865B (zh)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方法以及衣物处理设备
EP1457594A2 (en) Drying device and method
KR20180045323A (ko) 의류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CN114635271B (zh) 一种烘干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6983552B2 (en) Laundry dry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4645438B (zh) 一种烘干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26103B (zh) 洗衣机及其除湿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79724A (zh) 烘干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衣物烘干设备
CN113136716A (zh) 干衣机负载重量获取方法、装置、干衣机及存储介质
CN112481978B (zh) 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及其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KR101339803B1 (ko) 의류 건조기의 건조 제어 방법
CN112411152A (zh) 烘干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09811504B (zh) 洗衣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洗衣机
CN113308864B (zh) 衣物处理装置及其烘干控制方法、装置
KR101100192B1 (ko) 자동 건조 장치의 건조 제어 방법
CN114775254B (zh) 干衣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和干衣机
CN117248364A (zh) 一种干衣机的均匀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及干衣机
CN111826913B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KR101199365B1 (ko) 자동 건조 장치의 건조 제어 방법
CN117684354A (zh) 防止洗涤物处理进程时间跳变的方法及洗涤物处理设备
JP2022542771A (ja) 洗濯機および操作方法
CN115478420A (zh)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衣物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