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6875A - 故障录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储能变流器 - Google Patents

故障录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储能变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36875A
CN114636875A CN202210142822.8A CN202210142822A CN114636875A CN 114636875 A CN114636875 A CN 114636875A CN 202210142822 A CN202210142822 A CN 202210142822A CN 114636875 A CN114636875 A CN 114636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ult recording
recording data
writing
buffer area
re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28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奎
曹立航
谌冬
廖正军
刘亚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Singularity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Singularity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Singularity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Singularity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428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368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36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368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故障录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储能变流器,方法应用于集成于储能变流器内部的故障录波装置,包括:获取故障录波信息,根据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其中,第一缓冲区设于储能变流器的核心处理器内;在第一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外接的第二缓冲区;在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本申请的方法可有效降低系统成本以及系统通信开销。

Description

故障录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储能变流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故障录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储能变流器。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电化学储能产业的高速发展,储能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储能变流器作为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核心功率设备,其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是衡量电化学储能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指标。当储能变流器发生故障后,如何以较为简单的方式、较低的代价实现储能变流器故障波形数据的准确、实时记录,是当前该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主流的故障录波技术方法,主要是采用外置的故障录波设备、外置的电压/电流传感器实现故障波形的记录、存储、读取。该方法实际上仅适用于无故障录波功能的储能变流器额外增加故障录波功能,对于储能变流器内部直接采样数据、间接运算数据的错误/故障无法读取、记录。此外,故障录波设备、外置电压/电流传感器增加了系统的成本,且故障录波设备与储能系统的数据交互亦会额外占用系统通信开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故障录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储能变流器,降低了系统成本以及系统通信开销。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故障录波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集成于储能变流器内部的故障录波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区设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核心处理器内;
在所述第一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信息,根据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外接的第二缓冲区;
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可选地,所述获取故障录波信息,根据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具体包括:
根据当前时刻生成时间戳数据;
获取所述故障录波信息,其中,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根据所述时间戳数据以及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校验数据,并根据所述时间戳数据、所述故障录波信息以及所述校验数据得到故障录波数据。
可选地,所述获取故障录波信息,包括:
解析配置指令得到故障录波参数,其中,所述故障录波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故障录波顺序、故障录波频率、故障录波长度;
根据所述故障录波参数,执行故障录波操作得到故障录波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第二缓冲区;
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第一缓冲区中;
在所述第一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发送至监控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缓冲区包括读缓冲区以及写缓冲区;
所述写入外接的第二缓冲区,具体包括:写入外接的所述写缓冲区;
所述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具体包括:在所述写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
所述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第二缓冲区,具体包括: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读缓冲区;
所述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具体包括:在所述读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
可选地,所述获取故障录波信息,根据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发送允许写入指令以及写入地址;
所述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写入地址,在所述第一缓冲区确定目标写入区,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目标写入区;
所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第二缓冲区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发送允许读取指令以及读取地址;
所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读取地址,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确定目标读取区,并读取所述目标读取区中的故障录波数据。
可选地,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为铁电存储器;
所述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具体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缓冲区写入一个单位长度的故障录波数据,则将所述一个单位长度的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铁电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故障录波装置,所述装置集成于储能变流器内部,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区、第二缓冲区以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故障录波信息,根据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故障录波数据;
第一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第一缓冲区,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区设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核心处理器内;
第二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外接的所述第二缓冲区;
第三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根据当前时刻生成时间戳数据;
获取所述故障录波信息,其中,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根据所述时间戳数据以及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校验数据,并根据所述时间戳数据、所述故障录波信息以及所述校验数据得到故障录波数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录波模块,所述录波模块用于:
解析配置指令得到故障录波参数,其中,所述故障录波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故障录波顺序、故障录波频率、故障录波长度;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故障录波参数,执行故障录波操作得到故障录波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读取模块,所述读取模块用于:
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第二缓冲区;
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第一缓冲区中;
在所述第一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发送至监控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缓冲区包括读缓冲区以及写缓冲区;
所述第二写入模块用于,写入外接的所述写缓冲区;
所述第三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写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
所述读取模块用于,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读缓冲区;
所述读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读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
所述装置还包括初始化模块,所述初始化模块用于:
向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发送允许写入指令以及写入地址;
根据所述写入地址,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写入区,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目标写入区;
所述初始化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发送允许读取指令以及读取地址;
所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读取地址,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确定目标读取区,并读取所述目标读取区中的故障录波数据。
可选地,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为铁电存储器;
所述第三写入模块用于: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缓冲区写入一个单位长度的故障录波数据,则将所述一个单位长度的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铁电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故障录波方法。
根据本申请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所述储能变流器内置故障录波装置,所述故障录波装置实现上述故障录波方法。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本申请故障录波功能集成于储能变流器内部。由储能变流器实现自身故障波形的实时记录,提高了故障录波的精确性;无需配置独立的故障录波模块,降低了整个储能系统实现故障录波功能的成本、减少了额外的通信系统开销。采用铁电存储器作为非易失性永久故障录波数据存储介质、SPI作为储能变流器核心处理器与铁电存储器通信/读写外设接口保证了故障录波数据的实时连续性,利用了SPI(串行外设接口)通信/读写外设接口的高速性和读/写FIFO(先入先出)缓冲区功能,以较少储能变流器核心处理器资源占有率,实现较高的数据读/写速率。故障录波功能可以进行远程自定义配置。通过远程云端下发配置命令,可将包括储能变流器核心处理器直接采样得到的数据、间接运算数据等所有存储于内存中的变量用于故障录波。此外,故障录波数据的顺序、故障录波频率(录波间隔)、故障录波长度都可以进行设置,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录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录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录波方法的第一缓冲区存放的数据格式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录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录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录波方法的第一缓冲区以及第二缓冲区的数据流通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录波方法的包含写入初始化的故障录波写入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录波方法的包含读取初始化的故障录波读取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录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故障录波方法,应用于集成于储能变流器内部的故障录波装置,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故障录波信息,根据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其中,第一缓冲区设于储能变流器的核心处理器内;
本申请实施例,故障录波装置内置于储能变流器中,从而实现针对储能变流器的故障录波。具体地,储能变流器的核心处理器在运行过程中采集故障录波信息以生成故障录波数据,并通过缓冲区将故障录波数据存储至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故障录波数据可以包括直接采样数据和运算中的各间接运算数据,还可以包括与装置连接的电池管理单元的电池数据。
基于此,在储能变流器的核心处理器的内存内预留一定大小的存储空间作为对故障录波数据的临时存储,也即将第一缓冲区设置于核心处理器内。在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之前,通过第一缓冲区进行缓冲,既可以减少实际读写次数,也可以减少存储空间动态分配和回收的次数。
进一步地,第一缓冲区的大小可以为单次故障录波数据存放所需要的空间大小。
步骤102,在第一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外接的第二缓冲区;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缓冲区的基础上,还设置了第二缓冲区。读取第一缓冲区中的故障录波数据并写入第二缓冲区,以通过第二缓冲区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进行存储。
其中,第二缓冲区可以是外接设备,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Interface)与储能变流器的核心处理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连接。故障录波装置可包括SPI模块,SPI模块可将第二缓冲区内的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其中,故障录波装置可包括直接内存访问(Direct Memory Access,DMA)模块,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后,可启动DMA模块,并利用DMA模块将第一缓冲区内的故障录波数据发送至第二缓冲区。
进一步地,第二缓冲区的大小可以根据储能变流器的核心处理器决定。
步骤103,在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在该实施例中,读取第二缓冲区中的故障录波数据并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利用其非易失的特性实现故障录波数据的留存。
进一步地,按照故障录波周期重复执行前述步骤101-步骤103的方法,可实现故障录波数据的连续写入。只需要保证在故障录波周期T内,SPI模块能够将所有数据发送至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即可。一个典型的实施例中,最短故障录波周期T=50us,单次故障录波数据量取32×16bits=512bits,SPI数据传输速率为40Mbps,每个周期写入故障录波数据需要12.8us,能在50us的故障录波周期内完成。
通过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故障录波装置内嵌于储能变流器的内部,并依次通过两个缓冲区实现故障录波数据的写入,将数据保存在装置内部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该方法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配置独立的故障录波模块所导致的高成本以及通信系统开销大的问题,此外,由于故障录波功能集成于储能变流器的内部,因此储能变流器实现自身故障波形的实时记录,提高了故障录波的精确性。
进一步地,作为上述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的细化和扩展,为了完整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提供了另一种故障录波方法,如图2所示,获取故障录波信息,根据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具体包括:
步骤201,根据当前时刻生成时间戳数据;
步骤202,获取故障录波信息,其中,故障录波信息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步骤203,根据时间戳数据以及故障录波数据生成校验数据,并根据时间戳数据、故障录波信息以及校验数据得到故障录波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保障录波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可以生成与故障录波数据相关的时间戳数据以及校验数据,并将其均写入第一缓冲区。
具体地,第一缓冲区存放的数据格式如图3所示,首个数据为时间戳数据,用于确定当前故障录波信息发生时刻。其后的一个或多个故障录波信息均可由监控系统自定义选择,包括但不限于按照内存地址进行故障录波数据选择,其中监控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故障录波装置连接。最后一个数据是校验数据,与时间戳数据、故障录波信息以及后续故障录波数据相关联,保证故障录波信息的完整性。故障录波信息个数N可通过监控系统进行设置,故障录波信息个数N与录波时长是相关的,由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的容量固定,因此同时记录的故障录波数据个数增多,则故障录波数据对应的录波时长就会相应减少。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另一种故障录波方法中,获取故障录波信息,包括:
步骤401,解析配置指令得到故障录波参数,其中,故障录波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故障录波顺序、故障录波频率、故障录波长度;
步骤402,根据故障录波参数,执行故障录波操作得到故障录波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配置指令得到具体的故障录波参数,并根据故障录波参数执行故障录波操作,从而得到符合需求的故障录波信息,灵活性高、适应度广。其中,配置指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并通过远程终端下发至故障录波装置。
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配置指令,将包括储能变流器MCU直接采样得到的数据、间接运算数据等所有存储于内存中的变量用于故障录波。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另一种故障录波方法中,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之后,还包括:
步骤501,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二缓冲区;
步骤502,在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中;
步骤503,在第一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发送至监控终端。
在该实施例中,故障录波装置在可写入故障录波数据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已经写入的故障录波数据的读取。具体地,依次通过第二缓冲区以及第一缓冲区,将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故障录波数据读取出来并发送至监控终端。其中,监控终端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故障录波装置相连接,监控终端可以为本地监控终端,也可以为云端监控终端。
进一步地,按照故障录波周期重复执行前述步骤501-步骤503的方法,可实现故障录波数据的连续读取。只需要保证在故障录波周期T内将所有数据读取完成即可。其原理如前,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另一种故障录波方法中,第二缓冲区包括读缓冲区以及写缓冲区;
写入外接的第二缓冲区,具体包括:写入外接的写缓冲区;
在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具体包括:在写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
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二缓冲区,具体包括: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读缓冲区;
在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具体包括:在读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
图6示出了第一缓冲区以及第二缓冲区的数据流通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缓冲区包括独立的读缓冲区和写缓冲区,因而可通过写缓冲区实现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过程中的数据交互,通过读缓冲区实现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故障录波数据过程中的数据交互。
具体地,在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时,首先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再读取第一缓冲区中的故障录波数据并将其写入写缓冲区,然后将写缓冲区中的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在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故障录波数据时,首先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写入读缓冲区,再读取读缓冲区中的故障录波数据,并将其写入第一缓冲区,然后将第一缓冲区中的故障录波数据发送至监控终端。
该实施例将第二缓冲区分为互相独立的写缓冲区和读缓冲区,使故障录波数据的读取与写入过程互不干扰,因而可以实现第二缓冲区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之间的读取与写入同时进行。
进一步地,在另一种故障录波方法中,获取故障录波信息,根据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之前,还包括:
向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发送允许写入指令以及与写入地址;
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具体包括:
根据写入地址,在第一缓冲区确定目标写入区,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目标写入区;
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二缓冲区之前,还包括:
向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发送允许读取指令以及读取地址;
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读取地址,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确定目标读取区,并读取目标读取区中的故障录波数据。
图7示出了包含写入初始化的故障录波写入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在写入故障录波数据之前,判断故障录波数据的写入操作是否为首次运行,若为首次运行,可在写入之前进行写入初始化配置。具体地,写入初始化配置包括写使能操作,也即向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发送允许写入指令从而使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的写入功能开启,还包括写入地址的配置,也即向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发送写入地址,并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确定写入地址所对应的存储空间也即目标写入区,从而可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目标写入区。
图8示出了包含读取初始化的故障录波读取流程示意图,在读取故障录波数据之前,判断故障录波数据的读取操作是否为首次运行,若为首次运行,可在读取之前进行读取初始化配置。其中,具体配置过程以及原理与写入初始化配置类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也可以在接收到写入初始化指令时,根据写入初始化指令进行写入初始化配置;在在接收到读取初始化指令时,根据读取初始化指令进行写入初始化配置。
进一步地,在另一种故障录波方法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为铁电存储器;
在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具体包括:
若检测到第二缓冲区写入一个单位长度的故障录波数据,则将一个单位长度的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铁电存储器。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铁电存储器(F-RAM)作为非易失性永久故障录波数据存储介质,利用了铁电存储器作为故障录波功能的录波存储模块无分页、可连续不间断读/写的特性,保证了故障录波数据的实时连续性,降低了储能变流器MCU的运算资源占用率,实现了与ADC采样/闭环控制同步的故障录波;利用了铁电存储器作为录波存储模块的数据实时存储(例如每8bits)特性,保证了掉电、脱网炸机等储能变流器严重失电故障发生后,故障发生时刻的数据仍能可靠储存,便于后续调出数据分析故障原因。
此外,在实施例中,对第二缓冲区采用先入先出的方式,每接收到一个单位长度的故障录波数据,就将该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铁电存储器中。其中,一个单位长度可以为一个字节。
本申请故障录波功能集成于储能变流器内部。由储能变流器实现自身故障波形的实时记录,提高了故障录波的精确性;无需配置独立的故障录波模块,降低了整个储能系统实现故障录波功能的成本、减少了额外的通信系统开销。采用铁电存储器作为非易失性永久故障录波数据存储介质、SPI作为储能变流器核心处理器与铁电存储器通信/读写外设接口保证了故障录波数据的实时连续性,利用了SPI(串行外设接口)通信/读写外设接口的高速性和读/写FIFO(先入先出)缓冲区功能,以较少储能变流器核心处理器资源占有率,实现较高的数据读/写速率。故障录波功能可以进行远程自定义配置。通过远程云端下发配置命令,可将包括储能变流器核心处理器直接采样得到的数据、间接运算数据等所有存储于内存中的变量用于故障录波。此外,故障录波数据的顺序、故障录波频率(录波间隔)、故障录波长度都可以进行设置,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作为上述故障录波方法的具体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故障录波装置,如图9所示,该装置集成于储能变流器内部,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区、第二缓冲区以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故障录波信息,根据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故障录波数据;
第一写入模块,用于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其中,第一缓冲区设于储能变流器的核心处理器内;
第二写入模块,用于在第一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外接的第二缓冲区;
第三写入模块,用于在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可选地,获取模块用于:
根据当前时刻生成时间戳数据;
获取故障录波信息,其中,故障录波信息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根据时间戳数据以及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校验数据,并根据时间戳数据、故障录波信息以及校验数据得到故障录波数据。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录波模块,录波模块用于:
解析配置指令得到故障录波参数,其中,故障录波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故障录波顺序、故障录波频率、故障录波长度;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故障录波参数,执行故障录波操作得到故障录波信息。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读取模块,读取模块用于:
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二缓冲区;
在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中;
在第一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发送至监控终端。
可选地,第二缓冲区包括读缓冲区以及写缓冲区;
第二写入模块用于,写入外接的写缓冲区;
第三写入模块用于,在写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
读取模块用于,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读缓冲区;
读取模块还用于,在读缓冲区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
装置还包括初始化模块,初始化模块用于:
向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发送允许写入指令以及写入地址;
根据写入地址,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写入区,并将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目标写入区;
初始化模块还用于:
向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发送允许读取指令以及读取地址;
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读取故障录波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读取地址,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确定目标读取区,并读取目标读取区中的故障录波数据。
可选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为铁电存储器;
第三写入模块用于:
若检测到第二缓冲区写入一个单位长度的故障录波数据,则将一个单位长度的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铁电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故障录波方法。
根据本申请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储能变流器内置故障录波装置,故障录波装置实现上述故障录波方法。
图10示出了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储能变流器包括核心处理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也即铁电存储器),二者采用SPI接口连接,核心处理器接收故障录波信息,其中故障录波数据可以为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模拟/数字转换器)采样数据和BMU(Battery Management Unit,电池管理单元)电池数据,并生成对应的故障录波数据存储至铁电存储器中。储能变流器连接有远程监控系统,以实现故障录波数据的监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录波装置所涉及各功能模块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1至图8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如图1至图8所示方法,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如图1至图8所示的故障录波方法。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变流器结构并不构成对该储能变流器的限定,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包括操作装置、网络通信模块。操作装置是管理和保存储能变流器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信息处理程序以及其它软件和/或程序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存储介质内部各控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与该实体设备中其它硬件和软件之间通信。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单元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单元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
上述本申请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故障录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集成于储能变流器内部的故障录波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故障录波信息,根据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区设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核心处理器内;
在所述第一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外接的第二缓冲区;
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故障录波信息,根据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具体包括:
根据当前时刻生成时间戳数据;
获取所述故障录波信息,其中,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根据所述时间戳数据以及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校验数据,并根据所述时间戳数据、所述故障录波信息以及所述校验数据得到故障录波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故障录波信息,包括:
解析配置指令得到故障录波参数,其中,所述故障录波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故障录波顺序、故障录波频率、故障录波长度;
根据所述故障录波参数,执行故障录波操作得到故障录波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第二缓冲区;
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第一缓冲区中;
在所述第一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发送至监控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区包括读缓冲区以及写缓冲区;
所述写入外接的第二缓冲区,具体包括:写入外接的所述写缓冲区;
所述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具体包括:在所述写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
所述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第二缓冲区,具体包括: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读缓冲区;
所述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具体包括:在所述读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故障录波信息,根据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发送允许写入指令以及写入地址;
所述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第一缓冲区,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写入地址,在所述第一缓冲区确定目标写入区,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目标写入区;
所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第二缓冲区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发送允许读取指令以及读取地址;
所述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读取地址,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确定目标读取区,并读取所述目标读取区中的故障录波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为铁电存储器;
所述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具体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二缓冲区写入一个单位长度的故障录波数据,则将所述一个单位长度的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铁电存储器。
8.一种故障录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集成于储能变流器内部,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区、第二缓冲区以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故障录波信息,根据所述故障录波信息生成故障录波数据;
第一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第一缓冲区,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区设于所述储能变流器的核心处理器内;
第二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外接的所述第二缓冲区;
第三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缓冲区中读取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并将所述故障录波数据写入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储能变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变流器内置故障录波装置,所述故障录波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142822.8A 2022-02-16 2022-02-16 故障录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储能变流器 Pending CN1146368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2822.8A CN114636875A (zh) 2022-02-16 2022-02-16 故障录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储能变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2822.8A CN114636875A (zh) 2022-02-16 2022-02-16 故障录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储能变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36875A true CN114636875A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45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2822.8A Pending CN114636875A (zh) 2022-02-16 2022-02-16 故障录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储能变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3687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0135A (zh) * 2022-11-22 2023-04-25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6303481A (zh) * 2023-05-22 2023-06-23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故障录波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0135A (zh) * 2022-11-22 2023-04-25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故障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6303481A (zh) * 2023-05-22 2023-06-23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故障录波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03481B (zh) * 2023-05-22 2023-09-12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故障录波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36875A (zh) 故障录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储能变流器
CN111026098B (zh) 车辆电机控制器的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086176A (zh) 一种基于fio的ssd稳态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74441B (zh) 一种板卡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8650501A (zh) 一种测试机顶盒稳定性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240879B (zh) 一种sas卡固件日志收集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180100626A (ko) Gpu 자원 재구성 방법, 사용자 디바이스, 시스템 및 저장 매체
JP4280749B2 (ja) ログ取得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13552826A (zh) 一种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2363883A (zh) 一种cpu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111836B (zh) 基于固态硬盘温升性能的标准化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11142787A (zh) 存储分层的数据交换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025198B (zh) 相变存储器与开关(pcms)写错误检测
CN108600042A (zh) 电子设备的WiFi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测试设备
CN117095736A (zh) 存储器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64673A (zh) 存储速率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42804A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存储设备的管理系统
CN111522679A (zh) 基于主机内存的ssd日志记录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07632922A (zh) 一种在线监测bbu容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14529B (zh) 网页页面的过程录制方法及装置
CN109918323A (zh) 集成电路中数据讯号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26589A (zh) 一种文件修复方法及装置
CN116779015A (zh) 存储芯片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7590999A (zh) 数据读写的控制方法、装置、nas设备以及nas设备控制系统
CN107770101A (zh) 一种fpga中通用成帧规程gfp帧的封装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710076 Room 101, floor 1, South span of No. 78 Jinye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an Singularity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76 Room 101, floor 1, South span of No. 78 Jinye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an Singularity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