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1892A - 蓄电模块 - Google Patents

蓄电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1892A
CN114641892A CN202080076526.1A CN202080076526A CN114641892A CN 114641892 A CN114641892 A CN 114641892A CN 202080076526 A CN202080076526 A CN 202080076526A CN 114641892 A CN114641892 A CN 114641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torage
storage devices
storage module
insulating layer
modu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65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荻野洋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641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18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2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8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by thermal insulation or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01G11/82Fixing or assembling a capacitive element in a housing, e.g. mounting electrodes, current collectors or terminal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8Cooling arrangements; Heating arrangements; 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10Housing;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10Housing; Encapsulation
    • H01G2/103Sealings, e.g. for lead-in wir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3Cylindrica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7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蓄电模块,具备:多个蓄电器件;以及保持架,保持多个蓄电器件,蓄电器件具备:具有开口的壳体;电极体,收纳于壳体,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封口构件,对开口进行密封,壳体具有:圆筒状的筒部;开口端部,与设置于筒部的一方的端部的开口对应;以及底部,将筒部的另一方的端部关闭,在多个蓄电器件中,各个筒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绝缘层覆盖,多个蓄电器件所包括的相互相邻的一对所述蓄电器件彼此的位置被所述绝缘层限制。

Description

蓄电模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蓄电模块。
背景技术
以往的蓄电模块一般为了固定或保持多个蓄电器件而具备由树脂等形成的保持架。例如,专利文献1作为蓄电模块的一例,对具备多个圆筒形电池、具有收纳各圆筒形电池的多个收纳部的电池保持架、以及将各圆筒形电池电连接的一对端子板在内的电池块进行示教。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03468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具备多个蓄电器件的蓄电模块中,在一个蓄电器件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抑制对其他电池的延烧等的热的影响是重要的课题。另一方面,还要求减轻蓄电模块整体的重量以及体积,提高蓄电模块的能量密度。
作为抑制相邻的蓄电器件的热的影响并提高蓄电模块的能量密度的方法,考虑减小相邻的蓄电器件间的距离,并且精密地限制该距离。但是,在利用设置有介于相邻的蓄电器件间的壁的保持架来限制相邻的圆筒形电池彼此的距离的情况下,需要使该壁更薄。如果壁变得更薄,则难以维持尺寸精度,有可能提高蓄电模块的制造成本。进而,由于壁的强度也降低,因此作为蓄电模块的可靠性也有可能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侧面涉及蓄电模块,其具备:多个蓄电器件;以及保持架,保持所述多个蓄电器件,所述蓄电器件具备:具有开口的壳体;电极体,收纳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封口构件,对所述开口进行密封,所述壳体具有:圆筒状的筒部;开口端部,与设置于所述筒部的一方的端部的所述开口对应;以及底部,将所述筒部的另一方的端部关闭,在所述多个蓄电器件中,各个所述筒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绝缘层覆盖,所述多个蓄电器件中包括的相互相邻的一对所述蓄电器件彼此的位置被所述绝缘层限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维持蓄电模块的可靠性并提高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具备绝缘层的蓄电器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3A是图1的蓄电器件的俯视图。
图3B是图3A的B-B线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3B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1的蓄电模块所具备的一方的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6A是图5的保持架的俯视图。
图6B是图6A的B-B线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具备绝缘层的蓄电器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9A是图7的蓄电器件的俯视图。
图9B是图9A的B-B线处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B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图7的蓄电模块所具备的一方的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12A是图11的保持架的俯视图。
图12B是图12A的B-B线处的剖视图。
图13A是将具备绝缘层的蓄电器件的又一例的绝缘层设为剖面的侧视图。
图13B是将具备绝缘层的蓄电器件的又一例的绝缘层设为剖面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一方面所涉及的蓄电模块具备多个蓄电器件和保持多个蓄电器件的保持架。蓄电器件具备:壳体,具有开口;电极体,收纳于壳体,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封口构件,对开口进行密封。壳体具有:圆筒状的筒部;开口端部,与设置于筒部的一方的端部的上述开口对应;以及底部,将筒部的另一方的端部关闭。壳体的形状例如可以是圆筒形,但没有特别限定。
在此,多个蓄电器件的各个筒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绝缘层覆盖。通过该绝缘层,相互相邻的一对蓄电器件彼此的位置被限制。例如,壳体的筒部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被沿着筒部的外周面的整周设置的绝缘层覆盖。在这种情况下,沿着一个蓄电器件的壳体的筒部的外周面的整周设置的绝缘层防止与其他蓄电器件的壳体的筒部的外周面的接触。绝缘层起到与限制蓄电器件彼此的距离的保持架的壁面同样的作用。
在此,所谓“限制”,是指确保蓄电器件彼此的最低限度的距离。绝缘层彼此可以始终接触,也可以根据由振动、冲击等引起的蓄电器件的动作而接触或者不接触。在相互相邻的至少一对蓄电器件的绝缘层彼此接触的情况下,该一对蓄电器件分别具有的两个绝缘层的合计厚度也可以与蓄电器件彼此间的最低距离一致。此时,蓄电模块的体积能量密度能够更高。此外,绝缘层被蓄电器件支承,从而强度比与绝缘层相同的厚度的进行自立支承的保持架的壁提高。因此,如果是相同的强度,则能够使绝缘层比被自立支承的壁更薄。
在相互相邻的至少一对蓄电器件的绝缘层彼此接触的情况下,绝缘层彼此不需要粘接。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各蓄电器件组装到蓄电模块,或者容易地卸下。因此,制作蓄电模块时的再加工、制作蓄电模块后的维护变得容易。其中,即使相互相邻的至少一对蓄电器件的绝缘层彼此相互粘接,也没有大的问题,也可以粘接。通过进行粘接,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相邻的一对蓄电器件的对位。
保持架也可以具有与筒部的一方的端部相对的第一壁部和与筒部的另一方的端部相对的第二壁部。例如,保持架也可以具备包括第一壁部的第一保持架和包括第二壁部的第二保持架。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保持架配置于多个蓄电器件的集合体的一方的端部。此外,第二保持架配置于多个蓄电器件的集合体的另一方的端部。
第一保持架以及第二保持架也可以进行协作而起到将多个蓄电器件保持为一体的作用。具体而言,第一保持架以及第二保持架中的至少一方例如也可以具有包围并捆扎多个蓄电器件的集合体的侧壁。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起到分别进行抑制以使得蓄电器件不会从多个蓄电器件的集合体的一方的端部以及另一方的端部飞出的地板构件或顶棚构件的作用。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地板构件或顶棚构件)通常具有与蓄电器件的位置对应的贯通孔。
绝缘层覆盖筒部的外周面的例如50%以上、进而80%以上的面积。由此,更高度地抑制蓄电器件彼此的接触。
第一壁部以及第二壁部中的至少一方电可以具有多个支柱部,该多个支柱部构成为从该第一壁部或第二壁部(地板构件或顶棚构件)突出,并被配置于筒部的周围。这样的支柱部具有在组装蓄电模块时将蓄电器件临时固定而防止例如蓄电器件的侧翻的功能。也可以是,具有支柱部的保持架的形成支柱部的面的背面凹陷。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保持架轻型化。此外,为了轻型化,也可以在支柱部形成沿支柱部突出的方向延伸的贯通孔。
支柱部的尺寸也可以在与蓄电器件的筒部的周向垂直的方向(换言之,径向)上比形成于相邻的一对蓄电器件各自的绝缘层的厚度之和大。在这种情况下,支柱部不存在于一对蓄电器件间的最窄的空间。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相互相邻的至少一对蓄电器件的绝缘层彼此相对而对位时的该对位被支柱部的尺寸支配并进行该对位,从而能够固定各蓄电器件。
在壳体的筒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未被绝缘层覆盖的情况下,未被该绝缘层覆盖的部分也可以与第一保持架以及第二保持架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相邻。此时,与壳体的筒部的外周面相邻的第一保持架或第二保持架的一部分例如可以是从第一壁部或第二壁部(地板构件或顶棚构件)突出的支柱部。即,在筒部的外周面中,在与支柱部对置的区域,也可以不形成绝缘层。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设置于各蓄电器件的绝缘层的量。此外,由于能够不经由绝缘层而使保持架与蓄电器件相对,因此与在保持架与蓄电器件之间存在绝缘层的结构相比,能够使蓄电模块小型化与绝缘层的厚度相应的量。或者,在筒部的外周面,也可以在与支柱部对置的区域,形成比不与支柱部对置的区域的绝缘层薄的绝缘层。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蓄电模块小型化绝缘层的厚度在不与支柱部对置的区域和与支柱部对置的区域的差分。此外,通过在筒部的外周面中的与支柱部对置的区域也设置绝缘层,从而能够延长沿面距离。
绝缘层也可以分割设置于筒部的外周面的多个区域。此时,在多个区域彼此之间的区域中,筒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在整周露出。换言之,绝缘层可以是多个环状,筒部的外周面也可以呈环状地露出。由此,能够削减绝缘层的需要量。
绝缘层还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底部的外侧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蓄电器件由振动、冲击等引起而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壳体的底部彼此接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简化在多个蓄电器件的集合体的壳体的底部侧的端部配置的第二保持架的构造。例如,在第二保持架的第二壁部(地板构件)设置与壳体的筒部的外侧面的下方相邻的支柱部的必要性变低。此外,在支柱部设置底部的绝缘层露出的孔,能够使支柱部轻型化。
多个蓄电器件也可以并排地排列。所谓多个蓄电器件并排地排列,意味例如多个蓄电器件的电极体的轴向大体平行,多个蓄电器件的集合体的一方以及另一方的端部分别位于大体相同的平面内,蓄电器件的壳体的筒部彼此相邻地排列。
多个蓄电器件也可以分别以壳体朝向相同的方向并排而排列。在这种情况下,多个蓄电器件的封口构件均位于大体相同的平面内。蓄电模块通常具备具有与多个蓄电器件的一方的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第一集电体和具有与另一方的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第二集电体。在多个蓄电器件的壳体以朝向相同的方向地并排地排列的情况下,容易将第一集电体以及第二集电体这两方集中配置于蓄电器件的一方的端部侧(具体而言,具有封口构件的一侧),因此,不需要在蓄电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侧(具体而言,底部侧)设置集电构造。因此,能够削减蓄电器件在轴向上所需要的空间,有利于蓄电模块的体积能量密度的提高。
电极体例如经由间隔件卷绕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而构成。在蓄电器件为电池的情况下,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一方为正极,另一方为负极。此外,第一集电体以及第二集电体中的一方是正极集电体,另一方是负极集电体。
另外,蓄电器件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一次电池、二次电池、锂离子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固体电解电容器等。其中,可以优选使用能量密度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全固体电池)。
绝缘层的厚度根据蓄电器件的尺寸、搭载蓄电器件的设备等适当选择即可,例如,从发挥与保持架相比能够减小公差的优点的观点出发,例如也可以为0.5mm以下、进一步为0.2mm以下的覆膜状。
第一保持架也可以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多个蓄电器件的集合体的一方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同样地,第二保持架也可以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多个蓄电器件的集合体的另一方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蓄电模块的一体性被提高,并且由振动、冲击等引起的蓄电器件的移动被抑制。因此,难以产生蓄电器件彼此的接触,容易确保更高的安全性。
绝缘层可以是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在这种情况下,绝缘层例如通过使用辊等将固化前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敷于壳体的筒部的外周面,然后使其固化而形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包括在低温下进行固化的热固化性树脂,也可以包括通过UV光等光的照射而固化的光固化性树脂。或者,绝缘层也可以是预先形成为筒状、或者形成为覆盖壳体的筒部和底部的帽状的成型品。优选成型品具有弹性以使得容易嵌入壳体。可以包含硅酮、聚氨酯等,也可以包含橡胶成分。此外,绝缘层除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外,也可以将使绝缘物溶解或分散于溶剂而成的液体涂敷于筒部,通过干燥除去溶剂而形成。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包括含有通过吸热反应而分解的无机物的粒子。作为这样的无机物的例子,可以使用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金属氢氧化物。在含有无机物的粒子的例子中,包括含有上述那样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无机填料。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在高温(例如高于200℃的温度)下分解而放出水蒸气。该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使周围温度降低。因此,能够高度地提高异常时的蓄电模块的安全性。
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包括无机填料的情况下,无机填料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设为1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或2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进行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具备搭载于图1的蓄电模块的绝缘层的蓄电器件的一例的立体图。图3A是图1的蓄电器件的俯视图,图3B是图3A的B-B线处的剖视图,图4是图3B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图1的蓄电模块所具备的一方的保持架的立体图,图6A是图5的保持架的俯视图,图6B是图6A的B-B线处的剖视图。
蓄电模块10具备分别为圆筒形的多个蓄电器件200和将多个蓄电器件200保持为一体的第一保持架300以及第二保持架400。多个蓄电器件200以各个壳体朝向相同的方向地并排地排列。
在图1中,将100个蓄电器件呈交错状地排列以使得接近最密填充,但蓄电器件的排列、数量等没有被特别限定。第一保持架300配置于多个蓄电器件200的集合体200A的一方的端部(在图1中为上方的端部)。第二保持架400配置于多个蓄电器件200的集合体200A的另一方的端部(在图1中为下方的端部)。
如图2所示,蓄电器件200具备:具有开口的壳体210;收纳于壳体210的电极体(未图示);以及封口构件230,固定于壳体210以使得对开口进行封口。壳体210具有筒部211、与设置于筒部211的一方的端部的开口对应的开口端部212、以及将筒部211的另一方的端部关闭的底部213。在图1、3、4中,简化示出壳体210的构造。壳体210的形状在图示例中为圆筒形,但并不特别限定。
壳体210的包括筒部211的中央部的区域的外周面由用于沿着整周确保绝缘性的绝缘层214覆盖。绝缘层214是具有给定的厚度(例如0.5mm~1.0mm左右)的覆膜状。在此,包括中央部的区域的面积为筒部的外周面的大体50%~60%左右。筒部211的开口侧以及底部213侧的端部区域未被绝缘层214覆盖,壳体210露出。
绝缘层214的材质只要具有绝缘性,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具备耐热性,更优选具备吸热性。作为这样的材质,可举出已经叙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但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聚氨酯橡胶、硅酮橡胶等热固化性弹性体。例如,也可以将壳体210插入环状的弹性体。
未图示的电极体一般具有:具有第一极性的第一电极、具有第二极性的第二电极、以及存在于它们之间的间隔件。在图2所示的圆筒形的蓄电器件200的情况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通常经由间隔件卷绕而构成圆柱状的电极体。第一电极与封口构件230连接,因此封口构件230具有与第一电极相同的极性。另一方面,第二电极与壳体210电连接,因此壳体210具有与第二电极相同的极性。
如图4所示,相互相邻的一对蓄电器件200的绝缘层214彼此接触,绝缘层214的厚度限制蓄电器件200彼此的距离。因此,第一保持架300以及第二保持架400均不需要具有介于多个蓄电器件200最接近的间隙而将蓄电器件牢固地固定的构件。这样的第一保持架300以及第二保持架400容易减小公差而廉价地制造。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层214具有多个蓄电器件200的定位的功能,并且能够抑制相互相邻的一对蓄电器件200的壳体210彼此的接触。如果是这样的构造,则能够容易地减小蓄电器件200彼此的距离,因此容易提高蓄电模块10的能量密度。
在图4中,相邻的蓄电器件200的绝缘层214彼此相互接触,但未必需要无间隙地接触。此外,相邻的蓄电器件200的绝缘层214彼此可以相互粘接,也可以不粘接。
第一保持架300以及第二保持架400配置为从上下夹住并收纳多个蓄电器件200的集合体200A。由此,第一保持架300以及第二保持架400进行协作而确保多个蓄电器件200的集合体200A的一体性。
具体而言,第一保持架300以及第二保持架400分别具有包围多个蓄电器件200的集合体200A的上半部分以及下半部分而捆扎的侧壁310以及410。在此,集合体200A的上半部分是指多个蓄电器件200各自的封口构件230侧(壳体210的开口端部212侧)的一半,下半部分是指多个蓄电器件200各自的底部213侧的一半。此外,第一保持架300具有抑制为蓄电器件200不会从集合体200A的封口构件230侧的端部飞出的顶棚构件320。顶棚构件320对应于与蓄电器件的筒部的一方的端部相对的第一壁部。另一方面,第二保持架400具有抑制为蓄电器件200不会从集合体200A的底部213侧的端部飞出的地板构件420。地板构件420对应于与筒部的另一方的端部相对的第二壁部。顶棚构件320具备被配置为将集合体200A的上半部分侧的侧壁310的封口构件230侧的端部彼此相连的板状构件。地板构件420具备被配置为将集合体200A的下半部分侧的侧壁410的底部213侧的端部彼此相连的板状构件。
在顶棚构件320的板状构件设置与蓄电器件200的位置对应的第一贯通孔321,在地板构件420的板状构件设置与蓄电器件200的位置对应的第二贯通孔421。各贯通孔位于多个蓄电器件200各自的封口构件230的正上方以及底部213的正下方。第一贯通孔321被用于经由壳体210或封口构件230的集电构造的构筑。此外,第一贯通孔321例如起到将异常时放出的气体从蓄电器件200引导至给定的管道的作用。第二贯通孔421例如能够作为使由蓄电器件200产生的热释放的排热路径发挥功能。在将第二贯通孔421用作排热路径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地板构件420的外表面设置散热构件(散热板、散热片等),向介于该散热构件与蓄电器件200之间的第二贯通孔421填充传热材料。通过该传热材料与蓄电器件200以及散热构件热连接,能够促进来自蓄电器件200的排热。此外,通过在壳体210的底部213形成防爆阀,也能够将第二贯通孔421与第一贯通孔321同样地用作排气路径。
第一保持架300以及第二保持架400例如能够通过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传递成型、热塑性树脂的注射成型等而得到。
如图1、图5、图6A、图6B所示,也可以使配置于蓄电器件200彼此的间隙的支柱部322以及422从第一保持架300的顶棚部件320以及第二保持架400的地板构件420突出。多个支柱部322、422以在蓄电器件的筒部的周围相互分离的状态配置。其中,支柱部322、422的尺寸在与蓄电器件200的壳体210的筒部211的周向垂直的方向(换言之,筒部的径向)上,比在相邻的一对蓄电器件各自形成的绝缘层的厚度之和大。因此,抑制支柱部322、422介于蓄电器件彼此最接近时形成的间隙或空间。
在蓄电器件200的壳体210的筒部211的外周面中,在与支柱部322、422对置的区域,未必需要形成绝缘层214。壳体210的筒部211的开口侧以及底部213侧的端部区域未被绝缘层214覆盖,壳体210露出。在壳体210露出的区域,支柱部322以及422相邻,有助于蓄电器件200的固定。支柱部322以及422还具有防止组装蓄电模块10时的蓄电器件200的侧翻的功能。支柱部322以及422的横剖面形状也可以与由蓄电器件200包围的间隙的形状相匹配地形成为例如六边形那样的多边形形状,也可以设为圆形。此外,也可以是根据筒部的周面的形状而由向内侧凹陷的多个弧(例如6个弧)构成的图形。支柱部的高度大致为蓄电器件的高度的10~25%左右。另外,支柱部322以及422不是必须的,而是任意设置的。
第一保持架300也可以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多个蓄电器件200的集合体200A的一方的端部(封口构件230侧)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也可以在将粘接剂涂敷于壳体210的开口端部212或封口构件230的周缘部之后将第一保持架300覆盖于集合体200A。同样地,第二保持架400也可以利用粘接剂固定多个蓄电器件200的集合体200A的另一方的端部(壳体210的底部213侧)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也可以在壳体210的底部213的周缘部涂敷粘接剂之后将蓄电器件200配置于第二保持架400。第一保持架300的顶棚构件320也可以在面向各蓄电器件的开口侧的端部的部分具有与第一贯通孔321不同的第三贯通孔(未图示)。第三贯通孔能够用于第二电极的集电路径。此时,也可以在顶棚构件320的外表面侧设置第二电极用的集电板。也可以从集电板将引线插通于第三贯通孔,以使得各蓄电器件200的壳体210的开口侧的端部与第二电极用的集电板连接。另外,第三贯通孔也可以与第一贯通孔321一体化而形成为一个贯通孔。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具备搭载于图7的蓄电模块的绝缘层的蓄电器件的一例的立体图。图9A是图7的蓄电器件的俯视图,图9B是图9A的B-B线处的剖视图,图10是图9B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11是图7的蓄电模块所具备的一方的保持架的立体图,图12A是图11的保持架的俯视图,图12B是图12A的B-B线处的剖视图。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结构要素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蓄电模块10A除了多个蓄电器件200所具有的绝缘层214的方式以及第二保持架400的构造不同这一点以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层214也设置于壳体210的底部的外侧面。此外,第二保持架400的地板构件420不具有配置于蓄电器件200彼此的间隙的支柱部422。这样的蓄电模块10A由于第二保持架400的制造成本更廉价,因此能够更廉价地制造。此外,能够使蓄电模块轻型化。
从筒部211到底部213覆盖壳体210的绝缘层214例如可以通过将从蓄电器件200的底部213侧到筒部211的开口端部212的跟前的区域浸渍到绝缘层214的前驱体涂料中来形成。作为绝缘层214的前驱体涂料,可以使用固化前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用溶剂稀释后的热塑性树脂等。在将蓄电器件200浸渍在被溶剂稀释后的热塑性树脂中的情况下,溶剂通过干燥而被除去。此外,也可以将覆盖壳体210的筒部211和底部213的形成为帽状的树脂的成型品嵌入壳体210而构成绝缘层214。
绝缘层214的方式并不限定于第一、二实施方式,可考虑各种方式。例如,如图13A所示,也可以在筒部的外周面的多个区域分割而设置环状的绝缘层214。在这种情况下,在上述多个区域彼此之间的区域中,筒部21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在整周露出。因此,能够削减绝缘层214的使用量,并且能够在多个蓄电器件200彼此之间较多地形成间隙,因此能够提高蓄电模块的散热性。此外,绝缘层214不需要形成于筒部的整周。只要在与筒部的外侧面中的至少相邻的一对蓄电器件的距离成为最短的空间面对的区域形成即可。因此,也可以在筒部的周向上断续地形成多处绝缘层。也可以在形成多处的相邻的绝缘层之间的未形成绝缘层的区域嵌合支柱部的一部分。由此,能够抑制蓄电器件的转动。此外,在俯视蓄电器件时,也可以形成为绝缘层相对于筒部成为C的形状。此外,也可以在筒状的绝缘层的下端边或者上端边形成切口,将支柱部卡止于该切口。
此外,如图13B所示,也可以将覆盖蓄电器件200的一方以及另一方的端部以及端面的周缘部的一对帽状物用作绝缘层214。这样的绝缘层214容易制造,且向蓄电器件200的装配也容易,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蓄电模块的制造成本。
上述中,以圆筒形的蓄电器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也能够用于各种形状(例如方形)的蓄电器件。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所涉及的蓄电模块能够用于各种蓄电器件,特别适合用作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车辆的电源。
符号说明
10、10A:蓄电模块
200:蓄电器件
200A:集合体
210:壳体
211:筒部
212:开口缘
213:底部
214:绝缘层
230:封口构件
300:第一保持架
310:侧壁
320:顶棚构件(第一壁部)
321:第一贯通孔
322:支柱部
400:第二保持架
410:侧壁
420:地板构件(第二壁部)
421:第二贯通孔
422:支柱部。

Claims (14)

1.一种蓄电模块,具备:
多个蓄电器件;以及
保持架,保持所述多个蓄电器件,
所述蓄电器件具备:具有开口的壳体;电极体,收纳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封口构件,对所述开口进行密封,
所述壳体具有:圆筒状的筒部;开口端部,与设置于所述筒部的一方的端部的所述开口对应;以及底部,将所述筒部的另一方的端部关闭,
在所述多个蓄电器件中,各个所述筒部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绝缘层覆盖,
所述多个蓄电器件中包括的相互相邻的一对所述蓄电器件彼此的位置被所述绝缘层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相互相邻的至少一对所述蓄电器件的所述绝缘层彼此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相互相邻的至少一对所述蓄电器件的所述绝缘层彼此接触,但不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保持架具有与所述筒部的一方的端部相对的第一壁部和与所述筒部的另一方的端部相对的第二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保持架具有包括所述第一壁部的第一保持架和包括所述第二壁部的第二保持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壁部以及所述第二壁部的至少一方具有配置于所述筒部的周围的多个支柱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支柱部的尺寸在与所述蓄电器件的所述筒部的周向垂直的方向上,比分别形成于所述相邻的一对蓄电器件的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之和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支柱部不存在于所述一对蓄电器件间的最窄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在所述筒部的外周面,在与所述支柱部对置的区域未形成所述绝缘层,或者形成与不与所述支柱部对置的区域的所述绝缘层相比薄的绝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绝缘层被分割设置在所述筒部的外周面的多个区域,在所述多个区域彼此之间的区域中,所述筒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在整周露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绝缘层也设置于所述底部的外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多个蓄电器件分别被并排地排列为所述壳体朝向相同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绝缘材料是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包括无机填充剂,
所述无机填充剂在给定的温度以上具有吸热性。
CN202080076526.1A 2019-12-27 2020-12-22 蓄电模块 Pending CN1146418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9635 2019-12-27
JP2019239635 2019-12-27
PCT/JP2020/047886 WO2021132221A1 (ja) 2019-12-27 2020-12-22 蓄電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1892A true CN114641892A (zh) 2022-06-17

Family

ID=76574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6526.1A Pending CN114641892A (zh) 2019-12-27 2020-12-22 蓄电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19327A1 (zh)
JP (1) JPWO2021132221A1 (zh)
CN (1) CN114641892A (zh)
WO (1) WO2021132221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1908A (ja) * 2008-03-04 2009-09-17 Panasonic Corp 電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パック
CN106463672A (zh) * 2014-07-22 2017-02-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US20170301964A1 (en) * 2014-10-29 2017-10-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Battery pack and heat dissipating holder
WO2018003468A1 (ja) * 2016-06-29 2018-01-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ブロック
CN107925140A (zh) * 2015-11-12 2018-04-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组
US20180138476A1 (en) * 2016-11-15 2018-05-1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module
CN109643776A (zh) * 2016-11-30 2019-04-1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CN109716552A (zh) * 2016-07-18 2019-05-03 雷纳尔·普尔斯 电池装置
CN208923229U (zh) * 2018-10-08 2019-05-31 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CN110061168A (zh) * 2016-10-14 2019-07-26 伊奈维特有限责任公司 配有绝缘部件的圆柱形电池单元,以及包含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
WO2019150932A1 (ja) * 2018-02-05 2019-08-08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電池ホルダ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11908A (ja) * 2008-03-04 2009-09-17 Panasonic Corp 電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パック
CN106463672A (zh) * 2014-07-22 2017-02-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US20170301964A1 (en) * 2014-10-29 2017-10-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Battery pack and heat dissipating holder
CN107925140A (zh) * 2015-11-12 2018-04-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组
WO2018003468A1 (ja) * 2016-06-29 2018-01-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ブロック
CN109716552A (zh) * 2016-07-18 2019-05-03 雷纳尔·普尔斯 电池装置
CN110061168A (zh) * 2016-10-14 2019-07-26 伊奈维特有限责任公司 配有绝缘部件的圆柱形电池单元,以及包含该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
US20180138476A1 (en) * 2016-11-15 2018-05-1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module
CN109643776A (zh) * 2016-11-30 2019-04-1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
US20190273243A1 (en) * 2016-11-30 2019-09-0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ell module
WO2019150932A1 (ja) * 2018-02-05 2019-08-08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電池ホルダ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CN111684619A (zh) * 2018-02-05 2020-09-18 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 电池保持器及电池组
CN208923229U (zh) * 2018-10-08 2019-05-31 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2221A1 (ja) 2021-07-01
US20230019327A1 (en) 2023-01-19
JPWO2021132221A1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2988B2 (en) Battery, battery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eparator
KR101820935B1 (ko)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JP5317129B2 (ja) 2次電池
EP1744383B1 (en) Electrical device with film covering and frame member
EP2816638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US10587010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module
US20110097613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6450407B (zh) 二次电池
US10003061B2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nergy storage device
US9324988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JP2006019292A (ja) 二次電池およ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5597740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2572693B1 (ko) 이차 전지
US9070516B2 (en)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
KR101117622B1 (ko) 이차 전지
US9799863B2 (en) Fastening structure
CN114641892A (zh) 蓄电模块
JP2014075251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7293747B2 (ja) 蓄電装置
WO2020137411A1 (ja) 蓄電装置
WO2022255100A1 (ja) 蓄電装置
US20090027829A1 (en)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KR101689216B1 (ko) 이차전지
JP2016225031A (ja)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23243548A1 (ja) 蓄電素子および蓄電素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